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课程大纲】《园林史》

【课程大纲】《园林史》

《园林史》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园林史(英文):Histo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课程编号:14371113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二、课程内容简介《园林史II》是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选修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方向课程。

中外园林史是研究中外园林起源、发展变迁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有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及中国园林,重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主,研究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和陵寝园林,涉及有关园林的基本概念,类型划分,代表性园林和人物,风格特点,代表思想流派,园林成就和史鉴意义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对园林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中外古典园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园林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园林的最初形式、发展等方面了解园林的发展历程,掌握本国园林的传统造园手法,了解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园林类型。

本课程提倡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手段的学习,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本课程中,学会创新性学习的初步方法,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在课程学习的同时,要求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自学能力、应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本课程主要包括课程绪论、中国园林史、日本园林史和西方园林史三个部分,共32学时。

具体内容如下:绪论(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和时间安排,了解人类造园活动的基本概况和特征体系。

2. 教学重点与难点:人类造园体系。

中国园林史部分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史概述(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和阶段分期2.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的内在因素第二章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园林(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园林的起源及最初形式以及中国古典园林幼年期的发展概况。

2. 教学重点与难点:讲授重点是秦始皇的上林苑、阿房官以及袁广汉的私园。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适用于园林专业)课程总学时:64周学时数:4课程类型(必修/选修):必修开课(系)院:建筑工程学院一、说明1、性质及任务:中外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外园林发生、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为今后园林建设提供重要历史借鉴。

2、同其他课程的关系:它是高等农业院校园林专业的主要基本理论课程之一,属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很强,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之有联系的学科也很多,如历史学、美术学、建筑学、园艺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

3、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世界之大园林体系,重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园林的特点、不同园林类型之间的同异和交流,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古代及近代中外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和园林艺术的创作手法二、教学时数分配表三、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园林的基本问题[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园林、园林史的概念,掌握园林类型区分、园林构成的要素、世界园林体系.并了解园林形成的背景、园林的性质和功能.[重点和难点]园林、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离宫御苑、行宫御苑、大风御苑的概念、园林构成的要素、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园林的分类、中国园林的特点[内容提要]第一节园林1、园林的概念2、园林形成的背景3、园林的性质与功能4、园林类型5、园林基本要素第二节世界园林体系1、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依据2、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第三节园林史1、园林史定义2、世界园林历史阶段划分3、中国园林历史阶段划划分[自学指导方案]园林的基本要素包括那些?各种园林体系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欧洲园林[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欧洲园林产生的渊源、近代欧洲园林的特点,掌握勒诺特式园林与风景式园林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圣林、美帝奇式园林、台地园林、巴洛克式园林、法国古典园林、美国国家公园运动、英国风景式园林。

[内容提要]第一节欧洲园林的渊源1、古埃及园林2、古稀腊园林3、古罗马园林第二节中世纪西欧园林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园林1、中世纪西欧园林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3、意大利台地对换法、英园林的影响第三节法国勒诺特式园林与英国风景式园林1、法国勒诺特式园林2、英国风景式园林第四节近代欧洲园林体系1、欧洲新型园林2、近代美国园林[自学指导方案]欧洲园林体系代表性园林的特点第三章伊斯兰园林[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伊斯兰园林的渊源及各种代表性园林的风格特征。

中国园林史纲要

中国园林史纲要
6.3.4.风景名胜园林
6.3.4.1.背景与特征——西湖为代表
6.3.4.2. a.西湖b.太湖周边(东山、西山)c.扬州蜀冈d.济南大明湖e.镇江金山、焦山f.苏州虎丘、寒山寺……
6.4.总结
6.4.1.总体特征
6.4.1.1.成熟的第一高潮——总结与开启
6.4.1.2.兴盛——数量多、种类多、类型完备
文化延续宋代
气宇豪迈、变化多彩
绘画——笔墨、意境
海外文化输入(但时间关系、未达高峰)
科技进步——天文
园林——低潮
7.3.园林
7.3.1.皇家园林
7.3.1.1.元大都
7.3.1.2.大内御苑——太液池
7.3.1.3.后苑
7.3.2.私家、寺观、风景名胜园林
延续宋代
狮子林
7.4.宋、元园林思考题:
宋代社会特征及其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①长安东郊——权贵别墅园(太平公主、长乐公主、李林甫……)
②长安南郊(终南山)——文人官僚别墅园
③洛阳郊外
④王维——辋川别墅(蓝田)
⑤李德裕——平泉庄(洛阳南)
⑥杜甫——浣花溪草堂(成都)
⑦白居易——庐山草堂
5.3.3.寺观园林
5.3.3.1.背景与特征
统治阶级提倡——儒、道、释三教并尊
大量进行世俗活动
城市寺观园林成为各阶层市民的交往活动中心
郊野寺观园林——点缀风景(吸引蕃客)
5.3.3.2.长安寺观园林
①慈恩寺(牡丹、荷花)
②唐昌观(玉蕊花)
③元都观(桃花)
5.3.4.风景名胜园林
5.3.4.1.背景与特征
类型:过渡型——皇家御苑开放
城市风景区——景观改造结果
山野风景区——寺观园林扩展

园林史教学大纲

园林史教学大纲

园林史》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概述、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课程性质:《中外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学习园林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园林行业今后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园林发展的不同模式,为今后从事园林工作打好基础。

2、课程目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大园林体系,重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园林特点、不同园林类型之间的异同和交流,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古代及近代中外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和园林艺术的创作手法。

、相关课程的衔接它是高等农业院校园林专业的主要基本理论课程之一,属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很强,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之有联系的学科也很多,如历史学、美术学、建筑学、园艺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熟悉世界各国园林的特点及其发展史。

2.熟悉我国园林的特点、分类。

3.了解中外经典园林。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主要教材:《园林史》参考书目:《中国古典园林史》、《西方造园变迁史》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在教学实施过程及期末考核时,按“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要求。

知道”即一般掌握有关内容,通常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了解”即要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理解”即要非常清楚、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析、问答题等题型进行考核。

六、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章次教学内容学时备注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尺氏、、、>: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一章-第七早.第八章和第九章合计园林概述我国夏商周时期的园林我国秦汉时期的园林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我国隋唐时期的园林我国宋代的园林我国辽夏金元时期的园林我国明清时期的园林外国古典园林概述世界近代、现代园林概述复习复习26第二部分教学大纲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我国夏商周时期的园林学习要求1.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园林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当时园林的形成过程、理解囿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园林史》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史》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园林史3.学时/学分:50学时/3学分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5.先修课程: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一学生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

2. 课程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园林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园林艺术的特点与分类。

掌握中国园林发展进程中有代表性的园林的规划、布局和特色。

全面了解中国的园林体系,了解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成就。

同时,通过对中国园林史的历史性的完整了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另外,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外国园林的介绍,主要有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等典型园林形式,让学生对整个世界园林体系有个全面的认识,吸收古典园林的精髓,古为今用,全面拓展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我国夏商周时期的园林(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该时期的经典园林形式2.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含义、发展史、类型、特点、地位3.了解园林史前的历史变迁,商周历史史略(二)教学具体内容1.园林史前的历史变迁2.商周历史史略3.经典园林3.1商3.2周4.园林特色4.1园林孕育 4.2园林起始 4.3园林发展 4.4园林创新(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和难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含义、发展史、类型、特点、地位及该时期的园林特色。

(四)思考题1.中国古典园林的含义是什么?它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2.商周时期的园林特色是什么?第二章我国秦汉时期的园林(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该时期的园林特色2.理解秦汉时期的经典园林创作手法3.了解秦汉时期历史史略(二)教学具体内容1.历史史略1.1秦 1.2汉 1.3时期特点2.经典园林2.1秦2.1.1咸阳皇宫群 2.1.2上林苑 2.1.3阿房宫 2.1.4秦始皇陵 2.1.5长城2.2汉2.2.1西汉宫城——长安 2.2.2西汉上林苑 2.2.3东汉广成苑2.2.4私家园林3. 园林特色3.1园林发展 3.2园林创新(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是秦始皇的上林苑、阿房官以及袁广汉的私园。

风景园林学教学大纲

风景园林学教学大纲

风景园林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风景园林学是一门涵盖园艺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风景园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风景园林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熟悉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流程和技术;4. 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风景园林设计项目。

三、教学内容1. 风景园林学概论(1)风景园林学的定义与分类;(2)风景园林学的发展历程;(3)国内外知名风景园林案例分析。

2.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1)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2)材料、色彩、光影等因素在设计中的运用;(3)环境因素对设计的影响。

3.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1)景观施工的工程流程;(2)材料选购与施工质量控制;(3)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 专题实践(1)实地考察著名风景园林景点;(2)实际项目设计与呈现;(3)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设计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0%2. 课程论文撰写:30%3. 期末设计项目:40%4. 总结报告:10%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 主教材:《风景园林设计原理》2. 参考书目:(1)《现代风景园林技术手册》(2)《景观设计实例分析》(3)《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与应用》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风景园林学专业教师承担,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系统的教学指导。

以上为风景园林学教学大纲,希望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能够掌握丰富的风景园林知识,提升自身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

愿各位同学在风景园林学的世界中探索创新,不断进步!。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外园林史课程编码:总学时/总学分:40学时;2.5学分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0/0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0适用专业:园林开课单位:农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中外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学习园林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园林行业今后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园林发展的不同模式,为今后从事园林工作打好基础。

2、课程目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大园林体系,重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园林特点、不同园林类型之间的异同和交流,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古代及近代中外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和园林艺术的创作手法。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章园林的生成期(2学时)第二章园林的转折期(2学时)第三章园林的全盛期(2学时)第四章园林的成熟期(4学时)第五章园林的成熟后期(4学时)第六章中国古典园林史结束语(2学时)第七章日本园林发展简史(4学时)第八章西方古代园林发展简史(2学时)第九章中世纪欧洲园林(2学时)第十章文艺复兴时期园林(2学时)第十一章十七、十八世纪法国园林(2学时)第十二章十八世纪英国风景园(2学时)第十三章近代美国园林(2学时)第十四章十九世纪城市公园(2学时)第十五章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2学时)第十八章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2学时)三参考教材主要教材:《中国古典园林史》、《西方造园变迁史》参考书目:《中外园林史》四学习要求1.熟悉世界各国园林的特点及其发展史。

2.熟悉我国园林的特点、分类。

3.了解中外经典园林。

五成绩评定方式1、考试方式以考试为主,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

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 ,考试成绩70%。

大纲制定者:园林教研室大纲审定者:大纲批准者:指定时间:2010.6。

《中国古典园林》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典园林》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典园林》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20132023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classical garden课程总学时:48讲课:32 实践:0 习题:16适用专业:建筑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课程地位:《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理论课。

本课程在简要回顾环境艺术发展的过程和剖析环境艺术内涵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对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程序的阐述上,力图使学生在专业入门阶段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尽快明确学习方向,初步建立起专业知识框架,并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园林设计的概念和特点。

2.教学目标: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1、了解中外城市、建筑、园林设计的发展史。

2、掌握地区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广场等外部空间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及雕塑、壁画设计,设施设计等的方法3、掌握总体平面规划、空间形态、景观构成要素等设计方法。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1、具备对园林景观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和设计实施、管理能力。

2、具有良好的环境整体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1、领会园林设计的概念、分类等相关知识;掌握园林设计的思维特征2、掌握园林艺术的特点和发展;3、领会基本概念构成元素: 点、线、面、体;4、领会园林设计与其他理论的关系5、领会环境空间相关概念,空间的类型与分割及外部和内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手法;6、园林景观设计与广场景观设计特点(三)实施说明1.教学条件(1) 采用辅助教材及参考书目作为教学辅导资料;(2) 以国家标准规范为指定设计参照标准;(3) 为学生提供指定专业制图教室、制图桌、制图工具等;(4) 学生课下自学可利用系资料室、校图书馆、网络资源。

2.教学手段(1) 理论讲授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2) 习题课采用“分组制图”方式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先将矛盾或问题提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6644 园林史

6644 园林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园林史课程代码:664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园林史是园林、风景园林等专业的专业课。

它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园林艺术发展历程、主要作品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具有综合性强,理论性强的特点。

先修课程主要有美术、园林艺术原理、园林设计等。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不同风格、流派园林的艺术特点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历程;熟悉著名的园林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把握园林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课程基本要求为:1.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园林史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2.正确分析园林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主要园林流派的历史分期。

3.掌握各主要园林风格流派形成的背景、主要艺术特点、重要作品和主要人物4.能正确进行中外园林的比较分析5.把握园林发展的主要趋势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园林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及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1.园林的概念2.世界园林发展的4个阶段3.中国古典园林按隶属关系所划分的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

4.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各个时期对应的朝代及年代。

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理解:1.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园林产生的关系;2.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与园林的发展;3.园林意境4.古典园林的特点应用:通过综述及资料分析,比较中西园林风格差异。

(二)次重点识记:1.F.L.奥姆斯台德和E.霍华德对现代园林的贡献。

理解:1.园林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2.比较规则式园林与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3.园林四大要素及其在园林中的作用。

应用:能够从要素入手,对园林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一般识记:1.瑶池、悬圃、伊甸园、极乐世界、天园;2.中国古典园林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所进行的分类理解:中国古典园林史分期与中国社会发展史之间的关系。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我国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各历史阶段的园林风格和特点,吸收世界各国园林艺术之精华,了解外国园林艺术风格和特点,认识园林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艺术传统手法。

继承发扬我国造园的优秀传统艺术,发展现代的园林建设。

在总结过去园林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本着“古为中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使学生在进行各类园林绿地规划和设计中推陈出新,提高规划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总学时54学时,以课堂讲授理论课为主,穿插课堂讨论,实例分析以及历史名园恢复设计作业等,让学生了解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造园风格及其特点,理解国内外传统和现代造园的手法;此外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以期让学生达到熟练掌握园林历史理论,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去的目的。

第一篇中国造园史绪论(1学时)掌握第一节园林的定义及园林的分类第二节中国古代造园史的内容第三节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几个时期第一章我国园林之形成(2学时)第一节园林的起源与最初形式第二节商周时期的造园第二章秦汉时期的园林(3学时)了解第一节概况第二节秦汉时期的主要园林第三节秦汉时期的园林特点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3学时)第一节概况第二节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园林第三节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特点第四章隋唐宋时期的园林(3学时)第一节了解隋朝的宫苑第二节了解唐朝时期的主要宫苑及园林第三节理解两宋时期的园林第四节理解唐宋时期的园林特点第五章元明清时期的园林(6学时)第一节概况第二节重点掌握明清时期典型的皇家园林第三节重点掌握明清时期典型的私家园林第四节重点掌握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风格特点的比较第六章我国园林艺术论著及著名匠师(3学时)第一节了解掌握计成与《园冶》第二节重点掌握明清各造园匠师特点、著述,延展至中国历代造园著述、作者、思想。

第二篇外国造园史第七章古代的造园(3学时)理解古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古罗马的造园。

GA207-园林历史

GA207-园林历史
王云莫非
课程网址
(CourseWebpage)
/G2S/OC/Site/main#/home?currentoc=9481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典园林史、外国古典园林史、近现代园林发展史等,从历史的角度对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起源、造园艺术及造园手法的发展进行系统的介绍,比较不同园林类型之间的异同,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发展与演变,重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园林的特点、中外经典园林作品的风格特征与代表性人物,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古代及近现代中外园林的发展规律及创作的艺术理论和手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知与评述园林历史事件与作品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批判性思考与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并具备初步从事理论研究的能力。
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古典园林历史的形成与发展脉络,每个年代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代表人物的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代表作品评述,专题调查报告质量
外国园林史概述
16
专题讨论3—欧洲古ຫໍສະໝຸດ 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点?专题讨论4—近现代公园诞生的历史原因及及演变
让学生系统掌握外国园林历史的形成与发展脉络,每个时代、不同国家园林的风格、代表作品、代表人物的特征
3.通过课外的团队景观认知与调查实践,培养学生感知景观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A5,B3,C3)。
*教学内容
进度安排及要求
(Class Schedule&Requirements)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绪论 园林概念演绎 课程结构、学习要求与方法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中外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学习园林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园林行业今后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园林发展的不同模式,为今后从事园林工作打好基础。

2、课程目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大园林体系,重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园林特点、不同园林类型之间的异同和交流,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古代及近代中外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和园林艺术的创作手法。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它是高等农业院校园林专业的主要基本理论课程之一,属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很强,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之有联系的学科也很多,如历史学、美术学、建筑学、园艺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熟悉世界各国园林的特点及其发展史。

2.熟悉我国园林的特点、分类。

3.了解中外经典园林。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教材:《园林史》
参考书目:《中国古典园林史》、《西方造园变迁史》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在教学实施过程及期末考核时,按“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要求。

“知道”即一般掌握有关内容,通常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
“了解”即要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
“理解”即要非常清楚、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析、问答题等题型进行考核。

六、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我国夏商周时期的园林
学习要求
1.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园林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当时园林的形成过程、理解囿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2. 了解西周王城规划的基本内容极其深远影响。

3. 区分文王园林各自的风格特点。

4.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影响园林发展变迁的思想流派;了解各国代表性建筑“台”。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园林史前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商周历史史略
第三节经典园林
一、商(鹿台、桑林之野、桐宫)
二、周(灵台、章华台、姑苏台)
第四节园林特色
一、园林孕育
二、园林起始
三、园林发展
四、园林创新
第二章我国秦汉时期的园林
学习要求
1. 准确理解“取法于天”的咸阳宫苑规划思想。

2. 熟悉秦汉时期代表性宫苑。

3. 理解先秦神仙方术传说对皇家园林的深远意义。

4. 能了解两汉的代表性私家园林。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史略
一、秦
二、汉
三、时期特点
第二节经典园林
一、秦(咸阳皇宫群、上林苑)
二、汉(长安、私家园林)
第三节园林特色
一、园林发展
二、园林创新
第三章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学习要求
1. 解邺都铜雀园。

2. 熟悉金谷园、谢灵运园。

3. 理解芳林园的布局和曲水流觞含义。

4. 掌握寺观园林的选址条件、基本类型,懂得它的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史略
一、三国
二、两晋
三、南北朝
四、时期特点
第二节经典园林
一、三国
二、两晋
三、南北朝
第三节园林特色
第四章我国隋唐时期的园林
学习要求
了解中国园林体系完成的时代背景及各种代表性园林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史略
一、隋
二、唐
三、时期特点
第二节经典园林
一、隋(西苑、大运河)
二、唐(华清宫、曲江)
第三节园林特色
第五章我国宋代的园林
学习要求
掌握中国园林写意化的时代背景及唐宋时期有代表性的园林。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史略
一、北宋
二、南宋
三、时期特点
第二节经典园林
一、北宋(东京、岳阳楼、私家园林)
二、南宋(临安、后苑、得寿宫)
第三节园林特色
第六章我国辽夏金元时期的园林
学习要求
掌握这个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具有代表性园林。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史略
一、辽
二、夏
三、金
四、元
五、时期特点
第二节经典园林
一、辽(上京、中京、下京)
二、夏(王陵陵位、王陵特点)
三、金
四、元
第三节园林特色
一、园林发展
二、园林创新
第七章我国明清时期的园林
学习要求
掌握中国园林成熟的时代背景及代表性园林。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史略
一、明
二、清
三、时期特点
第二节经典园林
一、明(应天府、北京、御花园、私家园林)
二、清(圆明园、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
第三节园林特色
第八章外国古典园林概述学习要求
1. 了解外国古典园林的时代背景。

2. 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园林。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埃及园林
一、园林史略
二、经典园林
第二节西亚地区园林
一、园林史略
二、经典园林
第三节西班牙园林
一、园林史略
二、经典园林
第四节古希腊园林
一、园林史略
二、经典园林
第五节古罗马园林
一、园林史略
二、经典园林
第六节意大利园林
一、园林史略
二、经典园林
第七节法国园林
一、园林史略
二、经典园林
第八节英国园林
一、园林史略
二、经典园林
第九节俄国园林
一、园林史略
二、经典园林
第十节日本园林
一、园林史略
二、经典园林
第十一节美国园林
一、园林史略
二、经典园林
第九章世界近代、现代园林概说学习要求
1.了解世界园林概况。

2.了解中国园林概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国近代、现代园林概说
一、近代、现代园林的产生
二、近代、现代园林的发展
第二节我国近代、现代园林
一、概况
二、现代园林范例
第三节世界园林发展趋势
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二、科学与艺术相辉映
三、宏观与微观相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