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遥感技术基础课程

合集下载

《遥感技术基础》课件

《遥感技术基础》课件

20世纪60年代
卫星遥感技术的出现,使得遥感技术 从单一的军事用途扩展到民用领域。
21世纪
随着高光谱、超光谱、雷达等新型传 感器的出现和应用,遥感技术进入了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
遥感技术用于土地、森林、水域等资源 的调查和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
据。
城市规划
遥感技术用于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 划、城市更新等方面,提高城市规划
信息提取
从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如目标检测、分类等。
03
02
图像增强
通过对比度拉伸、滤波等手段增强 图像的视觉效果。
可视化表达
将提取的信息以图表、地图等形式 进行可视化表达。
04
遥感数据的解译与信息提取
解译方法
01
遥感图像解译的方法包括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分
类等。
信息提取
02
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如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
详细描述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应急救援、土地调查、农 业植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提
高遥感监测的时效性和精细化程度。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等。
应用领域
03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04
遥感技术的应用实例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总结词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为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பைடு நூலகம்详细描述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范围、多时相的土地覆盖信息,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可以发现土地利 用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这些数据对于土地规划、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基本知识》课件

《遥感基本知识》课件
详细描述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飞机搭载的传感 器收集地面环境数据,如空气质量指 数、水质参数等,为环境保护部门提 供实时、大范围的环境监测信息。
城市规划
总结词
遥感技术为城市规划提供空间信 息和地理数据支持。
详细描述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遥感数据可 以用于分析城市空间布局、土地 利用变化、城市扩张等方面,为 城市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管理
总结词
遥感技术有助于农业生产的监测和管理。
详细描述
遥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土壤湿度、病虫害等,为农业生产提供 科学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地质调查
总结词
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进行矿产资源调查 和地质灾害预警。
详细描述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质信息,可以分析矿产分布、地质构 造等信息,同时对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进行预警,减 少灾害损失。
图像分类与识别
监督分类
基于训练样本对遥感图像进行 分类,如支持向量机、决策树
等算法。
非监督分类
利用聚类算法对遥感图像进行 分类,无需预先确定类别。
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象分类
将遥感图像中的对象作为基本 单元进行分类,具有更高的分 类精度和稳定性。
目标识别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遥感图 像中的特定目标进行识别和检
测,如建筑物、车辆等。
04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光谱遥感
总结词
高光谱遥感技术利用了大量的光谱信息,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和分类地物,提高了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高光谱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物在不同光谱波段的反射和辐射信息,能够识别出更 多的地物特征和属性。这种技术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地物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 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

遥感技术基础01PPT课件

遥感技术基础01PPT课件
处理; 3. 学生应自觉遵守国家、学校、学院的有关考试的规章
制度。
2020/11/12
5
第一讲:遥感技术概述
内容简介
一、遥感的基本概念; 二、遥感的基本过程; 三、遥感的特点; 四、遥感的分类 五、遥感技术的发展。
2020/11/12
6
第一讲:遥感技术概述
一、遥感的基本概念
定义: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广义)。 一般指运用传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 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 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狭义)。
2020/11/12
时间 14:00 ~ 15:35 14:00 ~ 15:35 13:30 ~ 15:05 13:30 ~ 15:05 13:30 ~ 15:05 13:30 ~ 15:05 13:30 ~ 15:05 13:30 ~ 15:05 13:30 ~ 15:05 13:30 ~ 15:05 13:30 ~ 15:05 13:30 ~ 15:05
地点 博雅楼415 博雅楼312 博雅楼415 博雅楼312 博雅楼415 博雅楼312 博雅楼415 博雅楼312 博雅楼415 博雅楼312 博雅楼415 博雅楼312
教学内容 遥感技术概述 电磁波谱与遥感 遥感数据特性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的校正(I) 遥感图像的校正(II) 遥感图像的增强(I) 遥感图像的增强(II) 遥感图像的分类(I) 遥感图像的分类(II) 遥感图像人工判读 遥感技术应用
遥感技术基础
学年学期: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班 级:地理081-3班 教 师:李 玉
2020/11/12
1
课程规划
一、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牢固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以及遥感的基础知识; 2. 理解遥感数据的结构; 3. 了解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关键技术及其方法; 4. 了解遥感技术的不同领域里的应用;

遥感基本知识PPT课件

遥感基本知识PPT课件
10.4~12.6
波段名称 绿色 红色 近红外 近红外 热红外
分辨率(m) 79 79 79 79 240
MSS波段和波长范围
MSS采集地面数据
专题制图仪(TM)
TM数据是第二代多光谱段光学——机械扫描仪,是在MSS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而成的 一种遥感器。TM采取双向扫描,提高了扫描效率,缩短了停顿时间,并提高了检测器 的接收灵敏度。
landsat卫星MSS/TM/ETM数据——波段组合
• 假彩色(false color):(三波段组合),对得来不同波段图像分别赋予RGB三元色,并 不与原来波段的RGB三个波段一一对应,得到图像的彩色与实际彩色则不一致,称为假 彩色图像,假彩色图像是为了使一些地物的特征更加明显,有助于我们进行解译和分析。
• 传感器:为2台高分辩率可见光扫描仪(High Resolution Visible sensor—
SPOT HRV 各波段主要用途
波段 XS1
波长
0.5-0.59 绿色
分辨率 20米
XS2 XS3 全色
0.61-0.68 红色
0.79-0.89 近红外
0.51-0.73微米
20米 20米 10米
• ETM+——Enhance Thematic Mapper Plus增强型专题制图仪 8个波段,热红外波段的分辨率为60m,全色波段的分辨率为15m,
其余波段的分辨率均为30m
Landsat(陆地)卫星简介
Landsat (陆地)卫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民用对地观测卫星
发射 时间
覆盖 周期 波段数
1978年退役 1982年退役
1983年退役 1983年退役
在役服务
LandSat6

遥感传感器本章主要内容41遥感传感器的-遥感技术基础

遥感传感器本章主要内容41遥感传感器的-遥感技术基础

《遥感技术基础》-第四章 遥感传感器
§ 4.3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4.3.1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
2. Mss多光谱扫描仪 <3> Mss多光谱扫描仪的成像过程 地面光讯号经扫描反射镜,反射至第一和第二 反射镜组成的光学聚焦系统,聚焦在光学纤维板上。 光学纤维板上各像元的光讯号经滤光器分光后,由光 学纤维板传导至探测元件,并由中继光学系统传入构 成光阑的探测器中。
《遥感技术基础》-第四章 遥感传感器
§ 4.3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4.3.1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
机载红外扫描仪
Mss多光谱扫描仪
TM专题制图仪 ETM+专题制图仪
《遥感技术基础》-第四章 遥感传感器
§ 4.3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4.3.1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
1.机载红外扫描仪 <1>机载红外扫描仪结构
2. Mss多光谱扫描仪 <4> TM专题制图仪
E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与TM相比在以下三方面作了改
进: (1)增加PAN (全色)搜段,分醉率为15m,因而使数据速率增加; (2)采用双增盖技术使远红外波段6分辨率提高到60m,也增加 了数据率; (3)改进后的太阳定标器使卫星的辐射定标误差小于5%,及其精 度比Landsat-5 约提高1倍。 辐射校正有了很大改进。
2.传感器的分类: 传感器的分类:光学摄影类型、扫描成像类型、雷达成像类 型及非图象类型。
图4-1-1传感器的组成部分 无论哪种类型遥感传感器,他们都是由图4-1-1所示的基本 部分组成。
《遥感技术基础》-第四章 遥感传感器

§ 4.2光学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1.单镜头画幅式摄影机 主要由收集器—物镜和探测器—感光胶片组成。另外还需要 有暗盒,快门,光栏,机械传动装臵等,曝光后的底片上只有一 个潜像,须经摄影处理后才能显示出来影像。 2.缝隙摄影机 在摄影机焦面前放臵一开缝档板,将缝隙外的影像全挡去, 摄影瞬间所获取的影像,是与航向垂直,且与缝隙等宽的一条地 面影像。 3.全景摄影机 在物镜焦面上,平行于飞行方向设臵一狭缝,并随物镜作垂 直航线方向扫描,得到一幅扫描成的影像图。 4.多光谱摄影机 对同一地区,在同一瞬间摄取多个波段影像的摄影机。其目 的是充分利用地物在不同光谱区,有不同的反射特征,来增多获 取目标的信息量,以便提高影像的判读和识别能力。

遥感基础学习.pptx

遥感基础学习.pptx
在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 其按波长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和微波。波长
最短的是γ射线
电磁波的波长不同,是因为产生它的波源 不同。
2、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的特性
5
第6页/共56页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More than meets the eye!
6
第7页/共56页
• Note that the atmosphere is nearly
opaque(不透明) to EM(Electromagnetic )
radiation in the mid and far IR.
• In the microwave region, by contrast, most of the EM radiation moves through unimpeded(未受到阻碍) - so that radar at commonly used wavelengths will nearly all reach the Earth surface unimpeded although specific wavelengths are scattered
即黑体总辐射通量随温度的增 加而迅速增加,它与温度的四次方 成正比。因此,温度的微小变化, 就会引起辐射通量密度很大的变化。 是红外装置测定温度的理论基础。
W0
0
2hc2 l5
ech
/
1
lkT
dl
1
T
4
第30页/共56页
(3)维恩位移定律:Wien's
displacement law
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
21
第22页/共56页

遥感技术基础遥感物理基础ppt课件

遥感技术基础遥感物理基础ppt课件
◇地物的反射类别 方向反射 (directional reflection)
• 由于地形起伏和地面结构的复杂性,往往在某
些方向上反射最强烈,这种现象称为方向反射。
对于地形起伏和地面 结构复杂地区,为方向反 射。
.
29
遥感物理基础>物体的反射辐射( Reflection )
§ 2-3 物体的反射辐射
◇地物的光谱反射特性
反射率(reflectivity)ρ:
• 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Pρ占总射能量P0的百
分比,称为反射率ρ :
P 100%
P0
• 不同物体的反射率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物体本
身的性质(表面状况),以及入射电磁波的波 长和入射角。利用反射率可以判断物体的性质。
.
30
遥感物理基础>物体的反射辐射( Reflection )
.
20
遥感物理基础>物体的发射辐射( Emission )
§ 2-2 物体的发射辐射
◇一般物体的发射辐射
发射率(emissivity)ε: – 物体的光谱发射能量与同一条件下黑体发射能
量之比,称为发射率ε。 – 发射率随物质的介电常数、表面的粗糙度、温
度、波长、观测方向等条件变化,取0到1之 间的值。
§ 2-3 物体的反射辐射
◇地物的光谱反射特性
• 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雪、 沙
漠、湿地、小麦的光谱曲线
• 任何同类地物的反射光谱具有相似性,但也有
差异性。并且地物的光谱特性具有时间特性和 空间特性。。
.
32
遥感物理基础>物体的反射辐射( Reflection )
§ 2-3 物体的反射辐射
◇遥感应用的电磁波波谱段

遥感 完整版课件PPT

遥感 完整版课件PPT
Leabharlann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遥感应用
(1)资源普查 (2)环境灾害监测 灾害监测——旱情、水灾、滑坡、虫害, 森林火灾、泥石流、地震、农林病等,有利 于防灾减灾。
阅读
遥感与洪涝灾害监测
1998年5月21日14点
1998年8月22日15点
洞庭湖地区气象卫星水情监测
活动
比较三幅图像,说一说,遥感 影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哪些问题?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系统
(1) 组成 传感器——是远距 离感测地物环境辐 射或反射电磁波的 仪器,如照相机、 扫描仪等。
遥感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系统
(2)工作流程
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信息
地面系统接收并处理、分析信息用户应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类型
分类标准
遥感平台的高度 传感器的工作特 点 电磁波的波谱范 围
例(2004·广东、广西):在遥感技术中,可以 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重度病 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
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
是( ) ① 红外线 ② X光 ③ 可见光 ④ 紫外线
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例(2004·广东、广西):在遥感技术中,可以 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专题卫星
航天 遥感
航天飞机 宇宙飞船 航天空间站
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 可进行定期、重复观测
航空 遥感
飞机
机动性强,可以根据研究主 题选择恰当的传感器、适当 的飞行高度和飞行区域
近地 遥感
飞机
可用于城市遥感、海面污染 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中高 分辨率的遥感活动

遥感技术基础01

遥感技术基础01

2019/11/4
14
第一讲:遥感技术概述
5. 遥感数据的传送和接收
A 数据直接发送到地面接收 站(GRS=Ground Receiving Station);
B数据暂存在传感器,一定时 间延迟后发送至地面接收站;
C数据经其它中继卫星发送至 地面接收站;
2019/11/4
15
第一讲:遥感技术概述
遥感技术基础
学年学期: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 学 院: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班 级:地理081-3班 教 师:李 玉
2019/11/4
1
课程规划
一、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牢固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以及遥感的基础知识; 2. 理解遥感数据的结构; 3. 了解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关键技术及其方法; 4. 了解遥感技术的不同领域里的应用;
收集器由透射镜、反射镜或天线等构成; 探测器指测量电磁波性质和强度的元器件; 典型的信号处理器是负荷电阻和放大器; 输出包括影像胶片、扫描图、磁带记录和波谱曲线等
工作在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波段;
按传感器本身是否带有电磁波发射源可分为主动式(有源)遥感器 和被动式(无源)遥感器两类。
广义遥感包括
电磁波遥感: 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 (狭义) 力场遥感 :重力、磁力 声纳遥感:声波 地震波遥感:机械波
2019/11/4
8
第一讲:遥感技术概述
二、遥感的基本过程
2019/11/4
A. 能源或光源 (Energy Source or Illumination);
6. 遥感数据处理: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各类地球资源遥感卫 星数据并进行相关技术研究,为遥感应用提供数据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 ➢ 汤国安等编著《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科学出版社,2004 ➢ 陈晓玲等中文导读《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导论》 ,科学出版
社,2007 ➢ 杨昕、汤国安等编著《ERDAS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
程》,科学出版社,2009
3
授课提纲及目录
第一章 遥感概述(1) 第二章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2) ������ 第三章 遥感成像及影像特性(2) ������ 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2) ������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判读(1) 第六章 遥感信息提取(2) ������ 第七章 遥感技术应用(1)������ 第八章 遥感理论体系及其关键问题(1)
遥感技术基础
测绘工程 专业基础课 授课教师 杨敏华 联系方式 yangmhua@
1
学习目标
➢ 了解遥感的发展概况、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 掌握遥感的原理与方法,了解遥感的技术系统。 ➢ 掌握常用遥感数据的基本特征和信息提取方法。 ➢ 掌握有关遥感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 ➢ 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遥感的概念
定义:一门综合运用物理原理、数学方法和地学
规律,在远处(高空)以非接触方式探测物体形 状、性质和变化动态的新兴科学技术。
原理:遥感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其核心是电磁
波理论。
7
通过观察一幅图和几组遥感 影像来初步认识与了解,何谓遥 感和遥感影像数据?
遥 感 原 理 示 意 图
8
遥感的宏观特性 9
29
30
遥感信息源
任何可以可以发射,反射,吸收电磁波的 目标都可以被称为遥感信息源。
31
空间信息获取
地物信息主要由搭载在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获取。 传感器接收到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磁介质
或胶片上。 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的工具或设备,主要有地面平台
(如遥感车、手提平台、地面观测台等)、空中平台(如飞 机、气球、其他航空器等)、空间平台(如火箭、人造卫星、 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等) 传感器: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各种光学、 无线电仪器),如扫描仪、雷达、摄影机、摄像机、辐射 计等。
反射光谱
植物 土壤
反射率
波长
水体
24
遥感的发展
������ 概念的提出������ 1960年由美国人提出; ������ 我们可以把遥感看成是人类眼睛的延
伸 ������ 历史:眼睛������ 望远镜������ 摄影机
������ 多光谱 成像
������ 遥感的物理基础:所有地物都具有发 射、 反射、吸收电磁波的性质。不同的地物具
25
遥感的特点
❖ 空间特性:视域范围大,具有宏观特性。 ❖ 光谱特性:探测的波段从可见光得到大幅扩展,增大了对地
物的探测能力。 ❖ 时相特性:在不同时期对同一地区成像,有利于进行动态
研究和环境监测。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 ❖ 多源性:多平台、多时相、多波段(多尺度) ❖ 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 经济性。 ❖ 广泛适用性 ❖ 当前之不足:信息的提取方法不能满足遥感快速发展的要32Fra bibliotek信息获取
在外观上,Terra卫星的大小大概相当于一辆小型校园公汽。它装载的五 种传感器能同时采集地球大气、陆地、海洋和太阳能量平衡的信息。
22
思考
与普通图像相比,遥感图象有什么异同? 为什么要从高空对地成像? 可以想到的遥感应用有哪些? 空间分辨率与覆盖范围的关系? 多时相遥感影像能为我们带来哪些信息? 在遥感图像中识别各类地物的依据可以有哪些?
23
在遥感图像中识别各类地物的理论依据
遥感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依据是物体的电磁波谱。
4
课程考核
总成绩=(课堂提问、作业、论文、实验报 告)*30%+考试*70%
课堂提问(课前,课中,课后) ������ 作业,论文 ������ 实验报告 ������ 考试
5
������ 第一章 遥感概述
遥感概念 遥感技术系统 遥感类型 遥感数据的应用
6
������ 第一章 遥感概述
根据应用目的,选择适用的遥感数据,采用适当的处理手段,实现遥 感信息获取这一基本目标。
2
主要参考教材
➢ 彭望碌等编著《遥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 孙家柄等编著《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 梅新安等编著《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 尹占娥等编著《现代遥感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 ➢ 赵英时等编著《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
FY-1D 图像
10
NOAA-16
NOAA-16图像日时期间::
2003年05月11日 04:59:14 (UTC)
(UTC指国际标准时间 或格林尼治时间)
11
12
13
哈萨克斯坦 阿拉海的变迁
1973
1987
2000
14
消失的非洲匝得湖
1972
1987
2002
15
快速扩展的城市(成都市)
16
空间分辨率愈来愈高的遥感影像
10米 空间分辨率
17
空间分辨率愈来愈高的遥感影像
4米 空间分辨率
18
空间分辨率愈来愈高的遥感影像
1米 空间分辨率
19
空间分辨率愈来愈高的遥感影像
0.6米 空间分辨率
20
空间分辨率愈来愈高的遥感影像
IKONOS,1米
21
空间分辨率愈来愈高的遥感影像
QuickBird,0.61米
狭义理解,遥感是指从不同高度的平台 (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 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 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 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28
2 遥感技术系统
1信息源 2信息获取 3信息记录 与传输 4信息处理 5信息应用
求,对计算机性能和遥感信息获取算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26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 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技术与现代物理学、空间技术、计算 机技术、数学和地理学密切相关。 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成为地 球环境资源的调查和规划不可缺少的有效 手段。
27
广义理解,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 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 的探测。但实际工作中,重力、磁力、声波、地 震波等的探测被划为物探(物理探测)的范畴。因 而,只有电磁波探测属于遥感的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