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应用基础前沿项目

合集下载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武汉重点实验室),是全国首批20个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为共建单位,实现了“出版+互联网”跨领域强强联合,并在技术、管理、运营等板块进行了深层次的整合。

一、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的基础技术研究,武汉重点实验室目前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等国家重大项目10余项,其媒体融合整体解决方案——RAYS(全称“Readers At Your System”),帮助新闻出版单位重构用户连接方式,整合内容资源,打造基于读者数据分析技术的个性化定向投送平台,建设作者、编辑、读者交互系统,帮助出版社快速构建“平台+内容+服务+运营”的出版融合闭环生态圈。

二、以商业模式、技术、资本为重点的出版融合创新为快速推进出版融合技术推广,武汉重点实验室相继联合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编辑学会等举办“出版融合技术编辑创新大赛”和“新起点·新征程”大学生微创大赛。

出版金融创新将出版社衍生数字内容中具有高收益潜力的数字内容作为标的物挂牌交易,着力探索建立数字出版融合新模式,吸引各地社会资本参与衍生数字内容运营与金融创新当中。

三、现代出版融合编辑培训计划在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编辑学会指导下,武汉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家数字传播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全国一线城市每年举办十余期出版融合编辑创新研修班,让编辑系统学习掌握在选题策划阶段应用的媒体融合新技术,并全年在线上开展十二期编辑力提升直播课堂,让编辑足不出户,学习到互联网策划大师的运营思维及文案提升法,助力编辑转型为知识服务经纪人。

四、技术与资本融合的行业应用武汉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家数字传播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立了“出版融合产业联盟”,为联盟成员提供出版融合“现代纸书”制作技术系统支撑、出版融合“现代纸书”编辑培训、出版融合“现代纸书”共享案例库、出版运营基金扶持等等会员专享服务。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2.09•【字号】武政〔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武政〔2022〕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22年2月9日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称东湖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发〔2020〕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牢牢把握“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始终坚持“高”“新”特色,积极发挥“自创区、自贸区”先行先试作用,围绕将东湖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长江中游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区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大力创建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主要指标如下:——经济发展领跑全省全市。

2025年,东湖高新区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发展首位度进一步提高。

培育1—2家千亿级“产业航母”企业、10家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一批国际领先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梯队,打造若干具有引领性新兴产业集群。

到2035年,全区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步建成“世界光谷”。

关于发布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基金指南(第一批)的通知

关于发布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基金指南(第一批)的通知

关于发布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基
金指南(第一批)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新技术新工艺》
【年(卷),期】2024()5
【摘要】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基础前沿领域研究创新,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现发布2024年度开放基金指南(第一批),具体通知如下:一、选题范围面向空间感知与操控任务对自主能力的技术需求,围绕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理论与方法、威胁自主判断、博弈对抗智能自主决策、深远空间天体着陆与导航等方向,开展应用基础理论和先进方法研究,进行新概念探索,为不断提升航天器的智能、自主水平提供理论方法支撑。

【总页数】1页(P8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关于发布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的通知
2.《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发布
3.水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4.“特种车辆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2024年度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5.关于《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氢能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氢能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氢能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9.14•【字号】武政办〔2020〕88号•【施行日期】2020.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科技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氢能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氢能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9月14日武汉市氢能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突破发展氢能产业,加快推动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能源结构清洁转型,打造国内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把握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市场导入期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促进产业化发展,通过自主培育和招商引资双线路径,形成氢能产业集中集聚区,力争通过3年时间打造国内氢能产业创新研发、生产制造、示范应用引领区,为把武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氢能产业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一)能源链。

突破工业副产氢、常温常压液态储氢、超高温垃圾转化制氢、电解水制氢等技术应用,培育5—10家制氢(氢源)、氢储运重点企业,在满足我市自用氢气的基础上,实现氢气的批量对外供给。

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建成15座以上加氢站,打造沿三环线、四环线加氢走廊。

(二)技术链。

强化氢能产业基础研发,突破燃料电池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系统集成与控制、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等关键环节,在氢能产业领域形成国内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

力争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达到120KW,燃料电池堆功率密度达到4.5KW/L,燃料电池汽车纯氢续驶里程达到500公里,集聚一批国家、省、市级氢能与燃料电池研发和检测、认证机构。

(三)产业链。

强化军民技术融合,以交通领域应用为引领,按照“十、百、千”辆的节奏,以城市公交车、城际物流车、中重载商用车为突破口,逐步应用到船舶、无人机、分布式发电等领域,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规模不低于3000辆。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南1.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1.1重大科学问题的AI 研究范式面向生物、医药、材料、地学、化学、空间等科学研究领域,通过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和领域数据知识融合,实现重大科学问题和发现的研究突破。

1.2知识驱动的人工智能理论探索数据与知识联合驱动的新型人工智能理论,研究知识提取、知识融合、知识推理创新方法;研究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知识生成以及基于知识图谱的大语言模型知识增强,并在医疗等典型专业领域开展验证。

1.3学科交叉的人工智能方法面向化学、材料、医药等科学领域,针对设计、合成及评价等方向研发需求,开展多尺度智能计算、构效关系智能预测、合成条件智能推荐等人工智能方法研究,并在相关领域开展验证。

2.新一代人工智能共性关键技术2.1多模态智能感知技术重点开展高性能敏感材料和光电转换为基础的深度智能感知技术研究,开展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智能感知及数据处理技术研究,开展高通量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究,开发相应的智能感知平台。

2.2多源数据融合与解析技术重点开展多源、多模态数据融合解析共性技术研究,研究多模态数据的实体及语义对齐技术;研究多源数据的特征融合技术,研究数据转换与质量控制技术,开发多源数据融合与解析平台。

2.3新型人工神经网络与类脑学习基于脑科学与生物认知原理,研究面向强化学习的多尺度类脑神经网络关键技术;开展生物神经元和神经网络动力学编码机制研究,开展多突触可塑性协调机制研究,面向情绪调控、脑疾病辅助诊断及康复等场景构建新型神经网络基础模型。

3.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支撑体系3.1新一代智能感知终端及设备研究新一代智能感知终端,重点开展非接触感知、跨场景多目标感知、终端轻量化感知、4D毫米波雷达感知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相关系统、平台与设备研发,并面向智能家居、智慧康养、智能驾驶等领域形成应用示范。

3.2未来智能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面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联网等复杂网络应用场景,针对资源调度、任务协同、边缘计算及智能运维等应用需求,开展多模态、全流程智能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并形成应用示范。

技术创新八十个项目的技术创新与前沿应用

技术创新八十个项目的技术创新与前沿应用

技术创新八十个项目的技术创新与前沿应用在当代社会中,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技术创新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介绍八十个项目的技术创新与前沿应用,带您领略技术创新的无限魅力。

项目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它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未来,人工智能将在医疗、交通、金融等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项目二: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将各种设备、传感器和网络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项目三:5G技术5G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延迟低、连接稳定等特点。

5G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通信方式和生活方式。

项目四: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现实世界的场景,使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虚拟环境的存在。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教育、医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五: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技术,具有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点。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供应链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项目六: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的组织、细胞和分子等进行研究和应用的技术。

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项目七: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将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项目八:生命科学领域的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针对基因组DNA的精确编辑技术。

它可以修复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缺陷,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来获得或改变某些特征。

基因编辑技术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仅仅是八十个项目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值得关注的技术创新与前沿应用。

加快湖北建设北斗农业领域大规模集成应用先行区的思考

加快湖北建设北斗农业领域大规模集成应用先行区的思考

决策咨询党政干部论坛30加快湖北建设北斗农业领域 大规模集成应用先行区的思考课题组湖北省是国家北斗应用示范省,北斗产业是湖北独具优势、极富潜力的重要引领性产业。

推动北斗农业领域大规模集成应用,既是突破性发展北斗优势产业的行业应用硬任务,也是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基地的必然要求。

湖北建设北斗农业领域大规模集成应用先行区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并可行。

一、湖北农业领域北斗应用的现状湖北省实施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行业应用示范项目以来,农业领域北斗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北斗农用由项目示范应用阶段进入技术大规模集成推广应用新阶段,推动了湖北农机智能化、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通过数字赋能农业,为湖北北斗产业发展打开了行业应用宽广场景,培育了北斗农用市场,发展了农业数字经济。

(一) 北斗在农机智能化上不断迭代湖北省通过北斗应用示范项目,跨界牵手北斗企业和农机头部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先后解决了农机作业厘米高精度、自主转弯、自动避障和定位信号稳定等技术难题,产品性价比已全面超越美国 GPS产品。

同时,率先实现了北斗农机智能终端只能后装到前装标配的技术升级。

第一个突破了粮食烘干机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室内静态北斗定位监测难题,实现了在线工况监测、应急抗灾保粮、闭环保供保安提供精准计量功能支持;率先开发应用了北斗春耕、夏收和秋收数字动态图,实现了全省春耕、夏收、秋收数字化演示趋势即时调度;拓展农业无人机应用,从只能打药到施肥、飞播和遥感测地等多功能应用,实现了一机多用,农药用量降低10%~20%,用水量降低 90%,减少了重播和漏播,播撒更均匀。

在产品系列上,由只能用于大型拖拉机到目前拖拉机、收获机、插秧机、喷杆喷雾机、农用无人机、粮食烘干机、农产品冷链车和冷库机组等使用广泛、作业量大的主要机型全覆盖,北斗装机类型全国最多。

(二) 北斗在农业数字化上不断发展北斗农用逐步实现了农机作业从收集数据到使用数据的功能升级,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性大数据来源和精准性的难题。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签订武汉市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及拨付资金的通知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签订武汉市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及拨付资金的通知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签订武汉市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及拨付资金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0.08.31•【字号】•【施行日期】2020.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签订武汉市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及拨付资金的通知各项目承担单位:武汉市2020年度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应用基础前沿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下达,立项文件见附件。

各项目承担单位需尽快签订《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报送相关纸质材料。

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签订流程(一)登录系统。

项目承担单位访问市科技局门户网站(),进入“项目申报与管理”,选择“项目管理及查询”,用项目负责人账号登录。

(二)在线签订。

进入“项目申报及管理(前资助)”,在要签订的项目后点击“签订任务书”,在线填写《任务书》,填写完成后点击“提交”,等待市科技局审核。

在线签订注意事项:1、《任务书》中“项目主要研究内容”、“项目考核目标”从系统直接读取,不能修改。

2、项目经费支出范围需符合《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武科规〔2017〕9号)第22条。

3、请认真核对系统“其他信息”填报页面的银行账号信息(如需修改,请用单位账号登录后修改“单位基本信息”中的账号信息,信息修改完成点击“提交”)。

(三)在线审核。

市科技局在线审核《任务书》,如通过审核,项目状态显示为“任务书已签订”。

如需修改,项目状态显示为“任务书被退回,请修改后提交”。

(四)下载打印。

审核通过后,项目承担单位点击“下载打印任务书”,下载后打印纸质版项目任务书(A4纸双面打印,一式四份,订书机装订)。

请于9月11日(星期五)前完成在线签订任务书。

二、报送材料(一)需报送的材料1、《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一式四份,每份凡需签字盖章处务必签字盖章。

博士主任民工张——记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俊勇

博士主任民工张——记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俊勇

张俊勇: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俊勇,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结构工程博士研究生,现任武汉市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该同志负责我市市政工程建设、地下管网建设,重大工程管理等工作,并积极协助主任抓好全市城建计划、建设资金工作。

除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外,还担任武汉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武汉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日常工作中,认真抓好市重大工程建设管理和推进。

积极开展市重点办日常任务的协调组织,着力落实市重点工程“质量优质率、资金保证率、按期完成率”,强力推进并确保了多项城建重点工程保质按期建成投入使用,重点项目得到有效推进。

其中: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工程、三环线西段道路维修改造工程以及武昌火车站城市综合配套、长江隧道、岳家嘴互通立交、栅栏口立交等按期完工。

重视强调科技创新。

策划重大基础性科研项目,筹建武汉建设科技专家系统,推动我市建设行业科技进步。

如“武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问题研究”、“武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调查及节能政策的研究”、“ 武汉市停车场产业化”等课题主要结论已形成市政府的决策。

主持研究制定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实施意见;组织对武汉地源热泵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在加强地铁建设监管上开展了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订工作。

2008年,我市建设方面的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创历史新高。

其参与的《城市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和《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开发》先后获得2006年、2007年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被评为武汉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拉得出、顶得上,任务完成出色。

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克服重重困难,圆满组织完成国家下达的24510套活动板房安装任务,同时,还在承担援建20万平方米住宅建设任务,因参加抗震救灾成绩显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若干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若干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26•【字号】武政[2012]31号•【施行日期】2012.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若干意见(武政〔2012〕3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中的引领作用,提速我市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经研究,现就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重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各地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工业始终是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是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

先进制造业离不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牵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是推动工业大发展,实现市十二次党代会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

各区(含开发区、化工区管委会,下同)、各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重大意义,努力开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新局面。

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精神,以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重大项目为带动、市场应用为重点、专门领军人才为支撑,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显著提升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产业,加速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生成中心,为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奠定决定性基础。

天津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指引

天津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指引

天津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指引一、项目背景天津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基础,但与国外一些技术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为了进一步推动天津市的科技创新发展,加快技术创新的进程,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了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旨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支持天津市优秀科技团队和高校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培养和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和精英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天津市技术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三、项目范围本项目主要支持面向天津市重点领域和重大短板的前沿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物联网技术和工业大数据•生物医药和生物工程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能源与环保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四、项目申报条件申报单位应具有良好的科研和创新基础,有优秀的研究团队和研究成果,具有高水平的研究设备和实验条件。

同时,申报项目应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具有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潜力。

五、项目资金和经费管理本项目总资金规模为XX万元,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按照资助比例予以支持,其中研究经费和其他支出的比例为6:4。

项目经费采取专项经费制度,实行预算管理、按照科研绩效考核分配经费。

项目经费的使用需符合财务管理规定,经费使用计划须经过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超支部分由项目负责人自行承担。

六、项目申报流程1. 项目申报材料准备•项目申报书(需包括项目名称、研究目的及内容、研究路线和技术方案、研究创新点、预期成果、经费预算等信息)•项目负责人的个人简历和代表作•研究团队的基本情况•研究设备和实验条件•以上材料均需以电子版形式提交2. 项目申报流程1.申请单位填写电子版《科技项目申报书》,并提交相关材料至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定的网站上。

武汉市科技局关于发布首批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榜单的通知

武汉市科技局关于发布首批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榜单的通知

武汉市科技局关于发布首批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榜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1.03.29•【字号】•【施行日期】2021.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科技局关于发布首批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榜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关于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行“揭榜挂帅”制度要求,着力攻克制约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自2021年起,市科技局启动实施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

根据《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试行)》,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经产业部门推荐、专家论证等程序,研究制定了“高速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研究”等首批5个“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榜单,现予发布。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榜单(一)《高速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研究》榜单(见附件1)(二)《12英寸RF-SOI芯片关键制造工艺技术》榜单(见附件2)(三)《100kW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榜单(见附件3)(四)《抗体与分子酶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榜单(见附件4)(五)《基因治疗关键技术攻关及产品研发》榜单(见附件5)二、揭榜要求(一)牵头揭榜单位应为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均可作为合作单位参与揭榜。

(二)牵头揭榜单位应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主营业务与榜单研究内容所属领域一致,具备良好科研基础、研发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大型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组织管理经验,且上年度研发费用超过3000万元。

(三)每个项目榜单应整体揭榜,覆盖榜单所有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项目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子课题。

(四)所有参与揭榜单位签署联合揭榜协议,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方式、任务分工、经费投入及分配、收益分配、知识产权权属、协议签署时间等事项。

武汉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武汉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武汉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四个面向”,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高效协同联动,畅通创新策源“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N”的突破,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突出“一个东湖科学城、七个湖北实验室、九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攻关,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中的战略要地。

一、建设东湖科学城高标准规划建设东湖科学城,集中布局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型大学等,打造研发转化、产业发展和科技商务三大板块,营造科学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配套功能齐全的工作生活环境,打造创新国家队、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

以东湖科学城为创新极核,东湖高新区联动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发展大光谷创新组团,串联“武鄂黄黄咸”重点园区和重要创新平台,完善梯次联动的区域创新与产业布局,以点带面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与协同创新水平,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打造成为创新转化轴、产业协作轴、设施连通轴,将“中国光谷”打造成“世界光谷”。

二、做强基础研究重大平台聚焦光电科学、生物安全、空天科技、生物育种等领域,加快推进光谷实验室、江夏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洪山实验室、江城实验室、东湖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等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争取成为国家实验室。

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和要求,提升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2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谋划建设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移植医学、园艺植物生物学、精细爆破等国家重点实验室。

加快推进和谋划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设施(武汉光源)、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神农设施)、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预研装置、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农业微生物设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九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0.01.20•【字号】•【施行日期】2020.0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武汉市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已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类别本次启动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包括以下三类:(一)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二)应用基础前沿项目(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每类科技计划项目的《项目申报指南》详见附件。

二、申报要求(一)实行科研诚信事前承诺。

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申报时签署并提交《科研诚信承诺书》,应严格遵守承诺,如实填写并审核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

(二)实施科研失信联合惩戒。

对违反科研诚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项目立项一票否决。

(三)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申报。

本次申报项目实施周期为2020年7月—2022年12月,项目申报书中的研究内容、项目总经费、考核目标等应与实施周期一致。

项目立项后,申报系统根据项目申报书中的研究内容、项目组主要成员、项目总经费、考核目标等自动生成该项目《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相关内容不得调整。

申报书应签字盖章。

以PDF格式上传的《项目申报书》应与在线填写的研究内容、项目组主要成员、项目总经费、考核目标等主要内容一致。

(四)严格项目总经费预算。

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应用基础前沿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经费资助标准已经在项目指南中明确,申报项目需与市科技研发资金资助强度匹配。

项目申报单位应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市科技研发资金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经费时,总经费不足部分由承担单位自筹。

(五)严格项目申报纪律要求。

申报人务必认真阅读本申报通知及附件,按要求填写申报书并提交申报材料。

申报项目的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立项审查等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按预先制定的规则执行。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管理思路探讨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管理思路探讨

科技资讯2017 NO.18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205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等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设立是为了促进本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资助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使其在开放课题的支持下,按计划完成项目所规定的任务,并有望取得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使本学科领域进步发展。

2008年起,国家设立支持力度更大的实验室专项经费,在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同时,也为开放课题实施提供了持续、稳定地支持。

1 开放基金与国家基金的区别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基金)的设立是为了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凝聚和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它根据科学发展趋势和国家长远发展要求,制定优先资助领域。

它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

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以下简称“开放基金”)在每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每年都会设立。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大学、科研院所和其他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机构建设的科研实体,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开放基金的设立是为了促进本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资助国内、外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使其在开放基金的支持下,按计划完成项目所规定的任务,并有望取得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使本学科领域进一步发展。

开放基金与国家基金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差别,如在基金的资助方面(包括范围、对象、方式和目的等),在基金项目的评审方面,在经费的管理方面等等,都存在着差异。

主塔深水基础施工技术1(武汉天兴洲大桥)

主塔深水基础施工技术1(武汉天兴洲大桥)
新材料
研究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性能优异的新材料,以提高主塔基础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
新工艺
探索新的施工工艺,如3D打印技术、预制拼装技术等,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 度和成本。
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智能化
研究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主塔基础的变形、位移和受力情况,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自动化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外在主塔深水基础施工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 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和挑战。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主塔深 水基础施工技术将朝着更加高效、智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同时将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以提高施工效 率和质量。
施工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0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质量责任,确保施工
质量可控。
质量检测与监控
02
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监控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
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隐患。
验收与评估
03
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工程验收和评估,确保工程质量符合
要求。
03
CATALOGUE
武汉天兴洲大桥主塔深水基础施工实例
解决方案
采用深水基础施工技术,如桩基施工、围堰施工等,同时结合先进的施工设备 和技术手段,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控制施工噪音、减少水 土流失等。
可持续发展
采用节能、环保的施工材料和技术,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实现绿色施工和可持 续发展。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设计合理的桩基 结构,包括桩径、桩长、桩间距等参 数,以满足承载力和沉降要求。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鄂经信规划〔2021〕205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州、县经信局,省直相关部门:现将《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1年12月31日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为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年)》,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产业发展初具实力。

根据测算,2020年我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350亿元,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国内第二方阵。

我省人工智能创新基础扎实,集聚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一流高校院所,拥有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存储器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内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水平人工智能创新团队,在机器视觉、模式识别、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和特色产品。

产业生态基本建立。

我省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300家,基本形成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出台《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若干措施》《湖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年)》《湖北省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1-2023年)》等政策文件。

武汉软件新城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武汉软件新城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武汉软件新城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项目背景介绍 (3)2. 项目目标及愿景 (4)3. 项目规划范围与规模 (5)二、项目规划方案设计 (6)1. 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7)2. 规划设计原则 (8)3. 总体功能布局规划 (9)4. 建筑风格与设计特色 (11)5. 景观环境设计规划 (12)6. 交通组织规划方案 (13)三、软件新城项目功能区域规划 (15)1. 研发办公区规划 (16)1.1 办公大楼布局设计 (18)1.2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划 (19)1.3 实验室及研发空间规划 (21)2. 生活服务区规划 (22)2.1 员工公寓设计规划 (24)2.2 餐饮服务区规划布局 (25)2.3 文化活动及休闲娱乐区规划 (26)3. 商业配套设施规划 (28)3.1 商业街区设计理念及布局规划 (29)3.2 购物中心规划设计 (30)3.3 其他商业配套设施规划 (31)四、绿色建筑与智能化系统规划 (32)1. 绿色建筑规划设计 (33)1.1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35)1.2 绿色建材运用规划 (35)1.3 生态环保设计理念体现 (36)2. 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 (37)2.1 智能安保监控系统规划 (39)2.2 智能办公管理系统规划 (40)2.3 智能家居生活体验区规划 (42)2.4 其他智能化系统应用 (43)一、项目概述武汉软件新城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集软件研发、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生活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化软件产业新城。

项目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紧邻武汉光谷CBD核心区域,生态环境优美。

本规划设计方案以“绿色、智能、创新、宜居”为设计理念,力求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业集聚区,推动武汉市乃至湖北省软件产业的发展。

武汉软件新城项目总规划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工程规划用地约3平方公里,二期工程规划用地约7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应用基础前沿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申报单位:
项目负责人所属部门(院系):
填报日期:年月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二〇二〇年制
一、项目负责人科研诚信承诺书
二、项目概况
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项目的选题思路
(二)项目实施的意义
四、项目现有工作基础(截至申报时,已开展的工作、已有的基础条件等)
五、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一)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二)项目组主要成员基本情况
六、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实施周期(2020年7月—2022年12月)内,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为:(包含项目研究内容,项目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和主要创新点等)
七、项目实施进度
(一)2020年度实施内容
(二)2021年度实施内容
(三)2022年度实施内容
八、项目考核目标
实施周期末(2022年12月),本项目将达到以下目标:(包含攻
克的技术、解决的问题以及知识产权获取情况等,本类项目对经济指标不做要求)
九、项目总经费(本项目实施周期为2020年7月—2022年12月,项目总经费是指该实施周期内本项目新增总投入;请根据项目研究内容,据实、科学、合理测算)
项目总经费万元,其中:申请市科技研发资金万元。

十、附件清单
(一)与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材料(如有,请提供)。

(二)与合作单位的协议(如有合作单位,须提供。

协议应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方式、任务分工、知识产权归属、经费分配、收益分配及预期目标等内容,并加盖双方单位公章;申报的合作事项应与合作协议相关内容一致)。

十一、申报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