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灵谷寺导游词(思维导图易背)
灵谷寺导游词
灵谷寺 A注:内容要点按视频播放顺序排列,总时长为11分30秒。
(一)灵谷寺导游词A【景点概况】1分钟1、灵谷寺的历史沿革2、御赐“天下第一禅林”3、“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的由来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灵谷寺,灵谷寺的原址位于现在的明孝陵所在地。
它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5年),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为高僧宝志建五层琉璃珠宝塔,称“志公塔”,其后不久改为开善寺。
南朝时期叫“开善道场”,唐代称为“宝公院”,明初称为蒋山寺。
朱元璋为建明孝陵,降旨迁寺。
建成后,朱元璋亲自赐名为“灵谷禅寺”,书写“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
当时寺僧千余名,占地500余亩,可谓盛极一时。
灵谷寺建成后,遭到了数次较大的破坏。
1928年,当时的灵谷寺已变得面目全非。
北伐胜利后为纪念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灵谷公园。
【万工池、文武方门、大仁大义坊】2分钟1、万工池名称及其由来现在,我们来到了灵谷寺的入口。
前方一泓月牙池,叫放生池。
初建时,朱元璋曾前来巡视,他觉得这块地方太空旷,缺少景致,便派了万名军工挖成这座水池,挖出的土堆在池南,成为一座小丘,故又名万工池。
2、文武方门的建筑特点、门匾及题者、门前石狮的由来万工池北侧是灵谷寺的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叫文武方门。
因为外墙为红色,所以又称红山门。
它的原址是灵谷寺的金刚殿,30年代建公墓时改建。
红山门为仿古建筑,顶覆绿色琉璃瓦,蓝色的瓦当都是特制的,饰有国民党党徽图案。
下辟三个拱门,至今保持着30年代原貌。
门额原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改为了“灵谷胜境”四字,由现代书法家钱松喦先生书写。
门外一对石狮,是北平军分会赠送的,原是肃顺墓遗物。
3、大仁大义坊的建筑特点、正面和背面的匾额、貔貅的作用和来历步入山门,走过青石甬道,42级石阶之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
牌坊由钢筋混凝土构筑,顶覆绿琉璃瓦,瓦当都是国民党党徽图案。
最新 关于灵谷寺导游词大全-精品
关于灵谷寺导游词大全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前往南京东郊三大景区之一的灵谷寺游览。
车行下坡,我们看到一处面积不大的湖面,水平如镜,山光树影,十分缓丽。
湖边一座临水而建乳白色琉璃瓦覆盖的卷棚歇山顶的开敞建筑叫流徽榭,是1937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资建造的,用以纪念军校创始人孙中山先生。
由黄埔一期学员,后成为开国元勋之一的徐向前元帅题写“流徽榭”楷书匾额。
再向前,绕过灵响亭即到了灵谷寺大门万工池停车场。
我在门口广场向大家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历史概况。
明朝初年,钟山西侧的蒋山寺搬迁至此,改名为灵谷寺。
它最早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5年)。
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在高僧宝志(济公原型)圆寂后,于此建五层琉璃珠宝塔,第二年武帝扩建造寺,名开善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卓有声名的大寺。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选中寺址为陵寝吉地,并利用皇上权威迫其二次搬迁,于1381年(洪武十四年)在现址复建。
这位和尚出身的太祖皇帝,为避迁寺建陵不敬之口实,亲自赐名为“灵谷禅寺”,书写“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
当初养寺僧千余名,下辖12座佛寺,包括栖霞寺、定林寺等大寺庙,占地500余亩,拥有庙产三万四千多亩土地山林,可谓盛极一时,名噪佛界。
数百年间,屡有修茸,景况不衰,康熙南巡,游寺题联,韩隆驻辟,作诗赐宝。
可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清军镇压太平军,在此几次摆开战场,巍峨殿宇,付之一炬,仅剩下烧不掉的无梁殿。
太平天国失败后,两江总督曾国藩虽重建少部分建筑,但也绝非前貌了。
1928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在原寺庙布局上略加改造形成公墓格局,中轴线上为第一公墓,两翼距中轴300米分别建第二、第三公墓,建门、树坊,改造无量殿,兴建纪念馆、纪念塔,成为民国时期一处重要的中山陵园附属纪念区。
这里安葬了数以千计的国民党部队官兵的遗骸,每逢纪念日都有祭祀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灵谷公园,栽植树木花草,维护旧观,继续开放游览。
2020年精选的灵谷寺旅游点导游词
2020年精选的灵谷寺旅游点导游词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这也是一座历史名城,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灵谷寺导游词,仅供参考。
灵谷寺导游词(一)各位游客: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
我们的车正在行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车窗两侧,沿途玉兰挺立,林木茂密,曲径通幽,我们仿佛置身于仙灵境地。
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创建历史。
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
到了明代,然后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
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14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
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
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
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各专”。
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僧人l千。
难怪朱元津将它看成杰作,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
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
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红山门—阵亡将士牌坊—无果殿—阵亡将士纪念碑】各位游客:我们已来到了灵谷寺的山门前,山门是寺庙大门的通称。
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
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是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檐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
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字,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岳先生的手笔。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
灵谷寺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游览的是灵谷寺。
灵谷寺风景区是南京东郊三大风景区之一,它位于紫金山的东边。
灵谷寺原坐落在紫金山的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即现在明孝陵的所在地。
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12月宝志和尚圆寂并葬于此。
梁武帝为宝志修建了一座开善精舍,唐代改名宝公院,南唐改称为开善道场,明初改名蒋山寺,明代朱元璋为修建他的陵墓,将该寺迁移于此,并赐名灵谷禅寺。
他当时亲笔书写了“天下第一禅林”的匾额,悬于寺门之上,景况盛极一时。
明初的灵谷寺占地500亩,僧侣1000多人,下辖栖霞寺、定林寺等12座佛寺,寺外庄田40余处,有耕地、山地、池塘共35000多亩。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灵谷寺是多么雄伟壮观。
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巍峨殿宇付之一炬,仅剩下烧不掉的无梁殿,1928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
新中国成立,改名灵谷公园。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灵谷寺,我们看到入口处的这座牌坊是仿南朝时期的式样,它告诉人们,灵谷寺是一处六朝胜迹,从山门至现在的放生池的路有约五里,两旁种有松树,所以当时这段路成为“五里松”。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放生池,又叫万工池,它是个半圆形游水池,相传朱元璋建新寺时,看这里有景无水,于是命一万军工在此筑池种白莲,所以称它为万工池。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灵谷寺的正门——红山门。
在门额上原来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现在是由我国著名书法家钱松喦先生书写的“灵谷胜境”。
门外一对石狮是建造公墓时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步入青石甬道,两侧松柏参天,在原天王殿旧址上,耸立着一座六柱五门的大牌坊,它高10米,是中国最大的牌坊之一,仿北京十三陵大牌坊而建。
牌坊上镶嵌着国民党的党微,中门夹枋上刻有四朵梅花图案,正面书有“大仁大义”四个字,背面是“救国救民”,均由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先生书写的。
在牌坊前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貔貅,貔貅是神话传说中黄帝作战时使用的威猛神兽,每当战前,它都一往直前,所向披靡,此物是陆军第17军赠送的,放在这,寓意阵亡将士忠勇威猛。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三篇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三篇南京灵谷寺导游词一大家好,欢迎来到南京灵谷寺!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圣地。
灵谷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是中国佛教极具影响力的寺庙之一,创建于东晋时期的兴宁寺,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
灵谷寺的名字取自“灵谷”二字,意为“灵秀之地”。
寺内风景秀丽,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等建筑错落有致,与周围山水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寺庙景观。
首先,我们来到山门。
这座巍峨宏伟的山门建于明代,古色古香的门楼气势磅礴,门额上的“灵谷寺”三个大字历久弥新。
穿过山门,我们进入了寺内。
接下来,我们来到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灵谷寺的主要建筑,是南京市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佛像高约9米,气势雄伟,是寺庙中最神圣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的宁静与庄严。
接下来,我们参观天王殿。
天王殿是灵谷寺的次要建筑,供奉着四大天王像。
四大天王是佛教中的护法神,象征着守护佛教的力量。
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形象和特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天王殿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最后,我们来到藏经楼。
藏经楼是灵谷寺保存佛经的地方,内部陈列着珍贵的佛教经文和经卷。
藏经楼的建筑风格独特,楼内氛围庄重肃穆,给人一种心灵的安宁和静谧。
除了以上几处主要景点,灵谷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看的地方,如藏有珍贵文物的寺庙博物馆、供奉佛教祖师的祖师殿等。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静心思考,放松身心。
好了,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南京灵谷寺,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同时也能对佛教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祝大家旅途愉快!南京灵谷寺导游词二大家好,欢迎来到南京灵谷寺!我是今天的导游,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佛教圣地。
灵谷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创建于东晋时期的兴宁寺,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
灵谷寺是中国佛教极具影响力的寺庙之一,也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VIP专享]灵谷寺导游词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修改版]
南京灵谷寺是金陵三大寺之一,灵谷寺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笼统地将这片地区称为灵谷寺。
下面是带来的南京灵谷寺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南京灵谷寺导游词各位游客: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
我们的车正在行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车窗两侧,沿途玉兰挺立,林木茂密,曲径通幽,我们仿佛置身于仙灵境地。
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创建历史。
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
到了明代,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
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14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
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
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
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各专”。
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僧人上千。
难怪朱元津将它看成杰作,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
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
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红山门——阵亡将士牌坊,无梁殿——阵亡将士纪念碑各位游客:我们已来到了灵谷寺的山门前,山门是寺庙大门的通称。
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
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是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檐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
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字,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岳先生的手笔。
灵谷寺导游词最新范文
灵谷寺导游词最新范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灵谷寺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灵谷景区。
灵谷景区位于钟山东麓,面积约2000多亩,这里是六朝名胜荟萃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明孝陵时,将原位于钟山西麓的六朝名刹开善寺迁到这里,更名灵谷寺,当时号称“天下第一禅林”。
到了民国时期,1928年国名政府为了纪念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数万将士,又在灵谷寺旧址修建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仍通称这一片风景区为灵谷寺。
这里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古称“灵谷深松”,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众多名胜古迹隐约其间,有无梁殿、松风阁、灵谷塔、志公殿、三绝碑等,名人墓葬有邓演达墓、谭延闿墓等。
这些人文建筑和山水胜景,掩映于郁葱深秀的林海之中,每至深秋,叶红如火,色彩斑斓,桂花飘香,景色十分迷人。
灵谷景区鲜明体现出了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生态文化的特点,是游人们品味历史、赏桂休闲的好去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钟山风景区以山闻名,又以森林公园著称,2004年3月1日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
钟山总面积为4万5千多亩,其中森林面积3.2万亩,总覆盖率达72%,在全市绿化体系中覆盖全市总面积的15.6%,是国内外少见的城市森林公园。
紫金山犹如一台巨大的空气滤清器,据专业人士测算,各类绿色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达440万吨,释放氧气达380万吨,可供1300多万人呼吸所用,如果平摊到每个南京市民,每人每天可从中获得氧气超过4公斤。
按国际环境生态效益计算方法计算,每年产生生态效益达13亿元。
总之,钟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
只要你走进了它,就如同进入了“天然氧吧”。
特别是灵谷景区,近年规划建成了万株桂园,其中桂花专类园达1700亩,共有桂花18000株。
专类园设计风格独特,布局自然清幽,秀木佳林,郁郁苍苍,令游客神往不已。
灵谷寺是古代钟山70多所南朝佛寺中唯一留传到今天的一座,其前身是梁武帝为名僧宝志所建的开善寺,建于梁天监十四年(51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灵谷寺景区导游词
灵谷寺景区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灵谷景区。
灵谷景区位于钟山东麓,面积约 2000多亩,这里是六朝名胜荟萃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明孝陵时,将原位于钟山西麓的六朝名刹开善寺迁到这里,更名灵谷寺,当时号称“天下第一禅林”。
到了民国时期,1928年国民政府为了纪念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数万将士,又在灵谷寺旧址修建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仍通称这一片风景区为灵谷寺。
这里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古称“灵谷深松”,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众多名胜古迹隐约其间,有无梁殿、松风阁、灵谷塔、志公殿、三绝碑等,名人墓葬有邓演达墓、谭延闿墓等。
这些人文建筑和山水胜景,掩映于郁葱深秀的林海之中,每至深秋,叶红如火,色彩斑斓,桂花飘香,景色十分迷人。
灵谷景区鲜明体现出了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生态文化的特点,是游人们品味历史、赏桂休闲的好去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钟山风景区以山闻名,又以森林公园著称, 2004年3月1日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
钟山总面积为4万5千多亩,其中森林面积3.2万亩,总覆盖率达72%,在全市绿化体系中覆盖全市总面积的15.6%,是国内外少见的城市森林公园。
紫金山犹如一台巨大的空气滤清器,据专业人士测算,各类绿色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达440万吨,释放氧气达380万吨,可供1300多万人呼吸所用,如果平摊到每个南京市民,每人每天可从中获得氧气超过4公斤。
按国际环境生态效益计算方法计算,每年产生生态效益达13亿元。
总之,钟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
只要你走进了它,就如同进入了“天然氧吧”。
特别是灵谷景区,近年规划建成了万株桂园,其中桂花专类园达 1700亩,共有桂花18000株。
专类园设计风格独特,布局自然清幽,秀木佳林,郁郁苍苍,令游客神往不已。
灵谷寺是古代钟山 70多所南朝佛寺中唯一留传到今天的一座,其前身是梁武帝为名僧宝志所建的开善寺,建于梁天监十四年(51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灵谷寺B导游词
灵谷寺西线各位游客,现在呢我们已经来到了灵谷寺风景区。
灵谷景区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梁代,高僧宝志圆寂后,梁武帝的女儿在紫金山下独龙阜玩珠峰修建了一座宝公塔安葬高僧宝志,后来又建了寺庙。
明初朱元璋看中了玩珠峰这块风水宝地,决定迁寺为自己修建陵墓,几经辗转后,宝志的灵塔和寺庙就被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朱元璋为寺庙赐名灵谷禅寺,并题写“天下第一禅林”的匾额。
可惜的是,寺庙在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
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旧址为阵亡将士公墓。
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灵谷公园,1981年改名灵谷寺。
现在入口处的这座牌坊,是仿南朝时期的样式,前面的小桥名为迎驾桥,是清朝时众僧迎接乾隆圣驾的地方。
迎驾桥旁这个半圆型的水池,原为寺庙的“放生池”,供香客行善放生之用。
相传是朱元璋建寺时看到这里有山景无水景,下令一万军工在此筑池,所以也叫“万工池”。
前方我们看到的大门就是灵谷寺的正门---红山门。
这里原是寺庙金刚殿旧址,民国时期,被修建成为公墓大门,门为朱红色,单檐歇山顶,上覆盖绿色琉璃瓦。
原先门上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在门额上悬挂有我国著名书法家钱松喦先生所书写的“灵谷胜境”四个大字。
门前的这对石狮,是建公墓时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过红山门,穿过青石甬道,在42层台阶的原天王殿的旧址上,有一座六柱五门十一脊高10米的大牌坊。
它是仿照北京十三陵的大牌坊修建的,牌坊的瓦当上有国民党党徽的图案,滴水上则采用了梅花的造型,牌坊上方同样也镶嵌着瓷质党徽,牌坊两面均有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所书的题额,正面书有“大仁大义”四个字,所以这个牌坊被叫做大仁大义坊,坊的背面写的是“救国救民”四个大字。
牌坊下有原陆军十七军赠送的一对神兽,通体用汉白玉雕刻,乍看起来象虎,又有点象豹子,可是仔细看来,却又都不是,其实,它是传说中黄帝的阵前猛兽---貔貅。
据传,在黄帝和其他部族的战役中,貔貅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十分英勇。
灵谷寺导游词
灵谷寺导游词灵谷寺导游词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灵谷寺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灵谷寺导游词1各位游客,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是灵谷寺。
【灵谷寺概况】我在门口广场向大家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历史概况。
灵谷寺原来座落在紫金山的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也就是现明孝陵的所在地。
最初为南朝时宝志和尚的指定墓地。
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5年)12月宝志圆寂,梁武帝花20万铜钱买下独龙阜并葬宝志和尚于此。
同时建开善精舍,这就是最初的灵谷寺。
梁武帝的女儿永定公主出资在墓前建五级琉璃宝珠,称"志公塔",独龙阜也因塔上的宝珠而被称为玩珠峰。
其后不久改为开善寺。
唐代称"宝公院",南朝时叫"开善道场",宋太平兴国年间称"太平兴国寺",庆历年间改称"十方禅院",明初称为"蒋山寺"。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选孝陵墓址,相中蒋山寺这块风水宝地,于是降旨迁寺。
灵谷寺原来坐落在紫金山的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也就是现在明孝陵的所在地。
最初为南朝时宝志和尚的指定墓地,梁天监十三年宝志和尚圆寂后,梁武帝萧衍之女永定公主买下此地,为他在墓前建五层舍利塔,上置琉璃宝珠,称"志公塔",独龙阜也因塔上的宝珠而被称为玩珠峰。
其不久改名开善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卓有声名的大寺。
唐代称"宝公院",南朝时叫"开善道场",宋太平兴国年间称"太平兴国寺",庆历年间改称"十方禅院",明初称为"蒋山寺"。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选孝陵墓址,相中蒋山寺这块风水宝地,于是降旨迁寺。
灵谷寺导游词
灵谷寺各位团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南京阳光旅行社的导游王静茹。
大家可以叫我小王。
这位呢是我们的司机徐师傅。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参观这个六朝古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灵谷寺。
●景点概况: 1.灵谷寺的历史沿革2.御赐“天下第一禅林”3.“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的由来(1分钟)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东郊三大风景区之一的灵谷寺风景区。
可能大家并不知道,灵谷寺原来的地址并不在这里,而是在今天明孝陵所在地。
南朝时,梁武帝买下了那块地,为高僧宝志修建了一所开善寺,也就是最初的灵谷寺。
后来朱元璋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下旨把寺迁到了这里。
朱元璋赐名为“灵谷禅寺”,并且亲自书写了“天下第一禅林”的匾额悬于寺门之上。
当时灵谷寺寺僧千余名,占地五百亩,可谓盛极一时。
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后,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蒋介石成立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筹备委员会,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在原本已经面目全非的寺庙上建立阵亡将士公墓。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灵谷公园。
●万工池、文武方门、大仁大义坊:1.“万工池”名称及由来2.文武方门的建筑特点、门匾和题者、以及门前石狮的由来3.大仁大义坊的建筑特点、正面和北面的匾额、貔貅的作用和来历(2分钟)现在入口处的这座牌坊,是仿南朝时期的样式,前面的小桥名为迎驾桥,(是清朝时众僧迎接乾隆圣驾的地方)。
大家可以看到迎驾桥旁这个半圆型的水池,原为寺庙的“放生池”,供香客行善放生之用。
相传是朱元璋建寺时看到这里有山景无水景,下令一万军工在此筑池,所以也叫“万工池”。
绕过万公池,前面是原阵亡将士公墓入口的正门,这是1928年用钢筋水泥筑起的一座三拱文武方门,门墙为红色,故名红山门。
上面施以彩绘,顶上盖有绿色琉璃瓦。
下辟三个拱门,花岗岩基座。
原来门额上是蒋介石手题“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改为著名书画家钱松喦(yan第二声)先生书写的“灵谷胜境”。
门外一对石狮是北平军分会所赠。
(方门两边还各开亦拱门供车辆通过,东侧门额上提松涛,西侧门额上提泉韵。
灵谷寺导游词(精选8篇)
灵谷寺导游词(精选8篇)灵谷寺篇1各位游客,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是灵谷寺。
【灵谷寺概况】我在门口广场向大家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历史概况。
灵谷寺原来座落在紫金山的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也就是现明孝陵的所在地。
最初为南朝时宝志和尚的指定墓地。
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20xx年)12月宝志圆寂,梁武帝花20万铜钱买下独龙阜并葬宝志和尚于此。
同时建开善精舍,这就是最初的灵谷寺。
梁武帝的女儿永定公主出资在墓前建五级琉璃宝珠,称“志公塔”,独龙阜也因塔上的宝珠而被称为玩珠峰。
其后不久改为开善寺。
唐代称“宝公院”,南朝时叫“开善道场”,宋太平兴国年间称“太平兴国寺”,庆历年间改称“十方禅院”,明初称为“蒋山寺”。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选孝陵墓址,相中蒋山寺这块风水宝地,于是降旨迁寺。
灵谷寺原来坐落在紫金山的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也就是现在明孝陵的所在地。
最初为南朝时宝志和尚的指定墓地,梁天监十三年宝志和尚圆寂后,梁武帝萧衍之女永定公主买下此地,为他在墓前建五层舍利塔,上置琉璃宝珠,称“志公塔”,独龙阜也因塔上的宝珠而被称为玩珠峰。
其不久改名开善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卓有声名的大寺。
唐代称“宝公院”,南朝时叫“开善道场”,宋太平兴国年间称“太平兴国寺”,庆历年间改称“十方禅院”,明初称为“蒋山寺”。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选孝陵墓址,相中蒋山寺这块风水宝地,于是降旨迁寺。
洪武十四年九月动工,十五年九月完工,为了抚慰众僧,亲自赐名为“灵谷禅寺”,书写“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
当年灵谷寺规模十分宏大,占地五百亩,最盛时有僧人千余名,殿堂数百间。
后因战火遭到严重破坏,只有无梁殿因全部用砖石砌成,才得以独存至今。
1920xx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来纪念北伐阵亡将士。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灵谷公园,尽管这里是寺庙、公墓、公园的混合体,但人们还是把这一带称为灵谷寺,可见灵谷二字的魅力。
灵谷寺导游词
灵谷寺灵谷寺位于紫金山东麓,中山陵东侧,是钟山风景区游览景点之一。
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
灵谷寺最初建在紫金山南麓,即今明孝陵所在地。
远在1500年前南朝时期的梁朝,有一位很有名气的高僧叫宝志法师。
此人很有学问,梁武帝经常向他问卜吉凶。
宝志和尚圆寂后梁武帝买下了定林寺前的独龙阜来卜葬他。
永定公主又以汤沐之资造五级浮屠于其上,取名志公塔。
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为建造自己的陵墓,以“塔逼宫禁”为由,把蒋山寺及志公塔迁到今址。
寺建成后,朱元璋赐名“灵谷禅寺”,山门书“第一禅林”。
当时寺院占地500亩,其范围包括今天全部灵谷公园、谭延闿墓、邓寅达墓,以及今南京体育学院等地。
最盛时有1000名和尚。
据《金陵梵刹志》记载,明代灵谷寺在上元、江宁、六合、句容等地都拥有田地、山塘,总面积达34000多亩。
明朝政府还把栖霞寺等12所佛寺划归灵谷寺管辖。
寺域之广,财力之雄,寺僧之多,可称的上“天下第一禅林”了。
各位游客,刚才我们经过的那座桥是迎驾桥,是以前僧人为迎接皇帝所造的。
灵谷寺前我们看到的是放生池,池内栽种名荷。
放生池,亦名万工池,相传当时修筑该池时,动用了上万军工,一夜筑成故有此称。
现在我们朝北看,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
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其形式为三门,绿色琉璃瓦檐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
门额上有“灵谷胜境”,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喦题写的。
门前一对石狮为建造阵亡将士公墓的北平军分区所赠。
红墙左右延伸,东西各辟一门,为方便车辆通行,门上有砖刻门额分别是“松涛”、“泉韵”。
这里原来是灵谷寺金刚殿所在地。
进入红山门,我们走上一条宽敞的甬道。
而道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
牌坊建在一高大基座上,有42级台阶,六柱五门,高10米,牌坊前中门门额上横刻“大仁大义”四字,北面刻“救国救民”四字,这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题写的。
左右门额上均饰有瓷质国民党党徽。
2019年精选的灵谷寺旅游点导游词
2019年精选的灵谷寺旅游点导游词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这也是一座历史名城,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灵谷寺导游词,仅供参考。
灵谷寺导游词 (一)各位游客: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
我们的车正在行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车窗两侧,沿途玉兰挺立,林木茂密,曲径通幽,我们仿佛置身于仙灵境地。
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创建历史。
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
到了明代,然后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
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14 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
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
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
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各专”。
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僧人l千。
难怪朱元津将它看成杰作,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
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
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红山门—阵亡将士牌坊—无果殿—阵亡将士纪念碑】各位游客:我们已来到了灵谷寺的山门前,山门是寺庙大门的通称。
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
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是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檐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
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字,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岳先生的手笔。
导游词-灵谷寺
导游词-灵谷寺.txt时尚,就是让年薪八千的人看上去像年薪十万。
我们总是要求男人有孩子一样的眼神,父亲一样的能力。
一分钟就可以遇见一个人,一小时喜欢上一个人,一天爱上一个人,但需要花尽一生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
各位朋友,钟山之麓,还有一些民国要人之墓,从前面“八功德水”开始就是谭墓的墓道了。
“八功德水”现用石栏围护,清泉从二龙头中流出,自古相传此水对人体有八种有益功能,是优质矿泉水。
泉后路中有一汉白玉赑屃,上驮一碑,现刻“灵谷深松”,原为谭延闿的墓碑。
可能在场的朋友们大多不了解这个人,他出身清代大官僚家庭,父官至巡抚(省长),本人为光绪进士,点了翰林,宣统元年任湖南咨议局长,此公精明圆滑,审时度势。
辛亥革命爆发趋附革命,又杀害革命党人,夺任湖南都督,又追随孙中山和蒋介石,历任内政部长、国民党中政委主席、党部主席、国民政府主席,他纵横捭阖,官运亨通,1932年病故,享年52岁。
国民政府下令国葬,蒋介石亲选墓地。
谭墓依山带水,曲折幽深,具浓厚的江南山水园林风格。
第一段墓道350米长,尽头是一圆形广场,中间有一圆形花坛,上植松竹梅岁寒三友。
坡道入口有一回柱三门汉白玉石坊,清代式样。
柱头有石狮云板,三门横枋上有佛焰背屏立于须弥座上,柱基夹有抱柱鼓石。
东南有一石碑,原为国葬令碑;南面有一方石碑,原刻谭的生平,现碑坊上文字都已不存。
牌坊内坡道有石马一对,是第二段200米水泥墓道的起点。
右转上坡即为祭堂,歇山重檐。
面阔五间,梁柱藻井饰以描金彩绘,原门窗镂花金钉。
堂前为花岗石祭台,台二例有方形经幢两柱,仿佛教之物。
祭堂内原有许多珍稀祭器祭台,抗战期间流失殆尽。
台东有一汉白玉牡丹花坛,刻有三圈飞龙图样。
顺坡上行,右下方是曲水流觞出自景区。
曲水流觞东晋时海西公宴请群僚的流杯渠,又取王羲之兰亭序中临溪饮酒作诗之趣。
流瀑阁上有千秋坊、水亭、心亭、香竹芳亭,流水跌宕,层台错落,小桥越溪,林路盘折,完全是山水园林的文人写意,幽雅至极,在墓园中独树一帜。
灵谷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前往南京东郊三大景区之一的灵谷寺游览。
车行下坡,我们看到一处面积不大的湖面,水平如镜,山光树影,十分缓丽。
湖边一座临水而建乳白色琉璃瓦覆盖的卷棚歇山顶的开敞建筑叫流徽榭,是1937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资建造的,用以纪念军校创始人孙中山先生。
由黄埔一期学员,后成为开国元勋之一的徐向前元帅题写“流徽榭”楷书匾额。
再向前,绕过灵响亭即到了灵谷寺大门万工池停车场。
我在门口广场向大家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历史概况。
明朝初年,钟山西侧的蒋山寺搬迁至此,改名为灵谷寺。
它最早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5年)。
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在高僧宝志(济公原型)圆寂后,于此建五层琉璃珠宝塔,第二年武帝扩建造寺,名开善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卓有声名的大寺。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选中寺址为陵寝吉地,并利用皇上权威迫其二次搬迁,于1381年(洪武十四年)在现址复建。
这位和尚出身的太祖皇帝,为避迁寺建陵不敬之口实,亲自赐名为“灵谷禅寺”,书写“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
当初养寺僧千余名,下辖12座佛寺,包括栖霞寺、定林寺等大寺庙,占地500余亩,拥有庙产三万四千多亩土地山林,可谓盛极一时,名噪佛界。
数百年间,屡有修茸,景况不衰,康熙南巡,游寺题联,韩隆驻辟,作诗赐宝。
可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清军镇压太平军,在此几次摆开战场,巍峨殿宇,付之一炬,仅剩下烧不掉的无梁殿。
太平天国失败后,两江总督曾国藩虽重建少部分建筑,但也绝非前貌了。
1928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在原寺庙布局上略加改造形成公墓格局,中轴线上为第一公墓,两翼距中轴300米分别建第二、第三公墓,建门、树坊,改造无量殿,兴建纪念馆、纪念塔,成为民国时期一处重要的中山陵园附属纪念区。
这里安葬了数以千计的国民党部队官兵的遗骸,每逢纪念日都有祭祀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灵谷公园,栽植树木花草,维护旧观,继续开放游览。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篇一:13年版灵谷寺导游词】灵谷寺【景区概况】1分钟1、灵谷寺的历史沿革2、御赐“天下第一禅林”3、“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的由来各位游客,现在呢我们已经来到了灵谷寺风景区。
灵谷景区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梁代,高僧宝志圆寂后,梁武帝的女儿在紫金山下独龙阜玩珠峰修建了一座宝公塔安葬高僧宝志,后来又建了寺庙。
明初朱元璋看中了玩珠峰这块风水宝地,决定迁寺为自己修建陵墓,几经辗转后,宝志的灵塔和寺庙就被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朱元璋为寺庙赐名灵谷禅寺,并题写“天下第一禅林”的匾额。
可惜的是,寺庙在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
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旧址为阵亡将士公墓。
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灵谷公园,1981年改名灵谷寺。
【万工池、文武方门、大仁大义坊】2分钟1、“万工池”名称及其由来2、文武方门的建筑特点、门匾和题者、以及门前石狮的由来3、大仁大义坊的建筑特点、正面和背面的匾额、貔貅的作用和来历现在入口处的这座牌坊,是仿南朝时期的样式,前面的小桥名为迎驾桥,是清朝时众僧迎接乾隆圣驾的地方。
迎驾桥旁这个半圆型的水池,原为寺庙的“放生池”,供香客行善放生之用。
相传是朱元璋建寺时看到这里有山景无水景,下令一万军工在此筑池,所以也叫“万工池”。
前方我们看到的大门就是灵谷寺的正门---红山门。
这里原是寺庙金刚殿旧址,民国时期,被修建成为公墓大门,门为朱红色,单檐歇山顶,上覆盖绿色琉璃瓦。
原先门上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在门额上悬挂有我国著名书法家钱松喦先生所书写的“灵谷胜境”四个大字。
门前的这对石狮,是建公墓时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过红山门,穿过青石甬道,在42层台阶的原天王殿的旧址上,有一座六柱五门十一脊高 10米的大牌坊。
它是仿照北京十三陵的大牌坊修建的,牌坊的瓦当上有国民党党徽的图案,滴水上则采用了梅花的造型,牌坊上方同样也镶嵌着瓷质党徽,牌坊两面均有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所书的题额,正面书有“大仁大义”四个字,所以这个牌坊被叫做大仁大义坊,坊的背面写的是“救国救民”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