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基础》课程说明

合集下载

农业经济学基础教案

农业经济学基础教案

农业经济学基础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较为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农业经济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一)农业经济学概述1、农业的概念、特点和地位农业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周期性等特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和工业原料。

2、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运动规律。

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二)农业生产要素1、土地土地的特性和功能。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特点和转移。

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的途径。

3、资本农业资本的来源和投向。

农业投资的效益分析。

4、技术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和作用。

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

(三)农业生产结构1、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和类型指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分为种植、养殖、林业、渔业等结构。

2、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

3、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原则和方法。

案例分析。

(四)农业产业化1、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特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具有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等特征。

2、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

3、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策略加强政策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

(五)农产品市场与价格1、农产品市场的类型和特点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等。

季节性、波动性等特点。

2、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供求关系、成本、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3、农产品价格的调控政府干预的手段和效果。

(六)农业可持续发展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目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策略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模式。

加强资源保护、推广绿色生产技术等策略。

农业经济学讲义课程

农业经济学讲义课程

0.3.3.2 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
• 特奥多·冯·戈尔兹(Theoder Freiherr von der Goltz),他曾任耶拿大学、波恩大学等校的教 授,在李比希影响下研究农学,曾讲授过农业 经营学、土地评价学、农业簿记、农业政策、 农业制度、农业史等,1886年出版了《农业经 营学》,他力图使农业经营学从李比希影响下 的农业化学转回到经济学。
0.2.2 农业的贡献与多功能性
1.农业的贡献
(1)产品贡献 食品、工业原料 (2)要素贡献 劳动力、资金、土地 (3)市场贡献 工业品市场、农产品市场 (4)外汇贡献 为资本品的进口提供外汇
2.农业多功能性
• 农业多功能性: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 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它经济、 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其价值 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
0.3.4.1 现代农业经济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 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农业科学已经形成了一 个完整的体系,人们把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分成 四大类: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环境科学、农业 工程科学和农业经济科学。这四大类可以归为 三大研究领域: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农业机 械、工程科学;农业生物、环境科学。
• 农业经济科学包括农业经济学(又分为农业生态 经济学、农业资源经济学、农业生产经济学、农 业发展经济学)、土地利用、农村金融、农村市 场学、农业财政、农业会计、农业技术经济学、 农场经营管理学、国际农业经济、农产品贸易、 农村社会学等。现代农业经济思想主要集中于农 业经济科学各分支中。
➢ 邦特(G. A. Pond)与达波(J. W. Tapp)创立“农场预算 法”计划,预测农场的生产费用和收入;
➢ 30年代霍莫兹(C. L. Holmos)研究农场生产与外部的关 系;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程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程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程引言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教程将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践案例等方面详细介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相关内容。

一、基础知识1.1 农业经济学概论农业经济学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经济规律和管理方法。

本章节将讲解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以及基本理论。

1.2 农业政策与管理农业政策与管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市场等方方面面。

本章节将介绍农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农村经济管理的组织与实施等内容。

1.3 农业市场与营销农业市场与营销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农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和市场营销策略。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农业市场运行机制、农产品价格形成、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二、专业技能2.1 数据分析与决策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数据分析与决策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本章节将介绍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决策模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能来指导农业生产和经济管理决策。

2.2 农业投资与财务管理农业投资与财务管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章节将介绍农业投资分析、资金筹措和项目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进行农业投资决策和财务分析。

2.3 农业企业管理农业企业管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本章节将介绍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农业企业运营与监控等内容,帮助学习者掌握农业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实践案例3.1 农村经济发展实践案例本章节将通过实际案例来讲解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管理问题,包括农村产业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农村创业创新等方面的实践案例。

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案例了解实际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3.2 农产品市场营销实践案例本章节将通过实际案例来讲解农产品市场营销中的管理问题,包括农产品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策略、农产品电商等方面的实践案例。

《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

《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

《农业经济学》讲稿*******学时数:64学时二零零七年八月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1、课程性质部门经济学:专门从事农业经济活动规律的研究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分配。

因此,稀缺与效率始终是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这一具体国民经济部门如何选择稀缺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将生产资源在不同的人群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

应用经济学:经济理论在农业部门的具体应用供求均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增长极理论等在农业部门中的应用。

2、课程地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64学时,全部为理论讲授。

二、学习该课程的必要性(一)“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贫苦的,因而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就大体懂得了真正重要的经济学。

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靠农业养活自己,因而懂得了农业经济学,也就大体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讲演”)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

也就是农业发展的滞后、贫穷与工业的高生产率、高收入水平之间的反差,主张将农业经济作为经济体的一部分去研究,并将研究延伸至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主要著作有《世界粮食》、《不稳定经济中的农业》、《农业生产和福利》、《农业经济组织》、《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的经济价值》、《改造传统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农业刺激的扭曲》、《对人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恢复经济均衡——经济现代化中的人力资本》等。

(二)最近四年四个中央一号文件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农业经济学》课程标准

《农业经济学》课程标准

《农业经济学》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农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部分,它是理论经济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的具体化、实证化,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为培养应用型、交叉型高素质人才,对农科类专业学生,由于他们的人文经济素质相对较差,主要通过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教学,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农业经济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农业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运用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观察与思考农村社会现象的能力;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农业经济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农业经济学原理与方法,提高运用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观察分析农业经济的综合能力,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而且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

(三)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农业经济学的教学,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方法;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和完善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与措施;引导农科类本科专业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农业经济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以及当前我国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的关系与性质。

(四)课程结构农业经济学课程内容共分四篇。

第一篇是从现代农业的发生、发展入手,阐述了农业经济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总体上描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而研究了现代农业的特点,重点探讨了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市场化、农业国际化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本质和要求;第二篇是生产要素篇,论述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特点、功能和组合原理、原则及评价方法,并着重从农业中的自然资源、劳动、资本及科学技术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三篇是市场篇,从供给与需求理论出发,阐述了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分析了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理和运动规律,论述了农村消费市场及其开拓;第四篇是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与管理篇,从农业生产的宏观调控、结构优化、区域化发展的角度,介绍了现代农业中的生产专业化与社会化、生产布局与结构的相关理论,阐述了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及宏观调控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报告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报告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报告标题:农业经济管理课程报告一、引言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领域内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决策和管理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以农业经济管理课程为基础,结合理论与实践,探讨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农业效益:农业经济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 优化资源配置:农业经济管理可以通过分析市场需求、产能以及资源利用状况等因素,合理配置资源,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

3. 风险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帮助农民对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4.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经济分析和农业规划等手段,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决策支持。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应用1. 农业生产经营决策:通过收集和分析农业市场的信息,进行经济评估,农民可以制定合理的经营决策,包括种植作物的选择、土地利用方式、投入品的使用等。

2. 农产品贸易和营销: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帮助农业从业者了解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贸易的效率和竞争力。

3. 农业保险与风险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可以通过风险评估和决策分析,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产品,降低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4. 农村产业规划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帮助政府和农业从业者进行农村产业规划,确定农村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四、课程学习心得在农业经济管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了如何进行市场调查、经济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技巧。

课程还提供了实例研究和案例分析,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应用。

在未来的农业经济管理实践中,我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努力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我将通过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新疆培训班《农业经济管理课件》第一章导言

新疆培训班《农业经济管理课件》第一章导言
23
二、农业经济管理的概念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概念
是指对农业部门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交换、消费与分 配等方面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进行预测、决策、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并对人员进行激励,已实现管理 者预定目标的一系列工作。
(二) 理解要点
1、管理对象: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总过程 2、管理的两个层面:宏观管理(政策层面)和微观管理(组 织层面和生产经营层面)
24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性质、职能与特点 农业经济管理的性质、
性质: 性质:具有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由生产力水平所决定,农业 生产力水平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的特性。社会属性由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主 要表现在所有制性质与经营管理体制方面。 职能: 职能:两个基本职能:合理组织生产力和正确维护与调节生产关系。具体职能即 管理职能,管理有哪些基本职能?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特点 1、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2、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企业制度,走股份制经营道路 3、土地性质:集体所有,承包经营 4、组织形式:以家庭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 5、农户与农户的关系:互助合作 6、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为主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什么是按要素分配?)
28
(三)、农村经济的特点 )、农村经济的特点
<1>经济结构的综合性特征: 经济结构的综合性特征: 经济结构的综合性特征 (1)主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和合作经济为主体的双层经营体制,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 新体制得到确立和发展; (2)产业结构的综合性: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等等。 <2>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处于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其模式会有不同。十二五规划期间处于又传统农业像现 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时期。 (2)农村经济目标模式必须融于农村经济发展阶段之中。 <3> 农村区域性特征: 农村区域性特征: (1)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地域间的时间差异与空间差异;发展不平衡性,东部强于西部。 (2)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农业; (3)农村经济管理的主体是农民,且劳动力数量多,素质差。 <4>经济发展的双重性特征: 经济发展的双重性特征: 经济发展的双重性特征 受自然条件制约,农村生态环境差。资本、资源稀缺,科技不发达。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教学教程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教学教程

课程的主要特色
教授牵头,建设团队,踏踏实实搞本科教 学,不搞“花架子”;
重教研,重科研,成果紧密促进教学,不 是“两张皮”;
内容比较新颖,方法比较科学(启发式教 学和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学生真正受益。
课程的社会评价
2003年被评为华南农业大学首批30门 校级精品课程之一,当年还被评为广 东省首批50门省级精品课程之一。至 今是华南农业大学8门省级精品课程 中唯一的社会科学课程。
(2)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分工(其他 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产生和发展 的基础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上述两 点)不以国家和地区为转移,是一个 普遍规律
二、对农业基础地位的再认识
1。发展经济学的“四大贡献” 产品贡献 市场贡献 要素贡献 外业的“新”贡献
傅晨:《聚焦:中国农村改革热点和重大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 版社2001年出版
参考资料
– 书籍:李秉龙、薛兴利主编:《农业经济学》,中国 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 济》,《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 《农业经济学》
生态贡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重要基础。农业是人类最大、最经济的生态产 品生产部门
安全贡献:粮食安全对任何国家都是一个重要 的战略武器
政治贡献:农民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社会阶层和 政治力量
文化贡献:与农业相伴的农耕文化、田园风光
3。以现代农业观认识“基础论”
现代农业观:食物-纤维系统 Food-fiber System
传统的认识把农业仅限于农业直接生产部 门(狭义生产),而现代农业则把为农业 生产服务的产前、产中、产后部门也归为 农业

农业经济学课程介绍

农业经济学课程介绍

农业经济学课程介绍农业经济学是农业经济学科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集经济理论、管理、统计学、法律法规、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于一身,探讨农业生产、管理及农业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农业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及相关知识,以增进读者对该学科的认识。

一、农业经济学基础1. 农业经济学的定义及作用。

农业经济学的定义是指学习和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条件,研究农业市场的运作规律和农产品的流通方式,以实现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其作用是研究和分析农业生产、流通、销售和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农业生产者和相关行业更好地规划生产,判断市场需求,实现生产的稳定和盈利。

2. 农业市场及供求分析。

本课程分析了农业市场的概念、构成及运行规律,探讨了农业市场供求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等。

同时涵盖市场结构、市场制度、价格形成及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市场和市场运作。

二、农业经济学的生产与管理1.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农业经济学的生产与管理是学生在本课程中学习的重要部分之一,主要涉及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的基本概念、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农业投资管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将了解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流程。

2. 农产品收购价格分析与决策。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农产品生产集中化、国家对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政策、农产品销售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深入了解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分析与决策,为日后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做好准备。

三、关于农业经济学的推广与应用1. 农业经济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村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学在农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农村经济的概念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农业经济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和作用。

学生将学习到如何应用农业经济学知识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2. 农业经济学在农业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农业经济学课程

农业经济学课程

农业经济学课程1. 简介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经济学科。

它涉及到农业供给与需求、农产品定价、农村劳动力市场、农村金融等众多方面。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便更好地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农业经济问题。

2. 内容概述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2.1 农业供给与需求•农产品供给曲线与市场均衡•农产品需求弹性分析•内外部因素对供需的影响2.2 农产品定价•定价方法与策略•市场结构对定价的影响•政府干预与价格控制2.3 农村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与就业问题•薪酬差距与收入分配•教育和技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2.4 农村金融•农村信贷与金融服务•农业保险与风险管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挑战3.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关系,并预测市场均衡价格•研究农产品定价的方法和策略,并评估其对市场的影响•探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了解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挑战,并提出改进措施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4.1 讲座教师将通过讲座形式介绍各个主题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并参与讨论。

4.2 小组讨论学生将分成小组,针对特定问题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需要就给定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4.3 实践案例分析学生将分析实际的农业经济案例,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4.4 个人研究报告每位学生需要选择一个与农业经济学相关的研究课题,并撰写一份个人研究报告。

这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特定方面的农业经济问题,并提高研究和写作能力。

5.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参与讨论等)占20%。

•小组讨论成绩占20%。

•实践案例分析报告占30%。

•个人研究报告占30%。

6. 参考资料•弗里德曼,丹尼尔 L.《农业经济学导论》•卡尔多索,大卫 B.《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政策》•麦克唐纳,J. F.《农业经济学:实践与政策》以上为本门课程的概述和安排。

改进《农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农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农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摘要]《农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教师队伍、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学基础》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农学基础》是一门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农学基础》的研究任务是学生初步掌握与农业经济管理密切相关的土壤基础知识、主要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增强职业技能,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应用于推广打下必要的基础。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农业水利科技人才的需求,需要不断改革《农学基础》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因此,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首先,针对教研室《农学基础》教师匮乏的现状,有计划、多途径增加高学历教师数量;重点培养名师,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其次,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积极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到相关名校进修取经,充实自身知识和开拓思路。

第三,《农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不仅要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

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经常到生产实践中,努力开展科学研究,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到结合生产实践传授本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实际。

第四,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想教授好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仅有广博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于科学的教育理论、先进的多媒体授课手段,不断研究和掌握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二、建立健全教学文件建立健全教学文件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学文件包括教材、讲稿、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案、记分册、课程表、教学日历等(即所谓教学八大件),它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力武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农经课程教学大纲

农经课程教学大纲

农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1 课程背景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业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学生具备运用农业经济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理解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了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培养运用农业经济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形式2.1 教学内容2.1.1 农业经济学概述- 农业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1.2 农业生产与供应- 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与配置;-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效率分析;- 农产品供应与市场机制。

2.1.3 农产品需求与消费- 农产品需求的决定因素;- 农产品消费的特点与趋势;- 农产品消费结构分析。

2.1.4 农业政策与管理- 农业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农业政策的评价与调整;- 农业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2.1.5 农业发展与可持续性- 农业发展的阶段与模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实践;-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2.2 教学形式-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传授农经学的理论知识;-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讨论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互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方式3.1 教学要求- 学生应按时参加教学活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学生应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和实践任务;- 学生应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或研究报告。

3.2 评价方式-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参与度、课堂讨论等;- 课堂作业:包括课后习题、课程设计等;- 实践任务:包括实地考察报告、案例分析等;-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测试。

四、参考教材与学习资源4.1 参考教材- 《农业经济学导论》(第五版)王小松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年- 《农业经济学原理》(第六版)张云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年4.2 学习资源- 相关期刊论文- 农业经济学相关网站及数据库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农业经济学概述- 农业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二周:农业生产与供应- 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与配置-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效率分析第三周:农产品需求与消费- 农产品需求的决定因素- 农产品消费的特点与趋势第四周:农业政策与管理- 农业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农业政策的评价与调整第五周:农业发展与可持续性- 农业发展的阶段与模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实践六、参考文献1. 王小松编著《农业经济学导论》(第五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年。

农业经济学课程大纲

农业经济学课程大纲

《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农业经济的基本理论、我国的农业经济制度及演变过程、农业劳动力供给理论、农户经济理论与农户模型;了解和熟悉农业生产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资金、农业价值链、农业合作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农业经济问题分析的基本方法。

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农业经济热点问题。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农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主流农业经济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

三、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农业经济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经济制度及其演变、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农业劳动力与人力资源开发、农业资金、农业生产函数与技术经济、农户经济与经营决策、农业价值链、农业合作经济、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农业政策框架等。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目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借此讲授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相关内容,将理论内容与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相联系,理解农业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及背后的农业经济理论,,并学会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综合分析现实农业经济问题。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多媒体的应用、案例教学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农业和农业经济学(3学时)1.教学内容(1)农业与食物体系(2)农业经济及其结构(3)农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2.重、难点提示(1)农业与农业的多功能性(2)农业产业结构(3)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第二章农业经济制度及其演变(3学时)1.教学内容(1)制度与农业经济制度(2)1978年以前的农业经济制度(3)农村改革及“双层经营”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重、难点提示(1)农业经济制度的概念和作用(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经济制度的演变历程第三章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学时)1.教学内容(1)农业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2)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农业与气候资源2.重、难点提示(1)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2)土地资源的特征与功能(3)农业土地分区利用原理第四章农业劳动力与人力资源开发(3学时)1.教学内容(1)农业劳动力供给理论(2)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2.重、难点提示(1)农业劳动力供给理论(2)“二元经济”模型(3)刘易斯模型与刘易斯拐点(4)农业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影响因素(5)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第五章农业资金(3学时)1.教学内容(1)农业资金(2)农村金融总论(3)农村合作金融(4)农业资本市场和农业保险2.重、难点提示(1)农业资金的概念、特点、来源和运行规律(2)农业资金的需求与供给现状(3)农村金融的概念、特点、现状、发展历程和问题(4)农村合作金融第六章农业生产函数与技术经济(3学时)1.教学内容(1)生产函数、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2)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3)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重、难点提示(1)农业生产函数的概念及特点(2)技术进步的类型及对农业增长的作用(3)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特点(4)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与原则(5)技术采纳过程中农户的类型第七章农户经济与经营决策(3学时)1.教学内容(1)农户与农户经济(2)农户经济理论与农户模型(3)农户分化及其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2.重、难点提示(1)农户的概念与特征(2)农户经济的内涵与特征(3)农户经济理论与模型(4)农户分化概念、特征与原因第八章农业价值链及管理(3学时)1.教学内容(1)关于价值链的理论基础(2)农业价值链(3)农业价值链管理2.重、难点提示农业价值链的含义及基本特征第九章合作经济与农民合作组织(4学时)1.教学内容(1)合作经济思想的起源与合作社发展(2)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与治理结构(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与经营管理2.重、难点提示(1)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

麦吉尔大学农业经济学课程介绍

麦吉尔大学农业经济学课程介绍

麦吉尔大学农业经济学课程介绍1500字麦吉尔大学农业经济学课程介绍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业政策的一门学科。

麦吉尔大学的农业经济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业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以1500字介绍麦吉尔大学农业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麦吉尔大学的农业经济学课程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学等。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将学习到如何分析农业生产和市场的供求关系,评估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制定有效的农业政策的方法。

在农业生产方面,课程将介绍农业投入产出分析、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等关键概念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农业生产的效益、效率和可持续性,探讨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在农村发展方面,课程将讨论农村经济的特点、农村贫困和不平等问题,以及农民的经济行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农村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发展路径,评估农村发展政策的效果和影响,以及农村区域发展的战略和政策选择。

在农产品市场分析方面,课程将介绍农产品市场的组织和运作机制,农产品价格形成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经济分析工具对农产品市场进行需求和供给分析,评估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性和效率性,以及农产品贸易的国内和国际影响。

在农业政策方面,课程将探讨农业政策的目标和工具,农业补贴和农产品市场干预的经济学基础,以及农业政策的评价和效果分析。

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农业政策的公平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农业政策,以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

麦吉尔大学的农业经济学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以帮助学生发展实际应用经济学的能力。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农业经济学实验室和研究项目,进行农业经济学模型建立和政策分析,以及实地考察和案例研究,以加深对农业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农业经济学学习指南

农业经济学学习指南

农业经济学学习指南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和基础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农业经济学属于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

我们力争在课程教学中能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水平、问题和趋势,力争使本课程成为中西部高素质农业经济学管理人才的知识基础,成为本专业领域的精品课程和人才成长的主干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分为四大模块。

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学习和分析农业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及规律,研究农产品供求规律、价格形成机制及流通、分配问题,农业宏观管理、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和区域开发等问题。

力求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国内与国际结合、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管理结合,以期推动现代农业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模块名称学时主要内容现代农业16学时从现代农业的发生、发展入手,介绍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农业国际化、农业市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内在本质要求和规律,以及现代农业的几种典型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产资源与要素10学时从农业生产的组织过程开始,对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研究,着重介绍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土地、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资源和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及规律农产品市场与流通10学时以农产品为纽带,从农产品的供求研究开始,探讨了农产品的供求规律、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流通、分配等问题农业宏观管理12学时站在宏观管理的角度,研究了农业的宏观管理、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合理布局、区域开发等问题三、教材及教学网站主讲教材:《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三版)》,王雅鹏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辅助教材:《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第2版)》,艾利思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学习网站:/kech/nyjjx/四、特色学习资源1.案例库案例库选取了经典农业经济学案例40个,每个案例后附有思考题,可供学生分析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任务
“农业经济基础”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统设必修,课内学时 90,学分 5。

通过讲授农业经济基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熟悉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掌握农业经济相关理论,同时学习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农业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材料
1. 文字教材:借用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的、由朱俊峰老师主编的《农业经济基础》。

2. 网络课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部署了“农业经济基础”网络课程。

主要有三个栏目:
【课程导学】栏目:主要包含学习说明、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说明、教学团队、支持服务(含总部教师联系方式及答疑论坛功能),帮助学员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习任务和考核方式、寻求帮助等。

【课程学习】栏目:是学习本课程的主体。

【拓展资源】包括:系统的文字材料、重点讲授的视频资源以及需要完成的练习题。

【形考任务】栏目:是学员学习本课程应完成的计分作业。

栏目:是扩展性学习内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学,以便了解更多专业知识。

【资源更新】等栏目:“总部资源更新区”放置总部更新的资源,每天同步至各分部。

“分部自建资源区”用于分部责任教师上传分部自建的教学资源和活动。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期末考试)相结合方式进行,总成绩100分,及格60分。

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终结性考试采用网考(机考),全部为客观题。

辅导建议
本课程的学习重点是“第1、3、6、8”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