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审计工作基本内容及年报审计基本流程
专项审计服务流程
专项审计服务流程
专项审计服务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审计准备:明确审计目的和范围,制定审计计划,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建立审计团队并进行分工。
2. 风险评估: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以便在审计中重点关注。
3. 制定审计方案:根据审计目标、范围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审计方案,包括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安排等。
4. 现场审计:按照审计方案实施现场审计,收集审计证据,进行相关测试和验证,记录审计发现。
5. 审计报告撰写:根据现场审计结果和收集的审计证据,撰写审计报告,对审计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6. 报告审核与发布: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内容准确、客观、有价值,然后发布给相关人员。
7. 后续跟进: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跟进,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在专项审计服务流程中,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要求,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同时,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和服务效果,可以选择有经验的专业机构或人士提供服务。
年报审计方案
年报审计方案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年报审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成为了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就年报审计方案的编制过程、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进行探讨。
二、编制过程1. 确定审计目标:在制定年报审计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审计的目标和重点。
这包括确定有关会计期间的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等。
2. 收集基础信息:为了编制年报审计方案,审计师需要收集企业的相关资料,包括财务报表、会计凭证、账簿等。
同时,还应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财务风险等情况。
3. 制订审计计划:根据收集的基础信息和审计目标,审计师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方法、审计步骤、审计人员的分工等。
审计计划应该科学合理,能够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 进行现场调查:按照审计计划,审计师需赴企业现场进行调查和核实,收集必要的证据材料。
这一环节需要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并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财务记录等进行详细了解。
5. 编制审计报告:根据现场调查的结果,审计师需要编制一份详细的审计报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审计报告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三、主要内容年报审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审计目标和范围: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确定审计重点和注意事项。
2. 审计方法和程序:确定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相应的程序,包括核实财务记录、检查合规性、抽样调查等。
3. 审计时间安排:合理安排审计的时间节点,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年报审计工作。
4. 审计人员分工: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5. 风险评估和控制: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对可能存在的弱点和风险进行评估。
7. 报告编制要求:确定审计报告的编制要求和格式,确保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审计工作内容
审计工作内容一、审计工作概述。
审计工作是指对企业、组织或个人的财务、业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
审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合规审计等多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的经营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提供决策支持和风险控制。
二、审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1. 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查和验证。
同时,还需要对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准则遵循情况进行审计,以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2.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专职或兼职的审计人员对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估。
内部审计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还涉及企业的运营效率、资源利用情况等方面,以发现并解决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3. 合规审计。
合规审计是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企业内部制度等进行审查和评估。
合规审计的内容涉及企业的合同履行情况、税务合规情况、劳动用工合规情况等,以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4. 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领导人、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财务管理、资金使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估。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情况等,以确保企业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得到有效履行。
5. 专项审计。
专项审计是指对企业特定业务、特定项目或特定问题进行审计和评估。
专项审计的内容可以涉及企业的投资项目、资产处置、资金使用等特定方面,以发现和解决企业在特定业务领域存在的问题。
三、审计工作的实施流程。
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在进行审计工作前,首先需要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确定审计的重点和重要性,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
2. 收集审计证据。
审计工作需要充分收集相关的审计证据,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合同协议、内部文件等,以便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步骤
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步骤
审计是一种系统性的、独立的评估过程,旨在确定组织、系统、过程或项目是否符合特定标准、规定或目标。
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首先,审计师与相关方沟通,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这包括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时间范围和相关要求。
2.策划和准备:审计师进行详细的策划和准备工作。
这包括收集必要的信息、文件和数据,编制审计计划,确定审计方法和程序,并安排资源和时间表。
3.进行实地调查和采集证据:审计师对审计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并采集相关证据。
这可能涉及观察、访谈相关人员、检查文件和记录等,以收集必要的信息来评估对象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4.分析和评估:审计师分析和评估收集到的证据,比对标准和要求,评估对象的风险和问题。
这包括对数据的检查、计算和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违规、风险和改进的机会。
5.编写审计报告:审计师根据评估结果,编写审计报告。
报告通常包括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的描述、建议的改进措施、对合规性的评价以及其他必要的信息。
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客观,并符合相关的报告标准和要求。
6.沟通和反馈:审计师与审计对象的管理层进行沟通,将审计结果和报告进行解释和反馈。
这包括讨论发现的问题、建议改进的措施,并提供必要的解释和支持。
7.跟踪和监督改进:审计师可以对改进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的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这可能需要进行
1/ 2
后续审计或监督程序。
2/ 2。
专项审计工作内容
专项审计工作内容专项审计是指审计机构或者审计师根据委托人的需求和要求,对某一特定对象、项目或问题进行审计的工作。
专项审计工作不同于常规审计,它更加侧重于对特定领域或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专项审计工作的内容。
一、专项审计的背景和意义(一)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问题和风险也日益增加,例如财务风险、合规风险、运营风险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审计机构或者审计师进行专项审计,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二)意义专项审计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提供组织改进的建议,有效提升组织的运营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对于委托人而言,专项审计可以帮助其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效的解决困难和挑战。
二、专项审计的内容和程序(一)内容1. 业务运营审计:对企业的运营管理、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审计,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
2. 财务风险审计: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政策、财务成本等进行审计,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合规审计: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公司内部制度要求进行审计。
4. 信息系统审计: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发现系统安全风险和信息泄露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程序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明确审计的目的和范围,以及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和风险点。
2. 收集审计证据:通过采集相关的数据、文件、报告等审计证据,对审计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3. 分析和评价:对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4. 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根据审计结果,向委托人提供客观、准确的审计意见以及改进建议。
三、专项审计的实施过程和要求(一)实施过程1. 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审计需求和目标,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的内容、时间和人员配备等。
2. 信息收集和整理:收集和整理审计对象的相关信息资料,包括财务报表、业务数据、合同协议等。
年报审计详细流程
年报审计详细流程年报审计流程如下:1、签约。
企业应及时与会计师事务所就年报审计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由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并加盖单位公章。
2、实施审计。
企业会计人员应该事先做好准备,审计开始,能够及时提供审计所需的全部资料。
如果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会计账册、凭证、报表、营业执照,有关批文、合营协议、企业章程、产权证明、纳税鉴定书等等,企业应该为年报审计提供必要的合作,如果审计场所、计算工具、具体情况介绍,协助誊抄、计算、复印等。
审计完毕,企业应认真听取注册会计师对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意见,以及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3、出示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资料进行整理、复核、出具审计报告。
企业收到审计报告后,如果需要调整账户、调整报表数据的,应该及时调整,调整之后将财务会计报告及时报送有关部门。
年度审计资料应该作为会计档案妥善的保管。
审计流程包括哪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预审阶段所有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必须在4月底之前披露年度报告,同时由于4月份之前有两个重要节日,即春节和清明节,实际年报审计工作的时间不足3个半月。
所以一般会在11、12月的时候,安排会计师事务所会对公司进行财务报表预审工作。
预审工作,相对轻松些,不需要编制很规范的底稿,也不需要出具审计报告。
这个阶段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公司内外部变化,形成风险评估底稿,完成内部控制测试底稿、实施涉及多科目的细节测试程序。
第二阶段:盘点接近12月31日后的一个星期是会计师事务所较忙的时候,每个审计员都被安排到不同的项目上,对各种公司进行年报盘点工作。
盘点主要包括:存货盘点、现金盘点、固定资产盘点、在建工程建设状态现场查看等。
第三个阶段:询证多数企业会在1月15号左右,完成上一个年度的账务处理工作。
这个时候审计人员根据企业导出来的末级科目余额表,对往来款发函抽样,制作函证,并根据企业提供的地址进行往来款函证;根据企业提供的各银行账户信息,理财信息、贷款余额信息等,编制银行询证函,亲自在企业人员陪同下前往银行询证或根据企业提供的地址进行快递发函;第四个阶段:现场审计之所以会有前面三个阶段,就是为了缩短现场审计的时间,避免突然大量繁重的工作内容整垮财务部,毕竟公司还需要正常运营。
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步骤
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步骤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是通过对企业或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其合规性和准确性。
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步骤主要包括准备工作、风险评估、审核程序、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和后续跟进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
首先是准备工作。
在开始审计之前,审计人员需要与被审计方进行预审会议,了解被审计方的业务、风险和关键问题。
同时,审计人员还需与内部审计、法务和财务等部门进行会议,了解内部控制和企业治理相关信息。
在准备阶段,审计人员还需搜集和整理历史数据、财务报表等审计必要的材料。
接下来是风险评估。
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方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内部风险主要指公司内部的体系、工作程序以及人员的错误或不当行为带来的风险。
外部风险则包括市场、行业和法律政策等方面的风险。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第三步是审核程序。
审核程序是审计人员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旨在获取审计证据并评价被审计方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
审核程序包括检查财务凭证、与凭证相符的业务活动、了解凭证背后的财务记录以及检查内部控制等。
审计人员会采取抽样调查、对款项的重大性进行分析等方法进行审计。
第四步是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现代审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区分传统审计和数据分析审计的重要标志。
审计人员利用统计学、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发现异常、错误和风险。
数据分析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减少人工检查的繁琐过程,同时也可以提供客观的证据支持。
接下来是报告撰写。
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总结和反馈,也是向关键利益相关者提供审计结果的方式。
审计人员根据审核程序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撰写审计报告,表明自己的审计意见,包括对被审计方财务状况的陈述,对存在的问题的描述,并给出改进建议。
审计报告需要准确、简明扼要,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最后是后续跟进。
审计报告的发出,并不意味着审计工作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年报的审计流程
年报的审计流程一、引言年报是一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文件,对于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年报的真实、准确、完整,审计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年报的审计流程,以及其中涉及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二、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起点,也是整个审计流程的规划。
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核心业务、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情况,确定审计风险和重点,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审计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特点和行业的规范,确保审计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三、内部控制评估内部控制评估是审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存在重大风险和漏洞。
通过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核算制度和风险管理情况,审计师可以确定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范围,以保证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账务核实账务核实是审计的核心工作之一。
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细的核实,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通过对账务记录的抽样检查和比对,审计师可以发现账务处理的问题和错误,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证据收集证据收集是审计师的主要任务之一。
审计师需要收集并分析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证据,以评估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
证据包括会计凭证、银行对账单、合同协议等。
审计师需要进行审计调查和抽样检查,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六、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审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业务活动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漏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风险评估包括对企业的经营环境、行业竞争、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保证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报告编制报告编制是审计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对审计结果的总结和归纳。
审计师需要按照相关法规和准则,编制审计报告,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评价和意见表达。
报告需要包括审计师的意见、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和发现的问题等内容,以提供给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参考。
专项审计工作基本内容及年报审计基本流程
资产清查审计:如何进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审计人员通过对各单位资产清查基准日的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等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按照资产清查文件规定编制的基础表、报表和申报清查损溢的相关证明材料等进行审计。
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溢的真实性、准确性发表审计意见,出具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
资产清查审计主要采取盘点、函证、计算、检查、询问和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方法.其中银行存款、往来款项、对外投资及长短期借款主要进行函证,实物资产主要进行盘点,资产损溢主要进行检查、复核、鉴证、盘点等,对资产损溢需要实行逐笔详细审查。
资产清查审计主要内容一、资产类资产类清查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账外资产等,要求核查资产的种类、金额、真实性和权属关系等.1.货币资金的清查内容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1)库存现金的清查。
查看现金收支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库存现金是否超过核定的限额。
核对库存现金实存数与现金日记账余额是否相符,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对库存外币按照币种清查,并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人民银行外汇市场汇率的中间价折合为人民币金额。
(2)银行存款的清查。
查看各单位在金融机构开立的人民币各类存款账户以及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外汇账户的情况。
检查各类存款账面余额与金融机构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符。
将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询证函、存款种类及货币种类逐一核对、核实银行存款金额。
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所采用的外汇市场汇率是否正确,折算差额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2.应收款项的清查内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要索取各单位与对方单位金额核对一致的对账确认单或向对方单位发函询证,对有争议的债权要认真查证核实,重新明确债权关系(企业说明)。
对长期拖欠的款项要查明原因,了解催收情况。
要索取各单位职工个人借款明细表,对借款金额较大的应由借款人签字确认。
分析应收及预付款项的账龄、检查回函情况以及坏账损失的确认情况,索取坏账损失的相关依据。
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步骤
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步骤审计是指对企业或个人的财务、经营及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一种活动。
它是保证企业财务透明度和合法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监管机制。
审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步骤如下:一、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审计师需要和委托方达成共识,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师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对企业的财务、经营及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以达到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审计范围是指审计师根据审计目标,对企业的财务、经营及管理活动的全部或部分进行检查和评价。
二、制定审计计划在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后,审计师需要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包括审计时间、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审计人员等方面的安排。
审计师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审计目标,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三、实施审计工作实施审计工作是审计的核心环节。
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审计师需要按照审计计划,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的财务、经营及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
审计师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财务和经营数据,进行比对和核实,以确定审计结论。
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审计师需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和规范,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编制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也是审计师对企业财务、经营及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的结论和建议。
审计师需要根据审计结论,编制相应的审计报告,明确审计结论和建议,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审计报告应该客观公正、准确严谨,避免歧义或错误信息。
五、发放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对企业财务、经营及管理活动的客观评价,是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审计师需要将审计报告及时发放给委托方,并对审计报告的内容和结论进行解释和说明。
审计师还需要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对审计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满足委托方的需求。
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步骤包括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工作、编制审计报告和发放审计报告。
审计师需要遵守审计准则和规范,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专项审计工作内容
专项审计工作内容一、背景介绍专项审计是指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或问题进行的一项审计工作,旨在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专项审计工作通常由专门的审计机构或者具备相关资质的审计人员进行。
专项审计工作内容的制定和执行是组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内外部监管和投资者信任的重要依据。
二、专项审计的基本原则1. 独立性原则:专项审计应当实现独立开展,不受被审计单位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客观、公正。
2. 全面性原则:专项审计应当全面涵盖被审计领域的各个环节和重点问题,不遗漏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和问题。
3. 有效性原则:专项审计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术,确保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成果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和控制发挥积极作用。
三、专项审计工作内容的具体步骤1. 确定审计对象和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审计的对象和目标,包括审计的具体领域、范围和重点,明确审计的目的和意义。
2. 制定审计计划和方案制定审计的详细计划和方案,包括审计的时间安排、审计人员的配备、审计方法和程序等,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3. 收集资料和准备审计工作收集和整理与审计对象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财务数据、业务记录、管理文件等,为审计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4. 实施审计程序根据审计计划和方案,实施各项审计程序,包括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内部控制评价、风险识别等,全面深入地了解审计对象的相关情况。
5. 发现问题和提出意见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并据此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改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
6. 编制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明确表达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后续改进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7. 监督改进和实施审计报告完成后,审计机构应当及时跟踪和监督被审计单位的改进和实施情况,确保审计意见得到有效落实。
四、专项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1. 财务审计对企业财务数据和财务制度的审计,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真实性、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等方面。
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图
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图(试 行)为了进一步规范审计工作程序,控制审计工作质量,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及集团公司审计工作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图。
审 计 工 作 程 序一、审计计划年度审计计划依据集团公司经营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对公司经营管理、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业务、重点项目和关键控制环节应作为审计工作重点。
年度计划包括计划的编制说明和计划项目表,计划项目表包括项目名称、组织单位、实施单位、执行单位、审计对象、实施时间、审计内容、工作目标及措施要求。
二、审计准备(一)收集有关资料。
根据批准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时间安排,收集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如企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报表、计划、合同、目标考核完成情况等,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有关情况,必要时可以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前调查研究。
(二)拟定审计方案。
经研究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后,拟定审计项目实施方案(作业计划),经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查和批准后实施,重大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应报经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审计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审计项目名称;2. 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实施步骤;3. 审计方式(现场审计、送达审计、委托审计);4. 人员分组分工;5. 工作时间;6. 其他应准备的事项。
(三)下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通知书包括项目审计通知书和审计调查通知书。
一般项目审计应在审计实施5日前以电传或邮寄方式通知被审计单位,并同时通知所在区域分公司;特殊要求的项目审计和经济案件的核查,可以不事先通知被查单位。
审计通知书主要内容包括:1. 被审计单位名称;2. 审计项目名称,审计范围、内容和时间;3. 要求提供的资料及被审计单位对资料真实性的承诺;4. 对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5. 审计组的其他工作要求;6. 审计组组长及其他成员。
审计部门认为需要被审计单位自查并提供自查报告的,应当在审计通知书中写明自查的内容和报告要求、期限。
专项审计工作流程
专项审计工作流程专项审计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审计计划阶段:确定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和审计时间等。
2. 审计准备阶段:制定审计方案,确定审计方法、审计工具和审计人员等。
3. 审计实施阶段:对审计对象进行调查、审查和测试,收集审计证据,记录审计工作底稿。
4. 审计报告阶段:撰写审计报告,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5. 后续审计阶段:对审计结果进行跟踪和检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
在专项审计工作流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明确审计对象和目的。
2. 制定详细的审计方案,包括审计方法、程序、工具和人员分工等。
3. 对审计对象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调查和测试,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
4. 记录审计工作底稿,确保审计工作的可追溯性。
5. 撰写简洁明了的审计报告,突出重点,提供明确的改进建议。
6. 对审计结果进行跟踪和检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
7. 保持与被审计单位的良好沟通,促进合作和理解。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步骤,专项审计工作流程还可以细分为以下具体操作:5. 审计立项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对审计需求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审计项目,并制定初步的审计计划。
6. 审计通知阶段: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明确审计的时间、范围和目的,并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好准备工作。
7. 初步调查阶段: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打下基础。
8. 审计方案调整阶段:根据初步调查的结果,对审计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9. 现场实施阶段:根据审计方案,进行现场审计工作,包括审查账目、凭证、报表等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等。
10. 审计报告撰写阶段:根据现场实施阶段的审计结果,撰写详细的审计报告,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11. 审计报告审议和发布阶段:对审计报告进行审议,确保其内容准确、客观、公正,然后正式发布给相关单位或个人。
年报审计流程
年报审计流程年报审计是公司每年一次的重要工作,它涉及到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重要信息,对公司的稳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年报审计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年报审计的流程。
首先,年报审计的准备阶段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需要对公司的财务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以及相关的会计凭证、账簿等。
同时,还需要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接下来是年报审计的实施阶段。
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将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细的审计,包括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实,对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评估,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以及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评估和披露。
随后是年报审计的报告阶段。
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将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意见表达,包括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评价,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披露,以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最后是年报审计的总结阶段。
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将对整个审计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以及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公司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年报审计流程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总结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才能确保年报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公司在进行年报审计时,应当高度重视审计流程的规范性和严谨性,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审计工作的基本流程
审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审计工作是一种评估和确认公司财务活动的方法。
审计工作能够提供一个机会,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帮助投资者、贷款人和股东作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审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包括四个步骤:计划、执行、报告和跟踪。
第一步:计划审计工作的第一步是计划。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对公司进行背景调研,并确定审计的目标和范围,包括对公司业务的了解、确定审计的时间和地点、确定审计人员名单,并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第二步:执行审计工作的第二步是执行。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开始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和相关的信息进行详细的审查和分析。
这些信息包括公司的账户、票据、凭证、发票、合同和财务报表等。
审计师根据计划进行取样,并进行有关的测试,识别有关的风险和潜在问题。
如果在这个阶段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或问题,审计师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监督,以确认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步:报告审计工作的第三步是报告。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会准备一份正式的审计报告,该报告详细介绍了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和结果,以及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的评估。
审计报告将发送给公司和其他有关方面,如股东、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等。
此外,审计师也需要向公司提供一份关于改进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报告,以便公司在未来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业务。
第四步:跟踪审计工作的第四步是跟踪。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需要跟踪公司对审计报告提出的建议进行的改进工作,并确认这些改进工作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
如果审计师发现公司没有实施相关的改进工作,可能需要重新审核公司财务报表或报告相关的机构或部门。
总之,审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财务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审计师需要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详细的审查和分析,并向公司提供改进方案。
只有这样,公司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才能够得到提高,为公司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项审计工作内容
专项审计工作内容专项审计是指针对特定的领域、项目或主体进行的一种专门性审计活动。
专项审计工作通常由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或内部审计部门执行,旨在通过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审计,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供有效的改进建议,确保相关领域的合规性、效率性和透明度。
专项审计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审计对象确定专项审计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可以是某一特定项目、某项经济活动、某个部门或某个实体。
确定审计对象时需要考虑其重要性、风险程度、审计价值以及相关利益相关方的关切点,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审计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审计对象后,需要明确审计的具体目标。
这包括审计工作的范围、内容、重点,以及审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和难点。
审计目标的明确有助于审计人员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深度性。
三、审计计划制定制定审计计划是专项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
审计计划包括审计工作的时间安排、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审计方法和技术的选择等。
审计计划应当充分考虑审计对象的特点和审计目标的要求,合理安排审计工作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高效完成。
四、审计程序执行审计程序的执行是专项审计工作的核心环节。
审计程序包括审计调查、数据采集、风险识别、内控评估、证据获取、问题确认等一系列具体的审计活动。
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计划和目标,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深入开展审计程序,全面收集证据,准确发现和确认问题,为后续的问题分析和整改提供依据。
五、问题分析和整改建议在审计程序执行完成后,审计人员需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明确问题的性质、原因和影响,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整改建议应当具体、可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改进意见,有助于审计对象及时纠正错误,避免风险,提升管理水平。
六、审计报告编制审计报告是专项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
审计报告应当客观、真实地记录审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清晰地表达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并向审计对象和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通报。
年报审计实施方案(精选5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年报审计实施方案年报审计实施方案(精选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年报审计实施方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报审计实施方案1为了认真落实《哈尔滨学院20xx年工作要点》,按时完成内部审计工作计划任务,哈尔滨学院审计处定于20xx年3月至8月开展哈尔滨学院xx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工作。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审计目的和依据为了做好学校各项财务制度的督促落实工作,进一步规范各单位的经济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工作。
二、审计对象和范围审计对象:校财务处及学校所属各预算单位。
审计范围:20xx年度财务收支情况。
三、审计内容和重点本次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校本级财务及学校所属各预算单位xx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审计重点如下:(一)校本级财务1、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是否健全、合理,是否有效执行。
2、收入是否合法、真实,是否及时、足额上缴和入账,有无坐收坐支情况,有无截留情况;对学费、宿费没有足额上交的学生是否有监控和促缴措施。
3、支出是否合法、真实,是否符合国家财会制度和学校有关管理规定。
4、预算执行情况如何。
5、有无侵占、挪用、私分资金和套取现金等问题。
6、往来款项是否定期核对和催还,有无相关记录。
(二)学校所属各预算单位1、收入是否合法、真实,有无坐收坐支情况,有无截留情况。
2、支出是否合法、真实,是否符合学校有关管理规定,是否有对方单位相关收款证明。
3、预算执行情况如何。
4、有无侵占、挪用、私分资金和套取现金等问题。
5、经费使用情况是否定期公开,公开是否及时、全面、真实、规范。
四、审计方式本次审计采取送达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步骤
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步骤审计是指对企业、组织或个人财务状况、经营活动、财务报表等进行审核和评价的一种专门的调查活动。
审计的基本流程包括建立审计目标和计划、收集审计证据、评价审计证据、编制审计报告和监督审计实施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步骤。
一、建立审计目标和计划审计的第一步是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目标是指根据法律、法规和审计工作的要求,明确审计的目标和内容,确保审计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
审计计划是指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确定审计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以及分配审计资源。
二、收集审计证据收集审计证据是审计的主要任务之一,主要通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进行检验和调查,以获取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和准确的了解。
收集审计证据的主要方法包括检查凭证和账簿、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询问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获取与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相关的文件和记录等。
三、评价审计证据在收集了足够的审计证据后,审计人员需要对这些证据进行评价,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准确。
评价审计证据主要通过对证据的可靠性、充分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估,判断它们对审计目标的支持程度。
同时,还需要对发现的问题和疑点进行分析和解释,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编制审计报告编制审计报告是审计的最终结果,并是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的评价和建议的呈现。
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目标、范围和方法、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的评价、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审计报告需准确、全面、明确地表达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的看法和评价,以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五、监督审计实施审计过程中需要对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进行监督,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监督审计实施的方式包括审计组织内部的监督和外部机构的监督。
内部监督主要通过审核和复核的程序来保证审计的质量和准确性;外部监督则由监管机构、审计委员会、法律法规等进行,并对审计结果进行评估和监督。
年报审计流程
年报审计流程年报审计流程是指对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验证的过程。
审计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
审计师需要准备审计计划和时间表,并与公司的管理层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和要求。
审计师还需要收集公司的财务报表、账簿和相关文件以及其他必要的信息和文件。
第二步,风险评估。
审计师需要评估公司的风险情况,并确定哪些财务报表项目可能存在重大错误或舞弊行为。
他们还会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定是否存在不当的风险。
第三步,数据分析。
审计师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收入、成本、资产和负债等方面。
通过这些分析,他们可以确定潜在的错误或问题,并确定进一步的审计重点。
第四步,测试。
审计师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些测试包括对账簿和记录的抽样检查,以及对财务报表项目的独立计算和重演。
第五步,独立调查。
审计师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和记录进行独立调查,以验证其准确性和真实性。
他们可能需要与公司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进行面谈,并进行其他必要的调查和调查。
第六步,核查和复核。
审计师需要核查和复核所有的审计工作和结果,以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
他们还需要与公司的管理层和其他重要人员进行讨论和确认。
第七步,编写审计报告。
审计师需要根据他们的发现和调查结果,编写一份审计报告。
这个报告会包括对公司财务报表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和建议。
第八步,总结和沟通。
审计师需要总结审计工作的结果,并与公司的管理层进行沟通。
他们还需要与公司的董事会和股东进行讨论和沟通,以解释审计结果和提供必要的解释和建议。
总之,年报审计流程是一个复杂和详细的过程,需要审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的审查和验证。
通过这个过程,审计师可以提供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制度的独立和专业意见,为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清查审计:如何进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审计人员通过对各单位资产清查基准日的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等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按照资产清查文件规定编制的基础表、报表和申报清查损溢的相关证明材料等进行审计。
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溢的真实性、准确性发表审计意见,出具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
资产清查审计主要采取盘点、函证、计算、检查、询问和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方法。
其中银行存款、往来款项、对外投资及长短期借款主要进行函证,实物资产主要进行盘点,资产损溢主要进行检查、复核、鉴证、盘点等,对资产损溢需要实行逐笔详细审查。
资产清查审计主要内容一、资产类资产类清查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账外资产等,要求核查资产的种类、金额、真实性和权属关系等。
1.货币资金的清查内容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1)库存现金的清查。
查看现金收支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库存现金是否超过核定的限额。
核对库存现金实存数与现金日记账余额是否相符,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对库存外币按照币种清查,并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人民银行外汇市场汇率的中间价折合为人民币金额。
(2)银行存款的清查。
查看各单位在金融机构开立的人民币各类存款账户以及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外汇账户的情况。
检查各类存款账面余额与金融机构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符。
将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询证函、存款种类及货币种类逐一核对、核实银行存款金额。
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所采用的外汇市场汇率是否正确,折算差额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2.应收款项的清查内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要索取各单位与对方单位金额核对一致的对账确认单或向对方单位发函询证,对有争议的债权要认真查证核实,重新明确债权关系(企业说明)。
对长期拖欠的款项要查明原因,了解催收情况。
要索取各单位职工个人借款明细表,对借款金额较大的应由借款人签字确认。
分析应收及预付款项的账龄、检查回函情况以及坏账损失的确认情况,索取坏账损失的相关依据。
3.存货清查内容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要求各单位配合审计人员对仓库进行实地盘点。
对长期外借未收回的存货,前往实地盘点或实施询证并查明未收回原因,检查催收情况及是否按规定作价转让。
对于代保管物资要提供代保管单位确认的清查明细表。
重点核实存放时间长、闲置、毁损和待报废的存货。
4.对外投资清查内容包括国库券、各种特种债券、股票及基金等。
要取得股票、债券及基金账户对账单,与明细账余额核对。
盘点库存有价证券,与相关账户余额进行核对。
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要索取有关投资的合同、协议或章程以及有关政府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确认目前拥有的实际股权、原始投入成本、所占股权比例、历次分红情况等。
对已纳入汇总、合并范围的法人主体,需单独进行资产清查。
5.固定资产清查内容包括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
检查固定资产原值、待报废和提前报废的数额及损失、待核销数额等。
固定资产分类是否合理,目前的使用状况如何。
对出租的固定资产要检查相关租赁合同,租赁费收取情况。
对临时借出、调拨转出但未履行调拨手续的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转出的资产,要求收回或者补办手续。
检查房屋、车辆等产权证明原件,关注产权是否受到如抵押、担保等限制。
对批量购进的单价低的图书,如果无法列示明细金额的,按加总数量清查核对实物,按总计金额填列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并注明总数量。
对清查出的各项账面盘盈(含账外资产)、盘亏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二、负债类负债类的清查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以及账外负债,要求核查负债的性质、种类、金额和合法性等。
1.借入款项清查内容包括向金融机构、财政部门、上级单位的借款和向其他单位借入有偿使用的各种款项。
向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发函询证,索取相关借款协议或财政部门、上级单位的相关文件。
核实借款数额、期限、利率和还款日期。
测算借款利息计提是否充分,有无欠息与逾期未还情况,如有欠息是否已足额预提。
2.应付款项清查内容包括各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待结算款项。
应按款项的类别或单位、个人列示明细,与对方单位进行对账,核实金额和性质。
是否将应纳入单位的收入款项列入应付款项,是否存在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结算的情况。
对于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作为清查资产损溢处理。
3.应交税金清查内容包括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应按应交纳的税费种类列示明细,查阅相关纳税认定、纳税通知、纳税优惠等文件。
核对有关会计期间完税证明,对期末未交税金余额复核其是否正确,列示是否允当,是否存在税收罚款。
三、收支类收支类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资产清查期间的收支数额是否真实反映会计期间的收支情况,核查收入入账的全面性,支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对重大跨期现象予以调整。
资产清查审计需要关注事项:为确保资产清查审计质量,资产清查应关注如下事项:一、关注已交付使用但长期未转固定资产的基建工程以及已报废、毁损或丢失未销账的固定资产情况,同时应对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担保等情况进行必要关注。
二、关注各单位资金往来,单位内部往来款项原则上不能作为资产清查损溢申报。
但为了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资产状况,内部的单方挂账在同时取得下列证据时可以作为资产清查损溢:一是单方挂账产生的内部证据,包括会计核算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形成单方挂账的详细原因;二是债务方提供的不承认此笔挂账的合法理由;三是审计人员对该笔挂账的经济鉴证证明三、关注资产损溢,审计人员在资产清查中发现的资产损溢,应按照资产清查有关政策的规定予以确认。
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会计制度关于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进行账务调整。
四、关注或有事项,通过审阅对外借款合同、协议等来发现对内或者对外的或有负债、担保情况、财产抵押和司法诉讼等线索,根据实际情况分类编制情况说明。
五、关注盘盈及报损额较大、证据不全及特殊的需个案处理的项目。
对金额较大、影响较大或比较特殊可能需个案沟通处理的项目,审计人员应予重点关注,督促各单位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取证,收集材料,并积极与资产清查组织领导部门沟通。
对金额不大或性质不重要的项目,予以适当关注。
对介于两者之间的项目予以一般关注。
六、建立定期沟通联系制度为控制审计风险,保证资产清查审计工作总体进度和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要建立重大问题及时反馈机制,对于资产清查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如难以评估确定价值的资产、资产清查中发现的产权归属不清、有争议的资产等,特别是一些与规定的标准不相符的资产损溢,要及时将问题反馈给资产清查组织领导部门。
离任审计(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部分,是对因任期期满、退休、调任、免职、辞职等原因不再担任本职务的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查和客观评价。
根据任期对其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在出具审计报告前,要先出具征求意见稿,同个人的征求意见稿回函和企事业单位征求意见稿回函一并交给企业,与企业沟通之后再出具审计报告。
这些都需要放在工作底稿中。
离任审计主要审什么:1、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这里的收支,在一级政府可以表现为财政收支,行政部门表现为经费收支,事业单位表现为事业经费的收支,在企业单位则表现为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要素概念上的收入和支出,以“收支”来表达,可以概括行政、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限内的动态情况,实际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期限内通过会计资料载体所反映出来的经济活动。
2、资产、负债和权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这里的资产、负债和权益,也是包括行政、企事业单位按会计要素概念所确认的资产、负债和权益,这是结合对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查,确认一个时点的静态结果,确定离任者管理的资金状况的真实状况即所谓的家底,使得离任者交个清楚,接任者接个明白,这是交接双方所关心和要求的。
离任审计关注点:1、检查内部控制:检查被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既是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确定审计重点的必要前提。
检查一个企业是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参照有关规范性文件确定该企业内控制度模式,二是检查该企业内控的现状和健全性,三是测试该企业内控的有效性(即符合性测试),四是根据测试结果对企业内部控制予以评价。
2、审查任期内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审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一是审查财务收支及遵守财经法规和集团规章等情况,关注有无隐瞒收入、偷漏税行为,有无利用职权便利谋取私利的不法行为,有无按规定程序办理投资决策、重大采购、股权变动、经济担保等事项;二是审计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其分配,关注有无弄虚作假、潜亏挂帐、虚盈实亏、转移损失等问题;三是审计资产、负债和损益,关注债权债务是否清晰,有无呆坏帐及其他经济遗留问题。
3、审查任期内资产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企业负责人作为资产的受托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履行其托管责任,确保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
对企业存量资产进行审计核实,能划清前后任的经济责任归属。
一要谨慎地检查各类资产的真实完整性、合法合规性,例如,对现金、原材料、产成品、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盘点或抽查,对银行存款、应收帐款等进行证实;鉴别资产报废依据等。
二要审查各项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增值情况,将企业纵向变化的相关指标和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对比与分析,如投资回收期、资金利润率、设备完好率等,有利于考察企业发展前景和生产后劲。
4、重点审查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要着重评价企业负责人是否完成经济责任目标,一般包括销售、利税、固定资产及投资管理、资产保值增值等内容。
实施审计要逐项核查指标完成情况,并适当拓展和延伸审计内容。
例如审核固定资产投资时,将项目计划、合同与实际投资支出进行对比,分析取得的投资收益。
对任期经营业绩的分析与评价,由于企业实际情况不同,可以因地制宜,选取一些最能反映经营活动真实情况的经济指标来进行。
离任审计注意事项:一、把握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对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及其净资产的保值及增值情况、资金的筹集及使用情况、债权债务增减变动情况等方面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审计。
它将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深入查清任职期间的职责范围、工作业绩、财务管理、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深入查清党政领导干部个人在财政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问题。
二、灵活运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
根据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关注和要求,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努力提高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质量,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开展审计:一是要采取多种审计方式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