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小组计划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计划书
小组名称:大手拉小手
导师:xxx
咨询人:xxx
组员:XXX
理念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富余劳力进城务工。但他们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由长辈或其他人照看,大量留守儿童由此而产生。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进我们所能帮助他们。
一、留守儿童现状
一些地处偏远贫困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及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农民们历来就有外出打工的习惯,外出务工是农民主要经济来源。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富余劳力进城务工,由此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比如较差的住房条件、高昂的借读费用、工作不稳定无法照顾孩子等。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由长辈或其他人照看,最终形成了父母双方或一方与孩子两地分隔的局面,大量留守儿童由此而产生。
也因此在儿童的心理产生了许多心理上的不健康危机:
自卑心理和人格障碍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他们自惭形秽,怕被别人瞧不起。因此,内向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自卑心理问题越明显。有的父母把孩子托给亲属,孩子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认为自己不是这家庭中的一员,觉得自己比这个家庭中的人低一等,说话小心翼翼,做事思前想后,怕做错或做不好招别人责备,这很容易形成焦虑和抑郁的人格障碍
孤僻心理与交往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信任感,容易对周围的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害怕与人交往,逃避各种活动,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现一定的自我封闭性,不敢参加集体活动,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后有一种严重的失落心理,一段时间不爱说话、不愿和别人交往,变得自闭,心理孤僻抑郁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留守儿童学习时不能得到父母的帮助,学习比较被动,加之家里的老人文化水平低,根本没有能力帮助他们,接管他们的亲戚一般只管他们的生活不管学习,他们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最终产生学校恐怖症、厌学症等问题。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厌学心理和怨恨父母。
理论架构
目前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比较广泛,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特殊的产物,其家庭环境的缺失引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得不到满足,致使农村留守儿童被称为潜在的问题儿童,因此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的健康心理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教育研究工作者应该对其特殊性,以及引发问题的根源性有一个认识。即,首先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各层次的需要看我们作为一个人的需要,然后,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现实性,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从生理上缺乏型的需要到心理上成长型的需要,在一一分析的过程中体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过程中应该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知道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小组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方面找到一些有效的措施,结合“留守儿童”的现有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研究计划,逐步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并形成相应的教育策略,构建符合留守学生身心特点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并且协助“留守儿童”缓解父母亲不在的情绪困扰,正确处理与监护人之间的关系;协助“留守儿童”端正生活和学习的态度,在互动中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调适心理状态,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我们的热心去温暖他们,让他们了解到这世界上温情的存在,让他们拥有一个积极的心,对于未来充满希望,拥有一颗健康快乐的心。帮助他们增长见闻,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目标及目的
目标:让组内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拥有一颗健康快乐的
心态。
目的:
1、让组员正确看待父母外出务工的目的,让他们理解父母,用一颗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2、通过组内成员的结构一对一负责的形式,让受助组员增长见闻,了解到外面的世界,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开创自己的天地。
3、在活动中也能够让帮助者了解助人的意义所在,体现个人的价值所在。
服务对象: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
特点:心理存在一定困扰的留守儿童,家庭较困难的。
小组特征
1.性质:身心教育小组
2.节数:十节
3.日期:2013年12月1日—2013年2月1日
4.时间
5.地点
6.人数:六对(大学生六人留守儿童六人)
招募方法(大学生):
1.在学校张贴海报
2.在学校发放宣传单
每节活动内容计划
备注:由于小组内容的需要,前期准备十分重要,也就是在确定组员期间,首先在校内需要删选出具有爱心,耐心,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公益活动上的同学,其次需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再就是留守儿童的选定上,需要去校外活动。。
评估方法
1、对结果的评估
评估方法:工作记录、结果报告。
2、对过程的评估
评估方法:观察、工作记录、问卷财政和其他资源的预算
1、路费
2、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