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开课评课稿参考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样本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样本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样本一、评课背景本评课对象为我国某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内容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在此次评课中,我们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2.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进行进位和退位。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 反馈与评价: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思考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绩:学生在相关考试中的成绩表现。

六、评课结论本次评课结果显示,该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出色,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团队协作,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但在教学评价方面,还需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值得学习和借鉴。

同时,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5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5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5篇小学数学优秀评课稿篇一一、课前引入比较有新意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艾老师在本节课开始时,先让学生来猜一猜发到的古文中有几个字,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了学科间的联系。

另外,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有几个字,也培养了学生对数的估计能力,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的基础,充分了解了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后,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学生已经会的,就不必过分强调,对于学生还未理解的,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

二、注重学生对于1000的概念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

在引出1000之前,蔡老师首先让学生明白数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大,可由之前的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扩展到用更大的计数单位来数。

为了让学生建立具体的数感,教师又利用小棒,让学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百个百个地数,最终引出10个一百是1000。

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时进行强化,相信学生脑中所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已经相当深刻了。

随后,蔡老师又让学生再去数一数刚才的古文,“你打算怎么数?”学生很自然地便能够自主优化出最佳的数数方法,一百一百地数。

通过这一活动,再一次强化了1000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以及对于1000的感受与认识。

这一系列的教学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对于教材、对于学生的充分钻研。

三、运用计数器让学生明确数的组成对于不同的计数单位,所表示的数的意义是不同的。

蔡老师运用计数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1000以内数的组成,通过在计数器上拨出不同的数,使学生在了解到数的组成的同时,也解决了读数中出现的几个特殊情况,当中间出现0时,不能省略,因为这一个0是表示占位。

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本节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充分重视数数。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选24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选24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小学数学评课稿(精选24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评课稿打过交道吧,那么,怎么去写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评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评课稿篇1听了康老师的课,本人受益匪浅。

康老师整节课充分体现了让学生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基本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本着科学、新颖、实用的原则,使整堂课体现出新趣活实四个特点:一新:教学理念新。

本课教师在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角色转换、评价多元化、学生主体参与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趣:教学过程趣。

本课教师注重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如从举左右手到找身体中有左右之分的部位,再到介绍左右两边的同学,再到淘气家的位置、整理学具等等,无一不让学生感觉到学生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

三活:教学方法活。

本课教学中,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如在体验左右的相对性环节,教师不是直接的告诉,而是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基础上,进行交流,从而自行体会到左右的相对性。

四实:教学结果实。

本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孩子们能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之,本课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每个教学环节紧紧相连、环环相扣、活而有序。

在此不难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应有的凸显,孩子们自主探究的学得到有效落实。

自然这样的课堂是生动的、鲜活的。

小学数学评课稿篇2上午,再一次听了明敏的课,总体来说,她的课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管是教态、教法、评价语言还是对整堂课的流程设计,进步还是满喜人的。

因为我从来没有上过高段,对高段知识不是太了解,所以昨天问来了上课内容后,临阵磨枪找来教本和教师用书熟悉了一下教材。

小学数学示范课评课稿【6篇】

小学数学示范课评课稿【6篇】

小学数学示范课评课稿【6篇】小学数学示范课评课稿1教学中,老师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

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1、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

”基于这点,老师创设了让学生抽不同颜色的纸牌的活动,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

如在理解“不可能”这个概念时,老师先让学生抽红桃,在好几位学生试抽之后,都不能抽到,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这几位同学抽过后,居然没有一个能抽到?由于疑问而引发思考,并作出猜测和推理,原来老师手里根本就没有红桃。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把手中的纸牌转过来让学生观察,从而验证自己的推想。

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游戏——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

2、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本节课时,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

让学生用形象的`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同时还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3、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

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节课中老师的教学语言很少,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

即有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有对学生学习情感的评价。

比如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时,老师适时的引导和激励,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师爱的魅力。

小学数学示范课评课稿(精选7篇)

小学数学示范课评课稿(精选7篇)

小学数学示范课评课稿(精选7篇)小学数学示范课评课稿篇1今天我们有幸听了中心小学龚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我觉得这节课质朴文华,耐人寻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和谐统一。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去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应用意识,同时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从这节课的教学实施上看,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

新课伊始,教者运用多媒体出示了等宽不等长和等长不等宽的两组长方形,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为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做孕伏和铺垫。

在例1的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若干个小正方形摆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填表并交流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各多少平方厘米?然后通过例2的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测量、观察、汇报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用5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一列,共由4个小正方形,说明每行5个小正方形,共可摆4列,共需要摆20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最后出示试一试中的长方形,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实践和合作学习交流,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呢?总结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是充满了观察、操作、探索、抽象、概括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亲历操作——思考——交谈——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交流与思考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中发展自我。

小学数学评课稿6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6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6篇第一篇: 数的认识与计算技巧内容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小学生掌握数的认识和计算技巧。

课程内容涵盖了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技巧等。

通过丰富的互动活动和实践练,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第二篇: 分数的引入与初步理解内容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小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并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课程内容涵盖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分子和分母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简化和增加等。

通过实际的例子和实践练,学生将能够逐渐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第三篇: 二维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内容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小学生认识和分类常见的二维几何图形。

课程内容涵盖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练,学生将能够准确识别各种几何图形,并能够将其分类。

第四篇: 小数的引入与运算技巧内容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小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并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课程内容涵盖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小数点的位置和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等。

通过实际的例子和练题,学生将能够逐渐熟悉小数的使用和运算。

第五篇: 三角形的性质与计算内容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小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进行相关计算。

课程内容涵盖了三角形的三边、三角和角度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

通过实际的例子和计算题,学生将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第六篇: 数据统计与图表分析内容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小学生掌握数据统计和图表分析的基本技能。

课程内容涵盖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常用图表的制作与解读,以及简单的统计计算和分析方法。

通过实际的例子和练题,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读各类图表,并能够自己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以上是一份包含六篇小学数学评课稿的内容简介,每篇稿子都涵盖了特定的数学主题和学习目标。

通过这些课程,小学生将能够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认知和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7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7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7篇)小学数学评课稿篇一“左右”这节课的教学资料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能够很好地体现《标准》的理念,让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学习身边的数学,让数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所以,乔玉玲教师紧紧围绕《标准》的理念,设计这一节课。

本节课有以下特点。

1.整节课洋溢着简便愉快的学习氛围。

《标准》中异常提出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目标,乔教师在这一方面作了进取的尝试。

本节课的宗旨是经过趣味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

上课前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一方面,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因许多陌生的听课教师带来的紧张情绪,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另一方面,经过“喜欢听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一只手”两句话很随意地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进入教学情境,从而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提高教学效果做了很好的铺垫。

此后每个环节都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如:摸一摸、动作游戏、对口令等,各个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过度自然。

这些生动趣味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进取性。

2.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遇到困难或出错,如果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学生一听就懂,一过就忘。

本节课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使学生自我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我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我举的是哪只手,有的学生说左手,有的说右手,这时乔教师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我去讨论,交流自我的想法。

“教师刚才用这只手写粉笔字。

”“教师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

”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了左右的相对性,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欢乐。

又如:确定客车转弯时到底是向哪边转,由于与客车应对面,有些同学会确定错,乔教师也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提醒学生我们此刻坐在哪里(坐在客车上)再让他们讨论交流,在讨论中他们都想说服对方。

最终统一了意见:确定客车往哪边转,要把自我想像成乘车的人。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选10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选10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选10篇小学数学评课稿一本节课,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

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我觉得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表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主要表达在以下几点: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层次。

这是一节〔〕的课,其中既有结论的推导,也有结论的应用。

整节课,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出重点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表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开展区〞。

〔〕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开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开展水平〞向“潜在开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根底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

教学时,老师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 〞入手,明确〔〕,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

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3、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到达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表达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

如老师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缺乏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

数学公开课评课稿(优秀14篇)

数学公开课评课稿(优秀14篇)

数学公开课评课稿(优秀14篇)数学评课稿篇一圆的认识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在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饿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注入了新的内容,并使得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平面图形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练习生活,让学生亲眼去看一看,亲手去做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

李老师从生活中常见的线入手,引入了线段和圆,紧接着结合生活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圆及感知圆(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周围的圆),积累了一些对圆的感性认识。

接着比较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把脑海中形象具体的东西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概括或者说抽象出来。

应该说,李老师极其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方面,注重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知识,引入数学学习;另一方面,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说数学的回归。

比如练习中,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该安装在哪儿?我想如果给足时间,数学知识的回归在这些课上有更多的体现和应用。

在六年级的课堂上,李老师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很明显的。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敢想、敢说,从而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课中体育老师的圆上,你喜欢站在哪儿?小组合作探究直径、半径的意义以及之间的关系等都体现了这点。

同时,注重操作活动在图形学习中的地位。

操作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究图形特征的重要途径,正是操作活动,学生的探索学习才能得到顺利展开,也正是操作活动,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的体验更加真切和深刻。

最后,李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表述。

如果说操作活动能更强调知识的深刻性,那么语言表述也就是“说”,就是对知识的梳理,知识的罗列,知识的系统话整理和知识的重组。

整堂课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1)语言的衔接稍有跳跃。

课堂的连接语是课堂驾驭能力的表现,也反映了教师设计课堂,生成课堂之间的一种应变。

小学数学讲课评课稿模板

小学数学讲课评课稿模板

小学数学讲课评课稿模板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认识数字》2. 授课教师:张老师3. 授课班级:一年级(1)班4. 授课时间:2024年4月15日5. 授课地点:一年级(1)班教室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1-10,了解数字的基本含义和用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内容1. 数字1-10的认识2. 数字的书写3. 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实物(如苹果、铅笔等)2.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黑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你们知道数字是用来做什么的吗?”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2. 新课讲授- 展示数字卡片,教授数字1-10的读音和写法。

- 利用计数器和实物,让学生理解数字代表的数量概念。

3. 互动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数字接龙游戏,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 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将数字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4. 巩固提高-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号码、门牌号等。

-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数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6. 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数一数家中的物品,并记录下来,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反应: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3.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数字1-10的读音和写法,能够将数字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4.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书写数字时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5.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书写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的书写。

小学数学评课稿(12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12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12篇)小学数学评课稿篇1今天听了汪蕾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汪老师的这节课,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从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经历了“寻条件、设问题、找方法、明规律、自总结”这样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整节教学过程中都得以体现。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数学问题生活化,能力培养探究中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以故事情景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条件,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

学生根据找出的条件和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4+2)×25=4×25+2×25这个等式。

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等式两边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不同之处”,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

二、独立探究自主学习搭好台汪老师要求学生观察得到的两个等式,提出“你有什么发现?”。

此时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已有了初步感知,此时汪老师出示问题(32+4)×2○32×2+4×2让学生完成,通过计算再次找到相等关系。

不过,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再写几个类似的等式,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课堂中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不是一句空话。

,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做好适时地引导,在这节课上,汪老师抓住学生的已有感知,通过“观察这一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为学生提供了发散的思维空间。

提供猜测与验证的机会,将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了学生。

学生的兴趣激起了探究的火花。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评课稿篇2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下午好!本次联片教研活动在仁河中心校的精心组织和四位承担公开课教师的精心准备下,开展的很成功,根据组长学校的统一安排,我就四位老师的公开课谈几点我个人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几位教师不要介意,同时请各位领导指正。

小学数学公开课《乘法分配律》小学数学评课稿

小学数学公开课《乘法分配律》小学数学评课稿

小学数学公开课《乘法分配律》小学数学评课稿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孩子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本次小学数学公开课中,我们将以乘法分配律为主题,向学生们生动呈现这个重要的数学知识点,并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实例演示来巩固孩子们的理解。

以下是本次公开课的评课稿。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堂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数学公开课。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则,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用到。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并通过实例演示巩固所学知识。

【一、概念介绍】首先,我们来给同学们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法则,它指出乘法可以对加法进行分配。

具体来说,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 + b) × c = a × c + b ×c。

【二、性质探究】接下来我们将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性质。

我们先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来感受一下乘法分配律的作用。

例子1:让我们计算一下(2 + 3) × 4和2 × 4 + 3 × 4的结果。

同学们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先进行括号内的加法运算,再进行乘法运算,最后比较两个式子的结果是否相等。

通过这个例子,同学们将更加深入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性质。

例子2:我们继续来看一个实际的问题。

小明买了4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3元,他还买了3个橙子,每个橙子的价格是2元。

我们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小明购买苹果和橙子的总价格。

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应该如何计算呢?【三、实例演示】现在我们通过实例演示,进一步巩固同学们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实例1:同学们,请你们计算一下(5 + 6) × 2的结果。

我们可以先计算出括号内的加法结果,再乘以2。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计算,并将结果告诉我。

实例2:接下来,我们来解决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

小明在超市里购买了3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15元。

小学数学公开课《周长的认识》评课稿

小学数学公开课《周长的认识》评课稿

小学数学公开课《周长的认识》评课稿本文旨在对小学数学公开课《周长的认识》进行评课,评估其教学内容、授课方法和教学效果。

通过对公开课的评价,旨在找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该公开课拟围绕“周长的认识”主题展开教学。

通过引入生活实际例子,如围墙、花坛等,激发学生对周长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此外,公开课设置了适当的练习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

然而,教学内容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公开课内容较为简单,更多地是强调了周长的计算,缺少对周长概念的深入挖掘和拓展。

建议在教学中增加对周长概念的阐述,并引入一些复杂例子,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实际问题中。

二、授课方法在授课方法方面,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借助图片和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

同时,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过,公开课中的教师授课时间较长,学生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建议教师可以更多地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言,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效果在教学效果方面,公开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会了计算周长的方法,掌握了基本的周长计算技巧。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学生对公开课内容的掌握仍不够深入,对周长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

此外,公开课中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更偏重于计算技巧的传授。

因此,建议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公开课《周长的认识》在教学内容、授课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样本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样本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样本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一节小学数学课,面向小学三年级学生。

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了数字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数字1-100的认识和书写;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排列和比较的能力;3. 引导学生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字图片和玩具,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回忆已学过的数字知识。

2. 数字认识与书写通过幻灯片展示数字1-100的形态,并带领学生一起读写这些数字。

利用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 数字比较与排序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数字的比较和排序。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4. 加法与减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通过实例演练和小组练习,巩固学生的运算技巧,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帮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疑惑。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激励他们继续学习数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 幻灯片展示;2. 数字图片和玩具;3. 小组活动材料;4. 实例演练和练习题。

五、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活动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2. 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和问题解答,评估他们对数字认识和运算方法的掌握情况;3. 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六、课后延伸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算方法的掌握;2. 提供数学学习资源的推荐,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以上为本次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样本,希望能对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参考和指导。

小学数学公开课评课稿

小学数学公开课评课稿

小学数学公开课评课稿数学公开课评课从3月12日—4月18日共听了20位数学老师的课。

不难发现为讲好这节课老师们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确实,上好每一堂课,是每个老师的追求。

下面我就这20 节课谈谈自己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老师们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

很多老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的过渡到新知识的教学。

如:刘爱兰老师和大张艳丽老师都是讲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她们都是通过让学生观察一些物品的价格,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使学生感到学好小数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张艳丽老师讲课的那天是3月12日,正好是植树节,她讲的课题是《年、月、日》。

课前谈话:同学们,今天是什么日子?接下来便出示一张3月12日的日历。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特殊的日子。

然后揭示课题:年、月、日。

这样的谈话目的性强、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与新课衔接自然。

当然也有一些情境创设的不那么完美,每每设计一节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创设怎样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是积极的一面。

但有的老师课前谈话或活动针对性不强,甚至绕来绕去不知要干什么,致使在时间安排上显得前松后紧,有些课上甚至没有了练习的时间,这样的导入,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种形式,有不如没有。

导入部分宜间接明快,也可以直接导入。

如:胡丽娟老师讲的《找规律》一课,当出示情境图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一下子就导入了课题。

尹秀华老师的《乘法分配律》、石磊老师的《真分数和假分数》都是在复习中分别出现了一些算式、一组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分数,不知不觉中生成了本节课的课堂资源,然后进行探究学习。

因此情境的创设应视课题需要,还要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切忌死板硬套。

二、创设情境固然重要,但我们的视线更应该关注教学的内容和本质,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表达上。

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拓展应用更是一节课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下面就这些环节进行点评。

小学数学评课稿(13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13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品(13篇)小学数学评课稿篇1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学生第一次碰到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吴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景,使学生在主动的操作活动的基础上,感悟理解分数的含义,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的教学观念。

主要有以下特点:1、创设情境,感悟知识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平台,教师在课的开始,借助“兄弟两个分苹果”的事例,引导学生感知从整数表示两个苹果,一个苹果,到两人分吃一个苹果怎样表示,自然地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基础上的事实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增强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再如,学生认识了分数后,设计了“小猴和小猪分吃西瓜”的故事情境,增强了学习的情趣性。

2、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通过这节课可以感受到吴老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站在教改的新理念的高度上驾驭教材,设计中力求体现新课程强调的体验性学习,创设了让学生去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写一写等情景。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分数。

不仅让学生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教师都能够以建构理念为依托,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使学生创造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

3、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主动建构“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吴老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6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6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6篇小学数学评课稿篇一今天,听了《分类与整理》一课,结合本次教研活动主题:“怎样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教师的语气和蔼,有足够的耐心启发学生,符合低段教师教学的要求。

2、开课教师设计的热身训练为学生铺设了很好地台阶,很自然的渗透了分类整理的作用,让学生潜意识的认识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整节课教师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如:板演这个环节中把书中的图做成能活动的,让学生亲自来前面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这样更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

在练习题设计中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扑克牌的分类,教室里的人可怎样分类。

进一步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让数学走进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4、注重数学教学的严谨性,如强调一一对应,在统计图下写出对应的颜色或画出相对应的图等。

建议:教师的提示语应该置前:如果在小组合作前提出要求,效果会比学生已活动开始后效果好。

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数学评课稿篇二组合和排列知识不仅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并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组合的知识,学生经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能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本课的资料比二年级更系统、更全面。

庄教师执教这节课的增长点(重点)在于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有序搭配的过程,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庄教师经过让学生写一写、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等方式,很好的落实了这一重点。

另外教材里仅仅给出两种连线方法:一种是每件上装跟不一样的下装搭配起来,这样就有两个连线图,另一种是将第一种连线中的两个图合并起来的综合连线。

并没有出现2×3这样的乘法算式,而今日的课堂中出现了,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在经过前面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后,学生能意识到有序搭配,在这个前提下,算式的得出是水到渠成的,几轮磨课下来发现大部分同学对这个乘法算式还是能能够理解的,优生更倾向于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年数学公开课《小数初步认识》教案说课稿评课稿评课稿

三年数学公开课《小数初步认识》教案说课稿评课稿评课稿

三年数学公开课《小数初步认识》教案说课稿评课稿【说课稿】一、说教材《小数初步认识》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小学生正式接触小数的开始。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四则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为后续小数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小数,理解小数的含义,知道小数点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小数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喜爱。

三、说重难点重点:小数的读写方法和含义。

难点:理解小数点的作用,小数的读写方法。

四、说教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小数的特征。

2.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小数。

3.采用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说学法1.采用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特征。

2.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小数。

3.采用交流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案】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一张购物小票,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小数。

2.学生观察、讨论,发现小数的存在。

二、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结构,讲解小数点的含义和作用。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小数的读写方法。

4.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小数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读写。

2.学生互相出题,互相检查。

3.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评课稿】一、优点1.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深入,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教师采用了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3.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小数。

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16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16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16篇)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精选16篇)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篇1这次有幸听了张老师的《解决问题》一课,反思如下: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在本节课课中,张老师围绕着教学目标,创设了一系列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比如例题中的团体队形问题、练习中的晨跑问题、家庭中的垃圾问题、照片问题、春游问题等,学习材料充满了真实感和亲切感。

学生根据这些材料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而且在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之间筑起了一座畅通的桥梁。

2、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在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张老师始终让学生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在多种方法的寻找中,加强学生的说理能力,让学生说说不同的方法所求的每一步分别表示什么,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3、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节课的练习即跑步问题、家庭中的垃圾问题、照片问题、春游问题由浅入深,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灵活性、多变性。

学生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去选择、去优化,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如最后的春游问题,让学生在寻找哪一种方法更省钱的过程中,寻找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策略。

这样教学不仅给学生萌发求异思维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而且也使学生切实地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4、注意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和学习氛围。

每个问题的提出,先是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到同桌商讨,最后再小组合作解决。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别人交流的能力。

特别是最后一个旅游问题,学生一开始没有想到买团体票,他们觉得没有到50人,就不能买团体票,通过小组讨论,他们觉得可以加两个老师,最后又想到可以多买两张票来凑足50个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公开课评课稿参考
小学数学公开课评课稿参考
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本次青年教师课堂展示课活动在学校教务处的精心组织和各位教师的精心准备下,开展的很成功,根据教务处的统一安排,我就各位数学老师的课谈几点我个人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
请几位教师不要介意,同时请各位领导和教师指正。

数学课总体呈现五大亮点: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数学
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
发展。

各位数学老师的课堂中,教师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
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
授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
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
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江美春、陈志蕾的课中,她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
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
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
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她们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
了学习效率。

五、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当然,我们每位老师的课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完美,所以我认
为在以下几方面还值得进一步加强改进和研讨:
一、课前与学生交流互动比较少。

在课前多交流,会促使孩子们以最佳的心情无拘无束的投入到下面的学习活动之中,也有利于教
师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

二、教师的评价激励性语言较少,应该加强。

三、合作学习的过程还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合作学习进程中的分工情况、参与率、合作方法等因素还要重点考虑。

学生的合作
学习,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要参与其中。

四、课堂中各环节过渡不够自然,特别是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没有能够很好地进行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总之,各位老师通过精心准备,分别为我们奉献了精彩的一节课,从这些课中我们既看到了青年教师过硬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扎实的教
学基本功,同时又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思路指明了方向。

希望全体数
学教师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课堂效
率的有效性,逐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为了让我们的课堂达到
民主和谐、轻松高效而共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