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冯晓玲

合集下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刘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刘丽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姓名刘丽性别女出生年月1966年07月专业职称教授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招收学生层次硕士/博士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8708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主要研究方向1、盆腔炎及盆腔炎性不孕临床及实验研究;2、黄体功能不足的排卵障碍及胚泡着床障碍临床及实验研究;3、中药对沙眼衣原体输卵管炎性不孕临床及实验研究;4、宫颈癌的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主要社会兼职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名中医龙江学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分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妇科专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目前主持科研课题中药制剂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研究消疣汤治疗尖锐湿疣和预防宫颈癌的机理研究前列腺I号治疗慢性细菌前列腺炎的疗效评价保胎液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前列腺Ⅰ号水丸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抑菌机理研究乐宝水丸治疗肾阳虚型勃起功能障碍(ED)新药临床研究中药对沙眼衣原体输卵管炎性不孕小鼠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中医妇科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与践主要论著《不孕症与不育症的治疗》(2002.10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中医妇科学》(2004.3 清华大学出版社编委)《今日中医妇科》(2011.2 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主要科研成果《炎克宁对大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模型作用机理的研究》二等奖第一名《炎克宁对大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模型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观察》二等奖第一名《前列腺1号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抑菌机理的研究》二等奖第二名《妇产血净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应用研究》二等奖第五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王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王珑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
王珑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8年10月专业职称副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5552
从事学科
专业
针灸推拿学电子邮箱wlkeyan@ 主要研究
方向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理事省针灸学会理事
省中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不同针灸方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减毒增效作用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省中医局2012.6-2013.12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主的《针灸学》一元多维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校基金2011.10-2013.10
基于伤寒论六经理论的针灸学教学方法与思想体系研究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2.1-2014.12
主要论著
常用针灸腧穴速记手册 1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0.3
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编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9
主要科研
成果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急性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PAR-1、NF-kBp65、IL-6、ICAM-1影响的实验研究省中医药管理局 1 2011.6
针刺对高血压脑出血脑保护作用的研究市科技局 3 2011.8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电针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上海针灸杂志 2008.3
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国针灸 2008.5
创新针灸临床研究方法学促进针灸国际化进程中国针灸 2009.6
针刺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AR-1表达的影响针灸临床杂志 2010.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考研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考研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考研一、学科沿革本学科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老一辈学科带头人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韩百灵教授的领导下,就已赢得卓著的社会声誉,影响波及海内外,1979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被评为中医妇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点、1999年被特聘教授岗位。

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学科同仁的不懈努力,目前,本学科已形成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二、学科带头人马宝璋教授,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附属一院妇产科及妇科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重点学科点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本科规划教材(六版)、国家专科规划教材(一版)及国家自考规划教材(一版)《中医妇科学》主编。

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500名名中医师带徒指导教师、黑龙江省中医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妇科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马宝璋教授根据经典文献,系统整理了“妇女生殖藏象”、“天癸的生理基础与作用”、“冲任学说”,提出了“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月经产生机理的理论,同时论证了这一过程与西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环路相对应。

上述理论成果得到国内专家认可,已全部写入本科及专科的新版教材总论中,对中医妇科理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来对无排卵型功血、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孕症、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有突出的疗效,吸引了国内外患者前来就诊。

并研制了相应的中药制剂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项,部省级课题8项,主持研究的课题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2项,厅局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2部,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

三、学科后备带头人王树林教授,医学博士后,硕士导师,2001年博士后顺利出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是一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机构。

本文将从学院简介、培养方案、研究生招生信息、学科建设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学院简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是为深化中医药科学研究、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而设立的教学单位。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致力于中医药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创新。

学院设有多个研究方向,包括中药学、中医学、藏医学、蒙医学、针灸学等。

二、培养方案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包括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论文撰写等内容。

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校内外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

三、研究生招生信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每年都会招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

考生需具备相应的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并通过考试和面试。

具体招生信息可在学院官方网站或相关招生宣传材料中获取。

四、学科建设学院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学习背景的教师,提高学科竞争力。

学院还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

五、国际交流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通过学术研讨会、交流访问等形式,促进中医药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提升学院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总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是一所致力于培养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机构。

学院通过多层次的教育培养方案、丰富的研究生招生信息、优质的学科建设和积极的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

红景天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冯晓玲

红景天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冯晓玲

第19卷 第4期 2017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9No. 4Apr .,2017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7.04.001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属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东北、四川、西藏等地。

本草纲目记载红景天具有“祛邪恶气,补诸不足”之功效。

在中药药典中隶属于补虚药物,性味甘寒,具有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的功效,擅治脾气虚衰的气喘乏力、阴虚咳嗽或咳血。

红景天中提取物成分有红景天苷、红景天素、苷元酪醇、二苯甲基六氢吡啶等[1],起主要活性作用的是红景天苷。

红景天苷分子式C17H20O7,是一种从红景天中分离出的苯丙素苷。

目前已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红景天苷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病毒、保护神经元细胞、保肝、免疫调节[2-4]等广泛药理作用。

恶性肿瘤是导致死亡的三大杀手之一,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为310万,占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22%,且中国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约为200万,占全球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27%[5],考虑病死率高、复发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寻找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有效地靶向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肿瘤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药联合等方法,虽然前3种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显著,但手术相关风险和并发症以及抗肿瘤药物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等问题给肿瘤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了巨大痛苦。

目前国内外研究都积极寻找能够减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协同化疗疗效、降低化疗耐药的有效辅助用药。

中药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毒副作用低,可与多种化疗药物协同应用,不易产生耐药性,被人们广泛关注并深入研究。

早在20世纪末就有研究小组报道了红景天苷在动物模型中的抗癌作用[6]。

本文就近年来红景天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1 红景天苷抗肿瘤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1.1 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刘翠杰等[7]研究结果表明红景天苷可通过上调p53和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起到诱导HepA种鼠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同时激活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冯晓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冯晓玲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姓名冯晓玲性别女出生年月1969.09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招收学生层次博士/硕士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5188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doctorfxl@主要研究方向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不孕症、妇科肿瘤、痛经等主要社会兼职1.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2. 黑龙江省中医药第三届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 国际妇产科联盟会员4. 中国医师协会会员5.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隐丹参酮对抗磷脂综合症模型小鼠β2GPⅠ影响的实验研究国家博士后基金(国家级) 2010年—2012年2.隐丹参酮对抗磷脂综合症模型小鼠影响的实验研究省博士后基金(省部级)2010年—2012年3.补肾活血法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雌孕激素及代谢物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省部级) 2010年—2012年4.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校博士后基金(校级) 2010年—2012年主要论著1. “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编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2. 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妇科学》(第二版)副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1.053. “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4.《中医妇科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导》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035.《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教程——中医药分册》编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01主要科研成果1.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类二等奖主持人 2009.022.妇产血净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应用研究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进步类二等奖主持人 2009.083.优生宁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类二等奖主持人 2011.114.妇产科临床实习指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著作类二等奖第二名2007.075.高等中医药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类二等奖第三名 2007. 066.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灰阶超声检查在妇科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类二等奖第三名 2010.067.解毒化瘀软坚除湿法防治慢性盆腔炎的基础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类二等奖第四名 2007.018.生化止血饮对药流后动物模型蜕膜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类三等奖第四名 2010.099.妍婷灌肠液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进步类二等奖第五名 2007.1110.炎克宁冲剂对大鼠输卵管阻塞型不孕模型作用机制及其疗效观察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类二等奖第六名 2011.01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环境因素影响复发性流产现代研究展望,吉林中医药,2012.082.免疫性抗体与生殖相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概述,湖北中医杂志,2012.08 3.NF-κB p65 repression by the sesquiterpene lactone, Helenalin, contributes to the induction of autophagy cell death,BMC Complementary&Alternative Medicine, 2012.074.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药现代研究进展,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55.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中国医疗前沿,2012.046. 补肾活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中国医疗前沿, 2011.067. 宫保散对宫颈癌前病变合并HPV感染的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国医药导刊,2011.118. 绝经后取器术致子宫及膀胱损伤1例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039. 复发性流产的精神心理因素研究进展,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3):247-24810. CD4CD25调节T细胞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研究进展,中国医疗前沿,2011.0511. 优生宁III号方治疗120例先兆流产临床疗效分析,中医药信息,2010.1112. 妇产血净对大鼠药物流产后出血影响的实验研究,新中医,2010.0913. 通管宁促排卵的药效学研究,中医药学报,2010.0614. 优生宁Ⅲ号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内分泌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10.0515. 妇产科本科临床教学方法探讨,辽宁中医杂志,2010.0516. 中医药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概况,中医药学报,2010.0417. 宫保散对宫颈癌前病变的预防与治疗研究,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0.0318. 生化止血饮对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蜕膜中凋亡抑制基因及孕激素受体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09.0819. 补肾壮骨液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OPG、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中医药信息2009.0720.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9.06;21. 祖国医学对胎动不安的治疗简史,中国医疗前沿,2008.1122. 妇产血净在药物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0923. 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优势,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824. 妊娠剧吐合并暂时性甲亢和Wernicke脑病1例报告,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0725. 足月宫角妊娠并胎盘植入2例报告,山东医药,2008.0526.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79例临床分析,时珍国医国药,2008.0127. 韩百灵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新中医,2007.0628. 宫内节育器移入膀胱1例报告,山东中医,2007.0529. 益肾消囊饮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0430. 中药粉剂外敷减少宫颈环切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首都医药,2004.1231. 针刺痛经治疗76例,针灸临床杂志,2003.0632. 妇产血净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临床分析,中医药学报,2003.0633. 滋肾益气法治疗青春期崩漏56例,中药信息,2003.0534. 妊高宁Ⅱ号治疗妊高征的实验研究,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0.0435. 安血冲剂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176例,中医药信息,2000.04;36. 青春期崩漏的治疗与护理,中医药信息,1997.1137. 声电提针治疗痛经24例,黑龙江医药科学,1998.1238. 卵巢胰岛素抵抗对颗粒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2007.1039. 巨细胞病毒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哈尔滨多囊卵巢综合征国际论坛资料汇编,2006年,301-30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是黑龙江省培养高(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是黑龙江省培养高(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是黑龙江省培养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实用性人才的基地。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胃肠病科研组于2003年被确立为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现有教师6人,其中正高职3人,副高职2人,初级1人,硕士学位5人。

近二十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员。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机构李铁男,男,1954年3月生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

1978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院长。

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黑龙江省医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首届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药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佳木斯市科协医药科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佳木斯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佳木斯首届“十佳”名中医。

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及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病证的临床和疗效机理研究。

李季委,男,1963年12月生人,教授,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及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研究。

刘士英,男,1950年12月生人,中共党员,教授。

1991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班,并获得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及临床。

董选,男,1949年11月生人,中共党员,教授。

1976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

1986年辽宁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班结业。

中华医学会伤寒学会会员,河北中医药杂志特约通讯员。

赵敏,女,1968年2月生人,副教授。

1992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中医专业。

并于当年分配到佳木斯市中医院工作,2002年调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

赵旭,女,1980年8月生人,中共党员,助教。

2004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专业中医学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吴效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吴效科
8.Zhao L, Li W, Han F, Hou L, Baillargeon JP,Kuang H,Wang Y,Wu X(通信作者). Berberinereduces insulin resistance induced by dexamethasone in theca cells in vitro. Fertil Steril. 2011 Jan; 95(1):461-3. Epub2010 Sep 16. PubMed PMID: 20840879.(SCI收录)IF=4.0第九篇★
7.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文献研究专项基金(国中医药规财发【2010】23号),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文献研究,40万元。吴效科、侯丽辉,2010-2011年度。
主要论著
1.吴效科等副主编。今日中医妇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11月,
2.吴效科等参编。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04.11
2.Zhang XL, Zhang CW, Xu P, Liang FJ, Che YN, Xia YJ, Cao YX, Wu XK, Wang WJ, Yi L, Gao Q, Wang Y. SNP rs2470152 in CYP19 is correlated to aromatase activity in Chines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atients. Mol Med Report. 2012 Jan;5(1):245-9.doi: 10.3892/mmr.2011.616. Epub 2011 Oct 3. PubMed PMID: 21972004(影响因子0.307)
主要科研
成果
1.《中医生殖轴理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辅助生殖中的转化应用与发展》,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编号:2011-174;2012.2.1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王秋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王秋红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姓名王秋红性别女出生年月1969.9 专业职称教授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招收学生层次博士/硕士所属学院药学院办公电话 6从事专业中药学电子邮箱主要研究方向中药炮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活性研究、新药研发主要社会兼职起止年月名称职务/职称2011年12月始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分会副主任委员2005年8月-2013年6 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10年8月-至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评审专家评审专家2010年8月-至今省食品评审专家评审专家2010年8月-至今省化妆品评审专家评审专家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 中药盐制与咸入肾、肾主骨相关性研究,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2008-2011年2. 线叶菊抗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8-2010年3. 黑水缬草治疗老年痴呆的作用机理研究,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课题,2009-2012年4. 基于以微生物次生代谢物、为药效物质基础的发酵类中药六神曲的炮制原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2010-2012年5. 免疫抑制活性的麻黄多糖片剂的研制,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新药创制” 重大专项,2011-2013年主要论著1.《中药炮制学》,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中药炮制学》,副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3.《中药炮制学专论》,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主要科研成果1. 《辽东楤木的研究与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2007年2. 《辽东楤木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一等奖,(7),2005年3. 《东风菜根抗肿瘤作用与有效成分的研究》,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2003年4. 《黑龙江产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2010年5. 《银线草抗肿瘤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研究》,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2010年6. 《银线草抗肿瘤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研究》,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2010年7. 《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2011年8. 《洋金花治疗银屑病有效组分的研究》,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2011年9. 《洋金花治疗银屑病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2011年主要发表学术论文SCI论文[1] Sesquiterpenes from Chloranthus japonicus.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2011[2] Three New Phytoecdysteroids Containing a Furan Ring from the Roots ofAchyranthes bidentata Bl. Molecules, 2011[3] Screening and comparison of the immunosuppressive activities of polysaccharidesfrom the stems of Ephedra sinica Stapf.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1[4] Two New Withanolide Lactones from Flos Daturae. Molecules, 2011[5] Lianqiaoxinoside B, a Novel Caffeoyl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 from Forsythiasuspense. Molecules, 2011[6] Optimum extraction of acidic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stems of Ephedra sinicaStapf by Box-Behnken statistical design and its anti-complement activity.CarbohydratePolymers, 2011[7] Fast classification and compositional analysi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CMs by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multivariate analysis.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1[8]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rapid and efficient CZE method coupled withcorrection factors for determination of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of acidic hetero-polysaccharides from Ephedra sinica. Phytochemical Analysis, 2011[9] A new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wo uronic acids by CZE withdirect UV detection. Biomedical chromagraphy, on line, 2011[10] Three New Cycloartenol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the Roots of Cimicifugasimplex Wormsk. Molecules, 2011[11] Triterpenoids from the Roots of Sanguisorba tenuifolia var. Alba. Molecules, 2011[12] Baimantuoluosides D-G, Four New Withanolide Glucosides from the Flower ofDatura metel L..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 2010[13] Two new amide alkaloids from the flower of Datura metel L.. Fitoterapia, 2010[14]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ing for the qualityevaluation of Forsythia suspensa extract by HPLC coupled with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2009[15] Lignan Constituents from 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 Archives of PharmacalResearch, 2009[16] Baimantuoluolines D-F, three new withanolides from the flower of Datura metelL..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8[17] Sesquiterpene Glucosides from 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 Chemistry &Biodiversity, 2008[18] Withanolide Compounds from the flower of Datura metel L. Helvetica ChimicaActa, 2007[19] Three New Cycloartenol Glycosides from the Roots of Cimicifuga simplex.Planta Medica, 2012中文论文[1] 二氢槲皮素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中国实验方剂学,2011[2] 二氢槲皮素固体分散体片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的研究.中成药,2011[3] 洋金花治疗银屑病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研究(I)—抗炎、抗瘙痒及抗过敏作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4] 洋金花治疗银屑病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研究(II)—对免疫功能、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皮肤角化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5] 辽东楤木叶中一个新三萜皂苷(英文), 中国天然药物, 2011[6] 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II),中医药学报,2011[7] 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镇痛解热作用研究,中医药学报,2011[8] 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对大鼠肾盂肾炎的疗效,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9] 小蓟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材, 2009[10] Identification of Two Cold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Stems ofEphedra sinica Stapf. Chinese Medicine, 2010[11] 苯酚-硫酸法测定麻黄多糖含量研究, 中医药信息, 2011[12] 银线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医药信息, 2010[13] 黑水缬草抗老年痴呆活性部位的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0[14] 黑水缬草提取物对老年痴呆大鼠脑内神经元中β2APP、Aβ1 240 和Caspase23表达的影响, 中药材, 2010[15] 黑水缬草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脑内iNOS、COX22和IκB2α表达的影响, 中药材, 2010[16] 洋金花有效部位及其组分对二甲基亚砜损伤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的保护作用. 中草药, 2006[17] 不同产地刺五加中2种刺五加苷的含量变异,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6[18] 鬼针草不同提取物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中医药学报, 2001[19] 中药炮制学课程改革研究. 中医教育, 2010[20]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升麻提取工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陈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陈晶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姓名 陈晶 性别 女照片 出生年月 1964.3专业职称 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 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博士/硕士 所属学院 基础医学院 办公电话 82193041从事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电子邮箱Chenjing6385@主要研究 方向 中医治则与治法机理研究及中医脏腑证候及疾病防治机理研究主要社会 兼职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黑龙江省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会理事目前主持 科研课题1、树莓根对实验性动物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 黑龙江省人事厅2、强心胶囊对实验性CHF 大鼠心肌重塑阻断机制的研究 博士后科研资助基金 国家人事部3、树莓茎对实验性动物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厅面上项目主要论著1、《中医学基础》 主编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中医诊断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导丛书》 副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要科研成果1、强心胶囊防治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的实验研究。

2008年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2、芪桂益脉灵抗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006年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三等奖主要发表 学术论文1、单味中药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2、复方中药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3、证的量化的必要性、主要困难及可行性 医学与哲学 20124、HPLC-ELSD 测定强心胶囊中黄芪甲苷质量比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5、强心胶囊对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衰模型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中医药学报 20096、强心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蛋白表达的 影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7、温阳化饮益气活血法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大鼠心肌α-MHC 、β- MHC 基因表达的影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8、强心胶囊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调控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 中药材 20079、强心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SR Ca2+-A TP 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胥风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胥风华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胥风华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4.06 专业职称副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5324
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Fenghua23456@
主要研究
方向
月经病、滑胎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
中医师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第五届专业委员会会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自身抗体阳性RM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及中药的调节作用教育部 2012-2014
主要论著解读不孕症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2007.12 编委中医妇科学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2010 编委
主要科研成果内障丸治疗抗精子抗体不孕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黑龙江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第三名2006年
优生宁治疗孕期HCMV原发感染对胎儿影响的大鼠实验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奖成果奖第三名2009年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丹参酮对滋养细胞胰岛素抵抗下IRS-1和p-ERK表达的影响2009.4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2009.6
内脏高敏性大鼠肠道敏感性与5-HT相关性及痛泻药方对其干预作用 2009.8 通入汤治疗产后缺乳的实验研究2010.2
p16和HPV对宫颈CIN分型的作用及相关文献复习 2010.8
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研究进展2010.1
痛泻要方对内脏高敏性大鼠结肠5-HT、5-HT_4受体表达影响的研究2011.4 痛泻要方对脑肠肽含量的作用与脑-肠轴调控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2011.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孟祥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孟祥才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姓名孟祥才性别男出生年月1968.02 专业职称生药学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招收学生层次硕士、博士所属学院药学院办公电话87266802从事专业生药学电子邮箱Mengxiangcai000@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生物学及栽培主要社会兼职中药资源生态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中药现代研究与实践》编委目前主持科研课题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刺五加道地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技术研究(2006-2009年)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刺五加、五味子生产共性技术研究(2006-2009年)主持省重点攻关课题--五味子、龙胆和穿山龙高产技术研究(2008年-2010年)主持省重点攻关课题--柴胡规范化生产技术研究(2009年-2011年)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药材防风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2007年-2009年)主持防风多倍体的培育及提高结实率的研究(2005年-2006年)主持珍稀濒危和大宗常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2008-2012年条叶龙胆和穿龙薯蓣负责人)。

现主持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关龙胆质量标准提高及其综合利用研究(2011BAI03B06 2011-2014年);主要论著编著《北方主要地道药材规范化栽培》(2005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编著《中药材防风药学与临床的研究》(200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委《中国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2012年科学出版社)、编委《中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2012年上海科技出版社)、编委《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技术指南》(200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主要科研成果(1)专利情况1.孟祥才,王喜军,孙晖,专利:栽培五味子的高效采光棚式立架(专利号:ZL2007 2 0116830.6)2.孟祥才,王喜军,孙晖,专利:一种通过抑制生殖生长而增加龙胆产量的方法(公开号:CN101536642)(2)获奖1.防风多倍体品种培育与提高结实率的研究,2007年获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邹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邹伟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姓名邹伟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10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招收学生层次博士/硕士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8508从事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电子邮箱kuangzou2003@主要研究方向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主要社会兼职1.中华中医药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2.世界中医药学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3.中国针灸学会理事4.中国针法灸法学会委员5.龙江省针灸学会副会长6.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会主任委员7.黑龙江省中医神经内科主任委员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基于针刺对脑出血神经重塑作用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2013年-2016年2.基于Wnt及Notch通路研究针刺干预脑出血后神经重塑的机制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13年-2015年3.基于针刺对急性脑出血神经重塑作用的Notch信号转导调控机制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年-2013年4.针刺促进急性脑出血后神经重塑的临床与机理研究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2012年-2015年5.基于针刺对脑出血神经重塑作用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2012年-2017年6.基于针刺对急性脑出血神经重塑作用的Wnt信号转导调控机制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2012年-2014年7.研读经典,注重手技,针药结合,--针灸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重点项目) 2011年-2013年8.基于教学平台与特设建设的针灸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011年-2014年主要论著1中国痴呆诊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2012.082针灸学技能实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委 2010.113常用针灸腧穴速记手册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主审 2010.44神经内科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主审 2008.85神志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主编 2013.5主要科研成果1女性生殖障碍的针刺疗效机制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名20132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的创立及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用应用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五名 20103洋金花治疗银屑病有效组分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八名 20124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与临床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名 20115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药-糖网明基础及临床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名 20066 针刺抗大鼠实验性脑出血急性脑损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97头穴丛刺针法的创立及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国针灸学会(三等奖)20118头穴丛刺针法的创立及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国针灸学会(三等奖)20119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者血浆肥胖抑素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等奖) 2011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 The timing of reinstitution of good blood glucose control affectsapoptosis and expression of Bax andBcl-2 in the retina of diabetic rats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20092 The relationship of blood glucose and the expression of insulin-likegrowth factor-1 receptor mRNA in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a preliminary study with rats Zhanghua YiXue Za Zhi 20073头针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IL-6表达影响的研究中医药学报 20124“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GDNF及VEGF表达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5 头针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ICAM-1表达影响的研究针灸临床杂志 20126针刺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中医药信息 20127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灶周组织PAR-1和NF-κBp65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中医药学报 20118针刺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灶周组织NF-κBp65表达和脑水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中医药信息 20119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灶周组织NF-κBp65表达的影响针灸临床杂志 201110 CD40/CD40L信号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中国医疗前沿 201111不同介入时机对头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 201112“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中医药信息 201013头针对急性脑出血大鼠BDNF和NGF表达的影响中医药学报 201014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研究针灸临床杂志201015“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4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医药信息 201016针刺对实验性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脑组织Nestin表达的影响中医药学报 2010 17针刺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AR-1表达的影响针灸临床杂志 201018针刺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中医药信息 200919针刺对脑出血大鼠继发性神经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中国基层医药 200920血脑屏障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21头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治疗时间窗研究中医药信息 200922头穴丛刺对脑梗死大鼠脑内MMP-9变化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23 针刺对脑出血大鼠IL-1β表达的影响中国伤残医学 200824针刺对孕期高雄大鼠雄性子代的影响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25久留针分期不同针刺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吉林中医药 2008。

妊娠期ABO抗体阳性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ABO抗体阳性的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19.18.025妊娠期ABO 抗体阳性的研究进展贾 丹 蒋 莎 李 娜① 冯晓玲①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中图分类号 R71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4X (2019)18⁃2302⁃05①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40㊂作者简介:贾 丹,女,博士,E⁃mail:472169250@㊂通讯作者及指导教师:冯晓玲,女,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及科研工作,E⁃mail:doctorfx l@㊂[摘 要] 我国ABO 母儿血型不合占新生儿溶血病的96%,占新生儿黄疸的28.6%㊂母儿ABO 血型不合容易引起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病㊂本病常发生在O 型RhD 阳性血型(其配偶血型非O 型)的孕妇中㊂孕妇ABO 抗体阳性者早期流产率高,易诱发早产㊁胎儿宫内生长受限㊁易发生胎儿贫血㊁水肿㊁溶血,引起新生儿早发性黄疸㊁新生儿溶血或核黄疸等后遗症,甚至死亡㊂本文对妊娠期ABO 抗体阳性的治疗和管理进行论述㊂[关键词] 母儿血型不合;ABO 血型系统;不良妊娠结局;治疗Progress in research of ABO antibody positive during pregnancyJIA Dan ,JIANG Sha ,LI Na ,FENG Xiao⁃L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China[Abstract ] ABO incompatibility accounts for 96%of neonatal hemolysis in China,accounting for 28.6%of neonatal jaun⁃dice.Maternal and infant ABO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 is easy to cause fetal or neonatal immune hemolytic diseases.Maternal and infant incompatibilities often occur in pregnant women with type O RhD positive blood types (The spouse is not type O).Pregnant women with positive ABO antibodies have a high rate of early miscarriage,and are prone to preterm birth,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fetal anemia,edema,hemolysis,early neonatal jaundice,neonatal hemolysis or nuclear jaundice,and even death.The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ABO⁃positive antibodies during pregnancy were discussed.[Key words ] Maternal and child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ABO blood group system;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Treatment 母儿血型不合是孕母和胎儿间因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种免疫性疾病,是妇产科疑难杂症之一,也是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核黄疽的重要原因之一㊂我国ABO 血型不合较多见,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1]㊂主要是由于妊娠期胎盘绒毛受损,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母体产生了高效价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作用于胎儿红细胞,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㊂目前孕妇ABO 系免疫抗体阳性发生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 O 型(48.9%)”㊁ A 型(26.4%)”㊁ B 型(21.1%)㊁AB 型(3.8%)”[2]㊂妊娠期ABO 抗体阳性可能导致很多不良妊娠结局,对孕妇㊁胎儿甚至新生儿和无数个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伤害㊂1 妊娠ABO 抗体阳性的不良妊娠结局1.1 流产㊁早产 妊娠期孕妇ABO 抗体阳性血清中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抗体刺激血液致凝因子,会使胎儿的体内红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从而引起流产或早产㊂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脾肾两虚,湿热内蕴㊂固胎养胎的关键在于肾气的强弱,肾虚冲任失固,脾虚冲任失养,湿热蕴组胞胎,气血失和,血瘀冲任失畅,均可导致胞胎失养,胎元不固,而导致滑胎㊁堕胎㊂中医将本病归属于 胎漏”㊁ 胎动不安”㊁ 堕胎”和 小产”范畴[3]㊂1.2 胎儿溶血㊁贫血 母儿ABO 血型不合孕妇血清中的抗体IgG 能够通过胎盘,破坏胎儿红细胞,从而导致胎儿发生溶血㊂贫血是由于发生溶血时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所致㊂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湿热蕴阻胞胎,气血失和,胞胎失养㊂1.3 新生儿溶血 本病是由于孕婴之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族血型免疫引起的㊂从父亲继承的显性抗原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而此种胎儿红细胞抗原为孕妇体内所缺少,从而使母体产生相应免疫抗体㊂再次妊娠抗体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抗原抗体相结合,破坏胎儿红细胞,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发生免疫性溶血症㊂在妊娠期ABO 抗体阳性中,以孕妇O 型血较为多见,孕妇O 型血,受到抗原刺激,产生IgG 抗A 或抗B 抗体分子量小,能通过胎盘㊂在祖国医学中并没有对母儿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记载,但是根据新生儿溶血病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列为不同的病症㊂新生儿溶血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流产㊁流产㊁早产和死胎,可把本病归为 滑胎”㊁ 小㊃2032㊃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年第35卷产”㊁ 死胎”㊂当主要临床表现为新生儿黄疸时,属于 胎黄”范畴㊂以脾肾两虚,气血不足为发病之本,湿㊁热㊁瘀互结为发病指标[4,5]㊂1.4 新生儿黄疸 是新生儿溶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溶血程度不同出现的黄疸程度也不同,发病时间主要是出生后24h内㊂中医认为湿热互结㊁瘀热互结熏蒸于胎,可导致本病的发生㊂1.5 后遗症和死亡 妊娠期ABO抗体阳性,母儿血型不合,导致溶血释放大量的胆红素,进入脑细胞,引发新生儿中枢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新生儿黄疸合并的胆红素脑病,引发脑瘫㊁智力低下㊁听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最严重可导致新生儿死亡㊂2 妊娠ABO抗体阳性的管理2.1 产前母体ABO抗体检测 利用孕母血型抗体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产前检测孕妇血清抗体及抗体效价,能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ABO⁃HDN)发生的可能性㊂马晓露[6]发现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越高,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也越高㊂研究发现 O”型孕妇血清抗体效价越高,ABO⁃HDN的发病率越高[7]㊂Wang等[8]发现抗体效价在1∶512以上,可能提高新生儿患溶血病的风险㊂冯杏琳㊁徐晓红等[9,10]发现孕前孕期对孕妇ABO抗体效价检测,有利于及早发现异常与处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和新生儿溶血㊂2.2 产前胎儿检测 从脐带血㊁绒毛和羊水等处获取胎儿的细胞,应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预测发生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的可能性㊂据报道,羊膜穿刺术后流产的手术相关风险为0.35%,因此存在一定的危险性[11]㊂2.3 无创DNA检查 近年来无创检测胎儿血型㊁基因型的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2]㊂2016年,王振勇等[13]研究得出结论:无创胎儿血型产前诊断结合孕妇外周血IgG抗A/抗B效价高低,为早期诊断ABO⁃HDN提供了有力的临床依据,并且发现胎儿出生后的血型与无创DNA检测结果一致率为100%㊂翟红梅[14]采用聚合酶反应⁃序列号特异性引物分析进行无创胎儿血型产前检测,得出了相同的结论㊂2.4 胎儿贫血㊁溶血产前检测 68例有溶血风险的孕妇,测量胎儿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MCA⁃PSV),以胎儿脐带血血红蛋白值对照,发现MCA⁃PSV诊断胎儿中重度贫血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100%[15]㊂Mandic等[16]用超声多普勒测量MCA用来评估胎儿贫血的严重程度,发现Rh溶血病所致的贫血胎儿的血红蛋白㊁红细胞压积与MCA收缩期平均流速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MCA收缩期平均流速在贫血胎儿中升高㊂3 妊娠ABO阳性的治疗3.1 西医治疗 目前西医治疗以物理治疗(光照疗法㊁给氧)㊁药物治疗(维生素C㊁E,丙种球蛋白)和血浆置换或宫内输血等治疗措施为主㊂虽有一定疗效,但在降低抗体效价比值方面作用不明显㊂对于孕妇急症出现胎儿溶血㊁贫血多采用母体血浆置换术㊁宫内输血㊂新生儿采取光照疗法㊁药物治疗及换血治疗[17]㊂3.1.1 物理治疗 病情较轻的新生儿黄疸可选择光照治疗,将患儿置于蓝光光疗箱,在光照治疗之后,患儿皮肤黄疸明显减轻㊂光照治疗的标准应考虑不同胎龄以及是否有并发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应首先考虑光照治疗,预防胆红素脑病,光照治疗无效㊁病情严重的需要选择换血疗法,同时采取吸氧治疗[18]㊂3.1.2 药物治疗 常采用维生素治疗,包括维生素C注射和维生素E的口服,当临床确诊母儿血型不合时,一旦出现新生儿溶血病,光疗无效者,可予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㊂李海[19]分组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患者,研究组(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光照治疗+白蛋白静滴),对照组(光照治疗+白蛋白静滴),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时间㊁临床症状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㊂练惠敏[20]研究发现,研究组(丙种球蛋白+酶诱导剂+光照治疗)血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酶诱导剂+光照治疗),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㊂3.1.3 胎儿㊁新生儿溶血⁃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指患者血浆中含有致病性物质(如致病性抗体),用血浆㊁白蛋白/生理盐水和/或治疗疾病的组合物代替㊂PE治疗的疾病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㊁重症肌无力和慢性炎性脱髓鞘多神经病[21,22]㊂马印图等[23]研究发现,孕龄10周的妇女,当ABO抗体效价>256时,随机自愿分组为对照组(常规西药组),中药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再加上茵栀黄口服液)和联合治疗组(中药的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88%,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㊂钟燕云[24]治疗ABO抗体效价>256的100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和治疗组(口服㊃3032㊃贾 丹等 妊娠期ABO抗体阳性的研究进展 第18期茵栀黄口服液+血浆置换),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以92%的显著差异高于对照组的68%㊂3.1.4 胎儿溶血性贫血⁃宫内输血治疗 对于胎儿严重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采取宫内输血㊂输血指征:①母亲血清抗体效价>1∶512;羊水胆红素测定:OD450值>0.3,提示胎儿宫内严重溶血;②超声检查示胎儿因严重贫血出现腹水㊁水肿㊁心脏扩大,使心胸比值增大,胎盘增厚;③脐红细胞压积<0.3㊂④胎母输血综合征;⑤微小病毒B19感染[25⁃27]㊂3.2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母儿血型不合导致的胎儿㊁新生儿溶血,尤其是新生儿黄疸,在中医理论中属于 胎黄”范畴,小儿在胎,其母脏器有热,熏蒸于胎,中医治疗主要有茵陈蒿汤㊁栀黄汤㊁清热养阴汤㊁茵陈黄口服液㊁茵栀黄口服液等药物治疗㊂主要有效药物组成有茵陈㊁黄芩㊁大黄㊁栀子等中药㊂研究显示中药在母婴血型不合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明显改善降低抗体效价改善妊娠结局和防治后遗症㊂朱俏瑜㊁叶绪春等[28,29]采用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可维持低水平孕妇抗A 或抗B IgG抗体效价,降低孕期合并症和婴儿溶血症的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概率㊂姜英凤等[30]采用茵陈蒿汤加减方(茵陈9g㊁大黄5g㊁黄芩9g㊁甘草9g)治疗100例IgG抗A(B)高抗体效价孕妇,中药组总有效率79.75%,明显高于西药组的63.79%㊂张梅等[31]采用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孕期ABO溶血总有效率96.23%,高于单纯用维C治疗有效率83.02%㊂张志兰等[32]采用茵陈蒿汤加减方辩证治疗母婴血型不合孕妇,降低母儿血型不合患者外周血中抗A或抗B抗体,效果明显㊂周华友㊁李慧㊁Zhou等[33⁃35]发现茵陈蒿汤可治疗母儿ABO 血型不合㊂张涛等[36]发现中医 湿热证”与免疫有关, 湿热证”患者存在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尤其是CD8+抑制性T细胞显著降低,CD4+/ CD8+增高,体现茵陈蒿汤的清热利湿作用,能够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㊁维持机体稳定状态㊂另外,陈曦等[37]用栀黄汤治疗母儿血型不合患者,对于降低抗体效价,维持正常妊娠,尽量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疗效显著㊂3.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王泰峰[38]选用中药(孕前服茵陈汤,隔日1剂,2个月/疗程)㊂西药(孕前口服阿司匹林㊁多种维生素,1个月/疗程),孕后静脉滴注VitC㊁球蛋白等,10d/疗程,治愈203例,治愈率为95.75%,显效6例,显效率为98.58%㊂李玉萍[39]采用中药茵陈汤加减,联合维生素C静注,维生素E口服,吸氧治疗后,提高了保胎成功率㊂沈醒杭等[40]采用口服茵陈汤,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4周㊂VitC500mg+25%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注,1次/d;维E100mg,1次/d,口服;吸氧,20min/次,1次/d㊂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用西药对照组㊂金红岩[41]采用中药茵陈㊁栀子㊁黄芩㊁党参㊁甘草等,1剂/d,4周为1个疗程㊂配合维生素C+E胶丸100mg每日3次口服,每月连续用药10d为1个疗程,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药组㊂杨淑萍[42]采用院内制剂母儿Ⅰ号(药物组成:茵陈㊁栀子㊁制大黄㊁黄芩㊁白术㊁大枣㊁川断㊁桑寄生)2次/d, 2支/次;联合25%葡萄糖液40ml+VC注射液500mg,静注,1次/d,维生素E胶囊100mg,口服, 2次/d,吸氧20~30min,2次/d,10d为1疗程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㊂陈爱萍等[43]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时,对照组采用间歇蓝光治疗,照射4h,间歇2h,每天照射4次;7d为1疗程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茵栀黄口服液5ml/次,2次/d,配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3ml丹参注射液加入到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1疗程㊂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28%和87.93%㊂母儿血型不合可表现为早期流产㊁复发性流产㊁早产㊁死胎㊁胎儿和新生儿溶血/贫血㊁新生儿黄疸,严重者可发生脑瘫㊁智力低下㊁听力障碍等,甚至核黄疸㊂ABO血型不合约占妊娠总数的20%~25%㊂本病主要是由于O型血的孕妇,非O型血的父亲,A 或B型的胎儿,胎儿的异型抗原通过胎盘刺激母体产生IgG抗体,IgG可以通过胎盘㊂西医治疗主要以物理治疗(光照疗法㊁给氧)㊁药物治疗(维生素C㊁E,丙种球蛋白)和血浆置换或宫内输血等治疗措施为主㊂中医上本病是由于脾肾两虚㊁气血不和㊁湿热瘀互结损伤冲任,伤及胎儿㊂母儿血型不合没有特定的病名,但是 滑胎”㊁ 早产”㊁ 死胎”㊁ 胎黄”等都属于本病范畴,治疗本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茵陈蒿汤㊁栀黄汤㊁清热养阴汤㊁茵陈黄口服液㊁茵栀黄口服液等中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们应该致力于发展研究祖国医学,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母儿血型不合,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为患者带来希望㊂参考文献:[1] 陈 明,陈小鹤,曾 珏,等.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0): 1680⁃1682.Chen M,Chen XH,Zeng Y,et al.Clinical and laboratory research㊃4032㊃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年第35卷on neonatal hemolytic diseases with ABO blood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mother and infant[J].Chin General Med,2008,16(10): 1680⁃1682.[2] Eipl K,Nakabiito C,Bwogi K,et al.Seroprevalence of unexpectedred blood cell antibodies among pregnant women in Uganda[J].Immunohematology,2012,28(4):115⁃117.[3] 徐道芬,胡欣欣,陈祥艳,等.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3):446⁃448,455.Xu DF,Hu XX,Chen XY,et al.Clinical study of artemisia annua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BO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J].Chin Med Emergency,2008,27(3):446⁃448,455.[4] 姜英凤,石祥奎.茵陈蒿汤加减治疗ABO血型不合50例[J].河南中医,2016,36(5):869⁃871.Jiang YF,Shi XK.Treatment of ABO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 with artemisia artemisia decoction in50cases[J].Henan J Tradit Chin Med,2016,36(5):869⁃871.[5] 撒元红,孙振高,肖继梅,等.茵陈蒿汤加减分阶段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应用进展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6):1423⁃1425.Sa YH,Sun ZG,Xiao JM,et al.Application of artemisia annua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aternal and infant ABO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J].Shizhen J Tradit Chin Med,2008,29(6): 1423⁃1425.[6] 马晓露.孕母血型抗体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2):1744⁃1746.Ma XL.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maternal blood type antibodies and ABO hemolysis in neonates[J].Chin J Exp Diagnost,2009,13(12):1744⁃1746.[7] Drabik⁃Clary K,Reddy VV,Benjamin WH,et al.Severe hemolyticdisease of the newborn in a group B African⁃American infant delivered by a group O mother[J].Ann Clin Lab Sci,2006,36(2):205⁃207.[8] Wang M,Hays T,Ambruso DR,et al.Hemolytic disease of thenewborn caused by a high titer anti⁃group B IgG from a group O mother[J].Pediatr Blood Cancer,2005,45(6):861⁃862. [9] 徐晓红,谭晓霞,蓝蔚蔚,等.1366例O型孕妇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1):164⁃165.Xu XH,Tan XX,Lan WW,et al.Titer detection of ABO blood group antibody in1366pregnant women with type O[J].Chin J Health Inspection,2013,23(1):164⁃165.[10] 冯杏琳,李虎成,申 华,等.孕前孕期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治疗及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9):65⁃68.Feng XL,Li HC,Shen H,et al.ABO blood group antibody titerdetection and treatment and clinical analysis in pre⁃pregnancypregnancy[J].Chin J Eugenics Genetics,2010,18(9):65⁃68.[11] Beta J,Lesmes⁃Heredia C,Bedetti C,et al.Risk of miscarriagefollowing amniocentesis and 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a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Minerva Ginecol,2018,70(2):215⁃219.[12] 张建军,曾 艳.无创胎儿血型基因型检测的应用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26(1):1⁃3.Zhang JJ,Zeng Y.Application progress of genotype detection ofnon⁃invasive fetal blood group[J].Chin J Eugenics Genetics,2008,26(1):1⁃3.[13] 王振勇,沈国松,何平亚,等.无创胎儿血型产前诊断在ABO溶血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5):473⁃476.Wang ZY,Shen GS,He PY,et al.Significance of prenataldiagnosis of noninvasive fetal blood group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ABO hemolysis[J].Zhejiang Prevent Med,2016,28(5):473⁃476.[14] 翟红梅.ABO溶血病早期诊断中无创胎儿血型产前诊断的价值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8):68⁃69.Zhai HM.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noninvasive prenataldiagnosis of fetal blood group in early diagnosis of ABO hemolyticdisease[J].China Continuing Med Educ,2017,9(28):68⁃69.[15] Lopez⁃Carpintero N,Rodrlguez⁃Gonzalez R,Gonzalez⁃GonzalezA,et al.Role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Doppler in themanagement of Rhesus alloimmunization cases[J].Ginecol ObstetMex,2010,78(8):410⁃417.[16] Mandic V,Mikovic Z,Filimonovic D,et al.Noninvasive diagnosisof fetal anemia in Rh⁃alloimmunized pregnancies by color Doppler[J].Med Pregl,2005,58(5⁃6):275⁃278.[17] Kanat M,Goksugur SB,Ozlu T,et al.The effect of feto⁃maternalblood type incompatibility on develop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mellitus[J].Clin Ter,2014,165(2):e145⁃e147. [18] 刘春娟.早期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进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96⁃97.Liu CJ.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gammaglobulin in neonates with hemolytic disease[J].Clin Res Pract,2008,3(1):96⁃97.[19] 李 海.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9):61,64.Li H.Efficacy observation of intravenous globulin in the treatmentof neonatal hemolysis[J].Chin Foreign Women's Health Study,2016,(19):61,64.[20] 练惠敏.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早期应用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2):116⁃117.Lian HM.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highdose gamma globuli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hemolysis[J].China Modern Drug Application,2008,12(12):116⁃117. [21] 曾军红.血浆置换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2):178⁃179.Zeng JH.Research progres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lasmaexchange technology[J].J Clin Rational Drug Use,2008,11(12):178⁃179.[22] Levin G,Kalish Y,Attari R,et al.Plasmapheresis⁃A lifesavingtreatment for life threatening HELLP syndrome[J].Eur J ObstetGynecol Reprod Biol,2018,(18):30955⁃30952. [23] 马印图,李莉华,李丽君,等.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血浆置换早期干预治疗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10):993⁃996.Ma YT,Li LH,Li LJ,et al.Early intervention of yinzhihuang oralliquid combined with plasma exchange for the treatment ofhemolytic disease in newborns with maternal and infant bloodgroup incompatibility[J].Chin J Blood Transfusion,2013,26(10):993⁃996.[24] 钟燕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高效价血型抗体孕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6):851⁃853.Zhong YY.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ed yinzhihuang oralliquid and plasma exchange in the treatment of pregnant womenwith high potency antibody[J].Modern Diagnosis Treatment,2008,29(6):851⁃853.[25] 邓璐莎,郭晓玲,鲁云涯,等.6例胎儿宫内输血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2):2485⁃2487.Deng LS,Guo XL,Lu YY,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 analysis ofintrauterine transfusion for6fetuses[J].Chin J Maternal Child贾 丹等 妊娠期ABO抗体阳性的研究进展 第18期Health,2016,31(12):2485⁃2487.[26] 魏 瑗,赵扬玉.胎儿宫内输血术及其并发症[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33⁃335.Wei Y,Zhao YY.Fetal intrauterine transfusion and itscomplications[J].Chin J Obstet Gynecol,2013,29(5):333⁃335.[27] 郭晓玲,邓璐莎,钟 进,等.胎儿宫内输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6):891⁃893.Guo XL,Deng LS,Zhong J,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etal in⁃trauterine blood transfusion[J].Chin J Maternal Child Health,2015,30(6):891⁃893.[28] 朱俏瑜,朱卫忠.加味茵陈蒿汤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8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10):737.Zhu QY,Zhu WZ.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80cases ofABO maternal and infant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 with wei⁃yinchen⁃artemisia decoction[J].Zhejiang J Tradit Chin Med,2014,49(10):737.[29] 叶绪春,李佐祥,曾祥芬,等.加味茵陈蒿汤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4):77⁃78.Ye XC,Li ZX,Zeng XF,et al.Observation on the efficacy ofJiawei Yinchenhao Decoction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ABO incompatible hemolytic disease in mothers and infants[J].JClin Rational Drug Use,2012,5(24):77⁃78.[30] 姜英凤,石祥奎.茵陈蒿汤加减方防治母子ABO血型不合致病理性黄疸疗效分析[J].中国药业,2016,25(6):94⁃96.Jiang YF,Shi XK.Effect of Yinchenhao decoction on th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rrational jaundice of ABO bloodgroup in mother and child[J].Chin Pharmaceut Industry,2016,25(6):94⁃96.[31] 张 梅,姚 尧,梁艳,等.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106例孕期ABO溶血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9):184⁃185.Zhang M,Yao Y,Liang Y,et al.Hemolysis analysis of106pregnant women with ABO treated by Yinchenhao Decoction[J].Chin Pract Med,2015,10(19):184⁃185.[32] 张志兰,徐 丹,张新清,等.茵陈蒿汤等干预母儿ABO血型不合84例患者的红细胞免疫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1):1514⁃1516.Zhang ZL,Xu D,Zhang XQ,et al.Erythrocyte immunity study of84patients with ABO incompatibility in mothers and childrenintervened by Yinchenhao Decoction[J].Chin J Tradit ChinMed,2009,24(11):1514⁃1516.[33] 周华友,于艳涛,张 文,等.茵陈蒿汤对免疫小鼠ABO血型抗体产生的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7):607⁃610.Zhou HY,Yu YT,Zhang W,et al.Inhibition of YinchenhaoDecoction on ABO blood group antibody production in immunizedmice[J].Chin J Immunol,2011,27(7):607⁃610. [34] 李 慧,余明明,闫清雅,等.茵陈蒿汤对A血型抗原免疫小鼠TNF⁃α水平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6):572⁃575.Li H,Yu MM,Yan QY,et al.Effects of Yinchenhao Decoction onTNF⁃alpha level in mice immunized with blood group A antigen[J].Chin J Blood Transfusion,2014,27(6):572⁃575. [35] Zhou H,Yu Y,Li H,et al.Anti⁃H can trigger apoptosis anddown⁃regulate FUT1expression in erythroid differentiated K562cells without complementmediation[J].Transpl Immunol,2012,27(4):151⁃156.[36] 张 涛,孙克伟,黄顺玲,等.基于特异性细胞免疫学机制阐述慢性重型肝炎中医黄疸论治[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0,20(5):281⁃282.Zhang T,Sun KW,Huang SL,et al.Based on specific cellular im⁃munological mechanism,the treatment of jaundice in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for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J].J IntegratedTradit Chin Western Med Liver Dis,2010,20(5):281⁃282.[37] 陈 曦,沈维增.栀黄汤治疗60例母婴血型不合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6):109⁃111,114.Chen X,Shen WZ.Clinical effect of zhihuang decoction on60cases of maternal and infant blood type incompatibility[J].ChinContemporary Med,2016,23(6):109⁃111,114. [38] 王泰峰.中西医结合防治母婴ABO血型不合21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3):271⁃272.Wang TF.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aternal and infant ABOincompatibility by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medicine in212cases[J].J Clin Chin Med,2005,17(3):271⁃272.[39] 李玉萍.中西医治疗ABO母婴血型不合136例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5754⁃5755.Li YP.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136cases of ABO maternal⁃infant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and Western medicine[J].Chin J Misdiagnosis,2008,8(23):5754⁃5755.[40] 沈醒杭,何佳英,王 蔚.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154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6):476⁃478.Shen XH,He JY,Wang W.154cases of ABO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mother and infant treated by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Zhejiang JIntegrated Tradit Chin Western Med,2013,23(6):476⁃478.[41] 金红岩.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婴血型不合30例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5):197⁃198.Jin HY.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30cases of maternal⁃infant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 treated by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J Liaoning Univ Tradit ChinMed,2013,15(5):197⁃198.[42] 杨淑萍.中西医结合防治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4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383⁃384.Yang SP.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64cases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with maternal⁃infant incompatibility by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Modern MedHealth,2007,23(3):383⁃384.[43] 陈爱萍,李志飞.茵栀黄口服液㊁丹参注射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6):1587⁃1589.Chen AP,Li ZF.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yinzhihuang oralliquid and danshe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irradiationin the treatment of ABO hemolytic jaundice in newborns[J].ChinJ Tradit Chin Med,2017,35(6):1587⁃1589.[收稿2018⁃08⁃30 修回2018⁃10⁃08](编辑 张晓舟)邮发代号12-89 半年价216.00元 单价18.00元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年第35卷。

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性流产、不孕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性流产、不孕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性流产、不孕症的治疗研究
进展
贾丹;李娜;陈璐;冯晓玲
【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
【年(卷),期】2017(045)002
【摘要】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性流产、不孕症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近年来对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性流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等作一简单概述,以期指导临床医师更为有效地治疗此类疾病.
【总页数】3页(P128-130)
【作者】贾丹;李娜;陈璐;冯晓玲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14;R711.75
【相关文献】
1.补肾活血促排卵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J], 李娟;孙凤
2.消导调经汤治疗肾虚痰湿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J], 刘
芬;杨利;曾常春;罗贞;阳练;罗维军
3.益肾调经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39例 [J], 吴晓婷;王亚萍
4.补肾活血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J], 文慧华
5.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进展 [J], 王士萌;陈璐;冯晓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苦参碱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理研究进展

苦参碱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理研究进展

苦参碱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理研究进展
赵鸿达;冯晓玲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5(013)010
【摘要】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肠炎、皮疹瘙痒等疾病.苦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和黄酮类,其中具有药理活性的生物碱中,苦参碱在妇科疾病治疗的应用中较为广泛.本文就近年来对苦参碱的药理学基础研究、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理研究及目前常用剂型等作一简单概述,以期指导临床医师更为有效地利用苦参碱,开拓中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新优势.
【总页数】2页(P150-151)
【作者】赵鸿达;冯晓玲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药理作用和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J], 蒋合众
2.苦参碱在妇科疾病方面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J], 付佃华;付亚杰;张栋栋
3.氧化苦参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史艳平;陈涛;李丹;豆玉凤;汪琼
4.氧化苦参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张景正; 严宝飞
5.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药理作用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J], 张凤玲;唐永;张景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的探讨

针刺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的探讨

针刺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的探讨
冯晓玲;苏琳;王磊;李波;赵颜;时思毛;姚美玉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3(029)004
【摘要】研究表明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可以作为复发性流产的独立因素,但其案例目前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孕妇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用药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针刺治疗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时就可以发挥其专长,在妊娠前的3个月进行治疗.本研究通过讨论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对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理、针刺治疗的理论依据,明确针刺临证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于这种简单安全有效方法的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78-79)
【作者】冯晓玲;苏琳;王磊;李波;赵颜;时思毛;姚美玉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电力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3
【相关文献】
1.甲状腺自身抗体与复发性自然流产临床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
2.针刺治疗封闭抗体缺失的复发性流产患者33例临床观察
3.甲状腺自身抗体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探讨
4.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病因及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分析
5.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对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声电提针治疗痛经24例

声电提针治疗痛经24例

声电提针治疗痛经24例
邢秀珍;冯晓玲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
【年(卷),期】1998(021)006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邢秀珍;冯晓玲
【作者单位】同江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510.5
【相关文献】
1.声电鍉针治疗对甲亢病人白细胞影响的观察 [J], 温福生
2.电提针治疗面神经炎54例 [J], 欧阳世英;田玉江
3.声电Chi针治疗对甲亢FT3,FT4影响的观察 [J], 孔立滨;赵泉林
4.声电Chi针治疗目眨,胞轮振跳33例 [J], 孙剑文;卢青松
5.电提针加自制中药丹参液局部外敷治疗踝部软组织损伤 [J], 张雅琳;张雅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钟基因调控妊娠并发症及其对子代发育的影响

生物钟基因调控妊娠并发症及其对子代发育的影响

生物钟基因调控妊娠并发症及其对子代发育的影响
张雨淋;杨春燕;刘美姿;冯晓玲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卷),期】2024(34)4
【摘要】母体的昼夜节律信号与生物钟基因相互作用可以影响胎盘及胎儿的发育,引发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流产、早产、子代发育异常等结局。

该文综述了生物钟基因与母体、胎盘及胎儿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诱导母胎界面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从而预测相关风险对子代的影响,提高临床妊娠并发症的风险管理和疾病控制及预防方案的准确性,为人类生殖健康提供重要指引。

【总页数】6页(P45-50)
【作者】张雨淋;杨春燕;刘美姿;冯晓玲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75
【相关文献】
1.生物钟基因Per1对人口腔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调控机制
2.跨代饲喂转maroACC基因玉米对子代蛋鸡肠道发育和形态的影响
3.生物钟基因BMAL1调控颌骨及全身骨发育的研究进展
4.生物钟基因对牙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5.睡眠剥夺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孕鼠下丘脑和垂体中生物钟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性激素分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
冯晓玲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9.09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博士/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5188
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doctorfxl@
主要研究
方向
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不孕症、妇科肿瘤、痛经等
主要社会兼职1.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
2. 黑龙江省中医药第三届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 国际妇产科联盟会员
4. 中国医师协会会员
5.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隐丹参酮对抗磷脂综合症模型小鼠β2GPⅠ影响的实验研究国家博士后基
金(国家级) 2010年—2012年
2.隐丹参酮对抗磷脂综合症模型小鼠影响的实验研究省博士后基金(省部级)
2010年—2012年
3.补肾活血法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雌孕激素及代谢物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黑
龙江省教育厅(省部级) 2010年—2012年
4.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校博士后基金(校级) 2010年—2012

主要论著1. “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编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
2. 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妇科学》(第二版)副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1.05
3. “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1
4.《中医妇科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导》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
社2010.03
5.《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教程——中医药分册》编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01
主要科研成果1.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
教育教学类二等奖主持人 2009.02
2.妇产血净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应用研究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进步类二等
奖主持人 2009.08
3.优生宁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
人民政府自然类二等奖主持人 2011.11
4.妇产科临床实习指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著作类二等奖第二名
2007.07
5.高等中医药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
类二等奖第三名 2007. 06
6.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灰阶超声检查在妇科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黑
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类二等奖第三名 2010.06
7.解毒化瘀软坚除湿法防治慢性盆腔炎的基础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
技术类二等奖第四名 2007.01
8.生化止血饮对药流后动物模型蜕膜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类三等奖第四名 2010.09
9.妍婷灌肠液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进步类二等奖
第五名 2007.11
10.炎克宁冲剂对大鼠输卵管阻塞型不孕模型作用机制及其疗效观察中华中医
药学会科学技术类二等奖第六名 2011.01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环境因素影响复发性流产现代研究展望,吉林中医药,2012.08
2.免疫性抗体与生殖相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概述,湖北中医杂志,2012.08 3.NF-κB p65 repression by the sesquiterpene lactone, Helenalin, contributes to the induction of autophagy cell death,
BMC Complementary&Alternative Medicine, 2012.07
4.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药现代研究进展,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5
5.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中国医疗前沿,2012.04
6. 补肾活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中国医疗前沿, 2011.06
7. 宫保散对宫颈癌前病变合并HPV感染的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国医药导刊,
2011.11
8. 绝经后取器术致子宫及膀胱损伤1例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03
9. 复发性流产的精神心理因素研究进展,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3):
247-248
10. CD4CD25调节T细胞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研究进展,中国医疗前沿,2011.05
11. 优生宁III号方治疗120例先兆流产临床疗效分析,中医药信息,2010.11
12. 妇产血净对大鼠药物流产后出血影响的实验研究,新中医,2010.09
13. 通管宁促排卵的药效学研究,中医药学报,2010.06
14. 优生宁Ⅲ号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内分泌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医药导
刊,2010.05
15. 妇产科本科临床教学方法探讨,辽宁中医杂志,2010.05
16. 中医药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概况,中医药学报,2010.04
17. 宫保散对宫颈癌前病变的预防与治疗研究,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0.03
18. 生化止血饮对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蜕膜中凋亡抑制基因及孕激素受体的影
响,辽宁中医杂志,2009.08
19. 补肾壮骨液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OPG、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中医药
信息2009.07
20.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9.06;
21. 祖国医学对胎动不安的治疗简史,中国医疗前沿,2008.11
22. 妇产血净在药物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09
23. 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优势,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8
24. 妊娠剧吐合并暂时性甲亢和Wernicke脑病1例报告,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07
25. 足月宫角妊娠并胎盘植入2例报告,山东医药,2008.05
26.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79例临床分析,时珍国医国药,2008.01
27. 韩百灵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新中医,2007.06
28. 宫内节育器移入膀胱1例报告,山东中医,2007.05
29. 益肾消囊饮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7.04
30. 中药粉剂外敷减少宫颈环切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首都医药,2004.12
31. 针刺痛经治疗76例,针灸临床杂志,2003.06
32. 妇产血净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临床分析,中医药学报,2003.06
33. 滋肾益气法治疗青春期崩漏56例,中药信息,2003.05
34. 妊高宁Ⅱ号治疗妊高征的实验研究,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0.04
35. 安血冲剂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176例,中医药信息,2000.04;
36. 青春期崩漏的治疗与护理,中医药信息,1997.11
37. 声电提针治疗痛经24例,黑龙江医药科学,1998.12
38. 卵巢胰岛素抵抗对颗粒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
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2007.10
39. 巨细胞病毒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哈尔滨多囊卵巢综合征国际论坛资料汇
编,2006年,301-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