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p喷墨打印设备原理

ijp喷墨打印设备原理

IJP(Inkjet Printing)喷墨打印设备是一种常见的数字打印技术,它使用液体墨水通过喷射头喷射到打印材料上,以生成图像或文字。

IJP喷墨打印设备的原理如下:

1. 墨水供给:设备内部有墨盒或墨水箱,含有墨水。墨水通过墨水管道被输送到喷头。

2. 喷头结构:喷头由许多微小的喷嘴组成,每个喷嘴都有一个微细的墨水喷射孔。喷头通常由电磁驱动器控制。

3. 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或控制面板,用户可以对打印任务进行设置和控制。控制系统会根据文件中的信息来决定墨水喷射的位置、速度和强度等参数。

4. 墨水喷射:当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时,电磁驱动器会产生压力,将墨水从喷头喷射出来。墨水以非常高速度从喷嘴中喷射出来,并形成微小的液滴。

5. 墨水沉积:液滴在飞行过程中会受到电荷的作用,根据需要在打印材料上沉积。墨水滴在打印材料上会迅速干燥,形成图像或文字。

IJP喷墨打印设备的优点是打印速度快、成本低、可以打印高分辨率图像,并且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打印材料。然而,由于墨水中含有溶剂和颜料,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

模具制造工艺复习题 张荣清

《模具制造工艺》复习题第一章概论 1.模具制造有哪些技术要求有何特点 答:模具的技术要求 (1)模具零件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 耐磨性、韧性淬透性和切削加工性 (2)模具零件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 (3)模具零件的标准化程度高 (4)模具凹凸模具有合理间隙 模具制造的特点 (1)模具变化多,技术要求高,对技术人员 要求高 (2)模具车间规模较小,对外协作程度高 (3)单件生产 (4)加工精度高,加工周期长 (5)模具通常需要反复修配、调整才能达到要求 2.模具制造过程的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模具的制造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模具零件及组件加工、装配调试、试模鉴定。 3.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路线包括哪些内容 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路线:分析估算-模具设计-零件加工-装配调整-试模-成品。第二章模具的机械加工 1.解释名词:夹具磨削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夹具磨削法:指将工件至于成形夹具上,利用夹具调整工件的位置,使工件在磨削过程中作定量移动或转动,由此获得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在机械制造业中,利用电子数字计算机通过各种数值控制机床和设备,自动完成离散产品的加工、装配、检测和包装等制造过程。 2.模具机械加工的主要方法有那几种 答: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钻削加工、刨削和插削加工等 3.了解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削和插削加工、磨削加工用于模具加工的主要加工对象以及正常条件所能达到的技术要求 车削加工:对象:圆盘类、轴类零件的加工。如导柱、导套、顶杆、模柄等,技术要求:加工精度达IT6-IT8,粗糙度Ra=。 铣削加工:对象:利用不同类型的铣刀和附件(分度头、回转台)以及工装夹具可加工各种平面、斜面、沟槽、台肩、型腔和孔。加工精度可达IT10-IT8,Ra=刨削加工:主要加工对象为模具零件的外形。加工精度:IT10,μm 插削加工:主要加工对象为模具零件的成形内孔。加工精度:IT10,μm 磨削加工:加工对象为模具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型腔、型面,导柱的外圆,导套的内外圆表面及模具零件接触面。加工精度:磨削平面可达IT5~IT6,~μm,内圆可达IT6~IT7,~μm(高精度磨削可达更高精度和更低的表面粗糙度~μm ),外圆可达 IT5~IT6,~μm。 4.常用的仿形加工方法有哪些 答:仿形车削、仿形铣削加工、仿形磨削 5.仿形铣削要做哪些工艺准备 答:制作靠模、选择适当的仿形触头,将毛坯粗车成形、并留有较少的加工余量 6.了解常用的模具精密加工方法以及所能达到的技术要求(个人意见) 答:电火花加工、高速切削加工、磨削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等

OLED制备工艺报告

目录 1激光热转印 (2) 1.1激光热转印方法: (2) 1.2 LITI OLED显示器的性能 (3) 1.3 采用LITI工艺的主要厂商 (3) 1.4 LIPS工艺 (4) 2 喷墨打印 (5) 2.1 喷墨打印技术工艺 (5) 2.1.1聚合物溶液 (5) 2.1.2精确的定位 (6) 2.1.3薄膜厚度均匀性 (6) 2.2 喷墨打印技术的应用 (7) 2.3 喷墨打印设备研发情况 (7) 2.4 喷墨打印的发展趋势 (9) 2.4.1全打印 (9) 2.4.2超声打印头 (9) 2.4.2小分子 (9) 3热发泡式 (10) 3.1 Kateeva公司的T Jet TM技术 (10) 3.2总结 (11)

1激光热转印 激光热转印(Laser Induced Thermal Imaging,LITI)技术是一种全彩色AMOLED像素图形制造技术。LITI技术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如精度高、可靠性好、转印的薄膜厚度均匀、具有多层薄膜叠加转移能力、分辨率高以及易于在大尺寸基板上生产等。LITI方法既可以使用热蒸发小分子材料也可以使用可溶性旋涂材料,是制造高分辨率、大尺寸全彩色AMOLED的理想方法。激光感应热成像(即激光热转印)方法是利用一套供体胶片、一组高精度的激光曝光系统和一副衬底来完成的。激光成像系统由激光器、光波调节器、校准与光束扩张光学组件、衰减器、电流计和f-θ扫描透镜组成。 LITI过程描述如下:首先,将热转印的供体压在基质上,供体与受体表面必须紧密接触。然后,用激光束对供体的成像模板进行曝光,结果成像图案从供体接触面向传输层(光发射材料)释放,并附着在传输层的受体接触面上。最后,将使用过的供体剥离,这样在曝光区内的高分辨率条纹就被转印了。为了形成全彩色的显示,顺序使用红、绿、兰3种供体胶片。LITI转印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激光寻址高分辨率图形处理方法,例如,转印胶片的厚度极其均匀,多层叠的转印能力及具有可扩展性的大尺寸母板玻璃等等。由于这是一种干法工艺,所以LITI转印不受转印层可溶性物质的影响。因此,我们能够提出衬层的可溶性空穴传输层的解决办法,并提高OLED的性能。LITI成像方法提供了具有极好的厚度均匀性的平直、光滑和均匀的成像条纹。光发射材料能够通过旋涂、丝网涂敷、或真空喷镀等方法涂敷到供体胶片之上。LITI成像精度高于±2.5μm,这种特殊的精度是LITI转印技术的一个与众不同的优点。采用LITI技术,能够获得超过200ppi的极高分辨率图像。与传统的精密掩膜板方法(极限分辨率为150ppi)相比,这是一个显著的性能特点。 1.1激光热转印方法: LITI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施主薄膜(Donor film)的结构可分为3层:聚合物基板、光热转换层和OLED材料层。OLED 材料层的制作可采用常规的热蒸镀方法或溶解在溶剂中旋涂成膜。在激光转印过程中.光热转换层(Light-to-Heat Conversion,LTHC)吸收激光能量,转化为热能。使激光照射部位的OLED 材料层脱离施主薄膜,转印到基板上。LITI的工作机制主要是黏附/脱离,其间也有很弱的烧

彩色电子书

彩色电子书2010-07-07

目录 1 彩色电子书概述 (4) 1.1 什么是电子书 (6) 1.2 电子书发展的趋势 (6) 2 电子书技术分析 (7) 2.1 电泳技术 (7) 2.1.1 技术介绍 (7) 2.1.2 技术的发展 (8) 2.2 CLD(胆固醇液晶) (9) 2.2.1 介绍 (9) 2.2.2 技术厂商 (9) 2.3 IMoD(干涉仪调节器显示技术) (10) 2.3.1 技术介绍 (10) 2.3.2 技术厂商 (11) 2.4 三大显示技术比较 (11) 3 彩色电子书阅读器 (13) 3.1.1 高通Mirasol彩色电子阅读器 (13) 3.1.2 富士通FLEPia彩屏电子书 (14) 3.1.3 普利司通13.1吋屏彩色电子书 (14) 3.1.4 液晶彩色电子书阅读器 (14) 4 电子书前景分析 (16) 4.1 当前的市场 (16)

4.2 发展前景 (16) 5 彩色电子书相关资讯 (18) 5.1 爱普生发布彩色E-Ink电子墨水屏幕控制芯片 (18) 5.2 高通推Mirasol彩色电子墨水技术电子书产品 (19) 5.3 高通联手正崴欲取代元太EINK (20) 5.4 汉王2010年有意生产彩色电子书 (21) 5.5 彩色阅读革命全新彩屏电子书行业浅谈 (22) 5.6 当下电子书行业的困局与开拓 (23) 5.7 谁将主导电子书市场 (29)

1研究概述 1.1研究背景 今年以来,电子书阅读器成为IT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就国外来说,亚马逊依靠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的热卖,带动电子书的销售首次超过了纸质书的销售,而KINDLE自2007年底推出以来,截止2009年底已经销售了300万台,在美国出现了电子书阅读器带动用户阅读量提高的现象。 就中国来说,大陆最先推出电子书阅读器的汉王科技,在2009年占据了中国电子书阅读器销售量的七成以上,成为中国IT市场中引人注目的焦点。更有专业人士乐观地估计,电子书阅读器最终将取代纸质书的销售,2010年全球电子书阅读器将达到1200万台,比其2009年全球的382万台增加200%以上。 不过随着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的推出,电子书阅读器的市场预期发生了变化,首先是Ipad强大的功能以及对各种电子书阅读格式的支持,使得以E-ink电子墨水技术为主的主流阅读器销量剧减,亚马逊、Sony、汉王等公司不得不大幅调价以应对平板电脑的冲击。其次,针对强大的阅读市场需求,手机生产商、MP4生产商等纷纷推出具有多功能阅读的终端产品,来抢占电子阅读器市场。再加上现有的电子阅读器只有黑白显示功能,无法满足用户阅读彩色杂志、报纸等需求,广告商亦无法利用电子书阅读器进行广告宣传。因此,电子书阅读器的市场预期逐步减小,甚至有人已经对其未来发展产生

特种印刷

第一章总论 1、特种印刷定义: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之总称 2、特种印刷定的主要特征:(1)感念的相对性(2)印刷过程中的特殊性(3)印刷设备的专注性(4)承印物的多样化 3、特种印刷的分类及应用:(1)作为特种印刷的基础印刷技术(2)制作生活媒体的印刷技术(3)制作生产媒体的印刷技术(4)制作社会活动媒体的印刷技术 第二章静电印刷 1、静电印刷的定义:是不借助压力,而用异性静电相吸的原理获取图像的印刷方式 2、静电印刷类型:(1)静电平版印刷(2)静电凹版印刷(3)静电丝网印刷(4)静电复印(5)静电植绒 3、静电平版印刷的装置是由印版滚筒、印版、放电极、调色剂料斗及加热器等组成 4、原理:印版经过放电极,图文带电,空白不带电,图文部分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吸附油墨,当转过下电极时,油墨会在电场力作用下转移到承印物上,经过加热器后使图文固着 4、主要特点:(1)印刷装置机构简单,并便于操作(2)不使用液体油墨,有利于印刷环境的改善与安全(3)调色剂通过热熔而固化,不易产生背面蹭脏故障(4)不设润湿装置和干燥装置,没有水墨平衡问题,印品不会产生大的伸缩 5、应用:用于印刷伸缩性较大的承印材料 6、粉末油墨的性能:(1)良好的带电性(2)粉末颗粒的均匀性(3)粉末本身的填充性(流动性)(4)定影时对承印物表面的粘着性 7、影响粉末油墨流动性的主要因素:(1)粉末油墨颗粒的形状(2)粉末的粒度(3)粉末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能 8、网屏线数:40线\cm;常用加网角度:0度、45度、75度、90度 9、印刷过程:填充粉末油墨→电晕放电→放承印物→电极反接→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加热 10、静电丝网印刷的主要特征:(1)可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进行印刷(2)网版与承印物之间的距离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调整,一般以50mm左右为宜(3)承印物处在高温条件下(400-500摄氏度)也可以进行印刷(4)使用快干油墨可进行多色印刷,同时墨层较厚,印品的立体感较强 11、光导体在暗处是绝缘体,在光照时是导体 12、光导体种类: 单纯元素:C、B、Ge、S、Se、Te 硫化物:ZnS、CaS(硫化镉)、PaS(硫化铅) 硒化物:硒锌氧化物:ZnO、PbO、TiO2 有机光导体:已烯长唑 13、复印机用的光导体:栖、氧化锌、硫化镉、二氧化钛 14、复印机分类:(1)按显影方式分为:干式显影法和湿式显影法 (2)按印刷方式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

3D打印机在陶瓷行业上的应用分析

我们知道,陶瓷是一种传统的无机材料,精美实用,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硬而脆的特点使陶瓷材料加工成形尤其困难,传统陶瓷制作工艺只能制造简单三维形状的产品,而且成本高、周期长。陶瓷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复杂陶瓷产品制作成为可能,3D打印技术所具有的操作简单、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给陶瓷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材料及使用 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低密度、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等优异特点,是三大固体材料之一。现在陶瓷3D打印制作的主要有氧化铝陶瓷、氧化锆陶瓷、磷酸钙陶瓷等。 二、用途广泛的陶瓷材料

陶瓷3D打印可以制作结构复杂、高精度的多功能陶瓷,在建筑、工业、医学、航天航空等领域将会得到广泛的使用,在陶瓷形芯、骨科替代物、催化器等方向具有很好的使用未来,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配料 根据成形技术和最终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一般包括陶瓷粉末、粘结剂、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用于3D打印的陶瓷材料形态包括: 浆料,陶瓷成分与其他溶剂及添加剂的混合物,通过物理、化学的方式成形; 陶瓷丝材,用于熔融堆积工艺; 陶瓷粉末,陶瓷粉末、矿化物、粘结剂等的混合物,用于激光烧结、粘接等; 陶瓷薄片,片压成形、粘接。 3D打印成形 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陶瓷零件成形,得到特定形状结构的陶瓷坯体。具体方式见后文对各种陶瓷3D打印成形技术的介绍。 坯体后处理

对陶瓷坯体进行清洗、表面增强、修复、干燥等后处理,使坯体的强度、精度等性能达到要求,有利于之后的热处理环节。 脱脂和烧结 将完好的坯体放入炉子中,按照设定好的温度制度、焙烧气氛和压力进行热处理。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加热到600多℃脱去坯体中的有机物,这是十分敏感容易出现缺陷的阶段;加热到1000多℃实现致密化、形成陶瓷,这是晶粒长大、晶界形成、实现陶瓷强度的过程,决定着制品的最终性能。烧结完成等冷却后便可得到最终的陶瓷产品了。 陶瓷3D打印成形技术 现在陶瓷3D打印成形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喷墨打印技术(IJP)、熔融沉淀技术(FDM)、分层实体制造技术(LOM)、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 和立体光固化技术(SLA)。运用这些技术打印得到的陶瓷坯体经过高温脱脂和烧结后便可得到陶瓷零件。根据成形方式和运用原料的不一样,每种打印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发展程度也有差距。 喷墨打印技术(IJP) 主要分为三维打印和喷墨沉积法。三维打印是由MIT开发出来的,首先将粉末铺在工作台上,通过喷嘴把粘结剂喷到选定的区域,将粉末粘结在一起,形

TFT-LCD制程中吸盘Mura分析及改善研究

TFT-LCD制程中吸盘Mura分析及改善 研究 摘要:IJP液晶喷涂工艺和采用D-PSC的真空贴合系统是目前TFT-LCD生产中,ODF工艺的最新技术,两者的结合对常见不良和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但也出现了新的吸盘Mura不良。通过分析和实验,确认了不良改善的方法,并据此反推和验证了关于不良真因的推测。 Key:液晶喷涂;D-PSC;吸盘Mura 一、引言 TFT-LCD行业的传统液晶灌注工艺为液晶滴下工艺。其原理类似针管注射,单滴最小滴下量约为0.15mg。这种方式滴下的液晶,需要在贴合后由单滴扩散为整面,均一性较难控制。而新型的IJP液晶喷涂工艺类似喷墨打印,以电压控制上千个针孔的压电陶瓷开闭,单滴滴下量可小至0.00004mg,使液晶天然具有较好的均一性。

真空贴合系统上基板在真空环境中的吸附方式包括ESC(静电吸附盘)、PSC (物理吸附盘)等。分布式物理吸附盘(D-PSC)则是最新技术,在保证吸附能力的情况下,因为吸附面积小,使基板的剥离变得容易。 以上两者均被运用到最新型的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中,对ODF产线常见的滴下痕、四角真空泡、块状Mura、贴合掉片等不良有明显的改善,提升了产线的良率。 二、不良现象 随着新技术的运用,新的不良也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不良现象是规则排列的白色的小圆形Mura,位置与真空贴合设备的D-PSC完全一致,被命名为吸盘Mura。 通过收集发生异常的基板的履历及制程数据,与正常基板对比后发现,基板在真空贴合设备内停留的时间越长,异常的发生率越高:正常制程时间下,发生率约0.1%,超过2倍制程时间后,发生率高达6.4%。 三、解析 根据经验,与设备机构相关的Mura类异常可能因为以下原因产生:①静电;②盒厚差异;③液晶成分变化。为了确定异常产生原因,对异常基板和正常基板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测量。 通过调取设备静电监控数据,发现异常基板与正常基板之间,静电数据无明显差异。关闭除静电棒,进行恶化实验,异常现象并未加重或减弱,可以排除静电影响。

特种印刷技术试题

特种印刷技术 [填空题] 1特种印刷的主要特征()、()、()和()。 参考答案:概念的相对性;印刷过程的特殊性;印刷设备的专用性;承印物的多样性 [填空题] 2根据所用版材和制版工艺过程不同,可将柔性版分为两大类()和()。 参考答案:橡胶版;树脂版 [填空题] 3喷墨印刷的优点有()、()、()、印刷装置的小型化和轻型化。 参考答案:无噪声无印版印刷;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 [填空题] 4玻璃印刷油墨主要()、()、()和金液、银液、金膏等。 参考答案:有玻璃颜料油墨;热塑性油墨;彩虹釉 [填空题] 5药品包装用铝箔印刷,在铝箔印刷文字图案后还需涂一层()和()。 参考答案:油墨保护剂;粘合剂 [填空题] 6移印机主要由()、()、()和印刷台等组成。 参考答案:印版装置;刮墨刀;移印头 [填空题] 7移印胶头的主要起()和()的功能。 参考答案:油墨图像的载体;实现曲面印刷 [填空题] 8全息图像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立体性;存储性;保密和防伪性 [填空题] 9彩色喷墨打印纸的主要性能要求()。 参考答案:吸墨速度快,墨滴不扩散 [填空题] 10立体印刷的印后加工方式有()、()和()。 参考答案:平压贴合法;辊式贴合法;后贴法 [填空题] 11集成电路通常厚膜电路选择(),如果需要散热条件更好的基片则可选择()。 参考答案:96%的氧化铝陶瓷基片;氧化铍基片 [填空题] 12印刷集成电路浆料一般由()和()组成。 参考答案:贵金属;低熔点玻璃 [填空题] 13按印刷后图文是否可见,可将荧光油墨分为()和()两种。 参考答案:有色荧光油墨;无色荧光油墨 [填空题] 14不干胶材料有()、()和()组成。 参考答案:表面基材;压敏胶层;基层 [填空题] 15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和()。 参考答案:智能标签;射频天线;阅读器 [填空题] 16证件卡上信息常包含公共信息和个人资料两部分,公共信息多以()为主要写入方式;而个人资料则靠()、转移、()或电、光录入。 参考答案:印刷技术;打印;磁

一种基于FDM-3D打印机改进喷嘴的流-固耦合模拟分析

一种基于FDM-3D打印机改进喷嘴的流-固耦合模拟分析王占礼;高山山;陈延伟;任元 【摘要】针对FDM-3D打印机在打印熔融ABS材料过程中发生的流涎现象,对打印机喷嘴的结构进行改进和重新设计,在喉管的末端腔部加入网格结构增大熔融丝材的沿程阻力,使其在没有施加挤出力时不能因丝材熔融产生的体积膨胀力而发生流涎(拉丝)现象.将所建的模型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用该软件中的流体计算软件模块—Fluent对流经喷嘴的流体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速度的云图和相关曲线,并对其进行分析.用静力学结构分析模块—Static Structural对流体作用后的新型喷嘴结构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得到新型喷嘴结构的应力、应变的云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新型喷嘴结构能够减轻打印机在启停、打印过程中和更换喷头时产生的流涎现象.研究成果可以为FDM-3D打印机喷嘴结构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制造业自动化》 【年(卷),期】2018(040)003 【总页数】6页(P47-52) 【关键词】FDM-3D;喷嘴;体积膨胀力;流涎现象;Fluent;Static Structural 【作者】王占礼;高山山;陈延伟;任元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22 0 引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3D打印(3Dprinting)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增材制造技术,被称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在1990年,3D打印技术 作为一种先进的快速成型技术出现,由于它在缩短新产品的生产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使企业能够快速的制造出成品,提高市场竞争力[1]。 目前,3D打印技术主要有喷墨打印技术(Ink jet printing,IJP)、熔化沉积成型技术(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光固化成型技术(Stereo lithography,SLA)、分层实体制造技术(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LOM)和激光选区烧结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2],其中熔化沉 积成型是发展最为快速的技术。3D打印技术包括各种各样的制造技术,它们都是根据数据控制材料沉积(一层一层的)去制造各种各样的几何结构[3]。美国材料 与试验协会将增材制造定义为“通过3D模型数据用材料一层一层的制造实体的过程,与减材制造相反”,不需要用机械加工和构想的传统工艺设计过程[4]。近些 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3D打印技术在中国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并在航空航天、军工、医疗、汽车等领域都得了广泛的应用[5]。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商用CFD的日趋成熟,数值模拟因其具有高效、成本低 等优点被频繁的用于流体的优化设计中[6]。数值方法求解CFD(computational fliud dynamics)模型的基本思想是:用一系列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值的集合来代替原有空间和时间坐标中连续的物理量的场,通过一定的原则建立起这些离散点上变量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称为离散方程,discretization equation),求解代数方程以获得所求解变量的近似解。本文首先用SolidWorks建立新型喷嘴的三维模型,然后对流经喷嘴的熔融ABS材料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喷嘴进行流-固耦合分析,获

关于陶瓷3D打印技术

关于陶瓷3D打印技术 陶瓷是一种传统的无机材料,精美实用,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硬而脆的特点使陶瓷材料加工成形尤其困难,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只能制造简单三维形状的产品,而且成本高、周期长。陶瓷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复杂陶瓷产品制备成为可能,3D打印技术所具有的操作简单、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给陶瓷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外已有很多研究,出现了3DCeram、Lithoz等专注陶瓷3D打印的公司。目前国内陶瓷3D打印技术还不够成熟,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科研单位正在钻研,也涌现出了十维科技等敢于探索的企业。 材料及应用 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低密度、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等优异特性,是三大固体材料之一。目前陶瓷3D打印制备的主要有氧化铝陶瓷、氧化锆陶瓷、磷酸钙陶瓷等。 用途广泛的陶瓷材料 陶瓷3D打印可以制备结构复杂、高精度的多功能陶瓷,在建筑、工业、医学、航天航空等领域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陶瓷形芯、骨科替代物、催化器等方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l,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配料 根据成形技术和最终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一般包括陶瓷粉末、粘结剂、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用于3D打印的陶瓷材料形态包括: 浆料,陶瓷成分与其他溶剂及添加剂的混合物,通过物理、化学的方式成形; 陶瓷丝材,用于熔融堆积工艺; 陶瓷粉末,陶瓷粉末、矿化物、粘结剂等的混合物,用于&光烧结、粘接等; 陶瓷薄片,片压成形、粘接。 3D打印成形 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陶瓷零件成形,得到特定形状结构的陶瓷坯&。具体方法见后文对各种陶瓷3D打印成形技术的介绍。 坯体后处理 对陶瓷坯体进行清洗、表面增强、修复、干燥等后处理,使坯体的强度、精度等性能达到要求,有利于之后的热处理环节。 脱脂和烧结 将完好的坯体放入炉子中,按照设定好的温度制度、焙烧气氛和压力进行热处理。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加热到600多℃脱去坯体中的有机物,这是十分敏感容易硐秩毕莸慕锥危患尤鹊1000多℃实现致密化、形成陶瓷,这是晶粒长大、晶界形成、实现陶瓷强度的过程,决定着制品的最终性能。烧结完成等冷却后便可得到最终的陶瓷产品了。 陶瓷3D打印成形技术 目前陶瓷3D打印成形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喷墨打印技术(IJP)、熔融沉淀技术(FDM)、分层实体制造技术(LOM)、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 和立体光固化技术(SLA)。使用这些技术打印得到的陶瓷坯体经过高温脱脂和烧结后便可得到陶瓷零件。根据成形方法和使用原料的不同;每种打印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发展程度也有差距。 喷墨打印技术(IJP) 主要分为三维打印和喷墨沉积法。三维打印是由MIT开发出来的,首先将粉末铺在工作台上,通过喷嘴把粘结剂喷到选定的区域d将粉末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层,而后,工作台下降,填粉后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做出整个部件。所用的粘结剂有硅胶、高分子粘结剂等。三维打印法可以方便地控制陶瓷坯体的成分和显微结构,但是坯体需要后处理,而且精度低、强度低。

液晶滴下制程IJP、MPP工艺差异及工艺难点分析

液晶滴下制程IJP、MPP工艺差异及工艺难点分析 作者:叶宁戴明鑫李广圣 来源:《现代盐化工》2017年第06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ODF液晶滴下制程中IJP及MPP两种常用工艺的差异,阐述了IJP工艺液晶挥发性问题以及MPP工艺液晶扩散问题,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关键词:LCD;;ODF;IJP;MPP;液晶挥发;液晶扩散 近年来,随着ODF工艺的广泛应用,发展出了多种液晶滴下方式,IJP和MPP便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滴下工艺。本研究首先分析两种工艺的技术差异,然后阐述各自在实际生产运用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及相应措施。 1 IJP与MPPI艺差异 1.1 IJP、MPP工艺概述 喷墨印刷(Ink Jet Printing,IJP)工艺,喷涂Head中集成上千个微型Nozzle,以电压控制各Nozzle压电陶瓷的开闭,以挤压的方式实现每个Nozzle液晶喷出,如图1所示。该方式单Shot滴下量可小至0.00003~0.00012mg,因此,理论上可实现任意Pattern的喷涂,如图2所示。 微型活塞泵(Micro Plunger Pump,MPP)通过马达驱动Plunger进行吸引吐出动作,实现Dot滴下,如图3所示。采用MPP Dot滴下,单Shot最小滴下量约为0.15mg,如图4所示。 1.2设备性能差异 如表1所示,IJP与MPP工艺所用设备在设备性能方面存在差异。 在滴下精度方面,IJP工艺设备在总滴下量为100mg时可保证±0.2%的滴下精度,而MPP 工艺设备在总滴下量为4mg时即可保证,可见,MPP工艺在单Head的滴下精度管控上更易实现。 IJP工艺在滴下位置精度的管控上优于MPP工艺。如前文所述,IJP所用Head由众多微型Nozzle组合而成,实行面状喷涂,相对于MPP的Dot状滴下,IJP工艺可对滴下位置进行更加精确的调整、管控。

OLED主要概念danan

1、名词解释 HOMO能级和LUMO 能级、电荷迁移率、量子效率、对比度、显色指数、波导效应HOMO & LUMO:已占有电子的能级最高的轨道称为最高已占轨道,用HOMO 表示。未占有电子的能级最低的轨道称为最低未占轨道,用LUMO表示。HOMO、LUMO 统称为前线轨道,处在前线轨道上的电子称为前线电子。 HOMO: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LUMO:Lower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电荷迁移率:迁移率是指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在单位电场作用下的平均漂移速度,即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运动速度的快慢的量度,运动得越快,迁移率越大;运动得慢,迁移率小。电子迁移率是衡量半导体光电材料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有机半导体的电荷迁移率都比较小,一般在10—4cm2/Vs 量子效率:OLED发光属于电流驱动,量子效率指发出光子数目与注入电子数目的比率外部量子效率指在观测方向,射出器件表面的光子数目与注入电子数目的比率。 对比度: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好的对比率120:1就可容易地显示生动、丰富的色彩,当对比率高达300:1时,便可支持各阶的颜色。但对比率遭受和亮度相同的困境,现今尚无一套有效又公正的标准来衡量对比率,所以最好的辨识方式还是依靠使用者眼睛。 显色指数(color rendering index)显色指数越大,越能真实反映物体的本来颜色。太阳光和白炽灯均辐射连续光谱,物体在太阳光和白炽灯的照射下,能显示出它的真实颜色,但当物体在非连续光谱的照射下,颜色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我们把光源对物体真实颜色的呈现程度称为光源的显色性。显色指数,就是用来表示显色性优劣的系数. 波导效应:光被局限于介质内的模式又可称为波导效应,缩小介质的厚度可以降低此模式。 2、什么是OLED?画出一个基本的OLED的器件结构图,并简述其发光机理

曲面产品彩色印刷方法

曲面产品彩色印刷方法 很多有创意的印刷产品通常具有曲面彩色外观,因此其表面彩色印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曲面产品彩色印刷的技术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传统方法主要有曲面丝网印刷、移印和成型物凸版胶印等,适合印刷简单、规则的曲面产品;现代方法包括3D彩色打印、旋转体表面喷墨打印和立体喷墨打印,用于打印复杂、不规则的曲面产品。最后本文分析了曲面印刷的装备、工艺现状,预测了未来曲面产品彩色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 精美创意的曲面产品以其个性化造型、色彩绚丽和承载特定功能,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然而,其不规则曲面特征使得常规印刷技术难以直接对产品着色。因此,国内外学者以及科研人员纷纷采用不同方法研究曲面产品的彩色印刷问题,不断推动曲面产品彩色印刷技术的蓬勃发展。 曲面印刷是指对外形呈曲面的承印物进行印刷的印刷 方式总称。根据曲面印刷的发展阶段不同,曲面彩色印刷分为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传统方法根据曲面油墨转移方式不同,分为曲面丝网印刷、移印和成型物凸版胶印等几种类型。现代方法则依据承印物的空间运动形式不同,分为3D彩色

打印、旋转体表面喷墨打印和立体喷墨打印方法。 传统曲面印刷技术 1.曲面丝网印刷 曲面丝网印刷是除平面之外诸如塑料圆筒、圆柱、圆锥、变形曲面等的丝网印刷。曲面丝网印刷的原理是承印物在某一位置,以某一中心线为轴进行旋转的印刷,承印物转动量和印版运动量是相同的,并且保持同步运行,在其中心线上通过刮板的加压运动而进行印刷。由于印刷面为非平面,其印刷方法、特点和平面印刷相比有很大不同,其印刷难度也较平面印刷大得多,因此印刷中的装备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曲面丝网印刷机主要有3类:手动曲面印刷机、半自动曲面印刷机和全自动曲面印刷机。不同机型的曲面丝网印刷的工作特点及分析见表1。 为提高曲面丝网印刷技术的质量与效率,不少研究人员进行了尝试。如汪昌进制作了活面丝网版,纯手工拉紧印版紧贴承印物上进行丝网印刷,获得塑料桶、纯净水桶、脸盆、热水瓶、杯、碗、盘等印品。该种方法操作方便,对承印物的要求灵活,体积能大能小,数量可多可少,具有成本低廉、节约能源的优点。针对不规则曲面或者有异物突出的承印物,手动曲面丝网印刷机难以进行图案印制,代棋帆等人改进了手动曲面丝网印刷机,在印刷底板的表面开槽和打孔,将地板平面制成上下等宽的两条凹槽,左右同样开槽并各打两个

CAD工业设计考试试题含答案

CAD工业设计考试试题含答案 1、( )是用来支承轴的标准部件。 A、键 B、齿轮 C、滚动轴承 D、销 答案:C 2、关于螺距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螺距误差既会影响螺纹的旋合性也会影响连接螺纹的可靠性 B、螺距误差包括累积误差和局部误差两部分 C、螺距的局部误差与旋合长度有关,而累积误差与旋合长度无关 D、将螺距误差换算成中径的补偿值,称为螺距误差的中径当量答案:C 3、既支承回转零件,有传递动力的轴称为( ) A、心轴 B、转轴 C、传动轴 答案:B 4、关于杠杆百分表的使用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杠杆百分表体积较小,且杠杆测头的位移方向可以改变 B、尤其适用于小孔的测量 C、在机床上校正工件时使用灵活 D、杠杆百分表的测头必须垂直于工件被测表面 答案:D 5、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轴颈尺寸属于( ) A、直接测量、绝对测量 B、直接测量、相对测量 C、间接测量、绝对测量 D、间接测量、相对测量 答案:A 6、表示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 )。 A、零件图 B、装配图 C、轴侧图 D、三视图

答案:B 7、( )是一组图形的核心,画图和看图都是从该图开场的。 A、主视图 B、俯视图 C、左视图 D、右视图 答案:A 8、当同一机件上有几个被放大的局部时,应用( )数字。 A、阿拉伯 B、罗马 C、英文 D、中文 答案:B 9、对于机件的肋、轮辐及薄壁等,如按纵向剖切,这些构造都不画剖面符号,而用( )将它们与其邻接局局部开。 A、粗实线 B、细实线 C、虚线 D、细点画线 答案:A 10、下列哪一项不是3D打印抛光机控制系统组成部分?( ) A、开关控制 B、时间控制 C、适度控制 D、温度控制 答案:C 11、3DP技术使用的原材料是。( ) A、金属材料 B、粉末材料 C、高分子材料 D、光敏树脂 答案:B 12、用百分表测量工件的长度尺寸时,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是( ) A、直接测量、绝对测量 B、直接测量、相对测量

CAD工业设计单选试题+答案

CAD工业设计单选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根据国标GB/T 131-1993,需要发兰的表面,对其粗糙度Ra值的要求一般为( ) A、>1.25~2.5µm B、>0.63~1.25µm C、>5~10µm、 D、>2.5~5µm 正确答案:D 2、自机床设备中,最常用的轴是( )。 A、曲轴 B、传动轴 C、转轴 正确答案:B 3、球墨铸铁牌号QT400-15中的两组数字分别表示( )。 A、强度和韧性 B、强度和硬度 C、硬度和塑性 D、强度和塑性 正确答案:D 4、在机器中,支承传动零件、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最基本零件是( ) A、齿轮 B、箱体 C、轴 正确答案:C 5、单击新建图标后,如何开启新的零件文件( ) A、选择一个零件模板 B、选择一个装配体模板 C、任意选择一个模板 D、选择一个工程图模板 正确答案:A 6、金属材料化学热处理与其他热处理方法的根本区别是( )。 A、加热温度 B、成分变化

C、组织变化 D、性能变化 正确答案:B 7、LOM打印技术的缺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前、后处理费时费力 B、材料浪费严重且材料种类少 C、制造中空结构件时加工困难 D、表面质量差,制件性能不高 正确答案:C 8、用灰铸铁制造的机床导轨,为提高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应采用( )。 A、高温淬火 B、渗碳+低温回火 C、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 D、等温淬火 正确答案:C 9、用于制造渗碳零件的钢称为( )。 A、渗碳钢 B、结构钢 C、工具钢 D、合金钢 正确答案:A 10、关于量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量具可分为标准量具和通用量具两种 B、量具没有传动放大系统 C、量具只能与其他计量器具同时使用 D、量具的结构一般比较简单 正确答案:C 11、3D打印前处理不包括?( ) A、切片处理 B、模型近似处理 C、画面渲染 D、构造3D模型 正确答案:C

CAD工业设计考试试题含答案

CAD工业设计考试试题含答案 1、()是用来支承轴的标准部件。 A、键 B、齿轮 C、滚动轴承 D、销 答案:C 2、关于螺距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螺距误差既会影响螺纹的旋合性也会影响连接螺纹的可靠性 B、螺距误差包括累积误差和局部误差两部分 C、螺距的局部误差与旋合长度有关,而累积误差与旋合长度无关 D、将螺距误差换算成中径的补偿值,称为螺距误差的中径当量答案:C 3、既支承回转零件,有传递动力的轴称为() A、心轴 B、转轴 C、传动轴 答案:B 4、关于杠杆百分表的使用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杠杆百分表体积较小,且杠杆测头的位移方向可以改变 B、尤其适用于小孔的测量 C、在机床上校正工件时使用灵活 D、杠杆百分表的测头必须垂直于工件被测表面 答案:D 5、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轴颈尺寸属于() A、直接测量、绝对测量 B、直接测量、相对测量 C、间接测量、绝对测量 D、间接测量、相对测量 答案:A 6、表示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 A、零件图 B、装配图 C、轴侧图 D、三视图

答案:B 7、()是一组图形的核心,画图和看图都是从该图开场的。 A、主视图 B、俯视图 C、左视图 D、右视图 答案:A 8、当同一机件上有几个被放大的局部时,应用()数字。 A、阿拉伯 B、罗马 C、英文 D、中文 答案:B 9、对于机件的肋、轮辐及薄壁等,如按纵向剖切,这些构造都不画剖面符号,而用()将它们与其邻接局局部开。 A、粗实线 B、细实线 C、虚线 D、细点画线 答案:A 10、下列哪一项不是3D 打印抛光机控制系统组成部分?() A、开关控制 B、时间控制 C、适度控制 D、温度控制 答案:C 11、3DP技术使用的原材料是。() A、金属材料 B、粉末材料 C、高分子材料 D、光敏树脂 答案:B 12、用百分表测量工件的长度尺寸时,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是() A、直接测量、绝对测量 B、直接测量、相对测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