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陋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除法,能熟练使用除法进行简单计算。

2.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2.运用学会的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灵活运用。

2.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纸张、铅笔、橡皮等。

3.课前准备:制定好课堂教学的具体流程和互动环节。

4.师生准备: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举例子,引入“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2.讲解:简要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3.练习:让学生进行基础的除法练习,巩固知识点。

4.反馈:让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引导他们找到解题的规律。

第二课时1.复习:快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除法知识。

2.拓展:引导学生将除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他们思考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3.练习:让学生通过多种实际问题进行除法运算练习。

4.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知识点。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除法的概念,能够简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次课堂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春天轻轻悄悄地又来了。

小朋友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么样的?师:你们的春天真美!汪老师眼中的春天是生机勃勃,百花争艳。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1)师在黑板上先摆一朵花师:瞧!黑板上现在就开了一朵花!这朵花有几片花瓣呢?生:5片(板书:5)师:老师再来摆几朵!(2)师在第二行摆2朵师:看,第二行我摆了几朵花呢?生:2朵。

师:第二行用了几片花瓣呢?生:10片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摆一朵花用5片花瓣,摆两朵花要用2个5片,就是10片。

师:2个5片是10片。

(板书:2个5)师:10和5比,10是5的几倍呢?生:2倍师:为什么呢?生:10里面有2个5,所以10是5的2倍。

(2倍,2个)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试一试呢?(板书:10是5的2倍)(请3~4个学生回答)(3)学生摆花师:如果老师给你们15片花瓣,这样的花你能摆几朵呢?生:3朵师:是吗?我们同桌合作摆一摆。

师:15片花瓣这样的花你们摆了几朵?生:3朵。

师:没摆之前你们为什么快就知道是3朵呢?生:3个5片,就是15片。

(板书:3个5)师:15和5比,你也能这么说吗?生:15是5的3倍。

师:你真是聪明,谁还能再来说一说呢?(请个学生回答)(齐说)师:那为什么15是5的3倍呢?生:因为15里面有3个5,所以15是5的3倍。

(4)练习师:15和5比,15是5的3倍。

35和7比,35里面有()个7,35是 7 的()倍;师:全体男同学来回答,28里面有()个4,28是4的()倍。

(5)学生摆花师:如果我有20片花瓣摆花,说说这样的花我能摆几朵呢?生:4朵。

师:你是怎么想的啊?预测1:生:因为4个5是20,所以是4朵。

(板书:4个5)预测2:师:还有别的想法吗?生:因为20是5的4倍,所以是4朵。

师:现在20和5 比,求20是5的几倍,你能列算式吗?在草纸上写一写。

(5)教学除法算式20÷5=4师:我请一位同学说说算式是怎么写的。

《用除法解决问题(植树问题)》评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植树问题)》评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植树问题)》评课稿从课的活动过程看:较好的体现了“以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线”。

坚持了“以学定教”、坚守“每个孩子都重要! ”的教学思想。

这节课是一堂“简单而不简约的课”。

其中有几个亮点值得我学习。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马老师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商加1或减1,导入新课,这些问题的引入类似于植树问题这样的现象,使学生再次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在归纳直线上种树有三种情况,让学生经历一种猜想、验证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画一画等操作,亲历探究学习的过程,自己归纳发现几种结果,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的难点应是数学模型的建构,即植树问题的公式推导。

这一环节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总长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几次更改间隔距离,让学生多次从不同结果中发现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归纳法得出公式,构建数学模型。

在练习设计中,也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街道路灯、学生排队、一串千纸鹤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始终置身于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学生的起点,引导学生画图理解。

植树问题的思维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刚接触植树问题的学生来说,则更有一定的难度了。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两端都有,两端都没有,只有一端。

马老师则适时引导学生借用画图的方法去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理解题意,找到其数量间的关系,而且能很好的培养其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等学生找到规律后再解决这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教学本部分知识重点就是借助画图的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师生互动,教与学双丰收。

纵观整节课,教师教学理念新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教师注意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的暴露出来。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例2—例3。

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棒、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20个圆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师生做拍手游戏。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摆一摆:(1)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是多少?(2)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是多少?3、小结:我们刚才一起复习了有关“倍”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以有的知识出发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二:合作探究新知1、要求学生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再在第二行摆2个正方形,说一说第二行摆2个正方形用的'根数里有几个一个正方形的根数。

2、(1)摆飞机,数一数用几个小棒摆出一架飞机?(2)指导学生摆飞机。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针对学生回报摆的结果),谁能根据你摆的飞机,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引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也就是他们摆的根数是老师摆的几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巜用除法解决问题》评课记录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巜用除法解决问题》评课记录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巜用除法解决问题》评课记录表《用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洪老师的这节课第一感觉是实在、实用、有价值。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多老师都把课都放在了打扮上,表面上看是很富丽堂皇,要气氛有气氛,要亮点有亮点,要互动有互动。

可一旦到作业或考试上,总感觉会缺少点东西。

外表是要有点,创设情境吗,但别忽视了内在的基本素质,这是目前中国教育的硬指标,也是今年我们普陀区所要突破的一道坎。

1、首先我先来说说洪老师的PPT制作,背景都是白色,字都是黑的,没有任何瑕疵,这样做不但感觉很朴实,而且学生看得也更清楚,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随之集中。

2、题目选的有价值。

纵观洪老师选的题目,不难发现这些题目都是平时学生作业当中错的最多的题目,有些题目到了6年级还在错。

这就是解决问题,不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且解决了学生作业实实在在的问题,可能还会解决学生一辈子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问题,这难道说没价值吗?这才是正真的解决问题。

3、主导意识好。

教师是主导者,不但要指挥得好,而且要导得好。

洪老师这节课从基础入手,一步步深化,敢放的时候放,敢导的时候导,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态度,也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美中不足的是洪老师在编制题目的时候,忽视了问题的应用性、生活性,犯了一个错误,单位,使得题目脱离了生活,不切实际。

另外我认为洪老师还得放开点,作为一堂巩固性的练习课,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展示他们的才华,去升华他们的理论知识,从中去发现他们的问题,再来解决问题。

因为解决问题不单单指的是解决生活上的数学问题,还要解决学生碰到的关于学习数学的新问题。

评课稿:郑老师《用乘法解决问题》郑老师的《用乘法解决问题》在深入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以分析数量关系为主线,通过不同梯度的练习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1、郑老师的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梯度,体现智力价值,关注思维价值的提升。

教师简单指引,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提问并解决问题,足够开放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也留给了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

二年级上册《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二年级上册《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二年级上册《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上册《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1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5页例4及练习十三的部分题。

教学目的: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聪聪的图片),聪聪要完成一项任务,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揭示课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三(一)班的这节体育课上老师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出示课件)1、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课件同步出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1)请学生到展示台上演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进行解释。

(2)根据商和余数的单位提问: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余数2呢?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规范的解答格式,提醒学生计算细心,并注意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还要写上答语。

2、例题延伸:现在体育老师临时想改一改分组的情况,有32人跳绳,平均分成6组。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请1名同学在黑板上做。

3、对比:仔细看一下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课件展示)32÷6=5(组)……2(人)32÷6=5(人)……2(人)师:为什么算式一样结果也一样,单位会不一样?(帮助学生进一步一理解)小结:单位名称是跟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所以平时我们在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问题,弄清商和余数的单位。

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体会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
比较上面两道题,你能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不同的地方:分法不同,第1题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第2题表示15里面有几个5。
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引导学生在已有的操作经验和看图直观演示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反思
本周教学的内容是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3是解决问题的内容,教材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以对比的方式进行编排,再次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认识。突出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在会用图意交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还要让学生会用语言表述分析数量关系。根据以上要求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通过学生的叙述,可以了解学生对题意的了解情况,对本节新知识的教学作好铺垫。2、解决问题中生叙述后板书,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得理解题意,让学生反复去说15、3、5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确分析问题数量关系的重要性,也教给学生如何去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生列式后,接着师提问:解决这类题为什么用除法进行计算?怎么求商,你是怎么想的,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补充,让学生将数量关系与平均分联系起来,理解用除法计算的道理。3、对比两种平均分的情况时,让学生认识到平均分的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解答,让学生在比较中突中除法含义的本质。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让学生达到的目的。但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尝试动手操作,通过直观操作明白问题的结构,明确条件和问题,直观感知数量关系。这是我的疏忽,不注重细节,备课还是不够充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深挖教材,多听优质课,要面面具到,使自己的课堂更加完善。
课件出示例3的第2小题。( 15只蚕宝宝,每盒里放5只,要有几个盒子? )

二年级《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二年级《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二年级《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二年级《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何老师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综合应用找规律和有余数除法学概念的过程。

听了这节课,何老师大方自如的课堂驾驭能力、富有儿童化的语言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节课设计巧妙,层次清晰,重难点突出,是一节成功的课。

纵观整节课,我认为呈现以下几大亮点值得我们学习:一、注重学生语言完整性的培养。

学生语言完整性的培养是我校梁校长工作坊的课题项目,这节课我侧重观察了何老师在这方面的落实情况。

一是富有儿童化的语言和巧用体态语言拉近师生距离。

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而儿童化的语言和体态"语言"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适度使用儿童语言和体态语言,将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的突投入到学习之中。

在这一节课中,何老师运用了儿童化的语言和体态语言,如: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次信任或鼓励的眼神。

这些都能征服、激励了学生。

学生在鼓励、关怀下,伴随着和蔼、亲切、热情的学习氛围,对学习的求知欲无疑能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

二是教师用规范、简洁的语言对学生适时的引导。

二、课前游戏设计巧妙,你猜我找,为新课教学埋下了伏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材挖掘深入,理解透彻。

可见何老师对课标的研究很深入,并且理念也能够落到实处。

四、教学设计层次清晰,环环相扣,首尾呼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教学目标落到实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尤其在对余数问题的处理上,做到层层递进,层层深入。

六、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纪律井然有序,学生书写整齐,完整。

七、评价性语言丰富多样,妙趣横生。

八、练习设计紧扣主题,层次分明。

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人文情怀。

最后我要说,通过相约课堂活动,让我们共同在探究中体验,在合作中交流,在反思中成长。

我们经历着观点的碰撞、思想的启迪,收获多多。

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用除法问题解决》评课稿

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用除法问题解决》评课稿

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用除法问题解决》评课稿一、引言《用除法问题解决》是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篇教材文章。

该篇文章旨在通过讲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评课稿将对该篇文章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分析1. 教学内容概述《用除法问题解决》主要介绍了通过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一个小学生买文具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文章中,通过问题分析、列式解法和图示解法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运算。

2. 教学内容细化•问题引入:通过一个小学生买文具的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问题背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分析:对问题进行分析,明确问题的具体要求和解决思路。

•列式解法:通过列式的方式,将问题进行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步骤和原理。

•图示解法:通过绘制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法运算的过程和结果。

•解决问题:结合列式解法和图示解法,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评价1. 教学目标设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使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 情感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2. 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有序,从问题引入、问题分析、解决方法讲解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列式解法和图示解法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运算;最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评价1. 问题解析法本节课采用问题解析法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目的和意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二年级数学说课《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说课《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按照省级课题“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研究”的实验要求,《用除法解决问题》这节课教学中,本人应用了现代农远教育研究“模式一”的教学,在这一教学尝试中,本人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教学光盘资源的作用,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培养。

要求学生从观察及操作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一、说教材【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页例3及练习。

【教材简析】本节课安排在第2单元的表内除法一。

本单元还安排了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到6的乘法口诀求商及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而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打好基础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观察中挖掘信息,提出除法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在教材处理上,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发挥光盘里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盘里和盘外的师师、生生、师生的高效互动,力求取得良好的实验和教学效果,根据光盘教学内容和环节,本节教学设想如下:三、说教学设计1、谈话导入(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喜欢玩的一些游戏)师:瞧,这些小朋友玩的多开心,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 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具准备:课件、作业纸、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2、丰富多彩的游戏可以锻炼身体,开发智力,所以吸引了很多同学参加。

老师昨天就看到一些同学在高高兴兴的做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二、学习新知:1、认真观察,根据图上的信息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2、汇报:(有15个同学做游戏,平均分成了3组,每组有几人?)(有15个同学做游戏,每组有5人,可以分成几组?)将提前写好的例题贴在黑板上。

如果学生提出了有3组同学在做游戏,每组5人,求一共有多少人?时,直接让学生解答。

3、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自己做在作业纸上,找学生板书。

4、由板书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写的。

并通过生生交流的形式解决以下问题:①、为什么这样列式?(有15个同学做游戏,平均分成了3组,每组有几人?就是把15平均分成了3分,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②、 153=5表示什么?(153=5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

)③、为什么单位名称是人?(因为最后求得是每组有几人?所以单位名称是人。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5篇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5篇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5篇第一篇: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一、追求完美的精神令人折服。

听课前,我重新翻了二上的数学教材,看到课本上例题是:17位同学参加野营训练,每3人需要一顶帐篷,需要搭几顶帐篷?通过解答本题,学习“进一法”,至于“去尾法”课本上没有例题单独介绍,而在课后习题中却出现了。

鉴于这种情况,王老师考虑到“去尾法”和“进一法”对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必要,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知识,所以专门设计了本节课,以所设计的内容为依托,学习“进一法”、“去尾法”,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中提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要让学生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王老师别出心裁的设计本节课,很能体现新课标的总体要求。

二、新旧知识沟通较好。

1、学习去尾法、进一法的基础是有余数的除法,特别是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知识点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尤为重要,所以王老师每次讲完一道例题都反复强调余数还可以是哪些数?不可以是哪些数?为什么?让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知识点在学生的`心目中扎下根,从而更好的促进对新知的理解。

2、有余数的除法中单位名称的带法是教学难点之一,部分学生因不理解题意,乱带单位,还有的学生不理解题意不知道该“去尾”还是该“进一”。

而王老师却把本节内容巧妙的与找规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沟通二者之间的联系,为有余数的除法准确带单位名称起到了较大的助推作用。

我们经常说,数学系统性强,学习新知一定要以旧知为依托,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这样就能加强新旧知识的沟通与联系,王老师寻找知识的生长点特别准,而且利用得也特别好。

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1、以游戏为依托。

课前游戏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能较大程度的激发儿童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爱上数学。

王老师课前用伸手指数数,让学生猜数老师伸手指这一游戏,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留下了悬念,而且还把学习的内容渗透到游戏中,真可谓一举两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 解决问题2》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 解决问题2》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解决问题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除法解决问题2》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除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则,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除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则。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理解除法的含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引入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除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际问题,引入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除法的运算规则,理解除法的含义。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除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学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反思: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运算的规则和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用除法解决问题》数学二年级上册一等奖说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数学二年级上册一等奖说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数学二年级上册一等奖说课稿《《用除法解决问题》数学二年级上册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用除法解决问题》数学二年级上册一等奖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

其逻辑顺序如下:例1,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

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用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评课稿《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当运算意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时,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大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和建构知识。

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解决问题的策略表现在解题的活动中,是通过解题活动逐步逐渐形成的,在解决问题中也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和习惯才会顺利成功的完成问题的解答。

所以我认为计算能力也是学生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基础知识。

下面我就本节课谈谈我的见解和体会。

1、导学案的设计合理,充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2、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分析具体情况。

“需要多少”和“可以装多少”,看似简单但是却体现了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从实际情况入手学生去思考去分析问题,简单明了的进1去尾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整节课都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就探究了新知获得了学习方法。

3、填表列举,体会列举策略。

让学生获得答案后,继续利用表格的数据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你有什么发现?这就需要通过例2的教学,学生进一步体验策略,提高了列举的能力。

4、练习要有多样性、层次性。

解决问题的教学是一种策略的学习,是通过学习掌握一种解答题目的技能技巧,是灵活运用方法的一种体现。

所以,教材中的练习都是不同的,但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怎样安排练习,使学生从巩固——掌握——形成技能。

因此,练习的题目不易过多,要精,有层次性,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为您收集整理的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提供全面的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信息,盼望对您有用!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篇一:《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即如何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它是在学生把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的学问,理解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以及把握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除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培育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觉并提出简洁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为以后解决问题积存肯定的阅历,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进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教材的编排意图,我认为本课要到达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间的互相关系。

2\引导学生依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在学习中,逐步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习惯。

其中,引导学生依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重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依据以上分析,我实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沟通等教学手段,创设肯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经受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中,经受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轻轻悄悄地又来了。

小朋友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么样的?
师:你们的春天真美!汪老师眼中的春天是生机勃勃,百花争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师在黑板上先摆一朵花
师:瞧!黑板上现在就开了一朵花!这朵花有几片花瓣呢?
生:5片
(板书:5)
师:老师再来摆几朵!
(2)师在第二行摆2朵
师:看,第二行我摆了几朵花呢?
生:2朵。

师:第二行用了几片花瓣呢?
生:10片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摆一朵花用5片花瓣,摆两朵花要用2个5片,就是10片。

师:2个5片是10片。

(板书:2个5)
师:10和5比,10是5的几倍呢?
生:2倍
师:为什么呢?
生:10里面有2个5,所以10是5的2倍。

(2倍,2个)
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试一试呢?
(板书:10是5的2倍)
(请3~4个学生回答)
(3)学生摆花
师:如果老师给你们15片花瓣,这样的花你能摆几朵呢?
生:3朵
师:是吗?我们同桌合作摆一摆。

师:15片花瓣这样的花你们摆了几朵?
生:3朵。

师:没摆之前你们为什么快就知道是3朵呢?
生:3个5片,就是15片。

(板书:3个5)
师:15和5比,你也能这么说吗?
生:15是5的3倍。

师:你真是聪明,谁还能再来说一说呢?
(请个学生回答)(齐说)
师:那为什么15是5的3倍呢?
生:因为15里面有3个5,所以15是5的3倍。

(4)练习
师:15和5比,15是5的3倍。

35和7比,35里面有()个7,35是7的()倍;
师:全体男同学来回答,28里面有()个4,28是4的()倍。

(5)学生摆花
师:如果我有20片花瓣摆花,说说这样的花我能摆几朵呢?
生:4朵。

师:你是怎么想的啊?
预测1:
生:因为4个5是20,所以是4朵。

(板书:4个5)
预测2: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因为20是5的4倍,所以是4朵。

师:现在20和5比,求20是5的几倍,你能列算式吗?在草纸上写一写。

(5)教学除法算式
20÷5=4
师:我请一位同学说说算式是怎么写的。

师:你们都是这么写的吗?那么20÷5=4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20里面有4个5;20是5的4倍!
师:真行!谁能把这两句话完整又流利地说一说!
(3~4个)
师小结:求20是5的几倍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

师:这里汪老师还要提醒一下,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4的后面倍不用写。

师:15是5的3倍,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写在草稿纸上)
生:15÷5=3
师: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2个人)
师:真不错!看来求10是5的几倍没问题了吧!我们一起来列算式!
(板书:10÷5=2)
师:同桌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师:我想听听你们怎么说的,可以吗?
(5)小结
师:同学们,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
一个数的几倍的倍数问题,我们通常可以用除法进行计算。

下面跟随汪老师走进生活,去找找生活中这样的数学问题,去解决这样的数学问题。

(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尝试运用,解决数学问题
(1)师:春天可是个锻炼身体的好季节。

电脑出示运动图片
师:瞧!这里可真热闹!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呢?
生:拔河,跑步
师:跑步有几人呢?拔河的有几人?
师:那么拔河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呢?谁来说一说?
生:4倍
师:怎么列算式呢?
学生列式:16÷4=4
师:谁来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
生:16里面有4个4,16是4的4
倍。

师:越说越好了!
(2)师:操场的这里也很热闹,你都看见了什么啊?
师:数一数,丢手绢的有几人,唱歌的有几人呢?
师:丢手绢的人数是唱歌的几倍?
师:草稿纸上列出算式。

师:异口同声告诉我算式
师:这里有两个8,除号前的8表示什么?除号后的8表示什么?
师:解释得很清楚,求丢手绢的人数是唱歌的几倍,列式时就得是丢手绢的人数去除以唱歌的人数。

三、巩固练习
1、师:我们身边的倍数问题还有很多,看!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了知道了什么?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有关倍数的数学问题吗?
师:听清楚了吗?好,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师:在草稿纸上列出算式。

2、统计图中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吗?认识吗?
生:统计图
师:这张统计图大家可能都认识,上学期学习统计的时候就出现过!当时同学们利用数学知识发现了这些数学信息。

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能发现什么新的数学信息呢?
师:我也发现了,你们看!
小结:同样一张统计图,但随着同学们知识的增长,发现统计图中还有倍数关系。

3、师:好,下面咱们走出校园到郊外去看看!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又能提出些什么的数学问题呢?
师:同学们不仅问题提得好,回答的也不错,所以送你们几个灿烂的笑脸。

4、涂一涂,涂出倍数关系
师:白色的笑脸有几个?
师:下面拿出准备好的两支水彩笔,
在笑脸上涂一涂,涂出倍数关系。

学生涂色
师:红色的笑脸有几个?绿色的笑脸有几个?他们存在什么倍数关系呢?
四、拓展延伸
1、师: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啊?
2、师:最后我再来考你们一道题目,小朋友今年6岁了,妈妈36岁了,你知道妈妈的岁数是小朋友的几倍吗?
生:4倍。

师:这么快怎么知道的啊?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去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朋友的几倍呢?
生:7倍
师:你怎么算出来的呢?
3、师:在美好的春天,听着同学们这么精彩的发言,我感到特别的温暖。

希望同学们趁着好季节多出去走走,去发现更多身边的数学问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