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第五版]思考题答案解析及补充案例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93b888f5335a8103d220af.png)
案例1、顾客争座2000年8月,江西第一家肯德其餐厅落户南昌,开张数周,一直人如蜂拥,非常火爆.不想一月未到,即有顾客因争座被殴打而向报社投诉肯德基,造成一场不小的风波。
事件经过大致如下:一位女顾客用所携带物品占座位后去排队购买套餐时,座位被一位男顾客坐住而发生争执.问题:(1)从公共关系角度来看,顾客争座,肯德基到底该不该管?(2)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应该汲取哪些教训?答案: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看,肯德基对顾客争座应该管,而且管得越早越好.南昌肯德基因未及时处理好该事件而使舆论影响不断升级,形象损失越来越大.在两位顾客因争座发生口角伊始,尽管已引起其他顾客的注意,但都未太在意,此时餐厅的员工如能及时平息两人的争端,则不会有任何不良后果。
及至两人两人争吵上升到大声争吵,店内所有顾客则都开始关注事态,邻座的顾客则停止用餐,离座回避,带小孩的家长担心事态危险和小孩受到粗话影响,开始领着小孩离店.到二人争吵上升到斗殴,别的顾客也纷纷离座外逃和远远地看热闹.到此时,其影响面还局限于人际范围,如果餐店经理能满足女顾客的要求,女顾客就不至于向报社投诉。
而接受记者采访时经理继续与女顾客持对立的观点,更增添了新闻报道冲突性和报道价值,从而令南昌表德基进一步陷入被动局面。
从整个过程看,肯德基事件的处理态度实为公关大忌,餐厅经理为维护一时的权益,不仅失去了一个消费者,而且造成了众多消费者的心理阴影。
而在这一事件中,即使从自身形象出发,肯德基也应主动及早处理,使消费者免伤和气,心情愉快地消费.从这一事件我们应该汲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培养员工的公关意识十分重要。
目前不少公司的员工宁输公司的形象也不愿输理,因小失大,就源于散会公关意识的薄弱,看不到形象作为无形资产对于公司的巨大价值。
公关不只是公关部的责任,进行员工素质培养,推选全员公关,是各种社会组织不应忽视的。
(2)公关无小事。
公关危机大都是由小事件引起的公关应从小事抓起,而不是在引起轩然大波之后再来处理方显公关水平。
公共关系第一章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第一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fb2b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3.png)
公共关系第一章参考答案公共关系第一章参考答案公共关系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组织与公众、媒体、政府等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为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声誉和长远发展。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和声誉,增强组织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共关系专业人士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
首先,公共关系专业人士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组织的信息,同时也需要善于倾听和理解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关切。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起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关系。
其次,公共关系专业人士需要具备危机管理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组织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如产品质量问题、环境污染等。
在危机发生时,公共关系专业人士需要能够及时、准确地回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化解危机,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此外,公共关系专业人士还需要具备媒体管理的能力。
媒体是公共关系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宣传,可以有效地传递组织的信息和理念。
因此,公共关系专业人士需要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律,善于与媒体进行有效的合作。
公共关系的实践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公共关系应该建立在真实、诚信的基础上。
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真实的信息和承诺之上,不得夸大事实或隐瞒真相。
只有真实和诚信的沟通才能建立起长久的信任关系。
其次,公共关系应该注重双向沟通。
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不应该是单向的,而是应该建立起双向的互动和反馈机制。
只有通过双向沟通,组织才能更好地了解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关切,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期望。
此外,公共关系还应该注重建立长期的关系。
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只是一时的交往,而是应该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
通过持续的沟通和互动,组织可以不断增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进而提升组织的声誉和影响力。
公共关系课后案例
![公共关系课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f94589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3.png)
案例:日本的这位秘书小姐和巴黎里兹大饭店的看门人答:是。
因为这两桩不起眼的事都体现了公共关系的组织、公众、传播三要素。
第一个事例中,日本东京的贸易公司与是组织,客商是公从,传播了帮客商购买总是靠近富士山一则的位置的车票。
第二个事例中,法国巴黎的里兹大饭店是组织,顾客是公众,传播了记下顾客乘坐的出租车车牌号。
案例: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答:1、属于自发阶段。
2、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公共关系。
3、因为人类早期的公共关系具有两个特点:首先,从自觉的程度来看,当时人们所开展的各种沟通、协调活动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其次,从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范围来看,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经济还相当落后,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还比较简单,人类早期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
案例:亨氏集团从两则事例中,你对本章所学内容在哪方面体会最深,请加以说明。
答:1、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有:信息管理、咨询建议,宣传推广、协调关系、提供服务、危机处理。
2、案例中,亨氏集团公关人员开“母亲座谈会”,以掌握母亲们对婴儿食品的要求和见解等,体现了公共关系的信息管理职能;美国P&G公司开办免费服务电话,体现了公共关系的提供服务与咨询建议职能力;对电话内容综合整理分析研究,送交公司决策部门等,体现了公共关系的信息管理职能。
案例:宾馆公关部答:一、(1)理解:调查研究是公共关系工作的第一个步骤,调查研究是其他各个步骤的先导和基础,没有这个步骤,其他步骤的工作就无从谈起,不做好这个步骤的工作,其他的工作也就难以做好。
(2)意义作用:公共关系调查目的就是了解和掌握组织的公共关系状况,即了解那些受到组织的行为和政策影响的公众的认知、观点、态度和行为,同时结合组织内部的各种环境因素、人员因素、经济因素,分析出组织目前面临的问题,然后据此设计自己组织的新形象,为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指明方向、确立目标。
二、五个问题体现公共关系调查的:(1)体现了组织的实际状况,基本条件。
公共关系课后答案
![公共关系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3158f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a.png)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1. 单选题(1) B (2) C (3) A (4) A (5) A(6) B (7) B (8) D (9)A (10) B(11) B (12) C (13)D (14)D (15) D(16) D (17) C (18)C (19)B (20) A(21) C2.多选题(1) ABD (2) BCD (3) ABC (4) ABC (5) ABCD(6) ABCD (7) ABC (8)CD (9)ABCDE (10)AD(11)BD3.简答题(1) 公共关系的定义包含几层含义?答:公共关系至少包含以下三层意思:第一,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其中社会组织是主体,公众是客体。
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组织的行为。
第二,公共关系是传播活动,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
由于主、客体联系的纽带是传播,因而它是对传播的应用。
第三,公共关系具有管理职能。
作为主体的社会组织是一个控制系统。
它能根据信息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及其规范,以利于与公众的交流与合作。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组织与公众双方的利益得以实现。
公共关系通过控制、传播、反馈、调整等一系列的工作实行管理,它使公众的抵制被取消。
(2) 公众具有哪些含义?答:公众是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这一概念涵盖了公共关系工作的所有对象,凡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都可称之为公众。
公众具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公众是公共关系主体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第二,公众是相对特定组织而存在的,离开了特定的社会组织,公众是不存在的。
第三,公众是因共同的利益、问题等联结起来并与特定组织发生联系或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第四,公众是客观存在的。
公众作为主体的作用对象,与主体存在着客观的联系,是不依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
(3) 信息传播有哪几种形态?答:传播的形态多种多样,从参加者的数量来看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自己对自己的对话也称为自我传播;二是在少数人中间的直接相互交流,称为人际传播;三是组织和其成员、组织与所处环境之间的沟通交流被称为组织传播;四是职业传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将大量复制的信息传递给分散的众多的人,称为大众传播。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及答案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ff20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f.png)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及答案公共关系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来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公共关系的实施过程及其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答案。
案例分析:某知名企业推出了一款新产品,但在市场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首先,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并不突出,与同类产品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
其次,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度并不高。
最后,企业在产品宣传和推广方面并没有做好准备,导致宣传效果不佳。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通过公共关系的手段来改善市场局势,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策略分析:首先,企业可以通过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故事,以吸引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其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如新品发布会、产品体验会等,来增加产品曝光度,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最后,企业可以与行业内的意见领袖和专家合作,通过他们的推荐和评价来提升产品的口碑和信誉。
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企业成功地改善了产品的市场形象和知名度。
媒体对产品进行了积极的报道,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度和购买意愿也有所提升。
同时,与意见领袖和专家的合作也为产品赢得了更多的认可和好评。
结论:通过公共关系的有效实施,企业成功地改善了产品的市场形象和知名度,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公共关系不仅帮助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还为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答案:在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手段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与媒体、消费者和行业内的意见领袖合作,可以有效地改善产品的市场形象,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因此,公共关系在企业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解答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e6e9395e02768e9950e73814.png)
《公共关系学》参考资料(三)《公共关系学》试卷中“案例分析”题解答1、欧典:相当会开“国际玩笑”“欧典,真的很德国”,“欧洲地板2008元一平方M,全球同步上市!”然而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揭露了正式注册,注册人是1998年成立的此京欧德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百年品牌,居然只有6岁,国际玩笑开大了!案例思考: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欧典地板在处理危机时犯了哪些错误?(要求写出一篇4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
)答题要点:我们认为:欧典地板在处理这次危机的过程中,至少犯了以下错误,(1)违背承担责任原则。
在危机发生后,无论谁是谁非,都不要企图推卸贵任。
否则会让公众认为你没解决问题的诚意。
在“欧典地板”被央视曝光之后,“欧典地板”一直拒绝承认为了赢得悄费者的信赖,而攀上并不存在的“德国亲戚”的事实,一再把这种主观的、系统的,持续的造假行为,轻描淡写成“失误”,从而进一步地激怒了公众。
(2)违背了速度第一原则。
危机发生后,能否在首先控制住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技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
可是欧典地板的总裁在中央电视台曝光5天后,才接受中央电视台的访问,失去了很多时间。
致使事态进一步扩大,许多经销商要录退货。
(3)违背真诚沟通原则。
企业应把自己所做,所想的,积极坦城地与公众沟通。
欧典企业裁闫培金不是诚实地接受公众、媒体的批评,面只是肤浅地承认仅仅是“说法不准确”,只能激起公众更大的愤怒。
(4)违背了针对对象,确定对策的原则。
上当的消费者最关心的是退货或者赔款,但是一涉及这个关键问题时总裁闰培金就顾左右而言他。
回避根本矛盾。
要知道,公众不是傻子,谁把公众当傻子,他自己才是最大的傻子。
由子欧典地板企业在处理危机时的一再失误,因此招致政府管理部门严厉制裁!引起了全国消费者的反感。
2、产品安全危机:巨能钙2004年月11月16日下午,《河南商报》告知巨能公司河南办事处,将有一篇关于巨能钙的批评报道于次日见报。
11月17日,《河南商报》以“消费者当心,巨能钙有毒”为题答题要1.我们认为巨能公司在危机公关上重视不够,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未能及时控制、降低或清除危机事件的不良影响,并错过了两个处理危机公关的最佳时机。
公共关系学精选案例分析题及含答案
![公共关系学精选案例分析题及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76925bd1f34693dbef3e8c.png)
事例 1、顾客争座问题:(1)从公共关系角度来看,顾客争座,肯德基究竟该不该管?(2)经过这一事件,我们应当吸取哪些教训?答案: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看,肯德基对顾客争座应当管,并且管得越早越好。
南昌肯德基因未实时办理好该事件而使舆论影响不停升级,形象损失愈来愈大。
在两位顾客因争座发生吵嘴伊始,只管已惹起其余顾客的注意,但都未太在乎,此时餐厅的职工如能实时停息两人的争端,则不会有任何不良结果。
及至两人两人争执上涨到高声争执,店内所有顾客则都开始关注局势,邻座的顾客则停止用餐,离座回避,带儿童的家长担忧局势危险和儿童遇到粗话影响,开始领着儿童离店。
到二人争执上涨到打斗,其余顾客也纷繁离座外逃和远远地看喧闹。
到此时,其影响面还限制于人际范围,假如餐店经理能知足女顾客的要求,女顾客就不至于向报社投诉。
而接受记者采访时经理连续与女顾客持对峙的看法,更增加了新闻报导矛盾性和报导价值,进而令南昌表德基进一步堕入被动场面。
从整个过程看,肯德基事件的办理态度实为公关大忌,餐厅经理为保护一时的权益,不单失掉了一个花费者,并且造成了众多花费者的心理暗影。
而在这一事件中,即便从自己形象出发,肯德基也应主动提早办理,使花费者免伤随和,心情快乐地花费。
从这一事件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在此后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培育职工的公关意识十分重要。
当前许多公司的职工宁输公司的形象也不肯输理,因小失大,就源于休会公关意识的单薄,看不到形象作为无形财产关于公司的巨大价值。
公关不不过公关部的责任,进行职工素质培育,选举全员公关,是各样社会组织不该忽略的。
(2)公关无小事。
公关危机多半是由小事件惹起的公关应从小事抓起,而不是在惹起轩然大波以后再来办理方显公关水平。
除去隐患,防微杜渐,是危机公关的主要原则。
出现危机就手心忙脚乱,无应付之策,就说明公关管理仍有破绽。
而塑造形象的公关工作当从点滴做起,而此刻一些公司热中于“大手笔”,重视媒体公关,常常忽略了平常公关管理,这正是造成公司名誉在外,而花费者却不满意的现象的原由之一。
公共关系学思考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24d00652d380eb62946d67.png)
•你的上司很重视你,把他的女儿介绍给你,你也知道他的用意,但是你不愿意你会:• A 直接拒绝• B 交往一段时间再讲• C 保持沉默,过一段时间再看•专家意见:选C,但要更努力的工作公共关系的涵义广义: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普遍联系,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关系活动狭义:特指在商品社会条件下人们之间的多种关系,也就是专门的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的定义:社会组织为了内求团结,外求发展,通过传播,双向沟通手段和活动,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并取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的科学和艺术几个方面的含义1、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2、公共关系是为特定目标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3、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4、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5、公共关系的本质是双向的信息交流6、以互惠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以真诚为信条公共关系的特征以社会组织为主体以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为目标以互惠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以真诚为信条以沟通为手段在招聘会,有三个入围的应聘者,其中A、B毕业于名牌大学,C毕业于一般大学。
经理问最后一个问题:你是什么原因离开原来工作单位的?A:原来工作单位的头头拉帮结派,我看不惯,不干了!B:原来工作单位排外,欺生,所以我离开了!C:我原来的公司不错,员工的素质很高,我是不想离开的,可惜我经验不足,工作出了差错,老板把我辞退了。
作为用人单位的经理,你会选择谁?为什么?作为用人单位的经理,会选择C。
首先,A和B与其说照出了别人的缺陷,不如说是照出了自己的缺陷。
其实到处的情况都差不多,差距在于自己如何去对待。
其次,企业需要的是有学识的员工。
同时也是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员工,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就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再次,C被老板辞退了,却不怨恨老板。
而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能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自己,持这种心态的人比较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公共关系对个人的作用公共关系推动个人观念不断更新1.注重个人形象的观念2.尊重他人的观念3.合作观念公共关系促使个人能力得到提高1.交际能力2.自我调节能力3.应变能力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一)净化社会风气,调控社会行为;(二)消除心理障碍,优化心理环境;(三)繁荣社会经济,增进整体效益;(四)促进民主政治,倡导社会文明;。
公共关系(第五版)思考题答案及补充案例
![公共关系(第五版)思考题答案及补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cdfab4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c.png)
公共关系(第五版)思考题答案及补充案例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在不同学者对公共关系的不同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哪些趋同之处?这些趋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一个组织在与公众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中形成的;无论对组织来说,还是对于组织的公众来说,这种关系都具有确定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和活动。
作为一种思想,它渗透在一个组织的全部活动之中;作为一种活动,它又具有区别于组织的其他活动的特殊性和特殊要求。
第三,公共关系是现代组织管理的独立职能。
公共关系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组织与公众的相互关系,使组织适应公众的要求,使公众有利于组织的成长与发展。
第四,信息沟通与传播是公共关系的特殊手段。
公共关系用以协调组织与公众的主要手段,就是信息沟通与传播,信息沟通与传播是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物质工具的。
2. 说明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的特点。
社会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群体性。
社会组织是多数人的集合体,是一个团体、群体,而不是哪一个人。
(2)导向性。
社会组织这个多数人的集合体是靠共同目标来维系的,所有的组织成员、组织的所有活动都必须指向这一共同目标,其行为有较强的目标导向。
(3)系统性。
社会组织成员不是杂乱无章的“乌合之众”, 必须是以系统的方式组织和构建起来, 以一定的规章制度、责任分工相互约束的整体.(4)协作性。
社会组织都有与实现其特定目标相适应的结构形式,通过这种结构纽带, 把分散的、没有联系的人、财、物、时间、信息与环境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联系起来。
它要求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制约。
(5)变动性。
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因此,无论组织的形式还是目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6)稳定性。
尽管社会组织的成员及其领导者都是可变的,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不断扩展的趋势,但作为一种活动结构,即将组织成员组合在一起的基本框架总是稳定的,不会轻易发生变化。
20公共关系学课后答案
![20公共关系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01e7c00b4e767f5bcfce26.png)
公共关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公共关系中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答:社会组织作为公共关系的实施者、操作者、承担者,其具有以下特点:(1)目的性。
即组织具有特定的目标。
(2)整体性。
即组织具有一定数量、较为固定的成员。
(3)系统性。
即组织具有实现目标的结构和手段。
(4)适应性。
2.公共关系中公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公众的基本特征:(1)共同性(2)群体性(3)相关性(4)可变性(5)多样性3. 简述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答:(1)实事求是的原则(2)互惠双赢的原则(3)开拓创新的原则(4)全员PR的原则4.如何较全面的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含义?答: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它是一个社会组织为改善与其公众的相互关系,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进行规范性活动的科学与艺术。
这个定义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组织内外部公众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组织与个人、组织与群众、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私人关系不包括在内。
其中,社会组织是主体,公众是客体。
第二,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内外公众的信任与支持,推动组织事业的发展。
第三,公共关系的形成途径是双向的传播、沟通活动及其行为规范。
第四,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从理论上讲,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从实践上讲,公共关系又是一门艺术。
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
5.阐述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学的关系?答:公共关系学与市场营销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门学科。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研究中,国内外理论界更多的把公共关系作为市场营销中的一种传播手段加以分析研究,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日益成为现代组织市场营销的主流,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公共关系在促进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推动市场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市场营销丰富的实践经验反过来也充实了公共关系的内容,使得公共关系的功能加强。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及答案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720f9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1.png)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及答案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某公司的产品发生了质量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公众关注和负面舆论,公司需要通过高效的公共关系管理来应对危机,并恢复公众对公司的信任。
首先,公司应及时做出正面回应,承认产品质量问题的存在,并公开道歉。
通过公开和坦诚的态度,公司能够赢得公众的理解和同情。
其次,公司需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来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如召回并更换受影响的产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
通过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公司能够恢复信任并树立良好的形象。
此外,公司还需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
公司应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提供准确的信息,并解答媒体和公众的质疑。
通过与媒体的合作,公司能够减少负面报道的影响,并传递积极的信息。
同时,公司需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与沟通。
公司可以通过举办公共听证会、开放日等活动,与公众面对面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作出回应。
通过主动与公众沟通,公司能够改变公众对公司的负面印象,树立良好的形象。
最后,公司需要与利益相关者加强合作与合作。
公司应积极与政府、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等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共同维护公众的利益。
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合
作,公司能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公信力。
在以上的公共关系管理策略里,公司需要始终保持透明、坦诚和负责任的态度,不逃避问题和责任,并及时作出回应和改进。
通过高效的公共关系管理,公司能够应对危机,恢复公众对公司的信任,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公共关系答案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答案公共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4f513b1bcd126fff6050b08.png)
第一章1.以一个组织的运转为例,谈谈你对公共关系定义的理解与看法。
答:社会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机构。
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公共关系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是一个社会组织在运行中,为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公共关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公共关系是组织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统称,这些活动与关系都市公众性的,并且都有社会意义);公共关系是一种艺术(公共关系是用传播手段塑造组织自身良好形象的艺术)。
A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B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C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D本质是双向的信息交流;E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那就以政府为例,九七港回归不久,就发生了亚洲金融风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通缩期,经济出现大萧条,人为表达不满,五十万人上街游行示威,时任政务司司长的曾荫权前往美国国会,被美国国会议员揶揄,说看看回归后的今天,有五十万人上街游行反政府,说明一国两制不可行也行不通,曾荫权的回答就非常具有公关技巧,他说,五十万人上街正好说明了回归后仍然是法治之区,同时五十万港人游行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一起打砸抢事件与警民冲突事件,这也说明的港人的法制观念非常高,他继续说,他无法想像在美国如果有哪个地方有五万人游行的话会不发生任何警民冲突或者不发生一起打砸抢破坏事件。
这也许是个非常好的例子,证明对公共关系的良好处理,能有利于提高政府形象。
3、请注意当地行政长官(如市长、县长)一天的工作,然后从公共关系功能角度谈谈他工作的性质。
A维护勤政为民形象,保证国家凝聚力;B塑造城市形象;C促进公众支持政策,提高他们参与积极性;D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维护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4.《重奖科学家》起了什么作用?对哪些社会关系产生影响?答:国家重奖的作用:调动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表现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培养社会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风气;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公共关系学复习思考题(附答案)
![公共关系学复习思考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72374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f.png)
公共关系学复习思考题(附答案)《公共关系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填空题答案杰夫金斯认为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是______。
理解“双向对称”“开放系统”的公共关系模式,被格鲁尼格和亨特称为______模式。
伯内斯公关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________”。
“投公众所好”调解并且适应《有效公共关系》一书提出了:公共关系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帮助组织它们所处环境的变化。
艾维·李1903年,在纽约成立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成为向客户提供劳务而收取费用的第一职业公共关系人。
思想观念公共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用其________去影响他人,并期望获得他人的赞同和理解。
《公众舆论的结晶》1923年爱德华·伯内斯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公关著作,书名是。
缓解平抚20世纪初,美国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当代公共关系就是在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对于反抗情绪的与的过程中出现。
”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从公关角度看,信息是沟通组织与公众的桥梁,公关活动就是的活动。
用其思想观念公共关系实质是人们_______去影响他人,并期望获得他人的赞同和理解。
改善__________是“公关活动”的根源和动力。
关系公共关系的工作是要帮助组织进行_____并且_____它们的环境。
调整、适应业缘关系业缘关系公共关系的主要社会关系形态是,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
利益关系,利益关系公共关系活动的内驱力是_________。
所谓改善“关系”核心是改善________。
和谐协调互谅互助公共关系实务活动的目的是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一种_________的关系。
企业公共关系最初是为了协调劳资关系,_________而产生的。
缓和阶级矛盾公共关系是通过有计划,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建立和保持一个组织、群体与其公众间的亲情和相互理解。
如何协调平衡公共关系是研究_____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关系,并使这种关系状态朝着有利于双方利益的方向发展。
公共关系是以_______与______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公共关系 课后习题答案
![公共关系 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3a7b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d.png)
公共关系课后习题答案公共关系课后习题答案公共关系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管理,组织可以建立良好的声誉,增强公众对其的信任度,提升品牌价值。
下面是一些公共关系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
它包括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以及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来传递信息、解决问题和塑造组织形象。
2.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什么?公共关系的目标是建立良好的声誉,增强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度,提升品牌价值。
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管理,组织可以与公众建立稳固的关系,增加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3. 公共关系的原则有哪些?公共关系的原则包括透明度、诚信、互动和双赢。
透明度是指组织应该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信息,保持公开和透明的态度。
诚信是指组织应该遵守承诺,诚实守信,与公众建立互信关系。
互动是指组织应该与公众进行双向的沟通和互动,倾听公众的声音,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双赢是指组织应该通过公共关系管理实现组织和公众的双赢,达到共同的目标。
4. 公共关系的策略有哪些?公共关系的策略包括媒体关系、危机管理、社交媒体管理和利益相关者关系。
媒体关系是指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媒体传播信息和塑造组织形象。
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能力,包括及时回应、危机预警和危机处理。
社交媒体管理是指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互动和沟通,传递信息和解决问题。
利益相关者关系是指与组织相关的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和社会组织等。
5. 公共关系的评估方法有哪些?公共关系的评估方法包括声誉评估、媒体评估和社交媒体评估。
声誉评估是指通过调查和研究来评估组织的声誉和公众对其的认知和评价。
媒体评估是指对媒体报道和曝光的评估,包括媒体覆盖率、报道内容和影响力等。
社交媒体评估是指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组织形象和声誉的评估,包括粉丝数量、互动程度和用户评价等。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选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f43032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9.png)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篇一: 公共关系学阐述题及案例分析阐述题1. 试述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络与区别。
答:“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 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作用和互相阻碍。
(1)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络:从内容上看, 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
组织的公关活动包括了组织中的个人与公众对象之间的关系, 公众对象中也存在看许多个体的对象。
因而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也经常表现为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即代表组织的个人与公众群体中的个人之间的互相交往。
从方法上看, 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十人际沟通的技巧, 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
公关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才能, 具有良好的交际素养与涵养。
良好的个人关系必有助于组织公共关系的成功。
(2)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首先, 从主体上看, 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 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仅是个人。
其次, 从对象上看, 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言论, 而人际关系那么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
再次, 从内容上看, 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治理活动与职能, 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
人际关系处理的许多私人事务与公众没有关系。
最后, 从方式上看, 公共关系十分强调, 运用公众传播和群众传播的方式作远间隔、大范围的公众沟通, 人际关系那么比拟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人际关系”侧重从人的“理和行为的角度来讨论人和人的关系, 而公共关系那么从信息传播沟通的角度研究人和人的关系。
这二种“关系学”之间有一定的联络, 也有明确的区别, 不可混淆。
2. 联络实际说明选择和应用传播媒介的四个根本原那么?答:面对众多的媒介, 应该如何选择和使用才更加有效和经济, 这是施行传播过程中的首要征询题。
选择和应用传播媒介应该遵照以下四个根本原那么:(1)联络目的原那么按照公共关系的详细目的和工作要求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和沟通方法。
公共关系课后习题答案
![公共关系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0e4fc00c22590102029d17.png)
第一模块第1单元:案例讨论:1、是的。
三鹿的覆灭是现代公关的胜利,(1):三鹿的覆灭验证了他违背现代公关的基本原则:即真实性原则、公众利益优先原则、互惠互利原则和全员公关原则;(2):现代公关把三鹿等国内大型企业推向了公众的注目、监督之下,无论曾经多么辉煌、耀眼。
2、不对。
三鹿的覆灭就是现代公关战胜“伪公关”的典型事例,无论三鹿在覆灭前夕所做的种种努力,均无法拯救其頻临危亡的命运,因为企业对公众所应承担的责任是高于一切的,忽视公众利益、不负责任的态度是其必然灭亡的无法抗拒的结局。
3、三鹿失败的原因:(1)、社会责任的缺失;(2)、政府监控的缺位;(3)、地方政府部分主要官员的失职;(4)、企业管理的失误。
实践与评价1、能力训练(1)案例分析①反映出公关的“收集信息、监测环境”、“咨询建议、参与决策”的功能,具有获取信息快捷、准确的价值与意义;对于有效、及时地把握市场、了解员工状态,便于组织内部信息传递、沟通的实效性。
②同上,说明公关在信息社会的作用与价值。
2、测试题(1)答案详见教材第5页,我们的意见是第6页。
(2)答案详见教材第9——13页。
(3)略,可根据各自实际围绕公关员四级标准来制定。
(4)略,可根据各自实际围绕公关员三级标准来制定。
第二单元:案例讨论:(1):是的。
在危机过程中,公众的利益、道德的力量总是处于无可撼动的位置。
只有坦陈错误、痛改前非、承担责任才是化解危机的唯一良策。
“艳照门”当事人陈冠希的道歉,详见教材第176——177页(《道歉:“艳照门”危机处理的点睛之作》)(2)、网络时代,谁敢纵火,焚烧的将是纵火者自身;公众对大众偶像具有巨大的作用力:监督、评判。
陈冠希退出,证明社会组织、公众、传播对公众人物的巨大影响力:由监督、评判到控制、批判,巨大的舆论压力迫使明星顾及社会1、能力训练案例分析比较题:①正确,因为专家的点评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公关危机处理的价值所在。
第三单元:案例讨论(1)、古代公关是现代公关思想诞生的宝库与源泉所在,是源与流的关系,但源与流并非同一的,差异在于:古代公关仅仅是现代公关的思想萌芽、温床,永远不能成为现代公关的催化剂。
公共关系案例及答案详解
![公共关系案例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e54f21733687e21af45a96e.png)
2、中国足球队化解危机的公关1997年11月8日凌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强赛卡塔尔、伊朗之战终场哨响,预示着中国足球队新一轮冲击世界杯再次失利。
以后的比赛,对中国队来说,仅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
民众的疑惑、失望、忿恨、痛苦溢于言表,外在化、激情化的言辞、行动不断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中国队的能力受到极大的怀疑,形象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给民众一个说法”已是大势所趋。
11月13日,中国足球队在大连东方大厦举行记者招待会。
足球常务副主席王俊生为主要发言人、国家体委宣传司司长何慧悯为主持人,教练组成员戚务生、金志扬、迟尚斌、陈熙荣,运动员代表范志毅、徐弘、区楚良等出席会议,何女士首先表达了中国队非常希望与新闻媒体见面,共同为中国足球会诊的真诚愿望。
王俊生接着作长篇发言,分析此次失利的主要原因:判断出偏差,发挥欠稳定,战术组合需要尽快提高,关键时刻在关键位置上出现了技术失误,导致失败。
他和其他发言人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会上发布了中国队致全国球迷的一封公开信《擦干眼泪,奋起直追》。
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单位的百余名记者参加了2小时的记者招待会。
案例思考:(1)社会组织如何化解形象危机?该案例中中国足球队由于内在原因致使组织与公众的公共关系严重失调,组织形象受到损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组织为了转危为安,重新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应该采取紧急措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主动出击,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召开记者招待会。
表达中国队非常希望与新闻媒体见面,共同为中国足球传会诊的真诚愿望。
另外分析此次失利的主要原因,主动、坦诚承担责任,缓和公众情绪,换取公众的理解、帮助与支持。
并总结经验教训,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2、要从根本上化解形象危机,不仅要看“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做”了什么。
中国队经过这次事件后,应该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及时采取措施,加强队伍建设,擦干眼泪,奋起直追,让业绩来获得球迷的谅解和信任,重新获得球迷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在不同学者对公共关系的不同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哪些趋同之处?这些趋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一个组织在与公众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中形成的;无论对组织来说,还是对于组织的公众来说,这种关系都具有确定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 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和活动。
作为一种思想,它渗透在一个组织的全部活动之中;作为一种活动,它又具有区别于组织的其他活动的特殊性和特殊要求。
第三, 公共关系是现代组织管理的独立职能。
公共关系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组织与公众的相互关系,使组织适应公众的要求,使公众有利于组织的成长与发展。
第四, 信息沟通与传播是公共关系的特殊手段。
公共关系用以协调组织与公众的主要手段,就是信息沟通与传播,信息沟通与传播是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物质工具的。
2. 说明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的特点。
社会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群体性。
社会组织是多数人的集合体,是一个团体、群体,而不是哪一个人。
(2)导向性。
社会组织这个多数人的集合体是靠共同目标来维系的,所有的组织成员、组织的所有活动都必须指向这一共同目标,其行为有较强的目标导向。
(3)系统性。
社会组织成员不是杂乱无章的“乌合之众”, 必须是以系统的方式组织和构建起来, 以一定的规章制度、责任分工相互约束的整体.(4)协作性。
社会组织都有与实现其特定目标相适应的结构形式,通过这种结构纽带,把分散的、没有联系的人、财、物、时间、信息与环境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联系起来。
它要求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制约。
(5)变动性。
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因此,无论组织的形式还是目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6)稳定性。
尽管社会组织的成员及其领导者都是可变的,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不断扩展的趋势,但作为一种活动结构,即将组织成员组合在一起的基本框架总是稳定的,不会轻易发生变化。
3. 介绍几种常见的公众分类方法,并说明各类公众的含义。
几种常见的方法:(1)根据公众与组织的所属关系分类。
按照公众与组织有无归属关系,可以将公众分为两大类: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
1)内部公众。
内部公众主要指组织的员工,还包括组织的股东和员工家属。
2)外部公众。
外部公众是指除内部公众之外的一切与组织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公众。
(2)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序特征分类。
公众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间顺序特征分类,其意义就是把公众理解为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可以把公众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1)非公众。
指的是在组织的影响范围中,但不受组织各项方针政策和行为左右的人;同时,他们的行为和要求也不影响组织的方针政策和行为。
2)潜在公众。
是已经同组织发生了某种直接关系,由此引起了某种问题,但尚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存在的公众。
3)知晓公众。
它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
潜在公众已经面临着行为引起的共同问题,但尚未意识到;知晓公众则不仅面临共同问题,而且本身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还未采取行动。
4)行动公众。
它是由知晓公众发展而来的。
行动公众不仅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而且准备或者已经采取解决问题的某种行动。
(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程度分类。
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程度,即依据公众对组织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把公众划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
1)首要公众。
是指组成组织的内部公众及决定组织生存发展的公众,他们对组织的生存、发展与成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次要公众。
是指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的公众,其重要性小于首要公众。
3)边缘公众。
是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小。
(4)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
根据公众对组织是否具有合作态度,将其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
1)顺意公众。
又称为支持公众,是指对组织持赞赏、支持、合作和信任态度的公众。
他们是推动组织发展变化的基本公众与主要力量。
2)逆意公众。
又称为敌对公众,是指对组织持反对意见、不合作态度,甚至采取敌对立场的公众。
他们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对象。
3)独立公众。
又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朗、或未表态的公众。
顺意公众是组织的基本依靠对象,逆意公众是组织急需转化的对象,独立公众是组织值得争取的对象。
4. 传播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说明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传播的要素是由以下各要素有机地组成的动态过程。
(1)信源。
信源也称传播者、传者或信息发送者,即信息的制造者。
(2)信宿。
信宿也称传播对象、受者或信息接受者,指的是传播者作用对象,即传播内容的接受者和反应者,这里一般是指公众。
(3)信息符号。
在传播活动中,任何信息内容都是以一定的符号形式传播出去的。
符号作为信息的载体,是现代社会运用最广泛的一类传播媒介。
(4)信息通道。
信息通道指的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传播途径。
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之间,通过信息符号进行的交流和沟通,还要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形成的具体信息通道。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是根据传播过程的反馈模式的原理设计的,并包含了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的基本要素。
公共关系传播的主体是组织,组织通过传播渠道,借助传播媒介,将公共关系信息传播给公众,公众在接受了组织传来的信息后,对组织所作的反馈便是公共关系传播所取得的结果,这就是信息的循环传播过程。
当组织首先将信息传播给公众时,组织是信源、是传者;公众是信宿,是受者。
所不同的是,公共关系传播的受者并不是社会大众,而是特定的目标公众。
当公众将接受信息后的结果反馈给组织时,公众就成了信源,是传者,而组织则成了信宿,是受者。
整个公共关系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双方不断适应、彼此影响、相互了解与理解的过程。
5. 艾维·李、伯纳斯和卡特李普分别提出过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1)艾维·李的公关思想是“说真话”,他认为一个组织(企业)要获得良好的声誉,不是依靠向公众封锁信息或者以欺骗来愚弄公众,而是必须把真实情况披露于世,把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所有情况都告诉公众,以此来争取公众对组织的信任。
一旦披露真情确实对组织不利,那就应该调整组织的行为,而不是去极力掩盖真实情况。
因此,组织要想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创造最佳的生存发展环境,其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说真话!他的信条是:“公众必须被告知。
”(2)伯纳斯公共关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他所主张的“投公众所好”。
他认为,企业不仅要为社会及公众所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获得公众的谅解与合作;企业只有获得公众的谅解与合作,方能得到稳定而持续的发展。
为此,他主张,一个企业或组织有什么要求或期望,在确定公众价值观念和态度的基础上,再进行社会组织的宣传工作,以投公众所好。
由于伯纳斯的公共关系思想认为,公关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公众的态度,然后围绕公众的态度进行有的放矢的工作,这就第一次指出了调查研究是公关工作的起点。
(3)卡特李普的“双向对称”模式的含义即以相互理解为手段,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其效果大致是均衡的。
一次公共关系活动之后,组织和公众行为或多或少都发生了变化,组织和公众同时获利。
这是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石和行为准则。
6. 试述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整个生产活动都是社会化的,人们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交换以实现其价值。
市场交换实现后,人们生产的产品和劳动才能得到社会承认。
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形式经历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逐步转变。
在这种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的情况下,作为卖方的企业或商家必须主动与买方联络感情、建立关系,才能有效地维持生存和发展。
因此,搞好公共关系,增进组织与公众的相互理解,提高组织声誉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2)社会基础——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及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是公共关系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政治条件。
在专制独裁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依靠高压政策、愚民政策实施封建专制和独裁统治,民众既不需要关心政治,也无法干预政治,公众舆论不可能对社会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在政治生活以“民怕官”为主要特征的社会里,公共关系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在民主政治的社会中,其政治生活的特征表现为“官怕民”。
政府机关、社会公共组织与其公众之间主要体现为服从关系,此外还有民主协商、民主对话、民主监督的关系。
这使得当权者不得不重视与社会各界公众搞好关系。
(3)技术基础——传播手段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传播手段和通信技术的进步是现代公共关系兴起的物质基础。
传播手段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使得地球的半径在逐渐缩小,人们确实有了“天涯若比邻”的感受。
运用这种技术的组织机构能够更准确、更迅速地与各类公众建立关系,沟通信息,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网络,使公共关系得到更为迅猛的发展。
(4)文化基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末,由主持“霍桑实验”的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的人群关系理论和40年代末崛起的行为科学理论,最早为公共关系的产生及成长提供了理论根据。
人群关系学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共同精神是:组织的管理活动应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由原来的对强制性纪律的研究发展到自觉性行为的研究;由原来的监督管理发展到动机管理;由原来的独裁式管理发展到民主领导的管理。
这些观念的形成,从理论上对于开展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提供了依据。
另外,20世纪以来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现代学科的发展,也为公共关系提供了理论武器。
特别是社会系统理论的建立,从理论上验证了为组织建立良好的外部公共关系的必要性。
7. 简述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试举例说明其中的某一原则。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1)从我做起,就是从组织自身做起,从内部做起,从近处做起。
从我做起要长期坚持,作长远之谋,而不应作为一时之计。
(2)双向沟通。
即在把组织的信息向公众输出的同时又要广泛搜集来自公众的意见,把社会公众的信息向组织反馈。
双向沟通正是公共关系与宣传的根本区别。
(3)透明公开。
对政府机构而言,公开其决策程序是获取公众信任的前提条件,是各项政策得以实施的基础。
如果有缺点或弊端,不讳疾忌医,而加以公开,示人以坦诚,示人以改正的决心,自然会赢得公众的好感。
(4)诚实无欺。
公关人员争取公众信任的手段是开诚布公,即提供真实的材料,使公众了解组织的诚意,以及组织为共同利益所做的努力;同时,引导公众说出对组织的真实看法,以便改进组织行为。
(5)互惠互利。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各类公众都生活在各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都有着各自特定的利益要求。
一个组织只有把本组织的利益与社会利益、公众利益结合起来,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