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总结资料

合集下载

2020年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2020年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公式总结V t =V 0 ats ^V 0t -at 2V t 2-V 02=2as V =V 0Vts =Vt2_2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V t2斜率表木; 交点表木;面积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例分析1 .自由落体运动:a=g, V o =0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总结(1)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第n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 : 3: 5……(2 n-1) (2)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第n 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n (3)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 : (J2-1) : (T 3-V2):……(J n-dn-1 )2 .竖直上抛运动:V o 为竖直向上,a=-gH 最大="一t ±=t 下="V 上=-V 下2gg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2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合外力为零……… F 人(二)牛顿第二定律a=—m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的原因,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三)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区别方法总结:矢量分解合成的方法:平行四边行法则 0y和正交分解法SV xx4第三部分曲线运动(一)平抛运动1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a=g2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 (注意。

和小的不同) j V x = V 0V =V 02V y 2x= V 0tV y1 …V y = gttanj=—y=- gtV 。

, 2(二)匀速圆周运动1 .线速度V 、角速度3、周期T 、频率f 、转速n 之间的关系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就是向心力V 2 4二 r向心力的大小 F = m ——=m ■ r = m 厂 r T 2…। 、 F V 224二 2 r 向心加速度 a =— =— = ' 1 r = —2-m r T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3.重点应用——天体运动(1)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 =一T \ 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为恒量即(二)图象V yVS = '/x 2 y 2tan 0 =-x2 .向心力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V 2 4 二 2r,轨道半径、V/m/s且 V s >V t22m1m2G +r地球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周期T=24小时,轨道为“赤道轨道角速度、线速度都是定值。

2020高考物理知识要点总结

2020高考物理知识要点总结

2020高考物理知识要点总结平抛运动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几乎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物理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2020高考物理知识要点总结一物理知识点一、电场基本规律2、库仑定律(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物理知识点二、电场能的性质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φ(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3)特点:○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

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

φA>φB○2根据电势能判断: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物理知识点3、电势能Ep(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总结资料

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总结资料

局限性
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于微观、高 速运动的粒子
知能解读 (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1 确定研究对象。 2 把研究对象隔离并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3 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包括大小和方向)^ 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5 结合给定的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出所需的运动参量。 6 讨论结果是否有意义。
第5页共7页
(3)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若一个力产生、变化或消失, 则另一个力必然同时产生、变化或消失。 方法技巧 (二)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转移研究对象
方法指导 牛顿第三定律研究的是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所以在某一 外力不易确定甚至不能确定而需要转换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时,可以应用牛顿第三定律, 它是联系各力之间关系的桥梁。
另一个就叫做反作用力。 知能解读 (二)牛顿第三定律
1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 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 表达式: F F 。
3 适用范围 牛顿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固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同样适用于液体和气体间的相互作用, 而且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4 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四同”“三异”“三无关”
为了减少矢量的分解,建立坐标轴时,确定 x 轴正方向有两种方法: ①分解力不分解加速度,此时一般规定 a 方向为 x 轴正方向; ②分解加速度不分解力,此种方法以某个方向为 x 正方向,加速度分解到 x 轴和 y 轴上。 方法技巧 (二)瞬时加速度问题的分析方法 方法指导 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加速度,关键是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 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基本模型的建立。 (1)刚性绳(或接触面):认为是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若剪断 (或脱离)后,其中弹力立即发生变化,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一般题目中所给细线和接触 面在不加特殊说明时,均可按此模型处理。 (2)弹簧(或橡皮绳):此种物体的特点是形变量大,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 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不变。 方法技巧 (三)整体法、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 方法指导 (1)运用整体法分析问题时,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应相 同。 (2)对于连接体各部分加速度相同时,一般的思维方法是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再 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 求内力”。 1 先整体后隔离 2 先隔离后整体 方法技巧 (四)临界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 方法指导 (1)在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有关问题时,常常会讨论相互作用的 物体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会发生分离等,这类问题就是临界问题。 临界问题是指物体的运动性质发生突变,要发生而尚未发生改变时的状态。此时运动物 体的特殊条件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其中常出现的临界条件为: ①地面、绳子或杆的弹力为零; ②相对静止的物体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通常在计算中取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 力。 临界状态往往是极值出现的时刻,题目中常出现隐含临界状态的词语,如“最大”“最 小”“最短”“恰好”等。 (2)解决临界问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出临界状态。例如:两物体刚好要发生相对滑动时, 接触面上必出现最大静摩擦力,两个物体要发生分离时,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弹力必定为 零。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高考物理知识点有很多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那么为了方便学习物理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由小编为整理有关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的资料,供参考!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运动学知识点总结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速度和速率(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5.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6.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a=0,v=恒量.(3)位移公式:S=vt.7.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a=恒量(3)公式: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s=v0t+ at2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平均速度V=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8.重要结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n+l–Sn=aT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9.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3)公式:10.运动图像(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020高考物理复习资料梳理

2020高考物理复习资料梳理

2020高考物理复习资料梳理运动学,从几何的角度(指不涉及物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加在物体上的力) 描述和研究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力学分支。

以研究质点和刚体这两个简化模型的运动为基础,并进一步研究变形体(弹性体、流体等) 的运动。

研究后者的运动,须把变形体中微团的刚性位移和应变分开。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物理复习资料梳理,希望大家喜欢!2020高考物理复习资料梳理一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5、减小误差的方法: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2020高考物理复习资料梳理二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_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_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物理 知识点汇总+答题技巧43页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物理 知识点汇总+答题技巧43页

2020版高考物理 知识点汇总+答题技巧1.质点的直线运动知识背一背一、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1)质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切记能否看做质点与研究物体的体积大小,质量多少无关。

(2)位移和路程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物体作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在题目中找一个物体的位移时,需要首先确定物体的始末位置,然后用带箭头的直线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3)参考系参考系具有:假定不动性,任意性,差异性。

需要注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平均速度、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位移)里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而公式02t v v v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叫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2)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即时速度的大小叫即时速率,简称速率。

三、加速度:应用中要注意它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方向,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没有任何关系,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四、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实际上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运动,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把实际的落体运动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第一、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如果还受空气阻力作用,那么空气阻力与重力比可以忽略不计,第二、物体必须从静止开始下落,即初速度为零。

重力加速度g 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在同一地区的同一高度,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随着维度的增大而增大竖直上抛运动还可以根据运动方向的不同,分为上升阶段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下降阶段的自由落体运动。

其实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互为逆运动,具有对称性,这一规律可以方便我们解题五、运动图象①位移图象:纵轴表示位移x ,横轴表示时间t ;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质点的速度。

2020物理高考知识点

2020物理高考知识点

2020物理高考知识点一、力学部分1. 运动学运动的描述和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2.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平衡条件、受力分析4. 动能与动能定理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功与能量守恒定律5. 动量与动量定理动量的概念、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碰撞6. 弹性力学弹性形变与胡克定律、弹簧振子、简谐振动7. 重心与静力学重心的概念、稳定平衡、力偶、浮力和浮力平衡、浮力测量二、热学部分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的压强温度关系、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理想气体的定容和定压过程、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2. 热传导与导热方程热传导的方式、导热方程、热传导的应用3. 热量与功热能的传递、功的定义和计算、功与热量的关系4.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系统和状态函数、内能与热力学第一定律、循环过程与等温过程、理想气体的等容和等压过程5. 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和性质、克劳修斯不等式、熵增原理、理想气体的熵变、热力学循环与热机效率三、电学部分1. 电场与电势电场的概念与性质、电势的概念与性质、电场和电势的关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 电流与电阻电流的概念与性质、欧姆定律、电阻的概念与性质、电阻的串并联、电功率与焦耳定律、电阻的温度效应3. 电路和电源串联与并联电路、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理想电源与非理想电源4. 磁场与磁力磁场的概念与性质、安培力、洛伦兹力、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磁场对电流的影响5.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自感、互感、感应电流6.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特征与性质、光的电磁本质、光的反射和折射四、波动光学1. 干涉与衍射干涉的条件、干涉条纹的形成和性质、衍射的条件、单缝衍射、双缝干涉与衍射、光的多普勒效应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来源、声速与声波的传播性质、声强与声级、共振与声音品质3. 光的偏振与光的干涉光的偏振、偏振光的性质、偏振片与双折射、马吕斯定律、薄膜干涉、光的干涉仪五、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1. 原子结构卢瑟福模型、波尔模型、量子力学的三条基本假设、氢原子模型、原子光谱2. 物质的性质与粒子的波动性电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假说、物质波的干涉与衍射、测不准原理、波粒二象性3. 原子核与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放射性衰变、质能关系、裂变与聚变六、相对论物理1. 狭义相对论麦克斯韦方程组、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时间膨胀、长度收缩、质量增加、相对论质能关系、相对论速度变换、相对论动量与动能2. 宇宙学宇宙的基本观测事实、宇宙的膨胀与背景辐射、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模型以上是2020年物理高考考纲所涵盖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将有助于提高你在物理高考中的得分。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2020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2020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2020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中要坚持做到一个不落,必须分清重难点复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高考物理必考电学知识点总结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高考物理必考电学公式知识点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方计划如下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中要坚持做到一个不落,有所侧重。

2020年高考物理常规考点内容总结完整版

2020年高考物理常规考点内容总结完整版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知识考点专题01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一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考点一对质点模型的理解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1)多数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看做质点.(2)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可以看做质点.(3)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考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联系(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考点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是状态量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是过程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是状态量定义式v=xtΔv=v-v0a=ΔvΔt=v-v0Δt单位m/s m/s m/s2决定因素由v0、a、t决定由Δv=at知Δv由a与t决定由Fm决定方向与位移x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由v-v0或a的方向决定与Δv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方向无关2.物体加、减速的判定(1)当a与v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加速.(2)当a与v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3)当a 与v 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减速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1.速度时间公式v =v 0+at 、位移时间公式x =v 0t +12at 2、位移速度公式v 2-v 20=2ax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均是矢量式,应用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一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当v 0=0时,一般以a 的方向为正方向.3.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步骤画过程分析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用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讨论4.应注意的问题①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②对于刹车类问题,当车速度为零时,停止运动,其加速度也突变为零.求解此类问题应先判断车停下所用时间,再选择合适公式求解.③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程加速度不变,可以将全程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应用基本公式求解.考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1.推论公式主要是指:①v =v t 2=v 0+v t 2,②Δx =aT 2,①②式都是矢量式,在应用时要注意v 0与v t 、Δx 与a 的方向关系.2.①式常与x =v ·t 结合使用,而②式中T 表示等时间隔,而不是运动时间. 考点三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 (1)对称性①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 →C 所用时间t AC 和下降过程中从C →A 所用时间t CA相等,同理t AB =t BA .②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2)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双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点.3.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分段法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全程法将上升和下降过程统一看成是初速度v0向上,加速度g 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v=v0-gt,h=v0t-12gt2(向上为正)若v>0,物体上升,若v<0,物体下落若h>0,物体在抛点上方,若h<0,物体在抛点下方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对运动图象的理解(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2)x-t图象和v-t图象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3)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2.应用运动图象解题“六看”x-t图象v-t图象轴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位移x 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速度v线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面积无实际意义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纵截距表示初位置表示初速度特殊点拐点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表示相遇拐点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表示速度相等考点二追及与相遇问题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追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 A=v B时,x A+x0<x B,则能追上;若v A=v B时,x A+x0=x B,则恰好不相撞;若v A=v B时,x A+x0>x B,则不能追上.(2)数学判别式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3.注意三类追及相遇情况(1)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运动中被追上还是停止运动后被追上.(2)若追赶者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在加速过程中追上还是匀速过程中追上.(3)判断是否追尾,是比较后面减速运动的物体与前面物体的速度相等的位置关系,而不是比较减速到0时的位置关系.4.解题思路分析物体运动过程→画运动示意图→找两物体位移关系→列位移方程(2)解题技巧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它们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知识考点专题02 《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考点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1.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断方法(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2)状态法:先判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静摩擦力,则F f=ma.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静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 f=μF N来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 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大小均无关. 方法技巧:(1)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 (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运动的.(3)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考点三 摩擦力突变问题的分析1.当物体受力或运动发生变化时,摩擦力常发生突变,摩擦力的突变,又会导致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的突变,其突变点(时刻或位置)往往具有很深的隐蔽性.对其突变点的分析与判断是物理问题的切入点.2.常见类型(1)静摩擦力因其他外力的突变而突变. (2)静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思想方法与技巧】物理模型——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三种模型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图示模 型 特 点形变特点 只能发生微小形变 柔软,只能发生微小形变,各处张力大小相等 既可伸长,也可压缩,各处弹力大小相等 方向特点不一定沿杆,可以是任意方向 只能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一定沿弹簧轴线,与形变方向相反 作用效果特点 可提供拉力、推力只能提供拉力可以提供拉力、推力大小突变特点可以发生突变 可以发生突变 一般不能发生突变弹簧与橡皮筋的弹力特点:(1)弹簧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F =kx . (2)橡皮筋、弹簧的两端及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3)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弹簧轴线),而橡皮筋只能受拉力作用.(4)弹簧和橡皮筋中的弹力均不能突变,但当将弹簧或橡皮筋剪断时,其弹力立即消失.第二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共点力的合成 1.共点力合成的方法 (1)作图法(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是解题的常用方法.2.重要结论(1)二个分力一定时,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 (2)合力一定,二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二分力越大.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 3.几种特殊情况下力的合成(1)两分力F 1、F 2互相垂直时(如图甲所示):F 合=F 21+F 22,tan θ=F 2F 1.甲 乙(2)两分力大小相等时,即F 1=F 2=F 时(如图乙所示): F 合=2F cos θ2.(3)两分力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时,可得F 合=F .解答共点力的合成时应注意的问题(1)合成力时,要正确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要视情况而定,不能形成合力总大于分力的思维定势.(2)三个共点力合成时,其合力的最小值不一定等于两个较小力的和与第三个较大的力之差.考点二 力的两种分解方法 1.力的效果分解法(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 (2)再根据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 (3)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和数学知识求出两分力的大小. 2.正交分解法(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2)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3)方法: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F 1、F 2、F 3…,求合力F 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x 轴、y 轴分解.x 轴上的合力:F x =F x 1+F x 2+F x 3+… y 轴上的合力: F y =F y 1+F y 2+F y 3+…合力大小:F =F 2x +F 2y合力方向:与x 轴夹角为θ,则 tan θ=F y F x.一般情况下,应用正交分解法建立坐标系时,应尽量使所求量(或未知量)“落”在坐标轴上,这样解方程较简单,但在本题中,由于两个未知量F AC 和F BC 与竖直方向夹角已知,所以坐标轴选取了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第三节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物体的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即确定分析受力的物体,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物体有哪些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3)画受力示意图——边分析边将力一一画在受力示意图上,准确标出力的方向,标明各力的符号.2.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1)整体法和隔离法①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②研究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2)假设法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3.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考点二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方法内容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效果分解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力的三角形法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考点三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1.动态平衡:是指平衡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2.基本思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3.基本方法:图解法和解析法.4.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的步骤(1)选某一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平行四边形;(3)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再画出一系列状态的平行四边形;(4)判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变化.考点四隔离法和整体法在多体平衡中的应用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而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常用隔离法.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解决动态平衡、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常用方法:方法步骤解析法①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②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图解法①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画出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变化②确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变化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知识考点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第三定律【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2.揭示了力的本质.3.揭示了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4.(1)牛顿第一定律并非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无关,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也无关.考点二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情况相同.(2)“三异”: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效果不同.(3)“三无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无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不同点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叠加性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性质不一定相同相同点大小、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瞬时加速度1.求解思路求解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明确该时刻物体的受力情况或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2.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的“两种”模型(1)刚性绳(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2)弹簧(或橡皮绳)——两端同时连接(或附着)有物体的弹簧(或橡皮绳),特点是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3.在求解瞬时加速度时应注意的问题(1)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时刻对应的,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2)加速度可以随着力的突变而突变,而速度的变化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不会发生突变.4.解决瞬时加速度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哪些力发生了突变,哪些力瞬间不变,正确画出变化前后的受力图.考点二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1.求解两类问题的思路,可用下面的框图来表示:分析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关键:应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联系的桥梁——加速度.2.(1)解决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应把握的关键①一个桥梁——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②两类分析——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2)解决动力学基本问题时对力的两种处理方法①合成法:物体受2个或3个力时,一般采用“合成法”.②正交分解法:物体受3个或3个以上的力时,则采用“正交分解法”.(3)解答动力学两类问题的基本程序①明确题目中给出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特点.②根据问题的要求和计算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并画出示意图.③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考点三动力学图象问题1.图象类型(1)已知物体在一过程中所受的某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已知物体在物理图景中的运动初始条件,分析物体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问题的实质:是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理解图象的轴、点、线、截、斜、面六大功能.3.数形结合解决动力学问题(1)物理公式与物理图象的结合是一种重要题型.对于已知图象求解相关物理量的问题,往往是结合物理过程从分析图象的横、纵坐标轴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入手,分析图线的斜率、截距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得出所求结果.(2)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把物体的实际运动过程与图象结合,相互对应起来.第三节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超重和失重现象1.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并不是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也不是重力完全消失了.在发生这些现象时,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不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即“视重”发生变化).2.只要物体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无关.3.尽管物体的加速度不是在竖直方向,但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4.物体超重或失重的多少是由物体的质量和竖直加速度共同决定的,其大小等于ma.5.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判断方法(1)从受力的大小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2)从加速度的方向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考点二整体法和隔离法解决连接体问题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4.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弄清各物体之间哪些属于连接体,哪些物体应该单独分析,并分别确定出它们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考点三 分解加速度求解受力问题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通常不分解加速度而分解力,但有一些题目要分解加速度.最常见的情况是与斜面模型结合,物体所受的作用力是相互垂直的,而加速度的方向与任一方向的力不同向.此时,首先分析物体受力,然后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a 分解为a x 和a y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x =ma x ,F y =ma y ,使求解更加便捷、简单.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知识考点专题04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一节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对曲线运动规律的理解 1.曲线运动的分类及特点(1)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恒定不变. (2)变加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变化. 2.合外力方向与轨迹的关系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3.速率变化情况判断(1)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速率增大; (2)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速率减小; (3)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速率不变. 考点二 运动的合成及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均是矢量,故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运动的性质判断⎩⎨⎧加速度或合外力⎩⎪⎨⎪⎧变化:变加速运动不变: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或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共线:直线运动不共线:曲线运动3.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2020最新高三物理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5篇精选

2020最新高三物理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5篇精选

2020最新高三物理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5篇精选高中物理是很多同学的噩梦,知识点众多而且杂,对于高二的同学们很不友好,建议同学们通过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来学习物理,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高三物理知识点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3)Em=nBSω(交流发电机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2.磁通量Φ=BS{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见第二册P173〕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

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见第二册P178〕/日光灯〔见第二册P180〕。

高三物理知识点2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mechanicalwave)。

机械波与电磁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机械波由机械振动产生,电磁波由电磁振荡产生;机械波的传播需要特定的介质,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在真空中根本不能传播,而电磁波(例如光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机械波可以是横波和纵波,但电磁波只能是横波;机械波与电磁波的许多物理性质,如:折射、反射等是一致的,描述它们的物理量也是相同的。

常见的机械波有:水波、声波、地震波。

机械振动产生机械波,机械波的传递一定要有介质,有机械振动但不一定有机械波产生。

2020年高考物理全册基础知识点梳理总结(超强)

2020年高考物理全册基础知识点梳理总结(超强)

范文2020年高考物理全册基础知识点梳理总结(超强)1/ 72020 年高考物理全册基础知识点梳理总结(超强)Ⅰ。

力的种类:(13 个性质力)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是受力分析的基础” 力的种类:(13 个性质力)有 18 条定律、2 条定理 1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 1 万有引力定律 B 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 2 胡克定律 B 2 弹力:F= Kx 3 滑动摩擦定律 B 3 滑动摩擦力:F 滑 = ?N A 4 牛顿第一定律 B B 5 牛顿第二定律 B 力学 6 牛顿第三定律 B 4 静摩擦力: O? f 静? fm (由运 7 动量守恒定律 B 动趋势和平衡方程去判断)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B 5 浮力: F 浮= ?gV 排 9 能的转化守恒定律. 6 压力: F= PS = ?ghs 10 电荷守恒定律 7 万有引力: F 引=G m1m r2 2 11 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12 欧姆定律 8 库仑力: F=K q1q2 (真空中、点 r2 13 电阻定律 B 电电荷) 学 9 电场力: F 电=q E =q u d 14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B 10 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F= BIL (B?I) 方向: 16 楞次定律 B 左手定则 17 反射定律1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 18 折射定律 B 作用力定理:f=BqV (B?V) 方向:①动量定理 B 左手定则②动能定理 B 做功跟动能改变的 12 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关系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13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5 种基本运动模型 1 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态问题);2 匀变速直、曲线运动(以下均为非平衡态问题);3 类平抛运动;4 匀速圆周运动;5 振动。

受力分析入手(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与特征,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

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总结资料

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总结资料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知能图谱


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地心说与日心说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行星的运动
开普勒三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 |




|

然联系,而且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 T 是指公转周期。
高考能力培养
高考能力(一)考纲解读
内容 要求
考纲解读
开普勒 三定律
了解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能 I 够分析相关问题和进行简单
的计算
高考能力 (二)能力培养 1 理解能力 2 推理能力 二、万有引力定律与行星的运动 知识能力解读
知能解读 (一)万有引力定律 1 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
mg
,故 GM

gR2 ,这是在有关计算中常用到的一个替换关系,被称为“黄金代
换”。
2 重力随地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物体在高空中可忽略地球自转的作用时,重力跟万有引力相等:在地面上,
mg

GMm R2
;在
h
高度处 mgh

GMm
R h2
,所以
gh


R 2 R h
g
。由此式可知,随着高
(2)若已知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v
和半径
r,根据 G
Mm r2

m
v2 r
,得
M rv2 。 G
(3)若已知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0高三物理知识点梳理精选五篇

2020高三物理知识点梳理精选五篇

2020高三物理知识点梳理精选五篇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高三复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物理知识点1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2.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15.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 排也适用于气体)高三物理知识点2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2020高考物理复习重要知识点5篇精选

2020高考物理复习重要知识点5篇精选

2020高考物理复习重要知识点5篇精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学好物理,同学们还是要多做知识点的总结。

那你知道2020高考物理复习知识点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高考物理复习重要知识点3篇精选。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0高考物理复习重要知识点1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机械运动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

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3.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例:5点正、9点、7点30是时刻,45分钟、3小时是时间间隔;4.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相线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线段表示;路程:描述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1)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路程为零,位移一定为零;(2)只有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质点的位移才等于路程;(3)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5.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3)位移图像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夹角越大,速度越大;6.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较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标量;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加速度的定义式:a=vt-v0/t(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4)速度改变等于末速减初速。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大全及考点解读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大全及考点解读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②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N 进行计算,其中F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max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1 -F2|≤F≤F1+F2.(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 =0,∑Fy=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在高考物理复习中掌握重点知识点是物理学习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

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学习起来就不会那么吃力,那么,下面由小编为整理有关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的资料,供参考!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热力学(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1.做功: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做功的数值来量度,外力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内能减少。

2.热传递:它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传递的热量的数值来量度,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

2.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吸收热(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1)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4)熵是用来描述物体的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越高,物体的熵就越大。

注:1.第一类永动机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它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第二类永动机也是无法实现的,它虽然不违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但却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高考物理知识点有很多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那么为了方便学习物理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由小编为整理有关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的资料,供参考!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运动学知识点总结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速度和速率(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5.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6.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a=0,v=恒量.(3)位移公式:S=vt.7.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a=恒量(3)公式: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s=v0t+ at2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平均速度V=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8.重要结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n+l–Sn=aT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9.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3)公式:10.运动图像(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电场知识点1.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与r平方比。

2.电荷周围有电场,F比q定义场强。

KQ比r2点电荷,U比d是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

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场能性质是电势,场线方向电势降。

场力做功是qU ,动能定理不能忘。

4.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

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高考恒定电流知识点1.电荷定向移动时,电流等于q比 t。

自由电荷是内因,两端电压是条件。

正荷流向定方向,串电流表来计量。

电源外部正流负,从负到正经内部。

2.电阻定律三因素,温度不变才得出,控制变量来论述,r l比s 等电阻。

电流做功U I t , 电热I平方R t 。

电功率,W比t,电压乘电流也是。

3.基本电路联串并,分压分流要分明。

复杂电路动脑筋,等效电路是关键。

4.闭合电路部分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路端电压内压降,和就等电动势,除于总阻电流是。

高考理综物理实验方法总结1、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或实际问题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利用。

如气体的性质,压强、体积和温度通常是同时变化的,我们可以分别控制一个状态参量不变,寻找另外两个参量的关系,最后再进行统一。

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用这种方法研究的。

高考理综物理实验方法总结2、等效替代法某些物理量不直观或不易测量,可以用较直观、较易测量而且又有等效效果的量代替,从而简化问题。

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实验中,发生碰撞的两个小球的速度不易直接测量,可用水平位移代替水平速度研究;在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时,用电流场来模拟电场等都用了等效思想。

高考理综物理实验方法总结3、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如测量均匀细金属丝直径时,可以采用密绕多匝的方法;测量单摆的周期时,可测30-50个全振动的时间;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时,可隔几个点找出计数点分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两分运动垂直时的合成
a合
a
2 x

a
2 y
v合
vx2

v
2 y
s合
s x2

s
2 y
4 互成角度的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
两个直线运动的性质 合运动的性质
说明
两个都是匀速直线运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当 v1 、 v2 互成角度时, v合 由

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两个都是初速度为 0 的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合运动的初速度为 0,a合 由平
(3)合力方向与速度大小变化的关系 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改变速度的方向,如图 1-5-2 所 示的两个情景。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运动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运动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变。
水平 分运动
竖直 分运动
合运动
图示
水平

速度

vx v0
竖直 速度
vy gt
大小: v v02 gt 2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则 tan vy gt vx v0
水平
竖直 大小: s x2 y2

位移
位移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x v0t
y 1 gt2 2
圆心,以 v1 矢量的大小为半径作圆弧,从 v2 矢量的始端向圆弧作切线,则合速度沿此切线
方向时航程最短,由图知:最短航程 x
d sin

v2 v1
d

第 3 页 共 11 页
(2)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
若要使小船过河时间最短,应使船头正对河岸行驶,如图 1-5-8 所示,此时过河时间 t d (d v1

1.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2.理解运动的独立性原理 3.会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 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能力 (二)能力培养 理解能力 二、拋体运动 知识能力解读
知能解读 平抛运动 1 定义: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2 性质
(1)水平方向:以速度 v0 做匀速直线运动。
(2)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即加速度 a=g、初速度为 0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3)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a=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 规律
所示。
(6)水平、竖直方向的位移特点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水平方向的位移 Ox1 x1x2 x2 x3 ,即位移不变。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竖直方向的位移为 Oy1 、 y1 y2 、 y2 y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 动规律有: y gt 2 ,即位移差不变。
方法技巧归纳
方法技巧 (二)小船渡河问题的分析方法
方法指导 (1)小船过河的最短位移
若要使小船过河位移最短,应将船头偏向上游,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 ,根据三角函
数关系有 v1 cos v1 0 ,因为 0 cos 1,所以只有在 v1 v2 时,船才有可能垂直于河
岸横渡。因此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 5 页 共 11 页
tan y gt , tan vy gt 。
x 2v0
vx v0
两偏角关系: tan 2 tan 。则 v 的反向延长线与 x 轴的交点为水平位移的中点。
(5)速度变化特点
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v gt ,方向竖直向下,如图 1-5-18
船将一起向前运动,船的实际运动是水平运动,它产生的实际效果可以 O 点为例说明:一
是 O 点沿绳的收缩方向的运动,二是 O 点绕 A 点的转动。所以,船的实际速度 v 可分解为
沿绳方向的速度 v1 和垂直于绳的速度 v2 ,如图 1-5-9 所示。
由图可知: v

v1 cos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分清合速度与分速度,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为合速度。本题中,船速
推论 特点 规律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线速度v、角速度、


周期T、频率f

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加速度a v2

r
向心力F ma m

2r

4π2 T2
r
v2 m 2r m r
4π2 T2
时,合运动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方法技巧归纳 方法技巧 (一)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指导 (1)合力方向与轨迹的关系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合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力 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 (2)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是判断物 体是否做曲线运动的依据。
为合速度,而绳速为分速度。
易错易混辨析
易错易混 判断实际运动的分运动效果
绳子末端的运动速度的分解,应按运动的实际效果进行。
如图 1-5-12 所示,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 A,当人以速度 v0 匀速拉绳时,求物体 A
的速度。
首先要分析物体 A 的运动与人拉绳的运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物体 A 的运动(即绳
(1)两分运动在同一直线上时,同向相加,反向相减。例如:竖直抛体运动可看做竖
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x1

v0t
)和自由落体运动(
x2

1 2
gt2 )的合运动。下抛时
v

v0

gt

x

v0t

1 2
gt
2
;上抛时
v

v0

gt

x

v0t

1 2
gt
2

(2)两分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如图所示。
r
离心运动
条件

应用与危害


一、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知能解读 (一)曲线运动
1 定义: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就做曲 线运动。
(2)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力方向跟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就 做曲线运动。
3 曲线运动的特点
(1)受力特点: F合 0 , F合 的方向与速度 v 的方向一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轨迹特点:轨迹一定是曲线,轨迹始终在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之中。 (3)速度特点(运动性质):速度的方向总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故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4)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改变速度的 方向。
用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外,还要充分考虑斜面的约束,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找出相应规律,
综合求解。常见模型有两种:
(1)物体从斜面平抛后又落到斜面上,如图 1-5-22 所示。分析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
平抛运动在水平与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与斜面长度及倾角相结合的关系,即 tan y 。若涉 x
及物体离斜面最远,则此时物体的速度 v 与斜面平行,这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物体水平速
匀加速直线运动

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
合速度由平行四边形定则求
一定是匀变速曲线运
另一个是匀变速直线
解,合运动的加速度为分运动

运动
的加速度
第 2 页 共 11 页
当合加速度与合初速度共线
两 个 都 是 匀 变 速 直 线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时,合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
变速曲线运动
当合加速度与合初速度不共线
度 v0 和竖直速度 vy1 与斜面倾角联系起来,即 tan

vy1 v0

第 6 页 共 11 页
(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以某一角度 落到斜面上,如图 1-5-23 所示。则其速度的偏
角为 ,且 tan vy 。
v0
高考能力 (一)考纲解读
高考能力培养
内容 要求 考纲解读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知能图谱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
总论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的关系 均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特点
曲线运动
分类


特点

平抛运动
规律
匀变速曲线运动
斜抛运动
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这种圆周运动称为匀速圆周运动。
说明
(1)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匀速”是指“匀速率”而非“勾速度”,因为该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虽然不变,但其方向时刻在变化。
(2)由于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且合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这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2 比较四个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项目 物理量线速度
角速度
周期 T
转速 n
意义
描述做圆周运动描述连接运动质点与圆
物体沿圆周绕行物 体 单 位 时 间 内
的物体运动快慢心的半径转动快慢的物
一周所用的时间 转过的圈数
的物理量
理量
第 7 页 共 11 页
矢、标量
是矢量,方向和
有方向,但中学阶段不
半径垂直,和圆
标量
并且与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方向垂直,这类运动为类平抛运动。
(2)处理方法:与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完全一致,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将其看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