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草药防治鱼病项目实施总结报告
开展鱼病防治工作总结

开展鱼病防治工作总结1. 引言在鱼类养殖过程中,鱼病是一项常见而严重的问题。
鱼病不仅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还会影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鱼病,我们积极开展了鱼病防治工作。
本文将总结我们的工作成果与体会,以期为今后的鱼病防治提供借鉴和指导。
2. 工作内容2.1 鱼病监测我们对养殖场的鱼群进行定期的鱼病监测,包括观察鱼群行为、粪便检测和水质检测等。
通过监测,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鱼病的早期征兆,为后续的防治工作做好准备。
2.2 疫苗接种针对已知的鱼病,我们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通过给鱼类接种疫苗,可以增强其免疫系统,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疫苗接种记录和管理制度,确保每条鱼都接种了相应的疫苗。
2.3 治疗方案制定当发现鱼群中有疑似鱼病的情况时,我们会立即采取行动。
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病害特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方案中包括疾病的诊断标准、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
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及时获取最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支持。
2.4 健康管理预防胜于治疗,我们注重对养殖环境和饲料的管控。
定期清洁鱼池和清理残饵,维护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我们还严格选用优质的饲料,并合理配比,确保鱼类摄取到足够的营养。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提高了鱼类的抵抗力,减少了鱼病的发生。
3. 工作成果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实施的防治措施,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首先,鱼病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我们及时发现和诊断疾病,采取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病情的蔓延。
其次,鱼类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我们加强了饲养管理,确保每条鱼摄取到足够的营养,提高了免疫力。
在鱼病高发季节,鱼群的存活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另外,通过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和技术支持,我们的防治工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我们利用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处理鱼病,提高了治疗效果。
4. 问题与建议在鱼病防治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的鱼病监测和预防工作还有待加强。
有时我们发现有疾病的鱼群时,对疾病的确切诊断和治疗方案还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中草药防治鱼病实践与探讨

中草药防治鱼病实践与探讨刘东升李侃权摘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是我们水产工作者和养殖户共同研究的课题,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养殖饲养成本,达到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大家的共同目标。
本文作者通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山区中草药防治鱼病的经验,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中草药;鱼病防治;探讨山区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数量也非常大,是防治鱼病的天然“药库”。
开发中草药防治鱼病潜力大,前景好值得倡导。
一、中草药防治鱼病的常用方法:1、浸泡法。
将采伐到新鲜的中草药捆扎成把,堆沤在进水口处让其药液慢慢流出,达到防治鱼病的效果。
如:每亩鱼池平均水深1米用鲜苦楝树枝叶15--20公斤扎成捆,浸泡池中7一10天换一次,连续3一4次;对治疗鱼类因车轮虫,隐鞭虫,锚头鳋等引起的病有良好的效果。
2、泼洒法。
将采伐到的中草药果或根切碎、晒干;然后按比例放水用焖火煮沸后再煎熬10—15分钟,将药煲出味后连渣带液全池泼洒。
如:每立方池水用2--4克(干)的五倍子;把它捣碎后加水煎汁(按1公斤五倍子加4公斤清水的比例煮,煮开后熬15分钟),连渣带汁全池泼洒。
对防治青、草鱼的细菌性烂鳃、赤皮、白皮等病都有良好的作用。
3、投喂法。
将中草药捣碎或煎成汁与饲料拌和投喂的方法。
如:每50公斤鱼用大蒜头250克捣烂后加10克食盐拌2公斤饲料,混合投喂连续3—6天;或用菲菜5公斤切碎加100克食盐充分搅拌,然后投入食台上连喂3—6天可有效地防治青、草鱼的肠炎病。
二、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效果特点:1、特效性。
采用中草药防治鱼病,有时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药治疗鱼病有其独特的疗效。
例一:平远县甲鱼养殖场有口面积2亩均1.5米深的池塘,养有体长6—8厘米的淡水白鲳鱼苗2万尾,2016年11月10日发现该塘的鱼苗有许多游泳迟钝,浮于水面,集群绕池;病鱼体表出现大量粘液,在水中呈白色状,捞出后见体表与口内部有许多白点;病鱼不摄食。
中草药在无公害水产品病害防治中使用的效果

工 作 进行 的 过程 中所 使 用 到 的中草 药 的过程 中得 到应用 ,已经历经 了长时间 能够大幅度降低水产养殖 的过程中鲤 鱼
其 实 是 渔业 专用 的 中草 药 ,其 实就 是 的发 展 ,取得 了初步 的成效 ,中草药 是 的死亡几率 的。
在 中草 药理 论知 识 的 引导 下 ,使 用 天 能够对水 产品养殖相关 :作进行 的过程
众所周知 ,科学 的使用 中草药是 能
害 防治相关工作进 行的过程中对 中草药 发展 的 ,所 以一个 机体之 内的各种相关 够使得人体 的免疫力和技能得 到一定 程
加 以一定程度 的应用效 果分 析 ,取得的 的因素之 间所呈 现出来的相互关系决定 度的提升的 ,通过对这些 中草药进行研
害 防治工作进 行的过程 中,中草药所能 的,上文 中所 提及到的这种理论延伸 出 到一定程度 的促进性作用 的。在 水产品
够起 到的作用进行 分析 ,希望能够在今 来 的水产 品养殖病 害防治方法是和水产 养殖相关工作进行 的过程 中 ,中草药其
后其他 的水产 品养 殖者对中草药进行使 品养 殖相 关 工作 进 行 的过 程 中施 行 的 实也是能够起到 同样 的作用 的 ,能够起
效果 十分 明显 ,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水产 了机体是否 能够高效稳定 的运行 ,在对 究和检测 ,其实是能够发现 里面有对 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品养殖工作进 行的过程 中出现疾病的几 机体 内出现的问题进行辩证分析之后 是 体免疫系统进行调节 的物质 ,是 能够在
率 。笔者根据 实际工作 经验对水产品病 能 够 找到 适应 性 较 强 的:疗法进 行解 决 人体免疫系统实现正常运行 的过 程中起
中草药在水产健康养殖中的作用和促进措施

中草药在水产健康养殖中的作用和促进措施新时期,加快水产养殖业绿色化、健康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而在这一过程中,中草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水产健康养殖中,大黄、大蒜、穿心莲等中草药均具备了重要的营养作用、免疫作用以及抑菌治疗作用,是实现水产养殖业健康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水产养殖户要重视应用。
1 中草药的作用概述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不同的中草药具备了不同的药效,据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已有200多种具备免疫活性的中草药,130多种具备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具备杀毒和灭活效果的中草药也达到了50多种。
中草药的成分是不同的,因此其作用也就不同,具体来说,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促进生长鱼类在生长的过程当中,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在水产养殖中,鱼类营养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饲料,另一方面就是中草药。
部分中草药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及脂肪,这是鱼类动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合理应用能够促进渔类生长。
1.2 增强免疫力中草药中含有一些免疫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有机酸、多糖等等,这些物质能够激活渔类的免疫系统,实现对鱼病的有效防御。
不仅如此,在水产养殖中合理应用中草药,能够促进细胞免疫,提升鱼类动物的免疫功能。
中草药所具有的活性成分,具备了极强的抗菌抗病毒效果,能够有效治疗、预防多种鱼类疾病。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草药的抗菌作用大多起到的是间接性作用,只有黄连、苦参等少数中草药能够直接将致病菌杀灭。
1.3 改善水产养殖水环境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部分养殖户为了获得更高的养殖产量,往往会使用一些动物性饲料、抗生素等,这给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水产品质量必然得不到保障,同时也降低了水产养殖效益。
将中草药应用于水产养殖中,能够极大的改善水质,更好的保障水产品质量。
中草药属于天然性草本植物,它的使用并不会给水环境造成污染,降低水环境负担,并且中草药的营养成分能够被快速吸收,促进鱼类生长,在缓解水产养殖环境的同时,保障水产品质量,达到较高的养殖效益。
中草药工作总结范文

中草药工作总结范文为有效加强我区淡水养殖鱼类(虹鳟鱼、鲟鱼等)虹鳟内脏真菌病、肤霉病、细菌性赤皮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保障渔业安全生产,保障农民就业增收为主要目的,市推广站与我站联手共同推广中草药防治鱼类疾病技术示范推广,建立了鱼病防治示范点18个,通过辐射在我区推广鱼病综合防治技术累计达到150亩,覆盖率达到22.5%。
经过此项目的实施,今年我区淡水鱼类常见肤霉病和赤皮病的`发病率降低,真菌性肤霉病通过减少发病率25%以上,提高治愈率85%以上,每亩可增加效益600元(提高亩效益4%);细菌性赤皮病疾病通过减少发病率34%以上,提高治愈率82%以上,每亩可增加养殖效益620元左右(提高亩效益2%)。
我站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周活动、水产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培训方式,对镇乡的水产养殖人员、科技养殖示范户进行了使用绿色鱼药的宣传和培训,共计300人。
辐射人次达到700人。
使用中草药防病治病,不仅可以避免由于使用孔雀石绿造成的三苯甲烷等致癌物质在鱼体的残留,从而也使养殖的淡水水产品达到绿色水产品的标准。
20xx年我局期望在市站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做好此项工作,力争做好以下几点:1.试验示范面积200亩,示范推广两种疾病的综合防治技术5亩,辐射面积4000亩,建立鱼病示范防治点20个。
2.配合市站建立两种疾病预测预警技术,并在我区建立示范户10个,应用100亩。
3.宣传和培训5次以上,达到200人,辐射人次达到650人。
为进一步加强中药材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中药材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根据《攀枝花市关于印发攀枝花市中药材饮片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攀石爻建发〔20xx〕12号),我局于20xx年4月15日—8月1日,全区组织开展中药材专业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违法行为。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如下:第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们局合并了“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现状:和xx药品抽样检验”在这两项任务中,制定了仁和区制药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计划,明确了整改措施、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检查组、区院和药化部门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论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对策

论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病害日趋严重,养殖中所使用的渔用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抗生素、促生长剂、杀虫药等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药物在鱼体内大量富集残留和病原体的抗药性等问题,导致养殖水产品质量下降,既危害了人类健康,又污染了环境。
开发和生产安全、高效的无公害鱼药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草药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抗药性不显著、资源丰富以及多样化等优点,在防治鱼病中,除了兼有药性和营养性外,还具有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高的功效。
为贯彻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绿色无公害安全水产养殖生产,应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草药的作用1、抗菌、抗病害如大黄、黄柏、黄岑有抗菌功效,能够抑菌;苦楝皮、马鞭草、白头翁等能杀虫。
2、增加机体免疫力水产动物具有相对完善的免疫力功能,中草药可以对其起调节作用。
3、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配伍,提高饲料转化率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等,某些中草药还有诱食、消食的作用。
二、中草药的特点1、资源广、成本低我国地域辽阔药学中草药是天然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其成分易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体外细菌分解,不会污染水环境。
而一般的化学药物成分会积累在动物体内或残留于水体中。
3、毒副作用小,在动物体内不产生抗药性通过中草药组方配伍,利用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其防病治病的功效,减弱或消减了毒副作用。
有毒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加工后,毒性会降低或消失,此外至今医学研究还未发现中草药有抗药性的问题。
三、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1、大黄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抗菌的作用最好,有收敛、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及抗瘤的作用。
用以防治草鱼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白头嘴病等。
2、乌柏又名柏树、木蜡树,其叶含生物碱、黄酮类、鞣质、有机酸、酚类等成分,主要抑菌成分不酚酸尖物质,在生石灰作用下生成沉淀,可以用来防治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等。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作者:刘耀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0期水产养殖过程中,化学杀虫剂的运用具有一定的效果,然而所导致的副作用逐渐提高,病原抗药性逐渐增强。
中草药的提取物优良特性比较多,已经在很多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应用。
本文将对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环境污染和不科学地水产养殖方法,严重影响养殖鱼类爆发疫病的机率,但是应用抗生素等多种化学药品对于鱼病防治的毒副作用是非常大的,长时间以来应用化学药品会导致鱼病病原体抗药性形成,使得鱼病越来越严重,还有的会对周围的水域环境造成影响,对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1鱼病防治中运用中草药的优势分析1.1和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中草药是一种天然药品,比较容易被鱼类所吸收以及排出,并不会在鱼类体内残留导致二次伤害形成,对鱼产品质量造成影响,此外,中草药能够在水中进行微生物降解,并不影响养殖水域,和化学药物之间相比,能够和环境和谐地相处,推动可持续发展。
1.2运用的成本比较低在防治鱼病过程中运用的中草药都是从自然界领域中来的,中国地域具有多样性,所拥有的中草药资源也非常丰富,同时,中草药加工的步骤以及使用方式也都比较简单,继而能够比较好地控制鱼病防治的整体成本。
1.3所产生的毒副作用比较小总的来说,中草药本身的毒性要比化学品低的多,利用合理地中草药的药品配比能够对各种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充分发挥,进而促进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还能够减小鱼类毒副作用。
除此之外,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减小中草药药物自身的毒性,对于现阶段中草药的鱼病防治的实践而言,并没有形成鱼类抗药性的问题,因此可以进行适当地应用。
2鱼病防治过程中对于中草药的实际应用2.1鱼病防治中大蒜的应用大蒜是百合科葱属的草本植物之一,能够被人们直接食用,也可以直接进行入药,无论是野生大蒜还是人工培育的大蒜都能够充当药品进行应用。
中医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一)

中医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一)中医药是我国5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是我们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同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科学。
我国医药学的发展虽有曲折,但却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而且自成体系。
即使西方近代医学传入我国以后也未能取代它的地位,它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继续为人类造福。
它的“5行”、“8纲”、“4气”、“5味”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至今仍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应用中医药治疗诊断鱼病,就应该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中医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生物化学,中药制剂等科学结合起来,应用到鱼病防治工作中去。
下面就中医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谈1下笔者的体会:1、鱼病诊断中医诊断研究“望、闻、问、切”4诊。
4诊中,望:指在鱼病诊断中,注意观察鱼群活动状况,独游情况、体色变化,有无红肿、红点、白膜、溃烂,是否狂游、露鳍、跳跃。
看:指看水质、水色、生物种群;看饲料质量和抢食情况等等。
闻:闻水体气味、底质状况、饵料气味。
问是向管理人员详细询问渔事管理情况如投饵、用药、摄食,近几天的天气变化和鱼群的活动情况。
切:就是通过化验水质各项指标、镜检、剖检、培养等措施,进1步确诊。
2、辨证施治1切破坏鱼体正常功能,引起疾病的因素,不论是体内生成还是体外入侵,都是病邪。
主要为寒、湿、热、燥、虫。
不管哪1种疾病,总发生在鱼的某1部位,或在血、在气或在1部位。
1定部位的疾病也表现1定的症状。
传统中医学常用表里、虚实、寒热、阴阳来概括疾病的性质。
称为“8纲辩证”。
治疗上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阴病阳治、阳病阴治、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为原则,目的在于调整阴阳平衡,补偏救弊,促使机体恢复平衡,治愈疾病。
3、中草药的“4气、5味”4气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4种药性。
寒与凉,热与温。
性质相同。
只是程度差异。
有些药物不发生寒热温凉作用,药性比较平和,称为平性。
但也有偏凉偏温之性。
寒凉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滋阴、抗菌、抗病毒提高抗病能力的功能;是治疗热症的药物。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分析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但由于水产养殖环境复杂、鱼类容易受到各类疾病的困扰,给水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传统的化学药物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环境的污染、鱼体的残留等,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
中草药因其天然、绿色、药效温和等特点,成为了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1、中草药的选择与筛选中草药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药效和疗效,因此成为了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重要选择。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对中草药的筛选和评价,发现了一些对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有效的中草药,比如黄连、板蓝根、苦参、连翘、防风等。
这些中草药不仅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多种功效,而且对水产养殖动物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2、中草药的活性成分研究中草药的药效来源于其中的活性成分,因此研究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对于揭示其药效机制、提高其药效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活性评价等方法,对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研究结果表明,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黏多糖类等,这些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为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3、中草药的应用研究针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中草药的应用研究。
以鲤鱼丝核病为例,有研究表明,将板蓝根、苦参和连翘等中草药煎煮后加入鱼缸中,可以有效控制丝核病的发生;而对于鱼冻伤病,加入黄连和黄芪等中草药制成的药物,可以缓解鱼的疾病症状,提高其存活率。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1、中草药的提取技术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其中的提取物中,因此提取技术对中草药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中草药防治水产养殖病害的应用分析

1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中防治的优点1.1纯天然不存在耐药性中医中药是我国医学领域经过几千年医疗实践的智慧结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中医中药在治疗某些动物疾病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并且很多中草药来自于自然环境生长较为天然,对动物身体健康有益,相较于其他化学类合成的抗生素和化学类添加剂,中草药的成分更加天然,保持了大部分的自然结构和生物活性,动物采食之后不存在严重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
中草药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副产品和残体,可以重新被自然界分解和还原,不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而化学类的抗生素和其他人工合成类的化学制剂不容易被自然环境所代谢,更不容易被降解,并且由于不规范的应用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的破坏,引发不同程度的药物残留和病原耐药性的增强,危及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1.2加工较为简单现阶段我国的中药制剂主要包括了两种,一种是固体物,另一种是水煎剂,上述两种方法的加工都比较简单,一般是将固体的中草药进行粉碎处理之后,制作成混合物,经过简单的阴干、晒干或者低温快速烘干制作成粉剂即可。
而对于纯度相对较高的提取剂可以采用浸渍法,湿漉法,水煎法,回流提纯法和连续回流提纯法,经过水亲、酯类和亲水类溶剂的进一步的应用,更好的提纯中草药当中的各种有效成分,然后通过沉淀、结晶、重结晶以及层析、吸附等多种方法,能够分离和纯化中草药当中的有益物质。
而水煎剂主要是将各类中草药添加到水稻中,进行水煎煮制作而成,通常中药在首次煮沸之后,文火煎煮2h,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取中药当中的成分,为了提升药物的使用效果,一般水煎煮2次~3次1.3作用功能多样中草药来自于自然不同中草药体内会富含有不同的有益成分,每一味的中草药本身就是一个小的复方制剂,再加上我国中医中药在长时间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经典的处方,中草药的搭配种类不同,中草药适当的加减,或者对同一个中草药进行不同的炮制,能够充分发挥中草药不同的治疗成效,作用各异,在这一背景下所形成的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多重的功能和作用。
中药蒲公英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药蒲公英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摘要介绍了蒲公英在草鱼细菌性烂腮与肠炎并发病和草鱼赤皮病、烂鳃病与肠炎病并发症、鲤鱼出血病、甲鱼鳃腺炎病等鱼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蒲公英在鱼病防治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蒲公英;鱼病;防治;应用现代药理学证明,许多中药具有抗病毒、抗菌及调节免疫的功能,其环保、天然、高效、安全、毒副作用小、残留少,且来源广、成本低。
在目前全面提倡低碳渔业、健康养殖的新形势下,应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能降低化学药品的使用机会,避免鱼类抗药性的产生,减少鱼类的药物残留,还可防止水质污染。
蒲公英属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
药理实验表明,蒲公英主要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1-2]。
笔者仅对中药蒲公英在防治鱼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防治草鱼细菌性烂鳃与肠炎并发病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病原菌为鱼害黏球菌。
其主要症状为:鳃丝腐烂发白,鳃上常附着污泥和黏液,严重者鳃盖骨内表皮常常腐蚀一块,从外向内看似透明小窗状,俗称“开天窗”。
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体是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
其主要症状是:病鱼行动缓慢,失去食欲,头部尤其黑,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血黄色粘液流出,严重时肠道发紫,很快就会死亡。
蒲公英及黄芩对鱼害黏球菌及产气单胞杆菌均有抑制效果。
此外,黄芩还具有提高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作用[3]。
故采用蒲公英及黄芩治疗草鱼细菌性烂鳃与肠炎并发病。
方法如下:首先按水面水深1 m用生石灰225 kg/hm2全池遍撒,然后按水深1 m用蒲公英7.5 kg/hm2、黄芩7.5 kg/hm2,加水37.5 kg煎煮成药汤,再用药汤煮大米喂鱼,每天1次,连喂3 d。
病情严重者,连喂4~5次。
2 防治草鱼赤皮病、烂鳃病与肠炎病并发症该病主要症状为:病鱼肛门红肿突出,肠管发炎,呈紫红色;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部分烂掉;鱼体表出血发炎,鳞片松离或脱落,鱼鳍基部充血,鳍条间的组织被破坏,末端腐烂。
浅谈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

S h u i c h a n y u y e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渔业水域环境不断出现恶化的情况,细菌病以及病毒病常有出现,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
市场普遍使用的抗生素或化学药品,使病原菌形成耐药性,无法做出彻底治疗,且药物的使用对人们的食品健康同样产生影响。
在我国的中草药资源十分充足,取材相对较为广泛,中草药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在使用后不会有药物残留,也不会使病原菌具备耐药性,纯天然且几乎没有毒副作用。
对中草药采取合理使用,能够对化学药物或抗生素造成的病原菌抗药性或药物残留等情况得到有效解决,充分满足绿色无公害生态养殖的严格标准。
中草药的使用可以提高水产品的非特异性抗性,增强水产品免疫力,避免疾病的突然爆发,为水产养殖的绿色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1、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药理学研究中草药的使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不过针对其药理性状的分析研究,整体上依然存在着不完善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成分的复杂性以及作用的多功能性。
与此同时,不同成分之间的互相作用,增加了运用药理研究方法对中草药进行深入分析的整体难度。
当前,在水产养殖中,关于中草药应用的药理研究可划分成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基于药物化学成分,通过各种提取分离方法,获得有效部位或单一组分,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做出科学研究;第二,基于药性、使用和临床疗效观察做出传统药理学总结;第三,通过对病害病原体采取分离培养,开展单方或是复方提出物的抑菌试验。
药效临床观察的分析研究较为丰富,关于生产阶段产生的病害,或采取单方、或采取复方、部分对组方做出报道,部分则并未对组方内容做出公开。
如草鱼初学并的具体治疗方法,部分寄生虫病的具体治疗研究等。
当前抑菌试验报道很多,不过试验方法则存在相应的区别与差异,最终结果同样产生了相应的区别与差异,普遍采用的是琼脂扩散法还有最低浓度法。
大部分中草药富含丰富糖类,研究相对较为充分的主要包括黄芪多糖、枸杞多糖与茯苓多糖等。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分析中草药对于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具有以下优点:一、中草药天然绿色,没有污染水产病害防治常用的药物往往会排放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和水质造成污染,影响水产品质和渔业发展。
而中草药则是从自然界提取的天然物质,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点,更适合用于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
二、中草药药效安全水产养殖业常用的一些化学药物虽然能够有效地治愈病害,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毒性。
而中草药因其天然绿色,对环境和人体都不会产生伤害,使用中草药防治水产病害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药物的使用而产生的副作用。
三、中草药含有多种成分中草药中含有许多有益的营养成分,如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提高水产生物的免疫力、增长速度,促进生长发育,达到治疗和预防病害的效果。
四、中草药成本低相比于化学药物,中草药的成本要低得多,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中草药药效难以掌握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种类繁多、含量不一,因此根据不同的水产病害和病情选取合适的中草药组方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比较难以掌握。
相比于化学药物,中草药的药效一般比较缓慢,特别是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中草药的防治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需要较长时间的使用。
三、中草药的保存相对困难中草药的保存需要注意环境、湿度、温度等条件,保存工作相对较为困难,可能会影响其疗效。
总之,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需要我们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来结合本地区的水产养殖特点,选择合适的中草药组方,掌握科学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效益。
科学利用中草药防治鱼病

科学利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15期王强云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及促进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其副作用少,毒性低,不产生抗药性,药物残留少,所以去年我在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户中进行大力推广中草药防治鱼病技术,他们的鱼虾在运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后,基本上没生病,而且鱼药成本较往年也大为减少。
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一、防治出血病1. 每50kg鱼或每万尾鱼种(以下均同),用“三黄粉” (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粉) 250g、食盐250g,与1.5kg菜饼、 5kg麦麸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 7天为一疗程。
2. 每公顷水面,水深1m,用600g大黄加水3-5kg煎煮半小时,同时将1.75kg菜油煮沸,待冷却后将两者混合兑水,全池泼洒,视病情轻重连用2-3次。
3. 将鲜地榆根500g洗净,与3-5kg稻谷加水煮至稻谷裂口,冷却后投喂, 5天一疗程,对防治肠炎病、出血病均有效。
二、防治细菌性鱼病1. 大蒜1kg捣烂加食盐250g,与适量精料制成药饵投喂, 7天一疗程,防治肠炎病。
2. 大蒜500g捣烂,大黄500g碾粉,加食盐250g,与适量精饲料制成药饵喂鱼, 7天一疗程,防治肠炎病与烂鳃病。
3. 用穿心莲鲜叶2kg或干粉1kg煎汁拌入饲料中喂鱼, 7天一疗程,防治肠炎病。
4. 每公顷水面,水深1m,用乌桕叶2kg、生石灰2.5kg加水10kg煮沸15-20分钟,冷却后兑水全池泼洒,可防治烂鳃病和白头白嘴病。
三、防治寄生虫病1. 每公顷水面,水深1m,用辣椒粉100g或鲜红辣椒1kg、生姜750g切碎加水10kg熬成辣姜汤,于中午时分兑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可治小瓜虫病(白点病)。
2. 每公顷水面,水深1m,用苦楝树根6kg、桑叶5kg、菖蒲12.5kg、豆饼10kg,捣碎全池泼洒;或用棉籽1kg炒熟磨粉拌入250g桐油,再与饵料混匀投入鱼池,防治锚头鳋病。
中草药在鱼病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S h u i c h a n y u y e当前更加需要进一步的强化水产养殖工作,在实际水产养殖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一般养殖人员会利用化学剂。
化学剂应用之后往往短期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化学剂也存在着很大副作用,容易导致病原抗药性的增强,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水产养殖工作可持续。
在当前水产养殖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要加强中草药的广泛应用,通过中草药提取相关药物有着更良好性能,水产养殖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是关于鱼病防治过程当中中草药的应用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当前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食品安全日益重视。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若是缺乏合理及科学方法,同时环境污染严重情况之下,很容易影响到鱼类健康,造成鱼类爆发疫病问题。
一旦有问题鱼类产品流入到市场之后,被人食用之后,容易引起人的身体疾病。
但是,如果鱼病防治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一味的采用抗生素,很容易产生副作用,长期使用很容易导致病原抗药性产生,导致鱼病更为严重,还对于水域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和破坏。
所以,在水产养殖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要创新养殖方法,同时要采用中草药方式做好防治工作。
一、中草药优势分析1、和生态环境和谐中草药属于天然性药品,容易被鱼类吸收。
鱼病防治过程当中运用中草药并不会对于鱼类造成二次伤害,不会在鱼的体内残留不良物质,有助于鱼类产品质量。
另外,通过采用中草药可以实现微生物降解,中草药不会对鱼水域造成污染和破坏。
相对于化学药品而言,中草药可以和自然环境相互的和谐,有利于实现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2、运用成本低在当前针对鱼病进行防治的过程当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加强中草药广泛使用。
中草药是从大自然当中所提取出来的一种药品。
我国具备了多样化的地域,也具备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中草药加工的方式也相对较为方便、快捷。
鱼病防治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求相关养殖人员能够广泛使用中草药提升防治水平。
中草药防治鱼类细菌性病害技术

中草药防治鱼类细菌性病害技术摘要:中草药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环保型绿色药物,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中草药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环保型绿色药物,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残留少等诸多优点。
在目前全面提倡健康养殖的新形势下,推广中草药防治鱼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将中草药防治鱼类病害技术总结如下。
1)正确诊断病因使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应坚持对症下药原则,对症下药相当重要,只有查出病因,才能对症治疗。
鱼病发生原因有水体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病原生物因素影响,前两种可通过人为调控得到解决,对于病原生物因素而致病,也要分清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或真菌类或寄生虫类,找准致病原因,发病症状,才能选择合适的中草药对症治疗。
2)注意药物性能防治鱼病的中草药种类很多,不同的中草药有不同的药性、有效成分和药效功能。
按中草药的药效功能,分抗菌、灭虫和辅助药物三大类。
防治鱼病时,要根据不同鱼病类型,选择相应的功能。
如防治病毒性鱼病的中草药有大黄、黄柏、黄芩、大蒜等;防治细菌性鱼病的有乌桕、五倍子、草蒲、柳树枝及大黄、黄桕、黄芩等;防治真菌类鱼病的有五倍子、草蒲、艾叶等;防治寄生虫类鱼病的有马尾松叶、苦楝树叶、樟树叶、乌桕叶、按树叶、干辣椒、生姜等。
另外,与化学药物相比,中草药类鱼药往往由多种成分和种类配合而成,其药效表现为多种成分融合后的综合作用。
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等,某些中草药还有诱食、消食健胃的作用,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
同时,其疗效慢,作用时间也长。
3)掌握使用方法中草药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四种:(1)投喂法:将中草药粉碎与精饲料拌合后投喂;或将干药则切碎后煎汁,用药汁拌饲料投喂。
(2)泼洒法:将中草药捣碎,用水浸泡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或将干药捣碎后煮出汁再泼洒使用。
本办法用药量较大。
(3)混合法:把中草药和豆饼、玉米粉、稻草粉或麸皮混在一起,经发酵糖化后投喂,可改善中草药适口性。
中医药在水产养殖工程中防治鱼病技术

S h u i c h a n y u y e中医药学科是由我国历史上历代劳动人民抗争自然、探索自然过程中所不断积累起的经验组成,经千年的实践检验,最终而成的一门科学体系。
中医药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而且也对世界发展和人类共同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在水产养殖的鱼病防治中,中医药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所包含的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生物化学、中药制剂以及中药化学等科学的有机融合治疗原理,对鱼病防治和诊断,具有积极的疗效。
同时,传统中医药所提到的“五行”、“八纲”等,对一些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此,探究中医药技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在鱼病诊断中的应用在中医当中,望闻问切这四个字是医之纲领,望指的是观气色、闻指的是听气息、问指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1)望:在鱼病的诊断当中,利用“望”这一诊断方法的话不仅需要详细观察鱼群的活动情况、鱼群的体色、鱼的独游情况,还要观察鱼群是否有出现红点症状、红肿现象、白膜症状以及溃烂现象,同时需要观察鱼群是否有出现狂游、跳跃、露鳍等现象。
此外,还要检测池塘中水的状况,看水是否有出现发霉、变质,生物种群是否有出现异常状况。
(2)闻:闻就是要闻水体的气味、水底的状况、饵料的气味。
(3)问:问就是询问池塘管理人员,通过池塘管理人员了解渔事管理情况、饵料投喂情况、用药情况、鱼类摄食情况、鱼群活动情况以及近几天和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
(4)切:对池塘中的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对病理进行镜检、镜检之后进行剖检,然后再培养病菌细胞,从而明确鱼的病情,为诊断以及治疗奠定基础。
二、辨证施治在防治鱼病中的应用辨证施治又被称为辨证论治,主要包括辩证、论治这两个步骤,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基本原则。
辩证就是通过分析“望、闻、问、切”这四诊统计的信息辨别病因、部位以及性质;论治就是根据辩证出来的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从中医角度来说,只要是能够诱发疾病的因素都属于病邪,也就是说无论是鱼体内自己生成的致病因素还是外界的入侵因素都是病邪。
中草药在健康池塘鱼病防治技术中的应用.

中草药在健康池塘鱼病防治技术中的应用 1、病毒性鱼病:(1在饲料中添加 1%的大黄粉(经热水或 3%氨水浸泡 12h 后可防治青草鱼出血病。
(2在饲料中添加 1%的“三黄粉”(大黄 50%、黄柏 30%、黄芩 20%对治疗草鱼出血病有效。
(3在饲料中添加 1%的大蒜素、 0.5%的食盐和 5%的鲜韭菜(捣烂,能有效防治青草鱼出血病。
2、细菌性鱼病:(1 草鱼肠炎病:①在饲料中添加 1%的大蒜素, 每天投喂一次, 连续 3天。
②在饲料中添加 0.2 %的“抗炎灵”(为穿心莲制成的糖衣片,每天投喂 1次,连续 3天。
③每50kg 鱼或每万尾鱼种用韭菜 1kg ,捣烂加大蒜素 150g ,食盐 200g ,拌饵投喂, 每天 1次,连续 3天。
(2草鱼烂鳃病:①每亩水深 1米用鲜乌桕叶 5kg ,捣烂用人尿(40kg 浸泡 12h 后全地泼洒,每天 1次,连续 3天。
②每亩水深 1米用生姜 1kg ,切碎熬汁加 250g 菜油,兑水全地泼洒,每天 1次,连续 3天。
③投喂“三黄粉”(方法同上, 每天 1次,连续 3天。
(3草鱼赤皮病:①每亩水深 1米用五倍子 1kg ,捣碎用开水浸泡 12h 后全池泼洒, 每天 1次, 连续 3天。
②乌桕叶浸尿泼洒, 方法同上。
③每亩水深 1米用菖蒲 5kg ,捣烂用人尿(40kg 浸泡 12h 后全池泼洒,每天 1次,连续 3天。
(4草鱼“三病”(肠炎、烂鳃、赤皮并发症:①投喂“三黄粉”(方法同上,每天投喂1次,连续 3天。
②每亩水深 1米用柳树枝、叶 10kg ,切碎用人尿(40kg 浸泡 12h 后全池泼洒,每天 1次,连续 3天。
③每亩水深 1米用樟脑精 150g ,溶于水,全池泼洒,每天 1次,连续 3天。
3、真菌类鱼病:(1水霉病:①每亩水深 1米用五倍子 1kg ,捣碎用开水浸泡 12h 后加食盐 0.5—1kg ,全池泼洒,每天 1次,连续 3天。
②每亩水深 1米用菖蒲 5kg , 捣烂加食盐 0.5—1kg , 用人尿 (20kg 浸泡 12h 后全池泼洒,每天 1次,连续 3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实施总结报告项目名称:*****项目类别:星火计划承担单位(盖章):****有限公司所属地区:*** ***科技主管部门:湖北省科技厅2014.5利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一、立项情况湖北省是我国淡水渔业资源大省,淡水渔业的发展正加速朝高度集约化、高度安全化、高度生态化方向发展。
然而,随着水产动物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水产动物病害逐渐增多,已成为制约水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长期以来,用来防治水产动物病害的药物主要是移植人药、兽药和部分农药等化学药物,造成环境污染、药物残留、耐药性等问题,成为当前食品安全和水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
目前,暴露出的突出问题:1、水产品安全。
水产动物体内的渔药残留已经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人们长期摄入含有渔药残留的水产品将影响身体健康,如磺胺类可引起肾脏损害:青霉素、四环素等药物会使敏感人群产生过敏反映,严重者可引起休克等症状。
水产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使得各国对渔药残留限量的制定越来越严格,我国水产品出口屡遭绿色壁垒,近年出口的鳗鲡、小龙虾等水产品因药物残留超标而被退货。
2、对环境的影响。
渔药对生态环境的毒副作用不可忽视。
国内对许多渔药在环境中的浓度、持续时间及在食物链中的富集做了研究。
Samuelsen等发现在海湾渔场使用土霉素后,淤泥中绝大部分土霉素可在第1周降解,但较低浓度残留则能存在很长时间(半衰期87-144天);Wollenberger等报道常用抗菌药如土霉素对大型溞有急性毒性作用,对水环境有潜在的不良作用;含氯消毒剂使用后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消毒副产品,如三卤甲烷和卤乙酸,这些物质被证实与肿瘤发生有关。
但国内研究涉及较少,对水体中泼洒大量的消毒剂及杀虫剂在水体中的蓄积、转移等尚缺乏研究。
3、病原菌的耐药性。
在当前水产养殖中,化学药物治疗鱼类疾病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但是,渔用抗菌药的使用范围和剂量日益加大,养殖水体病原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如郑国兴等(1999)对从欧洲鳗皮肤溃疡处分离出的嗜水汽单胞菌的耐药性测定结果显示,对诺氟沙星的耐药菌株率为60.0%,最小抑菌浓度(MIC)高达128微克/毫升,高于使用浓度数十倍,加大了水产动物疾病控制的难度。
4、因专用渔药的缺乏对名优养殖品种的疾病防治用药选择余地越来越窄,对综合症和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基本上是束手无策。
目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表现出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根据市场的要求致力于低成本的竞争和养殖比较效益的提高,这也是顺应了中央农村工作精神所提出的农村三大发展战略中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政策要求,而低成本的竞争其关键就是如何提高养殖成活率,降低养殖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发出成本低廉、防治效果明显的专用防治药物;二是大力发展名特优养殖,我国在水产“十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鳜、虾、龟、鳖等名优品种,而名特优的养殖疾病越来越严重,尤其以综合症和病毒病居多,目前使用常规的防治办法及常规的防治药物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绝大多数的名特优品种对常规药物相对敏感,难以用药,可见市场对渔用药物的要求愈来愈高。
因此,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渔用药物产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大力推广高效、安全、低成本、无毒、无公害的绿色渔用药物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2009年,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利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编号为:2009GA760006就是针对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首要因子,利用具有残留少、致病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中草药,通过其多重作用,不仅对病原微生物起直接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更重要的是对鱼类的免疫系统进行调整,提高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机能。
解决了专用鱼药的缺乏对名优养殖品种的疾病防治用药选择余地越来越窄,对综合症和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基本上是束手无策的局面,从而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降低养殖成本,增加渔民收入。
二、项目主要内容、目标任务及进展情况(一)项目主要内容及目标任务1、利用中草药防治鱼类疾病的应用操作规程的进一步完善;2、针对日益丰富的名特优养殖品种疾病防治中草药的产品设计及其处方应用规程;3、中草药的定向深层次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关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炼、制剂生产工艺的进一步深化;4、适应于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鱼用中草药加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选型完善;5、适应于鱼用中草药规模化生产需要的品质管理、品质控制、品质检验标准制定。
主要技术指标:A、对顽固性疾病预防有效率达95%以上;B、治疗有效率达85%以上。
主要经济指标:A、项目完成后,预计达到年产值2000 万,年新增交税总额167.01万元(农业企业免营业税金及附加税费),年新增净利润501.04万元。
B、每年挽回因疾病造成的渔业损失1.5亿元以上。
C、本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减少了化学药物及抗生素的滥用,一方面保护我国水产养殖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减少水产品的化学残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危害,生态效益非常显著。
(二)项目进展情况1、通过正交设计配比和药效学试验,完善了穿梅三黄散、新肝宝、七味板蓝根散、鳜鱼康、复方中药免疫增强剂、鳝宁、指环清产品配方,提升了产品效果.2、制定了植物源系列渔药穿梅三黄散、新肝宝、七味板蓝根散、复方中药免疫增强剂、指环清、孢虫杀防治鱼类疾病的应用技术操作规程。
3、制定了草鱼疾病的防治方略。
4、通过设备更新,工艺改进,确定了穿梅三黄散、七味板蓝根散、鳝宁、鳜鱼康的生产工艺规程,产品粒度由原来的80目提高到140目。
5、产品“鳜鱼康”、“植物源灭毒王”等能有效解决鳜鱼、黄颡鱼的顽固性疾病,对鳜鱼、黄颡鱼等的顽固性疾病预防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85%以上。
“鳜鱼康”已成为国内鳜鱼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的主体药物,年销售额以150%增长。
6、制定和完善了穿梅三黄散、七味板蓝根散、鳝宁、鳜鱼康质量检测标准;7、申请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授权1项,受理1项。
8、项目实施期间承担的“渔用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研究”于2010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防治鱼类水霉病新型药物开发研究”项目成果得到了中科院水生所曹文萱院士等专家肯定,并于2012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9、应武汉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委托编写了“淡水养殖动物疾病防治技术”专著一本。
10、在湖北省科技厅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在武汉绿色渔药创制中心基础上,成功组建成立了“湖北渔用药物工程技术中心”。
11、2011年,生产渔用中草药412吨,实现销售收入2060万元,净利润515万元,上交税收171万元。
12、推广应用面积200万亩,挽回因疾病造成的渔业损失4亿元左右。
13、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水产品养殖成活率、降低了养殖风险,增强了渔民的水产养殖信心,同时该项目的实施对于保护养殖生态环境条件、提高水产品品质、解决日益复杂的名特优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三、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总投资535万元,其中项目下达专项经费50万元,主要用于购置高效液相、干燥设备和中药原料;企业自筹485万元,企业实际投入经费485.07万元,主要用于人工费、材料费及推广服务等,项目经费支出情况见下表四、主要做法、措施和经验2009年立项后,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研发部、技术服务部、财务部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
按照合同书考核指标与计划进度的要求,制订了各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将任务及时下达给各部门及个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我公司强大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及公司丰富的市场开发经验,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和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实施期间,在全国主要养殖区先后建立了9个重点示范点,应用面积5万亩,辐射推广面积50万亩,辐射推广应用到湖南、江西、广东等全国主要养殖区域累计推广养殖面积达200万亩以上。
根据对大量用户的统计分析,项目产品对名优水产品的顽固性疾病的预防有效率达98%以上,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
对黄鳝体内寄生虫的预防有效率达97%以上,治疗有效率达87%,产品防病治病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成活率和养殖产量的效果非常明显,有力促进了渔民增收致富。
2010—2011年,我们将植物源系列渔药辐射推广到荆州、安徽、湖南、广东等地进行了鳜鱼、草鱼、黄鳝等的病害防治推广应用,取得了理想效果。
与2008年相比,单位产量普遍提高20%以上,尤其鳜鱼养殖中效果更为突出,使2011年全区鳜鱼平均亩产达到了1180公斤,同比增产率达到了28%。
发病率比以往降低80%以上。
2011年3-9月份,公司与合肥、江西、荆州等地经销商签订合作推广协议,产品推广应用后,同样取得了成功。
试验结果表明,项目产品“穿梅三黄散”、“植物源灭毒王”在草鱼、鳊鱼养殖过程中对草鱼、鳊鱼顽固性综合症的防治,对提高成活率、减少养殖成本、提高产量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视不同养殖品种可提高养殖成活率10%-30%,产量13%-50%,并减少用药支出一倍以上。
收获的产品没有药物毒性的残留,属于无公害绿色环保产品,符合国际市场发展的趋势,同时保护了养殖户的利益和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我们深切感受了到广大渔民对安全绿色渔药的迫切需求,以及推广应用计划资金对本项目的支持作用,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项目实施经验:一是中草药制剂产品在生产中的应用与化学类渔用药品有较大区别,有时渔民在生产中不能正确使用,造成效益不佳,影响了产品的推广。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在各主要养殖区域及时派出多名技术服务人员,深入到养殖生产第一线,结合技术培训,具体指导产品的应用,使产品得以正确使用,效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产品也得到了迅速的示范推广。
二是在开发新产品时易受到旧传统习惯观念的冲击。
绿色健康养殖概念在水产养殖业尚属新观念,其养殖方法与传统养殖有较大的区别。
过去当养殖动物发生病害时,渔民大多泼洒化学药物消毒,而不愿接受本项目推广的中草药防治的方法。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建立生产示范基地,在当地选择有影响力的养殖户作为示范点,以点带面,只要示范户养殖成功,就可带动周围一大片养殖区,新养殖技术、新产品就能得到迅速推广。
三是初步总结了企业-产品-养殖户的项目实施模式。
我们认为,项目承担单位完善的销售网络及技术力量加上当地水产技术推广站及经销商的有力支持是项目能得到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
我公司凭借强大的科研实力及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通过强大的鱼病防治专业服务体系,将市场化服务与社会化服务实施有机结合,指导渔民安全用药、对症用药、环保用药、科学用药,指导渔民及时解决新增疑难病、重大暴发病的应急措施,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同时公司承担了湖北江夏水生动物防疫站的项目建设工作,①建立和完善了鱼病“110”服务热线,日接诊量达100余次,②建立和启动了无线网络多媒体水产病害远程诊断平台和水产病害远程实时诊断系统,减少了因病害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