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建筑案例--巴塞罗那德国馆共33页文档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一、概述1929 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德国馆。
建于1929 年。
占地1250 平方米。
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和几道围墙组成。
主厅平面呈矩形,厅内设有玻璃和大理石隔断,纵横交错,隔而不断,有的并延伸出去成为围墙,形成既分隔又联系、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使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外之间的空间相互贯穿。
建筑形体简单,不加装饰,利用钢、玻璃和大理石的本色和质感,显示着简洁高雅的气氛。
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二、建筑赏析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
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
密斯·范·德·罗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
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 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
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
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
展馆对20 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
流动空间流线角部入口的处理使人们可以选择一是沿长边进入二是顺短边进入空间进一步划分产生了直接穿越空间以及在其中停留的不同可能。
巴塞罗那德国馆PPT课件
3
密斯早期是提倡现代建筑的主将,主张建筑必须具有 时代性,他在1919-1921年提出的钢和玻璃摩天大楼方 案具体反映了这个特点。他认为今天的建造方法必须工 业化,而它是一个材料问题,他找到了他认可的工业化 新材料,即钢和玻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是光 亮式的玻璃摩天楼在50年代以后成为当代世界最流行的 一种风格......
2019/10/19
15
3.材料与装饰
巴塞罗那椅
作为一个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看都离密斯很远的中国学生。 我对密斯最初与最深的印象来自他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那大片的透明玻璃墙,轻盈的结构体系,深远出挑的薄屋顶,似开 似闭的空间印象。。。整个建筑犹如从山谷吹来的清新的风,让我 一下子从满眼 总课 杂的装饰建筑中解脱出来。“少就是多”,“流 通空间”,“全面空间”从这座存在时间很短的建筑中你都能体会 到或预测到。的确,这就是密斯风格的最经典注解。是这个从德国 小城走出来的建筑大师最经典的写照。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是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建筑理论的集中体现
以结构的少换来功能的多和空间变化的多 以形式被净化后的少换来百看不厌的多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19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少就是多”
“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 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Less is more ”,密斯对他的学生如是说“我希望你们能明白, 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这样一个 例子,在这件德国用来参加1929年世界博览会的展品中, 你绝对见不到任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东西,没 有杂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有奇形怪状的摆 设品。有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 空间。
巴塞罗那德国馆构图解析
德国馆的景观设计通过层次感和空间感的营造,创造出丰富的视觉 效果,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空间感表现产生了影响。
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简约主义风格
德国馆的室内设计风格简约,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对现代室内设 计的简约主义风格产生了影响。
灵活多变的布局
德国馆的室内设计打破了传统布局的限制,采用灵活多变的空间布 局,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人性化设计
德国馆的室内设计注重人性化,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人的行为 和心理需求,对现代室内设计的人性化趋势产生了影响。
05 德国馆的未来展望
德国馆的修复与保护
修复受损结构
01
针对德国馆的受损结构,应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保持其原有
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
保护文物和特色
02
在修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馆内的文物和特色,避免对它
流动空间
德国馆的空间设计具有流动性,通过不同空间的穿插和交叠,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 对现代建筑的空间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强调自然与建筑的融合
德国馆的设计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强调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 一,对现代景观设计产生了启示。
生态设计
德国馆的景观设计体现了生态理念,注重植物的生长和生态平衡, 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趋势产生了影响。
色彩与材质的结合
在德国馆中,色彩与材质的结合非常巧妙, 不同的材质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增加了 建筑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04 德国馆的现代主义影响
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强调功能主义
德国馆的设计强调了功能主义的理念,注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布局,对现代建筑设 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放式平面
密斯巴塞罗那德国馆与吐根哈特分析图ppt课件
挑檐的使用,模糊了
室内外的界限。
11
三维形态-----流动空间
12
三维分析-----流动空间
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 分隔又连通的空间
13
形式美-----对称与均衡
运用多个轴对称几何体,形成一种均衡美。
成长历程
1929巴塞罗那德国馆 1930吐根哈特住宅 1948 湖滨公寓 1956 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 皇冠厅 1950范沃斯住宅 1968柏林美术馆 1959纽约 西格拉姆大厦
4
巴塞罗那德国馆
基地位置:西班牙巴塞罗那 设计时间:1928-1929 施工时间:1929,后拆毁,现馆为1981年重建
14
形式美-----比例
1:2矩形
1:1正方形
15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1
人生简介 成长历程 作品赏析 2
人生简介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于1886年3月27曰出 生在德国的亚深古城。密斯·凡·德·罗的贡献 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 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 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透 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 制作精致的细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 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 标志。
5
二维分析----平面生成
6
三维分析-----路径变化
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路径形状
7
三维分析-----序列
不同路径,会有不同的序列变化。
8
三维分析-----流线
巴塞罗那德国馆
其二,馆中设置的双层玻璃光箱造成了 视觉对比,它与赖特设计的芝加哥罗比 住宅(1909)所呈现的空间构成与比例 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和因果关系。德国馆 在建筑立面形式处理上也突破了传统的 砖石建筑的以手工业方式精雕细刻和以 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靠钢铁、 玻璃等新建筑材料表现其光洁平直的精 确的美、新颖的美,以及材料本身的纹 理和质感的美。墙体和顶棚相接,玻璃 墙也从地面一直到顶棚,而不像传统处 理手法那样需要有过渡或连接部分,因 此给人以简洁明快的印象。建筑物采用 了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石灰石、缟玛 瑙石、玻璃、地毯等,显出华贵的气派。
——建造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 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 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 间划分方式。主厅用 8根十字形断面的镀镍钢柱 支承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 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 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以引导人流,使人在 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
巴塞罗那德国馆
设计师:L.密斯· 范· 德· 罗 时间: 建于1929年 博览会结束后拆除
——理念
1929 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 一般简称巴塞罗那德国馆、德国馆 ( 加 泰 罗 尼 亚 语 : Pavelló alemany ; 西 班 牙 语 : Pabellón alemán),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 是密斯·凡德罗设计的1929年巴塞罗 那世界博览会德国国家馆。它也是世 界博览会的德国展区开幕式的举办场 所。德国馆因其简单的设计和昂贵的 建材(诸如大理石和洞石)而在现代 主义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29 年间,也曾有多次国际现代艺术展在 此举行。
平面图
各立面分析
轴测图
现代主义建筑案例
现代主义建筑案例那我可得给你好好唠唠现代主义建筑的案例啦。
一、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
1. 整体介绍。
这萨伏伊别墅啊,就像是建筑界的一个超级明星。
它就那么傲娇地站在那儿,整个房子看起来特别简洁。
你看它那白色的外观,方方正正的,就像一个白色的大盒子被人放在了草坪上。
2. 功能布局。
里面的空间可讲究了呢。
底层架空,就像房子穿了个高跷似的。
汽车可以直接开到下面,这在当时可太酷了。
起居空间在二层,有大大的窗户,阳光就像个调皮的孩子,能肆无忌惮地跑进去。
三层呢,还有个屋顶花园,感觉就像是把大自然请到了自家屋顶上,在上面晒晒太阳、吹吹风,简直美滋滋。
3. 建筑意义。
它可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经典范例啊。
打破了传统建筑那种厚重、封闭的感觉,就像给建筑界来了一场革命。
告诉大家,建筑也可以这么简洁、这么自由,功能和形式可以完美结合。
二、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德国馆。
1. 外观印象。
这个德国馆啊,那叫一个低调奢华有内涵。
它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就靠着简单的几何形状组合在一起。
那些柱子啊,就像一个个优雅的绅士,默默地支撑着整个建筑,而且你看那墙面,简洁得不像话,就像一块平整的画布。
2. 空间特色。
走进去你就会发现,空间特别通透。
各个部分之间的划分很模糊,就像一个流动的空间海洋。
你在里面走着走着,都感觉不到哪里是房间的界限。
那些大理石、玻璃和钢材的组合,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一种材料都在自己的位置上闪闪发光。
3. 影响力。
它对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影响可大了。
就像是给建筑师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大家知道原来建筑空间可以这么玩,可以这么自由地组合和流动,简直是现代主义建筑空间设计的教科书。
三、赖特的流水别墅。
1. 独特造型。
流水别墅啊,那可是建筑界的一个传奇。
它就像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一样,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你看它那悬挑的平台,就像鸟儿伸出的翅膀,悬挑在瀑布之上。
整个房子看起来就像是随着流水在舞动。
巴塞罗那德国馆与图很哈特别墅分析课件
纵横交错,隔而 不断,既分隔又联 系、半封闭半开敞
这座建筑物本身所 体现的是一种新的 建筑空间效果和处 理手法。
完整的梁柱框架体系是流动空间的结构前提
“流动空间”的两套基本系统 (1)规则的钢框架 (2)自由布置的隔墙
屋盖 附加钢梁 工字形钢梁构架
合金十字钢柱
工字型钢构架基础 角钢支柱
金属饰面
严格控制平面生成—为精确地实现几何控制的作用
然而在吐根哈 特别墅中,密 斯明确将起居 室的流动空间 以清晰完整的 玻璃体量呈现, 吐根哈特住宅 在其一侧设立 了条形庭院, 然而它是透明 的,在外观上 被整合到统一 的玻璃体量中, 不再是利用封 闭的石材墙面 来作为建筑外 观,从而最大 限度地使室内 外空间的边界 弱化甚至消除。
一层平面的流动空间,对人的空间心理的限定和释放,运用一 些出挑的墙壁和弧形的隔墙,又给人一种空间导向。错觉后拥 有一种无限的感觉。
1.建筑结构
顺着墙体延伸的空间,在玄关处 汇集。红色区域内的空间不再是 一个孤立的独体,蓝色区域内的 走廊向中间推移,渗透,使其具 有了相应的动感。
2.精湛的节点处理
角钢支柱
金属饰面
3.内部结构
停放空间 交通空间
居住空间 流通空间
二层功能分析图
停放空间 交通空间
居住空间 流通空间
4.流动空间
4.高贵光滑的材质罗马石Βιβλιοθήκη 华大理石 缟玛瑙石古绿大理石
阿尔卑斯绿大理石
5.流动空间分析
• 这种完全与以往的封闭或开敞空间不同的--流动的,贯通的, 隔而不离的空间开创了另一种概念。有趣的是。在西方, 这是种全新的东西,而在古老的东方,中国古代的知名或 不知名的文人和园林工匠已经知道并精通了流动空间的创 造和应用,并且那本很著名的<<园治>>将其理论化了。 “步易景移”,“虚实互生”,苏州那些名著中外的园林 就是中国造园者们千百年思想的总结,方寸之地中的千山 万水就是他们对流通空间出神入化的理解与应用。“山穷 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文人对这种空间的 理解与密斯凡德罗又多么相似。
设计原理作业——巴塞罗那德国馆
以结构的少换来功能的多和空间变化的多 以形式被净化后的少换来百看不厌的多
“少就是多”
• “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 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Less is more ”, 密斯对他的学生如是说“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与形式 的创造无关。”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这 件德国用来参加1929年世界博览会的展品中,你绝对见 不到任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东西,没有杂乱的 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有 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
二 促使流动空间形成的自由分布的墙体系统
(分隔、引导空间又呈现自身)
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 是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 和处理手法。
纵横交错,隔而 不断,既分隔又联 系、半封闭半开敞
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 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
一 完整的梁柱框架体系是流动空间的 结构前提
“流动空间”的两套基本系统 (1)规则的钢框架 (2)自由布置的隔墙
密斯凡德罗出生于德国,德意志民族典型的理性严谨 使他很容易从二十世纪初众多的建筑大师中凸显出来。 正如其大多数的玻璃与钢结构作品一样,透过表象,我 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到这位现代建筑大师留给二十世纪的 伟大财富。
密斯早期是提倡现代建筑的主将,主张建筑必须具有 时代性,他在1919-1921年提出的钢和玻璃摩天大楼方 案具体反映了这个特点。他认为今天的建造方法必须工 业化,而它是一个材料问题,他找到了他认可的工业化 新材料,即钢和玻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是光 亮式的玻璃摩天楼在50年代以后成为当代世界最流行的 一种风格......
北入口旁边的 玻璃“外墙” (靠网格外侧 定位)
巴塞罗那德国展馆课件
展馆内的流线设计非常清晰,避免了人流拥堵和混乱。参观者可以顺利 地按照预设的路线参观,提高了参观者的体验。
03
互动性强
展馆内设计了许多互动环节,让参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德国的文化
和工业。这些互动环节不仅增加了趣味性,也提高了展览的效果。
美学分析
简洁现代
巴塞罗那德国展馆的设计风格简洁现代,符合当代审美趋 势。展馆的外观和内部装饰都体现了简洁、大方的特点,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馆对后来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建筑师都将其作为学习和借鉴的对 象。
展馆也是巴塞罗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展现了该城市在20世纪初期的现代化进程 。
02
建筑特点
结构特点
钢结构
展馆采用钢结构作为主要结构形 式,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能够满足展览和活动的需求。
悬臂结构
展馆采用了独特的悬臂结构,使 得建筑在视觉上更加轻盈、通透 ,同时也为内部空间提供了更大 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巴塞罗那德国展馆课件
目录
• 简介 • 建筑特点 • 设计分析 • 影响与评价 • 参观与学习
01
简介Βιβλιοθήκη 建筑背景位于巴塞罗那蒙杰伊 克山上,是1929年 世界博览会的一部分 。
展馆于1929年建成 ,在世博会期间用于 展示德国的工业和技 术成果。
由著名德国建筑师密 斯·范·德·罗厄设计, 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 表作品之一。
国际交流的平台
展馆作为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德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它不仅 展示了德国的文化魅力,也为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场所。
巴塞罗那的文化贡献
巴塞罗那德国展馆作为巴塞罗那的文化遗产之一,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 献。它不仅丰富了巴塞罗那的文化内涵,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德国文化的窗口 。
室内设计史作业--巴塞罗那德国馆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会馆介绍
建筑地点:在1929年的那个博览会上 建筑师:密斯·温· 路 德· 建筑特色:1.整个建筑典型风格特征
的“流通空间":半封闭半开敞。 2.体形简洁,不做装饰 ,处理手法干净利落。 3.对材质的表达十分考 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成时间:1929年 影响力: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
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 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 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 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 8根十字形 断面的镀镍钢柱支承一片钢筋混凝土 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 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 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以引导 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 间变化。 感想:无论从空中俯瞰还是在地面观 赏,无论你站在原地凝神注视还是变 换角度快速浏览,西班牙海滨城市巴 塞罗那总是带给你一种在时间和空间 上独特而新鲜愉快的享受。
巴 塞 罗 那 德 国 馆
巴塞罗那
巴 塞 罗 那 馆 展 会 陈 设
萨 夫 伊 住 宅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 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 位于巴黎郊区的普瓦西, 由现代建筑大师勒· 柯 布西耶于1928年设 计,并于1930年建 成。
此别墅由法国著名建筑师勒· 柯 布西耶设计,1931年建成。在 巴黎附近普瓦西的一个花园中, 占地约12英亩。宅基为矩形, 长约225米,宽20米.
图片介绍
萨伏伊别墅的底层架空,使上部被托起的生 活空间远离了车流噪音和街市喧哗——这一 想法来自于柯布西耶根据年轻时参观修道院 获得的宁静生活体验而形成的关于理想生活 的原型(这段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柯布西耶日 后包括萨伏伊别墅和马塞公寓在内的多个建 筑的创作)—— “漂浮”的结构改变了传统 的花园环绕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使柯布西耶 找到了理想生活范本的物质载体。柯布西耶 在早期的多个别墅设计都使用了屋顶花园概 念——他认为屋顶花园是补偿自然的一种方 法,“意图是恢复被房屋占去的地面”。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 一、概述1929 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德国馆。
建于1929 年。
占地1250 平方米。
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和几道围墙组成。
主厅平面呈矩形,厅内设有玻璃和大理石隔断,纵横交错,隔而不断,有的并延伸出去成为围墙,形成既分隔又联系、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使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外之间的空间相互贯穿。
建筑形体简单,不加装饰,利用钢、玻璃和大理石的本色和质感,显示着简洁高雅的气氛。
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二、建筑赏析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
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
密斯·范·德·罗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
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 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
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
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
展馆对20 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
流动空间流线角部入口的处理使人们可以选择一是沿长边进入二是顺短边进入空间进一步划分产生了直接穿越空间以及在其中停留的不同可能。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要素与理念分析密斯凡德罗ppt正式完整版
第三部分、密斯设计理念的发展
表皮与结构骨架的磨合演变
谢谢观看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
•
选取的设计要素
NO.1基座
NO.2几何
NO.5材质 NO.4空间
NO.3结构
座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基座
•基座概念:
基座来源于西方古典建筑 平均建筑物的重量与大片基底上,增加建筑的 稳定性和坚固性
使建筑物与场地结合成一体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基座
•
• 密斯:
构成支撑与围 和两大体系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几何
2 、方形元素的重复
方形元素的提取有助于理解密斯建筑的比例由来与空间感受, “方形”主要体现在完整纯净的方形和矩形空间上。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几何
垂直方向 垂直方向的几何控制主要表现在地面的距离被控 制在普通人视高的两倍左右。
建筑以视平线为轴水平对称
材质
第三部分、密斯设计理念的发展
其作品的平面形制发 生了变化, 发展了 流动空间的组织原 型. 探讨结构与表 皮的关系、平面的可 能性和材质运用的潜 能. 作品强调非对 称的自由平面, 渐 渐摆脱早期作品中新 古典主义的影响口
(1921-1933)
密斯的作品开始摆动于 “ 非对称与对称. 现成的 技术与技术作为纪念性的形 间 . 尤其在1 9 3 9 年转向美 国发展后. 主要致力于伊 利诺理工学院 的校园规划 及其单体设计和少量住宅, 其作品规模和平面 形制均发生了改变. 为适 应工业生产的需要, 结构 设计和材料使用也产生了变 化。平面中的非古典主义开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几何
NO.2几何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1网格控制
巴塞罗那德国馆
• 蒙特惠奇山:可俯瞰整个巴塞罗那市区
• 圣家族大教堂:著名的宗教建筑,位于市区
推荐活动:
• 在德国馆附近的餐厅品尝德国美食
• 参观其他世界博览会场馆,了解各国特色建筑与艺术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CREATE TOGETHER
DOCS
• 提供音乐表演与欣赏的场所
• 良好的音响效果与舒适的座椅
⌛️
多功能厅
• 可用于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活动
• 设施齐全,灵活性高
03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艺术品与装饰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壁画与雕塑作品
壁画
雕塑
• 由德国艺术家阿尔托·迪克斯创作
• 由德国雕塑家格哈德·马尔克斯创作
• 描绘了德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
• 展示了德国的现代雕塑艺术
• 保证了室内采光与通风
• 增强了建筑的现代感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空间设计与布局
开放式空间布局
垂直空间利用
• 各功能区域相互融合
• 充分利用了建筑的垂直空间
• 便于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 使得空间布局更加紧凑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功能分区与特点
展览区
• 展示德国的艺术品与工艺品
• 强调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音乐厅
DOCS SMART CREATE
巴塞罗那德国馆:建筑与艺术之美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历史与背景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建立与发展
1970年代恢复与修复
• 修复了战争期间受损的建筑
• 重新开放为文化活动场所
1929年世界博览会期间建立
经典建筑案例--巴塞罗那德国馆
二十世纪里程碑式的建筑,对现代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
时 间 建于1929年,拆于1930年,重建于1986年 地 点 西班牙,巴塞罗那 建 筑 师 密斯. 凡. 德. 罗 建 筑 类 型 展览建筑 结 构 体 系 钢框架、石材、玻璃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严格控制平面生成—为精确地实现几何控制的作用
石灰华大理石 铺贴的“外墙” (偏于网格外 侧的定位)
严格卡于网格 线上的十字柱
北入口旁边的 玻璃“外墙” (靠网格外侧 定位)
玻璃界面从网 格线向外扩充
退让十字柱的 提那大理石墙 体
退让十字柱 的玻璃“内 墙”
使原本随意,自由的平面构成在最大程度上被纳入到一种理性的体系控制之中
二 促使流动空间形成的自由分布的墙体系统
运用空间表达的重要元素——材质 ,对比叙述空间
虚实对比
明暗对比
冷暖对比
密斯 德国馆
完整的梁柱框架体
房间的意向彻底消失
自由分布的墙体系统
墙体得以全部独立出来。 空间形体上贯通于流动, 空间界面上的材质、色彩及反射塑造氛围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高贵光滑的材质
罗马石灰华大理石 缟玛瑙石
古绿大理石 阿尔卑斯绿大理石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高贵光滑的材质
雕像 池底黑色玻璃
刻花玻璃 清玻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4.建筑理念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是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建筑理论的集中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建筑案例--巴塞罗那德国馆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