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幽门螺杆菌(Hp)四联疗法疗效比较
四联疗法清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墨 : 丝
;; ;i ! ;
i ;
i j 旦 j
.
( 09 ) 8 / 9 。两组 比较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结 论 : 察 组 四联 疗 法 的 效 果优 于 对 照 组 观
三联 疗 法 。
+ 效 例 数 ) 总 例 数 X10 有 / 0 % 。
结 果
必须根 除以上情 况患者的 H 。但随着 根 p 除治疗 的普遍 开展 , 很多地 区抗菌药物 的 滥用 , 耐药菌逐年增加 , p对常规治疗 药 H 物 甲硝唑 、 克拉霉素等抗生素 的耐药率呈 上升趋势 , 一些传统 的 H p根除率 比较高 的方案疗效 呈下 降趋 势。本研 究主 要探 讨如何经济 的尽可 能避 免耐药 的幽门螺
四联 疗 法清 除 幽 门螺 杆 菌疗 效 观 察
明显异 常的慢 性 胃炎有关 , 很多学者认 为
隋淑静 姚 慧静
炎症 ; 有 效 : ③ 溃疡 面 积 缩 小 5 % 以 上 0
( 指溃疡长径缩小 ) ④ 无效 : ; 溃疡缩小 不 及 5 %。愈合 率 :( 0 愈合 +显 效例数 ) / 总例数 X10 , % 总有效率 =( 0 愈合 +显效
杆 菌 疗 法 。 资 料 与方 法 20 0 9年 6月 ~ 0 1 8月 经 胃镜 确 21年
2 10 70 0山 东泰 安 市 中 心 医 院 消 化 内科
摘 要 目的 : 讨 四 联 疗 法 对 幽 门螺 杆 探
菌 ( p 的根 除 效 果 。 方 法 : 2 0例 H H ) 将 2 p
两组病例均有个别出现不 良反应 , 如 腹泻 、 恶心 、 食欲 不振 等 , 患者 均可忍 受 , 并坚持至疗程结束。
两种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评价
使 之发 生过 氧 化反 应 , 致 脂 质 损 害 , 透 性 增 加 , 种 细 胞 导 通 各 器 解体 , 重 细 胞 毒 性 脑 水 肿 。 自 由基 还 可攻 击 血 管 内 皮 细 加 胞 膜 , 重 血 管 源 性 脑 水 肿 。研 究 证 实 Ⅲ 依 达 拉 奉 是 一 种 新 加 型 的 自由基 清除 剂 , 抑 制 黄 嘌 呤 氧 化 酶 和 次 黄 嘌 呤 氧 化 酶 能
r d c ls a e g r d r v ne M C11 6 o c t an i f r — a i a c v n e ,e a a o ( — 8 ), n a u e br i n a c to . Ra d m ie in n o z d, p a e o c n r l d, d u l l d t d t lc b —o tol e o b e b i s u y a n
参 考 文 献
[ ] E aa o e ue nacinSu yGru .Efc f o e fe 1 drv n t frt td o p f t n vl re Ac I o e oa
影 响 [] J .中 国 药科 大 学学 报 ,0 4 3 () 6 5 2 0 ,5 1 :0 . [ ] 何旭 东 , 伟 进 , 圣 伟 , .依 达 拉 奉 治 疗老 年 急 性 脑 梗 死 的 5 程 戴 等 疗 效 和安 全 性 [ ] J .中 国 神 经 精 神 疾 病 杂 志 ,0 7 3 ( ) 3 3 2 0 ,3 5 : 1—
【 要】 目的 摘
观 察 以 左 氧 氟 沙 星 为 主 的 四联 疗 法 在 补救 奥 美 拉 唑 、 莫 西林 、 拉 霉 素 三 联 疗 法 根 除 幽 门 螺 杆 菌 失 败 阿 克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计纳入100例患者。
治疗方案为口服一定剂量的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
结果显示,四联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治愈率达到90%以上。
副作用评估显示,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较轻,且能够被有效管理。
综合临床效果评价,四联疗法在该患者群体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
进一步展望中,四联疗法有望成为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有效策略,但仍需开展更多研究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胃溃疡、临床效果评价、治疗方案、临床试验设计、结果分析、副作用评估、临床应用前景、进一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具有肠道特性的螺旋状革兰氏阴性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欧美国家,感染率较高。
胃溃疡是HP感染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抗生素的发展,治疗HP感染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其中四联疗法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案。
四联疗法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和胃粘膜保护剂,通过联合应用这些药物来根除胃内的HP,从而治疗胃溃疡和预防复发。
本研究旨在评价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治疗方案、试验设计、结果分析、副作用评估和临床效果评价的研究,探讨四联疗法在HP感染相关胃部疾病中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展望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价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设计,收集患者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以验证四联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除幽门螺杆菌的“四联疗法”
Medicine And Health|健康文摘不同肿瘤,放疗时机不同有些肿瘤对放疗非常敏感,像鼻咽癌即便到了晚期,精确放疗后90%的患者病情都能得到有效改善;宫颈癌即便在IV期,经放疗后患者5年生存率也可以达到60%以上。
但毕竟不是每一种肿瘤都适合放疗,如果明确无适应症的仍采取放疗,那就是不规范,反而会给患者带来无谓的损伤和负担;另外,不同肿瘤放疗介入的时间也不一样,就像乳腺癌一般首先是手术治疗,然后根据分期决定是否需要放疗,而鼻咽癌是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首先需要进行放疗。
所以什么疾病、什么时机选择放疗才合适,要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
放疗“精确化”需要时间放疗也是有利有弊的。
它可以杀灭癌细胞,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伤害。
如今的放疗越来越精确,可以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减少辐射对健康组织的损伤,但这种“精确”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比如一位肿瘤患者来到门诊,我们先要明确肿瘤分期,检查是否存在肿瘤的远处转移,个人体质状况如何,才能决定是否进行放疗。
在决定选择何种放疗设备之后CT除幽门螺杆菌的“四联疗法”很多人做胃镜检查时都会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
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时而有效地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
四联疗法主要是在标准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逐年降低的情况下,提出的。
四联疗法,简而言之就是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了铋剂的应用,就是有4种药物联合起来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即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菌药物+铋剂。
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就是患者所熟悉的,例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的分泌,一来可以改变幽门螺杆菌一直生活的环境,二来也可以使抗菌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抗菌药物2种抗菌药物,比较经典的组合是四环素+甲硝唑,但是由于现在各家医院里所有的抗菌药物的种类不一样,以及各个地区各种抗菌肿瘤放疗“急”不得药物的耐药率不同,所以现在基本是在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克拉霉素、甲硝唑、氟喹诺酮类,这6种抗生素中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择2种来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四联疗法清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研究目的和方法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四联疗法对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耐受性和复发率。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 抗生素+铋剂),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疗程结束后,通过胃镜活检和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疗效, 并对安全性、耐受性和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背景和意义
背景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革兰阴性螺旋杆菌,是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等疾病的重 要致病因素。全球范围内,H. pylori感染率较高,且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普遍。因此,研究有效治疗方法对清除H. pylori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
研究四联疗法对清除H. pylori的疗效,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降低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疾病的发病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患者基础疾病和用药情况对疗效的影响
基础疾病
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糖 尿病、高血压等,由于身体机能 下降,治疗有效率相对较低。
用药情况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 等药物的患者,由于菌群失调、 耐药性增加等因素,治疗有效率 明显降低。
06
四联疗法清除幽门螺杆菌 的疗效观察总结与展望
四联疗法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总结
。
试验方法
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包括两种 抗生素、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和一种 铋剂。
试验过程
治疗持续14天,治疗结束后进行复 查,观察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情况。
临床试验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果分析
01
02
03
幽门螺杆菌清除率
经过四联疗法治疗,幽门 螺杆菌的清除率为85%, 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对比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对比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的重要病因,因此彻底根除Hp成了防治上述病情发生、发展及复发的重要措施。
然而随着Hp根除方案的实施,Hp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如何探索出高效、不耐药或耐药低、不良反应少、经济的Hp治疗方案,是当前临床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选择胃镜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者;年龄20~75岁;感染阳性者1个月未用过抑酸剂及抗生素者,并且无严重的心肝肾等基础疾病。
治疗方法:A组给予奥美拉唑镁片20mg,2次/日;阿莫西林1.0g,2次/日;甲硝唑片0.4g,2次/日;胶体果胶铋胶囊150mg,4次/日。
B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mg,2次/日;阿莫西林1.0g,2次/日;甲硝唑片0.4g,2次/日;胶体果胶铋胶囊150mg,4次/日。
治疗过程中停用其他抗菌药物及抑酸药物,服药1周,停药4周后复查14C呼气试验。
Hp根除标准:4周后各组复查14C呼气试验结果为阴性。
统计学方法:采用R×C表卡方检验,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治疗效果,见表1。
不良反应:A组其中2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头痛1例,腹胀1例,但均能耐受,停药后无不良反应。
B组恶心1例,能耐受,停药后无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Hp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p感染已经成为胃癌的重要致癌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Hp列入Ⅰ类致癌因子。
Hp 传染力很强,而Hp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
尽管幽门螺杆菌在体外对许多抗菌药物都很敏感,但是在体内用药并不那样如意。
目前多数学者认可的理想的Hp治疗方案应该包括:①Hp根除率>90%;②不良反应最少;③病人依从性好;④溃疡愈合快;⑤不产生耐药性;⑥治疗简单,疗效短;⑦价格便宜。
含呋喃唑酮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比较
含呋喃唑酮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观察含有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差异,寻找根除Hp的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150例H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
治疗组采用四联方案:兰索拉唑肠溶片20 mg/次,呋喃唑酮片100 mg/次,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次,胶体果胶铋胶囊200 mg/次,早晚各1次,疗程14 d;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治疗方案:兰索拉唑肠溶片20 mg/次,克拉霉素胶囊500 mg/次,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次,早晚各1次,疗程14 d;两组于根除疗程结束1个月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并比较两组的根除效果。
结果150例患者中实际完成144例;治疗组65例Hp根除成功;对照组55例Hp根除成功。
治疗组Hp根除成功率(90.3%)高于对照组(76.4%)(P<0.05)。
结论含有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根除Hp感染的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呋喃唑酮;幽门螺杆菌;根除Hp感染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其感染后能引起一系列疾病,比如Hp相关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等严重疾病,部分患者可有消化不良症状;其还与胃肠外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种疾病紧密相关[1]。
早期根除Hp是预防及治疗上述疾病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稳步增长,Hp的根除治疗效果越来越差,目前公认的标准三联疗法(7 d)的根除率仅有50%~70%[2],已低于80%的公认标准。
为寻找根除Hp的更好办法,本研究对比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感染的转阴率,为临床Hp根除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5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
治疗组男36例,女39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8.2±13.6)岁,其中慢性胃炎者45例,消化性溃疡者30例;对照组男32例,女43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8.0±13.4)岁,其中慢性胃炎者44例,消化性溃疡者3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4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4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唐捷;龙云;苏强;夏小燕;张惠【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four kinds of treatment Programs for the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Methods 240 cases of Patients identified with H. Pylori infection by the 13C-urea breath test ( 13C-UBT ) or by mucosal bioPsy raPid urease test ( RUT )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of A, B, C, D, 60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were given rabePrazole+amoxicillin+clarithromycin; grouP B received rabePrazole+amoxicillin+levofloxacin; grouP C were given rabePrazole+bismuth Potassium citrate+amoxicillin+furazolidone; grouP D received rabePrazole+amoxicillin Plus clarithromycin tri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enteric-coated caPsules; the treatment course of all grouPs were 14 d. Results The HP eradication rates of the four grouPs were 61. 67%, 63. 33%, 93. 33%, 91. 67% resPectively;the efficacy of grouP A and grouP B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 0. 05 ) , and the efficacy of grouP C and grouP 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 0. 05 ) , bu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B and grouP C, D ( P < 0.05 ) . Conclusion The HP eradication rate of the traditional triPle theraPy and levofloxacin triPle theraPy is not ide-al. Adding a standard dose of bismuth PreParations or Probiotic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HP eradication rate, and is a new way to treat HP infection.%目的:对4种根除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的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评价。
改良四联疗法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改良四联疗法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近日,发布在《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失败病例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青岛市市立医院急诊科、消化内科的研究人员纳入确诊的86例既往反复抗Hp治疗失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四联疗法(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连续服药14 d)与改良四联疗法(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7 d,序贯给予兰索拉唑+胶体果胶铋+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7 d)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按方案治疗(PP)根除率和按意向治疗(ITT)根除率以及Hp复发率。
结果显示,观察组PP根除率为100%,ITT根除率为98%;对照组PP和ITT根除率均为56%;观察组PP和ITT根除率显著更高。
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为14%,6个月的复发率为20%,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和35%),但无显著差异。
不同抗生素组合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比较
作 为 一线 疗法 . 疗程为 1 0 d或 1 4 d 。 2种抗 生 素 也不 再 限定闭 。 本 院在服 用埃 索美拉 唑 和枸橼 酸铋 钾 的基 础 上 , 分 别 采用 阿莫 西林+ 克拉 霉 素 , 阿莫 西林 + 左 氧氟 沙 星 , 阿莫 西林+ 呋 喃唑 酮 , 四环 素 + 呋 喃 唑酮 等 抗 生 素 组 合 根除 H p , 并 比较 4种治 疗 方案 的有 效 性 和安全 性 。
1 . 2 方 法
Hp后 可 以加 速 消化性 溃疡 的愈合 , 降低 溃疡 的复 发率 ,
明显 改 善 消化 不 良症状 Ⅲ 。 随着 H p对 抗 生 素 耐 药 率 的 上升 , Hp根 除率在逐 年 下降 , 目前 国际上 标 准三联 疗法 7 d的根除率 已小于 8 0 %。 我 国也不 例外 。 为此 , 2 0 1 2年 我 国《 第 四次 全 国幽 门螺 杆 菌感 染处 理 共识 报 告 》 明确
D 四组 患者 的 H p根 除 率分 别 为 9 0 . 0 0 %( 5 4 / 6 0 ) 、 9 0 . 4 8 %( 5 7 / 6 3 ) 、 9 1 . 9 4 %( 5 7 / 6 2 ) 、 9 3 . 4 4 %( 5 7 / 6 1 ) , 组 间两两比较 , 差 异 均 无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A、 B 、 C 、 D 四组 患者 的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分 别 为 8 . 3 3 %( 5 / 6 0 ) 、 6 . 3 5 %( 4 / 6 3 ) 、 6 . 4 5 %( 4 / 6 2 ) 、 8 - 2 0 %( 5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资 料
抗幽门螺杆菌含铋剂四联疗法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演示稿件
深入研究铋剂对肠道菌群的具体作用机制,包括对不同益生菌和有害 菌的影响。
02
开展长期随访研究,评估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对远期 健康的影响。
03
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提高患 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04
加强多学科合作,将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相结合,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的治疗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肠道菌群的代谢功能与临床疗效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如某些代谢产物可促进临床疗效,而另一些代谢产 物则可能对临床疗效产生负面影响。
肠道黏膜损伤和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与临床疗效的关联较为复杂。在一定范围内,肠道黏膜损伤和肠道屏 障功能受损可促进临床疗效,但过度损伤则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
01
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有助于增强抗生素的杀菌
作用。
抗生素
02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它们能够破坏幽门
螺杆菌的细胞壁,杀灭细菌。
胃黏膜保护剂
03
如硫糖铝、瑞巴派特等,能够保护胃黏膜,缓解胃部不适症状
。
含铋剂四联疗法的疗效及副作用
疗效
含铋剂四联疗法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可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
治疗后,肠道内益生菌数量明显增加,有助 于维护肠道健康。
有益菌群增多
含铋剂四联疗法对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使 有益菌群增多,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菌群多样性增加
治疗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有助于提高 肠道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益生菌与疗效关系
含铋剂四联疗法中益生菌的补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 率。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吕志国;胡燕萍;庄丽萍;杨小剑;陆宏艳【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8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疗法组和标准三联疗法组。
四联疗法组采用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胶囊,治疗周期10d;标准三联疗法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周期14d。
结果:四联疗法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总有效率为89.69%,按PP分析,根除幽门螺杆菌率为88.66%,按ITT分析,为86.87%;标准三联疗法组总有效率为78.57%,按PP 分析,根除幽门螺杆菌率为77.38%,按ITT分析,为76.47%。
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较高的治愈率。
【总页数】2页(P167-168)【作者】吕志国;胡燕萍;庄丽萍;杨小剑;陆宏艳【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莞 523945;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莞 523945;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莞 523945;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莞 523945;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莞 5239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相关文献】1.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分析 [J], 沈璐2.10天伴同、序贯及含铋剂四联疗法初次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分析[J], 陈雪彬;李志婷3.10天伴同、序贯及含铋剂四联疗法初次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分析[J], 陈雪彬;李志婷;4.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J], 肖世元5.铋剂四联10天疗法联合酪酸梭菌、聚普瑞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J], 王烁;彭芸;曾小明;高颖;高青;张桂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联疗法”治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治幽门螺杆菌⊙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 帅丽君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
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
感染率逐渐增高据统计,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研究人员从感染者的胃肠道分泌物、唾液、牙龈和粪便中可分离出幽门螺杆菌,说明它可以通过口-口、粪-口传播。
共餐、亲密接触,尤其是家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接触,都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途径。
且随着年龄增长,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也逐渐增高。
研究显示,25岁人群H p感染率接近50%,35岁人群感染率>60%,7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率达到80%。
此外,生活环境和习惯、饮食卫生、吸烟等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感染4表现正常情况下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没有什么不良症状的,只是在严重的时候,身体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如:1.变瘦。
对比前一月,体重突然下降,并且开始出现贫血现象。
2.胃不舒服。
腹部开始疼痛,位置集中在上腹,还会经常胀气。
3.消化不良。
吃一点就觉得饱了,经常觉得腹胀,排便也不成形,拉不干净。
4.口臭。
如果排除其他问题,那么极有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残留在口中所致。
4步有效筛查目前检测H p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胃镜活检 胃镜除了可以看到胃部的情况,还可以顺手取一些组织做活检,在做活检时可以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
C13、C14尿素呼气试验法 C13和C14检查方式很简单,吹口气就能完成,具有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特异性高的特性,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C13和C14的区别在于,C13没有放射性,应用的范围更广,对于儿童、育龄期女性、哺乳期女性几乎没有影响;C14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对于成年人、老年人影响不大,但儿童、育龄期妇女等慎选。
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评价
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评价【摘要】目的从疗效和药物经济学两方面观察质子泵抑制剂(PPIs)四联1周疗法与2周疗法的临床疗效药物评价。
方法 9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胶体果胶铋100mg,克拉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组成的四联每日2次,疗程分别为1周和2周。
结果 1周疗法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率与2周疗法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2周疗法的Hpylori根除率较1周疗法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且1周疗法费用相对低廉,值得推广。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四联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组成的三联疗法为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经典方案之一,已在临床上广泛地运用。
但由于近年来H.pylori对一些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增加,三联方案疗效也逐渐下降。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当前观念—Maastricht III (2005)共识报告中指出:如可获得鉍剂,含鉍剂的四联疗法也可作为治疗的首选[1]。
本研究主要观察含有鉍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四联疗法的1周与2周疗程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观察对象为我院门诊就诊患者;符合以下条件:年龄18~70岁;用药前1周未使用抗生素、铋剂、PPI或H2受体拮抗剂;胃镜检查病理活检明确证实慢性胃炎。
所有病人治疗前经14C 呼气试验及内镜在胃窦取活检标本3块行HE染色,两项试验均H.pylori阳性方纳入试验。
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及恶性肿瘤患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对该药过敏者。
向患者说明服药方法、目的、意义等,入组前取得知情同意。
所有病人均为第一次接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1.2 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48例:奥美拉唑20mg (洛赛克,阿斯利康公司)、胶体果胶铋100mg、克拉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组成的四联,每日2次,服药1周;B组48例:上述组成的四联每日2次,疗程2周。
标准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2 5 8 ・
山 西 医 药 杂志 2 0 1 4年 2月第 4 3卷 第 3期 S h a n x i Me d J ,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 Vo 1 .4 3 , No . 3
标准三联疗法 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 根除 幽 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试验 , 结 果 阴 性 表 示 根 除成 功 。 同 时评 估 疗 效 及 安 全 性 。对 Hp根 除 率 进 行 意 向 性 分 析 和 符 合 方 案 分 析 比 较 。 结果 意 向性 分 析 显 示 三 联 疗 法 组 、 四联 疗 法 组 及 序 贯 疗 法 组 的 Hp根 除 率 分 别 是 6 6 ( 6 6 / 1 0 0 ) 、 8 2 ( 8 2 / 1 0 0 )
及 8 4 ( 8 4 / 1 0 0 ) 。符 合 方 案 分析 显示 三 联 疗 法 组 、 四联 疗 法 组 及序 贯疗 法 组 的 Hp根 除 率 分 别 是 7 2 ( 6 6 / 9 2 ) 、 9 1 ( 8 2 / 9 0 ) 及8 9 ( 8 4 / 9 4 ) 。意 向性 分析 及符 合方 案 分 析 均 表 明 三 联 疗 法 组 Hp根 除 率 明显 低 于 四联 疗 法 组 或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c o mp a r e t h e e f f i c a c y a n d s a f e t y o f t r i p l e t h e r a p y, t h e r a p y ,q u a d r u p l e t h e r a p y a n d
my c i n f o r c l a r i t h r o my c i n f o r 1 0 d a y s .Th e p a t i e n t s i n q u a d r u p l e t h e r a p y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l a n s o p r a z o l e ,c o l l o i d a l b i s — mu t h s u b c i t r a t e ,a mo x i c i l l i n a n d c l a r i t h r o my c i n f o r c l a r i t h r o my c i n f o r 1 0 d a y s .Th e p a t i e n t s i n s e q u e n t i a l t h e r a p y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l a n s o p r a z o l e wi t h a mo x i c i l l i n f o r 5 d a y s ,a n d t h e n l a n s o p r a z o l e wi t h c l a r i t h r o my c i n a n d me t r o n — i d a z o l e f o r a n o t h e r f i v e d a y s .Th e“C — u r e a b r e a t h e t e s t wa s r e — e x a mi n e d a t l e a s t 4 we e k s a f t e r t h e c o mp l e t i o n o f
四联疗法清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相关药物研发与改进方向
新型抗生素
针对幽门螺杆菌耐药性 问题,研究新型抗生素 的研发及在四联疗法中 的应用。
优化药物配伍
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配 伍效果,寻找更佳的药 物组合,提高疗效并降 低副作用。
改进给药方式
研究改进给药方式,如 靶向给药、经皮给药等 ,以提高药物在体内的 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 。
THANKS
两种抗生素
总结词
两种抗生素在四联疗法中起到抗菌作用,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
详细描述
在四联疗法中,通常会使用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这些抗生素可以杀灭或抑制幽门螺杆菌的 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选择抗生素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等因 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遵医嘱用药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四联疗法,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 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注意副作用
患者在使用四联疗法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如出现严 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
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或其他相关检查,以监 测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
05
四联疗法的临床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与挑战
疗效评估与优化
进一步评估四联疗法在不同疾病 状态下的疗效,并探索优化方案 ,提高根除率并减少耐药性的产 生。
副作用与患者依从性
研究四联疗法中各种药物的副作 用及相互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 性,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新型药物与技术
研究新型抗生素、抑酸剂等药物 在四联疗法中的应用,以及新型 治疗技术如内镜下治疗等在幽门 螺杆菌根除中的应用。
判定标准
根据胃镜检查、病理检查、呼气试验等检查结果,判断幽门螺杆菌是否被清除, 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四联疗法抗Hp方案比较分析
3 讨 论
11 一 般 资 料 : 院 2 1 . 我 00年 ~21 年经 1C尿 素 呼 气 试 验 阳 01 4 性 患 者 共 30例 , 中男 12例 , 18 。30例 H 0 其 6 女 3例 0 D阳 性 患 者 之 前 均 未 进 行 抗 H 治 疗 或 使 用 抑 酸 剂 , 肝 肾功 能 障碍 。 p 无
[ 键词 ] 四联疗法 ; H 方案 ; 关 抗 p 比较
自从 1 8 9 3年 澳 大 利 亚 佩 思 皇 家 医院 Warn和 Masa发 r e rh
表 1 四组 方 案 抗 H 治 疗 效 果 比较 p 方案 例数 H cN
现 幽 门 螺杆 菌 ( p 以 来 , 起 了各 国 学 者 的 高 度 重 视 , 究 发 H) 引 研 现 H 是 引 起 慢 性 胃炎 、 化 性 溃 疡 、 癌 和 胃 M L D 消 胃 A T淋 巴 瘤 等 消化 性 疾 病 的重 要 原 因之 一 。 因 此 , D的 根 治 也 成 了 消 化 H
治 疗 。 结果 : 采 用 了克 拉 霉 素 加 甲硝 唑 的 治 疗 方 案 一 H 根 治 率 为 8 . %外 , 余 三 种 方 案 均 达 到 9 .% 以 上 , 方 案 四甚 至 除 p 66 7 其 20 且 达 到 9 .3 , 明 了我 地 区 甲硝 唑 和克 拉 霉 素耐 药 率 较 高 。结 论 : 持 全 程 、 理 、 用 、 范 的 治 疗 是 能 有 效 地 根 治 H 。 73 % 说 坚 合 联 规 p
内科 医师 的最 关 注 的热 点 和 问 题 在 之 一 。 笔 者 对 我 院 3 0例 0 H p阳性 患 者 , 别 进 行 了 4种 不 同 的 四联 疗 法 抗 H 分 p治 疗 。
雷贝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雷贝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雷贝拉唑四联疗法和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慢性胃炎方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门诊168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四联组84例,三联组84例。
雷贝拉唑四联组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四联治疗,雷贝拉唑三联组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治疗,疗程均为2周。
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的临床疗效、Hp清除率及症状缓解情况。
结果治疗后4周,雷贝拉唑四联组患者疗效优于雷贝拉唑三联组(P<0.05);雷贝拉唑四联组症状缓解率程度明显高于三联组患者(P<0.05)。
结论雷贝拉唑四联疗法能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疗效优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
关键词:慢性胃炎;雷贝拉唑;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世界范围内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渐进性的对胃黏膜的损害,在多数疾病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确认Hp与上胃肠道疾病中的4种疾病密切相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1】。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以及其他一些胃部疾病的致病菌,同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慢性胃炎及其相关性疾病的关键。
本研究将分析三联疗法与四联疗法对HP根除率的不同,了解四联疗法的有效性。
一、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消化科门诊的幽门螺杆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对照组84例。
男90例,女78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均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
1.2 入选方法及判断指标:所选患者均符合13C--呼气试验、14C--呼气试验检查阳性、未曾治疗过而体检血清抗体阳性,胃镜检查或上消化道造影提示慢性胃炎,前2周未行PPI治疗,前4周未接受过铋剂或抗生素治疗,无青霉素过敏史,无肝肾功能不全。
四种含铋剂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比较
四种含铋剂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比较张艳;陈爽;杨秀金;陈芋莉;田丰;毕小刚【摘要】目的比较四种不同含铋剂四联方案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Hp 阳性的2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前瞻随机表法分为四组,每组60例,每组均给予含雷贝拉唑和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10 d.A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组给予阿莫西林、呋喃唑酮;C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D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停药4周后复查Hp和胃镜,记录患者治疗依从性、溃疡愈合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 组、B组、C组和D组根除率意向性治疗分析(ITT)分别为61.67%、91.67%、46.67%和85.00%,试验方案分析(PP)分别为66.07%、91.67%、51.85%和86.44%,B组、D组的根除率均高于A组、C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与D组、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疗程10 d的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联合呋喃唑酮的两种铋剂四联方案可作为自贡地区Hp感染者的首选经验性根除方案.【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8(029)022【总页数】3页(P3116-3118)【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呋喃唑酮;根除率【作者】张艳;陈爽;杨秀金;陈芋莉;田丰;毕小刚【作者单位】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自贡 643000;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自贡 643000;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自贡 643000;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自贡 643000;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自贡 643000;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自贡 6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5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1],全球总体感染率高,估计约占总人口的5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除幽门螺杆菌(Hp)四联疗法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铋剂及两种不同抗生素四联疗法根除Hp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96例Hp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8例,A组患者用雷贝拉唑联合维三联(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
B组患者服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四环素、呋喃唑酮。
14 d为1疗程。
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经复查Hp(14C-UBT)及RUT,B组根除率显著高于A组根除率(P<0.05)。
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四环素、呋喃唑酮根除Hp疗效优于另一组,根除率高,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幽门螺杆菌(Hp)
幽门螺杆菌(Hp)是微需氧的G-杆菌。
位于胃粘液深层,胃粘膜表面,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Hp的感染率非常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Hp感染率成人达到40%~60%[1],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因此,根除Hp感染是治愈消化性溃疡、胃炎及预防胃癌发生的根本原因所在。
本文主要是研究雷贝拉唑联合铋剂及二种不同抗生素治疗Hp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96例Hp呈阳性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56例,女性40例,年龄在20~75岁,平均年龄(38±5.1)岁,经过胃镜及14C-UBT检查,均确诊为Hp感染。
其中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0例,慢性胃炎2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胃恶性肿瘤、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卓―艾氏综合征等疾病。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A组雷贝拉唑10 mg/次、2次/d,饭前30 min口服;枸橼酸铋钾220 mg/次、2次/d,饭前30 min口服;替硝唑0.5 g/次、2次/d,饭后即服;克拉霉素
0.25 g/次、2次/d,饭后即服。
1.2.2 B组雷贝拉唑10 mg/次、2次/d,饭前30 min口服;枸橼酸铋钾220 mg/次、2次/d,饭前30 min口服;四环素750 mg/次、2次/d,饭后即服;呋喃唑酮100 mg/次、2次/d,饭后即服。
14 d为1疗程。
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1.3.1 Hp检测治疗前后均进行14C-尿素呼气实验(14C-UBT)并在胃镜检查中,取患者的胃窦部一块活检标本,进行快速尿素酶实验(RUT)两项检查均呈阳性者,确认为Hp感染。
治疗后两项结果呈阴性,证明Hp根除,治疗有效[2]。
1.3.2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大便隐血实验、肝肾功能检查等[3]。
1.3.3不良反應仔细观察患者治疗期间是否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并分析与药物之间的相关性。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Hp根除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治疗14 d,停用任何抗生素及相关胃药1个月后,再进行复查14C-UBT和快速RUT实验检查均呈阴性为杀菌成功,否则为杀菌失败。
A组成功率为66.67%。
B组成功率为89.58%,见表1。
2.2不良反应A组有便秘2例、头痛2例、失眠2例、上腹不适隐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
B组有便秘3例、乏力1例、恶心吐1例、白细胞降低2例、转氨酶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P>0.05,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并且不良反应较轻,都能耐受,在3~5 d症状消失;2例白细胞降低和1例转氨酶升高者,经停药后两周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均恢复正常,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未产生影响,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两组患者复查尿常规、便常规、肾功能、便潜血、心电图等检查无异常,见表2。
3讨论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Hp感染高发国,根据消化疾病诊治指南和共识意见汇编中介绍,我国的成人Hp感染率为40%~60%,Hp是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样淋巴瘤主要病因,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关于Hp在消化性溃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其确切的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比较普遍接受的一种假说试图将Hp、宿主和环境3个因素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发病中的作用统一起来。
该假说认为,胆酸对Hp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正常情况下Hp无法在十二指肠中生存,十二指肠球部酸负荷增加是DU发病的重要环节,因为酸可使结合胆酸沉淀,从而有利于Hp在十二指肠球部生长,Hp 只能在胃上皮组织定植,因此在十二指肠球部存活的Hp只有当十二指肠球部发生胃上皮化生才能定植下来,而认为十二指肠球部胃上皮化生是十二指肠对酸负荷的一种代偿反应。
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的原因,①与Hp感染引起慢性胃窦炎有关,Hp感染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胃窦D、G细胞,削弱了胃酸分泌的负反馈调
节,从而导致餐后胃酸分泌增加;②吸烟、应急和遗传因素均与胃酸分泌增加有关,定植在十二指肠球部的Hp引起十二指肠炎症,削弱了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修复功能,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蚀下导致DU发生。
对Hp引起胃溃疡(GU),认为是Hp感染引起的胃粘膜炎症削弱了胃粘膜的屏障功能,胃溃疡好发于非泌酸区与泌酸区交界处的非泌酸区侧,反映了胃酸对屏障受损胃粘膜的侵蚀作用[3]。
雷贝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及克拉霉素、替硝唑是最早、最经典的杀灭Hp的方法,随着全民抗生素的不规范应用等原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替硝唑耐药达到60%~70%,克拉霉素达到20%~38%,耐药显著影响根除率,而四环素、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很低(1%~5%)⑴,因此Hp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完全杀灭的可能性减少,所以选择有效的药物杀灭Hp感染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
雷贝拉唑是第2代质子泵抑制剂,属于苯丙咪唑的衍生物,通过与H+-K+-ATP 酶部分可逆地结合,使壁细胞的H+不能转运到胃中,起到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与CYPLC19和CYP3AC的诱导剂(如利福平等抗生素)无临床意义上的相互作用,具有疗效稳定,个体差异小的特点。
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同。
雷贝拉唑的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是最高的,因此它较其它质子泵抑制剂起效更快,缓解症状更迅速[4]。
雷贝拉唑口服能显著提高夜间酸突破时间,增加夜间碱化波的发生率,提高夜间碱化波的酸碱度值并延长其时间,提示雷贝拉唑对夜间胃酸分泌有更好抑制作用。
枸橼酸铋钾在胃酸条件下产生沉淀,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促进溃疡粘膜再生和溃疡愈合,具有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加粘蛋白分泌,促进粘膜释放PGE2作用,具有抑制Hp的作用。
克拉霉素、替硝唑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因应用较广、时间较长,因此易产生耐药性,耐药率较高。
四环素、呋喃唑酮是最早应用的抗菌药物,随着抗菌药物的逐渐换代及副作用减少,目前已很少应用此两种药物,因此其耐药性及耐药率较低。
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其Hp根除率为66.67%;B组Hp根除率为89.5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上P>0.05,两者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联合铋剂及四环素、呋喃唑酮治疗Hp感染,效果良好、安全可靠、物美价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鉴于四环素、呋喃唑酮的毒副作用,建议不易大量长期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消化疾病诊治指南和共识意见汇编[A].4版.108.
[2]龚能平,汤丽平,王丕龙,等.埃索美拉唑胶囊治疗Hp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07,18(26):2044-2045.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7-388.
[4]Gardner JD,Perdomo C,Sloan S,et al. Integratedacidity and rabepmzole pharmacolog[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2,16(3):455-464.
編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