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试题整理及答案
完整版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
![完整版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58913da0116c175e0e4837.png)
)密州出猎 (苏轼江城子平冈。
为/卷/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老夫/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随报/倾城/冯唐?会遣//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酒酣/胸胆/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挽/雕弓/如1075 密州出猎》是北宋文人苏轼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题解】《江城子年)冬的一首词。
选自《东坡乐府笺》。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②狂:豪情。
③尚:还。
④会:会当,将要。
⑤挽:拉。
①聊:姑且,暂且。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越过小山岗。
为了回报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当年的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那样重用我呢?到那时,我定将把雕弓拉得满满的,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主旨】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中考试题】――2005 河南省一、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
(共4分)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
(2分)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龟虽寿》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龟虽寿》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50b7a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d.png)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龟虽寿》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徽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0.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描绘冬猎盛况,上片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片向朝廷请战,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B.写作此词时,作者年近不惑,而词中却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消极之感。
C.诗中“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作者从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否定了神龟、腾蛇一类神物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D.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
31.【甲】【乙】两首诗词的作者都已是盛年不再,但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以具体词句结合人物身份加以分析。
【答案】30.B 31.甲诗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现出苏轼十分期待被朝廷重用,“西北望,射天狼”,表达苏轼渴望保家卫国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乙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表达曹操自强不息、老而弥坚、建功立业的豪迈气魄和积极进取精神。
【解析】30.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B.有误。
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所以“老夫”流露出的不是迟暮之感,而是作者内心郁积的情绪。
故选B。
3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分析比较。
甲诗,“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语文阅读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语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60b8e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7.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语文阅读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语文阅读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句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⑶.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狂妄。
⑷.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⑸.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⑹.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jì):形容从骑之多。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⑺.为报:为了报答。
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
⑻.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⑼.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尚:更。
⑽.:额角边的头发。
霜:白。
⑾.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
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考阅读理解选择题(附答案解析)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考阅读理解选择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e3238f02768e9950e738ef.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阅读理解选择题(附答案解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作者将一个“狂”字贯穿全词,对“狂”字内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志得意满,此一狂也。
B.太守出猎而须“报”知百姓跟随去看,此二狂也C.出猎必须射虎,自比孙郎,英姿勃发,此三狂也。
D.词人将自己写成弯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此四狂也。
2.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将叙事、用典、言志为一体,风格豪放,超迈洒脱。
B.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D.这首词通篇押“阳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
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4.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末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5.下面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16a70e9915f804d2a16c16c.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一)古诗赏析(2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犷、豪放的,充分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这首词的上片以“牵”“擎”“卷”等词展现出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词人虽然年届不惑仍“狂气”十足。
C.“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以及对朝廷的愤懑之意。
D.词末“射天狼”表达了词人企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抒发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答案:
C。
苏轼《江城子_密州出猎》2009—2018年全国中考试题及答案汇编
![苏轼《江城子_密州出猎》2009—2018年全国中考试题及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0ebe308da26925c52cc5bff7.png)
一、 2018 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上阙一个“ ”字,不单表现了出猎场面的浩荡壮观,并且写出了随猎者健壮的身姿和如虹的气概。
( 2 分)⑵请对下阙中“特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 4 分)答案:⑴卷⑵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委宛委宛地表达了词人希望获得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二、 2018 年广西柳州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 本词中“孙郎”指的是①。
②上阙描绘的是的场景。
( 2 分)15.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
( 2 分)答案:14.①孙权;②冬天打猎(或壮观的出猎、出猎、打猎)15.共2分。
用典 1分,感情 1分示例:“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活用典故,作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能从头获得朝廷的重用,立功报国的思想感情。
三、 2018 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本词上阕描述了如何的场面?此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4 分)1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如何的理想?( 4 分)答案:15.上阕描述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
“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怀的依照。
1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
《江城子 密州出猎》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3-2019)(45个阅读附答案)
![《江城子 密州出猎》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3-2019)(45个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16eb25a76e58fafbb0032c.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3-2019)(45个阅读附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005河南省(非课改区)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
(共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2分)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答:答案:2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共2分)2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共2分)2.2006年四川省眉山市(一)古诗词鉴赏7.下面这首词是苏轼38岁时(1075年)偕同僚出城打猎时而作的,请你阅读后完成(1)—(2)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词中划线的词句运用了典故,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豪情壮志?(3分)答:(2)仔细看插图,回答问题。
①从词中找出与图中A、B、C、D箭头所指的相对应的词句写在下面。
(2分)A B CD②图中有的地方同词中的某些词语或客观事实不相符,请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2分,本题为加分题,得分计入二大题。
)答:(一)古诗词鉴赏7.(1)言简而意丰,委婉而含蓄(意思相近即可),杀敌报国(或报效祖国,杀敌立功)(意思相近即可)。
此题共3分。
其中第一问2分,答出一点得1分,第二问1分。
(2)①依次为A:右擎苍,B::锦帽,C:貂裘,D:左牵黄。
(每处05分)②图中没有画出“卷”的情态,因为人物的衣饰,乘坐的姿势,马的尾巴,马奔跑的情态等都没有体现出马儿快速奔跑的情态。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009—2018年全国中考试题及答案汇编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009—2018年全国中考试题及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f7b56dbbb4cf7ec4afed06d.png)
一、2018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上阙一个“”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
(2分)⑵请对下阙中“特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4分)答案:⑴卷⑵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二、2018年广西柳州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本词中“孙郎”指的是①。
②上阙描写的是的场景。
(2分)15.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
(2分)答案:14.①孙权;②冬季打猎(或壮观的出猎、出猎、狩猎)15.共2分。
用典1分,情感1分示例:“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活用典故,作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报国的思想感情。
三、2018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1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4分)答案:15.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
“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1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
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1dc9ce59eef8c75ebfb354.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4-5题。
(6 分)【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甲词开篇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笼罩全篇,借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磊落之气。
B. 乙词成功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C. 苏、辛同为豪放词派,但风格不尽相同,甲词旷达,超迈洒脱,乙词豪壮,劲健悲慨。
D. 两首词都集叙事、抒情、言志于一体,且都善于引用典故来抒发词人内心的情感。
5 .甲词中的“鬓微霜”,乙词中的“可怜白发生”,都涉及“头发”这一意象,请简要分析这个意象在两词中的作用。
(3分)答案:(一)(6 分)1. B(3分)2. 甲词写“鬓微霜,又何妨”,表明词人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是希望能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 表现出老当益壮的豪迈;乙词中的“可怜白发生”慨叹时不我与.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愤慨。
(答对任意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共3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aae74afad6195f312ba6b6.png)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6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裳,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作者将一个“狂”字贯穿全词,对“狂”字内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志得意满,此一狂也。
B.太守出猎而须“报”知百姓跟随去看,此二狂也。
C.出猎必须射虎,自比孙郎,英姿勃发,此三狂也。
D.词人将自己写成弯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此四狂也。
16.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将叙事、用典、言志融为一体,风格豪放,超迈洒脱。
B.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D.这首词通篇押“阳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
答案:
四、15.A 16.B。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ead02f0975f46526d3e146.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9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题)
选出下列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这首词是作者任密州太守时与同僚出城打猎所作,粗犷豪放,“狂”字贯穿全篇。
B.词的上片记叙了打猎的壮观场面,一个“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D.词中多用典故表情达意,“亲射虎,看孙郎”表示作者要亲自挽弓射虎,探望孙郎,豪情溢于言表。
答案:
5.
【答案】
D
【考点】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课内古诗词曲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理解不当。
“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典故,写为回报百姓盛情要像孙权那样挽弓射虎,突出了诗人的“少年狂气”。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7024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d.png)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场面盛大的“太守出猎图”。
B.“卷平冈”极言速度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
C.下阕借用“遣冯唐”的典故来表达情感和志向。
D.最终词人如愿挽弓劲射、战场杀敌、气概非凡。
15.苏轼称此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请以“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为例,分析苏词的风格特点。
【答案】14.D 15.示例:苏词风格豪放乐观、旷达洒脱。
“酒酣胸胆尚开张”,描写出猎后开怀畅饮,胆气更为豪壮的景象,充满洒脱豪迈之气;“鬓微霜,又何妨”写诗人年事虽高却不在意,甚至还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反问语气表现出苏轼的乐观旷达。
【解析】14.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与分析。
D.“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朝廷什么时候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我呢?到那时我终将把饰以彩绘的弓拉得像圆月,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军队的天狼星射下来。
表述了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所以“最终词人如愿”的理解与分析有误;故选D。
15.本题考查诗词的风格特点。
“酒酣胸胆尚开张”意思是:酒酣之后胸襟更开阔、胆气更豪壮。
写出诗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充满洒脱豪迈之气;“鬓微霜,又何妨”意思是:鬓角稍白,又有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御敌报国。
反问语气表现出苏轼的乐观旷达;所以从“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这两句词,可以看出苏词风格豪放乐观、旷达洒脱的特点。
41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鉴赏中考作业和答案版
![41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鉴赏中考作业和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7cddb3ddccda38366baf36.png)
41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擎qíng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选自《东坡乐府》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聊:姑且;左牵黄:左手牵着黄犬;右擎苍:右手托着苍鹰。
擎:举,向上托住。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太守:指作者自己;尚:更;霜:白;会:会当,将要;天狼:星名,又称犬星,主侵掠。
这里隐指西夏。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出猎的情景。
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中考2015【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6.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三句诗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全篇。
B.三句诗的内容或写眼前,或写将来。
C.三句诗传递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相关。
D.三句诗的内容都与题目直接关联。
一模2015金山6.词中的“太守”是指(人名)。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一模2015嘉定6.密州出猎的季节是季。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一模2016嘉定【甲】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丙】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以上作品都属于(体裁)。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都反映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悲愤。
B.都表现出作者对前途无望的悲观。
C.都以鬓发的渐白衬托内心的悲叹。
D.都应以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
一模2017杨浦6.词中的“卷”字,既写出了出猎场面的,更表现了出猎者的精神面貌。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https://img.taocdn.com/s3/m/536c7e17af45b307e871973f.png)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绍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造冯唐?会挠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本首词中,作者用了“”“遗冯唐”“”三个典故。
(2分)
7.下列对本首词中“狂”内涵的分析不给当的项是()(2分)
A.“狂”在外在。
身着锦帽貂袋,手中左牵黄犬,右擎苍鹰。
B.“狂”在行为。
率千骑“卷平冈”,“亲射虎”“射天狼”。
C.“狂”在姿态。
尽兴“酒酣”,“胸胆开张”,不惧鬓霜。
D.“狂”在志向。
期盼着朝廷“遣冯唐”,早日能报效国家。
(二)(4分)
6.(2分,每空1分)亲射虎,射天狼
7.(2分)B。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c3ec5ea98271fe900ef905.png)
【古诗阅读】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棉帽绍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天狼】星名。
《晋书·天文志》中说,狼星出现,必有外来侵略。
这里指侵犯北宋的辽和西夏。
9.下列对本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词上片描写了一个冬猎场面,下片侧重抒情,全词实中有虚,虚实相生。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随从武士头戴锦帽,身着貂裘,跟随太守如疾风般驰骋在山冈上。
C.“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写太守率众人观看孙郎亲射虎。
D.本词语言风格粗犷豪放,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10.这首词的结尾三句勾勒出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
9.C
10.勾勒出一位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
表达了词人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立功的决心。
(表达了词人报效朝廷、抵御进犯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试题整理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试题整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84c21aaf45b307e971972d.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试题整理及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05 河南省一、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
(共4分)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
(2分)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1分)――自贡市2004年二、(10分)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完成4—5题。
4.翻译下面的文字。
(2分)①左牵黄,右擎苍译文: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着苍鹰。
②胸胆尚开张译文: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2分)A.“江城子”为词牌名。
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C.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2007 四川资阳市三、读下边一首词,完成4-5题。
4.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出师表》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出师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cf58b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1.png)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出师表》含答案学习古诗文,汲取古人智慧。
新知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42.“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写此词时38岁,便自称“老夫”,他本不该狂,却要①抒发少年人的豪情张狂;三顾茅庐时刘备的谦恭使得诸葛亮感奋激发,“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穷尽一生为刘备②。
(根据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填空)43.《出师表》言辞恳切,真情充溢。
“受任于败军之际”意思是“①”,诸葛亮在危急关头肩负起蜀汉中兴的大业:“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意思是“接受遗命以来,②”,一个高风亮节、勇于担当的忠臣形象跃然纸上。
44.“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苏轼、刘禹锡在诗词中都能借用典故使表情达意更恰切。
请找出下面诗中用典的诗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45.小辉同学根据两篇诗文内容、做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答案】42.姑且,暂且奔走效劳43.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日日夜夜担忧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没有效果4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烂柯人”运用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或“暗示出自己被贬时间之久,表现了诗人对世态变迁的怅惘之情”)。
45.①示例:出猎盛况②示例: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以及被朝廷重用的愿望③示例:临终托孤(或“白帝城托孤”)4示例:兴复汉室【解析】4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第一空,苏轼写此词时虽然已经38岁,但他自称“老夫”并非真的认为自己已经老去,而是以一种自嘲、自谦的方式表达。
他在这里用“聊”字,表示他并不是真的疯狂,而是暂且、姑且地抒发一下少年人的豪情张狂。
所以第一空应该填“姑且,暂且”。
第二空,“遂许先帝以驱驰”这句话是诸葛亮说的,他表示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谦恭之举,使他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刘备奔走效劳。
这里的“驱驰”就是形容他为刘备效力、奔走的情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阅读题汇总及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阅读题汇总及](https://img.taocdn.com/s3/m/92af35bbad02de80d5d840d4.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 /聊发 /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 /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 /胸胆 /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题解】《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文人苏轼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 1075 年)冬的一首词。
选自《东坡乐府笺》。
苏轼,北宋有名文学家、书法家。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唐宋八大家即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他的词气吞河山,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说明】①聊:临时,姑且。
②狂:激情。
③尚:还。
④会:会当,将要。
⑤挽:拉。
【译文】我临时抒发一下少年的激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着华丽娇艳的帽子,衣着貂皮做的衣服,带领众多跟从,纵马狂奔,飞速超出小山岗。
为了回报满城的人跟从我出猎的盛意厚意,我要当年的像孙权同样,亲身射杀猛虎。
狂饮美酒,气度广阔,胆气更加豪壮,(固然)两鬓轻轻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差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那样重用我呢?到那时,我定将把雕弓拉得满满的,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要旨】这首词经过描绘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壮心壮志,表现了为了效劳抗击侵略的激情壮志,并委宛地表达了期盼获得朝廷重用的梦想。
【中考试题】――2005 河南省一、读下边的词,达成21-22 题。
(共 4 分)21.本词上阙写景,描绘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打猎)(1分)的弘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盼望报效国家(或:盼望立功立业)(1 分)的激情壮志。
( 2 分)2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利处?( 2 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时机到西北边防抵挡外敌入侵。
《江城子·密州出猎》《周亚夫军细柳》《文帝遣冯唐》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周亚夫军细柳》《文帝遣冯唐》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d0bcfcbe23482fb4da4cab.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周亚夫军细柳》《文帝遣冯唐》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二、古诗文联读。
(16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周亚夫军细柳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文帝遣冯唐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曰:“公奈何众辱①我,独无间处②乎?”对曰:“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③士卒,五日一椎牛④,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且尚坐⑤上功首虏差六级。
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由此言之。
”文帝说⑥,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注释:①【众辱】当众侮辱。
②【间处】私底下。
③【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完整版)《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
![(完整版)《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766726d1f34693dbef3e21.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题解】《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文人苏轼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的一首词。
选自《东坡乐府笺》。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①聊:姑且,暂且。
②狂:豪情。
③尚:还。
④会:会当,将要。
⑤挽:拉。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越过小山岗。
为了回报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当年的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那样重用我呢?到那时,我定将把雕弓拉得满满的,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主旨】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中考试题】――2005 河南省一、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
(共4分)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
(2分)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
(2分)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1 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1分)——自贡市2004年1、翻译下面的文字。
(2分)①左牵黄,右擎苍译文: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着苍鹰。
②胸胆尚开张译文: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2、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江城子”为词牌名。
B •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C .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2007四川资阳市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 、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 .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读下面的词,完成 1 —4 题。
( 1 )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_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 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1分)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1分)(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 .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 (2004连云港)①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答:“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敌报国的思想感情2005 仙桃市1、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 倾城”。
(1分)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 .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 .“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壮。
D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说明:以魏尚自比,希望效仿魏尚重新得到重用,报效国家。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豪情壮志。
(2)词中塑造了一个力挽强弓,奋力杀敌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了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4)词是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戍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5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6.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 遣冯唐;射天狼这三个典故。
(2分)7.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
1 、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5、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7、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3 “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
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
4 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
5、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6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7、倾城8、C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2、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4、“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 显示抱负不凡。
5、“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之情。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词人为自己勾勒了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
7、这首词用一个“—”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一派词篇的典范。
上片表现词人—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_____ ,抒发了_______ 。
8、说说“遣冯唐” “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9、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酒酣胸胆尚开张” 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亲射虎,看孙郎” 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昂扬和兴致之高,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中,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 “会挽雕弓如满月” 一句中的“会”字, 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10.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2 分)上阕:下阕:11.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
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1、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2、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3、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4、看孙郎,亲射虎5、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6、挽弓劲射的英雄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7、狂豪放举止神态胸怀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8、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9、A (这一句写的是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表达其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心情。
没有承上启下的功能。
)10.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
下阕写报国情。
(2分,意同即可)11.C①本词上片以—叙述_为主,下片以_抒情—为主,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②词中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③全词的点睛之笔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3、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岀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6、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7、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8、"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显示抱负不凡。
9、“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
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为自己勾勒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气概不凡的英雄形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来自西北侵扰的西夏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