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谈语言》导学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垌中学初二语文科
设计:初二语文组
班级:10、《谈语言》导学案
时间:2013-10-28 学案编号:2013C2013 :学号:
老师寄语: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
学习目标:
1.学会提炼文章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掌握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3.学会规的使用语言。

教学重点:学会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掌握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
教学方法:默读、讨论
知识:
作者简介:王力先生是广西博白县歧山村人,早年家境贫寒,十四岁的时候,仅念完初小的王力就失学了。

此后十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自学,为他今后在学术界的纵横驰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凭着自学打下的基础,王力二十六岁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寅恪、王国维、元任四位学术大师。

二十七岁自费留学法国攻读语言学,1931 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3 年回国,从此开始致力于中国现代汉语语言学科大厦的构建工作。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部分词语和成语
费解
推敲
斟酌
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以讹传讹约定俗成一劳永逸不假思考头头是道
二、默读课文
思考:
1、语言通常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本文重点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2、对如何使.用.书.面.语.作者有.什.么.看.法.?结合文中关键的语句概括。

(提示:可以使用分层归并法。

即将论述同一个问题的段落归并为一层,然后概括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3、为了能以理服人,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三、独立思考后,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参加班级交流提示:
1

2、看法:
3、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四、根据上面交流的容填写下面提纲
谈语言:1、结构方式:
2、()段论述分论点一:
3、()段论述分论点二:
4、中心论点:
五、课堂练习
1.将下列词语恢复其本来面貌(成语)
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一明惊人(眼病治疗仪广告)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地酒天尝(白酒广告)2.找出下面故事中用词不当的地方。

小的朋友小胡结婚,小去参加婚礼,婚礼上,小对打扮得很漂亮的新娘说:“哟,你今天真漂亮真是面目全非呀!”新娘听了很不高兴。

小意识到自己说得不好,赶紧弥补,走到新郎面前,举起酒杯说:“小胡,你知道我不会说话,请多包涵。

我们是铁哥们儿,来,喝!我们同归于尽!”小胡听了差点晕过去。

每课一练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时髦.()圩.堤.()斟.酌.()勉强.()逻.辑.()
二、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

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

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

”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

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

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 “顶着烈日” ,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
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

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

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

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1.选段部分论说的中心是:2.作者为了证明论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选段第1 段中三个加点的词语,各是指写文章的什么弊端呢?
“华丽”是指:
“文雅”是指:
“美妙”是指:
中垌中学初二语文科
12、《懒惰的智慧》导学案
设计:初二语文组时间:2013-10-28 学案编号:2013C2014 班级::学号:
老师寄语:
学习目标:行为懒惰穷—代,思维懒惰穷三代!
1.学会提炼文章中心论点。

2.学会分析论据类型,辨别论证方法及掌握其作用。

3.品味作者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

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作者对“懒惰”与“懒汉”的议论性文.字.
2)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中心论点:
、速读课文,找出文中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自己寻找事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提示:1、除了尾段,其他段都有例子;2、按“人+ 事”的公式来概括)
明确:
1.所举事例如下:
2.学生讨论举例论证的作用。

合作探究
一、学习对比论证
1本文作者在运用事例论证论点的时候,有什么特点?(结合对比论证的概念来理解)2•本文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提示:先明确对比的对象,再就对象的容来思考)
3 •讨论对比论证的作用。

二、自主探究,体味语言。

分析画横线的词句,体味语言的风格特点
1、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儿太累人:不但他可以脱身走 __________ 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他就这样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

2、她小心翼翼地把碗碟摞得高高的。

这时妈妈冷言冷语地责备说:“真是懒汉干活儿!
他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他讨厌哪怕多走半步路。

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做。

三、归纳小结,理解“懒惰的智慧”的含义
文章用一系列事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一个常为习惯思维所忽视的道理:讨厌吃苦受累的“懒惰”情绪,激励了发明;想在脑力劳动中寻找捷径的“懒汉”,促进了人类进步。

将来人类的进步,还要靠懒惰
的智慧。

接下来,请大家谈谈你们此时对“懒惰”的理解。

中垌中学初二语文科
10、《谈语言》导学案
设计:初二语文组时间:2013-10-28 学案编号:2013C2013 班级::学号:老师寄语: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
学习目标:
1.学会提炼文章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掌握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3.学会规的使用语言。

教学重点:学会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掌握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
教学方法:默读、讨论
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听故事找毛病: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所不至。

……祝你健康快乐,永垂不朽!”你觉得哪
些词语使用不当?找出来。

(学生很快能够找出其中的错误。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呢?(停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初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部分词语和成语
费解:难懂;不易理解。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斟酌: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事了。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不假思考:不经过思考。

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头头是道:这里形容说话很有条理。

结果越传越错。

二、默读课文
思考:
1、语言通常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本文重点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2、对如何使.用.书.面.语.作者有.什.么.看.法.?结合文中关键的语句概括。

(提示:可以使用分层归并法。

即将论述同一个问题的段落归并为一层,然后概括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3、为了能以理服人,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三、独立思考后,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参加班级交流提示:
1、本文主要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

2、看法:(1)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2-5)。

(2)书面语应当规化(6-12)。

3、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第3 段:本篇报道中的不准确的句子“故作姿态”;
2.第4 段中对“七月流火”的误用;
3.朱自清晚年作品与早年作品的比较;
(以上三例证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4.第6 段:发言与记录的区别;
5.对“最好水平”的病因分析;
6.第9 段:对“不以为然”意思的误解。

(以上三例说明书面语应规化)四、根据上面交流的容填写下面提纲谈语言:1、结构方式:先概述,后分述。

2、(2-5)段论述分论点一: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3、(6-12)段论述分论点二:书面语应当规化
4、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化
五、课堂练习
1.将下列词语恢复其本来面貌(成语)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
一明惊人(眼病治疗仪广告)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地酒天尝(白酒广告)
2.找出下面故事中用词不当的地方。

小的朋友小胡结婚,小去参加婚礼,婚礼上,小对打扮得很漂亮的新娘说:
“哟,你今天真漂亮真是面目
全非呀!”新娘听了很不高兴。

小意识到自己说得不好,赶紧弥补,走到新郎面前,举起酒杯说:“小胡,你知道我不会说话,请多包涵。

我们是铁哥们儿,来,喝!我们同归于尽!”小胡听了差点晕过去。

每课一练参考答案
3.(1)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2)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3)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

(4)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5)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二、1.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2.运用了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事例,让说明的道理更加清楚明白,令人信服。

3.写文章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不朴实;写文章不能够朴素自然、平易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