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退火工艺分类及应用

合集下载

退火工艺规程

退火工艺规程

退火工艺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阀门零件、工具、模具等金属材料的退火工艺及常用的退火方法。

本标准的退火均指在箱式炉中进行,适用于阀门零件、工具、模具等金属材料的退火处理。

2技术内容2.1退火的定义: 将钢件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Ac1以上或Ac1和Acm之间、或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随炉缓冷到室温或缓冷到某一温度(如500~600℃)出炉,再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工艺过程叫退火。

2.2退火前的准备工作及操作要点2.2.1 根据工件材料、技术要求尺寸、形状特征及数量等具体情况制定工艺方法,工艺规范相近的工件允许同炉处理。

2.2.2 为减少工件表面的氧化和脱碳,在无真空设备的情况下可采用木炭覆盖或装箱等方法。

所用木炭或固体渗碳剂、铸铁屑等必须是用过的。

2.2.3 一般工件在箱式电炉中退火时,炉门附近应放盘木炭,以减轻氧化作用。

2.2.4 一般中、小件均可直接装入退火温度的炉内;宜可低温装炉,随炉升温。

工件堆装时,主要根据装炉情况估定,一般取2~3小时。

2.2.5 保温完成后,一般停电关闭炉门缓冷至500℃即可出炉空冷。

对某些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钢,按上述方法冷却后硬度偏高时,可采用等温冷却,1即在650℃附近保温2~4小时后再炉冷至500℃出炉。

2.2.6 对薄壁、易变形焊接件,退火温度应取下限。

2.2.7 要求保持原有硬度工件,去应力退火加热温度应比最后一次回火温度低20~30℃。

2.3 退火的分类及工艺规范根据退火的目的、要求的不同常用的工艺有: 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低温退火。

其目的、应用以及处理的规范如下。

2.3.1 完全退火一般用于中碳钢与中碳合金钢制工件。

目的a.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b.消除锻、轧后的应力,稳定尺寸。

c.为淬火做好组织准备。

d.消除各种缺陷,改善组织(如枝晶偏析等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

加热温度a. 碳钢加热温度: Ac3+30~50℃,b.合金钢加热温度: Ac3+50~70℃。

常见的退火工艺

常见的退火工艺
片状珠光体和网状渗碳体转变为球状
共析、过共析钢及合金钢锻件、扎件等
当有网状Fe3C存在时,必需先用正火消除Fe3C网,再球化退火
扩散退火
(均匀化退火)
降低钢锭、铸件或锻坯成份偏析和组织不均匀性
加热到钢熔点以下100~200℃,长时间保温后炉冷
粗大组织(组织严重过烧)
合金钢铸锭及大型铸钢件或铸件
扩散退火后钢晶粒很大,所以通常要进行完全退火或正火处理
刃具、量具、冲模、轴承、渗碳件、表面淬火件
中温回火
350~500℃
T回
高屈服极限、弹性极限和韧性, HRC35~50弹簧来自弹性夹具、热锻模高温回火
500~650℃
S回
良好综合机械性能, HRC200~300
轴、齿轮、连杆、螺栓
去应力退火
(低温退火)
为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加工件内应力,以预防钢件再以后加工或使用过程变形或开裂
加热至Ac1以下某一温度(对于碳钢为500~600℃),保温后随炉冷却
无改变
铸、锻、焊、冷压件及机加工件等
能够消除内应力约50%~80%
淬火工艺参数
淬火工艺参数
加热温度
对于亚共析钢Ac3以上30~70℃
常见退火工艺
名称

工艺特点
组织
应用
其她
完全退火
(重结晶退火)
使中碳以上亚共析钢和合金钢得到靠近平衡状态组织,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并能够消除内应力
加热至Ac3以上30~50℃保温后随炉冷却
F+P
亚共析钢铸、锻、扎件,焊接件
等温退火
与完全退火相同,但转变较易控制,能取得均匀预期组织;对于奥氏体较稳定合金钢,常可大大缩短退火时间

10钢的热处理工艺

10钢的热处理工艺

形变热处理
高温形变热处理是把钢加热至奥氏体化,保温一段时间,在该温度下进行塑性变形,随后淬火处理,获得马氏体组织。
高温形变热处理的应用??碳钢、低合金结构钢及机械加工量不大的锻件或轧材。
根据性能要求,高温形变热处理在淬火后,还需要进行回火。高温形变热处理的塑性变形是在奥氏体再结晶温度以上的范围内进行的,因而强化程度(一般在10%~30%之间)不如低温形变热处理大。
1.过热
2.过烧
3.氧化
4.脱碳
由于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造成奥氏体晶粒粗大的缺陷
淬火加热温度太高造成奥氏体晶界出现局部熔化或发生氧化的现象
淬火加热时工件与周围的氧等发生的化学反应
淬火加热时,钢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等发生反应生成含碳气体逸出
第三节 其他类型热处理
钢的表面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
(2)渗碳后的组织 常用于渗碳的钢为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如20、20Cr、20CrMnTi、12CrNi3等。渗碳后缓冷组织自表面至心部依次为:过共析组织(珠光体+碳化物)、共析组织(珠光体)、亚共析组织(珠光体+铁素体)的过渡区,直至心部的原始组织。
(3)渗碳后的热处理 渗碳后的热处理方法有:直接淬火法、一次淬火法和二次淬火法。
从经济性原则考虑,正火的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工艺成本低,在满足使用和工艺性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
第二节 钢的淬火与回火
一、淬火 将钢加热到Ac1或Ac3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以获得马氏体(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1.淬火应力
与渗碳相比,渗氮温度低且渗氮后不再进行热处理,所以工件变形小。 为了提高渗碳工件的心部强韧性,需要在渗氮前对工件进行调质处理。

常见热处理 —退火与正火

常见热处理 —退火与正火

4、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工件的强度和硬度。
答案:× 答案:√
( )
5、任何热处理都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
6、退火热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硬度,改善内部组织,细化 晶粒。() 答案:× 答案:√
7、正火比退火冷却速度快,组织细,强度、硬度高。()
小结:
退火与正火工艺过程、目的及两种热处理工艺的选
3)只消除内应力,选去应力退火。
4)一般工件应先选正火,复杂工件选退火。

练一练 A.完全退火 B.正火 C.球化退火
1、为提高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通常采用( )处理。
答案:B
2、45钢退火与正火后的强度关是( )。 A.退火>正火 答案:B 3、为了降低零件的制造成本,选择正火和退火时, 应优先采用( )。 A.正火 答案:A B.退火 C.都行 B.退火<正火 C.退火=正火
退火分类
1)完全退火
2)球化退火
3)去应力退火
1)完全退火
是将钢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随之缓慢冷却,以
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工艺方式。
目的:平衡组织,降低硬度、细化晶粒、充 分消除内应力。
45号钢锻件完全退火
2)球化退火
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以不 大于50℃/h的冷却速度随炉冷却下来,使钢中碳化 物呈球状的工艺方法。 目的: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以后淬火做 准备。 T10钢球化退火
项目二 常见热处理
—— 退火与正火
一. 普通热处理
普通热处理有“四火”。
1、退火
将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 却的热处理艺。
目的:
1)降低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
2)提高塑性和韧性,以利于冷变形加工;

退火处理

退火处理

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为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叫做退火。

退火的实质是将钢加热到奥氏体化后进行珠光体转变,退火后的组织是接近平衡后的组织。

退火的目的:(1)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便于机加工和冷变形加工;(2)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或为淬火作组织准备;(3)消除内应力和加工硬化,以防变形和开裂。

退火和正火主要用于预备热处理,对于受力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退火和正火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

退火方法的分类常用的退火方法,按加热温度分为: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的相变重结晶退火:完全退火、扩散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

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下的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

七类退火方式1、完全退火工艺:将钢加热到Ac3以上20~30℃,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随炉)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完全奥氏体化)。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wc=0.3~0.6%),一般是中碳钢及低、中碳合金钢铸件、锻件及热轧型材,有时也用于它们的焊接件。

低碳钢完全退火后硬度偏低,不利于切削加工;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以上奥氏体状态缓慢冷却退火时,Fe3CⅡ会以网状沿晶界析出,使钢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给最终热处理留下隐患。

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和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

亚共析钢完全退火后的组织为F+P。

实际生产中,为提高生产率,退火冷却至500℃左右即出炉空冷。

2、等温退火完全退火需要的时间长,尤其是过冷奥氏体化比较稳定的合金钢。

如将奥氏体化后的钢较快地冷至稍低于Ar1温度等温,是A转变为P,再空冷至室温,可大大缩短退火时间,这种退火方法叫等温退火。

工艺:将钢加热到高于Ac3(或Ac1)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后,较快冷却到珠光体区的某一温度,并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然后空冷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与完全退火相同,转变较易控制。

34crnimo钢热处理工艺

34crnimo钢热处理工艺

34crnimo钢热处理工艺34CrNiMo钢是一种常用的合金结构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处理性能。

热处理是指通过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以达到改善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目的。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34CrNiMo钢的热处理工艺,并对其所产生的效果和应用进行讨论。

1. 34CrNiMo钢的热处理分类热处理通常分为四个步骤: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这些步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使用,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不同组合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产生不同的组织和性能,因此在选择热处理工艺时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2. 34CrNiMo钢的热处理工艺(1)退火工艺:34CrNiMo钢在固溶退火条件下加热至800-850℃,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

这种工艺有助于消除应力,使材料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

(2)正火工艺:将退火后的34CrNiMo钢加热至温度范围为850-900℃,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

这种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韧性相对较差。

(3)淬火工艺:将34CrNiMo钢加热至850-900℃,保温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

淬火工艺可以使材料达到高硬度和高强度,但也会导致材料脆性增加。

(4)回火工艺:通过将淬火后的34CrNiMo钢加热至中低温,然后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可以调整材料的硬度和韧性,使其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3. 34CrNiMo钢热处理的效果和应用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34CrNiMo钢达到不同的力学性能。

退火状态的34CrNiMo钢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塑性,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高但需要良好耐磨性的场合。

正火状态的34CrNiMo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适用于制造要求较高的传动零件。

淬火状态的34CrNiMo钢具有高硬度和高强度,适用于制造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磨性零件。

回火状态的34CrNiMo钢可以在保持一定硬度的同时提高韧性,适用于制造承受冲击和振动负荷的零件。

34CrNiMo钢的热处理工艺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步骤和参数来实现不同的性能要求。

热处理退火工艺

热处理退火工艺

热处理退火工艺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一系列工艺,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以达到提高材料硬度、强度、韧性和耐蚀性等目的的加工方法。

其中,退火是热处理中的一种重要工艺,它是通过加热材料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再缓慢降温的过程,使材料内部的应力消除,晶粒生长,组织结构得到改善,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能。

退火工艺的分类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应用要求,退火工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软化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温退火、时效退火等。

其中,软化退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高温,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降温,使其达到最大的软化效果。

正火是指将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以改善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是将加热至一定温度的钢材迅速冷却至室温,以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回火是指将淬火后的钢材再次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降温,以改善钢材的韧性和塑性。

等温退火是指将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到另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再缓慢降温,以改善钢材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时效退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再在室温下储存一段时间,以改善材料的性能。

退火工艺的应用退火工艺广泛应用于钢材、铜材、铝材、镍材、钛材等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提高材料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钢材加工中,退火工艺可以改善钢材的韧性和塑性,提高钢材的冲击韧性和弯曲韧性,增强钢材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在铜材加工中,退火工艺可以改善铜材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提高铜材的延展性和强度。

在铝材加工中,退火工艺可以改善铝材的塑性和延展性,提高铝材的强度和硬度。

在镍材加工中,退火工艺可以改善镍材的耐蚀性和抗氧化性,提高镍材的强度和硬度。

在钛材加工中,退火工艺可以改善钛材的韧性和塑性,提高钛材的延展性和强度。

退火工艺的影响因素退火工艺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材料的成分和形状等。

钢的退火和正火

钢的退火和正火

T10钢球化退火组织 ( 化染 )
500 ×
(3)等温退火
T Ac3 Ac1 Ar1 t 等温完全退火 等温球化退火
优点:周期短,组织更均 匀,是完全退火和球 化退火工艺的改进。
炉子要求比较高,最好采用分段控温的连 续加热炉,小批量生产时可采用两台炉子 (加热炉和保温炉)进行操作。
(4)扩散退火
工艺参数的选择必须能造成氢在钢中的 溶解度小而扩散速度比较大的条件。
§7-2 正火的目的、用途和工艺
1 定义:钢加热到Ac3或Acm以上的A区域,保持 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以获得接近平 衡态组织的工艺。 与退火相比:
加热温度较高; 冷却速率较快; 获得组织较细(索氏体)
T Acm 或Ac3+30~50ºC Acm 或Ac3 Ac1
——强硬度与塑韧性较高; 生产效率较高
温度选择:Ac3+30~50℃ 为缩短工件在高温时的停留时间,而 心部又能达到要求得加热温度,采用稍高 于完全退火的温度。 保温时间以工件烧透为准。
碳钢正火与退火后的硬度 (HB)
状态 退火 正火 结构钢 软的 ~125 ~140 中等的 硬的 ~160 ~185 ~190 ~230
Acm 或Ac3 Ac1+20-30ºC Ac1
粒(球)状 珠光体 层片状珠光体 刀具
片状与球状珠光体组织切削性能比较
T12钢完全退火与球化退火后组织与性能比较
状态 完全退火 球化退火
σb(Mpa) 810 620
δ(%) 15 20
ψ(%) 30 40
HB 230 160
T12钢球化退火与完全退火的性能比较: 球化退火的强硬度更低,塑韧性更好,碳化 物对基体的分割更均匀、彻底,更利切削加工

(工艺技术)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热处理工艺比较

(工艺技术)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热处理工艺比较

1.退火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温,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退火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a将钢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称为完全退火.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消除钢中不均匀组织和内应力.b,把钢加热到750度,保温一段时间,缓慢冷却至500度下,最后在空气中冷却叫球化退火.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主要用于高碳钢.c,去应力退火又叫低温退火,把钢加热到500~600度,保温一段时间,随炉缓冷到300度以下,再室温冷却.退火过程中组织不发生变化,主要消除金属的内应力.2.正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改善钢的性能,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正火与退火工艺相比,其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热处理的生产周期短。

故退火与正火同样能达到零件性能要求时,尽可能选用正火。

3.淬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某一温度(45号钢淬火温度为840-860℃,碳素工具钢的淬火温度为760~780℃),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在水(油)中冷却以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与退火、正火处理在工艺上的主要区别是冷却速度快,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

马氏体组织是钢经淬火后获得的不平衡组织,它的硬度高,但塑性、韧性差。

马氏体的硬度随钢的含碳量提高而增高。

4.回火钢件淬硬后,再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回火。

淬火后的钢件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进行回火后才能使用。

因为淬火钢的硬度高、脆性大,直接使用常发生脆断。

通过回火可以消除或减少内应力、降低脆性,提高韧性;另一方面可以调整淬火钢的力学性能,达到钢的使用性能。

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三种。

A 低温回火150~250.降低内应力,脆性,保持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B 中温回火350~500;提高弹性,强度.C 高温回火500~650;淬火钢件在高于500℃的回火称为高温回火。

钢的退火工艺 完全退火 去应力退火工艺曲线及操作规程

钢的退火工艺 完全退火 去应力退火工艺曲线及操作规程

钢的退火工艺完全退火去应力退火工艺曲线及操作规程2010-10-08 22:10:03| 分类:精密钢管|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退火是将钢材或各种金属机械零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可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在机械制造行业,退火通常作为工件制造加工过程中的预备热处理工序。

一. 完全退火完全退火是将钢件或各种机械零件加热到临界点Ac3以上的适当温度、在炉内保温缓慢逐渐冷却的工艺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细化组织、降低硬度、改善机械切削加工性能及去除内应力。

完全退火适用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的铸钢件、焊接件、轧制件等。

完全退火工艺曲线见图1.1。

1. 工件装炉:一般中、小件均可直接装入退火温度的炉内,亦可低温装炉,随炉升温。

2. 保温时间:保温时间是指从炉子仪表到达规定退火加热温度开始计算至工件在炉内停止加热开始降温时的全部时间。

工件堆装时,主要根据装炉情况估定,一般取2~3h。

3. 工件冷却:保温完成后,一般停电(火),停止加热,关闭炉门逐渐缓冷至500℃即可出炉空冷。

对某些合金元素含量较高、按上述方式冷却后硬度仍然偏高的工件,可采用等温冷却方法,即在650℃附近保温2~4h后再炉冷至500℃。

二. 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Ac1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逐渐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去除由于机械加工、变形加工、铸造、锻造、热处理以及焊接后等产生的残余应力。

1. 去应力退火工艺曲线见图1-3。

2. 不同的工件去应力退火工艺参数见表C。

3. 去应力退火的温度,一般应比最后一次回火温度低20~30℃,以免降低硬度及力学性能。

4. 对薄壁工件、易变形的焊接件,退火温度应低于下限。

5. 低温时效用于工件的半加工之后(如粗加工或第一次精加工之后),一般采用较低的温度。

表C 去应力退火工艺及低温时效工艺。

不锈钢退火分类

不锈钢退火分类

不锈钢退火分类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慢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退火工艺种类很多,根据加热温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的退火,又称为相变重结晶退火,包括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等;另一类是在临界温度以下的退火,包括再结晶退火及去应力退火等。

按照冷却方式,退火可分为等温退火和连续冷却退火。

1、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一般简称为退火,它是将钢件或钢材加热至Ac3以上20~30℃,保温足够长时间,使组织完全奥氏体化后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这种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成分的各种碳钢和合金钢的铸,锻件及热轧型材,有时也用于焊接结构。

一般常作为一些不重工件的最终热处理,或作为某些工件的预先热处理。

2、球化退火,球化退火主要用于过共析的碳钢及合金工具钢(如制造刃具、量具、模具所用的钢种)。

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以后淬火作好准备。

3、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又称低温退火(或高温回火),这种退火主要用来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热轧件,冷拉件等的残余应力。

如果这些应力不予消除,将会引起钢件在一定时间以后,或在随后的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变形或裂纹。

4.不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至Ac1~Ac3(亚共析钢)或
Ac1~ACcm(过共析钢)之间,经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常用退火工艺的分类及应用

钢的常用退火工艺的分类及应用
时效与回火有类似的作用,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效果也很好,但是耗费时间太长
时效的目的是使淬火后的工件进一步消除内应力,稳定工件尺寸常用来处理要求形状不再发生变形的精密工件,例如精密轴承、精密丝杠、床身、箱体等低温时效实际就是低温补充回火
低温时效
将工件加热到100一150 ℃,保温较长时间约5—20h
冷处理
淬透层深度一般为2—6mm,过深往往引起零件表面严重过热,易产生淬火裂纹;表面硬度钢可达65HRC,灰铸铁为40一48HRC,合金铸铁为43—52HRC;这种方法简便,无需特殊设备,但易过热,淬火效果不稳定,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适用于单件或小批生产的大型零件和需要局部淬火的工具或零件,加大型轴类、大模数齿轮等
1.表层硬度比普通淬火高2—3HRC,并具有较低的脆性2.疲劳强度、冲击韧度都有所提高,一般工件可提高20%一30%3.变形小4.淬火层深度易于控制5.淬火时不易氧化和脱碳6.可采用较便宜的低淬透性钢7.操作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率高8.电流频率愈高,淬透层愈薄;例如高频淬火一般1—2mm,中频淬火一般3—5mm,工频淬火能到>l0—l 5mm缺点:处理复杂零件比渗碳困难
常用钢材为中碳钢,如35、45钢及中碳合金钢合金元素<3%,如40Cr、65Mn等,还可用于灰铸铁件、合金铸铁件;含碳量过低,淬火后硬度低,而碳和合金元素含量过高,则易碎裂,因此,以含碳量质量分数在%一%之间的碳素钢最适宜
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
采用两电极铜滚轮或碳棒向工件表面通低电压大电流,在电极与工件表面接触处产生接触电阻,产生的热使工件表面温度达到临界点以上,电极移去后冷却淬火
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2.工件变形极小,不需回火
3.淬硬层薄,仅为一4.工件淬硬层金相组织,硬度不均匀

低碳钢连续退火工艺介绍

低碳钢连续退火工艺介绍

时效 S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CQ ( 屈 CS B TC2 ZT3 服 801 ≤275Mpa ) A08 08Al SPCD St13 DQ(低碳) DC03 DS( 低 碳 钢 投 料 ) 821 CSA01 低 碳 钢 投 料 的 SPCC 4E80 DQ( 超 低 超 St12 DC01 SPCD St13 碳钢) 1 DC03 DS M30
对冲压加工厂或冲压车间来说,以光轧平整或在辊子参差配置的板材矫正机上,将板料向两个 方向轻微地反复弯曲,使板料得到不大的冷变形(1%),便可以消除上述现象。但其效果是暂时的, 甚至只经过几天,机械性能就有显著变化。因此,板料光轧工序应直接在冲压以前进行。
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
商用钢、低碳软钢和冲压钢的连 退原理
DP 450780 TRIP 590980 TWIP 980
CS
DS
DDS
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
连退带钢金属热处理工艺
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
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
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
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
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
钢板的时效性
时效:SPCC、SPCD板和08F板,平整后可保存8天; SPCE平整后可保存6个月内不出现冲压滑移线,即凸起线。 时效性机理:在退火或有时效的低碳钢拉伸曲线上具有明显的屈服平台。 这在冲压成形时,会出现损害外观的作为滑移线。 当变形超过屈服平台以后,滑移线消失,而板面变得稍微有点粗糙。 所以,供冲压用的低碳钢板,在经过冷轧和退火以后,要进行调质 轧制, 使其变形量超过屈服平台,以防止冲压时发生滑移线。 时效性的消除:含溶解氮的沸腾钢板,从调质轧制以后,到冲压加工以前, 若经过一段时间,会发生所谓应变时效现象,再次出现屈服平台, 同样会发生滑移线。

钢的退火工艺 完全退火 去应力退火工艺曲线及操作规程

钢的退火工艺 完全退火 去应力退火工艺曲线及操作规程

钢的退火工艺完全退火去应力退火工艺曲线及操作规程2010-10-08 22:10:03| 分类:精密钢管|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退火是将钢材或各种金属机械零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可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在机械制造行业,退火通常作为工件制造加工过程中的预备热处理工序。

一. 完全退火完全退火是将钢件或各种机械零件加热到临界点Ac3以上的适当温度、在炉内保温缓慢逐渐冷却的工艺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细化组织、降低硬度、改善机械切削加工性能及去除内应力。

完全退火适用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的铸钢件、焊接件、轧制件等。

完全退火工艺曲线见图1.1。

1. 工件装炉:一般中、小件均可直接装入退火温度的炉内,亦可低温装炉,随炉升温。

2. 保温时间:保温时间是指从炉子仪表到达规定退火加热温度开始计算至工件在炉内停止加热开始降温时的全部时间。

工件堆装时,主要根据装炉情况估定,一般取2~3h。

3. 工件冷却:保温完成后,一般停电(火),停止加热,关闭炉门逐渐缓冷至500℃即可出炉空冷。

对某些合金元素含量较高、按上述方式冷却后硬度仍然偏高的工件,可采用等温冷却方法,即在650℃附近保温2~4h后再炉冷至500℃。

二. 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Ac1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逐渐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去除由于机械加工、变形加工、铸造、锻造、热处理以及焊接后等产生的残余应力。

1. 去应力退火工艺曲线见图1-3。

2. 不同的工件去应力退火工艺参数见表C。

3. 去应力退火的温度,一般应比最后一次回火温度低20~30℃,以免降低硬度及力学性能。

4. 对薄壁工件、易变形的焊接件,退火温度应低于下限。

5. 低温时效用于工件的半加工之后(如粗加工或第一次精加工之后),一般采用较低的温度。

表C 去应力退火工艺及低温时效工艺。

钢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热处理工艺
冷拉、冷挤压成形工件。
工艺参数
加热温度:一般碳钢和低合金钢600-700℃;温度太高,晶粒
粗化,温度太低,再结晶不充分。
保温时间: 1-3h。
冷却速度:随炉冷至500℃,出炉空冷。
1. 退火分类与常用工艺
去应力退火
冷变形后的金属在低于再结晶温度加热,以去除由于形
变加工、锻造、焊接等所引起的应力,但仍保留冷作硬
2.3. 正火工艺
双(多)重正火:对工件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正火。
AC3+(150-200)℃
AC3+(30-50)℃
温度/℃
Ac3
时间
工艺说明
@ 含有粗大组织或魏氏组织的锻件和铸件,如20Mn、
20CrMoV、15Cr等低合金钢铸件。
@ 第一次正火消除组大组织。
然 后 冷 至 A r1- ( 2 0 - 3 0 ) ℃ , 并 在 此 温 度 等 温 较 长 时 间 , 随 后 炉 冷 至
550℃后空冷的工艺。
温度/℃
AC1+(10-30)℃
.
Ac3
Ac1
Ar1-(20-30)℃ 550℃
随炉缓冷
时间
空冷
与普通球化退火相比,退火周期短,球化组织均匀,
适用于大件。
冷却速度:缓冷至500℃以下出
炉空冷, 大件、易畸变件冷至
200-300℃再出炉空冷 。
小结
01
退火得到接近平衡的组织, 是生产中常用的热处理方法,
退火种类繁多, 目的各不相同, 工艺差别较大; 大部分
退火工艺有3个基本特点, 一是加热温度在Ac1以上, 二
是慢冷, 三是得到珠光体型转变产物。
- 2 0 8 H B W , 球 化 级 别 2 - 3 级 。 加 工 路 线 : 备 料 - 锻 造 - 球化退火-车削

钢的常用退火工艺的分类及应用

钢的常用退火工艺的分类及应用

碳化物球状化,降低 加热至Acl十(20一40)℃或Acl一(20一32)℃,保温后 工模具及轴承钢件,结构钢冷挤压件等 硬度,提高塑性 等温冷却或直接缓慢冷却 加热至Acl一(50一152)℃,保温后空冷 冷变形钢材和钢件
再结晶退火或 消除加工硬化 中间退火 去应力退火 消除内应力
加热至Acl一(100—200)C,保温后空冷或炉冷至200 铸钢件、焊接件及锻轧件 一302℃,再出炉空冷
等温退火
细化组织,降低硬 度,防止产生白点
加热至Ac3十(30—50)℃(亚共析钢)或Acl十(20—42) 中碳合金钢和某些高合金钢的重型铸锻 ℃(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保持一定时问,随炉冷至稍 件及冲压件等(组织与硬度比完全退火更 低于Arl进行等温转变,然后空气冷却(简称空冷) 为均匀)
球化退火
钢的常用退火工艺的分类及应用
类别 扩散退火 完全退火 不完全退火 主要目的 成2)℃,长时间保温后缓慢冷却 铸钢件及具有成分偏析的锻轧件等 铸、焊件及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锻轧件 等 中、高碳钢和低合金钢锻轧件等(组织细 化程度低于完全退火)
细化组织,降低硬度 加热至Ac3十(30—52)℃,保温后缓慢冷却 细化组织,降低硬度 加热至Acl十(40一62)℃,保温后缓慢冷却

热处理简介

热处理简介

高温形变热处理
高温形变热处理:高温形变热处理是将钢 加热至Ac3以上,在稳定的奥氏体温度范 围内进行变形,然后进行淬火,使之发生 马氏体转变并回火至需要的性能。由于形 变温度远高于钢的再结晶温度,故应严格 控制变形后至淬火前(900 ℃ )的停留 时间,形变后要立即进行淬火冷却。
低温形变热处理
低温形变热处理:低温形变热处理是将钢 加热至奥氏体状态,迅速冷却至Ac1点以 下,Ms点以上过冷奥氏体亚稳定温度范围 内进行大量塑性变形,然后立即淬火并回 火至所需要的性能。低温形变热处理比高 温形变热处理具有更高的强化效果,而塑 性并不降低。
高温回火:回火温度约为500~650 ℃ , 回火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淬火和随后的 高温回火叫调质处理。经过调质处理后, 钢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
热处理工艺方法---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将工件快速加热到淬火温度,然 后迅速冷却,仅使表面层获得淬火组织的 热处理方法。
表面淬火分类:根据工件表面加热热源的 不同,表面淬火分为感应加热,火焰加 热,电接触加热,电解液加热以及激光 加热等。
/MachineBase/heattreat/technics/t0101.asp?a=2#时间
化学热处理分类:根据渗入元素的不同, 可分为渗碳,渗氮,碳氮共渗,多元共 渗,渗硼,渗金属等等。 化学热处理作用:化学热处理后的钢件表 面可以获得比表面淬火所具有的更高的 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心部在具有 良好的塑性和韧性的同时,还可获得较 高的强度。
热处理工艺方法---形变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形变热处理是将塑性变形和 热处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复合工艺。 形变热处理分类:形变热处理种类很多, 常用的主要有高温形变热处理和低温形变 热处理。
热处理工艺方法---回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化退火
碳化物球状化,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加热至Ac1+20~40℃或Acom-20~30℃,保温后等温冷却或直接缓慢冷却
工模具及轴承钢件,结构钢冷-50~150℃或,保温后冷却
冷变形钢材和钢件
去应力退火
消除内应力
加热至Ac1-100~200℃,保温后空冷或炉冷至200~300℃,再出炉空冷
铸钢件,焊接件及锻轧件
加热至Ac1+40~ 60℃,保温后缓慢冷却
中、合金钢和某些高合金钢(组织化程度低于完全退火)
等温退火
细化组织,降低硬度
加热至Ac3+30~ 50℃,(亚共析钢)或Ac1+20~40℃,(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保持一定时间,随炉冷至稍低于Ar1进行等温转变,然后空气冷却(简称空冷)
中碳合金钢和某些高合金钢(组织与硬度比完全退火更为均匀)
钢的退火工艺分类及应用
类别
主 要 目 的
工 艺 特 点
应 用 范 围
扩散退火
成分均匀化
加热至Ac3+150~ 200℃,长时间保温后缓慢冷却
铸钢件具有成分偏析的锻轧件等
完全退火
细化组织,降低硬度
加热至Ac3+30~ 50℃,保温后缓慢冷却
铸、焊件及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锻轧件等
不完全退火
细化组织,降低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