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空气
单元教学目标1、能用感官观察并描述出空气的特点。
2、能说出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
能够流动的气体,我们周围都有空气。
3、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欲望。
教学重点:探究空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空气能够流动。
教学材料准备分组材料:保鲜袋、橡皮筋、气球、烧杯(250ML)、粉笔、泥块、海绵、毛巾
演示材料:打气筒、气球、水槽
1 找空气
教学过程
一、猜谜
1、让学生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
2、引出课题:空气在哪里?是什么样呢?
二、找空气
1、要研究空气,先要找到空气,你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
生汇报
2、组织学生收集空气。
到小组想去的地方用保鲜袋收集空气。
通过在不同的地方找空气,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周围有空气。
三、观察空气
1、提出问题:空气找到了,小组讨论并汇报实验方法,你用什么方法观察它?
2、分组观察,通过亲身的观察和感受,学生用眼、耳、舌头等感官非常自然轻松地来了解空气的特点。
没有味道,没有气味。
小结:空气没有颜色、透明的、
3、感受空气的流动性:观察空气并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活动,先将气球吹涨,再对着自己的手或脸放气。你有什么感觉?说出自己的感受。
4、归纳: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透明、没有味道、没有气味、能够流动的一种气体。
四、到处有空气
1、空气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空气的存在呢?个别回答并演示方法。
开拓学生思维,例如你怎样证明这个气球里有空气呢?
观察实验现象。
2、演示实验:将气球放进水中。
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个别回答
4、出示实验材料,你猜它们里面有空气吗?怎样证明?学生填写猜测,引导学生学习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
放手让学生探究,物体里有无空气。
4、小组讨论并回答。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现象及判断结果。
汇报实验结果,有不同结果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习惯。可以重做一次。
五、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2、回家之后,将今天的海绵或别的物体里面有空气的实验做给爸爸妈妈看。回答让学生对所学东西做个回顾。使学生将科学带回生活中,也引起家长对科学的注意和重视。
3 纸风车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装可以转动的风车。
2、知道风是流动的空气,它可以推动物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教学难点:感知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教学材料准备:剪刀、折纸、大头针、铅笔(带橡皮擦)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出谜面
2、谈话:你知道风的什么知识?
3、提出问题:你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
二、风的形成
1、出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提出问题:气球里有什么?
学生回答
2、指导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将气球嘴对着手或脸进行慢慢放气,注意手或脸的感受。通过触觉亲身感受风的形成。
3、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风是怎样是形成的?
学生交流实验
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感受并讨论风形成的。
三、做风车
1、出示一个风车:你能使它转动起来吗?
学生个别上来发散学生思维
小结:风可以使风车转动。
2、想不想做一个风车?会不会做?
学生学会做风车,并演示方法。
老师提醒要注意的地方:用剪刀、大头针的安全;剪的位置;学生说做风车的方法。
3、发大头针,做风车,巡视,个别指导。
4、组织学生玩风车
四、各种各样的风车
1、出示各种各样的风车图片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在玩中调试风,体会风有力量。
2、提出问题:这些风车有什么用途?
学生回答
3 、你知道我们人类利用风的例子吗?
学生讨论交流
五、巩固与拓展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主回让学生学会提问。
2、关于风,你还有什么问题想知道的?
学生思考,回答
第二单元
马尾长,兔尾短,松鼠尾巴像把伞。
蜂采蜜,羊吃草,动物特征仔细找。
4 常见的动物
教学目的:
1、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来认识动物。
2、在对动物进行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3、促进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出示动物图片,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 150 万种。,今天就带大家走进动物的王国。
2、你们认识哪些动物呢?
3、我们又认识哪些常见的动物呢?
4、导入新课,板书题目。
二、教学新课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动物
1、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强调"常见 ".
2、学生汇报。
3、你想知道把你知道常见的动物的哪些知识呢?(小组讨论汇报)
三、回顾总结: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学到了什么?
活动二:猜动物。
1、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别人很快就能猜到结果?
2、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3、老师描述学生集体猜,再由一个人猜,最后小组说其他人猜。看看那个小组猜得对猜的多。
四、拓展延伸
它们有哪些不同?(出示课后图片,学生交流)
5 动物的反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特点以及对动物的生存或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及其特点。
(3)归纳总结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动物各种行为的学习,培养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能力。
(2)通过“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探究活动,知道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特点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
2. 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
难点: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
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几种方法在一节课中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初识动物的行为。
1.要求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预习课本。
2.提出问题:
(1)什么是动物的反应?
(2)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你知道动物的反应有哪些类型?
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动物的反应这一节,并思考。
二.预习反馈,学习动物的行为,区分动物行为的类型。
1.倾听同学们对预习题的解答。
2.通过图片和视频补充、强调、介绍动物的行为和类型。
3.表格总结动物行为的类型,举例,作用。
学生:
1.交流预习成果,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2.认真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动物的行为,区分动物行为的类型。
三、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
1.提问: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