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知识要点归纳

合集下载

数与代数知识点

数与代数知识点

知识点一:整数1, 整数的范围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或者说整数由正整数, 零, 负整数组成。

(1)自然数自然数的意义: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0,1,2,3,4,5,…..叫做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若干个“1”组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1也是最小的一位数。

“0”的含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在计数中起占位作用,表示该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

“0”还可以表示起点, 分界点等。

“0”是最小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两种意义:假如一个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就叫基数;假如一个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就叫序数。

(2)正数正数的定义以前学过的8, 16, 200……..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正数的写法和读法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例如:+8读作:正八。

“+”号一般可以省略不写。

(2)负数负数的定义像-1, -5, -132……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一”叫负号。

负数的写法和读法负数前面加“一”号,例如:-15读作:负十五。

数字越大的负数反而越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整数及自然数的联系及区分自然数全是整数,整数不全是自然数,还包括负整数。

2,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分级依据我国的计数习惯,整数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个位, 十位, 百位, 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 十万位, 百万位, 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位;亿位, 十亿位, 百亿位, 千亿位是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计数单位整数, 小数都是依据十进制写出的数,其中一(个), 十, 百…….是整数的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是按肯定依次排列的。

数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如9357中的“5”在右起第二位,即“5”所在的数位是十位。

位数指一个数是由几个数字组成,是含有数位个数,如1234占有四个数位,就是四位数。

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是指满十进一,十个一进为十,十个十进位百,十个百进为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与代数知识点

数与代数知识点

数与代数知识点知识点一整数1、整数的定义:像-3,-2,-1,0,1,2……这样的数称为整数。

在整数中大于零的数称为正整数,小于零的数称为负整数。

正整数、零与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整数的范围:除自然数外,整数还包括负整数。

但在小学阶段里,整数通常指的是自然数。

3、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知识点二自然数1、自然数的定义: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作自然数。

2、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3、“0”的含义: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但并不是说“0”只表示没有物体,它还有多方面的含义。

知识点三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1、数位不同的正整数的比较方法: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

2、数位相同的正整数的比较方法: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依次类推直到比较出数的大小。

知识点四整数的改写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一个比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较大的多位数直接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另一种是根据需要省略万位或亿位的尾数,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知识点五倍数和因数。

1、倍数和因数的定义:自然数a(a≠0)乘自然数b(b≠0),所得的积c就是a和b的倍数,a和b就是c的因数。

2、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知识点六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互质数1、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数与代数知识点

数与代数知识点

数与代数知识点数与代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涵盖了从基础的数字运算到复杂的代数方程等广泛的内容。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还是在科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数与代数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数与代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数的概念1、自然数自然数是指从 0 开始,依次为 0、1、2、3、4……的整数。

它们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数,用于计数和表示物体的数量。

2、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例如-3、-2、-1、0、1、2、3 等。

整数的范围比自然数更广,用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的正负、海拔的高低等。

3、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例如 1/2、3/4 等。

分数可以用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4、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例如 05 可以表示为 1/2,125 可以表示为 5/4。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测量和计算中经常用到。

二、数的运算1、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

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在进行四则运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内的。

2、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乘法分配律:a ×(b + c) = a × b + a × c这些运算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简便地进行计算。

三、代数式1、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

例如,用 a 表示一个任意数,那么 a + 5 就可以表示比 a 大 5 的数。

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一、数的认识。

1. 整数。

- 自然数:像0、1、2、3……这样的数叫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包括0和正整数。

- 整数的数位顺序表:从右到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计数单位分别是一(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例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 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如3005读作三千零五。

- 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 整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例如,5678>3456,89>78。

2. 小数。

- 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例如,0.3表示十分之三。

-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0.01;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0.001……-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如3.25读作三点二五。

- 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如3.2 = 3.20。

- 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大的数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以此类推。

例如,3.56>3.28。

3. 分数。

-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例如,把一个蛋糕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1)/(4)。

初中数学代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代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代数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知识一、数与代数A、数与式:1、实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②0不能作除数;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3、代数式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合并同类项: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②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③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4、整式与分式A、整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幂的运算:AM+AN=AM+NAMN=ANMNA/BN=AN/BN 除法一样;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公式两条:平方差公式 / 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除法:①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分式:①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么这个就是分式,对于任何一个分式,分母不为0;②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分式的运算: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加减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②异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②使方程的分母为0的解称为原方程的增根;B、方程与不等式1、方程与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为2的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大家已经学过二次函数即抛物线了,对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图象中表示等等,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Y的0的时候就构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数中,图象与X轴的交点;也就是该方程的解了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大家知道,二次函数有顶点式-b/2a,4ac-b2/4a,这大家要记住,很重要,因为在上面已经说过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个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配方法利用配方,使方程变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开平方法去求出解2分解因式法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也一样,利用这点,把方程化为几个乘积的形式去解3公式法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方法了,方程的根X1={-b+√b2-4ac}/2a,X2={-b-√b2-4ac}/2a3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配方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2分解因式法的步骤:把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3公式法: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a,一次项的系数为b,常数项的系数为c4韦达定理利用韦达定理去了解,韦达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积=c/a也可以表示为x1+x2=-b/a,x1x2=c/a;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数,在题目中很常用5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利用根的判别式去了解,根的判别式可在书面上可以写为“△”,△=b2-4ac,这里可以分为3种情况: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I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II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在这里,学到高中就会知道,这里有2个虚数根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不等式: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不等式的解集: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①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③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号方向: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他是随着你加或乘的运算改变;在不等式中,如果加上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正数,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A>B,A+C>B+C在不等式中,如果减去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负数,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A>B,A-C>B-C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不改向;例如:A>B,AC>BCC>0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改向;例如:A>B,AC<BCC<0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能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3、函数变量:因变量,自变量;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一次函数:①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B为常数,K不等于0的形式,则称Y 是X的一次函数;②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①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②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③在一次函数中,当K〈0,B〈O,则经234象限;当K〈0,B〉0时,则经124象限;当K〉0,B〈0时,则经134象限;当K〉0,B〉0时,则经123象限;④当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少;。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一、数与运算1.数的认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2.顺序数的比较:大小比较、比大小的符号3.加法与减法: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加法和减法的性质、整数的加减法4.乘法与除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乘法和除法的性质、整数的乘除法5.数的倍数和因数:整数的倍数、整数的因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6.小数: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7.分数: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8.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相互转化、百分数的加减乘除二、代数式和方程1.代数式的认识: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的运算、多项式2.代数式的计算:代数式的约分、代数式的化简、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3.代数式的应用:根据实际问题编写代数式、代数式的求值4.方程的认识: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的方法5.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的意义、方程的实际应用6.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意义、不等式的实际应用7.解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方程组的意义、方程组的实际应用三、数的性质和运算1.数的分类:分数、小数、整数及其运算2.数的性质: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相反数、数的绝对值、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3.定量关系:数与长度的关系、数与面积的关系、数与体积的关系4.倍数与公约数:整数的倍数和倍数的性质、整数的公约数和公约数的性质5.比例: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应用6.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相互转化、加减乘除百分数的方法7.降幂与乘方:降幂与升幂的意义、乘方及其运算法则、次乘方的意义和运算四、数据的应用1.数据的收集: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统计资料2.数据的整理:频数表、频数图、折线图3.数据的分析:数据的中心趋势、数据的离散程度、数据的比较4.数据的应用:数据的解读、数据的预测、数据的比较和判断五、几何基础1.点、线、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基本图形的命名2.直线与线段: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和性质3.角的认识:角的定义、角的分类、角的性质4.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5.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6.圆: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7.空间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棱台、球体等的性质六、图形的应用1.图形的绘制:使用尺规作图仪器绘制图形2.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对称、放缩等图形的变换3.图形的投影:直线的平行投影、线段的视、上、右投影、线段的和、差投影以上是小学数学中的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数与代数主要知识点

数与代数主要知识点

数与代数主要知识点数与代数是数学的基础,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它们在数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数与代数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数的性质、代数方程、函数与图像等内容。

一、数的性质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等。

数的性质是研究数学问题的基础,它们具有以下重要性质:1. 数的比较性质:数可以比较大小,可以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等符号进行比较。

2. 数的运算性质:数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遵循相应的运算规则。

3. 数的性质:数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性质,这些性质在数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代数方程代数方程是数与代数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一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代数方程的解是使得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在代数方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代数的方法来求解未知数的值。

代数方程的求解过程中,可以运用因式分解、配方法、根号法等多种方法,求得方程的解。

三、函数与图像函数是数与代数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函数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其中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

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它可以直观地展示函数的特点和性质。

函数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找到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和零点等重要信息。

四、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相等的数列,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等差数列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求和、推导等。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相等的数列,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等比数列在数学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求和、推导等。

五、复数复数是数与代数中的重要概念,它是由实数和虚数构成的数。

复数可以用复数形式表示,其中实部和虚部分别用实数表示。

复数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求解代数方程、计算电路等。

复数具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规则,也有自己的共轭和模等概念。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一、数的大小和比较1.数的比较:数的大小关系,如大于、小于、等于。

2.数的顺序: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的大小顺序。

二、数的性质和运算1.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

2.数的性质: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3.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4.数的整除性:倍数、约数、公因数、最大公约数等概念。

三、数的分数表示和运算1.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

2.分数与整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分数相比较:大小比较和等值判断。

四、数的小数表示和运算1.小数的定义:小数点的概念。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小数部分的读法和写法。

3.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

4.小数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五、数的倍数和约数1.倍数的概念:一个数能整除另一个数。

2.约数的概念: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3.最大公约数:两个数公共的约数中最大的那个数。

4.最小公倍数:两个数公共的倍数中最小的那个数。

六、数的代数式和数的应用1.代数式的概念: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组合。

2.代数式的计算: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3.代数式的应用:通过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七、数的方程式1.方程式的概念:等号连接的代数式。

2.一元一次方程式: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3.方程式的应用:通过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八、数的图形的认识与应用1.数的图形的概念:点、线、面。

2.平凡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

3.图形的属性:边、角、面积、周长等。

4.图形的运算:图形的加法和减法。

总结: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的大小和比较、数的性质和运算、数的分数表示和运算、数的小数表示和运算、数的倍数和约数、数的代数式和数的应用、数的方程式以及数的图形的认识与应用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计算和推理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完整版)数与代数的知识点

(完整版)数与代数的知识点

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定义:像8,16,+1,0.6,+这样的数叫做正数41正数 写法和读法:正数前面加“+”号。

如+8读作:“正八” “+”号一般可以省略不写数 定义:像-1,-10.2,-7.9,-这样的数叫做负数41负数 写法和读法:负数前面加“-”号。

如-15读作:“负十五” 数字越大负数反而越小比0小的数是负数,比0大的数是正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整数自然数 整数 0 数 (小数是特殊的分数)百分数:(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2)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符号“%”来表示,叫做百分号。

知识点一:整数1、读数:从最高位起,一级一级的读。

读万级或亿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并在后面加上级名。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不论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0。

写数:先确定最高位是哪一级的哪个数位,然后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整数部分亿级万级个级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千 百 十 亿亿 亿 亿位 位 位 位千 百 十 万万 万 万位 位 位 位千 百 十 个位 位 位 位十 百 千......分 分 分计数单位千 百 十 亿亿 亿 亿千 百 十 万万 万 万千 百 十 一 (个).十 百 千......分 分 分......之 之 之......一 一 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2、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为了读写方便,常把较大的数简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2365500=236.55万(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2365500≈237万(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如:7.62983≈7.6(保留一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数与代数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是数学的基础,并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

下面将介绍数与代数的主要知识点。

一、数的概念与性质1.自然数与整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逐一增加的整数,整数包括自然数以及其相反数和0。

2.有理数与无理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有理数的数。

3.实数与虚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虚数是不能表示为实数的数。

二、运算与运算性质1.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它们有特定的运算规则和性质。

2.二次根式与分数指数:二次根式表示平方根,分数指数表示根号。

3.运算律与法则: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都是数的运算律。

三、整式与分式1.整式:整式由字母与常数经过四则运算组成,例如多项式、幂函数等。

2.分式:分式由两个整式相除得到,它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可以进行化简与运算。

四、方程与不等式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解方程就是求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2.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方程,可以通过配方法、公式法等求解。

3.不等式:不等式是含有不等号的关系表达式,可以通过图像或运算法则求解。

五、函数与图像1.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个量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图像或表格来表示。

2.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其表达式为y=ax+b,其中a 和b为常数。

3. 二次函数与指数函数:二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其表达式为y=ax^2+bx+c,指数函数是以常数为底的幂函数。

4.对数函数与三角函数:对数函数是指对数与指数函数的反函数,三角函数包括正弦、余弦、正切等。

六、排列与组合1.排列:排列是指从给定的一组元素中选取若干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方法总数。

2.组合:组合是指从给定的一组元素中选取若干个元素,不考虑顺序的方法总数。

3.阶乘与二项式定理:阶乘是指n!=n×(n-1)×(n-2)×...×2×1,二项式定理是关于多项式展开的公式。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数与代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在数学的发展和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数的分类、数的运算、代数的基本概念和代数方程的解法等内容。

一、数的分类数是用来计量和表示数量关系的工具,根据数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数分为不同的类型。

1. 自然数自然数是最基本的数,包括0和所有正整数,用符号N表示。

自然数用于计数,例如1、2、3等。

2. 整数整数包括自然数以及它们的相反数和0,用符号Z表示。

整数可以用来表示正负关系,例如-3、-2、-1、0、1、2、3等。

3. 有理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用符号Q表示。

有理数可以用来表示分数和小数,例如1/2、3/4、0.5等。

4. 无理数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它们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

无理数包括开根号后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例如π、√2等。

5. 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用符号R表示。

实数可以表示所有数的集合,包括整数、分数和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二、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是数学中的基本操作,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运算。

1. 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为一个数的运算,用符号+表示。

例如,1 + 2= 3。

2. 减法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用符号-表示。

例如,3 - 2 = 1。

3. 乘法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数的运算,用符号×表示。

例如,2 × 3 = 6。

4. 除法除法是将一个数分为若干等份的运算,用符号÷表示。

例如,6 ÷ 3= 2。

三、代数的基本概念代数是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规律的数学分支,它引入了未知数和符号表示,使得数学问题可以用代数式和方程来表示和求解。

1. 代数式代数式是由数、未知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它可以表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例如,3x + 2y是一个代数式,其中x和y是未知数。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数与代数是数学的基础,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数与代数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包括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方程和不等式等。

1.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构成的集合。

整数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整数可以进行比较大小,并且有唯一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有理数: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

有理数的运算规则与整数类似,但需要注意分数的处理。

有理数可以由有限的小数或循环小数表示。

3.无理数:无理数是不能被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表示的数。

无理数可以用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比如π和√2等。

无理数与有理数一起构成了实数集。

4.实数:实数是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集合。

实数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同时具有比较大小的性质。

5.方程与不等式:方程和不等式是数与代数中的重要概念。

方程是含有等号的数学表达式,一般是要求找出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不等式是含有大于号、小于号等不等关系符号的数学表达式,一般是要求找出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范围。

6.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 和b是已知的系数。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要找出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7.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 + bx + c = 0,其中a、b和c是已知的系数,其中a≠0。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般有两种方法,即配方法和公式法。

8.多项式:多项式是由单项式相加或相减得到的表达式。

单项式是只包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如2x、3x^2等。

多项式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和乘法。

9.分式:分式是由两个整数相除得到的数学表达式。

分式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其中分母不能为0。

分式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10.指数与对数:指数和对数是描述数的幂运算和逆运算的重要概念。

数与代数知识点

数与代数知识点

数与代数知识点与数有关得公式:1、被除数÷除数=商 2、因数×因数=积3、被减数-减数=差4、加数+加数=与知识点一:整数1、整数得范围整数包括自然数与负整数,或者说整数由正整数、零、负整数组成。

(1)自然数自然数得意义:我们在数物体得时候,用来表示物体得个数0,1,2,3,4,5,…、、叫做自然数。

自然数得个数就是无限得,没有最大得自然数。

“0”得含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在计数中起占位作用,表示该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

“0”还可以表示起点、分界点等。

“0”就是最小得自然数。

(2)正数正数得定义以前学过得8、16、200……、、这样得数叫做正数。

正数得写法与读法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例如:+8读作:正八。

“+”号一般可以省略不写。

(3)负数负数得定义像-1、-5、-132……这样得数叫做负数。

“一”叫负号。

负数得写法与读法负数前面加“一”号,例如:-15读作:负十五。

数字越大得负数反而越小。

“0”既不就是正数,也不就是负数。

(4)整数与自然数得联系及区别自然数全就是整数,整数不全就是自然数,还包括负整数。

知识点二:小数1、小数得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得1份或几份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2、小数大小得比较比较两个小数得大小,先瞧它们得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得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得,十分位上得数大得那个数就在;十分位上得数也相同得,百分位上得数大得那个数就大……3、数得改写与求近似数数得改写与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得尾数写成近似数得方法为了读写方便,常把较大得数简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得数。

如:2365500=236、55万(改写用“万”作单位得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得尾数,写成近似数。

如:2365500≈237万(省略万位后面得尾数),有时还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得近似数。

数与代数主要知识点

数与代数主要知识点

数与代数主要知识点
数与代数是数学的主要分支之一,主要涉及数的性质和数字运算,以及基本的代数运算和代数方程。

其中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数的性质:整数、分数、小数、正数、负数、实数等不同类型的数,以及它们的大小比较和排列顺序。

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以及它们的运算
规则和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3. 数的方幂与开平方:指数、幂运算、平方、立方等概念,以及对数
和指数函数。

4. 代数表达式和代数方程:变量、常数以及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如
代数式、代数方程、等式、不等式等。

5. 代数运算:代数式的合并、展开和化简,多项式的加减乘除等基本
运算。

6. 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方程的解的求法,以及方程
和不等式在图像上的表示和解的范围。

7.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和不等
式组的解的求法,以及它们在平面上的图像表示和解的范围。

8. 分式:分子、分母以及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如分式的化简、约分、通分等。

9. 根式:根号、开平方、平方根等概念,以及根式的化简和求值。

10. 因式分解和整式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和合并,以及多项式的
乘法和除法运算。

这些是数与代数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
好地理解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以及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数与代数是数学的基础课程,涵盖了数的性质和运算、代数方程、函数与图像等内容。

以下是《数与代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

1.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自然数是最基本的数,包括正整数和0。

整数是自然数的扩展,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实数是可以表示在数轴上的所有数。

2.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是数的基本运算。

加法是将两个数相加得到和;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积;除法是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商。

3.数的性质:数的性质包括奇偶性、质数与合数、约数与倍数、整除关系等。

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

质数是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合数是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

约数是整除一个数的整数,倍数是一个数的整数倍。

4.代数方程:代数方程是包含未知数的等式,具有解的方程被称为方程组。

代数方程的解是能够使方程成立的值。

一元一次方程是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形式为ax+b=0,其中a和b是常数。

一元二次方程是未知数的二次方程,形式为ax^2+bx+c=0,其中a、b和c是常数。

5.函数与图像: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将一个自变量的值与一个因变量的值建立起对应关系。

函数的图像是函数的几何图形表示,通常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

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确定函数的值和自变量的值绘制出来,也可以通过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6.指数与对数:指数是幂的一种表达方式,指数运算包括乘方、开方和幂运算。

对数是幂运算的逆运算,用来求解指数运算中的未知数。

7.连分数:连分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分数,其中分子是一个整数,分母是一个整数加一个分数。

连分数可以无限展开,且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应用。

8.三角比:三角比是指角度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常用的三角函数有正弦、余弦和正切。

三角比可以用来解决与角度相关的问题,例如计算角度的大小等。

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

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

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数与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包括整数、有理数、实数以及各种数的运算规则、方程及不等式的求解等内容。

以下是数与代数的一些常见知识点的总结:1.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正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的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2.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遵循通常的运算法则,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除法通过乘以倒数的方式来进行。

3.实数的运算性质:实数的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除法通过乘以倒数的方式来进行。

实数的加法运算是封闭的,乘法运算是封闭的(除0以外),并且实数中存在加法单位元0和乘法单位元14.数轴和绝对值:数轴是一个水平直线,用来表示实数大小的工具。

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表示一个数距离0的距离。

5.方程与不等式:方程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等式,求解方程就是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不等式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不等式关系,求解不等式就是找到使不等式关系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6.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是一次项和常数项组成的方程,形式为ax+b=0,其中a和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一次项和常数项组成的不等式,形式为ax+b>0或ax+b<0。

7. 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是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组成的方程,形式为ax^2+bx+c=0。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组成的不等式,形式为ax^2+bx+c>0或ax^2+bx+c<0。

8.分式方程与不等式:分式方程是含有一个或多个分式的方程,求解时可以通过通分、约分等方法进行。

分式不等式是含有一个或多个分式的不等式,求解时可以通过通分、约分等方法进行。

9.幂与指数:幂是一个数连乘若干次的结果,底数表示要连乘的数,指数表示要连乘的次数。

指数具有乘法法则和幂的乘方法则。

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

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

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在学习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1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全是自然数。

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注:整数包括自然数)3、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如:4×5=20,就可以说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

判断题或填空题易出。

如:4×5=20,4是因数,20是倍数,这是错误的。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而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4、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一对一对有序地找,就不会重复和遗漏。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的因数只有1个,就是1。

如:36的因数有:1,36,2,18,3,12,4,9,65、找倍数:从1倍开始有序地找,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例:一个数最大的因数与最小的倍数是18,这个数是( 18 )。

6、奇数和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

如:2,4,6,8等等。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特征是:个位上是1,3,5,7,9。

如:1,3,33,99等等。

7、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如: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 9,97等。

8、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

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如:4,6,8,9,10,12,14,15,16,18,20等。

数与代数知识点大全

数与代数知识点大全

数与代数知识点大全1.自然数与整数:-自然数的概念和性质;-整数的概念和性质;-自然数和整数的相互转换。

2.有理数:-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有理数的实际应用。

3.实数:-实数的概念和性质;-实数的运算规律;-实数的实际应用。

4.数列与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等差数列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应用。

5.多项式:-多项式的概念和性质;-多项式的加减乘除;-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多项式的应用。

6.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求解方法;-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7.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8.指数与对数:-指数的概念和性质;-指数与幂的运算规律;-对数的概念和性质;-对数与指数的互换运算;-指数和对数的应用。

9.平方根与立方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运算规律;-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应用。

10.集合:-集合的概念和性质;-集合的常用运算;-集合的应用。

11.几何与代数的关系:-几何图形与代数关系的建立;-几何图形与代数关系的求解。

12.概率与统计:-概率的概念和性质;-概率的计算方法;-统计的概念和方法;-统计图表的应用。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负整数都是整数。

2.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字,如1、2、3……。

表示没有物体时,用0表示。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练题:1)分数的单位是1/8的最大真分数是(7/8),它至少再添上(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2)在1/4、15/24、7/4、9/12四个数中,分数单位相同的是(15/24),相等的分数是(1/4)和(9/12)。

3)3/7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7)。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a的约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例如,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3)常用规律:①个位数是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②个位数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③一个数的各位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④一个数各位数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⑤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与代数知识要点归纳
与数有关的等式:1、加数+加数=和
2、被减数-减数=差
3、乘数×乘数=积
4、被除数÷除数=商
知识点一:整数
1、整数的范围
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或者说整数由正整数、零、负整数组成。

(1)自然数
自然数的定律: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0,1,2,3,4,5,…..叫做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0”的含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在计数中起占位作用,表示该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

“0”还可以表示起点、分界点等。

“0”是最小的自然数。

(2)正数
正数的定律以前学过的8、16、200……..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正数的写法和读法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例如:+8读作:正八。

“+”号一般可以省略不写。

(3)负数
负数的定律像-1、-5、-132……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一”叫负号。

负数的写法和读法负数前面加“一”号,例如:-15读作:负十五。

数字越大的负数反而越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整数与自然数的联系及区别
自然数全是整数,整数不全是自然数,还包括负整数。

知识点二: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2)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百分数应用题知识点归纳:
1、求常见的百分率如:达标率、及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等。

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了百分之几、减少了百分之几、节约了百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甲-乙)÷乙
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甲-乙)÷甲
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单位“1”)×百分率
4、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部分量÷百分率=一个数(单位“1”)
5、折扣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6、利率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符号“%”来表示,叫做百分号。

知识点二:小数
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在;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
数的改写与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的方法
为了读写方便,常把较大的数简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2365500=236.55万(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的尾数,写成近似数。

如:2365500≈237万(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有时还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

如:7.62983≈7.6(保留一位小数)。

取近似数时,常用“四舍五入法”或“进一法”、“去尾法”把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省略。

知识点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的分类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与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一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的除号。

(2)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为0,除数、分母为0没有意义。

6、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的过程,叫做约分。

7、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8、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9、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10、分数化小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转化为除法算式,然后计算,就可以得到小数。

11、小数化为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的后面写上几个0。

12、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小数基本性质的关系
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小数的末尾添上“0”
或者去掉“0”,就相当于把相应的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10倍(或)、100倍(或)、1000倍(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