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免疫球蛋白使用情况随访记录
随访内容慢性肝炎患者长期管理
血清肌酐和肌酸激酶激酶等指标。 如条件允许,治疗前后最好行肝 穿刺穿刺检查。
每年需要做B超或CT等了解肝纤维化程
医—不规范用药危害深
医—不规范用药危害深
•冒然停药 •核苷类似物需要长期使用,疗程不确定。患者在用药 前要有的充分的思想准备。冒然停药不仅有引起肝炎复 发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复发后病情会加重,治疗会更棘 手。如果确实因特殊原因导致治疗难以为继,必须在专 科医生的指导下停药,停药后必须密切观察,出现问题 及时处理。有腹水和黄疸的肝硬化患者需终身服药。
30
60
90
120
150
180
随访 (月) Yuen MF, et al. Gut. 2005;54:1610-1614
6
HBV DNA高载量是肝硬化发生的 重要相关因素
1.0×106cps/ml
1.0-9.9×105cps/ml
1.0-9.9×104cps/ml 300-9.9×103cps/ml
• PEG-IFN – PEG-IFN a2a – PEG-IFN a2b
• 核苷(酸)类似物 – 拉米夫定 – 阿德福韦酯 – 恩替卡韦 – 替比夫定 – 替诺福韦(即将 上市)
医—慢乙肝抗病毒药物选择的原则和策略
对年青的HBeAg(+)的初治患者,首选干扰素治疗 选用核苷(酸)类药物的初治患者可选择
300cps/ml
§ N=3,774; p value for log-rank test, <0.001 9/4/2019
Chen CJ et al JAMA 2006;295:65 Iloeje U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6,130:678-686
7
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抗体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关联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观察
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抗体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关联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
方法:按母亲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将所产婴儿分为阳性组(双阳、单阳)和阴性组,按0-1-6免疫程序全程接种10µg重组乙肝疫苗,其中,阳性组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
在首针接种后7个月和12个月分别采集静脉血2.0ml检测乙肝标志物。
结果:阴性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未发现感染现象,7月龄、12月龄GMC分别为282.38和73.72IU/L;阳性组实施母婴阻断后,其中,单阳组感染率为1.12%,7月龄、12月龄GMC分别为129.57和57.77IU/L;双阳组感染率为5.56%,7月、12月GMC分别为40.18和32.71IU/L;首针疫苗接种后7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HBsAb阳转率分别为92.98%( 225/242)、86.52%(77/89)和72.22%( 26/36);首针疫苗接种后12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HBsAb阳转率分别为83.54%( 198/237)、80.49%(66/82)和77.14%(27/35)。
阳性组母婴阻断保护率为97.33%,其中双阳组阻断保护率93.82%,单阳组阻断保护率98.76%,两组间阻断保护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结论:重组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用具有良好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
乙肝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同月龄和母亲乙肝感染状况一定关系,在全程接种后的1~2个月后应检测乙肝“两对半”,若为无应答现象,应全程再接种乙肝疫苗。
【关键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母婴阻断;效果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 HB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我国是HBV感染较高地区,乙肝发病数和死亡数均居法定传染病前列。
乙肝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经济负担,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长期随访研究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PEDIATRICS2000 Vol.15 No.9 P.538-560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长期随访研究A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hepatitisB immunoglobulin combining with hepatitis B vaceine in interrupting the maternal-infantile transmission ofhepatitis B virus王建设 朱启 摘 要:目的研究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长期效果。
方法624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母亲的婴儿随机分组,按0、1、6月龄单用乙肝疫苗20μg或出生时注射HBIG100IU,然后于1、2、7月龄接种乙肝疫苗20μg。
静脉采血随访HBsAg,平均(6.34±1.71)年。
结果同单用疫苗比较,HBIG联合免疫使1岁时慢性HBV感染率由17.6%降为5.0%;总慢性HBV感染率双阳性组由24.5%降至10.6%(P<0.005),单阳性组由10.7%降至3.8%(P<0.025)。
双阳性组初现HBsAg阳性婴儿慢性化率也降低,在出生时HBsAg阴性而1~6个月时出现HBsAg阳性婴儿,慢性化率由40.9%降至0(P<0.05),出生时HBsAg阳性婴儿1月龄HBsAg阴转率由26.4%提高至58.8%(P<0.05)。
结论HBIG联合乙肝疫苗明显提高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减少慢性HBV感染率。
其机理之一是减少初现HBsAg阳性婴儿的慢性化。
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97030223)作者单位:王建设(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传染科 200032) 朱启(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传染科 200032) 参考文献:[1]Andre FE,Zuckerman AJ.Review:protective efficacy of hepatitis B vaccines in neonates.J Med Virol,1994;44(2):144[2]朱启,段恕诚,徐华芳,等.血源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免疫效果的六年随访.中华传染病杂志,1991;9(1):14[3]朱启,吕晴,顾新焕,等.A preliminary study on interruption of HBV transmission in uterus.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1997;110(2):145[4]朱启,顾新焕,吕晴,等.对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长期随访和再接种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6;34(4):258[5]Wen YM,Wu XH,Hu DC,et al.Hepatitis B vaccine and anti-HBs complex as approach for vaccine therapy(letter).Lancet,1995;345(8964):1575收稿日期:2000年3月28日修稿日期:2000年7月7日出版日期:2000年9月25日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长期随访研究作者:王建设, 朱启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传染科 200032刊名:中国实用儿科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年,卷(期):2000,15(9)被引用次数:50次1.Andre FE;Zuckerman AJ Review:protective efficacy of hepatitis B vaccines in neonates[外文期刊] 1994(02)2.朱启;段恕诚;徐华芳血源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免疫效果的六年随访 1991(01)3.朱启;吕晴;顾新焕A preliminary study on interruption of HBV transmission in uterus 1997(02)4.朱启;顾新焕;吕晴对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长期随访和再接种研究 1996(04)5.Wen YM;Wu XH;Hu DC Hepatitis B vaccine and anti-HBs complex as approach for vaccine therapy(letter) 19951.靳桂香.刘治泉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380例随诊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5)2.江秀梅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分析[期刊论文]-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刘爱玲.魏海燕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8)4.孟钊.肖小敏.何明娇.徐玉苑.李耘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研究[期刊论文]-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6)5.李小毛.施敏凤.杨越波.侯红瑛.沈慧敏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宫内传播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10(1)6.陈维力.路春生.赖浪平.CHEN Wei-li.LU I Lang-ping 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热带医学2007,7(7)7.王建设.朱启镕.WANG Jian-she.ZHU Qi-ron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婴儿乙型肝炎疫苗单独及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后的长期随访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计划免疫2001,7(2)1.沙连芝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的分析[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17)2.陈怡.潘晨T细胞亚群功能调节和小儿慢性肝炎[期刊论文]-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07(4)3.姚力诺.郑九生E抗原阴性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母婴传播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江西医药 2006(10)4.王建设.朱启镕.俞惠.顾新焕.费林娥.董左权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儿童白细胞介素12转录研究[期刊论文]-肝脏 2005(1)5.王洪英.张俊英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期刊论文]-医学动物防制 2004(11)6.李淑红.岳亚飞.归巧娣.石紫云.杨秀莲.白润芳.葛文HBV感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母婴传播中的载体作用[期刊论文]-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9)7.王建设.朱启镕宫内感染HBV免疫失败儿童Th1和Th2型细胞因子mRNA转录研究[期刊论文]-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3(2)8.王建设.朱启鎔.俞蕙.张婷GM-CSF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宫内HBV感染慢性携带儿童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 2002(7)9.韩秋玉.韩爱琴两种方案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比较[期刊论文]-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1(6)10.公立平.周炜.李勇两种方法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观察[期刊论文]-中国热带医学 2009(1)11.秦瑞英.申保生HBsAg阳性孕妇免疫阻断后母乳喂养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妇幼保健 2007(31)12.王建设.朱启镕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乙肝疫苗对宫内感染HBV携带儿童治疗机制初探[期刊论文]-临床儿科杂志 2004(9)13.韩国荣.余敏敏.沈玲.唐讯.吴垊垊.张小燕.岳欣联合免疫阻断HBV宫内传播的临床效果评价[期刊论文]-江苏医药 2003(11)14.刘东洋.肖小敏.周娟.张永良影响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因素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妇幼保健 2008(9)15.邵雪峰.苏良香.李双双检测母乳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期刊论文]-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6(3)16.王安辉.门可.闫永平.徐德忠.卢娟.王雪萍.张景霞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胎盘滋养细胞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3)17.俞蕙.朱启镕.陈素清.谢新宝.陈慧.王建设.王晓红.董左权.费林娥.张秀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产前免疫阻断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6(6)18.李双双.苏良香.杜卫星.邵雪峰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安全性探讨[期刊论文]-临床儿科杂志 2005(6)19.韩国荣.余敏敏.沈玲.唐引荣.唐讯.吴岷岷.张小燕孕妇及婴儿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4(1)20.陈太金孕妇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和HBV-DNA含量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8)21.李雁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期刊论文]-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5)22.刘庆山南昌市西湖区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效果监测分析[期刊论文]-旅行医学科学 2008(4)23.刘庆山南昌市西湖区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效果监测分析[期刊论文]-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8(3)24.谭丽丽孕妇及婴儿联合免疫对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分析[期刊论文]-华夏医学 2007(3)25.王富珍.龚晓红.李辉.刘立荣.张海艳.汪侠.韩庆英.张震.韩莉莉北京市乙型肝炎疫苗母婴阻断效果监测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计划免疫2006(2)26.齐欣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阻断338例1年随访研究[期刊论文]-职业与健康 2006(20)27.郑九生.张红玲.夏丽琴.雷钧.王晨.王佳春.黄慧英.甘雪华产前注射HBIG及新生儿HBIG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期刊论文]-实用临床医学 2006(6)28.韩国荣.赵伟.余敏敏.唐讯.岳欣.王根菊.吴凯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不同阻断方法的比较[期刊论文]-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12)29.方晔新生儿173例HBV-MELISA检测结果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9)30.余敏敏.韩国荣.沈玲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阻断977例1年随访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9)31.李双双.苏良香.杜卫星.邵雪峰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安全性探讨[期刊论文]-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4(4)32.邓宇.李娟.李伟群.张茜不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比较[期刊论文]-社区医学杂志 2008(13)33.李连珍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方案探讨[期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15)34.郑友凤.赵益霞婚前医学检查中乙肝5项指标检查结果的分析与对策[期刊论文]-中国乡村医药 2004(3)35.程显凯.张洪花.王昌源我国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的应用进展[期刊论文]-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2(6)36.王卉.梁丽俊.闫宝兰.吕菁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分析[期刊论文]-宁夏医学杂志 2002(7)37.李克勇.刘沛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Meta分析[期刊论文]-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1)38.李芳.耿丽红.蔡霞.乔拉孕妇无症状HBsAg阳性胎儿宫内感染[期刊论文]-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3(4)39.陈小波.费倩倩.苏良香乙肝病毒携带孕妇产后乳汁中乙肝标志物的分析[期刊论文]-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7)40.俞蕙IFN-γ基因多态性与宫内HBV感染易感性关系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41.邢秋霞.岳峰.张朝晖.宗小郁.李转珍.王建军.齐红燕产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4)42.盘兰姣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医学文选 2003(3)43.李永成不同人群应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医学综述 2007(12)44.张立红国内新生儿应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1(3)45.李艮亮.张霞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8)46.钟运宏小儿乙型肝炎的防治进展[期刊论文]-广西医学 2002(10)47.周洁莉.郑九生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5(4)48.周祖文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途径及其阻断研究[期刊论文]-医学文选 2001(5)49.陈昌辉新生儿期卡介苗和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及其相关问题[期刊论文]-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9(3)50.余敏敏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syekzz200009023.aspx。
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观察
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
方法:51例hbsag、hbeag两项目性或hbsag单阳性的乙肝孕妇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孕妇在妊娠28、32、36周时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新生儿于出生后立即、满月时分别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0u,于出生后立即,1个月龄,6个月龄不部位注射乙肝疫苗10μg/次。
对照组于出生后立即,1个月龄,6个月龄不部位注射乙肝疫苗5μg/次。
追踪观察至12个月龄时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法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指标。
结果:观察组28例儿童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乙肝“两对半”全部阴性1例,表面抗体阳性25例,无表面抗原阳性病例,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2例,hbv宫内传染率7.14%,hbv母婴传播阻断率92.86%;保护性抗体产生率89.29%。
对照组23例儿童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乙肝“两对半”全部阴性8例,表面抗体阳性4例,表面抗原阳性3例,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4例,hbv宫内传染率30.44%,hbv母婴传播阻断率69.56%;保护性抗体产生率17.39%。
经统计学方法分析,母婴阻断x2=4.71,p<0.05,保护效果x2=26.61,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结论: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可明显降低乙肝宫内感染的发生和有效阻断乙肝的母婴垂直传播。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母婴传播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人群感染率高达60%,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亦高达10%~15%。
慢性hbv携带者超过1.2亿,曾有报道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母婴传播是hbv感染的主要途径[1]。
因此,加强对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是预防乙肝的一种重要手段,为尽可能地减少高危儿童受hbv的母婴传播,采用产前及产后联合阻断措施,对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及表面抗原阳性追踪观察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
562例HBsAg阳性孕妇HBV宫内感染及产后随访分析_杜二球
[参考文献]
[1]王幼萍,陆尧胜. 远程胎儿监护系统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J]. 临 床医学工程,2010,17( 1) : 11-13
[2]万小琴,刘志华. 远程胎心监护在高危妊娠的临床应用[J]. 中国 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23( 1) : 64,132.
[3]Lew is D,Dow ne S. FIGO Intrapartum Fetal Monitoring Expert Consensus Panel. FIGO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intrapartum fetal monitoring: intermittent auscultation [J].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15,131( 1) : 9-12.
性 348 例,宫内感染 35 例,宫内感染率 10. 06% ; 母亲乙肝标志物 HBsAg、HBeAb、HBcAb 阳性共 214 例,宫内感染 5 例,宫内感
染率 2. 34% 。对所有宫内感染病例 40 例随访,37 例转阴,余未感染病例 150 例随访未发现 HBV 感染。孕妇乙肝大三阳组与小 三阳组宫内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 ( χ2 = 11. 95,P = 0. 001 < 0. 05) ; 孕妇 HBeAg 阳性前 S1 抗原阳性和前 S1 抗原阴性宫内感染率 存在明显差异 ( χ2 = 13. 74,P < 0. 05) ; 孕妇 HBV-DNA 病毒复制量大于 106 与小于 106 宫内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 ( χ2 = 4. 29,P <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有 1. 12 亿人慢性感染 HBV,
[收稿日期]2016 - 07 - 20 [作者简介]杜二球( 1980 - ) ,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 [通讯作者]段学英,主任医师。
乙肝免疫球蛋白温度记录簿
使用单位:
记录日期
记录时间
冷藏温度(℃)
记录人
记录日期
记录时间
冷藏温度(℃)
记录人
1
上午
17
上午
下午
下午
2
上午
18
上午
下午
下午
3
上午
19
上午
下午
下午
4
上午
20
上午
下午
下午
5
上午
21
上午
下午
下午
6
上午
22
上午
下午
下午
7
上午
23
上午
下午
下午
8
上午
24
上午
下午下午Biblioteka 9上午25
上午
下午
下午
10
上午
26
上午
下午
下午
11
上午
27
上午
下午
下午
12
上午
28
上午
下午
下午
13
上午
29
上午
下午
下午
14
上午
30
上午
下午
下午
15
上午
31
上午
下午
下午
16
上午
备注
下午
填表说明:每天记录2次温度,间隔不少于6小时。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随访情况登记册
艾滋病阳性孕产妇艾滋病阳性
孕产妇所生
儿童
梅毒感染孕
产妇
梅毒感染孕
产妇所生儿
童
乙肝阳性孕
产妇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孕产妇、儿童序号姓名性别年龄
接受干预、随访原因
乙肝阳性孕产妇所生儿
童指导、服用
药物(具体
药物名称、
剂量,包括
抗病毒药物
、复方新诺
明、长效青
霉素等)
实验室相关
检查(详细
注明检验名
称及结果,
包括早期诊
断等)
使用乙肝高
效免疫球蛋
白
、儿童提供干预、随访情况登记表
接受干预、随访时间预约下次随
访时间
本次干预、随访情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6-05-24T10:51:20.4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张晓庆李佳楠[导读] 佳木斯市传染病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一般是指 HBV 检测呈阳性,疾病发病时间超过半年或发病时间尚不明确但有疾病临床表现的病人。
(佳木斯市传染病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摘要】慢性乙肝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厌食、腹胀、劳累等形式,它主要是通过母婴或是血液等途径进行传播。
慢性乙肝的发展情况较为复杂,如果急性向慢性转化之后,将会给后期的治疗带来极大的障碍,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肝癌、肝硬化等疾病的出现。
为了研究给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多名患者以及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免疫比浊法测定研究对象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并将结果进行对比。
为疾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地依据。
【关键词】慢性乙肝;免疫球蛋白;临床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一般是指 HBV 检测呈阳性,疾病发病时间超过半年或发病时间尚不明确但有疾病临床表现的病人。
病毒传播方式主要为血液、母婴及性传播。
发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易劳累,厌食、腹胀;疾病较严重患者可见肝掌、蜘蛛痣等。
由于疾病发展较为复杂,一旦由急性发展为慢性会治疗带来一定困难,部分患者会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目前临床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主要以控制乙肝病毒复制、抗病毒免疫力、保护肝细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
免疫球蛋白是目前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其指标发生改变与疾病发展及肝脏损伤程度有直接关系。
本实验特选取 50 例本病患者与身体健康者分别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并分析该检验对临床诊断的意义与价值。
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2 年 6 月~2013 年 12 月我院肝病科确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50 例。
其中男 28 例,女 22 例;年龄 36~48 岁,平均年龄(42.1±6.3)岁。
用药随访记录范文
用药随访记录范文药物随访是指医生或医疗人员继续追踪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的反应和疗效,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指导。
药物随访记录是对每次随访所做的患者情况及药物相关方面的详细记录,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药物随访记录范文: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李性别:男年龄:50岁病情描述及治疗方案:该患者为肺癌晚期患者,经过全身化疗后疾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目前正在使用奥西替尼(Alectinib)进行靶向治疗。
每日口服剂量为600mg,每天两次,早晨和晚上各一次。
诊断日期:2024年5月1日治疗方案:奥西替尼600mg/日,分早晚两次口服预计治疗时间:连续治疗6个月随访情况:日期:2024年5月15日随访目的: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及疗效主要内容:1.用药情况:患者遵守了用药时间和剂量,至今未发现漏服的情况。
2.不良反应: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了轻度的恶心和食欲减退,但未明显影响生活和进食。
建议加强休息,适量进食,并在空腹时服药。
日期:2024年6月1日随访目的: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及疗效主要内容:1.用药情况: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未发现漏服情况。
2.不良反应:患者的恶心和食欲减退症状有所减轻,无明显不适感。
3.疗效评估: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肺癌症状明显减轻,胸闷、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
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有所缩小。
治疗效果良好。
日期:2024年7月1日随访目的: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及疗效主要内容:1.用药情况:患者依旧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未发现漏服的情况。
2.不良反应:患者的恶心和食欲减退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无不适感。
3.疗效评估: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肺癌症状继续改善,体力明显增强。
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肿瘤进一步缩小。
治疗效果持续良好。
日期:2024年8月1日随访目的: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及疗效主要内容:1.用药情况:患者依旧按时按量服药,未发现漏服情况。
2.不良反应:患者未出现任何不适感或不良反应。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分析 张东宁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分析张东宁发表时间:2017-06-21T13:47:48.8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作者:张东宁[导读]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者发病日期不明确。
这种病毒传统是通过血液传播,也是家族传播。
静宁县人民医院 743400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肝病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50例为研究对象。
使用免疫比对法对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M、A、G水平测定和比较。
结果:全部患者免疫球蛋白检测指标对比均显示患有慢性乙肝,其中免疫球蛋白指标随病情加重而增加,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在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时可以通过观察免疫球蛋白的类型,能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检验;临床分析引言: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者发病日期不明确。
这种病毒传统是通过血液传播,也是家族传播。
其临床表现是乏力、厌食、肝功能下降等。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
本院选取50例患者与身体健康者分别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并分析该检验对临床诊断的意义与价值, 检查报告如下所示。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一年期间内,本院肝病科确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22例。
年龄分别在36-48岁之间,平均年龄(42.1±6.3)岁。
所有患者全部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并且进行相关检查和确诊。
所有患者都排除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我问他,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所有患者在最近半年内未进行正规乙肝抗病毒治疗,并无对药物过敏史。
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程度可分为轻度肝炎30例,中度10例,重度6例,重症4例。
并同时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
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淑华
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李淑华【摘要】目的:研究在乙型肝炎患者中采取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诊治的31例乙型肝炎患者所有资料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来我院参加健康体检的31例人员作为参照组,均实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免疫球蛋白指标。
结果:实验组受检人员IgG(15.69±1.11)、IgM(3.25±0.25)、IgA (4.56±0.35)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受检人员IgG(7.24±1.65)、IgM(1.24±0.28)、IgA(1.14±0.11),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免疫球蛋白检验应用于乙型肝炎患者中效果显著,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检验;乙型肝炎;临床效果乙型肝炎是常见临床传染疾病,传染性与发病率都比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是全世界都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乙肝病毒感染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1],因存在较为复杂的病情,一般都是因急性期疾病发展而来的,提升治疗难度。
早发现、早诊断乙型肝炎对于患者预后具备重要作用。
现对我院诊治的31例乙型肝炎患者与31例健康体检人员诊断结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此次研究的31例样本均选自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诊治的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患者病程均超过6个月,排除免疫功能障碍、妊娠期、恶性肿瘤、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等患者,其中女性为16例,男性为15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37岁,中位年龄(51.23±2.35)岁,最长病程为12年,最短病程为1年,中位病程为(7.04±1.23)年;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1例人员,作为参照组,其中女性为15例,男性为16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32岁,中位年龄(50.69±2.87)岁。
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硕
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王硕摘要:目的:分析、阐述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研制合理的乙型肝炎患者诊断方式。
方法:以本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依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IgM、IgG、IgA水平,两组患者IgM、PTA、IgG、TBIL、IgA水平,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IgM、IgG、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IgM、PTA、IgG、TBIL、IgA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水平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免疫球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诊断中,可保障疾病诊断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合理判断疾病程度,为患者肝脏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提升患者疾病治疗速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乙型肝炎;临床效果乙型肝炎在临床中属于常见性疾病,临床病症表现为身体疲乏、厌食、腹胀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1]。
目前对乙型肝炎疾病检测主要为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明确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疾病发展状况[2]。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本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恶性肿瘤、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
依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
观察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为20-57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8.47±2.56)岁。
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为23-5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7.47±2.56)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备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