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中国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第六次全国性幽门螺杆菌治疗共识文件

第六次全国性幽门螺杆菌治疗共识文件

第六次全国性幽门螺杆菌治疗共识文件一、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广泛存在于胃部及十二指肠,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胃部疾病密切相关。

我国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对其治疗和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全国性幽门螺杆菌治疗共识文件的发布,旨在规范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二、共识目标1. 明确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策略和方案;2. 提高临床医生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和诊疗水平;3. 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4. 促进我国幽门螺杆菌研究的发展和国际交流。

三、共识内容1. 诊断1.1 诊断标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非侵入性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及侵入性胃镜检查。

其中,非侵入性尿素呼气试验为首选方法。

1.2 诊断流程1. 首选非侵入性尿素呼气试验;2. 如尿素呼气试验阴性,可结合血清学检测及胃镜检查结果判断;3. 如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有活动性炎症,可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2. 治疗2.1 治疗原则1. 根除治疗:以抗生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3. 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心理干预。

2.2 治疗方案1. 一线方案:含铋剂的四联疗法(PPI/铋剂+2种抗生素+甲硝唑);2. 二线方案:不含铋剂的三联疗法(PPI+2种抗生素);3. 特殊人群治疗:儿童、孕妇、老年人及合并其他疾病患者,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3 治疗周期1. 一线方案:通常为10-14天;2. 二线方案:通常为7-10天;3. 特殊人群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治疗周期。

3. 随访与评估1. 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首次复查;2. 如复查结果阴性,继续随访至少1年;3. 如复查结果阳性,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四、总结第六次全国性幽门螺杆菌治疗共识文件旨在为我国临床医生提供权威、实用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指南,提高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水平,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第六次全国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报告

第六次全国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报告

第六次全国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报告本报告旨在总结第六次全国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为医疗界提供指导和建议。

以下是会议的主要共识内容: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 采用非侵入性方法(如血清学检测、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进行初步筛查。

- 对初步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应进行侵入性方法(如胃镜检查和组织活检)以确诊。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采用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两种抗生素(常用的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

- 治疗期间,患者需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同时避免与对疗效有影响的药物同时使用。

- 对于三联疗法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采用其他方案,如四联疗法或改用二线治疗药物。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监测和追踪- 治疗结束后,应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

- 对于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患者,应进行追踪和再次治疗。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 增强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提倡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 饮食卫生要求严格,避免摄入污染食物或水源。

- 在医疗机构中,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并发症处理-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诊断和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与创新- 加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 推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以上为第六次全国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报告的主要内容。

此报告为医疗界提供了指导和建议,有助于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

专家共识推荐的 Hp 根除四联方案中抗菌药物组合、剂量和用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专家共识推荐的 Hp 根除四联方案中抗菌药物组合、剂量和用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专家共识推荐的 Hp 根除四联方案中抗菌药物组合、剂量和用法
PPI
抗生素1
抗生2
铋剂
艾司奥美拉唑 20mg、 阿莫西林 1000mg,2次/日
雷贝拉唑10mg(或20mg) 阿莫西林 1000mg,2次/日

药物及用 奥美拉唑 20mg、
法 兰索拉唑 30mg、
泮托拉唑 40mg、
艾普拉唑 5mg,
枸橼酸铋钾 220mg, 2次/日
呋喃唑酮 100mg,2次/日
甲硝唑 400mg,3次/日 或 4次/日
餐后口服
餐前半小时口服
10天或14天
据实际情况
所有药物均有禁忌症,不能自行选择。
任选其一, 2次/日
时间
餐前半小时口服 据实际情况
阿莫西林 1000mg,2次/日
阿莫西林 1000mg,2次/日
阿莫西林 1000mg,2次/日 四环素 500mg,3次/日 或 4次/ 日四环素 500mg,3次/日 或 4次/ 日
餐后口服 10天或14天
克拉霉素 500mg,2次/日 左氧氟沙星500mg,1次/日或200mg,2次/ 日 呋喃唑酮 100mg,2次/日 甲硝唑 400mg,3次/日 或 4次/日 四环素 500mg,3次/日 或 4次/日

第六次全国性幽门螺杆菌治疗共识文件

第六次全国性幽门螺杆菌治疗共识文件

第六次全国性幽门螺杆菌治疗共识文件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第六次全国性幽门螺杆菌治疗共识文件,以提供简单策略和避免法律复杂性的独立决策,同时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内容1. 幽门螺杆菌治疗原则- 建议采用一线三联疗法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 在患者耐药或治疗失败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二线四联疗法。

-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2. 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 一线三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通常为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甲硝唑)。

- 二线四联疗法:包括PPI + 铋剂 + 两种抗生素(通常为四环素和甲硝唑/阿莫西林)。

3. 治疗过程和监测-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

- 推荐进行第一次治疗后4-8周的治疗效果评估,如有需要可进行复查治疗。

- 若治疗失败,可考虑进行幽门螺杆菌耐药基因检测,以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4. 治疗后随访- 治疗成功后,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的随访检测,以确保根除效果。

- 随访检测应在治疗结束后3-6个月进行。

- 若再次检测为阳性,应重新评估患者情况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5. 注意事项-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药物使用说明。

- 治疗期间应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并及时处理。

6. 共识文件的更新和评估- 本共识文件应定期进行更新和评估,以及时反映最新的幽门螺杆菌治疗进展和研究成果。

以上为第六次全国性幽门螺杆菌治疗共识文件的主要内容。

根据该共识文件,我们将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采取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独立做出决策。

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解读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越发深入,国内外针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几部专家共识和指南的相继发布1-4,国内对Hp感染相关疾病的认识和诊治已经进入了新阶段。

然而,传统的“检测与治疗”和“筛查与治疗”策略在临床实践中受到治疗人群的选择、患者依从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p感染”的理念得以提出,进一步对我国居民家庭Hp感染的传播、处理,感染源的消除,以及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建议,以便于指导临床医师、社区和家庭医生对家庭Hp感染的诊治和管理,从而对我国防控Hp感染、预防胃癌的发生、改善居民健康状况起积极作用。

为此,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共同参与制定了我国首部居民家庭Hp感染防控和管理的共识和意见——《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并于近日发布5。

为了进一步帮助广大临床医师理解,并在临床中更好地落地实践,本文对该共识的内容进行全面解读。

一、居民家庭Hp的感染和传播【陈述1】Hp是一种可以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的致病菌。

【陈述2】Hp主要通过经口途径传播,家庭内传播是其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

【陈述3】被Hp感染的家庭成员始终是潜在的传染源,具有持续传播的可能性。

【陈述4】大多数Hp的感染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成年后也会感染。

【陈述5】对家庭中所有的成年Hp感染者,均应考虑给予根除治疗。

我国作为一个胃癌大国,Hp感染的防控是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是Hp传播的重要途径。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成员间的传播是Hp感染的主要方式,包括父母与子女、配偶之间、同胞之间,其传播主要通过口-口、粪-口和水源途径传播(见图1),造成传播的日常行为有共用餐具、牙具、口嚼食物喂食、亲吻等。

图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已有研究显示,多数Hp感染出现在儿童期,且多发生在12岁前7,而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Hp的主要途径,主要由父母,尤其是母亲传播8。

报告:第六次全国关于幽门螺杆菌处理的共识

报告:第六次全国关于幽门螺杆菌处理的共识

报告:第六次全国关于幽门螺杆菌处理的共识一、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主要存在于胃黏膜内,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病因。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医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

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医生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诊断和治疗,我国每隔一段时间会更新一次关于幽门螺杆菌处理的共识。

本报告主要介绍第六次全国关于幽门螺杆菌处理的共识。

二、共识概述2.1 诊断2.1.1 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血清学检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可用于评估个体感染情况,但无法区分现症感染或过去感染。

-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UBT):是目前公认的非侵入性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佳方法,准确性高。

2.1.2 侵入性诊断方法- 胃镜取胃黏膜活组织检查:通过胃镜取得胃黏膜活组织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可靠,但为侵入性检查。

2.2 治疗2.2.1 治疗指征- 消化性溃疡:无论是活动性还是愈合期溃疡,均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

-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以降低复发风险。

- 胃炎:伴有活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

2.2.2 治疗方案- 推荐以PPI或胶体铋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治疗方案。

- 对于克拉霉素耐药率高的地区,可将克拉霉素替换为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

-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肝功能异常等。

三、共识亮点3.1 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感染菌株、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等,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3.2 关注耐药问题针对我国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的现状,共识推荐了相应的替代治疗方案。

3.3 强调多学科合作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涉及多个学科,如消化内科、感染科、外科等,共识呼吁多学科合作,以提高治疗效果。

四、结论第六次全国关于幽门螺杆菌处理的共识为我国医生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有助于提高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水平,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最全版)

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最全版)

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最全版)幽门螺杆«(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发生的I类致癌因子,胃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中国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同时也是胃癌高发国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是—个临床问题,更是一个公共卫生层面的健康管理大问题,其共识的制定对我国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防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随着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广泛开展,其耐药性增加,根除率逐渐降低, 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面临着挑战。

近20年来,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从三联变为四联,疗程不断延长,某些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增加,但疗效提高有限,且副作用随之增加,不少患者治疗反复失败。

当前幽门螺杆菌治疗已经进入瓶颈时期,寻求符合中国特色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开创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是幽门螺杆菌治疗必由之路。

近10多年来,国内已有一系列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好疗效,得到了广泛交流?口应用,这些硏究为制定《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下称"共识")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共识已酝酿和讨论两年之久。

两年来,共识草案经过十余次讨论, 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订,并两次召集中西医专家征集书面意见,最终于2018年4月1日由共识专家组表决通过。

本共识具有四个特点:符合整合医学理念;具有循证医学证据;强调个体化治疗;体现中国特色。

本共识共包含18个临床问题,每个临床问题下面有一条相应陈述。

每条陈述有三个选项(完全同意、基本同意及反对)供专家组选择,每条陈述完全同意+基本同意超过80%为达成共识。

本共识结合了现代西医的治疗手段和传统中医的辨证施治理念,将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整合处理,提出了滩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及"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其治疗策略体现了中国特色, 并强调了个体化治疗。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约有一半的人口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

尽管已有多种治疗方法,但仍然存在许多治疗失败的情况。

为了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我国胃肠病学专家在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治疗建议。

本文将对这些建议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

共识报告强调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全面评估。

在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

还应关注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心理状况等因素,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生物学因素,因此需要从多个层面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感染状态和制定治疗策略。

共识报告提倡采用多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

传统的三联疗法(一种抗生素+两种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因药物耐药或不良反应而出现治疗失败。

为此,共识报告建议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四联疗法(一种抗生素+两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胃黏膜保护剂)或个体化治疗方案。

这样既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又能减少药物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药物作用机制、患者生理特点、药物相互作用等,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共识报告强调了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除了对已感染者进行治疗外,还应加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工作。

共识报告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2.推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定量进食、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等;3.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尤其是对餐饮业和食品安全监管;4.开展大规模的幽门螺杆菌筛查和早期干预研究,以便尽早发现和控制感染。

全国第六次共识: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报告

全国第六次共识: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报告

全国第六次共识: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报告一、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胃部及十二指肠内。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等胃部疾病密切相关。

为提高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水平,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我国多位专家共同讨论并形成了《全国第六次共识: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报告》。

二、共识目标1. 提高临床医生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加强疾病早期诊断和干预。

2. 规范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三、共识要点1. 诊断1.1 诊断标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胃镜下取胃黏膜活检,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培养等,任意一项阳性即可确诊。

1.2 筛查策略对于具有胃部疾病风险的人群,如年龄在40岁以上、有胃部不适症状、家族胃病史等,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筛查。

2. 治疗2.1 治疗原则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或胶体铋剂,以提高治疗效果。

2.2 治疗方案根据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耐药状况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治疗方案。

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案为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铋剂,疗程为7-14天。

2.3 治疗监测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

治疗结束后,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如结果为阴性,则视为治疗成功。

3. 预防3.1 健康教育加强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知,提高预防意识。

3.2 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卫生、戒烟限酒等,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3.3 疫苗接种积极开展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为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有效手段。

四、总结《全国第六次共识: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报告》旨在为我国临床医生提供权威、实用的指导原则,以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021年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专家共识(全文)

2021年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专家共识(全文)

2021年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专家共识(全文)The "XXX and Control in China" was recently published by a group of well-known XXX three areas: XXX (Hp) n and gastric cancer。

XXX。

and Hp XXX digestive diseases。

Hp research。

gastric cancer surgery。

logy。

health econom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as well as XXX in the field of gastric cancer and Hp。

participated in the XXX and control。

which was led by the 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Digestive Diseases (Shanghai)and the nal XXX (GECA) in April 2019.The resulting "XXX and Control in China" has now been officially released.Based o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Delphi method。

this consensus has XXX: the nship een Hp n and gastric cancer。

XXX。

and Hp XXX Hp and gastric cancer。

and how to develop XXX。

which has positiv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early screening。

第六次全国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报告

第六次全国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报告

第六次全国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报告一、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主要通过口腔-胃途径感染人体,全球约有半数人口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等疾病的危险因素。

近年来,我国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治疗不规范、认识不足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和推广,第六次全国大会于本月初在京召开。

二、共识内容2.1 诊断2.1.1 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碳呼气试验(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准确性高,可作为首选方法。

碳呼气试验(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准确性高,可作为首选方法。

- 血清学检测: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不适用于治疗后复查,可能受到过去感染的影响。

血清学检测: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不适用于治疗后复查,可能受到过去感染的影响。

2.1.2 侵入性诊断方法- 胃镜检查:胃黏膜组织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

胃镜检查:胃黏膜组织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

- 胃黏膜组织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染色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胃黏膜组织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染色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2.2 治疗2.2.1 治疗指征- 消化性溃疡:活动性溃疡、既往有溃疡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史。

- 慢性胃炎:有明显症状或伴有消化不良、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等。

- 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 胃癌家族史、萎缩性胃炎等高风险人群。

2.2.2 治疗方案- 推荐采用四联疗法(PPI/铋剂+2种抗生素)。

- 抗生素选择: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优先选择耐药率低、副作用小的抗生素。

- 疗程:通常为10-14天,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和感染菌株调整。

- 治疗后复查:推荐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

2.3 预防- 改善生活惯:饭前便后洗手,避免与感染人群共用餐具等。

第七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七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七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一、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全球人群的胃部。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腺癌的主要病因。

为了加强对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提高诊疗水平,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我国每隔一段时间会组织专家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进行更新。

本次报告为第七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共识要点2.1 诊断2.1.1 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尿素呼气试验(包括单剂量和双剂量法)- 血清学检测(抗Hp抗体检测)2.1.2 侵入性诊断方法- 胃镜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检测2.2 治疗2.2.1 根除治疗指征- 消化性溃疡(无论活动与否)-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萎缩性胃炎- 胃腺癌家族史2.2.2 治疗方案- 标准方案:PPI或胃酸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 简化方案:PPI或胃酸抑制剂+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 补救方案:对以上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采用补救方案,包括PPI或胃酸抑制剂+四环素+甲硝唑等2.3 复查与随访- 根除治疗后,建议在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复查,如尿素呼气试验阴性,可认为治疗成功。

- 如治疗后尿素呼气试验阳性,需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三、总结本次共识报告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更明确的指导原则,有助于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规范诊疗行为,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四、建议1. 加强幽门螺杆菌感染知识的普及,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2. 推广非侵入性诊断方法,降低患者痛苦。

3. 严格按照共识推荐的根除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

4. 做好复查与随访工作,确保治疗效果。

本共识报告旨在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全国第六次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共识文献

全国第六次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共识文献

全国第六次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共识文献全国第六次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文献一、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主要通过口腔-口腔传播,现已成为全球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腺癌及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多个国家的专业组织发布了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共识。

我国自1994年起,已有五次全国性共识发布,指导和推进了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和管理。

在2023前,根据全国第六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我们针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以下指导性建议。

二、诊断1. 诊断标准- 侵入性检查(首选):胃镜取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或幽门螺杆菌培养。

- 非侵入性检查(可选):-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 血清学检测(定性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2. 特殊人群诊断- 儿童:建议行非侵入性检测,如有必要,行侵入性检测。

- 孕妇:可行非侵入性检测,推荐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老年人:同成年人,但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预期治疗收益。

三、治疗1. 治疗指征- 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

- 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或胃腺癌患者。

- 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的患者。

-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如症状持续存在。

2. 治疗方案- 一线治疗方案:含有铋剂的四联方案(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

- 二线治疗方案:在一线治疗失败后,可选用含有铋剂的三联方案(PPI/克拉霉素/甲硝唑)或其他个体化方案。

3. 特殊人群治疗- 儿童:推荐使用含有铋剂的三联方案。

- 孕妇:在医生指导下,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老年人:同成年人,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和患者的耐受性。

四、随访和复查- 治疗结束后,建议在结束治疗后至少4周进行复查。

- 复查方法: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非侵入性检测或胃镜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如数以千计的中草药中被公认对细菌确 有直接抑制和杀灭作用的仅有黄连素、大 蒜素等少数品种一样,中草药在体外对Hp 的作用也不能真实反映其体内活性,而中 药复方更可能成为临床上成功的抗Hp方案 ,当然这必须通过正确的组方及临床试验 的验证。
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中药复方抗Hp具有 能直接抑制Hp、削弱Hp的毒性和提高远期 疗效、减少复发等特点。例如,中药古方 左金丸联合蜂胶治疗有协同作用,能增强 抗Hp活性。
Hp根治治疗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学组2007年在 庐山召开“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共 识会议”,提出并发表了《第三次全国幽 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以下 简称为《庐山共识》),对Hp感染的诊断 、治疗指征和治疗方案作出了具体说明。
该共识中涉及的主要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 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枸 橼酸铋雷尼替丁(RBC)、甲硝唑(M) 、铋剂(B)、阿莫西林(A)、克拉霉素 (C)、呋喃唑酮(F)、左氧氟沙星(L )和四环素(T)等。
益生菌、乳铁蛋白、中药与Hp 根除治疗 近年研究发现,益生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不仅能提高消化道内其他有益菌的数量 和活性,且也有助于防治Hp感染。Hp根除 治疗后肠道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菌群紊乱和 耐药菌株生长情况,而同时服用益生菌可 明显减少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提高患 者对根除治疗的依从性。
与左氧氟沙星相同,同为喹诺酮类药物的 莫西沙星也在国外体外试验中显示Hp对其 非常敏感(耐药率仅为5.6%),且剂量增 至0.8g/d的疗效更佳,但售价较贵。
利福布汀也已被推荐用于治疗难治性Hp感 染。相关研究发现,在使用阿莫西林、克 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互 相组合的常规三联疗法根除Hp感染失败后 ,采用含有利福布汀(300mg/d)的补救 方案仍然有效(根除率为66%~79%), 但最佳疗程尚未确定,一般建议为10~12d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22%。
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为PPI/RBC(标准剂 量)+A(1.0g)+C(0.5g),一日2次 、共7d ;PPI/RBC(标准剂量)+M( 0.4g)+C(0.5g),一日2次、共7d; 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A( 1.0g)+C(0.5g),一日2次、共7d;PPI (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M(0.4g )+C(0.5g),一日2次、共7d。
中药具有价格便宜、副作用小的优势。对 单味中药抗Hp治疗,目前存在主张以清热 解毒为主和以扶正祛邪为主两种观点。多 数试验表明,以清热解毒为主要功效的中 药在抗Hp治疗中更具优势。
报道,Hp对黄连高度敏感,对大黄、黄芩 、丹参、延胡索、生地、牙皂和甘草中度 敏感,对白花蛇舌草、陈皮、柴胡、石斛 、白芨、吴茱萸、熊胆和连翘低度敏感; 大黄、黄连、黄芩、丹参、延胡索、生地 和甘草具有杀灭Hp的作用,互相配伍后还 有协同作用。
其他补救方案 在上述补救方案中,因四环素较难获得, 故现多采用含有左氧氟沙星的方案。不过 ,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在根除治疗Hp感染中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Hp对此类药物的耐药 率也在逐渐升高。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 更多的新的三联、四联方案,目的在于克 服Hp的耐药性、提高治疗疗效。
呋喃唑酮售价低,且Hp对其的耐药率低, 与甲硝唑又没有交叉耐药性。有研究显示 ,使用标准剂量的埃索美拉唑联合左氧氟 沙星、呋喃唑酮治疗7d的Hp根除率为 93.88%,而对照组埃索美拉唑联合克拉霉 素、阿莫西林治疗的Hp根除率仅为75.51% ,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在首次Hp根除治疗失败后加服双歧杆菌三 联活菌胶囊(“培菲康”)3个月,Hp根除 率明显提高。益生菌根除Hp的机制包括: 产生抑制Hp的物质;抑制Hp定植;抑制 Hp感染后的炎症及免疫反应。
对乳杆菌LB、酵母菌等益生菌的研究也得 到了类似结果,以至有专家主张将益生菌 直接列入根除治疗Hp的一线方案中。不过 ,一些具体问题如菌株、剂量、疗程及应 联合什么药物治疗等均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
多项国外研究发现,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 达到90%以上。由于Hp对替硝唑的耐药率 明显低于甲硝唑,故序贯疗法的成本-效果 比明显优于标准三联方案。陈羽等对合计 入选835例患者的9项随机、对照研究进行 荟萃分析后发现,序贯疗法以及7和10d三 联方案的Hp根除率分别为92.0%、73.7% 和84.5%,序贯疗法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三 联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差异。10和 14d序贯疗法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Hp耐药与其根除治疗 耐药是Hp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H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 率分别为:对甲硝唑,50%~100%(平均 73.3%);对克拉霉素,0~40%(平均 23.9%);对阿莫西林,0~2.7%。喹诺酮 类药物因已广泛用于一线治疗Hp,故Hp对 此类药物的耐药率也有所上升,其中对左 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20%~30%。

连续治疗失败后宜间隔2~3个月,以避免 Hp球形变失去对抗菌药的敏感性,而这是 导致后继补救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向患者详细交代用药方法,提高治疗依从 性。提高临床医生、尤其是社区医生对Hp 感染的诊治水平。
总之,目前对Hp感染的认识和治疗还存在 很多不足之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中 ,相信会给未来临床工作带来新的启发。
《庐山共识》推荐的补救方案有:PPI(标 准剂量)+B(标准剂量)+M(0.4g)+ T(0.75/1.0g),一日2次、共7d;PPI( 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F(0.1g) +T(0.75/1.0g),一日2次、共7d;PPI (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F(0.1g )+A(1.0g),一日2次、共7d;PPI( 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F(0.1g) +C(0.5g),一日2次、共7d;PPI(标 准剂量)+B(标准剂量)+L(0.4g)+A (1.0g),一日2次、共7d。
体外抑菌试验显示,在78株Hp菌株中,对 甲硝唑耐药的有72株,6株敏感,耐药率为 92.31%;对克拉霉素耐药的有13株,65株 敏感,耐药率为16.67%;对呋喃唑酮耐药 的有2株,76株敏感,耐药率为2.56%;对 左氧氟沙星耐药的有4株,74株敏感,耐药 率为5.13%;对阿莫西林耐药的有1株,77 株敏感,耐药率为1.28%。尽管不同研究得 到的数据有所差异,但在Hp根除治疗中应 考虑到Hp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情况 。
不过,也有研究发现,奥美拉唑、利福布 汀和阿莫西林三联方案治疗的Hp根除率不 如由奥美拉唑、四环素、甲硝唑和铋剂组 成的传统四联方案(根除率分别为44.4% 和70.4%),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序贯疗法 序贯疗法是意大利de Francesco等发明的 Hp根除新方案,具体用药方法为前5d服用 PPI和阿莫西林,后5d使用PPI、替硝唑和 克拉霉素三联方案。该方案利用了阿莫西 林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特点,通过前半疗 程服用阿莫西林破坏细菌细胞壁而阻止克 拉霉素流出通道的形成,由此提高后半疗 程使用的克拉霉素的疗效。
Hp根除治疗失败后的治疗策略 Hp根除治疗失败的原因可主要归结为以下 几个方面: ①菌株因素; ②宿主因素; ③环境因素; ④其他因素。Hp根除治疗失败后 ,可以尝试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
首先应严格杀菌指征、避免Hp耐药,规范 治疗方案及疗程。必须联合用药,不得使 用单一抗菌药治疗;有条件的要进行药敏 试验。避免在治疗前给患者服用抑制胃酸 的药物如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PPI等。
此外,多种方剂及中成药有杀灭Hp的作用 。但Lin 等对中药治疗Hp感染疗效的系统 综述指出,中药方剂治疗的Hp根除率不如 标准三联方案,故不推荐单独使用中药根 除治疗Hp。
不过,多项试验发现,中药联合常规抗Hp 方案治疗在缓解患者症状及根除Hp方面具 有较好的疗效。因此,中西医联合治疗可 能在降低毒、副作用以及防止耐药、减少 复发方面比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更具前景 ,但仍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及实验室 分析。

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如对初治失败患者 进行补救治疗时可适当延长疗程(使用序 贯疗法或14d疗程方案)。为提高Hp根除 率、减少继发耐药,含铋剂的四联效果不佳,可 改用含有其他抗生素如呋喃唑酮或喹诺酮 类药物(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等的方 案进行补救治疗。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及合理用药
梅河口市新华医院 文振豪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感染被认为与多种疾病有关,故要求根除 治疗Hp感染的患者日益增多,但根除率不 高且有难治性感染病例不断增加的趋向。
Page
2
因此,在根除治疗Hp感染时除须在治疗上 严格遵守杀菌指征外,还应在治疗药物的 选择上依据相关指南和具体情况进行适当 调整。本文就Hp根除治疗及合理用药作一 综述。
乳铁蛋白是广泛分布于黏膜表面及腺体内 的一种糖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 微生物、抗氧化、抗癌和免疫调节等。荟 萃分析发现,乳铁蛋白联合标准抗Hp方案 治疗能有效提高标准抗Hp方案的Hp根除率 并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由乳铁蛋白联合克拉霉素、替硝唑和1种 PPI组成的7d疗程三联方案可能是一种有效 的Hp根除治疗方案。
例如,若首次治疗失败的方案中包含甲硝 唑,则复治时不宜再用;而在对克拉霉素 耐药地区,应尽量避免使用含克拉霉素的 三联或四联方案。
《庐山共识》建议,在对克拉霉素耐药率 >15%~20%或对甲硝唑耐药率>40%的 地区,有条件的医院应进行药敏试验或直 接选用含铋剂的四联方案。适当延长疗程 可提高Hp根除率,且10d疗程的疗效优于 7d、14d 疗程的疗效优于10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