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源阁_清末四大藏书楼之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民国初年 ,国内政局动荡 ,山东兵祸四起 。这种严重的 混乱局面 ,对于拥有大量珍藏的海源阁主人来说 ,不能不感 到极大的忧虑和不安 ,而且早在军阀张宗昌统治山东时期 , 就有将杨氏藏书收归公有之说 。因此 ,杨承训为了不使所藏 归公和在混乱中散失 ,他先于聊城混乱之前 ,于民国十六年 夏天和十七年十月间 ,先后两次把海源阁大批珍善之本秘密 运往天津 ,并“声言在津招股影印”⑩。他的大批珍善之本由 聊城海源阁运出 ,致使这批中国文化的瑰宝免遭兵燹 ,而海 源阁其它珍藏未能逃脱散失的厄运 。 1929 年 7 月 10 日 ,土匪王金发占据聊城 ,设司令部于杨 氏海源阁 ,对其藏书大肆焚毁 。1930 年 ,战事又起 ,聊城继 被土匪占据 , 海源阁再遭劫难 , 致使杨氏海源阁藏书大量 散失 。 海源阁屡遭匪劫 ,国内学人闻之愤慨 ,许多专家学者为 之奔走呼号 ,刹时间一个抢救海源阁藏书 、保护中国文化遗 产的浪潮波及全国 。例如 ,天津《大公报》发表《为海源阁藏 书作最后呼吁》;山东省教育厅在报界发表“重要启事”,对海 源阁散出之书 ,禁止私人出售 ,严防外流 ,违者绳之法 。 当土匪从聊城逃窜之后 ,海源主人将其余书籍 ,装五十 多箱运往济南杨宅 。当时的山东省省立图书馆本着保护中 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之目的 ,向杨敬夫提出了妥善保管这批 藏书的三条协议办法 :一是杨氏委托图书馆代为保藏办法 ; 二是半捐半卖办法 ;三是平价收买办法 。然而杨敬夫欲转书 价为实业投资 ,而山东当时又没有相当款数 ,王献唐虽为之 奔波 ,杨氏存津之精善珍本九十多种 ,仍通过天津人士组织 的“存海学社”于 1931 年 9 月 ,以八万元抵押于天津银行 。 1945 年日本投降后 ,在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的干预下 , 这批藏书被收归国有 ,于 1946 年 2 月 5 日为北京图书馆正 式收藏 。通过点收 ,这批图书共有九二种 ,一千二百零七册 。 至于杨氏存济南劫余之书 ,抗战时又运往北京 。1944 年杨 氏售书的消息传到济南 ,济南人士辛铸久 、苗兰亭 、张萧斋等 人集资三百万购回济南 ,战后捐入山东省省立图书馆 ,其书 共有二千五百余种 ,三万二千余册 ,其中“善本书共五百九十 种 ,九千八百零二册 ,三万二千八百二十二卷”。⑾至此 ,除了
著名学者王献唐云 :“近人多以杨书珍本 ,率出百宋一 廛 ,余以目验所及 ,知其得于乐善堂者 ,正不亚于艺芸书舍 ……综上二支 ,可知杨氏藏书 ,半得于北 ,半得于南 ,吸取两 地精佚 ,萃于山左一隅”⑥ 。除此之外 ,杨氏还极力收购其他 藏书家散佚之书 ,使海源阁庋藏更加丰富 。
海源阁藏书究竟有多少 ? 当以杨氏向县府验备查的两 种藏书目录为准 。其一是《海源阁藏书目》(六卷) ,为海源阁 藏普通版本 ,经史子集四部计有三千二百三十六部 ,二十万 八千三百卷 。这些当时视为普通版本的书 ,现在多应视为善 本 。二是《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即杨氏“宋存书室”所藏善 本 ,计有四百六十四部 ,一万一千三百二十八卷 。经王献唐 调研 ,对《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中略有出入处做了更正 ,并 重新编印该目录 。以上所讲的海源阁两种藏书目录 ,著录各 异 ,不相包容 ,因此 ,就海源阁藏书宏富而言 ,其所藏之普通 版本和精善之本 ,应该合起来看 ,这样海源阁所藏总数约为 三千七百零五部 ,二十二万四千六百余卷 。
新视角
海源阁 ———清末四大藏书楼之首
陈文辉 周建华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00)
摘要 :本文在阐述海源阁百年兴衰的基础上 ,论及杨氏的藏书旨趣及其藏书的特色 。 关键词 :海源阁 ; 兴衰 ; 藏书旨趣
Baidu Nhomakorabea
我国古代的私人藏书 ,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 分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建构和承传中 ,有着举足轻重的 地位 。海源阁是清朝晚期山东省聊城杨氏的私人藏书楼 ,其 藏书之宏富 ,版本之精善 ,驰名中外 ,与江苏常熟瞿氏的“铁 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氏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陸氏的 “皕宋楼”并称清末四大藏书楼 ,而杨氏亦被誉为四大藏书家 之首 。
一 海源阁主人杨以增 (1787 - 1856) ,字益之 ,号至堂 ,出生 于书香门第 ,其父杨兆煜 ,是当时山东省即墨县教谕 ,在教育 界较有名望 ,而且有一定藏书基础 。杨以增早年受父亲影 响 ,酷爱善本珍藏 ,且聪慧好学 ,于清道光二年 (1822) 中进 士 ,先后在贵州 、广西 、湖北 、河南 、两淮 、山西 、陕西等省为 官 ,后升任江南河道总督 ,其平生“无他嗜 ,专于书”① ,远在 道光五年即开始收藏宋元珍本 。1840 年 ,回家乡修建海源 阁藏书楼 。 杨以增的儿子杨绍和 (字彦合 ,号勰卿 ,同治四年进士 , 官至翰林院编修 、侍讲学士等职) 亦十分注重收藏善本珍籍 。 显著贡献在于搜残存佚 ,保存文献 ,刻其著作行世 。 杨绍和之子杨保彝 (1852 - 1910 年 ,字凤阿 ,同治举人 , 官至阁中书转员外郎) ,并继续收藏 ,但到了其嗣子杨承训 (1900 - 1970 ,字敬夫) 时 ,却处于守业艰难之际 。 总之 ,杨氏海源阁藏书 ,可以说是历经四代 。
期 ,1947.
作者简介 : 1. 陈文辉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研究方向 :图书馆
管理 。 2. 周建华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研究方向 :图
书馆管理 。
1 44 经济理论研究
杨氏在京津先后零售和劫难中散出部分藏书外 ,以上两大宗 精善之本和普通版本藏书均被收归国有 ,为国家藏书作了重 要的补充 ,国人深为庆幸 。
1947 年初我军解放聊城时 ,曾颁布三项命令 ,其中第二 条即为“保护中国四大藏书家之一海源阁图书馆”。我军入 城后 ,朱德总司令视察了海源阁旧址 ,并责令有关单位认真 保护 。1956 年 12 月 ,海源阁遗址被列为山东第一批省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历史博物馆亦把海源阁与明皇史宬 , 天一阁和清文渊阁列为全国四处著名公私 藏 书 的 典范 。 1957 年 6 月 30 日 ,杨敬夫在北京“山东省地主志座谈会”上 , 向山东省省长赵建民捐献了三十七种八十五件有关海源阁 藏书的重要历史文物 ,其中有林则徐致杨以增的信函十七 件 。这些历史文物于 1958 年 5 月转入山东省省立图书馆存 藏 。1960 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就以海源阁 藏书做为重要参考本 ;旨在反映我国文化瑰宝的《中国版刻 图录》,共收入海源阁宋元珍本书影四十四种之多 。1992 年 10 月 ,聊城市人民政府集资 200 万元 ,将海源阁重新修复 。 重修之海源阁 ,座其原址 ,因其旧制 ,单檐歇山 ,上下两层 ,并 设左右配房 。阁内藏有名人字画 200 多幅和大批珍贵图书 文物 ,散失在聊城及周边地区的部分原海源阁藏书 ,亦被其 重新聚集收藏 ,修复后的海源阁已成为鲁西南文化昌盛的 标志 。
杨氏历代的私家藏书 ,一向是不轻易示人的 ,现在 ,劫后 余存的海源阁藏书 ,已收归国有 ,公之于世 ,愈益引起了人们 的重视 ,它正以崭新的面貌 ,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发挥其应有 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 1 ] [ 9 ]杨绍和. 楹书隅录序. [ 2 ] [ 4 ] [ 5 ]陈登源. 古今典籍聚散考. [ 3 ]潘祖荫. 艺芸书舍宋元本书目. [ 6 ]王献唐. 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之过去现在. 山东省立图书
三 早在杨以增幼时 ,其父亲就建有“袖海庐”藏书斋 ,并有 匾额一方 。为什么杨以增重建藏书楼时将其名更为“海源 阁”呢 ? 显然这同他的藏书旨趣有关 。杨以增在“海”匾额跋 语中说 “: 取‘学记’‘先河后海’语 ,颜曰‘海源’;盖寓追远之 思 ,并仿鄞范氏以‘天一’名阁云 。”⑦在这个仅有七十字的跋 语里 ,杨以增用了不到三十字精练语言 ,告诉人们他为什么 将藏书楼名为“海源阁”,而他的藏书旨趣 ———“盖寓追远之 思”,就如《礼记 学记篇》里说的那样 ,先人祭川“皆先河后 海”,意在“务本”。而他蓄志藏书 ,广搜博取 ,旨在学术上“盖 追远思”,加意探源 。杨氏藏书旨趣的具体解释 ,则有其同年 梅曾亮 (字伯言) 所著的《海源阁记》言之最详 。梅曾亮说 : “昔班固志艺文 ,自六艺而外 ,别为九流 ,则凡书之次六艺 ,如 诸子者 ,皆流也 ,非其源也 ……故书犹海也 ,流之必至于海
二 清道光 、咸丰年间 ,由于内忧外患 ,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 之中 ,社会局势动荡不定 ,名门大户的私家藏书大量散出 ,杨 以增当时正在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任上 ,近水楼台 ,将 南方散出的大量私家藏书购为己有 。苏州大藏书家汪士钟 (字阆源 。长州 (今江苏苏州) 人) ”艺芸书舍”的藏书先后散 出 “, 往往为海源阁主杨至堂所得”② ,而汪士钟之收藏则得 之于“嘉庆时黄荛圃 、周香岩 、袁寿阶 、顾抱冲所所谓四藏书 家也”③ ,而黄荛圃之藏书“乾嘉间一大宗 ,为南方藏书一巨 擘”④。上述四家藏书归于汪士钟 ,但汪氏藏书最终为杨以 增所得 。杨氏用粮船沿大运河运往聊城 ,在海源阁收藏 。 清宗室怡府“乐善堂”的藏书散出时 ,杨以增的儿子杨绍 和正在北京为官 , 故“得之颇名”⑤。早在康熙年间 “, 汲古
阁”、“述古堂”散出的藏书 ,多半为徐乾学和季振宜所得 ,而 徐 、季两家藏书 ,又归于“乐善堂”。由些可见 “, 乐善堂”所 藏 ,多系名藏家之旧 ,宋元精秘本颇多 ,乾隆修《四库全书》 时 ,全国藏书家尽其所藏向四库馆进呈 ,而“乐善堂”拒不进 呈 。杨绍和购得“乐善堂”旧藏精善之本一百余部 ,不少为 《四库全书》未收之本 ,其版本价值可想而知 。
馆丛刊第一种 ,1930. [ 7 ]李士钊. 聊城海源阁杨氏藏书刻书简述. 聊城师院学报 ,
1983 , (1) . [ 8 ]梅曾亮. 海源阁记 ,柏枧山房文集. [10 ]山东省教育厅呈报海源阁藏书情形. (一) 第一次中国教
育年鉴 ,1935. [11 ]邵养轩. 海源阁藏 书聚 散 始 末记. 教育 短 波一 卷 六
经济理论研究1 43
新视角
也 ,势也 。学者而不观于海焉 ,陋矣 ! 虽然是海也 ,久其中而 不归 ,茫洋浩瀚 ,愈远而不知其所穷 ,倘然不知吾之所知 ,浮 游乎无所归休 ,以终其身为风波之民 ,不亦惫哉 ! ……同年 友杨至堂无他好 ,一专于书 ,然博而不溺也 。名藏书阁曰‘海 源’,是涉海而能得所归者欤 !”⑧不言而喻 ,杨氏海源的实际 收藏 ,全面贯彻了他这种“涉海而能得所归”的“入海求源”的 藏书旨趣 。杨绍和云 “: 先端勤公平生无他嗜 ,一专于书 ,所 收藏数十万卷 ,庋海源阁以藏之 ……别辟书室曰宋存 ,藏天 水朝旧籍 ,而以元本校本抄本附焉 。”⑨由此可见 ,杨氏海源 阁藏书的突出特色 ,是庋藏宏富 ,版本精善 ,这正是杨氏藏书 旨趣的具体体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