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缘起

合集下载

07 华严宗

07 华严宗

• 1.法界缘起
• 华严宗的基本理论是“法界缘起”论。“法界” 既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以及其本质、本原,也包 括一切事物得以生发和存在的原因和条件,是 一切事物及其因由的总称。法藏说:
– 法界是所入。法有三义,一是持自性义,二是轨 则义,三是对意义。界亦有三义,一是因义,依 生圣道故,《摄论》云:法界者,谓是一切净法 因故。又《中边论》云:圣法因为义故,是故说 法界。圣法以此境生,此中因义是界义。二是性 义,谓是诸法所依性故,此经上文云法界,法性 辨亦然故也。三是分齐义,谓诸缘起相不杂故。 (《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
• 这是“十玄门”的总纲,其它各门都是这一总纲的具体展开,都是 对这一总纲的具体说明。法藏认为,一法缘起,即同时具足十义, 即:教义、理事、解行、因果、人法、分齐境位、师弟法智、主伴 依正、随其根欲示现、逆顺体用自在。“此上十义,同时相应成一 缘起,无有前后始终等别,具足一切自在逆顺,参而不杂成缘起 际。”(《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一法之中,同时具足一切 法;各法之间,交相互具,遍满相应,圆融自在,无有欠缺。一一 法界,构成一个圆融无碍、和谐自足的世界。法藏以金狮子作比喻: “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师子相起”;“师子相虚,唯是真 金。师子不有,金体不无,故名虚空。”金无自性,师子相虚,两 者结合,而有了金师子。“金与师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名同 时具足相应门。”(《华严金师子章》)金与师子,同时缘起,同 时具足金与师子的一切,同时圆融,同是圆满,所以称作“同时俱 足相应门”。
• 法界是外在的各种事物以及他们的性质以及他们 得以存在的因由的总称。所以澄观也说: – 法界者,是总相也,包事包理,及无障碍,皆 可轨持,具于性分。缘起者,称体之大用也。 (《大华严经略策》) • “缘起”,即依缘而起,即任何事物都是依据一 定的因缘而生起、而变化、而坏灭。

山东大学 中国哲学史[第二章汉魏至隋唐时期的哲学]课程复习

山东大学 中国哲学史[第二章汉魏至隋唐时期的哲学]课程复习

第二章汉魏至隋唐时期的哲学第一节汉初黄老之学一、黄老之学1.基本内容:无为而治,道法兼容。

2.代表人物:曹参、盖公、司马迁父子。

3.思想特点:与原始道家的同异。

二、《淮南子》的思想1.自然天道观:道,元气。

2.对黄老道家的继承。

三、一篇重要作品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了解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的思想主旨、特点和得失。

第二节董仲舒一、“人副天数”说1.“天”的多重属性:自然属性、神性、道德属性。

2.人副天数:“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

”“数”,是指天与人在构成的各部分上的数量指标。

“副”,就是“符合”、“副本”。

人副天数,既包括形体躯干的肉体一面,也包括情感意志的精神一面。

二、天人感应论1.意志性的天。

2.阴阳五行与人的关联。

3.天谴,灾异。

三、性三品说1.性受之于天。

2.人性三品:“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

唯中民可名性。

3.“禾米”之喻:“善如米,性如禾。

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

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

”四、汉代公羊学1.以《春秋公羊传》为主来讲《春秋》的学问,阐发其中的微言大义。

2.汉代主要代表:董仲舒、何休。

3.主要思想:大一统说,三世、三统说。

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三策》的主要观点,儒学独尊。

第三节扬雄和桓谭一、今古文学之争1.古文经学、今文经学的含义、特点、代表著作、代表人物。

2.西汉以今文经学为盛,东汉以古文经学为兴。

3.今文经学之弊,古文经学的批判。

二、谶纬之学1.“谶”,隐语;“纬”,纬书。

2.纬书(《乾凿度》)的象数之学。

三、白虎观会议和《白虎通》1.白虎观会议的时间、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2.《白虎通》的主要内容:阴阳五行,“三纲”、“五常”、“六纪”。

四、扬雄的哲学体系1.《太玄》对《周易》的模仿,《太玄》的宇宙论、元气论。

2.最高范畴:“玄”;“玄”的展现途径:“三起”、“三生”。

3.性善恶混,调和孟、荀,强调后天的学习、教化。

五、桓谭的形神论1.反对谶纬。

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华严宗群星辉映的意识网

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华严宗群星辉映的意识网

如果说天台宗的一念三干和圆融三谛是以由点及面的方式来处理人生宇宙这一精神存在的话,那么华严宗所提出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则是从面到点的方式来处理人生宇宙这一精神存在。

成都文殊院有一幅对联,直接引用唐代华严宗著名大师李通玄居士的一段文: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无边刹海,自他不隔毫端李通玄是唐家宗室贵胄,少年时与那位既是隐士神仙,又是谋士宰相的邺侯李泌相好,后隐居五台方山,号“方山长者”,因其每日以柏叶枣泥为丸,日服十枚为食,世人又尊称他为“枣柏大士”。

在他的著述中,把《易经》融入《华严经》而著成《新华严经论》四十卷;在华严宗内自成一系。

上面这幅对联,饶有趣味,深寓禅机。

你看,东南西北、上下左右、过去未来这“十世”,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或就是我们现在当下的这个活泼泼的一念之中,我们的这一念,就包容过无限的时间,包容了一切的一切。

这层意思再一展开,那无穷无尽的三千大千世界,那无穷无尽的宇宙,又是相互融摄的,无限遥远的东方与无限遥远的西方,乃至南北、上下、左右、前后、过去未来的无限空间,彼此毫无间隔,不说近在咫尺,连秋毫之末这样无限小的距离都不存在。

总之,时间的无限和空间的无限全都消融在人们现在当下的这一念之中。

这似乎比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还要来得直截,来得了当,极乐的佛土与铁围山下的地狱竟无一丝一毫的隔离,诸佛菩萨和六道轮回中的众生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别,一念之中,万法齐具,无缺无漏,不多不少。

而说明这样宏大境界的,就是华严宗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及有关教义。

天台宗的教义是从《法华经》中引伸发挥而来,华严宗的教义则是从《华严经》中引伸发挥而来,而且同样具有“说己心中所行法门”的气概。

《华严经》曾描绘了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所证悟的“大圆镜智”的非常境界,在“大圆镜智”中,一切万有无不映现;山河大地、风土人情、日月星辰、地狱、人间、天堂、佛土,乃至十世古今,无边刹土,一切一切,无穷无尽的事物全都映现于其中。

洛南华严寺

洛南华严寺
华严宗宣扬自己是佛教教法的最高等级,并将佛教分作浅深不同的五教:一是小教,即声闻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开始初级阶段的教义;三是终教,即大乘终极阶段的教义;四是顿教,即大乘中顿超顿悟的法门;五是圆教,即圆满无缺、圆融无碍的理论。华严宗自判为“圆教”而将佛教其他派别以至印度佛教都判为“偏教”。
华严宗的理论核心主要包括“法界缘起”和“圆融无碍”两个方面。法界缘起,即认为精神性的“一真法界”或“一心法界”是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本原,客观世界中的一切现象均由“清净心”、“随缘”而起,离开“一心”,别无它物。在此“一心”的作用下各种现象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无不像“月映万川”那样统摄于“一心”。所谓“圆融无碍”,是说“无尽缘起”的现象虽是一种体用关系,但体用之间并非殊绝悬隔,而是体用全收、圆通一际,相入相即、圆融无碍。因此,举一尘而尽宇宙,舒一念而该发九世。此事即彼事,此法即彼法,事事无碍,法法平等。在“圆融无碍”思想的支配下,华严宗在佛教内部调和各派思想,对外则主张融合佛儒道三家。这种圆融一切的思想,正是盛唐大一统局面的一种反映。
华严宗虽主要依据《大方广佛华严经》立宗,但对《般若》、《涅槃》、《梵网》诸经、《大乘起信论》等佛教经典也都兼收并蓄,既远承地论、摄论诸师的学说,又批判地吸收天台、法相宗的有关思想,经过调和糅合,自成一个庞大完整的理论体系。此宗对佛教经典并不拘泥原义,照本宣科,而是重新加以组织而构成自己的体系,本土化的程度很高。
华严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华严宗思想对宋代形成的理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朱熹的“理”或“太极”并不就是华严宗所谓的“理”或“性”,其“生生不穷”之说也不是“一多重无尽“之说的简单重复,但其思维途径上的类同,却不能说是偶合的。华严宗的教义体现了汉地佛教高层次的文化心理特征,非常适合以士大夫为主体的信徒们的胃口,那些性格豪迈奔放,而富有浪漫气息的文人或思想先驱者对华严宗饶有兴趣。宋代文豪苏东坡研习华严经典,深感兴趣于华严宗的事理无碍、万事万物都是“一真法界”体现的学说。因此在诗文中写道:“孤云抱商丘,芳草连杏山。俯仰尽法界,逍遥寄人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清末戊戎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谭嗣同,在所撰名作《仁学》一书中,采取了华严宗“法界缘起”的理论,认为法界、众生界都是由“仁”、“性”、“灵魂”,亦即“性海”所立,并由此论证了三世一时,一多相容,天地万物只是“同一大圆性海”的一部分。其中,人只是一个现象而已。由此观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为变法慷慨赴死的豪迈性格,其实是有深一,位于今潼关古道南十五公里的花红村,居高临下,俯瞰秦川,是秦岭南麓著名风景区,是春秋宴乐、夏日避暑的胜地。诗人岑参的“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道尽了它景致最佳处。

缘起十义

缘起十义

◎玄门无碍十因《三藏法数》--出《华严经疏》玄门者,即十玄门也。

以此十法性德為因,起大业用。

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

故云玄门无碍十因也。

一、唯心所现。

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

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

心既圆融,法亦无碍。

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

是也。

二、法无定性。

谓一切诸法,既唯心现,从缘而起,无定性也。

所谓小非定小,於一微尘能含太虚。

大非定大,轮围无数入毛端中。

经云:金刚围山数无量,悉能安置一毛端。

是也。

三、缘起相由。

谓缘起之法,递相由藉。

然法界缘起,义门无量。

略举十义,缘起方成。

故云缘起相由也。

四、法性融通。

谓法界之性,圆融通达无碍。

然一切事法,依性建立,不异真性。

性既融通,事亦如之。

故一一微尘,各含法界。

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

是也。

五、如幻梦。

幻者,犹如幻师,能以一物為种种物,幻种种物而為一物。

梦者,如一梦中所见广大事业,自谓歷时久远。

经云:如人睡梦中,造作种种事,虽经亿千岁,一夜未终尽。

是也。

六、如影像。

谓一切法从心所现,而能含明了性,犹如明镜,各各互现诸法影像也。

经云: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远近。

是也。

七、因无限。

谓往昔因中,称法界性,修无量殊胜之因;故今得果,妙用无边。

经云:往修胜行无有边,今获神通亦无量。

是也。

八、佛证穷。

佛证穷者,谓佛证果穷极也。

故三觉圆明,六通自在,称法界性,说圆满经。

经云:佛住甚深真法性,所流圆满修多罗。

是也。

九、深定用。

深定用者,谓入甚深大定,而起妙用也。

盖以海印等诸三昧力,令一切法,炳然齐现,无碍圆融。

经云:入微尘数诸三昧,一一出生尘等定。

是也。

十、神通解脱。

解脱,即自在之义。

谓佛以神通不思议解脱之力,令一切法於一法中建立,显现圆融自在。

经云:於一尘中建立三世一切佛法。

是也。

缘起十义缘起十义“三藏法数”,出“华严经疏”,缘起者,谓诸法所起因缘,递相摄持,涉入无碍,分为十种。

以释前十玄门之义也。

诸缘各异义:诸缘各异者,谓诸法缘起各不同也。

佛法有五种缘起(五台山比丘果戒)

佛法有五种缘起(五台山比丘果戒)

佛法有五种缘起(五台山比丘果戒)师开示:藕益大师重制毗尼的时候就说过,玄奘法师当年去印度求学的时候,就看到印度有大乘、声闻各种不同的寺庙,这和我们国家的禅宗、净土宗、律宗各种道场共同存在是一回事。

像我们国家的律宗道场就是以学修声闻戒为根本,重在树僧相,为了自利,类似于印度的小乘道场。

而菩萨戒是以利生为根本,禅宗就是以大乘菩萨戒为主,相当于印度的大乘道场,而净土宗还是摄在大乘里面。

所以,我们国家的三坛大戒重在利生,但是在利生之前你首先得自利,因此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先受比丘戒,如果没有比丘戒,你连僧相都树立不起来,你连自利都拿不下来,你怎么能利益众生呢?居士问:有人说,过午吃饭是畜生的种性,这个对吗?师答:贪著物欲是饿鬼的种性,贪著情欲是畜牲的种性,求知而解惑是人道的种性,知见坚固、争强好胜是修罗的特点,清高傲慢不染俗流是天道的特征,噌恨炽盛、心狠手毒是地狱的种性。

除此之外,佛法有五种缘起,分别是业感缘起,属于藏教;阿赖耶缘起,属于通教;真如缘起,属于别教;法界缘起,属于圆教。

此外就是密宗的六大缘起。

佛在上午应供,畜生在下午应供,饿鬼在晚上应供,这是业感缘起。

修什么因就感什么果,这对修行人们来说不能不谨慎,所以佛教的每个戒律都会感应相应的果报,三皈、五戒最为重要,受八关斋戒和菩萨戒的居士及所有的出家人等,对持午、不贪金钱等,所有的戒都如果能努力守护的话,果报岂在人天?当知如来制戒,不为增生,只为一切众生令得正觉菩提。

当然,通教对藏教而讲是了义的,所以我们就依通教,而不依藏教。

如果把别教和通教放在一起,别教就是了义的,我们就依别教而不依通教。

当别教和圆教放在一起,我们就依圆教。

所以,有智慧者,于其学中能取能舍,而不立知见及诸我相、人相、众生及寿者相等,只为断惑而求菩提。

四教是一个比一个了义,我们依法不依人,但法不破法,只有当机不当机一说。

因为每一种法都有其对应根基的众生,所以哪个法都不能破其它的法!论法的时候必须对当机的众生来论。

隋唐佛学

隋唐佛学

2004.12.6第十二章隋唐佛学第一节佛教的产生及发展一、佛教的产生及传播(一)佛教的产生: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和佛陀(觉悟了真理的智者)。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等阶段。

释迦牟尼创立的原始佛教教义,主要内容是“四谛”、“十二因缘”、“六道轮回”,宣扬人生是一个“苦海”,由于人们的“无明”(愚昧无知)而引起了欲望、追求、反抗意识,从而造成了人生种种痛苦,认为只有通过修行,消除“无明”,惩治个人的身心活动,方能脱离“苦海”,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

原始佛教虽有这一套理论,但基本属于粗俗的宗教形态。

释迦牟尼死后→上座部与大众部(部派佛教);公元1世纪→大众部演化出大乘佛教,佛教开始由宗教形态向思辨的理论形态发展;公元2—3世纪→南印度佛教理论家龙树、提婆依附《般若经》创立大乘“空宗”;公元4—5世纪→北印度的佛教理论家无著、世亲创立大乘“有宗”,以所谓“缘起论”的名相分析,论证现实世界是“识”所变现的幻境。

空宗和有宗,从不同角度把佛教由宗教形态加工成富于思辨的唯心主义哲学形态;公元7世纪后→大乘佛教的理论日趋烦琐空洞,失去对群众的吸引力,为密教所取代。

并在公元十三世纪时消亡。

(二)在中国的传播:1、佛教约在两汉之际转入中国。

公元67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始有佛经汉译本。

以后佛教大小乘经论陆续翻译介绍到中国来。

其中系统地介绍了大乘空宗理论,并培养出一批富有创见的中国佛教学者,促进了大乘空宗理论,并培养出一批富有创见的中国佛教学者,促进了大乘空宗哲学(般若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2、佛教初入中国时,并未引起社会的重视。

东汉时的佛寺只对西域商人开放,法律规定汉人不得出家为僧。

只有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才得到迅速传播和发展。

佛教在这时达到鼎盛有其社会原因和理论原因:1)社会原因。

中国哲学考研类型试题整理(中哲篇)

中国哲学考研类型试题整理(中哲篇)

名词解释离坚白淮南格物万理具于一心通为天下第一要义心斋人副天数独化道统格物三世说即万物之自虚理一分殊至良知俱分进化正名反者道之动春秋繁露言意之辩西铭六经注我致良知孔子改制考天演论有待无待自生而必体有阿赖那理异分殊公羊三世说齐物一念三千法界缘起本体质力相推虚一静因内籀外籀人副天数神灭论太虚即气理一分殊四句教绝四四德四几玄同奇正相生人副天数形神相即凡象皆气宙轮于宇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言立三表辩无胜静因之道物不迁言尽意神灭论一物两体理一分殊淮南格物道法自然形神相即一物两体至良知气者理之依反者道之动合同异生之谓性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以说出故六派七宗守真存一(守一存真)命不在天而在其人知行常相须以说出故崇本举末能必副其所天人三策以无为本形质神用辨名析理形神相即法与时变济有者皆有道统说论衡独化言意之辩天人不相预以心原物休符不于祥於其仁崇有论得意在忘象独尊儒术《礼记》谶纬崇本举末习与性成体用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以心原物圣人体无一故神两故化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以说出故六理四法界能必副其所三表四端心斋齐物论即万物之自虚理一分殊仁不忍人之心和而不同张载王阳明民生史观一念三千法界缘起本体质力相推《道德经》公孙龙天命之谓性斗莦之性裴頠天人交相胜四法界严复《虺书》《齐物论》五行相克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质神用得意忘象血气心知八识般若《仁学》《新理学》《大学》鹅湖之会王艮兼爱天人感应气质之性托古改制为仁由己道法自然言必立仪言尽意论物不迁论格物至知知行合一知难行易论六家要旨明儒学案贞元六书论衡正蒙东西均孔子的仁老子的道墨子的义荀子的虚一而静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王充的疾虚妄王弼的贵无僧肇的物不迁方以智的合二而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二和与同异,可否相继知己知彼,胜乃不殆三代相因,损益可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人之性恶,化性起伪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神形相即,形质神用静者静动,动静皆动论六家要旨明儒学案正蒙东西均白马非马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浩然之气绝地天通否极泰来温故知新道法自然虚壹而静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三表效验无为中庸有无离坚白道统论抱法处势五德始终化性起伪天人相分仁不忍人之心和而不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涤除玄览克己复礼为仁尽心知性知天参验制天命而用之兼爱天人合一有待无待名实三玄葛洪业报轮回相竞以器《论六家要旨》独化二谛贵无止观实相不真空性三品天人交相胜还相用言尽意论形质神用人副天数唯识无境《坛经》《封建论》天不变道亦不变一物两体阿赖耶天人感应六相圆融自生而必体有叶水心三纲领八条目心外无物理一分殊致中和心学无极而太极易简工夫事功学派童心即真心张载王阳明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传习录》《西铭》泰洲学派质测即藏通几经世致用以理杀人知难行易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俱分进化质力相推三世进化尚力非命法无顿渐托古改制天命之性民生史观公羊三世说《严译名著丛刊》三民主义《新学伪经考》心力有待无待自生而必体有阿赖那理异分殊中和正始之音涅盘《传习录》知难行易《论语》兼以易别生之谓性不真空心外无物一阴一阳之谓道逍遥游白马非马六相圆融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三表法以物观物与以道观物天行有常不真空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天人合一谶纬中体西用五德三教北宋五子反者道之动十翼仁内义外无故从有故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三惑泰定识体《七略》见分相分真唯识量《六逆论》新故相除元亨利贞为性者五法行法弛敬除其舍仁以通为第一义心力内籀外籀简答题* 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 韩愈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新解释* 简要评述魏晋玄学各派对自然与名教关系的看法* 程颐对道与阴阳关系的论述* 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 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法界缘起的?* 朱陆之争的内容及其意义。

精编《中国哲学概论》期末模拟考试复习题268题(含参考答案)

精编《中国哲学概论》期末模拟考试复习题26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中国哲学概论》期末考试26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常道是深藏现象后面的本质性的道。

()我的答案:√2.华严宗强调法界缘起。

()我的答案:√得分: 16.7 分3.佛教形成了轮回说。

()我的答案:√4.佛教不仅仅要消除人的痛苦,更企图消除导致人痛苦的原因。

()我的答案:√5.觉悟和达到觉悟的人可以被称为佛陀。

()我的答案:√6.大众部认为人的心本来就是干净的。

()我的答案:√7.老子口中的“无”是抽象到广义思辨的程度的精神实质,是一种逻辑实体。

()我的答案:√8.就其同前代观念形态的因承关系而言,玄学家群体的为学风气取向是崇尚道家的学说。

()我的答案:√9.竹林七贤对当时官员和朝廷的评议被人们称为清谈。

()我的答案:√10.附庸风雅在最初是褒义词。

()我的答案:×11.魏晋时期的玄学已经成为了当时非儒非道的时代之学。

()我的答案:√12.董仲舒追随的是公羊学派。

()我的答案:√13.《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

()我的答案:√14.庄子认为理是事物的法则。

()我的答案:√15.人类以不可以名称的命名方式指称现象界的事象。

()我的答案:×16.不同于黑格尔,康德认为现象是不能被认识的。

()我的答案:×17.我们今天谈的玄学主要是指魏晋时期的玄学。

()我的答案:√18.戴震认为“自然之与必然,乃二事也”。

()我的答案:×19.中国文化的两大支柱是农耕生活以及宗法制度。

()我的答案:√20.黑格尔说概念抽象的层次越低内涵越丰富。

()我的答案:×21.周予同认为,因为今文经学的产生,中国的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得以明朗发展。

()我的答案:√20分22.宋代经学对章句训诂的使用补给汉代经学。

()我的答案:√23.宋代学者义理发挥的方法是从子思和孟子学派学来的。

()我的答案:√24.“纵横”和“捭阖”出自齐人所作的《鬼谷子》。

我的答案:错楚人25.《黄帝内经》中提到“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佛学最基本的理论 一

佛学最基本的理论 一

佛学最基本的理论一佛学最基本的理论就是缘起论,这也是整个佛法的基石,脱离了这个基石,佛法也就不成为佛法了,所以必须要了解这种理论.那么缘起论是什么呢?缘起论是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的论说。

与"实相论"相对称。

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

法印之内容,一般最常见者为‘三法印’,即:(一)诸行无常,谓自时间上观之,一切现象(有为法)皆属迁流变化而刹那生灭者,故无固定不变坏之物存在。

(二)诸法无我,谓自空间上观之,诸法(包括有为、无为法)依缘起之法则,互相依存,而无‘我’之实体可言。

(三)涅槃寂静,谓有情众生颠倒诸法实相,妄执有‘我’、‘我所’,因而起惑造业,流转不息;如能悟解‘无我’,则惑乱不起,当下即能正觉诸法实相,深彻法性寂灭,获得无碍自在,而证一切皆即寂静涅槃。

除三法印之外,又有加上‘一切皆苦’而成‘四法印’者;或仅以‘一切皆苦’与‘涅槃寂静’二者并称为‘二法印’者。

一切皆苦系自理想之观点考察现实世界所获之结论;盖现实世界乃凡夫之轮回界,充满苦恼与不满,而无任何绝对之幸福、快乐、完美、圆满、纯净等可言,故谓一切皆苦。

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共由十二支前后刹那无间相续之法所成,即:(一)老死,包括老、死、忧、悲、苦、恼等人生所不能免除之痛苦事实,以此为观察之起点。

(二)生,为老死之源。

(三)有,即所谓之‘存在’,为‘生’之源,具体言之,即指欲有、色有、无色有等三有;经由此三有之依报、正报,始有吾人之‘生’。

(四)取,即执着之意;由于执着妄心之故,吾人方堕于三有之境界。

(五)爱,为执着之本源,亦为现实界之根源。

(六)受,即是感情,然感情不起于自身,而系由刺激之反应而生者。

(七)触,即感情(受)之所依。

(八)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又称六根,为触所依赖之感觉器官,亦为一切爱欲缘起之条件。

(九)名色,即心、身,为生命组织之全体,亦为五蕴之有机复合体,乃六入所赖以成立者。

佛教教义

佛教教义

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因果与修行的理论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

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

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

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

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现将佛教的基本教义简介如下。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

所谓缘起论,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

缘起论是佛法的代表,是佛教与世界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特征。

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

所有佛教之教法均以缘起论为依准。

不管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还是大乘佛教,任何时代或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必然以缘起论为其根本教理,反之,则不能称为佛教。

随着佛教的发展,以缘起论为根本教理,逐渐发展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一系列缘起论系统教说。

法印,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

小乘佛教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之说。

大乘佛教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称一实相印。

所谓诸法实相,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本然之真实。

佛教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

四谛,又作四圣谛。

谛,意为真理或实在。

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

(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

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

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

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

华严思想之我见

华严思想之我见

以下是我以项目为背景,对华严宗的解读:首先,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

为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

本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六四零年,即法顺)为初祖。

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

华严宗的代表人物是法藏。

法藏字贤首,姓康,本康居人。

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生于长安。

曾参加玄奘翻译佛经的工作,因与玄奘“见识不同而出译场”(赞宁《高僧传》卷五)。

后自立宗派,称为华严宗。

这个宗派以佛教的《华严经》为主要的经典,法藏的著作基本上都是围绕这部《经》而写的。

其次,华严宗的教理,可以基本上归结为:法界缘起,理事无碍。

意思是:一切事物皆由因缘生,诸因缘相依相入,故圆融无碍;无碍即相通,理事无碍,故真如与万法不二。

法藏在其所著的对华严思想的通俗解说文献—《金师子章》内有:“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师子相起。

起但是缘,故名缘起。

”意思就是说用金做成的狮子,其本质是金。

金不一定成为狮子,也可以成为别的东西,对于金说,狮子只是一种现象。

狮子这种现象的形成需要“因”,也需要“缘”,金是其“因”,工人的技巧是其“缘”。

就狮子这种现象说,它是许多“缘”汇合在一起才能有的,这就是“缘起”。

这可以说是对缘起最形象的白话解释。

而理事无碍的解释,我认为,”事”与”理”,分别代表了世间具现化的事物,和精神层面的心念(从我当前的理解,华严的教理认为有形的时间万物并非是本质的东西,而是表象,内在的精神或者说心念,才是决定真理的关键)。

当一个人在精神层面上,能够参悟到”事”与”理”之间是圆融的,”事”与”理”之间没有障碍,就是理解了华严宗核心部分理念的境界。

所以,我的理解是,华严宗强调的是一个精神世界凌驾与物质世界之上,一念之间包含世界万物,万物与万理互相包容、共通的一种思想。

而,作为一部经书,华严经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人们从一开始只看到世间万物的表象,一步一步到最终领悟,理解圆融无碍的真正含义。

华严宗哲学的基本特点

华严宗哲学的基本特点

华严宗哲学的基本特点华严宗把自己的教理概括为 一乘缘起 ㊁ 法界缘起 或 性起缘起 ,并且认为这种理论与大乘佛教缘起㊁小乘佛教缘起完全不同㊂①华严宗并不关注世界的由来或形成方面的问题,而是把理论的侧重点放在论述世界的存在形式方面㊂ 法界缘起 认为:构成现存世界的一切万法(世间一切现象),毫无例外的是佛智慧本体(又称 佛性 ㊁ 自性清净心 ㊁ 一心 或 法界 )的作用或表现,它们完全处于相互依存㊁相互容摄㊁相互平等㊁没有矛盾冲突的和谐统一之中㊂这种思想的实质,是认为一切事物或现象没有因果关系㊁没有形成的时间顺序,它们通过完全平等的相互融通而共同构成了世界㊂这种缘起理论的确在整个佛教思想史上是独树一帜的,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缘起论都不具备的内容㊂这种华严哲学的一个最基本和最突出的特点,是所谓 圆融 ㊂在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中,华严宗是最强调圆融的一派㊂圆融是它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是它处理一切问题的总原则,也是它修行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㊂在历史上,华严宗的圆融思想逐渐成为佛教各宗派的共识,渗透到中国佛学的各个方面㊂所谓 圆融 ,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就单个事物或现象而言,它只有在联系其他事物时才有意义,只有处于特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成立;其二,就一切事物或现象而言,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等同㊁相互融摄㊁没有隔碍的关系㊂华严宗讲圆融的目的,在于确立万法之间协调㊁和谐的关系,消除隔阂㊁滞碍㊂正如澄观所讲的: 融通万法,令无31华严宗哲学的基本特点 ①智俨在‘华严一乘十玄门“中指出: 明一乘缘起自体法界义者,不同大乘㊁二乘缘起,但能离执常断诸过等㊂此宗不尔,一即一切,无过不离,无法不同也㊂ ‘大正藏“第9册,第514页上㊂障碍㊂ ①离开了这种万法融通的前提条件, 法界缘起 乃至华严宗的整个教理体系就失去了理论支柱㊂有意思的是,华严宗专门解释 圆融 这个概念的内容不多㊂它主要是联系不同对象阐释其圆融关系,这方面的内容很丰富,涉及范围也很广泛㊂从历代华严宗僧人的大量论述中,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华严宗圆融思想的五方面内容㊂其一,从本体与作用,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方面讲圆融㊂华严宗认为一切事物或现象是本体直接的㊁全部的显现,本体与作用,本质与现象之间存在着圆融关系㊂法藏曾以 真 与 妄 为例予以论述: 真该妄末,无不称真;妄彻真源,体无不寂㊂真妄交彻,二分双融,无碍全摄,思之可解㊂ ② 真 与 妄 相依并存,作为本体的 真 与其作用的 妄 存在着相互渗透(交彻),相互融通(双融),没有滞碍(无碍),相互包容(全摄)的关系㊂在华严宗的概念体系中,和 真 属于同类概念的 理 一 性 体 净 果 心 等;相对于和 妄 属于同类概念的 事 多 相 用 秽 因 法 等,它们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种圆融关系㊂华严宗人反对抛开本体讲作用,离开本质谈现象㊂例如,宗密在论述杜顺重视 事理圆融 ,反对孤立地讲 事法界 时说: 除事法界也,事不独立故,法界宗中无孤单法故㊂若独观之,即是情计之境,非观智之境故㊂ ③因此,他讲 事法界 时总要联系 理 ,讲 理法界 时总要联系 事 ㊂在这种体用圆融方法论指导下,华严宗人描绘的世界既是本体世界又是现象世界,既是解脱世界又是轮回世界,两者是相即不二的㊂其二,从统一体中对立面的不二和同一方面讲圆融㊂无论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表面看来有多么大的差别,哪怕它们在统一体中处于对立的位置,都存在着不二或者相互等同的关系,即甲是乙,乙是甲的关系,这叫作 相即 ㊂法藏在论述 六相圆融 时,讲了 总41唐宋佛学①②③‘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大正藏“第36册,第3页下㊂‘华严五教章“卷四,‘大正藏“第45册,第501页下㊂‘大正藏“第45册,第684页下㊂。

中国哲学史 试题

中国哲学史 试题

中国哲学史试题一、解释下列名词或命题。

自生而必体有阿赖耶齐物论即万物之自虚至良知俱分进化《礼记》谶纬崇本举末习与性成白马非马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浩然之气否极泰来温故知新道法自然虚壹而静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效验无为中庸有无离坚白道统论抱法处势五德始终化性起伪克己复礼为仁仁不忍人之心和而不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涤除玄览参验兼爱有待无待名实葛洪业报轮回相竞以器《论六家要旨》独化二谛贵无止观实相不真空言尽意论形质神用唯识无境《坛经》《封建论》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感应绝地天通尽心知性知天天人相分人副天数制天命而用之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天命之性自生而必体有叶水心心外无物童心即真心理一分殊知行合一一物两体理一分殊体用一天人合一致中和无极而太极易简工夫事功学派张载王阳明格物致知《传习录》《西铭》泰洲学派质测即藏通几经世致用以理杀人知难行易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俱分进化质力相推三玄三表性三品三世进化公羊三世说三世说三理三张伪法圆成实性三民主义三纲领八条目尚力非命法无顿渐托古改制民生史观《严译名著丛刊》《新学伪经考》心力微明静因之道形质神用格物;淮南格物内籀和外籀四法界,四几六相圆融六理,心斋;独化;道统;和老子的无孔子的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以说出故,能必副其所二、简答下列各题。

华严宗的“四法界”说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法界缘起的?简述荀子的性恶论简论孟子“四端”说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人大97)简述孟子的仁政学说(人大00)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人大98)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复旦99)庄子的是非观(浙大01)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浙大00)简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人大99)《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厦大99)试分析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人大99)《孙子兵法》中的哲理思维(南开01)《齐物论》的逻辑思路(南开01)简述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简述墨子的“兼爱”思想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南开00)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南开00)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厦大01)简述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人大98)简论玄学的以无为本思想(人大是97)简要评述魏晋玄学各派对自然与名教关系的看法魏晋时期关于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理论(复旦99)什么是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人大00)柳宗元的历史发展观有哪基本内容(浙大00)韩愈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新解释程颐对道与阴阳关系的论述评述王弼的言意之辞试论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怎样分与评价王弼的一段话:“忘象者,乃得意者也;……而象可忘也”怎样评价王夫之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批评?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范缜的《神灭论》对形神关系说作出了哪些新贡献(浙大00)述评王弼的言意之辩(人大01)《神灭论》的理论贡献(南开01)慧远的“真如法性”说(厦大01)竺道生对禅宗的影响(厦大99)简述张载的“虚空即气”的思想及其理论意义。

中国哲学历年考题

中国哲学历年考题

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解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问答(五选三)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3、慧能“本性是佛”说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5、严复的认识论1998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5分1、巴门尼德的存在2、原子和虚空3、四因说4、流溢说5、唯实论6、我思故我在7、物是观念的集合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分析题4选3 15分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2000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词解释1、《礼记》2、谶纬3、崇本举末4、习与性成5、体用一简答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2001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一、解释下列哲学命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以心原物3、圣人体无4、一故神两故化5、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二、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25分)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2002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2005北大中国哲学名解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简答与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2005北大中国哲学名解与简答中庸;离坚白;以说出故;六理;四法界;能必副其所;四几论述(选二共70分)比较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仅供留学生);比较韩非与老子的道论;比较朱熹与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比较王守仁与王夫之的知行观标点翻译(共20分)原文为《中庸章句序》文首至“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2005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名词解释20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40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 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70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 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佛教理论基础

佛教理论基础

缘起论
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依存的关系,经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 灭”。以上的十二因缘、四谛法、八正道等皆是内容。
(一)业感缘起。诸法之缘起由于业力所感,即由善恶 之业力可招感善恶果报。(二)赖耶缘起。业力系来自 于众生心识之阿赖耶识中所执持之种子,此种子遇缘 则生起‘现行’,复由现行熏染种子,其后再遇缘则 更生现行互为因果而无穷无尽。(三)真如缘起。众生 心识之阿赖耶识虽为发动宇宙一切现象之本源,然溯 其根源,则为含藏真如之如来藏心。诸法系真如由无 明之缘而起动。(四)法界缘起。谓万法相互融通,以 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主伴具足,相入相 即,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五)六大缘起。谓一切诸 法皆由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遇缘而生起者。
(2)“行”,即身、语、意三行,是因无 明而产生的三业遷流造作;(3)“识”是 眼等八識的了別境界,由行而缘起,有将此 识分为三种:入胎的识、在胎的识、出胎后 的识;(4)“名色” 是以识为缘引起的, 由识所缘的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等相感而形成的質礙;(5)“六处”指六 根,是由名色为缘引起,由阿赖耶识托胎后 经七七而形成;(6)“触”即六根、六境、 六识三者的和合,是由六处为缘引起;(7) “受”指眼触所生以至意触所生的六受,由 触引起。六受各有苦、乐、不苦不乐等三受, 此受不同于白纸著染,而含有缘于过去的无 明、行所生缘;
“道谛”是关于灭苦之道的真谛,道、 灭二谛是出世间因果,又称还灭门。
“八正道”:(1)“正见”即正确如 是地看世界,使认识与宇宙实相相符合; (2)“正思维” 是以正见为基础正确地思 维,如是思维;(3)“正语”是在正见、 正思维的基础上的真实语、利益语、爱语, 防止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4) “正业”是行正确的身、口、意三业;(5) “正命”是要求有正行,离杀生、不与取等, 从事正命而非邪命;(6)“正精进” 具备 正当的努力,使已生之恶法断,未生之恶法 不起,使未生之善法生,已生之善法增长; (7)“正念”又称正意、谛意,时刻不离 佛法,念兹在兹;() “正定”是离欲、恶、 不善法,成就正当的禅定,引发无漏慧。

华严宗历代祖师

华严宗历代祖师

xx历代祖师作为华严宗的发祥地,华严寺在历史上高僧辈出,多数皆为皇帝下诏敕住,从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史上产生出巨大影响的高僧来看,以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为“五祖”,还有善无畏三藏、一行大师等:初祖杜顺和尚二祖智俨大师三祖贤首国师四祖清凉国师五祖宗密大师初祖杜顺和尚开宗演教,文殊应化现般若初祖杜顺和尚,生于南北朝时代陈武帝定二年(公元557年-640年)。

本名法顺,俗姓杜,敕号“帝心”,雍州万年县杜陵人,生于南北朝时代陈武帝定二年。

年幼时常在住家后面坟墓上,为小朋友说法。

十八岁,皈依因圣寺魏珍禅师出家,专修禅观。

行踪所至,每多灵异,治天生聋哑,驱除虫蚁,和动物(牛马)对话,当时百姓称师为敦煌菩萨。

隋文帝非常敬信他。

师曾经将道屦一双放在市门,三日不失,有人问他原因,师说:“我从无量劫来,未曾盗人一钱,自无盗之缘”。

师之操行高洁严谨,学无常师,对于华严义理,颇能契悟,是第一位禅教教融,因实修而证入三昧一真法界。

着有彰显华严宗旨的《五教止观》(注一)及指导行者契入一心法界之《法界观门》(注二)。

此二文皆是华严宗的根本理论,也是后代子孙修学的依据,华严行者是否绍继华严灯火,即是以能否依循此二部经论的标准而定,由此可见此二部经论的重要地位。

师依华严教义,作“法界观”,文成后,将文章投入熊熊烈火中,并祝祷之:“如果合佛心,则一字都不毁。

”火熄,果然一字不毁。

某次,唐太宗因生病,而问杜顺和尚治病方法,杜顺和尚回答:“只要大赦天下,释放无辜,圣体自然安愈。

”唐太宗依言大赦天下,果然病即痊愈。

此后,宫廷内外,礼遇如佛,帝赐号为“帝心”。

师天性柔和,未曾思念恶行,为人奇迹颇多,常为人除害,常勉人敬念阿弥陀佛,日行所行普贤行愿。

贞观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于雍州南郊义善寺,普会善信,声言告别,复入宫内向唐太宗辞谢,然后升太阶殿,坐御座之上,奄然而逝,世寿八十四。

杜顺和尚的传承不得而知,相传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注一)华严五教观门之趣入次第。

隋唐时期思想

隋唐时期思想

佛教传入及中国化的历程
• 传入期(汉——东晋):依附本土文化 的主流求得生存(依附黄老道,引玄入 佛)
• 独立期(南北朝——隋唐):引儒入佛 • 融合期(隋唐——宋明):援佛入儒,
佛教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 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 唐 时 期 佛
•隋唐是佛教的全盛时期,创立 了不少新宗派:
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 三论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
• 六相圆融:总、同、成三相,是无差别
门;别、异、坏三相,是差别门。万物
皆有此差别、无差别二义六相,事事之 中,有六相之圆融。
法藏在《华严金师子章》中以金狮 子为比喻,说金狮子是总相,眼、耳等 不同部分是别相,眼、耳等同一缘起形 成狮子是同相,眼、耳等彼此各不相同 是异相,眼、耳等和合成狮子是成相, 眼、耳等各自独立而不和合为狮子是坏 相。
隋唐时期的道教思想
• 唐太宗“以老君是肤先祖,尊祖,重亲, 有生之本,故令在前。”
• 代表人物:王玄览、司马承祯、李筌、 谭峭
王玄览及其《玄珠录》
• 王玄览道教思想的理论渊源,一是老子 《道德经》,一是佛教思想。
• “常道”生天地,“可道”生万物。“道”的 性质,就是这种真与不真、常与不常的统一体。
隋唐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时期:
3、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摄取儒、道 思想,不仅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而且 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理论。
4、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一 转印度佛教的强烈出世倾向,将出世与入世 的关系放在了不即不离的恰当位置,为“以 出世心态行入世之道”准备了理论基础。
一心三观
• 三谛圆融: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 三种谛理,而这三种谛理又互具互 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 假,“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 妨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学大词典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内容。又作法界无尽缘起、十十无尽缘起、十玄缘起、无尽缘起、一乘缘起。华严宗主张,千差万别之现象界,其法性(梵dharmata^ )具有实体,亦即缘起之诸法悉为实体,现象之外无有实体,实体之外无有现象,此即法界(梵dharma -dha^tu )之实相。法界之形成,系以一法而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而起一法,是故一关系着宇宙之一切(一即一切),一切亦含摄于一之中(一切即一)。如是法界之一与一切互为主从,相入相即,圆融无碍而重重无尽,称为法界缘起。
法界缘起可分为染、净二方面来说明。染法缘起,系说明迷界之缘起,乃真如无力而无明(迷)有力之状况;净法缘起,则说明悟界之缘起,即真如有力而无明无力之状况。华严教义中,更进一步详细发挥法界缘起者,另有所谓三性一际、因门六义、六相圆融、四种法界等要旨。此外,针对真理之本体而论说缘起者,即天台宗之一念三千论;与之相对,针对各个现象而论说相即相入者,即为华严宗之法界缘起论,此乃继承小乘佛教之业感缘起论、权大乘之阿赖耶识缘起论等,所完成的实大乘之缘起论。[华严五教章卷四、华严一乘十玄门、华严经搜玄记卷三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卷四、卷十三](参阅‘法界’3367、‘缘起论’612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