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3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后期从苏联引入这一口号,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其影响比以往其它方法更加深远,甚至一直延续到当代。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1932年苏联首届作家代表大会确定的。它要求文艺家从现实的革命出发,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现实,这种艺术的描写还必须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这个口号的提出,是为了清算"拉普"机械论的文学思想以及"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偏误,所以有强调"写真实"的一面。(传入时有些变形,由于周扬在左联的领导地位,文章几乎给此后左翼文坛对创作方法探求定下了调子,即既吸收了其中有利于现实主义恢复与发展的因素,又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左倾机械论的****)
34、两个口号论争:指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周扬提出,并由此开展了国防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国防诗歌活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由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到上海和鲁迅、胡风等商量后由胡风撰文提出的。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论争。鲁迅撰文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批评了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左翼领导人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错误。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是指从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作品,包括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及当代文学等流派和风格。
以下是一些与现当代文学相关的名词解释:
1.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文学运动,强调个人
主义、独特的叙事形式、意象和对现实的批判,代表作品包
括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弗朗茨·卡夫卡的作品。
2.后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批判和超越,强调
多元性、断裂性和相对主义,挑战传统叙事结构和意义的稳
定性,代表作品包括托马斯·品钦的《声音与狂喜》和伊安·
麦克尤恩的作品。
3.当代文学:指现在的文学创作,包括多种风格和流派,
如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当代文学作品反
映了当代社会、文化和个体的经验和观点。
4.文学流派:指文学作品按照特定的风格、主题或形式分
类的方式。
常见的文学流派包括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
主义、奇幻文学、科幻文学等。
5.实验性写作:指在文学创作中采用新颖、非传统的形式
和技巧,挑战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追求创新和
独特性。
6.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的学科领域,包
括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和当代的文化批评、女性主义批评、
后殖民主义批评等多种批评理论。
这些名词解释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现当代文学及其相关领域。
然而,请注意文学领域是广阔而多样的,以上解释仅提供了一些常见概念的简要说明。
对于特定的文学作品和理论,可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阅读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汇编(最新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汇编(最新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汇编1.时务体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报刊政治家继承王韬报刊政论的传统,在政论写作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报章文体。
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时务文体”。
又称“新文体”、“报章体”,是一种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比较通俗浅显的文体。
这种文体特征为:半文半白,平易畅达,语言丰富、笔调自由、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
其历史渊源:既是汉魏无文风的发扬也是思想解放的产物。
它的社会效果:令读者开眼,风靡一时,并为后世政论报纸纷纷效仿。
而守旧的老辈则痛恨它。
2.诗界革命(暨南大学05年)即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
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
但是,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就又束缚了手脚,使得它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前进不大。
3.小说界革命(安师大03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1902年11月),《新小说》杂志在日本横滨创刊。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这是“小说界革命”的开始。
“小说界革命”的影响相当深远,许多人投身于小说创作,直接促使了创作热潮的出现,在近代小说史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4.南社(苏州大学06年,中山大学12年,南开大学01年)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
该团体于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成立,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1917年,因对“同光体”的评价发生争论,南社内部开始分裂。
1923年,南社解体。
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
前后延续30余年。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乡土小说:指20Y初出现于文坛的一股文学潮流,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重要作家: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等寓居京沪的青年作者。
主要作品:王鲁彦《柚子》、彭家煌《怂恿》、台静农《地之子》、许钦文《故乡》、蹇先艾《水葬》、许杰《惨雾》。
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
又名礼拜六派(因鸳鸯蝴蝶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而得名),始于20世纪初,1912—1917年为其繁盛期,直至1949年才基本消失。
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
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小说新报》、《小说大观》等。
文学主张是把小说作为“游戏”和“消遣”的工具。
这一类文学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总体特征是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
代表作品有:徐枕亚《玉梨魂》、李涵秋《广陵潮》、包天笑《上海春秋》等。
其主流为言情小说,有坏的支流如黑幕小说等。
鸳鸯蝴蝶派小说内容多为才子佳人恋爱婚姻,接触到婚姻制度不合理,但又常囿于礼教。
其中好的有一定社会、艺术价值,但也有许多作品以营利为目的而粗制滥造。
这一流派在小说形式、技巧方面有承前启后作用。
文学研究会对其游戏、消遣的文学观进行过批判。
湖畔诗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具有浪漫抒情倾向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为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出版合集《湖畔》,同年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
文学史上称这四位诗人为“湖畔诗人”。
该诗社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被朱自清评为“真正专心致志作情诗”的诗歌团体。
内容: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清新、美丽。
形式:自由诗、浪漫主义手法;天真、开朗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爱美剧:汪仲贤在1920.10,演出箫伯纳《华伦夫人之职业》失败后,于1920。
11发表了《优游室剧谈》。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指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该方针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的表现,文艺工作者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可以运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
在该方针的鼓舞下,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逐步活跃起来。
2.八个样板戏样板戏指文革时期一些优秀的大中型舞台艺术作品,这是当初江青为体现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指导方针,所做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中国式的文艺“改革”。
1967年5月9日至6月15日八个样板戏同时在北京上演,对样板戏的宣传登峰造极。
这八个样板戏分别为:《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音乐《沙家浜》。
“样板戏”的数量正是在这一时期被确认为“八个”的。
3.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4.改革文学中国自1978底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
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
这就是风骚一时的'改革文学',其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5.朦胧诗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运动【五四文学革命】.1、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2、文学革命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主要内容,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实绩:出现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社团、刊物,确立了白话文的正宗地位等;3、文学革命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它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了现代文学的发展新时期.【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指由1930年6月,由特务头子陈立夫、陈果夫兄弟策划,并纠集一帮政客、帮闲、特务和反动文人,发起的反革命文学运动.其主要成员有潘公展、朱应鹏、范争波、王平陵、傅彦长、黄震遐等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委员,上海市政府委员、国民党御用文人、国民党军官等。
出版刊物《前锋周报》、《前锋月刊》等。
在《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宣言》中鼓吹“文艺的中心意识”,声称“文艺的最高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攻击左翼文艺运动导致了“新文艺的危机”。
妄图以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的混合物来冒充民族意识,以此来抹煞阶级斗争,否定阶级意识,进而否定“左联”提倡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创作“杀人放火"的“屠夫文学”与左翼文学对抗。
【革命文学运动】1、 1928年初,新成立的太阳社和经过整顿的后期创造社以《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三个刊物为主要阵地,一齐鼓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他们大力宣扬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文学是宣传的武器,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不必一定要出自无产阶级,最重要的是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等,存在着片面性和机械论的倾向;在革命文学创作中他们忽视文艺的特征,对五四以来的文学作家和作品进行批判否定,尤其是集中攻击鲁迅,从而引发了与鲁迅、茅盾等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论争促使双方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思想,纠正了某些理论错误,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影响,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2、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入发展和变化。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之一。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1)在第二次文代会上,出现被确定为指导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原则;(2)内容要点:A.坚持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B.必须要注意在文学当中表现出的英雄人物,社会主义本质,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光辉形象。
(3)从阶级属性来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属于无产阶级文学。
代表作家作品有高尔基的小说《母亲》、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法捷耶夫的《毁灭》等,高尔基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2、介绍《百合花》作家茹志鹃于1958年3月创作的短篇小说。
小说以淮海战役为背景,小说写的是发生在战斗前沿包扎所的故事,一个出身农村的军队士兵“小通讯员”与两位女性“我”与“新媳妇”在激烈的战斗环境下的情感关系,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见解诠释了战争,人性,该篇小说塑造的英雄人物通讯员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和业绩真实再现了我人民解放军热爱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是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
艺术特色:茹志鹃的取材和切入生活的角度是别致的,是展开战争血与火的残酷场面的正面描写。
作家具有比较细腻的情感,善于把握人物内心世界的一起伏、一回旋,并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予以表现。
《百合花》中调动了“破洞”、“馒头”等一系列细节,于表现心理、塑造人物颇为有益。
小说中有一股浓浓的抒情味,善于运用第一人称叙事,《百合花》中我既是叙事者又是一个充满情感,具有性格的人物。
3、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4月“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冲破当时的严厉禁令,掀起了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天安门诗歌”运动。
这场诗歌运动所引发的机缘是政治性的,它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谴责,爱憎之情判然,体现出文学极强的现实功利性。
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现实的战斗式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思潮趋向。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组织,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会议选举鲁迅、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
创办《前哨》、《世界文化》、《文学导报》、《北斗》、《文学月报》等刊物。
“左联”的成立,对于团结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和推进革命文学运动,培养革命青年作家队伍,繁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36年在共产国际的干预下宣布自动解散。
【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27日成立于汉口。
由郭沫若,茅盾、丁玲、胡风、夏衍等任理事,周恩来为名誉理事之一,老舍任总务部主任,负责“文协”的日常工作。
“文协”的机关刊物是抗战期间坚持时间最久的《抗战文艺》。
“文协”在成立后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
提倡抗战文艺的通俗化,要求文艺紧密地与抗日斗争相结合。
“文协”的成立标志着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民族主义文学】指由1930年6月,由cc特务头子陈立夫、陈果夫兄弟策划,并纠集一帮政客、帮闲、特务和反动文人,发起的反革命文学运动。
其主要成员有潘公展、朱应鹏、范争波、王平陵、傅彦长、黄震遐等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委员,上海市政府委员、国民党御用文人、国民党军官等。
出版刊物《前锋周报》、《前锋月刊》等。
在《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宣言》中鼓吹“文艺的中心意识”,声称“文艺的最高主义,就是民族主义”。
攻击左翼文艺运动导致了“新文艺的危机”。
妄图以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的混合物来冒充民族意识,以此来抹煞阶级斗争,否定阶级意识,进而否定“左联”提倡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创作“杀人放火”的“屠夫文学”与左翼文学对抗。
【现代诗派】“现代派”因施蛰存在1932年5月出版《现代》杂志而得名。
施蛰存在《现代·发刊词》中写道:“《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感受的现代情绪。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包括了丰富多样的文学流派和作品类型。
本文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文学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一、新文学运动新文学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和标志,发生在20世纪初。
该运动起源于对封建文化体制的不满,旨在推翻旧有文学规则和传统。
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鲁迅、郁达夫等。
他们以写实主义为基础,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风貌,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
二、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创作风格,受到南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启发。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通常包含超自然、幻想元素,探索现实与虚幻之间的边界。
代表作家有莫言、余华等。
这种创作风格带给读者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关切。
三、“文革”文学“文革”文学是指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1976年)的文学作品,特点是强调革命思想、宣传党的政策和意识形态。
在这一时期,艺术和文学创作受到政府的强力控制和指导。
由于政治原因,很多优秀的作家被迫沉默或遭受迫害。
尽管“文革”文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
四、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
它对现代风格和观念进行了批判和重新解读,强调“破除万象”,挑战传统的文学形式和结构。
该流派作品常常以非线性叙事、意象性语言和反传统的手法为特点。
著名代表有杨绛、王小波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开拓了新的创作思路,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多元化发展。
五、女性文学女性文学是指由女性创作和讨论女性问题的文学作品。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意识觉醒,女性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女性作家以独特的视角和亲身经历,揭示了女性在家庭、社会和个人生命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代表作家有林海音、阿城等。
女性文学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全新的文学世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多样性。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于1978年在《文汇报》上提出,伤痕小说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第一种全新文学题材。
文革之后,涌现出一批以揭露“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创伤”,谴责极左路线的破坏为核心的小说作品,被称为“伤痕小说”。
刘心武的《班主任》成为伤痕小说的奠基之作。
卢新华《伤痕》,使“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得名于此。
它冲破了“四人帮”极左文艺的种种清规戒律,描写了人性遭受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摧残的悲剧,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
小说缺点在于理论先行。
2、寻根小说:在1984年12月,在杭州《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中提出,韩少功提出“文学有根”,“根”是指民族传统文化。
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代表作家有韩少功、贾平凹、陈建功、郑万隆、李杭育。
艺术特色:对小说情调氛围的营造;向平淡、节制的语言倾斜,或者直接融进文言的词汇和句子,来增强小说的表现力;小说章法结构取自于古代小说,尤其是“唐人传奇”和“宋人笔记”。
意义:小说偏离了主流小说的政治批判,现实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的现象,对日常生活、风俗、民情的描写,拓展了小说的表现领域。
3、新写实小说:是具有传统写实意义的小说。
代表人物刘震云、池莉、刘恒。
小说的写实特点:还原生活。
对日常的、平庸的、琐碎生活的关注。
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不同之处在于“典型化”,包括放弃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对过去“宏大历史叙述放弃,代之的是对日常的、琐碎的、平庸的日常生活”的表现与兴趣。
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了一种开放的态度,表现为“还原生活”的零度叙述方式。
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但同时也造成了对意义的消解这一新的盲区。
4、先锋小说:具有虚构的特点,重视“叙述”的过程。
代表作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格非的《逆舟》和苏童的《妻妾成群》。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现当代文学史是研究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和变革的学科。
以下是对现当代文学史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1.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强调个体的主观意识和对传统形式的反叛。
它注重意象的激发和表达,使用非线性叙事和流派混合的写作技巧,以及对语言和形式的实验。
2.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强调多元性、混杂性和相对主义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文学拒绝统一的真理主张,而是强调个体和语言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流动性。
3. 先锋派文学:先锋派文学是20世纪初期一种以创新和实验为特点的文学运动,通过与艺术、社会和政治传统的冲突来推动文学形式的变化。
先锋派文学注重揭示现实中的断裂和失衡,并通过突破传统的形式和结构来表达。
4. 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社会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以呈现社会现实和对社会问题的关切为特点。
社会现实主义文学通常强调社会不平等、阶级斗争和人民生活的困境,试图通过文学来唤起社会意识和改变社会。
5. 新叙事派:新叙事派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强调叙事的再创造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新叙事派试图突破传统的叙事约束,以非线性叙事、多重声音和碎片化的结构来呈现复杂的现实。
6. 拟真主义:拟真主义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试图以高度写实的方式来表达和呈现真实世界的细微和瞬间的变化。
拟真主义文学通常注重细节的描写、人物行为的真实性和语言的精确性。
7. 后殖民文学:后殖民文学是由在殖民地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后殖民文学通常关注殖民主义带来的文化认同和身份的问题,探讨被殖民地经历的后果和反抗。
8. 边缘文学:边缘文学指的是在主流文学之外的一种较小众的文学流派。
边缘文学通常关注社会边缘人群和边缘文化的经历和生活,试图通过文学来展现被边缘化的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抗争。
9. 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学: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是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女性主义文学流派,它探索了女性身份和经验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至今的文学作品,包括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两个概念。
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相对应,主要以20世纪以来的作品为研究对象,这些作品反映了当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状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体表达。
现当代文学的名词解释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反传统、革新和自由创作。
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追求个人独立思考和表达方式的自由。
其代表作品有《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等。
2.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思和补充,它主张对现实进行解构和拆解,拒绝单一的真理和固有的观念。
后现代主义作品对语言、叙事和身份等进行了批判性的探索,代表性作品有《这光荣的时刻》、《美国鬼魂》等。
3. 后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将虚构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追求一种现实与梦幻的结合。
后现实主义作品中常常出现令人迷惑的情节和令人难以捉摸的人物,代表作品有《百年孤独》、《黑暗之心》等。
4.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追求真实和客观的描写方式,写作中注重事实和细节的再现。
现实主义作品具有深入的社会分析和对人性的探索,代表作品有《麦田里的守望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5. 社会批判文学:社会批判文学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一种写作态度和方法,它通过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批判性反思,揭示社会的不公和不合理之处。
社会批判文学作品具有明显的社会关怀和批评意识,代表作品有《人间词话》、《荒野上的花朵》等。
6. 实验文学:实验文学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一种创新写作方式,它打破常规的叙事结构,尝试新的文学形式和技巧。
实验文学作品常常运用非线性叙事、碎片化的结构和多重叙述等手法,代表作品有《无人生还》、《天使与魔鬼》等。
现当代文学是一个广泛而丰富的领域,涵盖了多种文学流派和文学形式。
它不断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的变化和人类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思想启迪。
现当代文学的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的名词解释现当代文学是指从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作品,它在形式和内容上与传统文学有很大的不同。
现当代文学的产生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密不可分,它反映了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和主题。
本文将对现当代文学中的几个重要名词进行解释,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现当代文学的内涵和特点。
I.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至中期的一种文学思潮,其主要特点是对传统文学形式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拒斥,并追求创新和突破。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通常以非线性叙事、内心独白和流派交叉等手法呈现,以突出个体主义、恶与罪的意识和对生命与存在的探索。
例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至灵之舞》就是典型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II.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至今的文学思潮和艺术运动,它反对现代主义的理性和权威,强调相对主义和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碎片化的结构、拼贴式的叙事和语言游戏等手法来呈现。
它关注主题包括语言的本质、权力关系、身份认同和真实性等。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有托马斯·品钦的《重建》和伊斯梅尔·卡达尔的《无名之歌》。
III. 文学流派流派是指在文学中形成的一类特定的文体或文学风格。
现当代文学中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流派,如魔幻现实主义、奇幻文学、洛波科洛文学等。
魔幻现实主义强调现实与虚构之间的边界模糊,巴尔加斯·略萨的《百年孤独》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就是该流派的代表作品。
奇幻文学则通过创造奇幻的世界和人物来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J·R·R·托尔金的《魔戒》系列和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都属于奇幻文学。
IV. 启蒙文学启蒙文学是指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其核心是推崇理性和知识,倡导以人为本,追求个体的自由和幸福。
启蒙文学作品常常通过揭示社会不公、批判封建制度以及提倡科学和教育等方式来传递启示。
中 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 1917 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一直到当下的文学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多样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现象、流派、作家和作品。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的解释。
一、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始于 1917 年,是一场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它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旧道德、旧礼教,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创作。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文学观念、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的全面革新。
二、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成立于 1921 年,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其主张“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的疾苦。
代表作家有茅盾、叶圣陶、许地山等。
三、创造社创造社成立于 1921 年,成员多是留日学生。
该社团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的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
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郁达夫等。
四、新月派新月派得名于 1923 年成立的新月社,1928 年《新月》月刊创刊,形成了新月诗派。
新月派主张新诗的格律化,倡导“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在诗歌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代表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五、乡土文学20 世纪 20 年代,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形成了乡土文学流派。
乡土文学描绘了乡村的风俗、人物和生活,反映了农民的苦难和农村的凋敝。
代表作家有鲁迅、彭家煌、王鲁彦等。
六、左翼文学左翼文学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文学流派,受当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影响,强调文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反映社会的阶级斗争。
代表作家有茅盾、丁玲、蒋光慈等。
七、京派文学京派文学活跃于 20 世纪 30 年代,其作家多在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
京派文学追求一种淳朴、自然的人性美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调,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朱光潜等。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2,美文:美文的产生与周作人的大力倡导有关,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语丝文体:是指语丝社作家融会英国随笔和中国三代笔记的笔法,自筹新体,于“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同时,又不失其含蓄蕴藉、稳健持重的风度,在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上可谓一时重镇。
《语丝》发表的主要散文,在创作上,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
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
41,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又称礼拜六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文学主张把小说作为“游戏”与“消遣”的工具,其主流是言情小说,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小说新报》《小说大观》等。
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
42,学衡派: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一个复古主义派别。
因1922年吴宓创办的《学衡》杂志而得名,以“昌明国粹、融华新知”为宗旨,主要倾向是反对新文化运动,反对言文合一。
主要成员有吴宓、梅光迪、胡先肃等。
44,京派:是20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围绕《骆驼草》《大公报。
文艺》副刊形成的团体,其基本特征是主张文艺关注人生,但和政治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
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创作了不少艺术上成熟精致的作品。
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沈从文、萧乾等。
16. 学衡派学衡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文化团体,或可以说是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
1922年1月,梅光迪、吴宓、胡先骕、刘伯明、柳诒徵等七人,在南京东南大学发起创办了《学衡》杂志,学衡派便因《学衡》杂志而得名。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当代部分)6.伤痕文学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斑主任》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
《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不久,《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便源于此。
表现“伤痕”作品的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知识分子、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他们的受辱和抗争。
一是写“知青”的命运:以高昂的热情和献身的决心投人这场革命,却成为献身目标的“牺牲品”。
如何看待这些作品,曾在1978—1979年发生过争论,不久,“伤痕文学”概念的贬斥含义逐渐消退,成为对一个时期文学思潮的概括。
“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班主任》(刘心武)、《伤痕》(卢新华)、《神圣的使命》(王亚平)、《高洁的青松》(王宗汉)、《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姻缘》(孔捷生)、《我应该怎么办》(陈国凯)、《从森林来的孩子》(张洁)。
8.寻根文学: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创作,"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历史深处而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和人类学的思考"。
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综览寻根小说,这一批作家对自己所寻的"根"究竞是什么,"文化"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等并不甚了然,其对"根"或"文化"的态度也较矛盾,概括地说大致有这样三类:一是持肯定态度,代表作主要有阿城的《棋王》。
二是持否定态度,代表作有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体大解放】自由诗派是新文学第一个10年(1917~1927)中出现最早、成绩最大、影响最深的一个诗歌主流。
绝大部分诗人及其作品都属于这个流派。
他们不仅有诗歌创作的艺术实践,而且有比较完整的自由诗理论。
自由诗从旧式诗词格律的镣铐里脱胎而出,在体式、音节、语言方面力求解放,显示出新的特色。
自由诗派的理论代表主要有胡适、康白情、郭沫若等。
胡适从1917年回国以后,就下定决心要打破“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如古典诗词的格式、平仄和押韵等,创作自由体的白话新诗。
1916年10月在完成了《尝试集》的创作之后,他又发表《谈新诗》一文,总结了自由诗的创作理论,倡导“诗体大解放”,号召诗人创作自由体的白话诗。
他认为这种自由诗的主要特点是:一、打破五、七言诗的格式,代之以为内容所需要的长短句;二、打破旧诗的平仄限制,代之以轻重高低的自然音节;三、废除旧诗的押韵,代之以现代语言的韵律,有韵固然好,无韵也无妨。
康白情则在1920年3月写的《新诗的我见》中,主张新诗要“自然成章,而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拘音韵……”与此同时,郭沫若也在给宗白华的信中主张新诗创作应“破除一切已成的形式”,任凭诗人主观感情的冲动作“绝端自由”的自我表现(《三叶集》第46页、49页)。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和推动下,新文学的先驱者们都在创作自由诗的实践中进行了可喜的尝试。
郭沫若是第一个10年中自由诗派的集大成者,《女神》是其代表作。
艾青则是自由诗派中继郭沫若之后的一座高峰。
谢冰心、刘大白、刘半农、殷夫、蒲风、臧克家、蒋光慈、田间、何其芳、李季、阮章竞等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自由体诗人。
此外湖畔四诗人、小诗派、七月诗派、九叶诗人等也是写作自由诗卓有成就的诗人。
自由诗派对我国现代诗歌创作有很大影响,为繁荣我国现代诗歌作出了巨大贡献。
【春阳社】,中国境内第一个新剧(话剧)团体,1907年10月由王钟声创办于上海,主要成员:徐半梅、萧天呆、陈镜花等。
演出了《黑奴吁天录》,以后又上演了《秋瑾》、《徐锡麟》等剧。
该社曾得到马相伯、沈仲礼等的资助。
1911年王钟声在天津被杀,该社解体。
【解放区文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2日毛泽东作了“引言”,23日作“结论”,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方向,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成为党的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文艺政策的依据。
【秧歌剧】:1942年以后,在延安涌现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动员起来》,它们具有新的内容,而又保留一些原始的、简单的歌舞剧形态,融音乐诗歌跳舞和装饰美术于一炉,富于伸缩性且不受舞台限制的综合艺术。
【白毛女】:贺敬之、丁毅执笔。
我国新歌剧代表作,解放区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剧目,中国歌剧发展的里程碑,揭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以《王贵与李香香》起飞的“信天游”诗体】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革命文艺工作者普遍重视对民歌的搜集、研究与创作。
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就在这背景下产生了。
他创造性地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就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突破了以往民间传唱的“信天游”是简单的短篇,多以表达男女爱情的局限,使长诗具有中国气派。
《王贵与李香香》是在艺术表现上进行成功的尝试,是中国新诗创作在大众化与民族化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
是“五四”以来新诗发展中的一部“里程碑”似的诗作。
【国防文学】1934年10月和1935年初,周扬、周立波分别发表文章,把前苏联“赤卫海陆军文学同盟”1930年倡导的“保卫文学”译成“国防文学”介绍到中国,当时影响不大。
1936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华北危机严重,上海文艺界为响应党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1935年12月12日,文化界275人发表了《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
接着,12月28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成立,又发表了第二次宣言。
1936年1月27日,由欧阳予倩、蔡楚生等发起成立了上海电影界救国会。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文学艺术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
继而在文学艺术各部门相继提出了“国防戏剧”、“国防诗歌”,“国防音乐”的口号,号召各阶层、各派别的爱国作家,都来创作抗日救国的作品,把文学上的运动集中到抗日反汉奸的总流里去。
随后各种国防文学、戏剧作品大量出现,形成了一个国防文艺运动的高潮。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
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等。
【知青作家群】…以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为主,通过对知青生活的描写,去感知、去反思那个不平凡时代的作家。
他们都有过在“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经历,体验过从理想主义的天真热情跌落到生活困窘的泥淖,从“现代迷信”的维护者突变为叛逆者的精神巨变。
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们较早走上思想解放之路打下了基础。
他们中有的人甚至在“文革”中就开始了具有叛逆意味的“地下文学”创作。
郭路生(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赵振开(北岛)的小说《波动》,姜世伟(芒克)、岳重(根子)、栗世征(多多)的“白洋淀诗歌”,都是“文革”“地下文学”的重要作品,其中的感伤情绪、叛逆思想虽与“文革”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却开了新时期思想解放、人道主义精神回归的先河。
到了新时期,“知青”作家群显示了强劲的创作实力。
从70年代末的“伤痕文学”、80年代的“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先锋文学”、“寻根文学”、“女性文学”到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他们不断谱写出激动人心的文学篇章。
张承志、史铁生、梁晓声、韩少功、竹林、张抗抗、张辛欣、王安忆、铁凝、张蔓菱、郑义、孔捷生、马原、张炜、矫健、李锐、蒋韵、叶辛、陈村、朱晓平、李晓、陆天明、陆星儿、柯云路、晓剑、郭小东、范小青、林白、老鬼(马波)、苏炜、王小波、胡发云、邓一光……都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知青”作家群也因此而成为新时期文学的重镇。
【白马湖作家群】在“五四”新文化大背景下,白马湖作家群聚集在白马湖畔,他们中有很多作家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但他们没有响亮的口号,也没有鲜明的旗帜,他们创作的作品冲淡平和,有着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白马湖作家群是一个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成就卓著的作家群体。
【弥洒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由胡山源等创办.1923年3月开始出版《弥洒》月刊(共出六期),后又出《弥洒创作集》。
弥洒社推重“顺应灵感”和无目的性的创作,1927年春停止活动。
【谴责小说】中国旧小说的一种。
清末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媚外,人民不觉悟,有些作家用小说口诛笔伐,进行揭发和指摘。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对这种小说曾加以评论,并称之为“谴责小说”。
这种小说广泛揭露和批判·现实,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但批判不彻底,并寄幻想于封建最高统治者。
艺术上多用讽刺手法,笔无藏锋,极度夸张,但概括和典型化不够。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等,就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政治抒情诗】用于歌咏重大政治题材的抒情诗。
包括街头诗、传单诗、枪杆诗等。
它往往通过一个插曲,来强烈地触及时事,展示社会生活,深入开掘其中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义,把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充满诗情和哲理的艺术境界,比一般抒情诗更概括,更集中,具有强烈的激情,鲜明的政治色彩,抒情于理,抒情性和政治性融为一体。
格调高昂,气势奔放,音节响亮。
通常使用长句、错落的短句或阶梯式的句子。
在“十七年”文学时期,郭小川和贺敬之是当时最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
【红色鼓动诗】的代表人物是殷夫,主要内容是以高昂的革命斗争精神显示鲜明特色。
抒写了献身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和战斗意志,以及对无产阶级事业必然胜利的乐观坚定的信念。
殷夫是左联五烈士之一,其代表作为:《别了,哥哥》是一首记实诗作。
《血字》是为纪念“五卅”四周年。
艺术特点:以壮为诗魂,都用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以英雄主义的调子,急骤的旋律和钢铁般的语言,呈现出刚健雄浑的诗风。
【国防戏剧】在国防文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革命戏剧。
1936年初,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解散后,转而组织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提出国防戏剧口号,以广泛团结爱国剧人,开展戏剧救亡活动。
同年2月上海剧作者协会制定并发表《国防剧作纲领》,规定国防戏剧创作应以揭露日寇的残暴、批评一切不利于抗日的思想和言论及歌颂群众的抗日情绪和行为为主要任务。
嗣后,有一大批国防戏剧剧作问世,如《回声》、《汉奸的子孙》、《走私》、《赛金花》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防戏剧发展为抗战戏剧运动。
【现代娓语式散文】理想中之《人间世》,似乎是一种刊物,专提倡这种娓语式笔调,使用此种笔调,去谈论人世间之一切,或抒发见解,切磋学问,或记述思想,描绘人情,无所不可。
以抒怀为主,意思常缠绵,笔峰带情感,亦无所谓排比,只循思想自然之序,曲折回环,自成佳境而已。
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
此是吾所谓理想散文。
林语堂和周作人都是现代散文闲话风一派的宗师。
【革命文学】本世纪20年代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作家倡导的一种文学主张。
要求文学摆脱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努力为民主革命服务;要求作家把自己的文学活动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结合。
革命文学阵营内部曾就某些问题发生过争论,争论的结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并为左联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大河小说】大河小说:原是法国文学中的一种形式,特指那种多卷本连续性并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著。
李劫人曾留学法国,受其影响。
30年代中期,他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变迁为基本线索,完成了三部曲式的历史性宏篇巨著《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具有宏伟的构架与深广度,被人称为是"大河小说",其长篇巨著亦被称为"小说的近代史"。
【王朔现象】既指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王朔的作品受到许多人的批评,被视为痞子文学,但在社会上却很有市场,销量很大这种矛盾现象。
他的作品具有大众文化特征:首先、包含了通俗文学的诸多因素,具有强烈的商品意识。
其次、大多数作品都呈现出自我重复和批量生产的痕迹。
再次、善于利用大众传媒,是创造热点和现象的高手。
王朔作品大多呈现出明显的大众文化特征,但也有少数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个人经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