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专项训练含答案完美版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专项训练含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专项一、我来选一选。

1.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疏”的读音是“sū”,意思是“稀疏”。

B.“白发谁家翁媪”中“媪”的读音是“ǎo”,意思是老妇人。

C.“单于夜遁逃”中“单”的读音是“chán”,“单于”指的是军队的首领。

D.“只留清气满乾坤”中“乾”的读音是“gān”,“乾坤”的意思是天地之间。

2.下列诗句的作者姓氏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日长篱落无人过②道是无晴却有晴③不要人夸颜色好④把酒话桑麻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3.下列诗句按照敬亭山、泰山、庐山、天门山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A.春 B.夏 C.秋 D.冬5.我们常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A.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B.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6.关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诗选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主要写的是晚上作者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

B.“洛阳亲友如相问”指的是询问辛渐的情况。

C.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D.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是通常的平安竹报。

二、巧填诗句。

1.古诗乐园的小朋友们欢乐多。

看,这里有一个小朋友正在专注地捕蝉:意欲捕鸣蝉,。

还有一个小朋友在钓鱼:,怕得鱼惊不应人。

那边有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
(4)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9.读诗歌《村居》,回答问题。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列词语的意思。
纸鸢:
东风:
(2)《村居》描写出了一幅______(季节)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______的图画,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2)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那一声声______的跳动,给我极大的______,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当朋友取得优异成绩时,我可以用歇后语“______——一枝独秀”来赞美他。
(4)与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______,______。”自己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别人。
(5)《桂林山水》一文以名句“______”开头,以诗句“______,______。”结尾,与开头相互照应。
(2)“白云深处有人家”,写_______,写_______。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_______”,—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_______。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_______: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1)“移舟泊烟渚”的“泊”字的读音是______,意思是______。
(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把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汉语:______
28.按要求填空。
(1)______,沙暖睡鸳鸯。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
(3)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篱落疏.疏一径深()A.不熟悉B.稀疏C.同“蔬”,蔬菜2.惟.有蜻蜓蛱蝶飞()A.但是B.想,思考C.单,只3.最喜小儿亡赖..()A.顽皮、淘气B.无赖,不讲理二、读拼音,写词语。

lí luò cài huā qīng tíng jiá dié()()()()máo yán wēng ǎo chú dòu jī lóng()()()()三、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

,。

四、读下面的诗句,写出诗句中描绘的情景。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朝诗人。

这首诗赞美了的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孩子的。

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的诗句是。

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朝诗人。

这首诗写的是的田园景色。

诗人从侧面描写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的诗句是。

描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诗句是。

3.《清平乐·村居》的词牌是,题目是,作者是朝诗人。

这首词一共写了个人物,他们分别是,表达了农村生活的。

作者最喜欢小儿的原因是。

六、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从诗中的“”“”“”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

2.“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七、课外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1.再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后面画“√”,(1)土膏:A.膏药。

() B.泥土滋润状。

()(2)晌:A.晌午。

() B.不多时。

()2.这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可以看出。

描写的景物有。

3.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1. 读诗歌《游园不值》,回答问题。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请翻译整首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补全诗(词)句,并解释划线词语。

(1)______归浣女,______。

______ 歇,王孙______。

浣女:______歇:______王孙:______(2)______乌啼______,______ 对愁眠。

啼:______眠:______(3)风一更,______,聒碎______,______。

更:______聒:______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林中小景金波阳光透过枝叶,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都挂着小鸟的歌。

(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______、______、______(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4. 阅读古诗,做练习。

(1)补充股市。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离离______,______一枯荣。

野火烧______,______吹又生。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A.唐B.宋C.李白D.白居易(3)诗句中“岁”字的意思是______(①岁数。

②年)。

(4)小草的生命力极强,不管烈火怎样焚(fén)烧,只要春风一吹,又蓬勃生长。

正如诗中所写:野火______,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根据图片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萧萧______,______。

______促______,______篱落______。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_____。

(2)请你为上面的图片起一个恰当的名字。

(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写了什么?请选一选。

(填序号)前两句:______ 后两句:______A.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

B.写深秋的凄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将下面的古文改写成现代文,注意语言要通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孔子家禽。

”3. 读一读,连二连。

白毛浮绿水______ 近听水无声山清对水秀______ 红掌拨清波天地分上下______ 柳绿对桃红百尺竿头______ 呼作白玉盘小时不识月______ 能开二月花解落三秋叶______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______ 更进一步百尺竿头______ 呼作白玉盘4. 补充句子。

(1)______,后不见来者。

(2)______,江清月近人。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

(4)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

(5)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词牌名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词牌名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

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3)词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景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
(1)相对于春、秋、冬来说,古人关于夏天的诗词还不多。其实,古诗词中的夏天还是挺好的。比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__,______;比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
(2)有些古诗,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一种精神。比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__,______。《竹石》郑燮)又比如《石灰吟》(于谦)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___。”
我是你冠上朱红一抹
放歌吧!迎接新世纪的日出——
我愿化作其中一个音符……
(1)给下面的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版______ ______瞩______ ______踞______ ______崛______ ______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
坚毅—______啼唱—______激越—______
能不忆江南?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
(2)《忆江南》是一首______,“忆江南”是它的______。
(3)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4)“能不忆江南?”这是一个()
(5)把词补充完整,并写出所填的句子的意思。
1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①人们捉鱼②鱼儿嬉戏
24.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
小儿垂钓
蓬头稚________学垂纶,侧________莓苔________映身。
________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__。
(1)补充诗句。
蓬头稚______学垂纶,侧______莓苔______映身。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1. 快乐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人身在外乡有怎样的感受?(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 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______ ______潋滟______方______,______ ______空蒙______亦______。

______,______妆______。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这首诗的前两句的大意是: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这景色十分美好;雨天时,______。

“睛方好”“雨亦奇”表现了诗人______。

(3)这首诗的后两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在诗人的眼里,西湖就像______一样,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不管是晴是雨,都神韵独特。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

望洞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默写完整。

诗中采用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比作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的景色。

4.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___________。

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篮子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1)猜一猜,补全儿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______。

(2)阿姨摘了哪七样果子?用横线画出来。

5. 补充诗句。

采莲曲[唐]王昌龄______裁,芙蓉______。

______,______。

6. 积累运用。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1. 读诗歌《游园不值》,回答问题。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请翻译整首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补全诗(词)句,并解释划线词语。

(1)______归浣女,______。

______ 歇,王孙______。

浣女:______歇:______王孙:______(2)______乌啼______,______ 对愁眠。

啼:______眠:______(3)风一更,______,聒碎______,______。

更:______聒:______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林中小景金波阳光透过枝叶,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都挂着小鸟的歌。

(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______、______、______(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4. 阅读古诗,做练习。

(1)补充股市。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离离______,______一枯荣。

野火烧______,______吹又生。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A.唐B.宋C.李白D.白居易(3)诗句中“岁”字的意思是______(①岁数。

②年)。

(4)小草的生命力极强,不管烈火怎样焚(fén)烧,只要春风一吹,又蓬勃生长。

正如诗中所写:野火______,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这首诗是按______顺序叙述的,从哪里能看出来?用“______”画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人身在外乡有怎样的感受?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7.书法秀。默写《三衢道中》你喜爱的诗句。
8.按要求补充诗词及名言警句俗语。
(1)相对于春、秋、冬来说,古人关于夏天的诗词还不多。其实,古诗词中的夏天还是挺好的。比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__,______;比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__,______。
(2)“和”在诗中的意思是()
(3)“青螺”在诗中指的是()
(4)诗人描写的是洞庭湖上______(时间)的美丽景色。
(5)诗人是站在______(填“远”或“近”)处来欣赏洞庭湖夜景的,从“______”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抚摸雄鸡似的版图
我心潮起伏——
傲对百载冰霜雨雪
你神态何等坚毅、果决
而今沐浴着春风
你啼唱分外清亮、激越
呵,雄鸡似的祖国
高踞在我的心窝
我是你翼下新绒一丝
我是你冠上朱红一抹
放歌吧!迎接新世纪的日出——
我愿化作其中一个音符……
(1)给下面的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版______ ______瞩______ ______踞______ ______崛______ ______
(1)补全古诗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的思想感情。
(4)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促织”就是______。作者看到______,料想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我们还积累了一些歇后语,从中感受到了祖国语文的生动有趣。我们也会在生活中偶尔使用它们,比如,我们在参赛前,其他同学会给我们送上一句“在赛场上,你们可以是“八仙过海——______’。“看你们的啦!”于是,我们紧张的心情一扫而光,鼓足劲儿走向赛场。又比如,对着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却突然下起倾盆大雨的天空我们会幽默地说上一句:“这天气,真是______——说变就变。”说完后,哈哈,笑一番。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荡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
(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回答
(1)将诗句补充完整。
饮湖上初晴后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描写了西湖上的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潋滟:______
亦:______
奇:______
相宜:______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洞庭
【唐】刘禹锡
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②______,______。
19.想一想,填一填。
(1)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______。
(2)我能写一个含有典故的歇后语______。
(3)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将心比心”,它让我想起了《论语·颜渊》中的句子______,______。
(4)《望洞庭》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_____。”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的山水。诗人把洞庭湖的水色比作______,把洞庭湖的君山比作______。
(4)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5)发挥想象,把行人和牧童的对话写出来。
行人:______。
牧童:______。
1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6)看到弟弟整日游手好闲,爷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______,一寸光阴不可轻”
(7)《少年中国说》中“______”意思是只才有不断地创新和成长。
22.补全诗(词)句,并解释划线词语。
(1)______归浣女,______。
______歇,王孙______。
浣女:______歇:______
王孙:______
17.根据课文《登鹳雀楼》内容,完成练习。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前两句是诗人所______,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2)后两句是诗人所______,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_____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18.看图片写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9.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谁裁出,______似______。
(2)______莺飞______,拂提杨柳醉______。
(3)野火烧不尽,______。
(4)小信成则______
10.补全古诗,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4.课外阅读。
别董大Biblioteka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2)______乌啼______,______对愁眠。
啼:______眠:______
(3)风一更,______,聒碎______,______。
更:______聒:______
23.课外阅读。
雄鸡似的版图
打开世界地图
一眼就望见我的祖国
像雄鸡昂首远瞩——
迎着东方的晨曦
一声声,一声声
召唤着重新崛起的民族
(2)我独自在他乡作客,每到佳节就加倍地思念亲人。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4.读诗歌《游园不值》,回答问题。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请翻译整首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清明
_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3)“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出______自代诗人______写的《______》。
(4)我们每个人都应自强,正如《周易》中所说:“______”。
25.古诗名言积累。
(1)莫等闲,______
(2)最喜小儿亡赖,______
(3)天行健,______
(4)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
(5)______,不脱蓑衣卧月明。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解释划线的字。
①绿:______
②还: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本课中表达客居他乡,对家乡深切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6.快乐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我能从“______,______”的诗句中想象海通在溪边自由剥莲蓬的画面。
(3)当你的朋友面临困境,正悲观失望时,你会选择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名言。______,春天还会远吗?”来激励他。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刘禹锡笔下描写黄河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可以从:“______,”中找寻到杨氏子语言的机智幽默。
(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
(2)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3)在《暮江吟》中作者把______比作______,因为他们都是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______。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