双孢菇出菇期的管理技术
双孢蘑菇露地栽培技术
Z a i p e i j i s h u露地栽培双孢蘑菇的好处很多:一是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防止环境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二是生产双孢菇的废渣还田,改良了土壤,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栽培双孢菇效益显著,使农民增产增收。
一、栽培模式1、栽培流程:基料准备—堆料发酵—播种覆土—养菌管理—出菇采收2、季节安排:按自然气候栽培双孢蘑菇,一般一年栽培一次,采取“稻—菇”新模式。
即秋季栽培,秋季出菇,越冬管理,春季出菇,栽插中稻。
具体时间:8月中旬培养料准备;8月下旬堆料发酵;9月下旬原料上床覆土;10月下旬培养菌丝;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秋菇采收越冬管理;第二年至5月中旬春菇管理;下茬作物连作水稻。
二、培养料及发酵1、场地选择。
地栽双孢蘑菇应选择在水稻田进行。
要选择避风向阳,有机耕路,用水方便的田块为宜。
2、培养料的准备。
以栽培1亩地标准:稻草12000斤、专用复合肥288斤、尿素180斤、过磷酸钙120斤、饼肥300斤、石灰300斤、农用薄膜(用中膜或厚膜)、草帘(主要用于遮阳保湿,草帘可用齐稻草手工编织或机械编制)。
3、堆料发酵。
堆料时间:在9月10-15日,整个堆料发酵时间约为20-25天。
场地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排水方便,道路通畅的地方。
预湿处理:就是让培养料的主料(稻草)在打堆前充分吸收水分,便于堆制。
草料预湿的方法是:在堆料前2-3天,将稻草抖松摊开平铺在地上,厚度0.8-1米,均匀浇水湿透。
草料堆高1.5米,宽1.3-1.4米。
先铺30公分的草,在草间撒一层肥,一层草料一层肥,生石灰粉要单独分层撒施。
打好草堆以后要及时盖上薄膜,间隔6-10天进行翻堆,要做到上翻下,外翻内,抖松散,通气畅,发酵快。
发酵达到的标准是:草料呈咖啡色,有发酵香味,无氨气,有弹性,质地柔软,草一拉就断,PH值7-7.5。
三、播种与覆土1、准备工作。
在播种前1-2天,将发酵好的草料摊开,让其自然冷却,同时排走大量的氨气及其它有害气体,否则会对菌丝的生长带来极大的害处。
双孢菇出菇管理应掌握五个要点
双孢菇出菇管理应掌握五个要点
一、水分管理
出菇后土层喷水的原则应掌握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晴天干燥多喷,阴雨天气少喷或不喷;土层较厚间歇喷重水,土层较薄,多次轻喷水;干处多喷,湿处少喷。
二、温度管理
出菇的适宜温度为16℃-18℃。
出菇前期,由于气温偏高,可利用晚上通风降低菇房内的温度。
出菇后期,气温偏低,可利用中午通风以免大幅度降低菇房内的温度。
三、湿度管理
菇房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应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秋菇前期温度高,水分蒸发快,菇多,需水量大,菇房内的湿度应保持在90%-95%,每天应在地面走道的空间、四周墙壁、草帘上喷雾浇水2-3次。
当每次采收高峰过后,菇房空气相对湿度适当降低,空中、地面不再喷水,并适当加大通风,以促进菌丝的生长和提高结菇能力。
四、通风换气
在出菇阶段需氧量较大,菇房内须经常保持空气新鲜。
温度高时,通风需考虑到既能降低菇房内的温度,又要保持菇房内的湿度;而温度低时,通风既要考虑不降低菇房内的温度,并保持菇房内的湿度。
五、挑根补土
每次采菇后,应及时用镊子挑除遗留在床面上干瘪、变
黄的老根和死菇,然后用湿润的细土及时将带走的泥土补上。
双孢菇的生长环境条件
双孢菇的生长环境条件温度:双孢蘑菇是喜欢冷凉气候的菌类,但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为4--32℃。
最适温度为22--25℃,在这样的温度下,菌丝生长粗壮浓密,生活力强。
当温度低于5℃时,菌丝生长极为缓慢。
温度高于30℃,菌丝体生长稀疏无力,生活力降低,菌丝变黄,易老化,33℃以上菌丝体停止生长。
子实体发育的温度范围为5--22℃,最适温度13--16℃,在此温度条件下长出的蘑菇,菌盖肉厚致密,菇体较重,柄短,产量高,质量好。
超过18℃,子实体生长虽然加快,但菌柄细长,肉质疏松,且易产生薄皮开伞菇,质量差。
当室温持续几天在22℃以上时,会引起大面积菌蕾枯萎死亡。
蘑菇在12℃以下时,子实体生长速度减慢,出菇减少,产量降低。
当室温低于5℃时,子实体停止生长。
双孢菇成熟后,孢子散落的最佳温度是18~20℃,温度超过27℃或低于14℃,子实体不散落孢子。
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3--25℃,环境条件适宜,孢子7--12天萌发。
2.水分: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都含有90%左右的水分。
蘑菇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所需的水分主要来自于培养料、覆土层和空气湿度。
但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蘑菇对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
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中的含水量应保持在60%左右,低于50%时,菌丝体生长不良,表现出菌丝生长缓慢,绒毛状菌丝多而细,难以形成子实体。
若培养料的含水量高于70%,会使料内透气性差。
菌丝生活力降低,培养料中部难以长透菌丝。
料表面菌丝表现出稀疏无力,甚至萎缩。
子实体形成和长大要求较高的湿度。
一般以培养料表层的含水量为60%--65%,覆土层的含水量为18%--20%,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为最适宜。
若培养料表层湿度过低,不易形成子实体,覆土层过干,蘑菇瘦小,产量低;过湿,特别是在出菇水分管理中,一次喷水过多,水分渗透至培养料内,会使菌丝萎缩。
空气相对湿度在出菇前保持80%左右,过高易感染杂菌。
双孢菇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双孢菇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摘要萧县的双孢菇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但栽培技术和产品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分别介绍层架式和简易大棚双孢菇标准化栽培技术,以期为双孢菇标准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双孢菇;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安徽萧县萧县地处安徽北部,属黄淮海小麦主产区,生产双孢菇的生产资料特别丰富。
近几年,随着果蔬产业的大力发展,在萧县农技中心及萧县食用菌协会的共同努力下,萧县的双孢菇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但栽培技术和产品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
经过2年的试验探索,总结出双孢菇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新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层架式双孢菇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1.1栽培季节萧县栽培最佳季节是7月下旬、8月上旬至翌年4月,栽培原料主要是麦秸、牛粪等。
1.2栽培设施萧县栽培双孢菇的主要设施有温室、空闲房屋、简易大棚等。
温室大棚覆盖采用“两膜两苫”室内吊挂一层遮阳网,栽培设施要有良好的通风窗及拔气管。
1.3设施消毒处理新建菇棚可喷洒40~6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和600倍敌敌畏溶液,然后密闭菇棚,2d后即可启用,改建棚隔日再用药1次,以加强消毒杀虫效果。
在进料播种前5d左右向棚内灌水,任其自然流渗,使土地充分灌透,一则增加棚内湿度,二则降低棚温。
1.4菌种的预备菌种用AS2796,母种采用PDA培养基。
原种为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70%、牛粪25%、石灰3%、石膏2%,含水量65%,高压灭菌2.0~2.5kg/cm2维持3h。
栽培种为麦粒培养基:麦粒78%(先浸18~20h)、发酵棉籽壳(加8%牛粪堆制)18%、石膏2%、石灰3%,高压灭菌2.0~2.5kg/cm2维持3h。
1.5配方建堆、翻堆培养料配方有(以100m2菇棚计算):①2 000kg麦秸,1 500kg牛粪,50kg 菜籽饼,尿素5kg,硫酸铵10kg,碳酸钙40kg,过磷酸钙1kg,石膏粉10kg;②2 000kg麦秸,1 000kg牛粪,50kg菜籽饼,8kg尿素,2kg硫酸铵,40kg碳酸钙,2kg过磷酸钙,15kg石膏粉;③1 600kg麦秸,140kg饼肥,25kg尿素,25kg 碳铵,25kg磷肥,35kg石膏,40kg石灰,2kg甲醛,0.5kg敌敌畏;④2 000kg 麦秸,250kg饼肥,30kg尿素,35kg碳铵,25kg磷肥,35kg石膏,40kg石灰,2kg甲醛,0.5kg敌敌畏。
双孢菇四季棚种植技术(2)
双孢菇四季棚种植技术(2)双孢菇的菇棚管理棚温过高或过低,含水量过大、渗水、菌丝自溶、盲目用药、菌丝生理不成熟等,均可导致不出菇。
温度降至8℃以下时一般不再出菇,采取生火炉等方式加温也无法满足正常出菇时,应进入冬季管理阶段。
打开通风孔使棚温继续下降,但要始终保持遮阴条件,不能让直射光进入。
不再喷水强通风,使棚内温度降至60%以下。
降湿后覆土很快失水,一般含水率可达20%以下,甚至更低,至春季气温回升后含水率可降至10%左右,土面发白呈松散状。
停止用水后喷洒“赛百09”300倍液,以后每隔15天喷一次。
喷施5% 氯氰菊酯乳油100倍液,杀灭残存害虫,棚外地面解冻后每隔10天喷施一次。
撒施灭鼠药,防治老鼠危害菇床。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安装水温空调,升温至15℃左右,这样就能在冬季源源不断的产出鲜菇供应市场。
原料配方种植双孢菇用的牛粪以干牛粪为好,牛舍建设的时候,后墙面都留有出粪口,堆放粪便的地方做成水泥地面,向外倾斜,外侧开沟,以便清理牛舍的时候是牛粪和牛尿初步分离,牛粪成堆,牛尿流向沼气池。
牛粪堆放沥水后,及时拉到晒粪场晾晒。
晒粪场没有特别的设施要求,通风向阳的空地即可。
根据场地大小,将湿牛粪摊开,厚度适当,让其自然晒干,晒成牛粪饼。
切记:晾晒时不要随意翻动,越翻动越不容易晒干,即使晒干最后也是粉状不易储存。
牛粪晒干后,用编织袋包装储存备用,有条件的可以室内储存,防止霉变。
牛粪的晾晒不是高深的学问,各地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根据季节的不同,灵活运用晾晒方法,归根结底是把牛粪晒干成饼状以便储存。
1、100平方米双孢菇备料配方标准关于双孢菇培养料配方,我们所接触到的技术光盘、文字资料、网络传媒等等,往往标准不一。
很多朋友电话询问,有没有一个较为标准的备料模式?应该说:凡是实践过的各种配方,都是可行的配方方案,总的来说,是要根据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合理选择配方模式。
临泉县通用的标准,以牛粪稻草为主要原料来配方,每100平方米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供大家参考:牛粪3000市斤;稻草5000市斤;磷肥200市斤;石膏粉150市斤;尿素10市斤;石灰150市斤;饼肥200市斤。
双孢菇出菇阶段管理应注意的6大事项
双孢菇出菇阶段管理应注意的6大事项
双孢菇出菇阶段的管理对增加产量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今日小编为大家列出以下6点注意事项,供菇农朋友们参考:(1)及时采收,以防开伞:一般在现蕾后5~7天、菇盖大小为3~4厘米、菌膜未破时采收,此时产量最高。
出菇阶段要早晚采收两次,采收过程中要注意人工、器械等的消毒工作,采收时要用高锰酸钾溶液将手套、小刀等浸泡消毒。
(2)及时喷水:在双孢菇出菇阶段,水分管理最重要,出菇后土层喷水应掌握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无菇时不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的原则。
此外,喷水还取决于气候条件,蘑菇屋的保湿特性,土壤质量和土壤厚度。
通常,早上和晚上两次喷水。
喷水时,喷嘴应朝上。
喷水不宜太重,以防止水滴直接滴在双孢菇上,造成双孢菇上有黑点,影响商品价格。
(3)及时清理死菇和菇根:每次采菇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垄面。
剔除垄面上的老根与死菇,并及时处理掉,以免污染菌棚,引起病害。
(4)及时补土:每次采菇结束后,及时补湿润的细土。
细土需是早期喷药处理过的无污染土。
(5)及时补充营养液:头茬双孢菇采收后,原则上要给料补充营养液,每6~8垄补充一喷雾器,每喷雾器营养液的配比为167克尿素、200克磷酸二氢钾、一汤匙白糖。
(6)病害防治:搞好菇棚卫生,菇房管理使用的水最好经过漂白粉处理,要严格控制菇房的温度与湿度。
菇房温
度应控制在20℃,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每次喷水后都要通风换气至菇体表面没有水渍。
菇床一且发病,及时清除染病的子实体,然后喷农用链霉素或含氯的漂白粉、万消灵水溶液等。
这份双孢菇的栽培技术太详细了!
这份双孢菇的栽培技术太详细了!一、栽培季节栽培季节应根据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合理安排。
选择播种期是以当地昼夜平均气温能稳定在20~24℃,约35天后下降到15~20℃为依据的。
因双孢蘑菇属偏低温型菌,故播种期多安排在秋季,大部分产区在8月中旬~9月上旬播种。
栽培季节过早,前期温度高,容易发生病虫害;栽培季节过迟,播种后发菌慢,出菇迟,影响产量。
二、菌种制备根据播种时间推算出适宜的制种时间,以保证栽培使用的菌种有适宜的菌龄。
双孢蘑菇母种15天左右可长满试管斜面;原种和栽培种约40~45天长满菌瓶或菌袋。
为了使菌丝充分生长,一般要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延长培养7天左右。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栽培的双孢菇品种,且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强,菌丝生长旺盛。
三、菇房及床架设置双孢蘑菇栽培可以利用闲置民房、山洞、防空洞、半地下室、塑料大棚等。
菇房一般坐北朝南,有利于通风换气,能提高冬季室温和减少西晒。
菇房面积在150~200平方米为宜,过大不利于管理,通风换气不均匀,温湿度难以控制;过小则利用率不高,不经济。
菇房应具有保温、保湿、通风、易于防治病虫害、蔽光等特点。
菇房顶部及墙面上、中、下要设通风口,地面和墙壁要光滑,易于清洗、消毒。
菇房内可放置木板、竹片或钢筋结构的多层床架,每层之间高为60~70厘米,底层距地面20厘米以上,顶层距房顶要大于lm,菇床宽1.3~1.4米,床与床之间和床与墙壁之间要留70~80厘米的过道。
栽培前要对菇房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石灰浆、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进行涂、喷,有条件的菇房可通入蒸汽进行高温、高湿杀菌杀虫,也可利用在菇房中进行二次发酵时的高温对菇房进行杀菌、消毒。
四、原料及配方(一)原料可用于栽培双孢蘑菇的原料很多,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原料。
主要原料有稻草、麦秸、玉米秸、牛粪、马粪、鸡粪、猪粪、羊粪等;辅料主要有各种饼肥、石灰粉、石膏粉、尿素等。
粪便要晒干捣碎后使用,湿粪便不易发热,堆肥质量不高;稻草、麦秸等要晒干并切成5~10厘米的小段,玉米秸达成2~3厘米的小段,饼肥要粉碎。
工厂化种植双孢菇工艺技术方案-双孢菇
工厂化种植双孢菇工艺技术方案6.1主要技术方案总体思路1、在人为条件下进行工厂化周年生产。
2、筛选出适合我地材料的培养基配方。
3、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栽培料配方的含水量、PH值、持水性、透气性、灭菌时间、接种量的大小、菌丝萌发的快慢、接种成功率和产量的高低等,形成科学的生产技术。
4、对菇房内影响菇类生长的各种温度、光照、气温、湿度等条件进行控制,以实现高产稳产。
5、实现双孢菇堆料工厂化生产技术的成果转化,研究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各项参数指标,并进行示范性推广。
6.2工艺技术及工艺流程1、工厂化生产双孢菇堆料工厂化堆制培养料就是按照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工艺要求,利用机械化设备及发酵隧道,在室内完成培养料的前发酵和后发酵的培养料堆制方法,工艺流程为:原料收集(秸杆、牛粪)一机器研磨一发酵一掺合一包装堆制培养料的全过程需要25天左右,建堆时间在播种前期5天进行。
培养成料堆制选在地平、不存水、无污染、有水源的地方;建堆前2-3天,将麦秸或秸秆浸水后捞出,逐层均匀撒入石灰粉,再将麦秸堆成长方形大堆,逐层踏实,同时将牛粪土预湿;建堆时先在堆料场上铺一层湿好的麦秸,厚薄15—20cm,然后再在麦秸上撒一层粪,共计10-12层,从第二层开始适量加水,分四次进行翻堆,第一次在建堆后的第七天进行,以后每次间隔5-6天,每次翻堆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
其优点(1):劳动强度低,栽培双孢蘑菇菇农不需要自己堆制培养料,可以直接向堆肥厂购买;(2)受天气影响小;(3)培养料的质量好,产量高;(4)培养料成熟度好、发酵度均匀、培养料疏松、含水均匀,无厌气、无氨气等不良气体;(5)经济效益高,菇农采购工厂化堆料价格比手工堆制培养料降低成本30%左右。
2、双孢菇示范性种植双孢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菇类蔬菜,其种植的关键在于堆料的生产,传统的堆料生产费时费力,且成熟度不易控制,从而对双孢菇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是目前双孢菇种植推广的主要技术瓶颈。
双孢菇高效栽培技术
双孢菇高效栽培技术作者:巴国超梁富军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2年第08期一、优质菌种选择双孢菇种植菌种要保证种性纯正、优质、高产和无病虫害,母种菌丝白色,纤细蓬松,分为气生型和匍匐型菌丝。
15天左右长满试管,菌种菌丝灰白色,密集蓬松,呈现细绒状,均匀一致。
气生菌丝多,有特有的菇香气味。
二、双孢菇菌丝培养期管理技术(一)温度调控双孢菇播种前菇房温度可略微高一些,菇房温度控制在25~26 ℃为宜。
双孢菇播种3天后菌种开始萌发,菇房温度可降为23~25 ℃,5~7 d菌丝生长进入培养料,菇房温度保持在23~25 ℃,7~10 d菌丝伸入培养料50%左右时,菇房温度可降为20~23 ℃,将培养料内的温度控制在22~26 ℃,最高不能超过28 ℃。
菇房温度高于28 ℃时,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而发黄。
(二)环境湿度控制双孢菇菌丝体生长初期,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以促进菌丝迅速萌发,占领料层,抑制杂菌生长。
当菌种萌发吃料,菌丝体覆盖料面后,通风降温,使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
如果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时,应向菇房内喷水增湿。
(三)光线调控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期不需要光照,避光培养,大棚栽培至少使用2层避光度95%的黑网遮阴避光。
(四)通风调控双孢菇播种后2~3 d以保湿为主,尽量少通风。
3天后菌种开始萌发,可逐渐增加菇房通风量。
5~7 d菌丝已经进入培养料,此时要逐漸加大菇房内的通风量。
7~10 d菌丝伸入培养料5 cm左右时,加强通风,适度吹干料面,促使菌丝进一步向料内生长,直至菌丝长满培养料。
三、双孢菇覆土期管理技术双孢菇从覆土到出菇需要15~20 d。
覆土后2~3 d,根据覆土层水分情况先调水,通小风12 h左右,达到内湿外干状态,然后关闭门窗。
“吊菌丝”2~3 d,这期间多通风,温度保持在22~25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
(二)覆土中期当扒开土层见菌丝后,应逐渐加大菇房的通风量,白天开窗对流。
双孢菇栽培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副本
地雷菇
菇蕾在覆土层的下面或培 养料内形成,不断长大后 破土而出。菇体粗大,菌 盖不圆整,或菌柄长,或 菌柄极短
1、培养料过湿或料中混有泥土; 2、覆土后,通风过多,气温偏低,抑制了土层串菌,导致下部 提早结菇; 3、覆土层上干下湿,导致菌丝在覆土下面扭结出菇,使结菇部 位过低;
1、按技术要求进行通风后,要及时关闭通 风窗,保温; 2、每次喷结菇水至细土层发亮,水分可渗 透至粗土层上部,喷完结菇水后粗土要捏 扁,无白心,无裂口,细土要捏扁,搓圆;
硬开伞
1、出菇温度偏高、湿度过小; 2、生长后期,培养料营养不足; 3、子实体过密; 4、稳度急剧下降,温差十度以上,同时室内湿度偏低;
空柄白 子实体菌柄中空、髓部 心菇 变白
主要原因:缺水 ① 覆土过干; ② 空气湿度低; ③ 子实体过密,水分相对供应不足极端天气要 及时和技术员联系,做好防护措施;
处理措施
1、一潮菇结束后,及时补土; 2、严格按照要求对菇床进行喷水管理;
1、一潮菇结束后,及时补土; 2、严格按照要求对菇床进行喷水管理;
水锈斑菇
1、喷水后,不及时通风,空气湿度大,菇体表面水,水分蒸发 菇盖上有许多褐色斑点 慢;
2、 水滴部位出现铁锈色斑点;
1、严格按照要求对菇床进行喷水和通风管 理;
1、严格按照要求对菇床进行喷水管理;
问题
表现症状
薄皮菇
子实体菌盖扁平而
薄,柄细长
双孢菇栽培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原因分析
① 培养料过薄,营养不足; ② 覆土过薄,出菇密度太大; ③ 温度偏高子实体早熟; ④ 空气相对湿度过低;
球菇
1、局部菌种量过大; 菇蕾很多,一堆达十多个 2、覆土又偏薄 ; 或数十个,形成圆球状 3、覆土过湿,菇蕾形成过多,甚至形成葡萄菇;
冬春季双孢菇安全高产管理技术
技 ,046 :6 20 ()9. 【 李保全. 9 】 鸡爪茵的综合预防技术[. J食用菌 , O ()2. 1 2 6 1:6 0
… … … … … … … … … … … … … … … … ’、
;
i
冬春季双孢菇安全高产管理技术
避 免造 成 死菇甚 至 停止 出菇。3 4月 , 温 尚不高 , 丝开始 — 气 茵
42 病 原 菌 叉 状 炭 角 菌 (yaif r t r , 属 于 真 菌 . X l a uc aF. 隶 r a )
门 , 菌纲 , 角 菌 目 , 角 菌 科 , 团 菌 属 , 子 实体 初 期 成 核 炭 炭 炭 其 浅褐色 , 内部 白色 , 熟后 子 座 成 灰 褐 色 至 黑 色 , 座 表 面有 成 子
43 发 病 规 律 又 状 炭 角 菌 的 子 实 体 多 出 现 在 覆 土 2 . 0d
后 , 实 体 不论 有 无 覆 土均 可 形 成 , 近 年来 对 鸡 腿 菇 危害 最 子 是 严 重 的一 种 病 原 真 菌 , 专 一 性 很 强 , 它 只对 鸡 腿 菇 发 生 危 害 , 严 重甚 至 绝 收 。 菌 多发 生 于 春 末 夏初 及 二 潮菇 后 , 腿 菇 出 该 鸡
4 . 药剂 防 治 发 现 “ 爪 菌 ” 要 连 带 下 面 的 培 养 基 一块 .6 4 鸡 ,
遇 到合 适 条 件 , 其孢 子 即可 萌 发 形成 为害 , 目前 尚无有 效 药 物
可 用 。春 季 要 密切 观 察 该菌 的发 生 , 阴暗 、 度 高 、 度 大 、 温 湿 通
2, h 气温低 时, 暂停 通风 , 内温度 最好 保持 在 34C 室  ̄  ̄。
; 1 松土和除老根 对茵丝生长较好的菌床,如果土层板 _ 3 风, 使土面偏干一点, 止菌丝徒长, 防 床面停止喷水, 空中不再 i 结, 可在 1 月停水34 ,  ̄ 加大通风, d 使菌床土层水分风干后, 喷雾。当 温度低于2℃时, 2 可适当 喷水降温争取再出一潮菇。 i i 打洞撬料, 改善料内通气情况, 去除发黄的老菌根及死菇, 2 虫害预防 注 - 3 春季温度高, 虫害重。进入 4 月通风口应钉 i
双孢菇的生长环境条件
双孢菇的生长环境条件1.温度:双孢蘑菇是喜欢冷凉气候的菌类,但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为4--32℃。
最适温度为 22--25℃,在这样的温度下,菌丝生长粗壮浓密,生活力强。
当温度低于5℃时,菌丝生长极为缓慢。
温度高于30℃,菌丝体生长稀疏无力,生活力降低,菌丝变黄,易老化,33℃以上菌丝体停止生长。
子实体发育的温度范围为5--22℃,最适温度13--16℃,在此温度条件下长出的蘑菇,菌盖肉厚致密,菇体较重,柄短,产量高,质量好。
超过18℃,子实体生长虽然加快,但菌柄细长,肉质疏松,且易产生薄皮开伞菇,质量差。
当室温持续几天在22℃以上时,会引起大面积菌蕾枯萎死亡。
蘑菇在12℃以下时,子实体生长速度减慢,出菇减少,产量降低。
当室温低于5℃时,子实体停止生长。
双孢菇成熟后,孢子散落的最佳温度是18~20℃,温度超过27℃或低于14℃,子实体不散落孢子。
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3--25℃,环境条件适宜,孢子7--12天萌发。
2.水分: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都含有90%左右的水分。
蘑菇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所需的水分主要来自于培养料、覆土层和空气湿度。
但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蘑菇对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
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中的含水量应保持在60%左右,低于50%时,菌丝体生长不良,表现出菌丝生长缓慢,绒毛状菌丝多而细,难以形成子实体。
若培养料的含水量高于70%,会使料内透气性差。
菌丝生活力降低,培养料中部难以长透菌丝。
料表面菌丝表现出稀疏无力,甚至萎缩。
子实体形成和长大要求较高的湿度。
一般以培养料表层的含水量为60%--65%,覆土层的含水量为18%--20%,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为最适宜。
若培养料表层湿度过低,不易形成子实体,覆土层过干,蘑菇瘦小,产量低;过湿,特别是在出菇水分管理中,一次喷水过多,水分渗透至培养料内,会使菌丝萎缩。
空气相对湿度在出菇前保持80%左右,过高易感染杂菌。
双孢菇具体需要什么生长环境?有哪些种植技术要求?
双孢菇具体需要什么生长环境?有哪些种植技术要求?双孢菇,也叫白蘑菇。
广泛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亚洲温带地区,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有白色棕色、奶油色之分。
它肉厚盖大、味道鲜美、适口性强,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提高特别是硒含量尤为丰富,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病毒的功效,是深受大众欢迎一种食药用菌。
一,双孢菇喜爱的生长环境。
双孢菇的生长有着它自身的特点,也有着其自身生长所喜爱的环境这环境主要有因素组成。
【1】温度。
双孢菇属中温型品种,孢子萌发温度在24~26℃之间,菌丝体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4~26℃,子实体发育和生长温度为16~20℃。
【2】湿度。
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湿度为80~90%。
【3】光照。
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可在黑暗中生长,受到光照射的子实体会发黄。
【4】空间氧气含量。
双孢菇是好气型真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的氧气,喜欢含氧量充足的空间。
【5】土壤。
双孢菇喜欢在弱碱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7~7.6,土壤含水量在65%左右生长的最好。
土壤的营养结构即碳氮比达到17~18:1时,就能完全满足双孢菇的生长对营养的需要。
在以上各环境因素达到双孢菇最适宜生长状态时,双孢菇生长状态也最好,这样空间温度、湿度、光照氧气含量和土壤,就是双孢菇最需要的环境。
双孢菇的种植,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这种技术要求从培养料制作开始,直至采收完毕。
一,培养料制作的技术要求。
双孢菇属草腐菌,用作双孢菇种植的培养料原料很多,棉籽壳、米糠、麦糠、稻草、麦秸、玉米芯、豆饼、牲畜粪便、石膏、生石灰等等都是种植双孢菇的好原料。
【1】掌握培养料质量。
制作种植双胞菇的培养料原料,必须保证质量,也就是无腐烂,无霉变,不带虫卵,不带杂菌。
这样的原料才能保证所含营养富足,保证杂菌和虫卵不能进入种植过程,降低染菌和遭受虫害的风险。
【2】调节好培养料的营养结构。
双孢菇死菇原因及防治
双孢菇死菇原因及防治作者:来源:《农业知识·瓜果菜》2012年第09期我国北方利用秸秆种植双孢菇的面积和产量逐年扩大,但近年来双孢菇在出菇阶段,菇床上经常发生小菇蕾萎缩、变黄直至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的小菇蕾会大面积死亡,死菇现象发生普遍而频繁,严重阻碍了秸秆种植双孢菇的健康发展。
现将秸秆种植双孢菇死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北方秸秆种植双孢菇死菇原因1.出菇期高温:双孢菇菌丝体在温度较低的16℃左右时扭结形成菇蕾,在秋菇生产中(尤其是10月底至11月初)或春菇生产中(3月中旬至5月初),棚温连续出现几天22℃以上高温时,致使菇床水分蒸发和菇体新陈代谢加快,水分及营养供应不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原因,可致小菇蕾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枯萎死亡。
2.昼夜温差大:双孢菇子实体生长期间如果白天气温在20℃以上,晚上降到10℃或更低,门窗附近小菇蕾菌盖边缘很快出现黄斑,继而硬开伞或随之死亡。
3.通风不良:菇棚内通风不良,会造成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从而影响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致使部分幼菇死亡,若再遇高温,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死菇现象就更为严重。
4.养分不足:有的菇农在培养料的配制上草多粪少,造成氮源不足,不能满足菇体生长发育的营养供给导致死菇;反之,粪多草少的做法,会造成培养料透气差,菇蕾极容易死亡。
另外,培养料堆制时间过长、过熟,温度过高70℃以上,养分消耗过多;反之,堆制时间不足,料温未达到60℃,原料中的养分则不能得到充分分解、转化,都能造成死菇。
备料不足,培养料过薄等,也是造成出菇后期(春季)营养供给不足死菇的原因。
5.覆土材料处理不当:如覆土层太薄(1厘米左右),甚至有的培养料暴露在空气中,易引起出菇过密或死菇现象。
有的菇农在配制覆土材料时加入稻糠(麦糠)以增加覆土材料的通透性,但加入量过大,造成覆土材料持水性能下降,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需水量较大又不能及补充水分时,造成覆土层和培养料水分大量蒸发,幼菇得不到水分供应而大批死亡。
双孢菇
双孢菇栽培技术双孢蘑菇又叫白蘑菇,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栽培主料是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很适宜农户生产。
又孢菇一般在8月上中旬沤制原料,8 月下旬到9月上旬播种,中下旬覆土,10-12月采收,第二年还可收一季春菇。
一、培养料的配制和发酵种方法1、培养料的配制:一种是猪、牛、羊粪(干重)57%,麦秸40%,石膏粉、石灰、过磷酸钙各1%。
另一种是:麦秸或玉米秆(辗碎)89% ,石灰、复合肥各2%,石膏、尿素各1%,饼5%,外加250-500公斤人粪尿。
2、培养料的堆制与翻堆:将干粪过筛,把秸秆辗碎。
然后浇水浸透,含水70%左右,另外,提前2-3天把粪肥加水拌湿。
建堆时先把秸秆铺30厘米厚,宽2米,长度不限,再在上面撒一层调湿的畜禽粪,厚约5厘米,这样循序一层层堆起来,最上层用粪盖顶,堆高1.5 米左右。
堆好后,上面放些凉席、草帘之类,预防日晒雨淋,堆向南北为好。
堆积发酵需要25天,其间翻堆4--5次,并不断加入矿物质。
第一次翻堆为7 天,将石灰、石膏粉、饼加入里面,人粪尿按比例加入一半;第二次为6 天,将另一半人粪尿加入。
同时加入尿素、复合肥、过磷酸钙;第三次是5天,第四次是4天,应把握水份,用手拧秸秆滴出两、三滴水为准。
第五次是3天,不加水。
3、培养料的后发酵:将前期发酵料移入菇房,进行短时间的高温发酵,目的是改变培养料理化性质,增加其养分,彻底杀虫灭菌。
方法是:将料堆在床架上层,关闭门窗和通风口,通过蒸气和炉火使温度升高到60℃以上保持5--6小时,温度降到25℃左右时,维持4天后,即可播种。
二、栽培与管理1、菇房消毒:播种前把菇房打扫干净,每立方米用甲醛10 毫升、高锰酸钾8克,熏蒸24小时,然后开窗通气,把培养料移入菇房。
2、播种:培养料发酵后,降温至25℃时开始播种。
先将培养料平摊在床架上,厚10-15厘米。
播种前要检查一下,菌丝浓白粗壮的为优质菌种。
条播:把培养料每隔8--10公分挖深3公分的小沟,将菌种撒入小沟后合拢,部分菌种露在料外。
双孢菇出菇期的管理要点
双孢菇出菇期的管理要点双孢菇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较广,种植的人也比较多,而在种植过程中,双孢菇的出菇期管理极为重要,关系到双孢菇的产量和品质。
那么对于双孢菇出菇期该怎么管理好呢?随我一起来看双孢菇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较广,种植的人也比较多,而在种植过程中,双孢菇的出菇期管理极为重要,关系到双孢菇的产量和品质。
那么对于双孢菇出菇期该怎么管理好呢?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1、水分管理食用菌生产中水分管理时非常重要的,覆土层的调水是水分管理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可以采取两种管理方法。
一是采取喷雾方法,使得覆土层不是湿透而是洇透,1-2天能时覆土层达到最大持水量,这种方法对于菌丝影响较小,适合粘性土壤。
第二种就是重打结菇水,采用的是浇洒方法,一次给足水,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刺激菌丝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快速转化,适应理化性状较好的覆土材料。
2、温度管理在双孢菇出菇期棚室温度需要一直保持在11-20度之间,这是子实体最佳适宜生长温度,几乎不需要任何的调控,即可正常生长。
而随着温度的降低,应该加强保温措施,可以采取覆盖保温膜、中午通风进行调节。
近些年有些农户采取烧火墙、土暖气等办法,效果也很不错,低温季节只需保持在8度以上,即可满足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
3、通风管理菇棚中通风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产量和品质,很多农户往往重视温度和水分管理,但是忽视了通风管理。
菇棚通风处理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所需外,还能及时的排出和稀释二氧化碳,将多余的水分带出棚外,尤其是在棚内湿度过高时,这点非常重要。
另外通风良好还能预防某些病害的发生,一般要求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在0.05%左右,不要超过0.1%。
4、光照管理双孢菇最大的特点就是子实体生长阶段基本上不需要光照也能正常生长,但是在弱光条件下,对其生长发育又不会造成妨碍。
所以在生产中可以将菇棚盖严,仅在入内操作时打开边角或通气孔即可,有条件时可开灯照明,人走灯灭。
双孢菇种植技术
双孢菇种植技术一、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双孢菇是一种腐生异养真菌,它不能利用太阳进行光合作用,要完全依靠菌丝细胞分泌的各种胞外酶来分解和利用自然界现成的或人工调制的营养物质进行发育。
对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线、通风、酸碱度要求高。
1.营养:双孢菇属草腐生菌类。
需大量的碳源,来自桔杆、粪肥,能为双孢菇提供氮营养的物质叫氮源。
双孢菇不能同化硝态氮,但能同化铵态氮,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但能很好的利用其水解产物如氨基酸、尿素等。
但有机N优于无机N,此外磷、钾钙镁硫等也是双孢菇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
2.温度:是双孢菇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孢子萌发期最适宜的温度24度左右,一般7-15天就能萌发,每天可长4-6毫米。
子实体分化生长的温度范围是7-28度,最适宜为13-18度,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子实体生长速度适中,菌柄粗壮、肉厚、产量高。
高于20度子实体生长快,菌柄细长、薄皮易开伞、质量差。
低于12度生长慢,菇大、肥厚、组织致密、单菇重、但产量低。
3.水分及湿度:水是双孢菇生长不可缺少的,一般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0%左右。
低于50%菌丝生长缓慢,绒毛菌丝多而纤细,不易形成子实体;高于70%料内氧气不足,出现线状菌丝,生活力差易死亡。
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在菌丝体生长阶段为70%左右,出菇阶段要提到85%,低子实体生长慢,有鳞片、有空心;高于95%则加强通风,否则会招朵菌或虫害,易产生死菇、锈斑和红根菇。
料厚水足是高产的的关键。
4.空气及通风:双孢菇是好氧真菌,因此要定期通风换气,特别是出菇前。
5.酸碱度:PH7.0-7.5。
6.光照:双孢菇属厌光性菌类,不需要光线。
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朵形圆整、色白、肉厚品质好,光线过强或者直射光会使菇体表面干燥发黄、粗糙、菌柄徒长、菌盖歪斜变色。
7.土壤:菇床在发好菌后需要进行覆土,这是双孢菇栽培中必不可少的工艺。
覆土+1%的石灰粉,PH7.5左右,加5%草木灰,还可加10%发酵的麦草或麦糠。
双孢菇对覆土的要求有哪些
双孢菇对覆土的要求有哪些
双孢菇为覆土出菇型食用菌,不覆土不出菇。
1.覆土的要求。
国外多用泥炭土,持水透气,是蘑菇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国内多采用农田土。
即取农田l0-20厘米以下的半活性、半生的土。
据实践经验,沙土、胶泥土、河堤土、贫瘠土、盐碱土均不能用。
播种以后,应立即开始准备覆土,不可拖延。
每100平方米栽培面积应准备3-4立方米土。
覆土使用前要做处理。
方法是用3%甲醛和l%的敌敌畏等杀虫剂进行消毒,杀虫,边翻边喷,然后覆膜消毒24小时,揭膜后,每1-2天翻一次,共翻3次,以便去除药昧。
覆土水分应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程度,pH值7.5为准。
2.覆土方法。
适宜的覆土时间,~般在播种后第15-20天,菌丝发到2/3-4/5时。
覆土前把菌床再轻压~下,整平。
覆土放好后再用木板刮平,切不可把覆土层压实。
如果菌床高低不平,应随高就高,随低就低,不能用土找平。
厚度一般以3-5厘米为宜。
3.覆土后的调水管理。
覆土后一般在1周内不再调水。
但是,如果土层达不到手捏能扁、手握能圆、又不粘手的程度,必须在2-3天内把土层调足水分,以达到上述程度。
如果土层pH值低于7,可用0.1
石灰水调节。
但是,不管如何调水,都绝对不允许让水渗到下边菌料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孢菇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较广,种植的人也比较多,而在种植过程中,双孢菇的出菇期管理极为重要,关系到双孢菇的产量和品质。
那么对于双孢菇出菇期该怎么管理好呢?
1、水分管理
食用菌生产中水分管理时非常重要的,覆土层的调水是水分管理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可以采取两种管理方法。
一是采取喷雾方法,使得覆土层不是湿透而是洇透,1-2天能时覆土层达到最大持水量,这种方法对于菌丝影响较小,适合粘性土壤。
第二种就是重打结菇水,采用的是浇洒方法,一次给足水,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刺激菌丝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快速转化,适应理化性状较好的覆土材料。
2、温度管理
在双孢菇出菇期棚室温度需要一直保持在11-20度之间,这是子实体最佳适宜生长温度,几乎不需要任何的调控,即可正常生长。
而随着温度的降低,应该加强保温措施,可以采取覆盖保温膜、中午通风进行调节。
近些年有些农户采取烧火墙、土暖气等办法,效果也很不错,低温季节只需保持在8度以上,即可满足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
3、通风管理
菇棚中通风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产量和品质,很多农户往往重视温度和水分管理,但是忽视了通风管理。
菇棚通风处理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所需外,还能及时的排出和稀释二氧化碳,将多余的水分带出棚外,尤其是在棚内湿度过高时,这点非常重要。
另外通风良好还能预防某些病害的发生,一般要求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在0.05%左右,不要超过0.1%。
4、光照管理
双孢菇最大的特点就是子实体生长阶段基本上不需要光照也能正常生长,但是在弱光条件下,对其生长发育又不会造成妨碍。
所以在生产中可以将菇棚盖严,仅在入内操作时打开边角或通气孔即可,有条件时可开灯照明,人走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