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

合集下载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流程钢化玻璃是一种高强度、高透明度、高安全性的玻璃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具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雾面处理、切割、划线、加热、急冷、磨边、检验等步骤。

首先,进行原料准备。

钢化玻璃一般由硅砂、石灰石、碳酸钠等原料通过一系列的熔融和混合得到。

这些原料经过称量、混合等工序,形成玻璃熔液。

接下来是雾面处理。

通常要求钢化玻璃的一面是雾面的,以增加其防滑性能。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喷砂或酸洗等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雾面。

然后进行切割。

根据产品尺寸要求,将雾面处理过的玻璃通过机械或手工切割成所需尺寸。

接着是划线。

对切割好的玻璃进行划线,在划线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玻璃上打上商标或产品信息。

然后是加热。

将划线后的玻璃放入钢化炉中,通过加热将玻璃加热到约600-700摄氏度的高温。

紧接着是急冷。

加热后的玻璃需要进行急速冷却,这一步是钢化玻璃生产中最关键的一步。

通常采用风冷或喷淋冷却的方法,使玻璃表面和内部形成不同的压缩应力。

然后进行磨边。

急冷后的钢化玻璃边缘通常很锋利,需要进行磨边处理,以确保安全,并符合产品尺寸要求。

最后进行检验。

对生产好的钢化玻璃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弯曲度检测、硬度检测等。

合格后,钢化玻璃可以投入市场销售或用于生产各种钢化玻璃制品。

总的来说,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雾面处理、切割、划线、加热、急冷、磨边、检验等步骤。

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都非常关键,对最终的钢化玻璃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随着技术的发展,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玻璃制造工艺(3篇)

玻璃制造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透明、坚硬、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玻璃在建筑、汽车、电子、光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玻璃制造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熔制、成型、退火、切割、磨光、清洗等环节。

二、原料选择玻璃制造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

这些原料经过破碎、筛选、混合等过程,制备成合格的玻璃原料。

1. 石英砂:石英砂是玻璃制造的主要原料,占原料总量的70%左右。

它主要来源于天然的石英岩、石英砂岩等。

石英砂的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2. 纯碱:纯碱是玻璃制造中的一种助熔剂,其主要成分是Na2CO3。

纯碱在玻璃制造过程中起到降低熔点和改善玻璃性质的作用。

3. 石灰石:石灰石是玻璃制造中的一种助熔剂,其主要成分是CaCO3。

石灰石在玻璃制造过程中起到降低熔点和提高玻璃化学稳定性的作用。

4. 长石:长石是玻璃制造中的一种原料,其主要成分是K2O和Na2O。

长石在玻璃制造过程中起到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改善玻璃性质的作用。

三、熔制熔制是玻璃制造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加热:将原料放入玻璃熔炉中,通过加热使原料熔化。

熔炉类型有电熔炉、燃油熔炉、燃气熔炉等。

2. 熔化: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原料开始熔化。

熔化过程中,原料中的杂质会逐渐析出,形成熔渣。

3. 混合:熔化过程中,通过搅拌使熔融的玻璃均匀混合,确保玻璃成分均匀。

4. 调节:根据玻璃成分和性能要求,对熔融玻璃进行成分和温度的调节。

四、成型成型是将熔融玻璃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常用的成型方法有:1. 浇注成型:将熔融玻璃倒入模具中,冷却固化后取出。

适用于制造平板玻璃、瓶罐玻璃等。

2. 拉制成型:将熔融玻璃通过拉丝机拉制成细长的玻璃丝。

适用于制造玻璃纤维、玻璃丝等。

3. 挤压成型:将熔融玻璃通过模具挤压成所需形状。

适用于制造玻璃管、玻璃棒等。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3篇)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3篇)
1. 原料质量:原料应具有良好的化学成分、粒度、粒度分布等指标,以确保玻璃的质量。
2. 原料价格:在保证原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价格合理的原料。
3. 供应稳定性:原料供应商应具备稳定的供货能力,以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4. 环保要求:选择环保型原料,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三、熔制
熔制是将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形成玻璃液的过程。熔制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三、原料准备
1. 原料选择:根据玻璃的种类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原料。常见的原料有石英砂、纯碱、石灰石、硼砂等。
2. 原料粉碎:将原料进行粉碎,使其达到一定的粒度要求。
3. 配方计算:根据原料的性质和玻璃的性能要求,计算出各原料的配比。
4. 混合:将计算好的原料进行混合,确保原料均匀分布。
四、熔制
1. 熔炉加热: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熔炉中,通过加热使其熔化。
六、切割
切割是将退火后的玻璃制品切割成所需尺寸的过程。常见的切割方法包括:
1. 机械切割:使用金刚石刀片、玻璃刀等工具,对玻璃制品进行切割。
2. 热切割:利用高温加热玻璃制品,使其软化后进行切割。
3. 激光切割:利用激光束对玻璃制品进行切割。
七、清洗
清洗是将切割后的玻璃制品表面杂质、油污等清理干净的过程。清洗方法包括:
4. 搅拌:在熔制过程中,对玻璃液进行搅拌,使其均匀熔化,提高玻璃质量。
四、成型
1. 拉制法:将熔融的玻璃液送入拉丝机,通过拉丝机的作用,将玻璃液拉制成一定厚度的玻璃板。
2. 浇铸法:将熔融的玻璃液送入模具,冷却凝固后形成玻璃板。
3. 滚制法:将熔融的玻璃液送入滚筒,通过滚筒的旋转,将玻璃液形成玻璃板。
九、包装
包装是将检验合格的玻璃制品进行封装,以防止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包装方式包括:

平板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平板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平板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平板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平板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道步骤才能完成。

下面是平板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平板玻璃的主要原料包括石英砂、石灰石和苏打灰。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精细的处理和混合,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2. 熔化:原料混合后,需要将其加热至非常高的温度,使其熔化成液态玻璃。

这一过程通常在玻璃窑中进行。

3. 成型:熔化的玻璃液会被注入到成型机器中,以形成带有平整表面的平板玻璃。

4. 熔体处理:成型后的玻璃会被送入熔体处理炉,以去除玻璃表面上的气泡和不纯物质。

5. 冷却:熔体处理后的玻璃会被送入冷却室,以慢慢冷却至室温。

这一过程是非常关键的,冷却速度直接影响着玻璃的质量和性能。

6. 切割和加工:冷却后的玻璃会被切割成所需尺寸。

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对玻璃进行表面处理或者功能性加工。

7. 检验和包装:最后,生产出的平板玻璃会经过严格的检验,
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随后,合格的产品会被包装和运输至市场。

总的来说,平板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步骤才能完成。

每一个生产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平板玻璃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满足市场对高质量玻璃产品的需求。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一般包括原料准备、玻璃熔化、成型、退火和终端处理等多个环节。

下面是一个大致的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详细介绍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玻璃制造所需的原料,主要包括石英砂、石灰石、硼砂等。

这些原料需要进行筛分、清洗、干燥等处理,以达到制造玻璃所需的纯度和质量要求。

玻璃熔化:准备好的原料经过称量后,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玻璃熔炉中。

在高温下熔融,得到玻璃的熔液。

玻璃熔液需要搅拌均匀,以保持均匀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分布。

成型:熔融的玻璃熔液通过成型工艺成为玻璃制品。

常见的成型方式包括玻璃体坩埚法、浮法和拉伸法。

玻璃体坩埚法是将熔液倒入坩埚中,然后用铁钳将熔液注入到模具中进行成型;浮法是在熔液表面浇注气体,使熔液形成一层较厚的液膜,然后在液膜上浮动玻璃带,通过冷却和拉伸形成一片平整的玻璃板;拉伸法是将熔液在特定的条件下拉伸成纤维状,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形成不同的玻璃制品。

退火:成型后的玻璃制品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并增加玻璃的耐热性和强度。

退火的过程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

加热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保证玻璃制品的质量。

终端处理:经过退火处理的玻璃制品需要进行终端处理,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常见的终端处理包括火烧、抛光、打孔、
切割和贴膜等。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提高玻璃制品的光洁度、透明度和耐磨性。

以上就是一个较为通用的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玻璃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不同类型的玻璃制品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工艺要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1.材料准备:选择优质的玻璃原片,并进行清洗和检验。

2. 切割:对已检验合格的玻璃原片进行切割,根据客户要求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3. 磨边:对切割好的玻璃进行磨边,让其表面光滑,不易刮伤。

4. 洗净:将磨边后的玻璃进行水洗,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污渍。

5. 预热:将洗净的玻璃放入预热炉中,使其温度均匀升高,为下一步的加热做准备。

6. 加热:将预热好的玻璃放入钢化炉中进行加热处理,使其温度达到600℃以上,然后急速冷却,使玻璃表面形成压缩应力,内部形成拉伸应力,从而增强玻璃的强度和韧性。

7. 检验:对钢化后的玻璃进行检验,检查其强度、平整度、透明度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8. 包装:将检验合格的钢化玻璃进行包装,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上述就是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

钢化玻璃的生产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要求。

- 1 -。

玻璃生产工艺(1)

玻璃生产工艺(1)
玻璃生产工艺
第一节 概述
玻璃生产基本流程
成原 配
分 设 计
料 加 工
合 料 制
熔成 化型

缺一
退 火
陷次 检制
验品

深 加 工
检 验
次 制 品
第二节 原 料
1、种类
主要原料:在一般玻璃中,它的主要成分有SiO2、Na2O、CaO、 Al203、MgO等五种成分,为引入上述成分而使用的原料称主 要原料。
叶腊石
叶腊石
黄腊石
彩腊石
三、引人Na2O的原料
作用:提供游离氧,从而降低玻璃粘度,使玻璃易于熔
融,是良好的助溶剂。Na2O可增加玻璃的热膨胀系 数,降低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一)纯碱
纯碱是微细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它是一种含杂质少的工业 产品,主要杂质有NaCl(不大于1%)。
纯碱易潮解、结块,它的水含量通常波动在9%~10%之间, 应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
在高温放出氧气而起澄清作用。 由于As203的粉状和蒸气都是极毒物质,目前已很少使用。
氧化锑颗粒
纯氧化锑粉
纯氧化砷粉
2.硫酸盐原料
主要有硫酸钠,它在高温时分解逸出气体而起澄清作用。 3.氟化物类原料
以降低玻璃液粘度而起澄清作用。对耐火材料侵蚀大, 产生的气体(HF、SiF4)污染环境,目前已限制使用。
第四节 玻璃的熔制
一、玻璃熔制过程概述
配合料加热时的各种过程
物理过程
化学过程
物理化学过程
1.配合料加热
1.固相反应
1.共熔体的生成
2.配合料脱水
2.各种盐类分解
2.固态溶解、液态 互溶
3.各个组分熔化 3.水化物分解

玻璃加工工艺生产流程

玻璃加工工艺生产流程

玻璃加工工艺生产流程玻璃加工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车辆等领域。

本文介绍玻璃加工的生产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玻璃切割、打磨、钻孔、钢化等环节。

1. 原料准备玻璃加工的原料是玻璃板,常见的有平板玻璃、弯曲玻璃等。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玻璃板,然后进行尺寸测量、划线。

2. 玻璃切割切割是玻璃加工的第一步,主要用于将大块的玻璃板切割成所需的尺寸。

切割可以使用手工切割工具,也可以使用自动化的玻璃切割机械。

在进行切割时,需要准确测量并标记好所需的切割位置,并采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切割操作。

3. 打磨打磨是为了使切割后的玻璃板具有光滑的表面。

通常使用玻璃打磨机进行打磨,将切割边缘、角落等不光滑的地方进行修整。

打磨时要注意控制力度,避免过度打磨导致玻璃板破损。

4. 钻孔钻孔主要是为了在玻璃板上开孔,以便后续的加工和安装。

钻孔可以使用电动钻具,也可以使用专用的玻璃钻具。

在进行钻孔时,要选择合适的钻头,控制好钻孔速度和压力,避免玻璃板破裂。

5. 钢化钢化是增强玻璃强度和耐冲击性的一种处理方式。

钢化玻璃在生产流程中通常是最后一道工序。

钢化过程包括加热和快速冷却两个步骤,可以通过玻璃钢化炉来完成。

加热时将玻璃板加热至高温,然后快速冷却,使玻璃表面形成压缩应力,从而增强了玻璃的强度和耐冲击性。

6. 检验和包装经过以上工艺处理的玻璃板需要进行检验,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弯曲度检测等。

合格的玻璃板经过检验后,需要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受到损坏。

以上是玻璃加工的生产流程介绍,包括原料准备、切割、打磨、钻孔、钢化和检验等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依赖,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玻璃加工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将为各个领域提供更加优质的玻璃产品。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介绍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光电、工艺美术等领域。

玻璃的生产过程经过多个环节,包括原料准备、熔化成型、表面处理和后续加工等。

本文将对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料准备玻璃的主要原料包括二氧化硅(SiO2)、碳酸钠(Na2CO3)、石灰(CaCO3)等。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粉碎、筛分和称量等步骤进行准备。

准备好的原料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在混合过程中可以添加其他辅助原料,如氟化物、氧化物等,以改变玻璃的特性。

二、熔化成型熔化是玻璃生产的核心环节。

准备好的原料在熔窑中经过高温加热,使其达到熔化状态。

熔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参数,以确保原料充分熔化和均匀混合。

在熔化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颜料或调整温度等,以获得特定的玻璃品种。

熔化完成后的玻璃液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浮法法、拉伸法和吹制法。

浮法法是将玻璃液在液面上浮起,通过控制流动速度和浮法槽的宽度,使得玻璃薄板均匀地形成。

拉伸法是将玻璃液从熔化池中抽拉,通过控制拉伸速度和温度,使玻璃拉成纤细的线。

吹制法是将玻璃液注入到金属模具中,然后通过吹气使玻璃充分填充模具并形成所需的形状。

三、表面处理成型完成的玻璃制品表面往往存在不平整、粗糙或掺杂物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火磨、抛光和涂层等。

火磨是将玻璃制品暴露在高温火焰中,通过热胀冷缩的效应使玻璃表面得到光滑。

抛光是通过研磨和抛光工艺,将玻璃表面的瑕疵去除,并获得光亮的效果。

涂层是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特殊材料,并通过加热或化学反应使其固化,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和外观。

四、后续加工经过表面处理的玻璃制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常见的后续加工包括切割、钻孔、弯曲和丝印等。

切割是将玻璃制品按照特定尺寸进行切割,可以使用切割刀或激光切割。

钻孔是在玻璃制品上进行孔洞加工,常用的工具有钻头和激光钻。

玻璃制作方法:玻璃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原材料

玻璃制作方法:玻璃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原材料

最简单的玻璃制作方法,玻璃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原材料相信大家应该都对“玻璃”不陌生吧!玻璃制品不说烂大街,但也是很常见的,就比如玻璃幕墙、玻璃窗户等等。

既然玻璃应用非常广泛,那玻璃都是怎么被制作出来的呢?今天贤集网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最简单的玻璃制作方法,玻璃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原材料,下面赶紧来听听看吧!最简单的玻璃制作方法,玻璃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原材料最简单的玻璃制作方法:方法一、使用火炉或窑1.准备硅砂。

硅砂也被称为石英砂,是制作玻璃的主要材料。

想要制作透明玻璃片需要没有铁杂质的玻璃,因为铁质的存在会造成玻璃呈绿色。

如果你处理超细2.将碳酸钠和氧化钙添加到硅砂里。

碳酸钠(俗称洗涤碱)降低商业上制作玻璃所需温度。

然而,碳酸钠会使水流过玻璃,所以必须添加氧化钙或石灰来使玻璃不溶于水中。

此外,你也可加入氧化镁和(或)氧化铝,使制作出来的玻璃更耐用。

一般上,这些添加剂在玻璃混合物中占不超过26到30%。

3.根据玻璃预计的用途添加其它化学品。

装饰性玻璃最常见的添加物是氧化铅,能让水晶玻璃器皿闪闪发亮,并能增加柔软度,使玻璃更容易切割,而且还能降低熔点。

眼镜镜片可能含有氧化镧,因为它拥有折射属性,而铁质则可帮助玻璃吸热。

铅晶质玻璃(人造水晶)含有高达33%的氧化铅,然而使用越多氧化铅,就需要越好的技术将玻璃熔液塑造成型,因此许多人造水晶制造商选择采用较低的铅含量。

4.添加化学品使玻璃达到想要的颜色(如有)。

如上所述,石英砂粒的铁杂质是制造出来的玻璃呈绿色,所以你可添加氧化铁增加绿色 色调,氧化铜也能起同样作用。

硫化物可产生淡黄色、琥珀色、褐色甚至是黑色 色调,一切取决于有多少碳或铁也被添加到玻璃混合物里。

5.把玻璃混合物放入耐热坩埚或支架里。

容器应能承受窑炉里极其高的温度。

取决于你所使用的添加物,玻璃混合物的熔点处于15000至2500摄氏度的范围内你所使用的容器也应能轻易被金属钩及杆控制。

6.将混合物熔成液态。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玻璃生产是一项工艺复杂的行业,它需要多种材料和设备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

玻璃生产的主要流程包括原材料预备、熔炼、成型、淬火和涂镀等几个环节。

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原材料准备玻璃的生产需要用到多种原材料,如石英砂、长石、石灰石、碳酸钠、氧化钠、氟化氢、磁铁矿、钨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分类、筛选、清洗、干燥等一系列的加工,制成适合玻璃生产的原材料。

二、熔炼原材料准备好后,就需要将它们通过混合的方式,放入一定比例的窑炉中加热,使其熔化。

玻璃的熔点很高,需要炉温达到1600~1700℃,熔化时间通常需要8~16小时不等。

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气和烟尘等,需要通过先进的治理设备进行治理。

三、成型熔融的玻璃需要通过成型工艺,将其变成各种不同形状和规格的玻璃制品,如平板玻璃、弯曲玻璃、空心玻璃和玻璃纤维等。

成型工艺主要有两种,即浮法成型和吹制成型。

1、浮法成型浮法成型是制造平板玻璃的主要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熔融的玻璃液体在一个恒温的液态铁池上冷却,形成一层均匀的平面玻璃。

在冷却过程中,玻璃会变成一种非晶态的状态,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加工成为透明的平板玻璃。

制造弯曲玻璃时,需要将平板玻璃再次加热软化,在模具中模压成形。

2、吹制成型吹制成型是制造空心玻璃的主要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熔融的玻璃液体通过空气或氧气的吹入,形成一个空的玻璃球,然后在热的模具中进行成型,同时还可以对玻璃球进行拉伸、压缩和旋转等操作,制成各种不同形状和规格的空心玻璃制品。

四、淬火玻璃的淬火工艺有两种,即加热淬火和化学淬火。

这两种淬火方式都可以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和抗冲击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而且可以控制玻璃的折射率和光泽度。

加热淬火主要是通过快速加热和急冷,使玻璃表面和内部不均匀收缩,使得玻璃表面处于压应力状态,整个玻璃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增加了玻璃的韧性和强度。

化学淬火则是在加热基础上,通过将钾、钠等离子离子交换进入玻璃中,使得玻璃表面变得硬化。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也广泛用于家居用品和工业制品。

它的生产工艺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改进,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
的流程。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玻璃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是石英砂、石灰石和碳酸钠。


些原材料经过混合后,放入窑炉中进行熔炼。

在高温下,这些原材
料会逐渐熔化并混合在一起,形成玻璃的原始物质。

接下来,熔化后的玻璃原料会被送入玻璃成型机器。

在成型机
器中,玻璃会被塑造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制品,比如平板玻璃、玻璃
瓶等。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速度,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和形状。

成型完成后,玻璃制品会被送入冷却窑进行冷却。

在这个过程中,玻璃制品会逐渐降温并变得坚硬。

冷却的速度和方式对玻璃制
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精确控制。

最后,冷却完成的玻璃制品会进行表面处理。

这个过程包括抛光、切割、打磨等步骤,以确保玻璃制品的表面光滑、整洁。

经过
这些处理后,玻璃制品就可以包装和运输到各个领域进行使用了。

总的来说,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熔化成型、冷
却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精密的设备和严格的控制,
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玻璃生产工艺也
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着更优质的玻璃制品。

钢化玻璃的制备工艺与流程

钢化玻璃的制备工艺与流程

钢化玻璃的制备工艺与流程钢化玻璃是现代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玻璃材料。

它可以提供优秀的强度和防爆性能,同时还能够在遭受强烈冲击时不会破碎,从而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化玻璃的制备工艺和流程。

一、钢化玻璃的制备原理钢化玻璃制备的原理是通过热处理使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抗弯强度和抗冲击性。

在钢化玻璃制备过程中,先将玻璃进行加热处理,使其温度达到介于550℃至620℃之间,然后迅速进行风冷处理,迅速降温至室温。

这种迅速的冷却方法会在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而内部部分则处于强拉应力状态。

这种应力分布形态相对均匀,可以提高玻璃的抗弯强度和抗冲击性。

而且,在此过程中,玻璃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使得其抗弯强度和抗冲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钢化玻璃制备的工艺流程钢化玻璃制备的工艺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基材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玻璃基材。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检查玻璃基材的表面是否光滑、平整,同时还需要检查玻璃基材的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钢化玻璃基材的生产商通常会对这些因素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玻璃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切割玻璃在收到玻璃基材之后,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切割。

在切割玻璃之前,需要将玻璃基材的厚度进行精确测量,以确保切割的尺寸符合要求。

3. 打磨玻璃将切割好的玻璃进行打磨,以去除边角毛刺和其他物质。

这样可以确保玻璃表面光滑,并且减少玻璃在加热过程中的破碎率。

4. 预加热在将玻璃加热到钢化温度之前,需要进行预加热。

这个过程可以直接使用玻璃基材的自然热量,在烤炉中回收来加热玻璃。

预加热可以让玻璃均匀受热,保证钢化效果的质量。

5. 加热这是钢化玻璃制备的关键步骤。

在此过程中,需要将玻璃材料加热到钢化温度,即550℃至620℃之间。

温度的选择要考虑到玻璃的厚度和尺寸,不同尺寸的玻璃需要的加热时间也不同。

6. 风冷在加热完成后,需要将玻璃材料迅速放入风冷室进行冷却。

在风冷室中,通过强风对玻璃进行风冷,迅速将其温度降至室温。

玻璃生产工艺

玻璃生产工艺

玻璃生产工艺一、玻璃生产工艺概述玻璃是一种具有均匀透明、硬度高、耐热、抗腐蚀等特点的无机非晶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

玻璃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准备、熔化、成型、退火、表面处理等环节。

本文将就玻璃生产工艺做一详细介绍。

二、原料的准备玻璃生产的原料主要包括硅酸盐、碳酸盐、氧化物等。

硅酸盐是玻璃主要的原料,来自于石英、长石、石灰石等,这些矿石经过破碎、磨削得到颗粒度达到2-3毫米的粗砂。

碳酸盐来自于天然石灰石或白垩石,经过破碎、磨削制成细砂。

氧化物有氧化铝、氧化镁等,用于调节玻璃的化学性质。

三、熔化熔化是玻璃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将原料混合、计量后放入熔窑中加热到约1500℃熔化后即可。

最常见的熔化设备是玻璃电炉,它使用电纹丝来加热、熔化玻璃原料,直至其变为液态玻璃,熔窑中需要不断搅拌,以保持温度均匀。

熔窑的炉底采取上升式,将最后的渣滓清除,取出液态玻璃准备进入下一步骤。

四、成型成型是指将液态玻璃转化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在熔融状态下,玻璃比较粘稠,需要通过特殊的成型机制实现成型。

最常见的成型操作是浮法成型法,通过在熔融的铁涟中注入液态玻璃,让玻璃在此铁液表面形成一个长度无限的平面玻璃带,经过一定的冷却和拉伸后,玻璃带变成均匀厚度的玻璃板。

在成型过程中会出现气泡和氧化物等杂质,需要通过特殊工艺去除。

五、退火退火是指将玻璃高温加热、冷却的过程,使玻璃内部和表面的应力分布均匀,不发生破裂。

玻璃退火必须是缓慢而持续的,通常是采用渐进式升温和降温,一般是先加热到500℃左右,然后缓慢降温至常温。

此类工序因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玻璃冷却速度过快则会导致玻璃的质量下降,强度和抗热性变得更弱。

六、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使玻璃成品外观更加优美、透明的重要环节。

主要分为机械加工和化学处理。

机械加工主要包括打磨、研磨、切割等,通过特殊的钢化工艺、贴膜等使成品变成高强度、安全的特种板材,大大提高其安全性。

化学处理则是利用玻璃表面和特定化学材料的作用,使之具有更好的强度、光洁度。

玻璃生产工艺及原料

玻璃生产工艺及原料

1.3玻璃的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1.3.1玻璃的生产工艺1、原料预加工。

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2、配合料制备。

根据产品的不同,配合料的组成略有区别。

例如普通浮法玻璃的配合料(按照1重量箱即50公斤计算),需要消耗石英砂33.55公斤、石灰石2.96公斤、白云石8.57公斤、纯碱11.39公斤、芒硝0.55公斤、长石3.45公斤、碳粉0.03公斤等。

3、熔制。

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4、成型。

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玻璃、各种器皿等。

5、热处理。

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1.3.3浮法玻璃的生产工艺以国内普通的日熔化量600吨的生产线为例,介绍浮法玻璃的制造流程。

浮法玻璃是在锡槽中制造。

整个生产线长度约有500米,每天可生产550到600吨的玻璃,相当于3米宽、3毫米厚、长度约25公里的玻璃带。

一旦开始生产,便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直到大约8-10年之后才会停炉维修。

浮法生产是当今平板玻璃主要的生产方式,其流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原料的混成。

浮法玻璃的主要原料成份有:73%的二氧化硅、13%的碳酸钠、9%的氧化钙及4%的镁等。

这些原料依照比例混合,再加入回收的碎玻璃小颗粒。

2、原料的熔融。

将调配好的原料经过一个混合仓后再进入一个有5个仓室的窑炉中加热,约1550摄氏度时成为玻璃熔液。

3、玻璃成型。

玻璃熔液流入锡槽且浮在熔化的金属锡液之上,此时温度约1000摄氏度。

在锡液上的玻璃熔液形成宽3.66米、厚度介于3mm至19mm的玻璃带。

因为玻璃与锡有极不相同的粘稠性,所以浮在上方的玻璃熔液与下方的锡液不会混合在一起,并且形成非常平整的接触面。

4、玻璃熔液的冷却。

玻璃生产工艺(3篇)

玻璃生产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玻璃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材料,在建筑、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玻璃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本文将详细介绍玻璃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熔制、成型、退火、切割、磨光等环节。

二、原料选择玻璃的主要原料包括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

这些原料在玻璃熔制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1. 石英砂:石英砂是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具有较高的熔点。

石英砂的纯度越高,生产的玻璃质量越好。

2. 纯碱:纯碱是玻璃生产中的助熔剂,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纯碱在玻璃熔制过程中起到降低熔点、提高熔融速度的作用。

3. 石灰石:石灰石是玻璃生产中的稳定剂,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石灰石在玻璃熔制过程中起到稳定玻璃结构、提高玻璃耐热性的作用。

4. 长石:长石是玻璃生产中的熔剂,其主要成分是钾、钠、钙、镁等。

长石在玻璃熔制过程中起到降低熔点、提高熔融速度的作用。

三、熔制玻璃熔制是玻璃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将原料熔化成熔融态的玻璃。

1. 熔制温度:玻璃熔制温度一般在1500℃左右。

温度过高会导致玻璃质量下降,温度过低则难以熔化原料。

2. 熔制设备:玻璃熔制主要采用池窑、火焰炉、电弧炉等设备。

池窑是目前最常用的熔制设备,其具有熔化速度快、产量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3. 熔制过程: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熔制设备中进行熔化。

在熔制过程中,需控制好温度、压力、熔融时间等参数,以确保玻璃质量。

四、成型玻璃成型是将熔融态的玻璃制成各种形状的过程。

常见的玻璃成型方法有:1. 浇注法:将熔融态的玻璃倒入模具中,待冷却凝固后取出。

浇注法适用于生产平板玻璃、玻璃管、玻璃瓶等。

2. 压延法:将熔融态的玻璃在高温下通过压延机压制成型。

压延法适用于生产玻璃纤维、玻璃板等。

3. 吹制法:将熔融态的玻璃吹制成型。

吹制法适用于生产玻璃瓶、玻璃管等。

4. 拉制法:将熔融态的玻璃在高温下通过拉丝机拉制成型。

玻璃制作工艺及流程

玻璃制作工艺及流程

玻璃一:原料及配制主要原料有,石英砂(sio2),纯碱(Na2CO3),方解石(CaO),石灰石(CaCO3),硼化合物(B2O3),碳酸钡(BaCO3).辅助原料:橙色剂,着色剂,乳浊。

助熔。

在配方上,各厂商要依据具体的产品而定,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原料中加入适理的氧化锌可增加产品的韧性,在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有色物质可能使产品着色,如加入氧化铜,产品呈绿色或海蓝色:加入氧华钴着色;加入硒粉呈红色,加入的量影响色的深浅。

在配料中一般允许20%的干净回收料,回收料不宜过多,否则产品易出现粒状,突起.汽泡等。

在配料入炉前,必须将所有料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

二:熔料混合料加入熔炉中,进行高温熔化,炉内温度依不同的产品而定,一般都在1200-1600度左右,燃料有重油。

电力等。

熔炉一般有坩锅和池窑两种,一般的坩锅只有一个口,进料与出料都在此口,池窑则可能进料与出料口分开(视工厂规模),这种只有一个口的炉常要在晚上进行加料,然后密闭,一般新加入的料要熔化8个小时方可使用,所以加料是不可以随时进行的,往往等到料已用完后再加,故一般一个缸的料可用一天,约600—900升.三.玻璃成型一般的成型方法有吹制(机吹,人工吹),压制,离心旋转,烧制(辅助作用).玻璃模具一般采用生铁铸件.模具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产品品质,因为有的铁质有砂子,则出来的产品就粗糙,有凸粒,在高温下,易脱铁屑而沾在产品上。

一般的模具都有几个排气孔,排气孔很少,一般不影响产品的成型效果,排气效果好的模具,产品的图案,字母则较清晰,模合缝的大小也会影响产品利角的轻重,模具必须预热后方可使用,否则刚产出的产品易破裂。

熔化的料入模具有自动进料与人工操作两种自动进料,每种产品生产前都调好进料量,而人工操作则完全靠工人的经验了,所以人工操作时,量的多少是很重要的,量太多易使边太厚.太少,则可能产品不完整,因人工剪料控制的问题,易出现产品边避和底的厚薄以及产品轻重不一致等问题.吹制产品靠气压而成,所以与气压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气压太大,可能出现底部薄,口部厚,气压太小,则口部可能太薄或根本吹不到,口部却缺少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
1、原料预加工。

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2、配合料制备。

根据产品的不同,配合料的组成略有区别。

例如普通浮法玻璃的配合料(按照50公斤计算),需要消耗石英砂33.55公斤、石灰石2.96公斤、白云石8.57公斤、纯碱11.39公斤、芒硝0.55公斤、长石3.45公斤、碳粉0.03公斤。

3、熔制。

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4、成型。

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玻璃、各种器皿等。

5、热处理。

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浮法玻璃生产线流程图
通平板玻璃与浮法玻璃的区别
普通平板玻璃与浮法玻璃都是平板玻璃,区别在于生产工艺、品质上不同。

1、生产工艺方面。

普通平板玻璃是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通过垂直引上法或平拉法、压延法生产出来的透明无色的平板玻璃。

浮法玻璃是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玻璃液从池窑连续流出并浮在金属液面上,摊成厚度均匀平整、经过抛光的玻璃带,冷却硬化后脱离金属液,再经退火切割而成的透明无色平板玻璃。

2、在品质方面。

普通平板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类;按厚度分为2、
3、
4、
5、6mm等厚度。

普通玻璃呈现翠绿色,易碎、透明度不高,雨淋暴晒下易老化变形。

浮法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类;按厚度分为2、3、4、5、
6、8、10、12、15、19mm等厚度。

浮法玻璃表面平滑无波纹,透视性佳,具有一定韧性。

浮法玻璃的生产工艺
下面以国内普通的日熔化量600吨的生产线为例,介绍浮法玻璃的制造流程。

整个生产线长度约有500米,每天可生产550到600吨的玻璃,也就是相当于3米宽、3毫米厚、长度约25公里的玻璃带。

一旦开始生产,便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直到大约8-10年之后才会停炉维修。

浮法玻璃是在锡槽中制造。


法生产是当今平板玻璃主要的生产方式,其流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原料的混成。

浮法玻璃的主要原料成份有:73%的二氧化硅、9%的氧化钙、13%的碳酸钠及4%的镁。

这些原料依照比例混合,再加入回收的碎玻璃小颗粒。

2、原料的熔融。

将调配好的原料经过一个混合仓后,再进入一个有5个仓室的窑炉中加热,约1550摄氏度时成为玻璃融液。

3、玻璃成型。

玻璃熔液流入锡槽且浮在熔化的金属锡液之上,此时温度约1000摄氏度。

在锡液上的玻璃熔液形成宽3.66米、厚度介于3mm至19mm的玻璃带。

因为
玻璃与锡有极不相同的粘稠性,所以浮在上方的玻璃熔液与下方的锡液不会混合在一起,并且形成非常平整的接触面。

4、玻璃熔液的冷却。

玻璃带在离开锡槽时温度约600摄氏度,之后进入退火室或连续式缓冷窑,将玻璃的温度渐渐降低至50摄氏度。

由此缓冷方式生产的玻璃也称为退火玻璃。

5、裁切和储存。

缓冷之后的玻璃经过数阶段的品质检查,之后再裁切成不同的尺寸,进行包装入库,储存或运输。

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的原材料
玻璃生产的原材料包括主要原料和辅助原料两大类。

主要原料指引入玻璃形成网络的氧化物(也叫网络形成体,如二氧化硅)、玻璃网络结构过度的中间体氧化物(也叫网络中间体,如三氧化二铝)和网络外氧化物(也叫网络修饰体,如氧化钠)。

辅助原料则包括澄清剂、助熔剂、乳浊剂、着色剂、脱色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多种工业原材料及化学试剂。

根据玻璃的不同用途、不同生产工艺以及不同的后续加工要求,玻璃的原料配方(种类、数量、加入顺序及加入方法等)有一定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