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08161311_58932低应变动力检测能力验证时间安排doc

合集下载

低应变检测

低应变检测
8.1.2 检测前,应对仪器设计进行检查,性能正常方可 使用。
8.2 对测量用仪器的安装要求以及检测
8.2.1 实心桩的激振点宜选择在桩头中心部位, 传感器应粘贴在距桩中心约2/3R处。敲击产生 的应力波除向下传播外,也沿径向周边传播, 从周边反射回来的波与圆心外散的波会发生迭 加。理论与实践表明,2/3R处波的干扰最小。 空心桩的激振点及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壁 厚1/2处且应在同一水平面上,与桩中心连线形 成的夹角宜为90°。将加速度计粘贴在磨平过 的桩顶表面,粘巾处可用大膏、黄油、橡皮泥 作为耦合介质。
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 单一谐振峰,无桩底谐振峰。
9.4 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生异常现场时的处理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波形时,应在现场及时研
究,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因素后再重复测度。重复测
试的波形与原波形应具有相似性。
9.5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理方法
9.5.1 正在检测过程因外界干扰和其它不可预见的事故 时,应关机停止检测。若发生干扰影响测试结果,则
基桩检测
一.低应变法检测
1 目的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 术规范》JGJ 106-2003、J256-2003对低应 变工程检测做必要的细化和补充。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为了确保现场低应变动力检测的正常 进行,取得正确可靠的检测数据,使低 尖变动力检测工作规范、有序,特制定 基桩低应变检测作业指导书。

检测系统框图
7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检测仪器应具有防尘、防潮性能,并应 在-10~50℃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在现 场检测时,对仪器屏幕应采取防晒措施。 当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按要求定期通电。
8 检测步骤 8.1 检测前后,对被测样品和检测仪器的检查项目 8.1.1 检测前,应进行现场调查,桩头应凿去浮浆,露

低应变成桩参数及检测记录表

低应变成桩参数及检测记录表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正常□异常:源自□正常□异常:□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桩位核对(甲方或监理):填表人:电话:
记录:校对:页码:
低应变成桩参数及检测记录表NO.B201(05)
桩号
(#)
桩径
(mm)
桩长
(m)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kN)
混凝土浇捣日期
配桩桩长
(从下至上)
(m)
样品状态
备注
(工地现场人员填写)
(检测人员填写)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正常□异常:

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

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

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摘要:本文以树人学校为例,阐述了低应变检测桩基的理论和方法,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力检测低应变声波完整性一、工程概况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项目位于南京市下关区扬子江大道东北侧,西侧毗邻长江,东与迎江园小区相望(7层住宅楼,砖混结构),北侧为建筑空地。

本地块为造船长遗址,用地面积为4140.96m2(扣除河道保护线及防洪通道),总建筑面积为73926.2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59467.7 m2,地下总建筑面积为14458.6m2。

本项目集教学、住宿、娱乐与一体综合性校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俯瞰图该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田径场部分与信息办公综合楼若结构体系相连,则该部位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否则与其余建筑群保持一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各建筑群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本工程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工程桩直径为0.8米,桩长一进入地下岩层50公分为准,因此均在59-70米之间。

二、低应变概述桩基动力检测是指在桩顶施加一个动态力(动荷载),动态力可以是瞬态冲击力或稳态激振力。

桩-土系统在动态力的作用下产生动态响应,采用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在桩顶测量动态响应信号(如位移、速度、加速度信号),通过对信号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或传递函数分析,判断桩身结构完整性,推断单桩承载力。

根据作用在桩顶上的动荷载能量能否使桩土之间发生一定弹性位移或塑性位移,把动力测桩分为低应变、高应变两种方法。

低应变法作用在桩顶上的动荷载远小于桩的使用荷载,能量小,只能使桩土产生弹性变形,一般情况下只产生10的负五次方动应变。

随着动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的实测资料。

许多国家已把桩动测技术列入了有关规范,我国《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总结了前些年桩基检测的一些经验,代表了当前桩基动测的新观点。

将反射法、机械阻抗法(包括瞬态机械阻抗法和稳态机械阻抗法)合并,统称为低应变法。

基桩低应变检测指南

基桩低应变检测指南

基桩低应变检测指南提供工程相关资料(见附录1)检测准备工作:见附录2预约(进场请提前3个工作日,随后各次检测提前1个工作日即可)具备检测条件后,进场检测现场配合(现场人员配合检测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工作)领取快报(许多工程的检测并非一次完成,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也为了使问题桩得以有效及时地处理,因此,我们将将在现场检测后2个工作日内出具初步意见)检测完毕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报告(须进行验证检测的,则为验证检测完毕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报告)办理检测费结算,发放检测报告附录1:低应变检测前应提供相关资料附录2:桩顶处理方法附录3:深圳市标准《建筑基桩检测规程》(SJG 09-2007)相关条款地点:深圳市振兴路1号507室电话:83320016 传真:83217613附录1:低应变检测前应提供相关资料1、填写《检测委托单》或《工程概况表》(注:若是委托单位,请填写《检测委托单》,施工单位请填《工程概况表》。

2、填写低应变动测受检桩设计施工资料表(注:表格分两类:管桩、灌注桩)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原件或复印件1份4、桩基图纸原件或复印件1份(注:须注明桩号)5、受检桩的原始施工记录原件或复印件(注:必要时提供,以通知为准)以上相关表格(共4份)可到此邮箱下载:用户名:sctc512@密码:512sctc文件名:低应变:检测委托单低应变:工程概况表低应变:管桩施工资料表低应变:灌注桩施工资料表请统一用电子版形式填写(签名与盖章除外),填写完毕后,电子格式请发送到邮箱:1220764099@,邮件标题请用您的工程名称附录2:桩顶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凿除桩顶浮浆及松动部分,露出密实的混凝土。

2、根据激振及安装传感器的要求,将桩顶表面上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打磨成直径宜为100mm 的光滑平面,光滑平面与桩轴线垂直。

(建议选用金刚石砂轮片进行打磨)3、打磨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示意图如下:4、对于预应力管桩,当法兰盘与桩身混凝土之间结合紧密时,可不进行处理,否则,应采用电锯将桩头锯平。

低应变法检测技术规范

低应变法检测技术规范

低应变法检测技术规范16.1 适用范围16.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分析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16.1.1【条文说明】考虑到目前使用方法的普遍程度和可操作性,本规程将反射波法(或瞬态时域分析法)简称为低应变法。

其余见《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16.1.2被测桩的桩长范围,应结合现场试验确定。

16.1.2【条文说明】根据低应变法的实际应用情况看,现场检测中,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同条件下的波形特征比较识别出桩底反射信号,分析被测桩的桩长范围。

这里所说的现场试验包含规程16.4.1条的内容。

若桩过长(含长径比较大)或灌注桩桩身阻抗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或预制桩存在接桩缝隙等情况时,往往应力波尚未传到桩底,其能量已完全衰减或提前反射,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

此时,尽管无法对整根桩的完整性作出评价,但若被测桩桩长范围内存在缺陷,则实测信号中必有缺陷反射信号,低应变法仍可用于查明被测桩桩长范围是否存在缺陷。

16.2 仪器设备16.2.1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基桩动测仪》JG/T 3055的有关规定,且应具有信号显示、储存和处理分析功能。

16.2.2瞬态激振设备应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力锤和锤垫,力锤可装有力传感器。

16.3 现场检测16.3.1被测桩(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身强度应符合本规程第4. . 条第1款的规定。

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3桩顶面混凝土应平整、密实、无积水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16.3.2【条文说明】通常,被测桩的桩头的状态直接影响测试信号和分析判断结果的质量。

对被测桩(试件)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低应变检测试件处理技术要求”。

16.3.2测试参数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设定桩长、预设桩身波速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

2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大于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

3传感器的设定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

低应变法规范.

低应变法规范.

低应变法8.1 适用范围8.1.1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瞬态冲击方式,通过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时域曲线,籍一维波动理论分析来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这种方法称之为反射波法(或瞬态时域分析法)。

所用动测仪器一般都具有傅立叶变换功能,可通过速度幅频曲线辅助分析判定桩身完整性,即所谓瞬态频域分析法;也有瞬态机械阻抗法。

当然,采用稳态激振方式直接测得导纳曲线,则称之为稳态机械阻抗法。

无论瞬态激振的时域分析还是瞬态或稳态激振的频域分析,只是习惯上从波动理论或振动理论两个不同角度去分析,数学上忽略截断和泄漏误差时,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可通过傅立叶变换建立对应关系。

所以,当桩的边界和初始条件相同时,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应殊途同归。

综上所述,考虑到目前国内外使用方法的普遍程度和可操作性,本规范将上述方法合并编写并统称为低应变(动测)法。

低应变法的理论基础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

因此受检桩的长细比、瞬态激励脉冲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均宜大于5,设计桩身截面宜基本规则。

另外,一维理论要求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时平截面假设成立,所以,对薄壁钢管桩和类似于H型钢桩的异型桩,本方法不适用。

本方法对桩身缺陷程度只做定性判定,尽管利用实测曲线拟合法分析能给出定量的结果,但由于桩的尺寸效应、测试系统的幅频相频响应,高频波的弥散、滤波等造成的实测波形畸变,以及桩侧土阻尼、土阻力和桩身阻尼的耦合影响,曲线拟合法还不能达到精确定量的程度。

对于桩身不同类型的缺陷,低应变测试信号中主要反映出桩身阻抗减小的信息,缺陷性质往往较难区分。

例如,混凝土灌注桩出现的缩颈与局部松散、夹泥、空洞等,只凭测试信号就很难区分。

因此,对缺陷类型进行判定,应结合地质、施工情况综合分析,或采取钻芯、声波透射等其他方法。

桩身完整性 pi1e integrity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

低应变检测实验方法

低应变检测实验方法

低应变检测实验方法我折腾了好久低应变检测实验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刚开始的时候,那真的是一头雾水。

我先说说低应变检测实验是干啥的吧,简单来说,就是检测桩基础的完整性之类的。

那这个实验咋做呢?首先呢,仪器得准备好。

我第一次做的时候,我都没仔细检查仪器,结果就出问题了。

你得保证传感器能好好地工作,就好像战士上战场之前要检查武器一样。

我那次没检查好,传感器接触不良,测出来的数据那叫一个乱。

然后就是选择桩头的处理了。

这个桩头可不能是随便的样子,得是个平整、干净的平面。

就像你盖房子要先把地基弄平一样。

我一开始不重视这个,以为差不多就行,结果数据又不准确了。

当时可给我急坏了,我试了好几次调整传感器的位置,都没啥用。

最后才发现是桩头的问题。

测试的时候,你得敲呀,这敲也有讲究。

我试过拿小锤子轻轻敲,像敲核桃那样轻轻来一下,数据就不明显。

后来就使点劲儿,但是打得太猛也不行,就跟你敲门,得适度才好。

我就不断调整我敲打的力度,这个真的得自己去摸索合适的度。

关于数据采集,我就盼着仪器能顺利把数据采集好。

可有时候会有干扰,这干扰就像小虫子一样捣乱。

周围有大型机械施工呀或者有震动啥的,数据就不准了。

这时候就得重新找个安静的时间做测试。

像有一次在工地里,旁边工地在打桩,震得我采集的数据根本不能用,我就只能等他们停了再检测,这一等就是大半天,可把我耗苦了。

还有就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这个环节。

我一开始看那些曲线啥的,根本看不懂。

这就好比你看天书似的。

我后来就一点点对着教材还有以前的成功案例学,努力学会判断哪些曲线代表桩是好的,哪些代表有毛病。

这里面不确定的地方还挺多的,我都是边实践边摸索。

有时候觉得分析对了,找有经验的人一看,还是有问题。

所以就得多学多看多对比,时间久了,也就有感觉了。

这低应变检测实验方法啊,真的得踏踏实实地去做,多注意这些小细节,才能做得好。

低应变检测方案

低应变检测方案

英威达纤维(上海)有限公司扩建研发中心项目基桩低应变检测方案审批:张勇编制:陆凯敏MS编号:CNEC1104-MS-80-0121.工程概况建设中的英威达特种纤维(上海)有限公司新建厂房工程基桩均采用PS桩,设计桩长16.00m,总桩数为189根,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低应变动测。

2 检测方案编制依据业主提供的图纸。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GJ08-218-2003)。

3低应变动力检测本工程低应变动力测试的桩数量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GJ08-218-2003)规定以及设计要求确定为总桩数的70%,即157根(剩下未检测的桩),具体检测的桩位由甲方、设计、监理单位共同确定。

测试原理⏹小应变瞬态锤击反射波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是用小锤锤击桩顶,产生沿桩顶向下传播的一维应力波,这种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诸如桩截面裂缝、接桩不良、断裂、离析、缩径等缺陷时,将表现为波阻抗的变化,从而使得应力波在该截面发生反射,反射的信息传播到桩顶便与桩顶的时域信号叠加并通过安装在桩顶的速度传感器被仪器接收,桩顶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还包括桩侧土阻力的增加(表现为波阻抗增大)或减小(表现为波阻抗减小)而引起的叠加信息,因此可以根据时域曲线扫射信号的位置来判断桩缺陷的深度,根据反射信号的相位变化来判断缺陷的性质,根据反射信号的幅值用时域拟合曲线方法来确定桩缺陷的深度。

现场测试方法及技术⏹在现场测试过程中,先把传感器固定在桩顶某一平整处,传感器用专用电缆线与主机相连。

用小锤锤击桩顶,反映桩土体系振动特性的实测曲线经P.I.T桩身完整性检测仪信号采集器主机采样后显示在其屏幕,由专业工程师针对实测曲线,运用滤波、指数放大、频谱分析等数据处理技术进行现场初步分析处理,并存储在信号采集器主机内,以便室内分析之用。

⏹通过对实测时域曲线上有关桩底反射、质点振幅、波形状况及桩身缺陷反射等特征参量的分析,结合频域曲线上频率特征的分析可将桩划分为四类:◆I类桩:桩身完整;◆II类桩: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III类桩: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IV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可操作的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

可操作的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

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1.总则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1.2.本方法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2.仪器设备2.1.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基桩动测仪》JG/T 3055的有关规定,且应具有信号显示、储存和处理分析功能。

2.2.瞬态激振设备应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力锤和锤垫;力锤可装有力传感器;稳态激振设备应包括激振力可调、扫频范围为10~2000Hz 的电磁式稳态激振器。

3.现场检测3.1.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桩身强度应符合本规范第3.2.6 条第1 款的规定。

②.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③.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3.2.测试参数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 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 ;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 。

②.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设定桩身截面积应为施工截面积。

③.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型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

④.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 点。

⑤.传感器的设定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

3.3.测量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传感器安装应与桩顶面垂直;用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

②.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 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 °,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 处。

③.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④.激振方向应沿桩轴线方向。

⑤.瞬态激振应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锤垫,宜用宽脉冲获取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反射信号,宜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反射信号。

低应变法检测实施细则

低应变法检测实施细则

低应变法检测实施细则一、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编制。

二、编制目的为正确使用PIT仪器进行低应变检测桩身的完整性,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细则。

三、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本细则只可用于检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检测范围内是否有缺陷,具体共冲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本方法对桩身缺陷程度坐定性判定,如需对缺陷类型进行判定,应结合地质、施工工艺情况综合分析,或采用钻芯法、声波投射法等其它方法。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低应变法应结合其它检测方法进行桩身完整性判定:1)实测信号复杂,无规律,低应变法无法对其进行正确评价。

2)对于设计桩身基面渐变或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

本细则不用于对薄壁钢管桩或类似与H型钢桩的异形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

四、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通过专项检测考试,具有相应的资质。

五、仪器设备及其安装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一览表表1 设备型号编号检定日证书编号量程/灵敏期度JD031主机PIT-V-1锤手锤耦合剂黄油耦合方式平整粘结六、检测技术和抽样数量1、必备资料1.1检验桩身完整性时,应具备一下资料(1)工程名称、地点及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名称;(2)基础、结构型式、层数、设计要求、检测目的。

(3)地质条件描述;(4)受检桩的桩号、桩位和相关施工记录;(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2、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身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同时混凝土龄期不少于20天。

(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相同。

(3)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4)当受检桩不符合上述2、3条要求时,应对受检桩进行桩头处理,直至受检桩符合要求。

对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碎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桩顶表面应平整干净且无积水;妨碍正常测试的桩顶外露主筋应割掉。

低应变动力测试

低应变动力测试

低应变动力测试小应变检测,也称为低应变动力检测,它是相对对大应变动力检测而言的。

低应变检测是从事岩土工程检测、结构检测、工程物探、工程测绘、房屋质量检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环境化学检测、环境工程、安全评价、水务设计与建设行业、水利水电行业、铁路、公路交通行业、化工、市政等行业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环境保护相关的技术服务、咨询、开发工作,以及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延伸业务。

指在桩顶施加一个动态力(动荷载),动态力可以是瞬态冲击力或稳态激振力。

桩-土系统在动态力的作用下产生动态响应,采用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在传感器的桩顶测动态响应信号(如位移、速度、加速度信号),通过对信号的时域分析或传递函数分析,判断桩身结构完整性。

用反射波法,对每一根被检测的单桩均应进行二次以上重复测试;对同一根基桩,三次锤击所形成的三条波形曲线在形态、振幅及相位上应基本一致,采集数据方算合格。

低应变反射波法的主要功能是检验桩身结构的完整性,如桩身缺陷位置判断、施工桩长校对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定性估计等。

用手锤或力锤、力棒敲击桩顶,由此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以波速C向下传播,应力波通过桩阻抗z(Z:AC)变化界面时(如缩径、夹异物、混凝土离析或扩径),一部分应力波产生反射向上传播,另一部分应力波产生透射向下传播至桩端,在桩端处又产生反射。

由安装在桩顶的加速度或速度传感器,接收反射波信号,并由测桩仪进行信号放大等处理后,得到加速度时程曲线。

从曲线形态特征可以判断阻抗变化位置或校核桩长,由平均波速大小估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混凝土的速度C及桩身缺陷的深度L可按下列公式计算:C=2L/ΔT (1)L'=1/2CmΔtx (2)式中:L--测点下桩长,m;ΔT--速度波第一峰与桩底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Δtx--速度波第一峰与缺陷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Cm--桩身波速的平均值,m/s。

[1]低应变检测在基桩检测中的应用低应变检测法是建立在一维波动理论基础之上,在数学上模拟桩的一维应力波传播,计算反射、投射和博得叠加,根据波形的异常推断桩的完整性。

低应变检测检测方案

低应变检测检测方案

XXX工程基桩检测方案编写:审核:批准:委托单位:编制单位:单位地址:联系人:编制日期:目录1服务承诺及质量保证承诺 (3)2方案编制依据及检测目的 (3)2.1方案编制依据 (3)2.2检测目的 (3)3工程概况 (3)4检测方法及抽检数量 (3)4.1桩身完整性检测 (3)5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 (4)5.1低应变法 (4)5.2需施工单位现场配合、准备的工作 (5)6检测工期估算 (6)6.1低应变法 (6)6.2编写报告 (6)7保证本工程检测安全的方法和措施 (6)8拟投入检测人员 (6)9拟配备的检测设备 (7)检测方案会签栏 (8)1服务承诺及质量保证承诺严格遵守检验工作程序,执行国家、行业和地区有关检验的标准、规范,为委托单位提供科学公正、准确可靠、优质高效的服务,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率”确保实现以下承诺:质量承诺:满足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如因检测工作不到位或检测成果资料错误,造成委托方工程损失的,按国家或广西区现行建筑法规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以上段落可以修改或删除)2方案编制依据及检测目的2.1方案编制依据2.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1.2委托方提供的本工程图纸;2.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2.1.4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

2.2检测目的2.2.1采用低应变法对基桩进行检测,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3工程概况本项目基础采用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单位工程概况具体见表3.1。

4检测方法及抽检数量根据相关规范和文件的要求,该工程拟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4.1桩身完整性检测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第3.3.3条: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3.1.1条的规定,当一种方法不能全面评价基桩完整性时,应采用两种或多种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2)除符合本条上述规定外,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桩数不应少于1根;(3)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或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大直径灌注桩,应在本条第1、2款规定的检测桩数范围内,按不少于总桩数10%的比例采用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检测;(4)当符合本规范第3.2.6条第1、2款规定的桩数较多,或为了全面了解整个工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情况时,宜适当增加检测数量。

(高、低应变、静载)检测方案

(高、低应变、静载)检测方案

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空分装置桩基检测方案批准:熊建华审核:杨麟峰项目负责人:丁杰湖北中冶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三月十九日目录1.前言2.现场检测方法3.资料整理及编写报告书4.计划投入的仪器设备5.工作组织与工期安排6.现场检测要求7.质量保证体系8.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证措施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空分装置检测方案1.前言1.1工程概况1.1.1拟建项目场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区,东北距神木县城约50km,西南距榆林市约60km,省道204、榆神高速公路、神延铁路位于项目北侧。

本工程桩型为旋挖成孔灌注桩,桩径:600mm,桩长为15m,桩总数:388根;桩端持力层主要为③层细砂。

现场要求进行高、低应变、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检测。

现场场地开阔无上部构筑物,由于现场施工的原因造成现场不利检测工作开展之处,特与业主及监理公司商议尽力选择宜停靠吊车,有利于吊车作业,同时作好吊车检测高应变的安全防护工作和静载检测。

低应变检测数量为116根占总数的30%;高应变检测数量为20根占总数的5%;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4根占总数的1%。

1.1.2检测目的1.1.3低应变检测目的是通过现场检测,以评价桩身的完整性或判定桩身缺陷的位置。

1.1.4高应变检测目的是通过现场检测以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

1.1.5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现场静压,以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空分装置检测方案1.2编写检测纲要的依据1.2.1设计图纸1.2.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1.2.3《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1.2.4《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2年1.2.5《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2.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G46-2005)1.2.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1.2.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2.9《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空分装置检测方案2.检测方法2.1低应变检测2.1.1本次检测方法为低应变反射波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应变
8
川建(检)字第039号
自贡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低应变
9
川建(检)字第042号
攀枝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低应变
2011年7月25日
上午10:00~11:00
2011年7月25日
12:00
10
川建(检)字第045号
四川恒固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低应变
11
川建(检)字第056号
广元市利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4
川建(检)字第006号
四川冶金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高、低应变
5
川建(检)字第013号
四川中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高、低应变
2011年7月25日
上午9:00~10:00
2011年7月25日
11:00
6
川建(检)字第030号
绵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低应变
7
川建(检)字第038号
四川科学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低应变
12
川建(检)字第059号
苍溪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所
低应变
13
川建(检)字第063号
射洪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所
低应变
2011年7月25日
上午11:00~12:00
2011年7月25日
13:00
14
川建(检)字第066号
内江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低应变
15
川建(检)字第071号
乐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低应变
2011年7月26日
10:00
30
川建(检)字第150号
西南电力设计院基桩检测中心
高、低应变
31
川建(检)字第151号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高、低应变
32
川建(检)字第152号
四川中水成勘院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高、低应变
33
川建(检)字第153号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测试中心
现场测试时间
提交报告时间
41
川建(检)字第162号
四川省鑫川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低应变
2011年7月26日
上午11:00~12:00
2011年7月26日
13:00
42
川建(检)字第163号
成都万志工程地基检测有限公司
低应变
43
川建(检)字第164号
四川兴昊建设工程测试有限公司
低应变
44
川建(检)字第193号
序号
资质证书编号
单位名称
资质类别
现场测试时间
提交报告时间
1
川建(检)字第001号
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高、低应变
2011年7月25日
上午8:00~9:00
2011年7月25日
10:00
2
川建(检)字第003号
四川交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高、低应变
3
川建(检)字第004号
成都市建工质量检验测试站
高、低应变
高、低应变
2011年7月26日
上午9:00~10:00
2011年7月26日
11:00
34
川建(检)字第154号
南充市建设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所
高、低应变
35
川建(检)字第155号
泸州基桩工程检测中心
低应变
36
川建(检)字第156号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设计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院
低应变
37
川建(检)字第157号
攀枝花天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低应变
20
川建(检)字第123号
眉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低应变
附表2:低应变比对考核安排及要求
序号
资质证书编号
单位名称
资质类别
现场测试时间
提交报告时间
21
川建(检)字第137号
雅安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低应变
2011年7月25日
下午14:30~15:30
2011年7月25日
16:30
22
川建(检)字第141号
四川地质工程测试研究所
高、低应变
23
川建(检)字第142号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检测中心
高、低应变
24
川建(检)字第144号
成都工程检测研究所
高、低应变
25
川建(检)字第145号
四川省地勘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
低应变
2011年7月25日
下午15:30~16:30
2011年7月25日
高、低应变
16
川建(检)字第094号
宜宾市建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低应变
17
川建(检)字第103号
达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低应变
2011年7月25日
下午13:30~14:30
2011年7月25日
15:30
18
川建(检)字第113号
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低应变
19
川建(检)字第119号
巴中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低应变
2011年7月26日
上午10:00~11:00
2011年7月26日
12:00
38
川建(检)字第158号
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测试中心
低应变
39
川建(检)字第159号
内江市艾尔建设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低应变
40
川建(检)字第161号
成都文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有限公司
低应变
序号
资质证书编号
单位名称
资质类别
48
川建(检)字第219号
四川省科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有限公司
低应变
49
川建(检)字第226号
四川立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低应变
2011年7月26日
下午14:30~15:30
2011年7月26日
16:30
50
川建(检)字第227号
成都铁路局桩基检测中心
低应变
51
川建(检)字第229号
简阳市致诚土木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兴冶岩土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高、低应变
45
川建(检)字第195号
广元市岩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低应变
2011年7月26日
下午13:30~14:30
2011年7月26日
15:30
46
川建(检)字第211号
四川正成铁路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低应变
47
川建(检)字第213号
四川科恒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低应变
17:30
26
川建(检)字第146号
绵阳市应用物理岩土工程研究所
高、低应变
27
川建(检)字第147号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测试中心
低应变
28
川建(检)字第148号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
高、低应变
29
川建(检)字第149号
四川省工程物探检测中心
高、低应变
2011年7月26日
上午8:00~9: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