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的纳税评估分析
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一、案例背景介绍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纺织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某省某市。
公司规模较大,拥有多家分公司和生产基地,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各地。
为了确保公司纳税合规性和合理性,公司决定进行纳税评估。
二、纳税评估目的1. 确保公司纳税合规性:评估公司纳税申报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存在潜在的违规行为。
2. 评估纳税筹画效果:评估公司当前的纳税筹画方案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纳税负担,提高公司利润。
3. 发现纳税风险点:评估公司纳税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三、纳税评估范围和内容1. 纳税申报合规性评估:a. 检查公司各项税种的申报记录,包括增值税、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b. 检查公司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核实申报数据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c. 检查公司是否按时缴纳各项税款,并核实缴纳金额的准确性。
2. 纳税筹画效果评估:a. 分析公司当前的纳税筹画方案,包括税务登记地选择、税收优惠政策的合理利用等。
b. 评估当前筹画方案对公司纳税负担的影响,分析是否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c. 提出针对性的纳税筹画建议,以减少公司纳税负担。
3. 纳税风险点评估:a. 分析公司纳税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如税务登记不规范、发票管理不规范等。
b. 评估这些风险点对公司的影响程度和潜在风险。
c. 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以降低纳税风险。
四、纳税评估方法和步骤1. 采集相关资料:a. 采集公司的纳税申报记录、税务登记证明、发票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
b. 采集公司的财务报表、销售合同、采购记录等相关数据。
2. 数据分析和核实:a. 对采集到的纳税申报记录进行核对和分析,确保申报数据的准确性。
b. 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3. 风险点评估:a. 根据采集到的资料,分析可能存在的纳税风险点,并评估其影响程度。
b. 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以降低纳税风险。
z纺织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定稿版
z纺织公司纳税评估案例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Z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一、内容提要Z纺织有限公司属于中型纺织企业,是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申请出口退税。
2004年至2006年4月,Z纺织有限公司累计向国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1054万元,2006年6月16日被**市**区国税局列为重点评估对象。
成立评估小组,组员包括负责该企业免抵退税工作的人员和税源管理科的税收管理员、区局税政科科长、税源管理科科长等。
评估小组以产能分析为中心、以纺织产品品种结构和生产工艺特点分析为切入点、依托评估指标和产能测算展开分析评估。
至7月17日,历时一个月的评估处理终结,Z 纺织有限公司补缴增值税579万元。
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1、选案背景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使用“免、抵、退税”办法,是我国为推进企业产品出口、提高退税效率、减轻生产企业负担而推行的一种新型退税管理方式,具有退税效率高、企业资金负担小、申报退税一体化等优点。
该办法推行以来对鼓励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取得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从这几年的执行情况上看,由于“免、抵、退税”的便利性,使得一些企业将外购产品作为自产产品出口并申报退税。
该公司从2004年6月开始发生出口业务,按照出口退税审核软件统计,该企业出口情况是:2004年6月-12月出口销售3110万元人民币(以下均为人民币),出口数量284万米:其中6月2058万元、7-10月销售为0、11月436万元、12月616万元;2005年合计出口销售5242万元,出口数量477万米:其中1月1289万元、2月800万元、3月1958万元、4月1031万元、5月43.9万元、6月-8月为0、9月130万元、10-12月销售0;2006年1-4月出口销售5367万元,出口数量480万米:1月出口1527万元、2月599万元、3月2638万元;4月604万元。
纺织业——印染行业纳税评估指导手册要点
2. 纺织业印染行业纳税评估指导手册一、行业介绍印染行业的基本知识:印染包括印花和染色两大类,但具体细分可以包括圆网印花、平网印花、棉麻轧染、涤布染色、染纱、砂洗等,主要机器设备和生产工艺也不尽相同,例如圆网印花主要设备是圆网印花机,基本的工艺流程有机缸前处理、半成品拉幅定型、描样、制网、调浆、印花、蒸化固色、水洗、脱水、成品定型等。
涤布浸染的主要设备是J型缸和O型缸,基本的工艺流程有翻布、配卷、前处理、预缩、染色、脱水、烘干、拉幅定型。
行业现状:厂中设厂现象普遍。
因为排污指标原因,导致新办印染企业领证困难,企业往往挂靠、承包具有排污指标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独立进行,税收核算与总公司统一核算。
企业规模参差不一。
规模较大的企业全年加工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规模较小的企业全年加工销售收入不足千万元。
税收管理现状:规模较大的企业财务核算比较规范,但规模偏小的企业,在财务核算、账薄设置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部份企业纳税意识不强,同时印染主要以加工为主,存在账外销售,降低加工费不开票不申报纳税,废料收入不申报纳税,发出商品未按规定申报纳税等现象。
企业对承包人的管理比较松散,不少企业只对开票进行管理,其他核算都是由承包人自行核算,而承包人财务核算不是很规范,纳税意识较差,账外销售现象较多。
行业监控模型的选用。
印染企业机器设备种类繁多,工艺生产流程不尽相同。
现有生产条件下,印染企业之间相对具有可比性的税源监控因素为能耗指标,能耗指标主要包括电耗与汽耗。
二、采集信息(一)行业信息采集周期按月采集。
(二)行业数据采集表 1、材料领用存变动情况表本表根据企业材料汇总科目计算填报,反映企业的材料变动情况;②逻辑关系:期初数+购入增加-生产领用减少-直接销售减少=期末数2、能耗变动情况表本表反映企业生产消耗能源的情况,其中“自产”对应栏目由企业根据实际费用支出及生产情况得出②逻辑关系:外购+自产-销售=生产耗用3、销售收入明细表三、评估指标参数根据对印染企业的实地调查测算,不同产品耗汽量与加工收入配比情况如下:四、模型设置(一)以产测耗法(汽耗)是根据企业的一定时期内不同产品的加工收入和已经调查确定的汽耗与收入配比因素,测算出理论耗汽量,与企业帐面记载的实际耗汽量相比对,查找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
某纺织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报告
某纺织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报告根据***文件要求,按照市局统一安排和部署,我们评估组于2011年11月21日至11月25日对**纺织有限公司2010年1至12月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了评估。
评估工作得到了**县国税局的大力支持,分管局长和税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协调及服务工作;被评单位对这次重点企业专项评估工作表示欢迎,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及时赶回来配合我评估小组完成此次评估。
通过评估,摸清了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情况,指出了纳税申报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了企业税负偏低的原因。
下面就有关评估情况报告如下:一、企业基本情况(一)企业概况**(二)税收征管情况**二、评估方法及过程1、投入产出分析:该企业2010年度共计投入涤纶短纤7698.717吨,产出各型号涤纶股线7425.9806吨,投入产出率为103.67%,达到国家标准范围内。
2、进项税的审查,特别是固定资产进项税的审查,通过逐张发票核对,企业能按照规定及时转出诸如食堂用煤等非应税项目的进项税,没有发现其他问题。
3、到生产车间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到仓库实地查看存货数量,到黄梅公司查看委托加工及当地申报情况,均未发现异常。
4、审查往来账目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未发现重大异常。
三、评估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经过实地核查,我们发现企业存在以下违规问题:1、应收账款贷方余额挂账173445.88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暂行条例》第1条的规定应确认增值税收入,计提销项税29485.80元。
2、职工宿舍区用电抵扣进项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暂行条例》第10条第1款的规定,用于集体福利项目的购进货物进项税不得从销项税中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1830.77元。
3、让售涤纶废丝12000公斤未计提销项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暂行条例》第1条的规定应确认增值税收入,计提销项税697.43元。
四、评估成效经评估,2010年应补缴增值税32014.00元,评估后增值税税负率为1.67 %。
纺织服装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案例
纺织服装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案例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案例一、行业介绍,一,行业定义该行业隶属国民经济行业C类行业,分类代码为1810。
纺织服装制造是指以纺织面料为主要原料,经裁剪后缝制各种男、女服装,以及儿童成衣的活动。
包括非自产原料制作的服装,以及固定生产地点的服装制作。
,二,工艺简介企业从原材料的投入到形成最终产品主要经过四个生产车间,即:裁断车间、上衣车间、裤子车间、整烫车间。
1.裁断车间:先预缩---验布---定款式---制基本版---电脑排版---画板-----制作。
铺布---裁剪---打号-2.上衣车间:粘衬---净板---省缝---作里---挖里兜---挖面兜---定商标---勾前边---合摆缝---作领子---上领子---封领绒---合底口---作袖子---上袖---上绒条---上肩垫---转袖里---收底边---锁眼---钉扣。
裤子车间:粘衬---码边---省缝---捏后省---作兜布---按前兜---挖后兜3.---合外侧---兜明线---定腰缝---合内侧---做裆门---上腰面---拉腰里---贯腰缝---上拉链。
4.整烫车间:烫成品---修整---包装。
经过第一道工序裁剪、第二道工序缝制、第三道工序检验、包装、装箱入库,最终企业将形成的产成品(服装)销往定货单位,投放市场。
,三,企业类型划分按经营方式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单纯受托加工企业;二是自主生产的企业;三是委托加工与自产相结合的企业。
按其是否拥有品牌可分为自有品牌生产企业和其他企业二种类型。
一般来说,自有品牌生产企业由于拥有自己的品牌,特别是拥有著名品牌的生产企业,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因此,其往往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其增值税税负率、销售毛利率等水平也相对较高,其产品也往往既有内销也有外销。
而对于其他企业来说,获得利润的高低完全由订单决定。
因此,其增值税税负率、销售毛利率等水平相对较低,其产品也往往以“贴牌”形式出口国外。
以提升纳税人遵从度为导向的纺织业纳税评估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以提升纳税人遵从度为导向的纺织业纳税评估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纳税评估是评估纳税人税收履约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估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能够为税收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有效遏制和打击税收违法行为,促进纳税人的诚信履约。
纺织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具有较高的细分度和广泛性,其纳税情况也十分复杂,如何有效提升纳税人的遵从度已成为该行业纳税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纺织业纳税评估应用的研究,提升纳税人的遵从度,促进纳税人的诚信履约,进一步推动该行业纳税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研究内容1.分析纳税人遵从度的因素:探索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纳税政策、市场经济环境、税收制度等。
2.建立纳税评估模型: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经济状况以及纳税历史数据等因素,建立纺织业纳税评估模型。
3.应用研究:通过对纺织业纳税评估模型的应用研究,探讨纳税人的遵从度与税收管理效果的关系,分析各种不同纳税情况下的诚信履约程度。
4.提供管理建议:综合评估结果,提供纳税管理有关部门针对不同情况下纳税人的遵从度打击策略以及诚信激励政策,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和诚信履约意识。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为纳税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评估工具,促进纳税人的遵从度提升,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税收管理手段,打击并规范纳税非正常行为,提高税收征收质量,为纺织业产业升级和税收监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纺织业纳税评估模型,对纳税人的遵从度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纳税人遵从度与税收管理效果的关系。
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纳税管理建议。
六、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阶段(12个月):对纺织业纳税评估相关的文献、政策法规、市场数据进行梳理,同时开展问卷调查,收集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经济状况以及纳税历史数据等研究材料。
2.模型建立和应用研究阶段(12个月):在前期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纳税评估模型,并应用于纺织业纳税评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纳税评估--投入产出法评估实例分析
投入产出法评估案例•以XX纺织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2003年9月底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设备较新、性能好,以棉花为主要原料,生产经营20支以上精梳纱,向香港XX公司出口外销;生产经营20支以下粗纱用于内销,外销比例达到80% 。
2007年1月-4月份申报外销收入6759.12万元,内销收入2481.68 万元,办理出口退税806.75万元,免抵调库128万元。
1-4月该单位账载投入原材料5977吨,账面产量5508.40吨,账载废棉产量468.52吨,可利用废棉281.11吨,该行业废棉产出率为8%-12%,再利用率为50%-70%。
经测算,该企业的废棉产出率及再利用率如下:•废棉产出率=468.52÷5977=7.84%•废棉可利用率=281.11÷468.52=60%•通过上述两个指标的测算,企业的废棉投入产出率为7.84%,与纺纱行业数学模型中的8%--12%存在出入。
经分析,该企业有可能存在销售废棉未记“其他业务收入”和投入可再利用废棉生产棉纱未作销售的现象。
•针对异常情况,税务人员与该企业约谈后,进行了实地调查。
经账实核对后发现,该公司自2007年2-4月份,先后将256.82吨可利用的废棉238万元销售给XX棉花加工厂,收到棉花加工厂提货欠条,未取得收入,未作销售,仅在仓库保管账上有记载,则:•应补提销项税:2380000÷(1+13%)×13%=273805.31元。
•同时,该公司将剩余可再利用的废棉211.7吨(468.52-256.82)投入生产产出的127.02吨棉纱发货销售,每吨售价14530.41元(不含税),货款尚未取得,未记销售, 则:•应补提销售收入:14530.41×127.02=1845652.68元•销项税额=1845652.68×17%=313760.96元。
•企业及时补交了税款587566.27元,并同时加收了滞纳金。
[VIP专享]国税01-12 棉纺织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棉、化纤纺织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一、行业介绍
(一)行业概况及定义
纺织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 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 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 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本模型介绍的棉、化纤纺 织加工行业(C1711)指以棉及棉型化学纤维为主要原料进行的纺纱、织布,以及 用于织布和缝纫的线的生产活动。
(四)行业特点
纺织业属生产力劳动密集型行业,集团化的产业链群现象明显,行业发展、效 益受国际经济市场影响明显,波动幅度较大。行业的产、供、销网络信息化发展迅 猛,从原材料(棉短绒)收购环节到布匹销售等各环节销售交易价格均参照市场指 导价格,实现了市场化、透明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所以行业利润率普遍不高。 纺纱和纤维制造产业的机器设备一般是轮换维修,全年不停产。多数大中型企业经
(三)企业类型划分纺织行业企业规模划分为三类:第一类跨国集团公司。这类企业生产经营与 管理要求已与国际接轨,财务核算和生产经营管理基本实现一体化。第二类是国内 大中型股份制集团企业。这类企业是集棉短绒收购、纺纱、织布、服装等多纺织链 条产业为一身的股份制大中型企业。它们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较好的 财务核算体系。第三类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小型民营企业。这类企业的产品价格具 有有竞争力,管理较为粗放,财务核算和进销存管理系统有待完善。
3.收购凭证管理较为混乱。在收购环节时,部分企业未按规定取开具《农产 品收购统一发票》,甚至多开、虚开《农产品收购统一发票》,造成成本虚增,少缴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z纺织公司纳税评估案例修订版
z纺织公司纳税评估案例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Z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一、内容提要??? Z纺织有限公司属于中型纺织企业,是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申请出口退税。
2004年至2006年4月,Z纺织有限公司累计向国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1054万元,2006年6月16日被**市**区国税局列为重点评估对象。
成立评估小组,组员包括负责该企业免抵退税工作的人员和税源管理科的税收管理员、区局税政科科长、税源管理科科长等。
评估小组以产能分析为中心、以纺织产品品种结构和生产工艺特点分析为切入点、依托评估指标和产能测算展开分析评估。
至7月17日,历时一个月的评估处理终结,Z纺织有限公司补缴增值税579万元。
??? 二、案例介绍??? (一)分析选案??? 1、选案背景???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使用“免、抵、退税”办法,是我国为推进企业产品出口、提高退税效率、减轻生产企业负担而推行的一种新型退税管理方式,具有退税效率高、企业资金负担小、申报退税一体化等优点。
该办法推行以来对鼓励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取得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从这几年的执行情况上看,由于“免、抵、退税”的便利性,使得一些企业将外购产品作为自产产品出口并申报退税。
该公司从2004年6月开始发生出口业务,按照出口退税审核软件统计,该企业出口情况是:2004年6月-12月出口销售3110万元人民币(以下均为人民币),出口数量284万米:其中6月2058万元、7-10月销售为0、11月436万元、12月616万元;2005年合计出口销售5242万元,出口数量477万米:其中1月1289万元、2月800万元、3月1958万元、4月1031万元、5月43.9万元、6月-8月为0、9月130万元、10-12月销售0;2006年1-4月出口销售5367万元,出口数量480万米:1月出口1527万元、2月599万元、3月2638万元;4月604万元。
某纺织企业纳税评估案例
某纺织企业纳税评估案例某纺织企业纳税评估案例一、内容提要浙江省绍兴市地税局第二税务分局2004年组织开展了以检查盲点企业、重点税源企业、亏损比较严重企业等作为主要纳税评估对象的2003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缴专项评估工作。
在开展纳税评估中采取人机分析结合、评查结合的办法,对辖区内上述纳税人的财务状况、纳税申报数据的合理性进行评析,发现绍兴市某纺织企业亏损的真实性以及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的纳税存在疑点,于是采取约谈举证的方式,对评析的疑点问题进行核实,在核实纳税申报差异的基础上指导纳税人解缴漏缴个人所得税、印花税以及税款滞纳金54.86万元,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92.32万元。
绍兴市某纺织企业系集体企业,成立于1984年,主要生产涤纶织品,该企业200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465.59万元,申报入库各项地方税收合计569.69万元。
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1、运用资料分析,发现疑点问题。
通过对税务登记资料、2002年度、2003年度纳税申报资料及附列资料、财务报表(包括征管系统中的电子数据和纸质资料)进行系统审核分析比对,发现该企业存在以下疑点问题:疑点一:200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4655845.67元,帐面利润-11174711.75元,比对200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3681019.83元,帐面利润55533754.18元,差距较大?是否有销售不入账,是否有多列成本少记收入,其亏损是否真实?疑点二:2003年企业计提机器设备折旧62387682.28元,据计算折旧率达到10.85%,高于按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计算的机器设备折旧率。
疑点三:2002年有代扣代缴利息、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职工集资利息)申报入库,2003年度没有代扣利息个人所得税入库;从财务报表分析财务费用支出较大,2003年支出额达26839997.65元,其他应付款期末挂帐余额有19649666.25元,当年有无支付职工集资息,其具体内容需进一步核实。
纺织制造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纺织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纺织制造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纺织制造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其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发展潜力,为投资者、管理层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企业概况(以下内容需根据实际企业情况进行填写)某纺织制造企业成立于20XX年,位于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
公司主要从事各类纺织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和化纤制品。
公司拥有先进的纺织设备、技术和管理团队,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三、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根据资产负债表,公司总资产为XX万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XX%,非流动资产占比XX%。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从资产结构来看,公司资产结构较为合理,流动资产占比适中,能够满足日常经营需求。
(2)负债结构分析公司负债总额为XX万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XX%,非流动负债占比XX%。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从负债结构来看,公司负债水平适中,流动负债占比较高,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2. 利润表分析(1)收入分析公司营业收入为XX万元,同比增长XX%,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良好。
(2)成本费用分析公司营业成本为XX万元,同比增长XX%;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XX万元、XX万元和XX万元,同比增长XX%、XX%和XX%。
从成本费用结构来看,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较强,但费用增长较快。
(3)利润分析公司净利润为XX万元,同比增长XX%,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3. 现金流量表分析(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XX万元,同比增长XX%;现金流出为XX万元,同比增长XX%。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XX万元,表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较为稳定。
纺织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涉及棉、毛、丝、麻、化纤等多个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我国纺织行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揭示行业发展趋势,为投资者、企业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概况1. 行业发展历程我国纺织行业起源于古代,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逐步完善。
2. 行业现状目前,我国纺织行业整体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在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纺织行业正朝着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三、财务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分析纺织行业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占比最大,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
近年来,随着行业产能的扩张,原材料采购规模不断扩大,存货水平较高。
同时,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也呈现上升趋势,表明行业竞争加剧,回款周期延长。
(2)负债分析纺织行业负债结构中,流动负债占比最高,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费等。
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融资需求增加,短期借款规模不断扩大。
此外,行业回款周期延长,导致应付账款和应交税费也有所上升。
(3)所有者权益分析纺织行业所有者权益占比相对较小,主要来源于企业净利润。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导致所有者权益增长放缓。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纺织行业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产品销售。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出口市场拓展,纺织行业营业收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但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2)营业成本分析纺织行业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近年来,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对企业成本控制造成一定压力。
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工成本也呈现增长趋势。
一纺织公司纳税评估书
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一、内容提要纺织有限公司属于中型纺织企业,是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申请出口退税。
2004年至2006年4月,Z纺织有限公司累计向国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1054万元,2006年6月16日被**市**区国税局列为重点评估对象。
成立评估小组,组员包括负责该企业免抵退税工作的人员和税源管理科的税收管理员、区局税政科科长、税源管理科科长等。
评估小组以产能分析为中心、以纺织产品品种结构和生产工艺特点分析为切入点、依托评估指标和产能测算展开分析评估。
至7月17日,历时一个月的评估处理终结,Z纺织有限公司补缴增值税579万元。
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1、选案背景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使用“免、抵、退税”办法,是我国为推进企业产品出口、提高退税效率、减轻生产企业负担而推行的一种新型退税管理方式,具有退税效率高、企业资金负担小、申报退税一体化等优点。
该办法推行以来对鼓励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取得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从这几年的执行情况上看,由于“免、抵、退税”的便利性,使得一些企业将外购产品作为自产产品出口并申报退税。
该公司从2004年6月开始发生出口业务,按照出口退税审核软件统计,该企业出口情况是:2004年6月-12月出口销售3110万元人民币(以下均为人民币),出口数量284万米:其中6月2058万元、7-10月销售为0、11月436万元、12月616万元;2005年合计出口销售5242万元,出口数量477万米:其中1月1289万元、2月800万元、3月1958万元、4月1031万元、5月43.9万元、6月-8月为0、9月130万元、10-12月销售0;2006年1-4月出口销售5367万元,出口数量480万米:1月出口1527万元、2月599万元、3月2638万元;4月604万元。
2004年6月-2006年4月共出口销售数量1241万米,出口销售收入13720万元,并据此办理出口退税1045万元。
纺纱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纺纱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依照市局“关于报送纳税评估优秀案例及评估模型的通知”要求,为有效解决纺纱行业税源监控工作中存在的“疏于治理,淡化责任”的问题,提升税源精细化治理理念,强化税源控管,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在调查、研究、测算的基础上,制定了该模型。
一、行业特点:纺纱企业以纯棉、化纤为要紧原材料,电为要紧动力,通过清理、前纺、后纺、细纱等工序生产出筒子纱、筒子线。
要紧设备、工艺流程分环锭纺和气流放两种类型,要紧生产品种有 10 支、17支、21支、24 支、32 支、40支等。
该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固定资产一次性投入,对生产条件有必然要求(如车间的温度、湿度、工人的熟练程度等);既可连续生产,也可单环节生产,产出物既可做产成品出售,也可作下一生产环节的原料,各环节生产工艺均有所不同;产品的要紧原材料投入与产出有较为固定的数量关系,部份废料能够再利用或出售。
二、生产工艺流程(一)环锭纺生产工序:1、清花。
即清除棉花或化纤中的杂质,并开松成卷。
2、梳棉。
即在清花的基础上,二次清除杂质,将原料梳理成条。
3、并条。
确实是将棉条牵伸并合,成条卷绕。
4、粗纱。
确实是将卷绕的棉条第一次牵伸成形。
5、细纱。
确实是将粗纱再次牵伸成细纱。
6、落筒。
确实是将细纱圈绕于塔形的纸筒上,即可成品入库或用于织布。
要紧工艺流程:(二)气流纺生产工序:与环锭纺相较,那么是简并了粗纱和细纱两道工序。
气流纺一般生产纱的支数在 10 支以下,由于产品市场需求不大,利用该工艺者较少。
要紧工艺流程为:三、税收监控重点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进展,纺织企业作为我县的龙头经济,呈现出蓬勃向上、持续进展的良好势头,纺纱行业实现税收占税收收入的 42。
76%,成为拉动我县财税增收和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为我县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固做出了庞大奉献,但随着纺纱企业的盲目上马,和个别的地址爱惜主义,使税源治理难度加大,税收治理漏洞日趋显现,从而致使有的经营者利用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销售产品不开发票、不记收入等手腕偷逃税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城市纺织行业剖析宜城市稽查局近几年我市中小型纺织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为劳动就业、市场繁荣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该行业已经逐步成为我市重点纳税行业,然而由于现行税收法律体系不健全、监控手段不完备和大量现金支付的存在,加之,部分纺织企业主受自身文化修养、思想境界等因素影响,偷税行为普遍存在,整个行业的平均税负率较低。
2005年整个行业增值税税负情况如下表:该行业平均税负率较低问题引起了宜城市国税局足够重视,已经连续两年把纺织企业作为征管重点,通过纳税评估结合重点稽查的手段,规范该行业的纳税秩序。
以2007年对9户企业的2005年至2006年期间纳税评估和重点稽查的情况来看,有税收违法行为的占60%,不少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而账面利润却逐年减少,纳税也逐年下降,偷税手段上向隐蔽性、欺骗性、智能化方向发展,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
通过整顿该行业的平均税负率明显提高。
下表反应就是2007年的增值税纳税情况:从以上两个年度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整顿以后该行业的销售额大幅攀升,增长了22%,应纳增值税增长了120%,税负率由1.32%上升到2.38%,增长了80%,税负率趋于正常化。
现将该行业现状、偷税手段、检查方法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总结,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行业概况及其特点纺织行业一直是我国轻工行业的支柱产业,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产棉大国,纺织行业作为棉花生产的延伸产业,一直是解决就业、发展经济、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在我国的工业领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我市纺织行业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提供了一万多个就业岗位,2007年实现销售三个多亿,实现税收七百多万。
目前我市拥有上规模的纺织企业9个,其中出口企业4户(宜城雅新家纺有限公司、宜城市云锦织造有限公司、宜城富亿织造有限公司、宜城成雄织造有限公司),原材料加工(纺纱)企业4户(宜城市万众纱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城市华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宜城市雅新纱业有限公司、襄樊金梭纺织有限公司),还有一户宜城市鸿海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是生产工业用布的企业。
从我市的纺织企业看,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经营主体单一化。
9户都是民营企业。
二是原材料本地化、产品外向化。
我市的纺织企业初级原材料是棉花、短纤,都来自于本地,而终极产品基本上都销往外地或者国外。
三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少。
目前我市的纺织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主要是通过熟练工人的劳动来增加利润,基本没有科技含量。
四是都急待提高核心竞争力。
随着人力资源短缺,人工工资的不断上涨,我市的纺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日显不足,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该行业的主要税收违法行为1、设立账外账,少记收入。
在2007年纳税评估和重点稽查的企业中,有3 户设两套账占调查总户数的33 %。
自身核算用真账,记录企业全部资金运行,应付税务机关检查、申报纳税用假账,反映企业部分资金运行状态,以此达到偷税目的。
一些企业对部分不需开正式发票的销售,尤其是利润率较高的产品,从材料购进到产品的销售都在“账外账”中核算,实现购、销“体外循环”,直接减少收入、利润。
同时,由于“账外账”不需供货方提供正式发票,方便供货方从事偷税活动,也可压低购货价格,降低产品成本,实现所谓的购销“双赢”,给税收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
如一小纺织企业财务报表反映2006年的产品销售收入为1100万元,账面利润为5.56万元,申报企业所得税1.5万元,在对其进行纳税检查时,稽查人员发现,该企业未开票销售收入为31万元没有入账,造成少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2、虚列成本,降低营业利润。
在2007年纳税评估和重点稽查的企业中,有2 户人为调节产品成本。
近年来,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发票管理,净化了发票市场,但仍有许多漏洞可钻,虚开发票成为中小企业逃避纳税义务的主要途径。
虚列材料费。
如一企业2006年材料购进,大多通过“银行存款”账户,但2007年现金购进材料相当频繁,单笔金额在10万元左右,通过对其用现金购进材料的入账发票所载品种、金额、数量的检查,2006年合计虚开发票入账56.8万元,偷税18.76 万元。
虚列人工费。
如某企业工资表中反映的管理人员为65名,而实际上只有16名,虚列管理人员49名,他们以临时工名义虚列一部分工资支出,又将一个人的工资分解为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工资,甚至将无法列支的一些成本费用以工资表形式进行列支,形成多支工资成本46万元。
虚列差旅费。
如一私营企业2006年销售收入为1236万元,管理费用为116万元,差旅费支出却达73万元,分别占销售总额的6%、管理费总额的63%,且差旅费支出具有次数多、时间长、补助大等特点。
虚列运输费。
如某企业2005年运费支出为15万元,2006年市场销售与2005年相比没有变化,却发生运费55万元,虚列运费达40万元,仅此一项偷逃税款15万元。
3、虚开农产品收购凭证少缴增值税、所得税。
有的企业往往将收购凭证作为税负“调节器”,虚开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税款少缴增值税,例如,一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时,如实地填开收购数量,而虚开收购单价和金额,2005年至2006年两年期间共多开200多万元,如果把这笔资金全部挪走又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后来企业将这200多万元转增了资本公积。
这种行为不仅造成少缴增值税,还虚增产品成本,减少利润。
4、在委托加工环节做文章以便隐匿销售收入。
有的企业既要将购进的全部原材料进行抵扣,还要隐匿销售收入,真是费尽心机。
例如一织布企业直接材料是涤纶纱,为了增加利润购进涤短纤委托荆门的企业加工成涤纶纱,在加工收回时隐匿了一半的数量,造成隐匿销售42万元。
5、篡改跨年账,减少收入。
在2007年纳税评估和重点稽查企业中,有2 户企业上下年度账簿记录不一致。
他们利用新年度换取新账簿的机会,篡改上年结转数据,造成数据记载错误,直接减少应税收入,谋取不法利益。
如一企业2005年度收到一笔货款13万元,其中当年结转销售收入9万元,余额4万元,记入“预收账款”科目,但在检查2006年度账簿时,却未查到此笔款项,原来该企业过账时做了“手脚”,将这一笔款项拿掉,并轧平账表,偷税1.32万元。
又如一加工企业在产成品数量上做文章,稽查人员在将2005年和2006年的产成品明细账进行核对时发现,2006年明细账中所反映的产成品上年结转数量明显少于2005年的结转下年数,而金额不变,使得2006年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产成品单价提高,多结转产品成本29万元,形成偷税9.57万元的事实。
6、长挂往来账,隐匿收入。
在2007年纳税评估和重点稽查企业中,有3户企业的往来账户增减频繁,且有随意行为。
往来账户不涉及损益核算,税务机关一般不作为检查重点,一些企业利用往来账户大做偷税文章。
他们将取得的销售收入不记入收入科目,记在“应付账款”账户作挂帐处理,同时为了减少不断增加的“应付账款”金额,将开支的请客、送礼等“灰色费用”不在账目上反映,以现金支付往来的形式冲抵“应付账款”,从而隐匿收入,偷逃国家税款。
如一企业为了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2005年将收到的货款记入“应收账款”科目贷方,同时虚设“产成品—供销员”科目作为过渡账户,将实际已销售产品的成本转入该科目,隐藏利润9.5万元,年终根据需要调节利润申报纳税,偷逃企业所得税3万元。
三、检查的方法和技巧1、实物核对法以企业存货为检查重点。
核对存货(以材料和产成品为主)实物与仓库保管账、仓库保管账与会计存货账,全面了解差异情况,确认会计帐簿真实性、准确性。
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工作量大。
成功的保障是“突袭”。
2、工资核算表分析法所有的纺织企业都有专门的工资核算人员,工资核算根据岗位的不同,分为定额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一般情况下纺织企业挡车工的工资是计件工资。
根据挡车工的计件工资额,可以倒算出了企业产量,与账面产量相比可以发现问题。
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工作量大,而且真实的工资核算表不易获得。
成功的保障是“真实”。
3、关键数据分析法搞好关键数据分析,有利于发现企业提供的资料中所存在的疑点,为进一步检查提供依据。
如税负率、存货周转率、自损率、产出比、动力耗用比等比较关键的数据,要进行客观的分析,看企业的这些指标和行业正常指标有无大的出入,然后可以追根求源。
4、现金盘存法一般有问题的企业的账外收益是不会进入基本银行帐户的,大多会使用个人储蓄帐户,而个人储蓄帐户有时会和帐内业务发生交叉,通常是以“现金”的方式出现,这样出纳的现金存量和现金日记账会不一致。
同时也可以发现个人储蓄帐户的进账出帐凭证,进而发现个人储蓄帐户的账号。
5、往来帐户检查法纺织企业的往来款项较多,一些不易入账、性质相对模糊的业务,企业财务人员常在往来科目中列支。
因此有针对性的对“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进行重点审查,对往来账向挂帐时间长且金额大的业务重点核实原始凭证、询问形成原因,常常能发现其中的涉税问题。
四、关于对纺织行业税务检查的几点思考首先,我们深切感受到,稽查人员既要是专家也应该是杂家。
有一位新闻界的人士说,对新闻从业人员一贯以来都有这样一个要求:既是专家也是杂家,其实,这个要求同样适应我们稽查人员。
知识经济时代,税收知识,财务知识,计算机枝术,不懂绝对不行,不仅如此,一名优秀的稽查人员,还应该懂得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
在多年的稽查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了各行各业的生产专业知识,在实施税务检查过程中,才能针对不同行业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有效检查方法,有的放矢地查处各类税收违法行为。
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我们又如何在狡猾的偷税者面前亮出“捍税”之剑。
对此,我们应该组织稽查骨干有针对性的,对在襄樊具有普遍性的行业,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便在稽查工作中,以点带面,提高稽查工作效能。
其次,我们深知,查处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查处给“税耗子”们以强大的震摄和警示;同时,以查促管,强化税务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管理和对纳税人的管理。
现在从稽查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一)、“金税工程”的开票数据信息,应该成为“税务稽查”的共享资源。
在查账过程中,经常采用到“详查法”对企业的财务核算进行税务检查。
如果调账方法的到位,获取纳税人账外资料的机会较多,这样就需要将纳税人已开票的货物品名、数量等与账外资料的数据一起输入电脑进行比对。
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说,纳税人金税工程开票系统的数据从国税局信息中心导出后,依然保留有纳税人已开票的货物品名、数量等信息,为税务稽查人员共享,我们的稽查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二)、税务稽查中核定税额纳税,应成为打击偷税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
核定税额纳税是征管法赋予税务机关的权力。
《征管法》规定在六种情况下税务机关可以核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