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的体制机制
现代社会工作之所以具有制度化利他主义特征
现代社会工作之所以具有制度化利他主义特征,是受社会工作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社会工作就是一种协助人们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并增强他们社会生活功能的一种社会制度化的方法。
社会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公益事业,它以人文关怀为圭臬。
这种工作不是靠市场机制来推动和维持的,相反,它必须超脱市场那种商品交换关系。
这样,设计一种激励体制来调动社会工作者积极性以合理利用公共资源和设施履行助人职责就显得非常必要。
在合理的制度条件下,社会工作者追逐个人利益的行为不但不会对受助者产生不利作用,相反,还会延伸出一种/利益正相关0的效果。
因为社会工作者只有在客观上真正帮助了受助者,才会得到制度的承认、公众的支持,他个人的利益也才能实现。
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关系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社会工作制度化的利他主义特征。
按照卢梭的观点,自爱、利己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同情、利他品性则是根据社会要求应该达到的,是一种当然的要求。
美国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曾设想了一个/自利的行为谱线0:在一端,受益的只是个体,然后是核心家庭,然后是扩大的家庭,然后是群体、部落、酋长国;最后,在另一端,是社会政治最高单位。
他认为,在上述生物行为线上,人是相当接近以个体为中心一端的。
〔10〕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差序格局0的利他主义顺序,也就是说,利他的强度和频率随着亲属关系的疏远而急剧下降。
如此看来,利他行为是社会普遍性价值要求,从个人来说则非必然具有的,因此需要外在力量的推动。
显而易见,社会工作者的利他主义品性也不是天生就有的,那么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受助者对社会工作者而言,只是职业上的帮助对象,他们是/异己0的陌生人,是处在以社会工作者为中心的/差序格局0中外围的人。
因此,社会工作者对受助者的利他思想及行为不可能自发地产生。
要使社会工作者树立利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有两种基本途径:一是通过教育培养,使社会工作者形成以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忘我精神为内容的利他主义的道德自律;二是通过一定的制度机制促成。
社区社会工作主要内容考点
社区社会工作主要内容考点社区社会工作主要内容考点社区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的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分享社区社会工作主要内容考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1、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单位制和街居制P329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是以“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
首先,单位体制不仅是生产组织,也是一个复合组织,兼有政治、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功能,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管理方式。
其次,国家通过“街—居”(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对少数的社会闲散人员、民政救济与社会优抚对象进行社区行政管理。
2、市场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社区制 P329~P330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推行“社区建设”,有别于传统的“街居制”,民政部通过调整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上下隶属关系,赋予居委会更多社区事务自主权,来倡导“社区制”。
从街道组织看,这种多元主体包括:政党组织(主要是共产党) 、政府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
(多选)二、社区服务: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由于社区服务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所以人们对其体系的概括也不尽一致,有的从内容的结构角度出发,分为核心内容(重点内容)——福利性服务,中间部分(一般内容)——行政事业性服务,边缘内容(辅助内容)——商业性服务;有的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分为特殊对象的服务和一般居民的服务;有的从社区服务的层次出发,分为以福利机制维持的正式层次服务、以市场机制作为驱动力的准正式层次服务和以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非正式层次。
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社区服务政策要求及其实践成果,我国社区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面向各类弱势人群的福利服务:所谓弱势人群,是指在经济、社会竞争中牌不利地位,因而存在着种种生活困难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以及优抚对象等。
【精品】社会工作原理
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是在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一项专业性工作.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属性.另外还具备实践性、科学性、客观性和价值中立的特性。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1、欧美国家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1)、思想渊源A、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希伯莱文明对社会工作的影响B、基督教文明的“爱”的概念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直接思想根源C、人道主义价值观念对社会工作的直接影响(2)、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变迁;生活十分贫困;大量贫民的存在,会给社会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2、产生背景的总结:(1)、欧洲古代的社会思想传统、基督教文明以及人道主义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2)、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则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与发展的直接社会动因。
社会工作的出现1、1601年英国的济贫立法意义:1、政府担起社会救助的责任;2、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3、确定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4、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缺陷:(1)可能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2)对贫民的自尊心注意不足;(3)干涉了贫民的谋生的自由。
2、欧美国家出现的有组织的志愿性济贫救困活动慈善组织会社(COS)的影响:(1)1869年,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成立;(2)慈善组织会社组织大批友好访问员开展工作;(3)其所开展的个别调查成了个案工作的开端;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社会工作从一项志愿的助人事业到一个独立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个人与社会的需求推动了它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工作人员的专门化,作为一个共同体他们也在不断地努力推动它的专业化进程.1.对社会工作的理论总结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1917年,玛丽·里士满出版了《社会诊断》,标志着社会工作成为一门专业。
香港的社会工作及其运行机制
香港的社会工作及其运行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香港专业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社会工作既是指一种运用专业技能和知识帮助社会成员克服生活障碍,增强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又是指从事这类服务的一种专门职业。
香港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相当广泛,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的各类弱势群体,并且根据香港社会的实际情况,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本地特色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法。
目前香港社会工作机构开展的服务主要有:家庭和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康复社会工作和社区发展工作等。
香港确定的家庭和儿童社会工作的目标是:维系和巩固家庭,促进家人互相关怀,以预防和解决个人及家庭问题;保障儿童权利及培养儿童成才。
其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为发生家庭问题或危机的居民及其家人提供家庭问题的个案辅导和支持服务,帮助其解决问题和克服危机;开展家庭生活教育和家务指导服务,通过办讲座、开研讨会、小组活动、媒体宣传等形式,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家庭理念,改善家庭关系,防止家庭问题发生;为受到虐待、遗弃和不良行为侵害的儿童、妇女按照有关法律提供保护,包括为受害妇女提供临时住宿和法律援助;为得不到父母照顾、被遗弃、受虐待、非法入境、出现行为和情绪方面问题的儿童安排住宿照顾、寄养服务和入读学校;为父母双亡或被遗弃,以及非婚生而其父母不能或不愿意抚养的儿童物色领养家庭,处理领养申请。
香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是:针对青少年在社交、康乐、学业和成长方面的需要,协助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潜能,培养公民责任感,贡献社会。
香港设有专门的青年事务办事处,负责统筹、组织、辅导各项青年服务工作,包括青少年中心的服务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外展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综合服务队和建立各种青年活动小组,推行香港青年实践计划,举办各类青少年暑期活动和社区青年团体活动等。
2022-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2-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50题)1、村民委员会每届的任期为()年。
A.2B.3C.4D.5【答案】 D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其主要举措包括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形成科学化、制度化和()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环境。
A.规范化B.法治化C.公开化D.服务化【答案】 A3、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双胞胎的产假为()天。
A.120B.105C.98D.113【答案】 D4、在社区服务主体中,()是社区服务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
A.政府B.社区居委会C.社区民间组织D.驻社区单位【答案】 B5、(2020年真题)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通过()进入城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
A.任命B.选举C.竞聘D.考试【答案】 B6、某市体育局拟对城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建立数据模型,A.市公安局B.市体育局C.市统计局D.市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关【答案】 D7、人民调解中的调解会由( )主持。
A.调解委员B.调解委员会主席C.调解委员长D.法官【答案】 A8、某集团董事长与某慈善组织负责人商谈后决定,拟举办一场大型文艺演出,承诺将所有收入捐赠给该慈善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公益项目,同时作了一些口头约定。
根据《慈善法》,下列口头约定中,正确的是()。
A.双方应当在举办活动后签订捐赠协议B.举办活动中,可以置放集团烟草产品广告牌C.该组织可以撤销捐赠D.活动结束后,捐赠情况应及时向社会公开【答案】 D9、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有l/10以上的村民或l/3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召集村民会议,应当提前( )天通知村民。
A.3B.5C.8D.10【答案】 D10、根据《信访条例》,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日。
深圳社工“1+7”文件
深圳社工“1+7”文件来源: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初步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现就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深圳社会工作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1.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
社会工作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提供专业社会服务,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的职业活动。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和标志,对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7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也较早地遇到了各种矛盾和问题,明显受到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面临着社会治安、城市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事业建设方面的“四个严峻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也需要通过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来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
社会工作人才是深圳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建设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全面落实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应当在社会建设包括社会工作方面带头落实好中央的要求,切实把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作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加快推进步伐,力争取得比较大的突破。
社会工作的体制机制
2、经费保障
• 2009年10月,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政府购买 社会组织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将公益服务类 社会组织列入开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试点 范围,而且“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同级政府部门 职能转移的方案,对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有关事 项进行梳理,优先在现有相关经费中安排。”广 州、深圳、珠海、东莞也均出台了《财政支持社 会工作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
制约机制 反
规 范 馈
反馈
反馈
激 励 机 制
提供动力 社会 工作 运行
系 统 外 扰
反馈
反 引 领 馈 馈
反 障 保
行 保障机制
运
三、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的发展方向
围绕专业社会工作的主体、政策、资源、人才、服务等重 要方面,建立健全环环相扣、运转流畅的体制机制,形成 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与事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小结:
激励机制、制约机制、保障机制构成了社会 工作整体机制的有机系统, 同时这三个子系统在 结构上是协调的, 在功能上是耦合的, 相互补充 的, 其协调中心就是社会工作主体。 (具体如下图)
引 领 馈 社会制度 社会文化 社会经济 历史条件 · · · · · · · 决定 社会 工作 主体 引领 反
(一)体制、机制与制度
• 1、体制: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制设置、领导隶属关 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 —《辞海》第六版,夏征农、陈至立 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5.
体制: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文体的 格局;体裁。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08
—甄炳亮 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副司长. 澳门社会工作的特点与现状 [N]. 中国社会报,2012-06-05003.
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西州关于深化城镇社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西州关于深化城镇社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1.05•【字号】西政办〔2016〕2号•【施行日期】2016.0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正文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西州关于深化城镇社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西政办〔2016〕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各行委,州政府各部门:州民政局制定的《海西州关于深化城镇社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已经州政府十三届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月5日海西州关于深化城镇社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城镇社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结合海西实际,提出本指导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城镇社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工作的总体要求(一)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州社会治理不断加强,社会事业投入逐年增加,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但从实践来看,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运行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队伍和居民群众自治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在乡镇(街道)和城镇社区的职责定位不明确、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不高、社区服务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当前,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下移,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有利于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全面提升城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增强社区自治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州相关会议精神,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重点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社区服务和管理网络,增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服务社会功能为目标,促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管理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为建设新海西、创造新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社会工作体制机制首先,应当制定相应的社会工作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有计划、分步骤地推动社会工作在儿童服务、青少年服务、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家庭服务、社区建设、矫治服务、医疗卫生等各领域的发展,实现社会工作的多元化和专业化。
其次,建立包括资格认证、从业规范、登记管理、继续教育、评估监督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工作职业制度,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
第三,设置相应的行政管理机关,构建社会工作的行政管理体制,统筹协调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四,增加“政府购买服务”等用于社会工作发展的财政预算,创建有利于社会工作发展的财政体制。
建议在每年财政支出的公共服务项目的预算中,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社会工作事务的固定投入。
并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参考GDP的增幅,按比例提高社会工作的经费投入比率,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
同时,应积极探索建立现代社工制度,将社工岗位服务购买纳入政府采购体系,使社工服务成为社会建设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
2. 实践和确立社会工作运行机制。
以社区为平台,以各类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为载体,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抓手,创建“社区、社团、社工”三社互动和“社工、义工”两工联动机制,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社工引领、义工服务、群众得益”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
打破“自上而下”的行政性传统工作模式,采取一种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大众化的方法开展公共事务的管理,逐步理顺“减震器”, 社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必须加强社会工作。
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工作人才内涵和标准的宣传教育工作, 澄清模糊认识, 普及社会工作知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之后, 培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进入了全国规模的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社会工作作为现代职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职业, 它是一种以助人自助为宗旨,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 整合社会资源, 协调社会关系, 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 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促进社会和谐的专门职业。
浅析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创新
浅析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创新摘要:社会治理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国自2013年提出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以来,逐步开展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研究。
对于社会工作介入管理社会创新的路径和空间,许多学者进行了理论探讨。
大多通过政府服务合同在基层社区开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创新社会治理;文献综述二、社会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1.“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变革和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社会管理理念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现实。
2013年,我国提出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四项战略任务,即完善社会管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专业专业的社会工作每个人都可以有效地介入其中并发挥独特的作用,这意味着现代社会秩序思维和我国管理模式的积极转变。
二、“社会治理”与“社会治理”社会管理是以政府为管理主体,通过行政手段,协调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规范社会秩序,防范社会威胁,确保社会运行的良性条件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居民生存与社会发展。
社会秩序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化,即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区等主体通过平等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共同参与,矛盾突出、威胁频发等现象旨在治理和规范,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成员的最大公共利益。
与两者相比,社会治理重在政府,即一个主体运行社会;社会秩序强调由多个参与者共同治理社会。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秩序,是一个从集权到分权的过程,从简单的行政管理到多方合作管理,即主体多元化的过程,包括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等将成为新的管理机构。
三、“社会工作”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兼容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有效的社会管理方法,促进社会管理技术在自下而上社会的融合,是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工作组织作为重要的行动者在社会领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方法并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社会工作是一种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专业服务。
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是指社会工作组织、法律法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制度化的安排和机制。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社会工作体制机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
监督机制可以监督社会工作组织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确保他们按照职业道德和职业准则履行工作职责。
评估机制可以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这些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社会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质量。
总之,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的建立是推动社会公平发展、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重要条件。
社会工作组织、法律法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等方面的建设都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和支持。
只有健全完善的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汇总社会工作导论(重点)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1.什么是社会工作(由一般定义—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中美界定)①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work翻译而来,基本内涵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福利的框架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②是在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工作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一项专业性的工作。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和地区表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机构有从事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是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美国是最早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国家,其普遍接受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个人、小组、社区增强或恢复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的专业活动。
而我国于1991年给出定义:社会工作是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
此外,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2.简述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解释专业—从学科、职业上—国家、地区表现)①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作为一个专业应表现为:执行这些功能的机构由一批有专业资格的人组成,他们经过专门训练,精通该学科的主要内容,使用专业的方法与技术。
他们适应社会需要,在社会上起着专门的作用、担负职责,享受优惠。
②学科上来说,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职业上来说,社会工作脱胎于早起的慈善事业,但随着受助人情况的复杂化和现代社会对受助人正当权利要求,组成社会工作专业团体成为必要。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地区表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机构有从事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是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工作发展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工作发展综述自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推动下,社会工作从此成为了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走向了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道路。
下面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综述。
一、政策导向自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颁布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已经被纳入了国家立法规划和政府工作的范畴之内,成为了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
政府、社区、企业等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舞台。
二、专业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在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工作标准等方面,均得到了持续稳步提升与完善。
多家高校陆续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原有的相关课程也得到完善,使得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得以提高。
同时,我国对于社工人员从业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也有了更为清晰严格的要求。
三、创新实践社会工作在实践中的灵活转化和不断拓展,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在五年来的实践中,社工人员在推广公益慈善和扶贫济困、服务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支持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开展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实践成果。
四、市场化运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工作逐渐向市场化方向转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机构、服务项目和市场竞争。
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引入,使得社会工作逐渐成为了一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生产力。
然而,市场化的引进也存在一系列风险和问题,例如社会工作服务市场的监管不足、社会工作服务价格不易掌握等。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果,但仍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专业人才短缺、政策法规不健全、机构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未来,中国社会工作事业需要在政策引导、标准规范、实践创新、市场化运作等方面持续推进,不断提升其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必要性、任务及体制机制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必要性、任务及体制机制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必要性、任务及体制机制/特别策划/CHINASOCIALWORK/◎关信平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必要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目前已建成包括农村扶贫开发,城市就业扶助的反贫困行动,通过社会保险的贫困预防体系,以及通过社会救助的反贫困行动等主要的反贫困行动体系.在整个反贫困体系中,社会救助体系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反贫困行动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的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并在反贫困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杰而,当代社会中的贫困问题具有复杂的背景和原因,每个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也都千差万别,仅靠一般性的救助往往难以满足贫困家庭多样化的需要,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要提高社会救助的反贫困效果,除了给贫困家庭提供各种直接的经济援助外,还应该重视调动贫困家庭自身摆脱贫困的能力,动机和意志,并且注重提高社会救助项目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救助工作者都提出, 应该在社会救助和反贫困行动中引入社会工作的机制,将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相结合,以提高社会救助和整个反贫困行动的实际效果.部分地区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本文简要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必要性,基任务及体制机制本任务和相关的体制机制问题.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必要性1.对贫困者的多样化服务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贫困者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在经济上陷入困境,而且往往在就业,交往与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子女教育以及老人,病人和儿童照料等方面也面临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困难,并且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理或心理疾患,有些贫困者还可能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歧视,社会排斥或权利侵害.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和困难,仅靠社会救助提供有限的经济援助是难以解决的.在有些情况下,接受社会救助还可能使一些贫困者被贴上"贫困烙印",加剧他们在社会交往和心理感受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贫困者应该给予多样化的服务,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援助,而且需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为其提供生活照料,社会支持,心理关怀, 维权和社会关系疏通等各方面的服务.而这些多样化的服务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才能更好地实现.2.对贫困者的社会及心理扶助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贫困家庭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确实是因年老,重残,长期疾病等原因而失去了自我摆脱贫困的能力,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长期救助, 但也有许多贫困者自身还有摆脱贫困的能力或潜力.对于后一类贫困者来说,导致其陷入贫困的原因当中,许多只是暂时性的困难,除了社会的因素及个人和家庭的客观困难因素之外,往往也存在贫困者自身摆脱贫困的动机不足和认识偏差的问题.积极的社会救助应该去帮助有能力和潜力的贫困者自己摆脱贫困, 这就需要针对每个贫困者和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开展工作,在给他们提供救助的同时,也提供各种必要的社会支持,动机重建以及培训和能力提升服务,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和摆脱贫困的信心,增强自身摆脱贫困的能力.而要做好这类服务,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以社会工作的方法去达到提升贫困者动机和能力的目标.5.社会救助管理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参与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项目相比,社会救助项目的管理更加复杂. 它既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也需要针对每个救助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案管理.而且,对每个救助对象的管理涉及申请审批,受益,动态管理的全过程,既需要通过社区组织去实施,也需要专业化的方式去管理.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可以使社会救助的管理更加个别化,人性化和专业化.24中目社会工作2010.8(上)/CHINASoCIALW0RK/特别策戈Ⅱ/ 一方面,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可以使申请者资格审查和需求评估, 审批标准掌握,救助效果评估,救助与能力恢复及提升等方面的工作都更加个别化,有针对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救助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使社会救助的管理更加人性化, 避免一些非人性化方法(如张榜公布受助者名单等)对救助对象的伤害.此外,在社会救助的管理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能够更好地采用各种专业调查评估方法,技术手段, 心理技巧和信息网络,更专业地将统一的政策标准应用于千差万别的个体,也能更专业地把握复杂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好地与社区,用人单位以及银行,医院,法院,各类社会组织等与社会救助项目业务有关的组织机构打交道,提高社会救助管理的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从而从总体上提高社会救助管理的科学性水平.4.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是社会救助实现目标和功能转变的必要保障我国社会救助正处于需要进行目标和功能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世界范围看,尽管社会救助一直是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制度之一,但它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社会救助对穷人的负面影响,二是社会救助所导致的福利依赖和"贫困陷阱"等,导致过去很多国家对社会救助都存在争议.因此,社会救助制度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消除这些负面影响,改变其单纯地进行经济救助的目标, 朝向既治标又治本,更加人性化管。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助推综合执法上档升级合川区农业委员会近年来,我委在中共合川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委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依法行政这条主线,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导向,以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为目标,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引智聚力为目标,构建内外协作机制一是构建农委内部协作机制。
在"检打联动"工作中,我委以法制工作机构为桥梁,要求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送法制工作机构备案。
法制工作机构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当事人,及时提出查处建议,要求执法机构迅速调查处理,避免例行检测与执法抽检"两张皮"。
二是构建农委外部协调机制。
我区地处重庆西北部,毗邻四川省武胜县,极易形成监管盲角。
为构建疏而不漏的执法网络,在合川辖区内,我委与公安、工商等部门密切协作,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对跨区域案件,我委扩大片区协查适用区域,案情上报、案情通报不局限于片区协查联席单位,进一步延伸至四川省武胜县、岳池县等周边省市农业部门。
三是构建辖区镇街协管机制。
我委对涉及种子、农药、肥料、渔业船舶安全、农机安全监理等管理事项,与全区30个镇街签订了协管协议,择优选用协管人员140人,协助开展执法监管工作。
在涉农纠纷调处上,充分发挥当地镇街协管人员的作用。
通过监管领域的合理分流及监管力量的适度引入,委农业执法机构把有限精力投入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管。
二、以普法宣教为抓手,构建能力建设机制一是注重提高管理对象法制意识。
我委通过举办培训班、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全区农资生产经营者1650人、农产品经营企业300多家、渔船船员700多人进行农业法制培训。
二是注重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养。
每年举办法律学习培训班,邀请法律实务专家讲解实务技能,对执法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网上法律知识竞赛,建立每月逢"十"集中学习日制度,着力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
社会工作行政(完整版)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这个自美国发源并向世界流传的名词, 它的原义指的是,由私人为实现自己的 某种非经济性愿望或目标而发起的各种 各样的社会机构或组织。
不仅包括基金会、慈善筹款会等公益类中介 组织,也包括社交联谊、互助合作、业主和 专业协会等互益类组织,还包括私人创设的 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服务机构、艺术团体、 博物馆、研究机构等服务类组织。美国甚至 把教堂也归入NPO。
NGO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 , 但目前人们在使用NGO概念的时候,主要 是指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如红十字 会、希望工程、残疾人联合会、志愿者组 织,以及各类基金会等等。这或者可以称 为狭义的NGO概念。
学术界对NGO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莫 衷一是。在这里我们采取目前学术界应 用比较多的一种定义,这种定义认为: 非政府组织是依法建立的、非政府的、 非营利性的、自主管理的、非党派性质 的,并且具有一定志愿性质的、致力于 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
共同点
职权集中化 法制化 人员专业化 服务供给多元化 经费主要由政府承担
差异
基本价值取向 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差异 运行机制的差异
中国的社会行政体制
计划经济时期
性质 构成
改革时期
性质 构成
第一节 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
作为组织的社会服务机构
总体来说,NGO和NPO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社 会团体的性质,这两个概念都是中国近年从 西方引进的,对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 的解释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性的看法。许多 美国人喜欢用NPO一词;联合国的各种文件在 内和其它许多国家的官方文件里使用最多的 仍然是NGO一词。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把这两类 组织称为公益组织或慈善组织,根据《社会 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2条规定,NPO、NGO和 社会团体三者内涵互相交叉,业内人士认为 没有本质区别。
社会工作四大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社区照顾模式)
社会工作四大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社区照顾模式)一、社区发展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的定义:是指通过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互助合作,再加上上级政府和外界机构组织的协助和支持,动员社区内外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求的一种工作模式。
该模式强调的是居民的参与和合作沟通,注重居民在参与守区发展过程的个人能力、公共意识和社区归属感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社区物质环境的建设。
(二)社区发展模式的特点:1、该模式起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之后被发达国家的城市社区工作借鉴,成为世界上促进社区发展和开发的主要模式。
2、该模式对社区硬件环境建设和社区中的人的发展双重目标并重,而且认为社区发展中人的能力提高、公德意识培养、社区归属和认同感的培养比简单的物质环境的建设更重要。
3、该模式所用的工作思路基本上是引导居民参与、和各级各个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协作来解决社区问题,尽量化解矛盾,不太注重冲突和抗争。
4、该模式因为强调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所以开展工作起来难度较磊,不如简单的社区物质环境建设,只要有钱就可以。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其工作成效才会更加持久,也才会更有利于基层民主的建设和培养(三)该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中国当前的社区建设提倡的基本思想是和社区发展模式相一致的。
比如在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2000年23号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大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中国社会有着和谐共识的传统文化基础,注重乡土意识和邻里互助,又加上新中国政府对基层社区高度重视居民自治的基层民主建设,这些都是适合社区发展模式的有利条件。
当然,因为我国传统的高度统一的单位制组织结构还未转化为功能分化的多元组织结构,政府部门习惯于对基层社区下命令,实行行政领导,又加上市场经济机制的扩大侵对影响居民关心参与社区公共发展。
第二章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法规与政策
第二章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法规与政策第一节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法规与政策一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的要求(一)统筹规划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1.统筹规划,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队伍建设的法规与政策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队伍建设法规与政策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法规与政策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法规与政策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的要求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的要求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和激励工作的要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 体制机制与政策目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对象及范围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的程序与监督管理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主要目标完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制度加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建设 发挥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功能与作用建立健全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保障体系2.合理配置教育培训资源,加快建立不同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切实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道德建设1.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道德体系。
2.积极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
(三)大力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1.三项工程包括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程、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工程、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2.两项培训(1)对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相关事业单位、部分执法单位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方法技能培训。
(2)对下派基层锻炼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相关事业单位、部分执法单位的干部和选聘到村、社区任职的大学毕业生普及社会工作专业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志敏.《香港的社会工作及其运行机制》[J]社会学研究.2002年.
四、与群众工作体制机制的对比
相同点:
主体地位 定位 激励方式 运作过程
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1、保障功能相同:双重保障功能 2、目的统一于服务对象之上 3、内容上都有党委组织领导
• (二)制约机制 1、社会工作管理体系
国家 美国
社会工作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规范社会工作教育 体系,审核和评估各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运 作状况的作用)、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制定 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和各专业领域的社会工 作标准,起着行业自律和专业支持的作用)和 美国社会工作理事会联盟(社会工作法规建设 的信息资源中心,协助各州社会工作理事会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政策体系研究 》,广东民政 ,2014年4月
3、政策保障
2006年7月20日 2009年4月8日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办法
2009年9月7日 2011年11月8日
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
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编办 等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 设的意见
—顾东辉《发达国家/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研究》,民政部2007年课 题
3、岗位设置:
① 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按对象设岗位、以需求定数量的原则,在
涉及社会工作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社会公益性民间 组织中研究设定社会工作岗位。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 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 深发〔2007〕18号
—《辞海》
• 4、区分:
制度 体制
位于社会体系的宏观层面和基础层面,侧重于社会的 结构。
位于社会体系的中观层面,侧重于社会的形式。
机制 位于社会的微观层面,侧重于社会的运行。
eg: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类型属于制度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采取的形
式(如股份制、承包制、国有制等)属于体制问题,生产资料在生产 过程中如何运作、如何发挥作用,属于机制问题。
② 2008年10月,人社部、民政部联合出台《关于民政事业单位社会工作 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民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 原则上要以社工岗位为主。
—甄炳亮.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副司长.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 置管理指导意见》解读.省民政厅人事教育处 .2010年6月
③ 加拿大在政府设置的社会福利机构中,许多岗位都要求有社会工作的 专业背景。在医院等卫生机构,社会工作岗位都是由社会工作专业硕 士学位的人来担任。对于私人开设的社会工作机构,除了要求必须具 有社会工作硕士以上学位外,还要取得政府部门的批准,取得营业执 照,并且明确机构的服务内容,如心理咨询、酗酒、药物滥用等。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 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 深发〔2007〕18号
2、经费保障
• 2009年10月,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政府购买 社会组织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将公益服务类 社会组织列入开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试点 范围,而且“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同级政府部门 职能转移的方案,对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有关事 项进行梳理,优先在现有相关经费中安排。”广 州、深圳、珠海、东莞也均出台了《财政支持社 会工作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
—陈鲁南,袁德.美国社会工作制度简介[J].社会福利,2007,(第B10期).
• 2006年7月20日,民政部颁发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 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 试实施办法》。
—民政部 《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2006年7月20日
• 2009年民政部出台《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办法》, 进一步规范社会人才管理。
—朱希峰. 加拿大的社会工作体制[N]. 中国社会报,2007-01-22004
④ 中国推出了“7+1”岗,即7个必须岗和一个专业试点岗,通过岗位设 置保障专业社会工作逐步推行。
—陈微,马丽华主编.《中国和谐社区上城模式 共建、共治、共享 的333+X社区大服务体系实证研究》. 2011 年.
二、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的内容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政策体系研究 》,广东民政 ,2014年4月
4、行政管理
• 香港以政府为主导、以非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为主体、由 社会志愿者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良性运行和发展机制。
—吴亦明.香港的社会工作及其运行机制[J].社会学研究,2002,01:69-80.
• 澳门先后出台了确定社会工作体系、设立社会工作委员会、 长者事务委员会、复康事务委员会、禁毒事务委员会、社 会工作局的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长官批示。
反馈
主体
反馈
制
反馈
运行
反
引
馈
领
保障机制
反 馈
保 障 运 行
三、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的发展方向
围绕专业社会工作的主体、政策、资源、人才、服务等重 要方面,建立健全环环相扣、运转流畅的体制机制,形成 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与事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柳拯. 加快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J]. 唯实(现代管理),2012,07:25.
对于正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 社会化改革的内地而言,其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的发展方向 应该为:
• 第一,建立专业化的现代社会服务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行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
• 第二,大力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是市场 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社会服务体系和调节机制的重要途径。
进行立法,并负责全国通行的执照考试、管 理)。
—陈鲁南,袁德.美国社会工作 制度简介[J].社会福 利,2007,(第B10期).
加拿大 形成了法律保障、政府主管、社会参与的较 —朱希峰. 加拿大的社会工作
为完备的管理体制。
体制[N]. 中国社会报,2007-01-
22004
中国 瑞典
由政府统一领导,各级政府部门分块负责。 —徐柳凡 阳光宁 赵怀娟主编. 《社会工作行政》 . 2005 年.
—中国法制社编.《社会工作法律法规政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年6月
• 4、政府购买服务
• 2012年11月,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政府 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在政府购买社 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对象、范围、程序与监督管 理等各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政策体系研究 》,广东民政 ,2014年4月
③ 在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工作的社会工作者,要采取学历、 资历、资格、业绩、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按照以岗定 薪、以绩定奖、按劳取酬的原则,保证其薪酬不低于同等 条件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水平。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 会工作发展的意见 深发〔2007〕18号
④在美国,作为授薪的全职职业岗位,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待 遇在职业薪酬待遇体系中处于中上等水平。
(一)体制、机制与制度
• 1、体制: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制设置、领导隶属关 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
—《辞海》第六版,夏征农、陈至立 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5.
体制: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文体的
格局;体裁。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08
社会工作的体制机制
杨玲玲 2013210310
目录|Contents
一、社会工作的体制机制概念界定
(一)体制、机制与制度 (二)社会工作的体制机制
二、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的内容
(一)激励机制 (二)制约机制 (三)保障机制
三、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的发展方向 四、与群众工作体制机制的对比
一、社会工作的体制机制概念界定
• 2、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作原理,借指事物的内在工作 方式,包括有关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变化的相互联 系。
—《辞海》第六版,夏征农、陈至立 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5.
机制: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 互关系;指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泛指一个工 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甄炳亮 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副司长. 澳门社会工作的特点与现状 [N]. 中国社会报,2012-06-05003.
二、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的内容
• (三)保障机制
1、社工专业培训体系
• 2013年2月,民政部发布《关于遴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 训基地的通知》,拟遴选一批符合条件的单位建立民政部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培 训体系,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小结:
激励机制、制约机制、保障机制构成了社会 工作整体机制的有机系统, 同时这三个子系统在 结构上是协调的, 在功能上是耦合的, 相互补充 的, 其协调中心就是社会工作主体。
(具体如下图)
制约机制 引
规 范
领
反
馈
反
馈
系
统
社会制度 决定引领激 Nhomakorabea提供动力
外 扰
社会文化
社会
励
社会
社会经济
工作
机
工作
历史条件 ·······
—赵理文.《 制度、体制、机制的区分及其对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意义》 [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05:17-21.
• 综上所述: • 社会工作的体制机制是指为适应和满足开展社会工作的需
要,而对社会工作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划分等 方面所做规定的组织体系和结构形式以及运作方式。
• 针对社会工作机制体制的定义,从体系、制度、方式来谈 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的内容:
—刘旭波、成放.关于发布《东莞市2011年公益性社会组织社会 工作者薪酬指导价位表》的通知.东莞市民政局社工科.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