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严选材料]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学习教案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婴幼儿发展与教育》教材第四章“婴幼儿动作发展”,具体内容包括: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概念、发展特点、促进方法以及相关实践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定义、发展规律及其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评估和促进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婴幼儿动作训练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婴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定义、发展规律及其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观察、评估和促进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动作发展教学视频、动作发展评估量表、教具模型等。
2. 学具:婴幼儿动作发展观察记录表、动作训练卡片、相关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婴幼儿动作发展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概念、发展规律及重要性。
3. 实践操作(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观察、评估并记录同伴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情况。
5. 动作训练方法介绍(10分钟):介绍促进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6. 实际操作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婴幼儿动作训练操作练习,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定义2. 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3. 促进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方法4. 婴幼儿动作训练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一名婴幼儿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情况,并设计一份适合该婴幼儿的动作训练计划。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结合理论知识,设计适合的动作训练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让孩子的动手能力更强大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大动作和精细运动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大动作是指宝宝的躯体协调性和力量发展,而精细运动则是指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性发展。
这两方面的能力都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宝宝的大动作和精细运动能力。
我们来看看大动作的重要性。
大动作能力是宝宝身体协调性的基础,也是宝宝学会走路、跑步等基本活动的关键。
如果宝宝的大动作能力不强,那么他们在学习这些基本活动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而且,大动作能力还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平衡感和空间意识,这对于宝宝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培养宝宝的大动作能力呢?其实,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给宝宝提供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
让宝宝有足够的空间去爬、滚、跳,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2. 鼓励宝宝尝试新的活动。
比如,可以让宝宝尝试站立、行走等新的活动,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大动作能力。
3. 陪伴宝宝一起玩耍。
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玩一些需要大动作的游戏,比如抓球、接力跑等,这样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又可以锻炼宝宝的大动作能力。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精细运动的重要性。
精细运动能力是指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性发展。
这一方面的能力对于宝宝的学习、生活和社交都是非常重要的。
精细运动能力对于宝宝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宝宝在学习写字、画画等活动时,需要用到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性,如果这些能力不强,那么他们在学习这些活动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精细运动能力对于宝宝的生活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宝宝在穿衣、吃饭等活动中,都需要用到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性,如果这些能力不强,那么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精细运动能力对于宝宝的社交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宝宝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需要用到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性,如果这些能力不强,那么他们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幼儿大运动和细致动作训练

幼儿大运动和细致动作训练
幼儿期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大运动和细致动作能教给幼儿基本的运动技能,也有助于他们日后更复杂的运动研究。
什么是大运动和细致动作?
大运动是指儿童运用身体四肢进行的较为剧烈、较大的活动,如跑步、跳跃、投掷、接球等。
细致动作是指需要掌握运动技巧和协调程度的精细动作,如书写、拼图、剪纸等。
大运动和细致动作的训练方法
大运动的训练方法
1. 设计合适的游戏:教师或家长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如跑步比赛、接力跳绳、踩气球等,以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和兴趣。
2. 提供充足的机会:孩子们需要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进行大运动训练,比如在室外玩耍或进行体育课活动等。
3. 鼓励和表扬:教师或家长应该及时给予孩子们鼓励和表扬,
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细致动作的训练方法
1. 适当的练:孩子们需要在适当的情境下进行细致动作的训练,如在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中。
2. 注重技巧:教师或家长应该注重孩子们细致动作技巧的训练,比如正确的握笔姿势、剪纸的技巧等。
3. 给予帮助:在孩子们初步掌握细致动作之前,教师或家长可
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技能。
大运动和细致动作的训练重要性
大运动和细致动作都是幼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
能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还有助于他们在认知、情感、社
交等方面全面发展。
以上是关于幼儿大运动和细致动作训练的完整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学习教案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发展与教育》教材第四章“婴幼儿动作发展”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大动作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精细动作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动作发展的促进策略。
具体章节为4.1节“婴幼儿大动作发展”和4.2节“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动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2. 学会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有效促进婴幼儿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
3. 培养观察、分析、评价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动作发展的促进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动作发展图谱、实际操作教具(如积木、拼图等)。
2. 学具:婴幼儿动作发展观察记录表、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婴幼儿在不同阶段动作发展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阶段性特点。
a. 大动作发展:如抬头、翻身、坐、爬、走、跑等。
b. 精细动作发展:如抓握、拿捏、旋转、拼插、画画等。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体验动作发展的促进策略。
4.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观察、分析、评价婴幼儿动作发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学习2. 主要内容:a. 大动作发展:抬头、翻身、坐、爬、走、跑等。
b. 精细动作发展:抓握、拿捏、旋转、拼插、画画等。
c. 动作发展促进策略:实际操作、游戏活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身边婴幼儿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情况。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分析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并提出相应的促进策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婴幼儿动作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学习优质教案1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学习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学习,内容主要依据教材第七章“婴幼儿动作发展”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大动作发展阶段与特点,精细动作练习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婴幼儿动作协调发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基本原理,掌握促进婴幼儿动作发展有效方法,并能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动作发展游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难点在于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设计出既有趣又有益动作发展游戏。
重点是婴幼儿动作发展阶段特点及促进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婴幼儿动作发展教学视频、PPT、实物模型。
学具:彩泥、拼图、小球、沙包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婴幼儿动作发展教学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解婴幼儿动作发展过程。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定义、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理论知识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动作发展游戏。
5. 学生展示与讨论(15分钟)各组学生展示自己设计方案,大家共同讨论、评价、改进。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阶段特点促进方法2. 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阶段特点促进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促进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协调发展游戏。
2. 答案示例:游戏名称:快乐小厨师适用年龄:23岁游戏目标:锻炼婴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精细动作水平。
游戏材料:彩泥、小刀、模具等。
游戏步骤:1. 邀请婴幼儿扮演小厨师,用小刀切彩泥。
2. 指导婴幼儿用模具将彩泥制作成各种形状食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知识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有更深入解。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不足,如学生参与度、讨论效果等,以便在今后教学中进行改进。
概述婴儿大动作,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概述婴儿大动作、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世界卫生组织在《儿童成长发育手册》中提到,“从出生到5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婴幼儿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尤为重要。
了解这些发展规律不仅有助于家长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也对教育者和医学专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大动作的发展规律大动作,是指婴儿运动系统的整体协调、动作力度和速度等活动。
在婴幼儿期,大动作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阶段,对于孩子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基础动作的建立(0~3个月)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主要通过伸展、蜷曲、翻身等基本动作,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大动作基础。
这一阶段的动作发展是孩子体验外部世界和自我身体的重要途径。
2. 扶物站立与自由站立(4~12个月)随着大脑和肌肉的发展,宝宝开始尝试扶物站立,然后逐渐学会自由站立。
这一阶段的大动作发展,是婴幼儿建立自身平衡感和运动能力的关键时期。
3. 爬行、行走与奔跑(12~24个月)进入这一阶段,孩子的大动作水平开始迅速提升。
他们逐渐掌握了爬行、行走甚至奔跑等动作技能,这也标志着孩子的运动系统开始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
4. 运动技能的完善(2~5岁)随着芳龄的增长,孩子的大动作技能不断完善。
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跑跳、投掷等动作,也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完成更为复杂的动作任务。
二、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精细动作,是指婴幼儿手部和眼部协调的动作,包括抓握、转动、执置等细致的操作。
对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来说,精细动作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1. 握抓动作的建立(0~6个月)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宝宝开始学会握抓动作,他们能够将手部伸向目标物,并试图用手掌抓取物品。
这一阶段的精细动作发展,是婴儿认知和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2. 抓取与转动(7~12个月)随着大脑的发育,宝宝开始学会使用拇指与其他手指协调抓取物品,并尝试进行转动、摇晃等动作。
这一阶段的精细动作发展,是孩子逐渐掌握使用手部进行精细操作的关键时期。
(完整版)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训练婴儿运动发育规律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0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
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点: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
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
(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方法: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
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
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育婴师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训练要点

大动作1.益智健身操分为被动操、主被动操和模仿操等形式,经过培训育婴员也可以直接指导家长配合。
婴儿被动操适合年龄:0-6个月每次时间:2-3秒每天次数:随时操作动作名称:扩胸运动婴儿主被动操动作名称:横托抱。
模仿操:适合年龄:1-3岁。
每次时间:3-5分钟。
每天次数:2-3次。
举例:小鸟飞、大象走、开汽车、划船等。
2.爬行训练要经过三个阶段:抵足爬行、收膝爬行、手足爬行。
上肢训练适合年龄:0-6个月。
每次时间:累了就停。
每天次数:3-4次。
举例:俯卧抬头训练、单臂支撑训练、双手交叉训练。
下肢训练适合年龄:6-12个月。
每天次数:3-4次。
举例:练习跪、两腿交叉训练、四肢协调爬行训练、爬行游戏(跨越障碍:在婴儿面前放一枕头或靠垫等障碍物,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情节,在前面放一些色彩鲜艳、能够发出声音的玩具,或是编一个故事,以此来增加婴儿练习爬行的兴趣、鼓励婴儿爬过障碍。
)3.学会直立和开步行走一般情况下,5-6个月时婴儿可以在成人腿上跳跃,7-8个月时用手扶物可以站立几秒钟,8-10月婴儿可由成人拉着双手倒迈步,11-12月婴儿可扶着家具移步。
1)学会站立适合年龄:9-12个月。
每次时间:1-2分钟。
每天次数:随时可做。
举例:攀物站起、坐膝站起、坐椅站起。
2)练习走路适合年龄:10个月-2岁。
每次时间:1-2分。
每天次数:随时可做。
举例:移步行走、扶东西走、推小车走、跨越障碍、用脚尖走路。
4.学会跑适合年龄:1.5-3岁。
每次时间:5-10分。
每天次数:2-3次。
举例:抱着跑、牵手跑、逗着跑、放手跑、自动停稳跑。
5.学会跳适合年龄:2-3岁。
每次时间:1-2分。
举例:背着跳、原地跳、从高处跳、立定跳远。
6.学会攀登:适合年龄:1-3岁。
训练用具:椅子、桌子、沙发、床。
注意事项:给婴儿提供练习攀爬的机会,同时做好安全保护。
1)1岁时可以训练爬椅子并转过身来坐下。
2)2岁时可以训练爬上椅子、桌子够取玩具。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课件

42
玩教具介绍
• 蝴蝶珠(6个月) 拼图游戏
精选PPT课件
43
◊ 木玩屋(8个月)
认识图形好帮手
精选PPT课件
44
◊ 创意魔方( 8个月)
手偶(0—1)
精选PPT课件
45
◊ 五柱解锁( 1岁)
小熊穿衣(18个月)
精选PPT课件
46
◊ 穿鞋带
磁性悬吊
精选PPT课件
47
◊ 走迷宫配对游戏
找吃的配对游戏
13
名
称:两腿脚交叉训练
适合年龄: 6~12个月
每天次数: 3~4次
训练步骤:
在婴儿腹面下垫个枕头,呈俯卧位,成人
用双手抓住婴儿的踝部,做前后弯曲的动作,可交
叉练习;
精选PPT课件
14
(3)直立和行走游戏
① 学会站立 适宜年龄9~12 个月。 练习时间1~2 分钟。
② 练习走路 适宜年龄10 个月~2 岁。 练习时间1~2 分钟。
35
☺ 19—24个月。 婴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增强,如能旋动瓶盖。手转 动物体更加灵活,能够转动门的把手,能一笔一 画模仿写字的动作。
☺25—36个月。 婴幼儿精细动作的能力提高了,开始学习用勺吃 饭,玩串木珠的游戏,能学会刷牙,扣简单的扣 子,能自己穿简单的衣服。
精选PPT课件
36
☺ 1—2岁 开抽屉拿玩具; 玩大型拼板; 用大小适合的调羹自己吃饭;
10
名
称:双手交叉训练
适合年龄: 0~6个月 出生15天即可进行训练) 每天次数: 3~4次 满月后 训练步骤:
让婴儿俯卧在床边,成人两手掌向上,与婴儿 手掌合在一起,在前面挂一个醒目的玩具,然后交叉移 动手掌,带动婴儿两臂前后运动。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大动作和精细运动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领域。
大动作包括爬行、扶站、行走等,而精细运动作则包括握持物品、操作玩具等。
这些运动能力的培养对于婴幼儿的身体和认知发展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婴幼儿大动作和精细运动作的发展特点、训练方法以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特点婴幼儿的大动作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出生之初,他们只能保持弯曲的姿势,不能独立支撑自己的重量。
然而,随着身体各部位的发育,他们逐渐有了摆动手臂、翻身、向前滚动等动作。
到了大约6个月的时候,他们可以开始爬行,进一步发展出坐立、扶站、站立等能力。
最后,他们能够在第一年的结束时稳定地行走。
为了促进婴幼儿大动作的发展,家长和照顾者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
首先,提供安全的环境,确保婴幼儿在自由活动时不会受伤。
其次,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引导他们进行翻身、爬行等动作的练习。
此外,鼓励他们自由探索周围的环境,与其他婴幼儿一起玩耍,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大动作能力。
二、婴幼儿精细运动作发展特点与大动作相比,婴幼儿的精细运动作需要更多的手眼协调和精细的肌肉控制。
在最初几个月里,婴幼儿只能用握持反射来抓住物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学会主动去握持物品,并能够逐渐控制手指的动作。
从6个月开始,婴幼儿可以抓取物品并进行简单的操作,比如将物品放入口中。
到了1岁左右,他们能够使用手指和手掌来进行更加精细的活动,如搭积木、拧开瓶盖等。
同时,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为了帮助婴幼儿发展精细运动作能力,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活动和训练。
例如,提供各种形状和材质的玩具,鼓励他们进行握持和转动操作。
此外,可以进行抓取和放置物品的游戏,如将积木放入盒子、叠纸杯等,以锻炼他们的手指控制能力。
三、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的重要性婴幼儿大动作和精细运动作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动作的发展促进了婴幼儿的身体力量和协调能力的提高,使他们能够探索周围环境,提高自己的独立性。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1、婴儿坐在床上或婴儿床上,训练者用手扶住婴儿的两侧,使其保持平衡。
2、训练者可在婴儿的背后放一个小枕头,支撑婴儿的背部,帮助婴儿坐稳。
3、可以使用玩具或食物逗引婴儿,让他们保持注意力,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注意点:婴儿坐位时需要保持平衡,训练者需要用手扶住婴儿的两侧,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婴儿坐太久,以免对脊椎造成压力。
婴幼儿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大运动训练中,婴儿的运动发育规律可以分为由上至下、由近至远、由泛化到集中、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等四个方面。
在进行婴儿大运动训练时,需要遵循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早教与保健相结合、以儿童为中心、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个别化的早教训练等七个原则。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儿,需要进行不同的训练。
对于3个月的婴儿,可以进行俯卧抬头90度的训练,以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在进行训练时需要注意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需要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的婴儿可以进行手支撑,能左右转头的训练,以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为爬行、翻身运动打下基础。
在进行训练时,可以给予一些帮助,如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等,逐渐减少帮助。
如果婴儿还不能进行手支撑,需要进一步训练。
5个月的婴儿可以进行向前腹爬几步的训练,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在进行训练时,可以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或者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6个月的婴儿可以进行前倾坐的训练,以扩大视野和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在进行训练时,需要训练者用手扶住婴儿的两侧,使其保持平衡,也可以在婴儿的背后放一个小枕头,支撑婴儿的背部,帮助婴儿坐稳。
婴幼儿的肌肉发展与精细动作

婴幼儿的肌肉发展与精细动作婴幼儿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肌肉发展对于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婴幼儿的肌肉发展与精细动作,并提供一些促进肌肉发展的方法。
1. 婴幼儿的肌肉发展1.1 婴幼儿期的肌肉发展特点婴幼儿期的肌肉发展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在出生后几个月,婴幼儿的肌肉主要是无力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肌肉会逐渐变得更加强壮。
从出生到一岁左右的时期,婴幼儿的肌肉会有显著的增长和发展,这对他们的日常活动和运动能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2 婴幼儿期的运动发展婴幼儿在肌肉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发展各种运动技能。
他们从简单的伸臂抓握开始,逐渐掌握更加复杂的动作,如坐立、爬行、站立和行走。
这些运动和活动对于婴幼儿的肌肉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有助于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平衡感的培养。
2. 婴幼儿的精细动作2.1 精细动作的定义婴幼儿的精细动作是指需要细致的控制和协调的运动,如抓握、捏、拇指对立等。
这些动作需要婴幼儿能够控制他们的小肌肉,进行精密的操作。
精细动作是孩子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孩子后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2.2 婴幼儿期的精细动作发展婴幼儿期的精细动作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出生后几个月,婴幼儿的手指运动主要是无意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学会控制手指进行更加精细的动作。
2.3 婴幼儿精细动作的重要性婴幼儿的精细动作对于他们的认知和语言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精细动作,婴幼儿能够探索周围的环境,培养好奇心和主动性。
此外,精细动作还有助于婴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的培养,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 促进婴幼儿的肌肉发展与精细动作的方法3.1 提供适当的刺激和运动婴幼儿需要多样化的刺激和运动才能促进肌肉发展和精细动作的培养。
提供适当的玩具和活动器材,如各种拼图、积木、绘画工具等,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锻炼他们的肌肉。
同时,鼓励婴幼儿进行各种运动,如爬行、站立和行走,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婴幼儿精细动作训练18~36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操作材料

婴幼儿精细动作训练18~36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操作材料背景说明:自xx年起,无锡市学前教育实验中心、无锡市实验幼儿园、侨谊幼儿园和太湖实验托幼中心四个单位组成了课题组,共同实施省级课题“18~36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游戏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课题组的老师们通过日常观察,提炼出该年龄段婴幼儿常见的手部动作,并根据这些动作开发与制作出了适宜婴幼儿发展的九大类系列操作材料。
在此,选取其中的一部分推荐给大家。
一、开开关关设计意图:宝宝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常喜欢打开盒子、罐子看个究竟。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宝宝会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打开盒、罐。
“开开关关”的游戏既满足了宝宝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宝宝用行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作材料:茶叶盒、大(小)圆形纸盒、毛莨、旧台历底板、玩具小熊等。
制作方法:将台历底板垂直粘贴在硬纸盒左侧,将大(小)圆形纸盒分别固定在硬纸盒底座上,用毛莨分别做纸盒的拉手。
主要功能:1.反复练习打开和关上的动作。
2.巩固对颜色与大小的认识,尝试配对。
3.发展记忆力与观察能力。
玩法提示:1.鼓励宝宝打开每一层盒子,探索不同的打开方式。
2.尝试根据纸盒的颜色与大小进行配对游戏。
3.将玩具小熊藏在纸盒中,请宝宝说一说、找一找小熊的位置。
(24个月以上的宝宝在玩“开开关关”游戏时,可以提供各类不同材质、不同打开方法的盒、罐,以增加难度。
)二、塞塞放放设计意图:2~3岁的宝宝非常喜欢“塞”的动作,游戏时他们常常会将小棒、小玩具等物品塞进缝隙或小洞里,乐此不疲。
从宝宝的兴趣出发,我们开发了以下材料和系列游戏。
塞片片制作材料:薯片筒、彩色的粘贴纸、透明的塑料纸、大小及颜色不同的花片或塑料片。
制作方法:如图所示,用彩色粘贴纸或图案装饰薯片筒,在筒罐上挖一些方向(横、竖、斜)和颜色(用不同颜色的图案区分)不同、长度不等的缝隙,并在筒身上挖一个较大的长方形窗口,用透明的塑料纸将口封住(便于宝宝观察)。
主要功能:1.练习用手指塞物的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024年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精彩课件文档全文预览

2024年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精彩课件文档全文预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教材的第3章“精细运动的发展”,详细内容包括婴幼儿手指精细运动、手腕稳定性以及手眼协调的发展过程,同时结合实践案例,分析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精细运动的特征及促进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重要性和发展规律。
2. 掌握评估和促进婴幼儿精细运动能力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婴幼儿设计适宜的精细运动游戏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手指精细运动、手腕稳定性及手眼协调的发展特点。
难点: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设计促进精细运动的游戏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精细运动发展图谱、实践案例视频。
2. 学具:彩色黏土、细小物品(如豆子、扣子)、儿童剪刀、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段婴幼儿在不同年龄段进行精细运动游戏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婴幼儿精细运动的发展特点。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重要性、发展规律以及关键年龄段。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具体案例,讲解如何评估和促进婴幼儿精细运动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设计精细运动游戏活动。
5. 学生展示与点评(15分钟):各组学生展示设计方案,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醒学生关注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实践应用。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2. 内容:婴幼儿精细运动发展规律关键年龄段及特点促进精细运动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针对12岁婴幼儿的精细运动游戏活动,并说明活动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答案示例:(1)活动名称:捡豆子游戏(6)注意事项:确保游戏过程中婴幼儿的安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在设计游戏活动中的表现,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个别辅导。
2024年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课件

2024年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课件一、教学内容1.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2. 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3.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在婴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的基本特点。
2. 学会针对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训练方法。
3. 能够将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训练应用于实际教育场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及其训练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如何在实际教育中应用这些训练方法,促进婴幼儿的动作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2. 学具:各类婴幼儿动作发展训练器材、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婴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作发展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详细讲解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体案例,分析如何针对婴幼儿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进行训练。
4.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一份针对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训练方案。
5. 小组展示与点评(20分钟)强调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在婴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特点及训练方法2. 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及训练方法3. 大动作与精细动作训练在婴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份针对13岁婴幼儿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训练方案。
2. 答案要点:婴幼儿年龄阶段划分。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训练方法。
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回顾本次课程,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国内外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实训用物有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实训用物有爬行能够有效锻炼宝宝的肌肉力量与身体协调性,多多爬行对宝宝有益无害,爸爸妈妈要给宝宝创造爬行的条件,做好必要的防护,不要限制宝宝爬。
爸爸妈妈可以准备一些颜色鲜艳的卡片、能发光或发声的玩具来吸引宝宝多爬。
有一些可以拉拽的玩具能将锻炼宝宝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结合在一起。
这些玩具在宝宝拉拽后大多可以发出声音或灯光,家长不妨在宝宝的爬行区或游戏区中挂上几个这样的玩具,引导宝宝主动爬过去拉玩具。
拉拽玩具可以选择几种不同质地的,绒布的表面粗糙,塑料的表面光滑,不同的玩具手感不同能丰富宝宝的触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训练
婴儿运动发育规律
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
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
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
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
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
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
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
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
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
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
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0
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
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点:
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
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
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
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
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
(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
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
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方法:
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
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
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注意点:腹爬的前题是手支撑,还不能者可以先训练手支撑,然后再训练爬行。
6个月:前倾坐
目的:坐位时眼睛的视野比卧位时开阔双手的活动多,是运动发
育的一个新阶段。
方法:
1、让婴儿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双手向前支撑,呈前倾坐姿势。
用玩具吸引他坐稳。
2、婴儿能前倾坐时,在其前方放玩具,训练者可固定婴儿的一手,协助婴儿抬起另一手去拿玩具,使婴儿能单手支撑前倾坐。
3、在婴儿前方放一个皮球,让婴儿双手拿起皮球,逐步能直起后背坐稳。
注意点:
1、刚会坐的婴儿不能坐得过久,开始时可坐5~10分钟,逐步增加,一般每次不超过10~20分钟。
2、坐位时下肢伸直,髋关节应屈曲900,头部控制要好。
8个月:手膝爬行,能爬行钻过洞
目的:手膝爬行能够更大地扩大婴儿的活动范围,也是训练婴儿空间、距离的概念和身体平衡功能的方法。
方法:
1、手膝爬位训练:婴儿俯卧位,保持手膝爬的姿势,玩具逗引爬行。
可将小枕头垫在婴儿胸腹部,或用一条长毛巾从婴儿腹部下方绕过向上吊起婴儿的胸腹部帮助。
2、三点支撑训练:在婴儿保持手膝爬位的姿势时,用玩具在前面逗引,鼓励婴儿伸出一只手取抓玩具,使身体保持在三点支撑(两膝和一手支撑)位置。
3、帮助爬行:一位训练者站在婴儿右侧扶住婴儿的右前臂和右脚,另一位训练者扶住婴儿的左前臂和左脚,按照右手—左脚和左手—右脚前进的次序,帮助婴儿练习手膝爬行。
逐步减少帮助,鼓励婴儿自己爬。
4、让婴儿从圆筒隧道的一端爬进,在隧道的另一端放置玩具逗引,引导婴儿爬过隧道。
训练者可以在隧道两侧的园孔中注意婴儿爬行的情况,并给以鼓励。
注意点:
1、保持正确的手膝爬姿势和手脚协调动作,及时纠正不正确的爬行姿势
2、婴儿能爬行后父母要随时注意安全保护,特别要防止从床上跌落。
10个月:从跪到站
目的:是一种转变姿势的训练,促进婴儿运动功能发育,是站立和行走的基础训练。
方法:
1、先训练婴儿扶着栏杆从坐位转成跪位,待婴儿能够双手扶住横栏架双足跪稳后,鼓励婴儿一只脚踏向前成半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使婴儿逐步放开手,能独立地单足跪,保持身体的平衡。
2、婴儿一手或双手扶住横栏架,单足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婴儿由单足跪位站起来。
3、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鼓励婴儿从跪位自行站起来。
注意点:婴儿由坐到双足跪,到单足跪,再到站立位,是运动发育的一个过程,在训练时可以分阶段进行,达到一个阶段再训练下一个阶段的内容,逐步地由坐位进步到站立位。
1岁:独走
目的:独走使婴儿活动范围扩大,对外界接触的内容更加丰富及精彩。
方法:
1、宝宝还未能放手自己走,可以让他推小车或在两个大人之间
学走。
2、婴儿靠墙站着,训练者蹲在婴儿前面1—2米距离,鼓励婴儿独走2-3步。
注意点:
1、不要利用学步车学走路。
2、12~14个月学会独走都是正常的。
1岁5-6个月:跑步,并能慢慢停下来
目的:是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训练。
方法:
1、训练者在儿童面前慢慢地退后跑,引导儿童跟着向前跑和停。
2、训练者用肥皂水吹泡泡,鼓励和引导儿童跑着去追肥皂泡。
3、训练者可以用活动玩具引导儿童追赶,也可以利用光线下的影子叫儿童去追赶自己的影子。
然后能够扶住物体停下来,直至能够自己减慢速度,不扶物慢慢地停下来。
注意点:
1、儿童头重脚轻,跑步时头向前伸,身体的重心在前面,跑步时容易跌倒,一旦摔跤摔痛了,就会害怕跑步,所以尽量做好保护,室内容易引起碰伤的物件要移开。
轻轻的跌倒儿童是不会害怕的。
2、儿童跑步要停下来比较困难,先要训练扶物停下,然后学会减慢速度,慢慢地自己停下来。
开始训练时训练者可以扶住儿童的手给以帮助,逐步减少帮助,让儿童自己能够停下来。
1岁7-8个月:双足跳
目的: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和控制方向能力
方法:
1、训练者拉着儿童的双手与他对面站立,先示范双脚跳一次,然后与儿童一同跳。
进一步让他自己单独双足跳。
能够双足离地,跳
起10厘米以上。
2、训练者扶小儿双手或一只手在蹦床上双足跳,可以提高小儿学跳的兴趣。
3、儿童能在第一级台阶由大人牵着双手跳下。
4、在地上划两条线当作“小河”,鼓励儿童跳过“河”或跳过地上的一个小方格。
注意点:在宝宝开始学跳时,尤其在跳高落地站立时,头部往往前倾,不易站稳。
大人应在宝宝前方保护,避免摔倒。
1岁9-10个月:过独木桥
目的:控制身体平衡和空间感知觉训练
方法:
1、在地上划间距10cm的两条线,训练者与儿童一前一后,引导儿童在两线之间走,不能踩线。
然后鼓励儿童独自在线中间走。
2、用10cm宽的木板,两端垫上一块砖头,当作平衡木,让儿童在上面行走。
开始时训练者可扶着儿童的一只手,进行保护,逐步让他单独在平衡木上走。
反复练习,至行走自如。
3、在离地10cm高的平衡木上行走,鼓励孩子展开双臂保持身体平衡。
注意点:训练时注意安全保护。
1岁11月-2岁:跳跃过障碍
目的:对儿童进行平衡觉和空间距离觉的训练。
方法:
1、训练者在地上放上6~8个纸剪成的脚印,左右两排,相距10~15cm,让小孩踩着脚印走路。
2、在地上平放6块砖或木块,每两块间距5~10cm,让宝宝练习在砖或木块上走,每步踏在一块砖上,家长要在旁保护,以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