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药用真菌初步名录_李文虎
四川宜宾七种中药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四川宜宾七种中药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李莉;殷中琼;贾仁勇;代如意;李曼;蔡红【摘要】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crude extracts from seven 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Yibin in Sichuan againstE.coli,Salmonella and Pasteurella in vitro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erial two-fold broth dilution method and agar plate counting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ude extract from Phello-dendron amurense had the strongest antimicrobial activity,its Minimum 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range was 15.6-125 mg·mL-1,its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was 31.25-250 mg·mL-1.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crude extract from Gardenia jasminoides was worse than Phellodendron amurense,its MIC was 62.5-250 mg·mL-1 ,and MBC was 125->250 mg·mL-1 .The crude extract from Citrus medica var.sarcodactylis had stable antimicrobial activity,its MIC all was 125 mg·mL-1 ,MBC was 125 mg·mL-1 and 250 mg·mL-1.The other four extracts from Eucommiaulmoides,Fallopiamultiflora、Curcumalonga, Lonicera similis were proved that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were not as strong as other three extracts. Most of their MIC were≥250 mg·mL-1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tracts of Phellodendron amurense and Gadenia jasminoides had better bacteriostasis effect,and extract of Citrus medica var.Sarcodactylis was stable.They might be potential agents against bacterial disease,so they are worth of further study.%用肉汤二倍稀释法和琼脂平板培养计数法,研究四川宜宾七种中药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柏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15.6~125 mg·mL-1,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为31.25~250 mg·mL-1;栀子提取物抗菌活性次之,MIC 为62.5~125 mg·mL-1,MBC 为125~>250 mg·mL-1;佛手提取物有较稳定的抗菌活性,MIC均为125 mg·mL-1,MBC为125 mg·mL-1和250 mg·mL-1;姜黄、杜仲、何首乌、细毡毛忍冬的提取物抗菌活性相对较差,大部分MIC≥250 mg·mL-1.说明四川宜宾的黄柏和栀子的提取物抗菌活性较强,佛手提取物抗菌活性较稳定,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期刊名称】《广西植物》【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5页(P714-718)【关键词】四川宜宾;中药提取物;抗菌活性;MIC;MBC【作者】李莉;殷中琼;贾仁勇;代如意;李曼;蔡红【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6;S853.73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细菌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0年4月四川省通过审定 认定中药材品种64种
四川栽培川芎 来源于川芎道地产区都江堰石羊镇的优良单 株,经系统选育而成。基源经鉴定为伞形科植 中江丹参栽培混杂群体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川丹参栽培混杂群体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青川产乌头种质资源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43 黄丝郁金 1 号 郁金 姜科姜黄
44 云芝1号
云芝 多孔菌科彩绒革盖菌
45 仙山云芝
云芝 多孔菌科彩绒革盖菌
46 川紫1号
紫苏 唇形科植物紫苏
47 成附1号
附子 毛茛科植物乌头
48 绵附1号
附子 毛茛科植物乌头
49 川北柴2号
柴胡 伞形科植物柴胡
50 川大力1号
牛蒡 菊科植物牛蒡
51 川丹2号
古蔺赶黄草地方品种 ⑵由古蔺赶黄草地方品种经系统选育而成。基 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扯根菜(Penthprum 茂县藁本地方品种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瓜蒌资源材料
Polygonum multiflora Thunb.
攀枝花市野生和省内外27份何首乌种质资源
Carthamus tinctorius L.
灵芝
31 三祥灵芝
灵芝
32 川麦冬1号
麦冬
33 川麦冬2号
麦冬
34 川蓬1号
蓬莪术
35 川篷2号
篷莪术
36 川科斛1号
石斛
37 川科斛2号
石斛
38 斛1号
石斛
39 川天麻金红1号 天麻
40 川天麻金绿1号 天麻
41 川天麻金乌I号 天麻
42 川益1号
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刘玥;潘丽梅;由士江;赵红蕊;金岩;牟智慧【摘要】An investigation of wild macrofungi was conducted in Zhuque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Park,Jilin City, from May 2016 to November 2017.Wild macrofungi were collected and identif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22 families 43 genera,58 species in this area.Polyporaceae(13 sp),Tricholomataceae(10 sp),Pleurotaceae(4 sp), and Russulaceae(4 sp) are the top three species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species.Other species identified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are Stereaceae, Phallaceae, Coprinaceae, Hygrophoraceae, Helvellaceae, Gomphidiaceae,Auriculariaceae,Nidulariaceae,Boletaceae,Strophariaceae,Pezizaceae,Sphaer iaceae,Clavariaceae,Tremellaceae, Meruliaceae,Schizophyllaceae etc.%2016年、2017年5月—11月,在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调查大型真菌资源并采集标本.经鉴定,共有22科43属58种.物种数量排在前3位的科分别是多孔菌科(13种)、白蘑科(10种)、侧耳科(4种)和红菇科(4种),其次为韧革菌科、鬼笔科、鬼伞科、蜡伞科、马鞍菌科、铆钉菇科、木耳科、鸟巢菌科、牛肝菌科、球盖菇科、盘菌科、球壳菌科、珊瑚菌科、银耳科、皱孔菌科、裂褶菌科等.【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19)003【总页数】4页(P319-322)【关键词】朱雀山;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作者】刘玥;潘丽梅;由士江;赵红蕊;金岩;牟智慧【作者单位】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吉林132013;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吉林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吉林吉林 13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32我国已知菌物总数约14 700种,真菌约14 060种[1],真菌在菌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菌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型真菌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大型真菌中已知驯化栽培的超过100种,栽培种类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2].大型真菌不仅具有食用、药用价值,在农业病害防治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4].因此,认识和掌握一个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的分布情况,对利用和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在全国各地都已相继展开.郭子厚等[5]对丰林保护区内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资源调查,共发现大型真菌38科108种,其中,光亮红菇(Russula nitida(Pers.)Fr).和大锁银耳(Tremella fibulifera Moeller)为东北新记录种,耳匙菌(Auriscalpium vulgare Gray)、弯柄小菇(Mycena arcangeliana Bres.)、杯瑚菌(Clavicorona pyxidata(Pers.)Doty)和正红菇(Russula vinosa Lindblad).为黑龙江省新记录种;余盼等[6]调查了旺业甸林场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在油松林地、落叶松林地、桦树和山杨天然混交林地及落叶松或油松、桦树、蒙古栎天然人工针阔混交林地等采集标本350余份,进行多样性分析发现内蒙古新记录种12个,中国新记录种2个,在该地区还发现了珍稀野生药用真菌——猪苓,丰富了该地区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为后期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张孝然等[7]对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确定大型真菌127种.其中,食用菌51种,药用菌30种,毒菌12种.结果证明,大型真菌的种类分布与海拔、植被类型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分布在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灌丛草地中.其中,在阔叶林中分布种类最多,约占调查总数的77.95%,灌丛草地中种类最少,占调查总数的18.11%.本次研究调查了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大型真菌资源,填补了该地区近年来真菌调查的空白,丰富了该地区菌类信息数据,为日后大型真菌的保护开发和驯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地概况调查地位于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距离松花湖仅2 km.公园总面积5 662 hm2,森林覆盖率97%,海拔817 m,以山势陡峭、怪石嶙峋闻名.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短暂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植被以天然次生林为主,植被类型属亚寒带针叶林带,树种主要为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Kuzen.)、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 Litv.)、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等;主要灌木有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fida var.major N.E.Br.)、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等.1.2 调查方法分别于2016年、2017年5月—11月在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采集真菌子实体.根据不同林型,于雨后的上午踏查采集.标本采集时注意保证完整性,观察子实体形态、颜色、菌盖黏度、菌柄、菌托、菌环及生境,记录并拍摄真菌照片.拍照后编号,小心地将菌体放入信封内.本次调查共获得标本190余份.1.3 标本鉴定及保存对采集回来的标本立即进行整理鉴定.宏观特征使用放大镜观察;微观特征使用显微镜观察.将供试材料切片置于蒸馏水或5%KOH溶液中,观察标本.孢子及菌丝、菌髓等使用Melzer氏试剂观察.鉴定后的真菌根据大小、质量、数量进行日晒、风干和加热烘烤等干燥处理或放入存有保存液的标本瓶中[8].2 结果与分析根据相关文献[9-17],共鉴定出58种大型真菌.2.1 优势科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科、属、种数量见表1.结果显示: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种类共有58种,属22科43属.其中,担子菌门19科,子囊菌门3科.表1 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科、属、种数量Tab.1 Total number of families,genera,species of macrofungi in Zhuque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Park科名属数量种数量科名属数量种数量科名属数量种数量多孔菌科1013牛肝菌科22木耳科11白蘑科710球盖菇科12鸟巢菌科11侧耳科34银耳科22球壳菌科11红菇科14盘菌科22珊瑚菌科11蜡伞科13韧革菌科11裂褶菌科11鬼笔科12花耳科11皱孔菌科11鬼伞科22马鞍菌科11蘑菇科12铆钉菇科11由表1可知: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的优势科为多孔菌科,共有13种,占总数的22.4%;第2位的是白蘑科,共有10种,占17.2%;第3位的是侧耳科以及红菇科,分别有4种,占6.9%;蜡伞科3种,占5.2%;2种的有鬼笔科(3.4%)、鬼伞科(3.4%)、蘑菇科(3.4%)、牛肝菌科(3.4%)、球盖菇科(3.4%)、银耳科(3.4%)、盘菌科(3.4%);其余为韧革菌科、花耳科、马鞍菌科、铆钉菇科、木耳科、鸟巢菌科、球壳菌科、皱孔菌科、珊瑚菌科、裂褶菌科,各有1种,分别占1.7%.这些菌类都属主要分布于北温带的科,在该地区呈现广泛的分布性.2.2 大型真菌种类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种类名称见表2,部分大型真菌照片见封3.表2 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种类名称Tab.2 The list of macrofungi of Zhuque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Park科名中文名称拉丁名称暗绒盖多孔菌PolyporusciliatusFr.血红栓菌Pycnoporussanguineus(L.)Murrill香栓菌Trametessuaveolens(L.)Fr.宽棱木层孔菌Fuscoporiatorulosa(Pers.)T.Wagner&M.Fisch.宽鳞大孔菌Cerioporussquamosus(Huds.)Quél.毛云芝菌Trameteshirsuta(Wulfen)Quél.多孔菌科裂干酪菌Aurantiporusfissilis(Berk.etM.A.Curtis)H.JahnexRyvarden 毛蜂窝菌Trametesapiaria(Pers.)Zmitr.,Wasser&Ezhov烟管菌Bjerkanderaadusta(Willd.)P.Karst.三色拟迷孔菌Daedaleopsistricolor(Bull.)BondartsevetSinger绒毛栓菌Trametespubescens(Schumach.)Pilat赭肉色栓菌Heterobasidioninsulare(Murrill)Ryvarden硫磺菌Laetiporussulphureus(Bull.)Murrill凸顶口蘑Tricholomavirgatum(Fr.)P.Kummer褐小菇Mycenaalcalina(Fr.)P.Kummer铅灰色小菇Mycenaleptocephala(Pers.)Gillet白蘑科纯白微皮伞Marasmielluscandidus(Fr.)Singer栎小皮伞Gymnopusdryophilus(Bull.)Murrill粉色小菇MycenaroseaGramberg洁小菇Mycenaprua(Pers.)Kummer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decastes(Fr.)Singer褐红小皮伞MarasmiuspulcherripesPeck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Vahl)P.Kummer 侧耳科亚侧耳Panellusserotinus(Pers.)Kugner金顶侧耳PleurotuscitrinopileatusSinger革耳PanusrudisFr.黄白侧耳Pleurotuscornucopiae(Paulet)Rollland红菇科姜黄红菇RussulaflavidaFrost绒紫红菇RussulamariaePeck粉红菇RussulasubdepallensPeck桦林红菇RussulabetularumHora蜡伞科乳白蜡伞Hygrophorushedrychii(Velen)K.Kult 深黄蜡伞Hygrophoruscroceus(Quel.)Killerm.美丽蜡伞HygrophorusspeciosusPeck鬼笔科红鬼笔Phallusrubicundus(Bosc)Fr.白鬼笔PhallusimpudicusL.鬼伞科毛头鬼伞Coprinuscomatus(O.F.Mull.)Pers褶纹鬼伞Parasolaplicatilis(Curtis)Redhead,Vilgaris&Hopple蘑菇科蘑菇AgaricuscampestrisL.美味蘑菇AgaricusedulisBull.表2(续)科名中文名称拉丁名称牛肝菌科厚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grevillei(Klotzsch)Singer松林小牛肝菌BoletinuspunctatipesSnell&E.A.Dick球盖菇科金毛环锈伞Pholiotaaurivella(Batsch)P.Kumm.黄褐环锈伞Pholiotaspumosa(Fr.)Singer银耳科茶色银耳Phaeotremellafoliacea(Pers.)Wedin,J.C.Zamora&Millanes银耳TremellafuciformisBerk.盘菌科红毛盘菌Scutelliniascutellata(L.)Lambotte韧革菌科半球盾盘菌Humariahemisphaerica(F.H.Wigg.)Fuckel皱韧革菌StereumrugosumPers.花耳科掌状花耳DacrymyceschrysospermusBerk.&M.A.Curtis马鞍菌科灰褐马鞍菌HelvellaephippiumLév.铆钉菇科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rutilus(Schaeff.)l.木耳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judae(Bull.)Quel.鸟巢菌科乳白蛋巢菌Crucibulumlaeve(Huds.)Kambly球壳菌科炭球菌Daldiniaconcentrica(Bolton)Ces.&DeNot.珊瑚菌科角拟锁瑚菌Clavulinopsiscorniculata(Schaeff)Corner裂褶菌科裂褶菌SchizophyllumcommuneFr.皱孔菌科胶皱孔菌MeruliustremellosusSchrad.3 分析与讨论通过此次大型真菌子实体调查发现: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真菌种类丰富,尤其是地段开阔、光照充足的平坦地带.同时,种类丰富度受温度、季节影响比较大.4—5月及10月之后数量相对较少,7,8,9月数量相对丰富;连续调查的2a中,第2年6,7月受地区降水影响,孢子飞散,菌类数量和种类较少.此次调查,对于深入研究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大型真菌发展历史,人为干扰对菌类及其他植被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保护开发食用、药用真菌资源和驯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但受采集时间、气候等因素影响,此次调查仅对公园内大型真菌种类进行了初步鉴定,今后可进一步对该地区的菌物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1] 戴玉成,庄剑云.中国菌物已知种数[J].菌物学报,2010,29(5):625-628.[2] 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前瞻[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4):446-450.[3] Griffith G W,Graham A,Woods R G,et al.Effect of biocides on the fruiting of waxcap fungi[J].Fungal Ecology,2014,7(1):67-69.[4] 陈立杰,段玉玺,张国栋,等.辽宁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对线虫毒性的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厦门:[出版者不详],2010.[5] 郭子厚,李玉.丰林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7):130-133.[6] 余盼,徐锐,赵国柱,等.内蒙古旺业甸林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及其多样性[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35(6):87-95.[7] 张孝然,周鑫,黄治昊,等.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的组成及生态分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8):181-186.[8] 陈淑荣,栾玲玲.大型真菌标本的采集与保存[J].克山师专学报,2003(3):5-6.[9] 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 戴芳澜.中国真菌总汇[J].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1] 李玉,图力古尔.中国长白山蘑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7.[12] 黄年来.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3] 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资源及其评价[J].西北植物学报,1989,9(1):52-61.[14] 戴玉成,周丽伟,杨祝良,等.中国食用菌名录[J].菌物学报,2010,29(1):1-21.[15] 袁明生.中国大型真菌彩色图谱[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6] 邵力平,项存悌.中国森林蘑菇[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7.[17] 邓叔群.中国的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金城山地区野生食药用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金城山地区野生食药用真菌资源调查研究朱远秀;王梅;丁祥;侯怡铃【摘要】For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macrofungi resources,we investiga-ted the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wild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species in Jincheng mountain of Sichuan Province.58 species of wild edible and medicinalfungi were introduc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ild fungi resources in this area are abundant and have a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food and medicine.%为了解及合理开发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了四川省金城山地区野生食药用真菌资源的种类组成及生态分布,报道了野生食药用真菌58种。
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真菌资源丰富,在食用和药用等方面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期刊名称】《重庆与世界(学术版)》【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5页(P36-39,51)【关键词】金城山;野生食药用真菌;资源调查【作者】朱远秀;王梅;丁祥;侯怡铃【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9;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南充 637001;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5天下七十二福地之金城山,位于四川省境内,地处岳池、高坪、蓬安三县(区)交界处生态旅游度假区,与蓬安凤凰山(凤凰谷)依山相连,与周边环境形成300余米的相对高差,占地15平方公里。
动物药学毕业论文题目(607个)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教务处制表二〇一五年三月二十日动物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论文说明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动物药学专业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动物药学专业野外教学实习的实践与思考动物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动物药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动物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探索动物药学专业实验动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动物药学专业兽医药理学教学现状与改革实践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动物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从兽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浅谈动物药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创新型动物药学人才关于动物药学专业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课教学的思考动物药学专业实习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动物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探动物药学兽医药剂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初探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动物药学专业培养方案创新研究动物药学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动物药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动物药学专业概述动物药学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我国动物药学学科建设及兽医药事管理学教学探讨动物药学专业人才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究“入世”后的动物药学建设与动药科技人才培养——《应用动物药学》出版的现实意义动物药学专业中《兽医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探讨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动物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改革适应畜牧业发展提高动物药学人才培养质量动物药学专业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的优化动物药学专业兽医药物分析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动物药学专业兽医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讨高职动物药学类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化教材建设的实践思考浅谈复合型动物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动物药学专业兽医药事管理学教学现状及思考动物药学专业课程联合实验教学研究初探柔性教育理念下动物药学本科培养模式的思考推动祖国动物药学与新兽药研究发展——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小莺教授及其动物药学研究团队中德学者共探动物药学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议现代动物药学相关新学科名称与概念的界定[摘要]动物药学专业《药物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探索动物药学类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动物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初探论动物药学的建设与应用中药动物药学被确定为首批省级重点学科我国动物药学学科建设及兽医药理学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究浅谈动物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高职动物药学类专业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探析兽医药物分析教学实习课程的探索兽医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学院简介兽用药剂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兽医药剂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倍半萜内酯在动物生药学、药理学及神经毒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新动向任务教学法在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中医传承何处寻? 学童遥指“杏花村”倍半萜烯内酯动物生药学、药理学和神经毒理学的近期研究论建立动物药剂学科的现实性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浅谈现代兽医药剂学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抗菌中草药在养猪中的作用高职《动物药品生产与检测》项目课程教材的探索与开发打造中国兽用天然药物品牌——访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药厂总经理、副研究员张国红先生提纲挈领突出应用——家畜传染病教学内容改革兽医药理学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兽医药理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实践探讨兽医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做有社会责任和道义的现代健康养殖服务商——访四川绵阳国红动物医院院长张国红提高《家畜解剖学与组织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计算机软件在《兽医药物代谢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兽医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90后”毕业生看当今养猪场工作——猪场,我拿什么说爱你?长江大学新增3个本科专业复方头孢噻呋对鸭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试验制药设备学教学思考高等农林院校药剂学实验教学的初探提高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教学效果的体会贵细动物药性状的真伪介绍中欧药学生物技术新药开发及动物模型研讨会会议记要动物生药学信息荟萃中药动物药的发展与思考《中国药学大辞典》(2008年版)征订启事《中国药学大辞典》(2008年版)征订启事《中国药学大辞典》(2008年版)征订启事鲜活动物药疗法欢迎邮购《动物本草》动物药炮制机理研究概况我国药用动物资源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中医药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中国药学大辞典》(2008年版)征订启事《中国药学大辞典》(2008年版)征订启事蜂胶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家畜脏器及其生化药物(上)虫类药在中医外科的运用实验鱼类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安徽省的药用动物资源论动物药剂学科与药剂技术的进展草木索引《神农本草经》动物科技学院论规范化使用临床配制药剂与设立执业兽药师的必要性(下) 兽医毒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恩诺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开发动药资源增强动保药业面向21世纪的竞争能力新动物生化教学方法对增强教学效果的研究动物科技实验室开放的途径与效果动物解剖学实验考核办法改革的探索CAI在《动物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兽医药理学课程英汉双语教学探讨热烈祝贺《畜牧兽医学报》创刊50周年中美普通高校本科动物科学教育专业设置的比较动物科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南非向大象投射避孕疫苗迈向21世纪前沿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新形势下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兽医药理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高职院校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简介开发动药资源,加强制药业与养殖业面向21世纪的竞争能力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中药房中药管理效果分析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体会杨树花水提取物PWE对小鼠急性胃肠炎的保护作用兽医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兽医药理学蒙汉双语教学实践与体会我国兽药类专业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准确定位发挥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复方百蕊菌毒清注射液的制备及体外抑菌试验兽医药理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与体会农业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方法探索中国农业科学院兽药安全评价与残留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复配头孢噻呋可溶性粉的制备及质量检查春“节”轻松过——归真堂熊胆提醒您:春节,吃喝玩乐要节制做自己健康的CEO——归真堂熊胆:CEO商务养生臻选20%吡喹酮注射剂对小鼠人工感染血吸虫效果观察菌除清注射剂对试验性猪链球菌病的疗效观察为中国喝彩为自己加油——归真堂熊胆:向改革开放30年的精英们致敬希望药业被授予“返乡人才创业示范基地企业”称号就读浙江省农业高校种养专业的本省学生今年秋季起可免缴学费我国兽药行业的发展现状《杀痢停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的治疗试验宠物护理技术有处学高等农业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现状与对策《兽医药理学》教学改革探讨兽医药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兽医专业实践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促进理论实践结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性实验中国海洋药物资源及其药用研究调查对近期内生药学科研究重点的一些看法略论中药临床药学研究方法和任务动物药学专业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动物药学专业野外教学实习的实践与思考动物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动物药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动物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探索动物药学专业实验动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动物药学专业兽医药理学教学现状与改革实践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动物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从兽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浅谈动物药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创新型动物药学人才关于动物药学专业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课教学的思考动物药学专业实习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动物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探动物药学兽医药剂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初探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浅解藏药的六味、八性、十七效基于循证药学的外敷治疗肝癌疼痛中药研究志存高远打造动保行业的先锋品牌——访广东养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少林胶原作药剂赋形剂的研究历代本草概况植物药为什么能治病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简史动物药整理研究——羚羊角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鱼腥草注射液联用抗菌及其合理给药的研究中药资源研究前程似锦《中国药学大辞典》(2008年版)征订启事《中国药学大辞典》(2008年版)征订启事《中国药学大辞典》(2008年版)征订启事《中国药学大辞典》(2008年版)征订启事《中国药学大辞典》(2008年版)征订启事《中国药学大辞典》(2008年版)征订启事《中国药学大辞典》(2008年版)征订启事《中国药学大辞典》(2008年版)征订启事医学实验动物应用及研究论文书写规范化统计分析基于药用动物图像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毕生心血研发白血病天然药物——访前苏联医学科学研究院内科医学博士,著名植物药学家刘震教授中药壁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羚羊角及其伪品的蛋白电泳鉴别苦味叶下珠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中药开发应用研究的方法思考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基础与临床研究:~(11)C-左旋千金藤啶碱制备方法及生物学初步评价盐酸伐昔洛韦缓释片的研制大叶钩藤药学及药理学实验研究吴茱萸—当归药对配伍及谱效关系研究现代生物技术与我国的生物制药工业清心安虑胶囊抗焦虑作用药效学研究和机理探讨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模式的分析与研究基因工程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醋丙甲泼尼松龙曲尼斯特硅胶膜的研制和对动物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古代本草著作中白芍、赤芍之研究海参的生药学研究用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建立猕猴遗传检测方法及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蒙药调和体素作用机理的文献研究中药方剂(麻芎舒痛方)组方设计方法研究决明方有效成分传递体纳米乳剂制备及其减肥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抗肿瘤生物制品非临床试验的审评要点丽安康的药学及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药理研究和安全性评价静脉用鱼腥草注射剂致敏性评价和比较药理学研究鱼腥草注射液增溶剂的优选研究藏药翼首草及其复方然降多吉胶囊的品质评价研究海参胶原蛋白生化性质及胶原肽活性研究穿龙薯蓣血脂康胶囊的药学研究金耳生药学和发酵产物活性的研究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与机制研究绿豆癀护肝解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SPF实验动物中心净化空调工程设计简介小檗碱衍生物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构效关系及高生物利用度的新一代小檗碱研究东北红豆杉、飞机草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土木香中活性成分的微生物转化研究Harpin蛋白纳米药物药效研究及Pen-2 DNA纳米药物抗WSSV研究蒲葵子活性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活血行气方药物血清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作用的实验研究驱虫班鸠菊防治白癜风分子机理的实验研究痛风宁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学、药效学及临床研究新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脑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科的临床使用及实验性软骨毒性研究中草药化学成分单晶结构分析与中药材和中成药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鉴定研究益智中草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建立及积雪草益智作用的研究(一)石杉科药用植物分类学与生药学研究(二)中国特有植物大叶蒟的抗抑郁活性及其机理穿膜肽携带的目的蛋白穿膜效应的研究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黄芩—柴胡“药对”配伍的药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动物房的特点与北京生物所实验动物房设计方案的确定电脉冲肌注双质粒HBV DNA疫苗免疫HBV Tg小鼠的效果评价克服溶血的复方葛根素注射制剂生物评价研究JAKs/STATs信号转导通路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及苦参碱对其影响的研究纳米乳营养素透皮传递系统的研究人参皂甙Rb1对高脂饮食诱导C57/BL6小鼠肥胖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探讨冬凌草甲素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和增强其被激活的Allo-PBMCs杀伤敏感性神经节苷脂GM1及其特异性配基偶联物CB-NGF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探讨酒肝清胶囊的开发及其物质基础的研究蚯蚓组织中一组核酸酶酶学、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海风藤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抑瘤宁对不同类别化疗药物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体质药学研究姜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苍附清臃汤促进脂肪代谢的实验研究转基因动物模型及其在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基因研究与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创新研发中兽药及中西兽药复方制剂是我国发展兽药业的重要任务海南产芋螺毒素研究概况复方昆明山海棠治疗光敏性皮肤病及无菌性脓疱病的新药开发研究海南产芋螺毒素研究概况对我国中兽药行业发展的思考广东钩藤属植物的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利用中试制备实验完善药剂学实验教学荧光脂质体技术研究天然产物的生物膜通透性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研究花锚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Aurora B靶向性抑制剂的筛选及小分子化合物S2的药学价值探讨高度肺靶向新型脂质体载体给药系统研究一、抗结肠癌中草药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二、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屈大均研究海洋灰绿曲霉发酵生产灰绿霉素及真菌聚酮合成酶基因Tspks1的异源表达新型抗抑郁药的药效学评价抗抑郁药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柠檬烯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具民族植物学和民族药学价值的非洲和中国植物姜黄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抗癌活性及逆转多药耐药研究桑黄抗肝纤维化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垂盆草化学成分及质量研究枳实白术配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研究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的研究纳米磁诱导人肝癌Hep6细胞凋亡实验与影像学研究溃疡性结肠炎靶向治疗新药白术黄芪胶囊药学与药理学研究具有SOD和GPX活性模拟物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植物和内生菌提取物抗耐药细菌的筛选与活性成分研究海洋活性物质—泥蚶多肽的研究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电生试剂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研究乌腺金丝桃对缺血性心脏病模型动物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的研究黄腐酸及黄腐酸钠的药理实验研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鉴别硫酸软骨素来源的建模研究Thymosinβ4及β-aescin早期应用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灵丹散防治大鼠肝纤维化效应及其机制L-4-氟苯丙氨酸等6种氨基酸衍生物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蟾酥缓释注射液的研制及其穴位注射药效学研究军事医学科研伦理研究碘[1-131]-肝癌单抗片段注射液标准化研究对《中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内容的几点建议中药新药长毒试验及其资料整理中若干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动物生物工程制剂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动物生物工程制剂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七叶皂苷钠与α_1-酸性糖蛋白相互作用的电喷雾质谱研究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实现人生第二次飞跃(在第三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的发言)雷公藤抗癌新药的发现SPF级615小鼠的制作白芥子抑制前列腺增生的药学研究《安徽医药》投稿与阅读须知大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古代药事管理撮要药物共晶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跳台/自主活动实验方法改进和人参皂苷及代谢产物益智作用比较羟基脲制作SD大鼠肾阳虚证模型的规范化研究中兽医医药学是地道的生态医学药学研究与仿生学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葛根异黄酮和复方中药“BXW”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部分药学和药效学的研究糖脉宁颗粒剂的研制教学用实验动物成本控制的对策与措施实验动物的选择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实验研究医药院校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实验动物福利观念关于我国实验动物社会化的思考动物外肾的药用研究概况甘肃省第3届实验动物科技工作会暨省实验动物学会成立10周年学术交流会在兰州举行贵阳医学院谈药学教育微粉化鳖甲山楂颗粒剂的药学研究中国宋代药事管理研究香荷药条的制剂药学研究浅议药理学动物实验的伦理教育非哺乳动物模型与真菌病研究预防用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细胞凋亡的影响(英文)谈谈我厂实验动物科学管理现状咸味药的一般特征研究成都PA动物繁育研究基地的发展模式研究实验动物生理信号的采集与处理鲜动物药的研究及应用实验动物技术者对“优化”和“减少”的贡献及有关日本的实验动物技术者的教育·资格认定物种的濒危与地道中药材露蜂房的生药鉴定抗肿瘤生物制品非临床研究和评价的一般考虑开展实验动物科学教育是推动祖国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措施吗啉卡因的局部麻醉作用多柔比星阳离子脂质体的研制及其抗肿瘤活性、生物安全性、肿瘤新生血管靶向性的研究拜城油鸡功能性脂质成分的分析鉴定研究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剂实验研究动物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困惑与科学观念转变重视中药鲜药的研发和应用第五届全国动物药和药用动物保护学术研讨会第二轮通知第四届全国动物药学术研究会将于1999年10月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动物药学术会议在长春召开物种的濒危与地道中药材动物药的鲜用《五十二病方》中动物药应用的初步探讨《本草纲目》中动物药本草学研究概况动物药整理研究(十)海螵蛸浅谈彝医对动物药的认识及应用特点常用中药使用情况文献分析实力打造品牌科技铸就精品——济南新星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通过农业部兽药GMP的验收蒙医动物药浅述浅谈中医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动物药在制剂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人类疾病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实验鼠、兔质量系列标准研究新兴的实验动物科学编者的话动物类药在传染病中的临床应用(结合文献复习)KIM-1在组织特异性转基因斑马鱼模型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机制研究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及脑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融合蛋白SRH的构建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软坚消瘿颗粒长期毒性对大鼠脏器影响的研究黄芩苷—铈、镧、钇三种金属络合药物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可吸收性引导骨再生CAF膜治疗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407缓释片的研究求职动物药在中医药文化中的作用研究蛋白质组研究带来中医药学创新发展的新机遇药用野生动物可持续利用对策动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探索中药全蝎的生药学研究(2):关于加工方法与品质动物药麝香介绍一些动物药中兽药在畜禽病毒性传染病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自记录动物挂杠持久度测试装置的研制动物医学专业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初探诸兽结石入药中规范实验动物管理保障人类生命健康人才资讯一种海参伪品的鉴定实验动物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动物生理信号计算机自动测试与分析系统在药物毒理研究中的应用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兔的部分实验指标测定放射性实验动物尸体微波干燥处理的研究国产层流架使用初步报告读者來信与来问梅连消渴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麋鹿角的功效及活性部位研究猫微卫星DNA标记遗传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对虎皮猫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超声声孔效应增敏兔VX_2肿瘤化疗效果的实验研究开口箭皂苷的抗肿瘤作用与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新药材鸡肝散总黄酮对胸痹证功效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多媒体辅助于中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藏药特色与可持续发展佤族药命名探讨李时珍治疗痹证方药的特点浅谈矿物类中药的鉴定《本草纲目》对祖国医药学的贡献论药材学及其任务动物类中药历代应用简介PPL公司简介迎接鲜药研究及应用的新纪元试论中国药学史分期一些节肢动物在蒙药中的应用研究我国生药学的历史回顾锲而不舍潜心探索——记李建生和他的鲜药事业浅谈动物类中药的应用与开发重振传统鲜药应用提高临床治疗功效新办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喜读《动物本草》酸味药的药性理论及配伍作用之探讨。
川芎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川芎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汪杨丽,严铸云,郭晓恒,宋杰,陈新,万德光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75)E-mail:wangyangli27@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内生真菌类群与川芎品种和产地的关系。
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川芎的内生真菌,采用点植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鉴定。
结果:从6个产地的川芎根茎样品共获得内生真菌50株,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1纲、3目、4科、13属。
结论: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川芎的内生真菌在数量、分布、种群及其组成存在差异,推测川芎的道地性可能和川芎内生真菌种群有关。
关键词:川芎,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川芎为伞形科(Umbelliferae)藁本属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是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
四川都江、彭州为川芎的主要产区。
此外,云南丽江、甘肃庄浪和华亭、江西等地也产,分别称“云芎”、“西芎”、“抚芎”[1~3]。
有关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川芎的化学成分品质、药理、药效的研究报道较多[4],但至今未见从川芎根茎分离内生真菌及其内生真菌种群多样性的研究报道。
根据内生真菌和植物互惠共生的关系[5,6],本文对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的川芎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探讨川芎在特定生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植物来源(见表1)1.1.2 培养基 PDA培养基[7](马铃薯葡糖糖培养基)+青链霉素混合液[8](用于分离);PDA 培养基;促孢培养基(KH2PO41g、KNO31g、MgSO4.7H2O 0.5g、KCl 0.5g、淀粉0.2g、葡萄糖 0.2g、蔗糖 0.2g、琼脂15~20g、蒸馏水 1000ml、PH自然)。
表1 各种川芎的样品情况药材名原植物部位采集地采集时间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根茎四川彭州敖平2006.5.20川芎L. chuanxiong Hort. 根茎四川都江堰石羊2006.5.22山川芎L. chuanxiong Hort. 根茎四川彭州小鱼2006.7.24山川芎L. chuanxiong Hort. 根茎四川汶川水磨2006.8.10西芎L. sinense Oliv. 根茎甘肃平凉市华亭马峡2006.9.14云芎L. chuanxiong Hort. cv. Jinxiong根茎云南丽江泸沽湖2006.8.17注:以上品种经成都中医药大学严铸云副教授鉴定1.2方法1.2.1. 内生真菌的分离先去掉新鲜川芎的须根,用自来水将川芎根茎表面洗净,用5%的NaClO溶液浸泡5min,用自来水反复的漂洗,稍干后切成适宜大小的小块,在无菌的条件下,用75%酒精中浸泡5 min,用无菌水冲洗3~4次,无菌滤纸吸干,然后用无菌刀片将表皮削去,分别切成5 mm×5 mm×1 mm的小块种植于PDA培养基内,每个培养皿中放7小块,每个样品6个培养皿,置28℃恒温箱中培养3~15d,观察到培养基上从各植物组织块内部向周围长出菌丝并渐渐形成菌落时,采用尖端菌丝挑取法把真菌转移到另一个PDA的试管斜面或者平皿纯化培养,即得内生真菌。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特征分析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特征分析姓名魏俊学号 Z2015189指导教师郝建锋副教授校外导师谌利民高级工程师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专业学位类别农业硕士领域名称林业研究方向药用植物院所名称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2018年12月分类号Q948 密级UDC580 学校代码10626四川农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特征分析姓名魏俊学号 Z2015189指导教师郝建锋副教授校外导师谌利民高级工程师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专业学位类别农业硕士领域名称林业研究方向药用植物院所名称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2018年12月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the Professional Degree of Master ofAgriculture ExtensionAnalysis on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angjia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ichuan ProvincebyWEI JunSupervised byHao Jianfeng, Ph.D., associate professor12, 2018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enjiang, Sichuan摘要丰富的药用植物是我国药学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14至2016年通过覆盖全区的野外样线实地调查、照片收集、走访和查阅文献等方法,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明确唐家河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状况及保护现状,揭示药用植物的基本生存状况,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白龙江、洮河林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分布
白龙江、洮河林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分布郭全平;高智辉;宋晓斌;李玉环;付作霖;王云果;何华;汤钰【摘要】通过对甘肃白龙江、洮河林区大型真菌的初步调查,共采集标本243份,鉴定大型真菌84种,结合整理相关资料,结果表明:本林区已查明大型真菌253种,其中食用菌153种,药用菌69种,菌根菌107种,抗癌菌71种,毒菌32种.【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5)003【总页数】11页(P126-136)【关键词】白龙江林区;大型真菌;真菌分布【作者】郭全平;高智辉;宋晓斌;李玉环;付作霖;王云果;何华;汤钰【作者单位】白龙江林管局林科所,甘肃,兰州7300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白龙江林管局,中学生物教研组,甘肃,陇南,746010;白龙江林管局林科所,甘肃,兰州7300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白龙江林管局林科所,甘肃,兰州730000;白龙江林管局林科所,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15白龙江、洮河林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端,地形沿岷山山脉自西向东逐渐倾斜,以迭山为界,分白龙江、洮河2个水系。
辖区内山峦重叠,地势陡峻,海拔高度相差悬殊。
区内以云杉、冷杉为主的原始森林是我国西部高山、亚高山暗针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地形、土壤及植被的多样性,发育了独特的与森林植被“休戚与共”的大型真菌。
森林为真菌创造了适宜生长的生态环境,菌根真菌则提高了植物抗逆不良环境的能力,使之能在高寒和贫瘠的土壤上生长。
研究白龙江、洮河林区的食用、药用、及菌根真菌,对天然林尤其是高海拔天然林的保护、林下资源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对白龙江、洮河林区的大型真菌仅在分类、分布和用途等方面进行了报道,但对森林与真菌的关系、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研究和报道较少。
为搞清楚白龙江、洮河林区大型真菌的资源和分布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林下资源,笔者从1995年起对白龙江、洮河林区的食用、药用、抗癌及菌根真菌的生态环境、分布和种类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研究其经济、生态价值,合理保护、利用、开发林下资源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微生态制剂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2023年第10期D O I :10.3969/J .I SSN.1671-6027.2023.10.020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合成生物制剂,是在对微生物菌群调节的基础上实现提高宿主免疫力和减少身体破坏的制剂。
目前,微生态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的生产中,不仅降低了畜牧养殖业对抗生素使用的依赖性,还有效优化了动物肠道菌群,提高了动物的成活率。
1微生物制剂的概念与种类微生物制剂又称活性益生菌,当水质或动物健康出现恶化时,使用微生态制剂能产生多种消化酶,促进动物肠道蠕动,帮助动物吸收和消化,更好地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畜产品品质。
微生态制剂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概念,微生态制剂一开始推出,就被解释为是一种有价值的肠道微生物。
后随着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应用认为,微生态制剂可作为一种活性微生物添加剂,它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稳定性,对动物养殖产生积极影响。
微生态制剂应满足以下要求:(1)主要提高质量或抗性;(2)能够在肠道中存活、定植和参与代谢活动;(3)对宿主有益;(4)不具有致病性和毒副作用;(5)必须富含活菌;(6)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通过长期储存仍具有一定的存活率;(7)必须适合于治疗疾病。
微生态制剂的种类有4种分类方法:(1)按菌种不同划分,有复合制剂和单一制剂。
复合型制剂适用于各种条件与多种宿主,效果较好,通常包含芽孢杆菌制剂、光合细菌制剂、硝化细菌制剂、乳酸菌制剂等;(2)按使用目的划分,有免疫促进剂、生长促进剂、水质改良剂等;(3)按照物质组成划分,有益生菌、合生元和益生元等,其中益生菌通常分离自动物体内的正常消化道,具有生物竞争性排斥作用,可帮助宿主建立肠道微生物区系,减少健康破坏,提高免疫力和生长的作用。
合生元是益生菌与益生元的结合生物制剂,可以同时发挥益生菌与益生元二者的效用。
益生元是低糖类物质等一些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还能选择性的促进宿主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新陈代谢和维持宿主健康的有机物质;(4)按照剂型划分,有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等。
中国药用真菌名录及部分名称的修订
M ycosystema菌 物 学 报 15 November 2008, 27(6): 801-824jwxt@ISSN1672-6472 CN11-5180Q©2008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药用真菌名录及部分名称的修订戴玉成1* 杨祝良21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100083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院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204摘 要:近年来,我国对药用真菌的研究和利用越来越重视,相关报道逐年增加。
针对有些种类鉴定有误、拉丁学名使用没有严格遵守最新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命名人缩写不规范等问题,作者系统考证了我国药用真菌的名称,共收录473种,对每种名称按新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对过去的错误报道或不存在的名称进行了修正,将曾报道的、但应作为其他种的同物异名者列在其正名之后,所有名称定名人的缩写全部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要求加以规范化。
每种名称之后还列举了该种的主要药用功能或价值,并引证了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药用真菌,拉丁名称,命名法规A revised checklist of medicinal fungi in ChinaDAI Yu-Cheng1 YANG Zhu-Liang21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Biodiversity and Biogeography,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04, ChinaAbstract: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recently payed their attention to studies or investigations on medicinal fungi in China. However, many nomenclatural inconsistencies were found in the Chinese reports. The publications on Chinese medicinal fungi were critically reviewed. As a result, 473 medicinal fungi from China were enumerated in the present checklist. All of the names were checked or revi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emporary taxonomy and 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Vienna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No. 2007AA021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0771730)*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yuchengd@收稿日期:2008-08-09,接受日期:2008-09-18Code). The ‘out-of-date’ names, ill-names, and un-existed names and misapplied names in the previous reports were revised. The common synonyms were listed after their valid names. The main medicinal functions of each species, together with the original or important references, were provided.Key words: medicinal fungi, Latin name, nomenclature药用真菌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张诗琪ꎬ程德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ꎬ成都610041)㊀㊀DOI:10 3969/j issn 1006 ̄2084 2020 05 030通信作者:程德云ꎬEmail:cdyhuaxi@163.com中图分类号:R453.2ꎻR519.8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2084(2020)05 ̄0986 ̄05㊀㊀摘要: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随着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而逐年升高ꎬ对患者危害性极大ꎬ病死率高ꎮ当前可选用的抗真菌药物较少ꎬ棘白菌素是目前最新型的抗真菌药物ꎬ其靶向作用于真菌细胞壁ꎬ具有独特的抗真菌效应ꎬ且安全性高ꎬ对念珠菌属㊁曲霉菌属及部分对唑类耐药的真菌类均有抗菌活性ꎮ现已获得批准上市的棘白菌素类药物包括卡泊芬净㊁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ꎮ深入了解棘白菌素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ꎬ对提高临床抗真菌感染的疗效至关重要ꎮ关键词:棘白菌素ꎻ卡泊芬净ꎻ米卡芬净ꎻ阿尼芬净ꎻ抗真菌药ResearchProgressinEchinocandinAntifungalDrugsZHANGShiqiꎬCHENGDeyunDepartmentofRespiratory&CriticalCareMedicineꎬWestChinaHospitalꎬSichuanUniversityꎬChengdu610041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CHENGDeyunꎬEmail:cdyhuaxi@163.comAbstract:Themorbidityofinvasivefungalinfectionshasbeenrisingyearbyyearwiththewidespreaduseofantibioticsandimmunosuppressiveagentsꎬwhichisextremelyharmfultopatientsandhasahighmortalityrate.CurrentlyꎬtherearefewantifungaldrugsavailableꎬandEchinocandinisthenewestantifungaldrugthattargetsonthefungalcellwallandhasaspecialantifungaleffectwithhighsafety.TheantimicrobialactivityofEchinocandinincludecandidaꎬaspergillusandpartofazole ̄resistantfungi.ExistingapprovedEchinocandinsincludeCaspofunginꎬMicafunginandAnidulafungin.Deeperunder ̄standingthecharacteristicsoftheseEchinocandinscanbetterguidetheclinicalapplicationandisessentialforimprovingtheclinicalantifungaleffect.Keywords:EchinocandinꎻCaspofunginꎻMicafunginꎻAnidulafunginꎻAntifungaldrugs㊀㊀近年来ꎬ真菌所致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ꎮ念珠菌是我国深部真菌感染中占比最高的菌种(91%)ꎬ其中白色念珠菌㊁热带念珠菌㊁光滑念珠菌以及近平滑念珠菌占念珠菌总数的95%ꎬ其余较常见的真菌依次为曲霉菌㊁马尔尼菲篮状菌(原称马尔尼菲青霉)㊁隐球菌和毛霉菌等[1 ̄2]ꎮ近年来ꎬ对三唑类抗真菌药不敏感的非白色念珠菌逐渐取代白色念珠菌成为最常见的致病念珠菌属[3]ꎮ目前ꎬ临床上可选用的抗真菌药物仍然较少ꎮ棘白菌素是一种新型抗真菌药物ꎬ目前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ꎬFDA)批准的棘白菌素类药物有卡泊芬净(美国默沙东药厂研发ꎬ2004年在美国上市)㊁米卡芬净(日本安斯泰来公司研发ꎬ2005年在日本上市)以及阿尼芬净(美国Vicuron制药公司研发ꎬ2006年在美国上市)ꎮ国内外于关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及研发进展已有报道ꎬ现对以上药物的作用特点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ꎮ1㊀药理学特点棘白菌素是真菌天然产物经化学修饰所得的一种半合成脂肽大分子(分子量约为1200000)ꎬ其结构特点是含有N ̄链酰基脂侧链的两亲性六肽环(图1)ꎬ侧链的位置和构象对药物的抗真菌活性㊁稳定性及水溶性至关重要ꎬ其与真菌细胞膜的磷脂双层嵌插ꎬ使棘白菌素通过非竞争抑制β ̄1 ̄3 ̄D葡聚糖卡泊芬净C52H88N10O15ˑ2C2H4O2㊀㊀㊀㊀㊀㊀米卡芬净C56H70N9NaO23S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阿尼芬净C58H73N7O17㊀㊀㊀㊀㊀㊀㊀图1㊀三种棘白菌素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合成酶破坏细胞壁的结构ꎬ导致真菌细胞内的渗透压力不平衡ꎬ最终致使菌体破裂死亡ꎬ菌丝形成也被抑制[4]ꎮβ ̄1 ̄3 ̄D葡聚糖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ꎬ其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ꎬ因此该类药物具有低毒高效的特点ꎮ棘白菌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0.2%)ꎬ临床上常采用静脉注射给药ꎮ药物进入人体后被红细胞吸收转运至肝脏(一部分在肾上腺和脾脏)降解ꎬ非活性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胆汁 ̄粪便排出体外[5]ꎮ棘白菌素不需经肾脏清除ꎬ在肾功能不全时不需要调整剂量ꎬ这是其主要优势ꎮ棘白菌素为浓度依赖性药物ꎬ且具有长效抗真菌后效应[5]ꎮ每种药物的化学性质及代谢途径的不同也导致其半衰期及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表1)ꎮ表1㊀三种药物的药动学特点[4 ̄5]项目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芬净药物消除半衰期(h)9~1111~1724~26血药峰浓度(mg/L)8~1010~166~7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g h)/L]87.9~114.8111.344.4~53.0蛋白结合率(%)96~9799.884药物分布容积(L/kg)0.140.22~0.240.5脑脊液浓度(%血浆)低低<0.1清除率[mL/(min kg)]0.150.16~0.180.16~0.26肾功能不全时是否需调整剂量不需调整不需调整不需调整肝功能不全时是否需调整剂量需降低剂量不需调整不需调整2㊀抗真菌谱卡泊芬净㊁米卡芬净以及阿尼芬净具有相似的抗菌谱㊁体外抗菌活性以及体内疗效ꎬ对白色念珠菌㊁光滑念珠菌㊁热带念珠菌等大部分念珠菌属有抗真菌活性ꎬ对多数曲霉菌属有抑菌作用(表2)[6 ̄7]ꎮ美国传染病学会和欧洲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会均建议将棘白菌素作为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一线治疗药物㊁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二线治疗药物㊁重症监护病房中疑似念珠菌病的首选经验性治疗药物[8 ̄9]ꎮ棘白菌素的抑菌谱有限ꎬ对毛霉菌属㊁隐球菌属和镰刀菌属均无活性ꎮ有学者认为ꎬ毛霉菌㊁镰刀菌的1 ̄3 ̄β ̄D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较低ꎬ因此影响了棘白菌素的抑制作用[4]ꎻ而隐球菌细胞壁中的1 ̄3 ̄β ̄D葡聚糖被细胞壁外的厚荚膜掩盖ꎬ限制了药物发挥作用[4]ꎻ肺孢子菌只有包囊表达1 ̄3 ̄β ̄D葡聚糖ꎬ而滋养体不表达ꎬ因此棘白菌素只能抑制包囊ꎬ而不能根治肺孢子菌肺炎[5]ꎮ表2㊀棘白菌素类药物的抗真菌谱及抗菌活性[6 ̄7]真菌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芬净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烟曲霉菌+++新型隐球菌 ̄ ̄ ̄毛霉菌 ̄ ̄ ̄镰刀菌 ̄ ̄ ̄丝胞菌 ̄ ̄ ̄皮炎芽生菌 ̄ ̄ ̄粗球孢子菌 ̄ ̄ ̄荚膜组织胞质菌 ̄ ̄ ̄㊀㊀+:有抗菌活性ꎻ-:无抗菌活性3㊀临床应用棘白菌素类药物的分子量大ꎬ蛋白质结合程度高ꎬ半衰期较短(需每日给药)ꎬ通过静脉给药后广泛分布在肝㊁肾㊁肺㊁脾等脏器组织ꎬ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眼部的渗透性小ꎬ且尿液中也检测不到有效的药物浓度ꎬ因此不推荐用于中枢神经系统㊁尿路或眼部的真菌感染[4 ̄5]ꎮ由于不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和p ̄糖蛋白转运系统ꎬ棘白菌素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较小ꎮ棘白菌素类药物虽有着相似的抗菌谱ꎬ但因代谢途径㊁用药剂量和安全性方面的不同而影响了临床用药策略ꎮ3.1㊀卡泊芬净(商品名科赛斯)㊀卡泊芬净是第一个获得FDA批准的棘白菌素类药物ꎬ最初只被批准用于侵袭性曲霉病㊁念珠菌感染或不能耐受其他抗真菌治疗的真菌感染ꎬ2008年被批准用于治疗儿童(3个月至17岁)念珠菌感染[4]ꎬ目前也被推荐用于治疗怀疑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侵袭性曲霉病的补救治疗ꎬ但暂未批准作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药物ꎮ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ꎬ卡波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未明确病原菌的真菌感染的有效率达65%以上[10]ꎮ卡泊芬净可自发降解ꎬ也可通过N ̄乙酰化进行肝脏代谢ꎬ其代谢产物通过粪便清除ꎮ临床推荐卡泊芬净首剂70mgꎬ次日起每日50mg的维持剂量ꎻ对于3个月至17岁的患者ꎬ建议剂量为每日50mg/m2ꎬ最高70mgꎬ次日开始予以70mg/m2的负荷剂量ꎻ对于重度肝功能障碍者ꎬ推荐减少剂量ꎬ次日起每日剂量为首日剂量的50%ꎬ这与另外两种棘白菌素药物不同[4]ꎮ研究发现ꎬ对于肥胖患者需要给予高于推荐剂量的卡泊芬净(150mg/d)才能达到药动学/药效学指标[11 ̄12]ꎮ3.2㊀米卡芬净(商品名Mycamine)㊀米卡芬净是继卡泊芬净后FDA批准的第二个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ꎬ其对成人和儿童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已通过各种临床试验得到验证ꎬ也是临床上唯一经认可的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真菌感染的药物ꎬ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发热处理上米卡芬净优于卡泊芬净[13]ꎮ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显示ꎬ恶性血液病患儿接受米卡芬净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率达76.6%(49/69)ꎬ且重症监护病房内疑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新生儿使用米卡芬净治疗的有效率达85.7%(12/14)[14]ꎮ另有研究显示ꎬ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期间使用卡波芬净预防真菌感染的有效率和安全性与伯沙康唑无明显差异[15]ꎮ此外ꎬ近年来有多项关于尿路念珠菌感染使用米卡芬净治疗有效的案例报道ꎬ考虑其有效性与增加的药物剂量或个体差异相关[16 ̄17]ꎮ米卡芬净在肝脏通过芳基硫酸酯酶和儿茶酚 ̄O ̄甲基转移酶途径进行代谢ꎬ其代谢产物经粪便和尿液清除ꎮ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的给药方案为每日1次ꎬ每次100mgꎬ无负荷剂量ꎬ对于肝肾功能不全㊁需要透析者不需要调整剂量[9]ꎮ一项研究显示ꎬ对于体重达115kg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ꎬ米卡芬净的推荐剂量为150mg/dꎬ对于体重超过115kg者ꎬ米卡芬净的推荐剂量为200mg/dꎬ但针对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肥胖患者的推荐剂量还需探讨[7]ꎮ3.3㊀阿尼芬净㊀2006年ꎬFDA批准阿尼芬净在临床使用ꎬ但该药至今仍未在国内上市ꎮ阿尼芬净被批准用于成人念珠菌血症㊁侵袭性念珠菌病和念珠菌性食管炎的治疗ꎮ阿尼芬净因较低的肝毒性ꎬ更适用于合并症较多的患者[18]ꎮ阿尼芬净在儿科中的应用尚未得到批准ꎮ阿尼芬净对烟曲霉㊁土曲霉以及黑曲霉的抑菌活性均强于对黄曲霉的抑菌活性ꎬ对新生隐球菌㊁毛霉㊁根霉㊁犁头霉等无抑菌活性ꎮ阿尼芬净是唯一一种在血浆中通过化学降解和非特异性肽酶降解ꎬ而非经过代谢途径降解的棘白菌素类药物ꎬ降解产物经胆汁由粪便排泄[5 ̄6]ꎮ目前国外治疗念珠菌感染时建议首日给予负荷剂量200mgꎬ次日开始转为每日100mg静脉输入ꎮ3.4㊀棘白菌素的联合用药㊀棘白菌素独特的作用机制引起了研究者们对联合抗真菌疗法的关注ꎬ尤其是在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方面ꎮ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270例侵袭性曲霉菌病患者ꎬ伏立康唑单药治疗6周死亡率为27.5%(39/142)ꎬ而伏立康唑+阿尼芬净治疗6周的死亡率为19.3%(26/135) (P<0.05)[19]ꎮ体外研究表明ꎬ米卡芬净与艾沙康唑联用治疗黄曲霉㊁土曲霉以及灰色小克银汉霉病时可产生协同效应ꎬ且这种协同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20]ꎮ此外ꎬ关于肺孢子菌肺炎的研究表明ꎬ当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作为一线方案治疗失败时ꎬ棘白菌素联合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可能是较为理想的挽救治疗方案[21 ̄22]ꎮ由此可见ꎬ合理地将棘白菌素同其他作用机制的抗真菌药物(三唑类或多烯类)联用可增强治疗效果ꎮ因此ꎬ真菌感染患者对单药治疗反应不佳或不能根除病原菌时可考虑联合使用抗真菌药物ꎬ但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ꎮ4㊀不良反应与临床使用局限棘白菌素类药物的耐受性较好ꎬ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ꎬ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ꎬ但明显低于三唑类和两性霉素B制剂ꎮ皮疹㊁瘙痒㊁低血压㊁支气管痉挛以及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可通过减慢输液速度和提供支持性护理控制[5]ꎮ其他潜在毒性主要是心脏毒性ꎬ国外有多项关于棘白菌素致心动过缓㊁低血压㊁心脏射血分数下降等的报道[23 ̄24]ꎬ因此应用于危重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时需谨慎ꎬ如果需要则应仅用于外周血管通路ꎮ目前这3种棘白菌素都被归类于C类妊娠剂ꎬ因此不推荐用于孕妇[25]ꎮ棘白菌素类药物因成本高㊁缺乏口服制剂而限制了临床应用ꎮ关于光滑念珠菌及白色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的耐药性也有报道[26]ꎮ近年来光滑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的耐药性从2%~3%上升到13%以上ꎬ考虑可能与编码β ̄D ̄葡聚糖细胞壁合成的FKS基因的突变有关[26]ꎮ目前已开发出一种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FKS突变的光滑念珠菌的方法[27]ꎮ棘白菌素的耐药性突出了药动学/药效学优化剂量及适当的抗真菌治疗的重要性ꎬ如果在临床实践中棘白菌素的耐药性增加ꎬ该药物的应用将进一步受限ꎮ5㊀应用前景5.1㊀在生物膜中的作用㊀生物膜是附着在非生物或生物表面上的复杂的外聚合化合物ꎬ是可嵌入细胞外基质的微生物ꎮ生物膜的形成使真菌细胞逃避了宿主的免疫反应及传统抗真菌药物的作用ꎬ细菌 ̄真菌相互作用并协同生长ꎮ生物膜使病原菌留置在关节滑膜㊁黏膜或医疗设备(如中心导管)表面ꎬ常规抗菌治疗很难将其治愈[28]ꎮ念珠菌属是真菌中最易与细菌共同致病的菌属ꎮ在白色念珠菌细胞中ꎬβ ̄葡聚糖层被外部甘露蛋白所遮蔽ꎬ免疫系统基本无法发挥作用ꎮ低浓度的卡泊芬净可使β ̄葡聚糖层暴露ꎬ从而发挥抗菌作用ꎮ一项研究表明ꎬ一种共价固定的卡泊芬净涂层钛表面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28]ꎮ另一项研究表明ꎬ用气体等离子体聚合法在12孔板和硅片上涂覆卡泊芬净可使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菌落较对照组减少98%以上[29]ꎮ目前此类医疗器械正在研发中ꎮ5.2㊀免疫调节作用㊀研究发现ꎬ棘白菌素除具有抗真菌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ꎬ其通过干扰β ̄1ꎬ3 ̄葡聚糖的合成抑制真菌生长ꎬ同时通过调控Dectin ̄1受体㊁Toll样受体及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等位点ꎬ激活宿主的固有免疫反应ꎬ从而达到直接或间接杀灭真菌的效果[30]ꎮ一项动物研究发现ꎬ预先使用米卡芬净可通过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ꎬ延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大蜡螟幼虫的寿命[31]ꎮ关于棘白菌素在人体内的免疫调节功能还需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证实ꎮ5.3㊀新型β ̄葡聚糖抑制剂㊀目前正在开发新型β ̄葡聚糖抑制剂ꎬ其中包括新型长效棘白菌素CD101[32]ꎬCD101由阿尼芬净衍生而来ꎬ具有独特的稳定性㊁较好的安全性和较长的半衰期(>80h)ꎬ可实现每周1次静脉给药ꎮ据报道ꎬ在体内CD101不仅对念珠菌和曲霉属具有活性ꎬ同时对FKS突变的白色念珠菌和野生型念珠菌㊁光肩孢霉㊁热带毛霉等也具有同卡泊芬净和阿尼芬净一样的活性[33]ꎮ目前该药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ꎬ明确新型棘白菌素在治疗中的地位有助于指导未来的研究及新药开发ꎮ6㊀结㊀语棘白菌素具有良好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ꎬ且安全㊁耐受性好ꎬ虽然抗真菌谱较窄ꎬ但覆盖了侵袭性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两种病原菌念珠菌和曲霉菌ꎬ是极具价值的一类抗真菌药物ꎮ近年来关于棘白菌素类药物国内外研究取得许多进展ꎬ如该类药物的免疫调节功能㊁在生物膜中的作用等ꎬ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复杂的耐药机制㊁矛盾现象㊁肥胖患者和儿童的剂量ꎬ并探索间歇性给药策略的作用ꎬ以期为棘白菌素的临床使用提供更好的参考ꎮ在期待具有更广抗菌谱㊁更低不良反应的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同时ꎬ还应严格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ꎬ利用药敏试验㊁基因型检测等技术手段尽量避免过度治疗和药源性不良反应的发生ꎬ并注意联合用药ꎬ以期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ꎮ参考文献[1]㊀何小羊ꎬ任秋霞ꎬ杨英.2008~2017年我国深部真菌病原谱及流行特征国内文献系统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ꎬ2018ꎬ13(4):229 ̄234.[2]㊀GuoLNꎬXiaoMꎬCaoBꎬetal.Epidemiologyandantifungalsus ̄ceptibilitiesofyeastisolatescausinginvasiveinfectionsacrossurbanBeijingꎬChina[J].FutureMicrobiolꎬ2017ꎬ12:1075 ̄1086. [3]㊀EnochDAꎬYangHꎬAliyuSHꎬetal.Thechangingepidemiologyofinvasivefungalinfections[J].MethodsMolBiolꎬ2017ꎬ1508:17 ̄65.[4]㊀Aguilar ̄ZapataDꎬPetraitieneRꎬPetraitisV.Echinocandins:Theexpandingantifungalarmamentarium[J].ClinInfectDisꎬ2015ꎬ61Suppl6:S604 ̄611.[5]㊀DenningDW.Echinocandinantifungaldrugs[J].Lancetꎬ2003ꎬ362(9390):1142 ̄1151.[6]㊀CarmonaEMꎬLimperAH.Overviewoftreatmentapproachesforfungalinfections[J].ClinChestMedꎬ2017ꎬ38(3):393 ̄402. [7]㊀NettJEꎬAndesDR.Antifungalagents:Spectrumofactivityꎬphar ̄macologyꎬandclinicalindications[J].InfectDisClinNorthAmꎬ2016ꎬ30(1):51 ̄83.[8]㊀CornelyOAꎬBassettiMꎬCalandraTꎬetal.ESCMID∗guidelinefor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Candidadiseases2012:Non ̄neutropenicadultpatients[J].ClinMicrobiolInfectꎬ2012ꎬ18Suppl7:19 ̄37.[9]㊀PappasPGꎬKauffmanCAꎬAndesDRꎬetal.Executivesummary: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forthemanagementofcandidiasis:2016updatebythe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J].ClinInfectDisꎬ2016ꎬ62(4):409 ̄417.[10]㊀ZhangXꎬHuJꎬHuYꎬetal.Efficacyofcaspofungininunclassi ̄fiedinvasivefungalinfectioncases:AretrospectiveanalysisofpatientswithhematologicalmalignanciesinChina[J].MedSciMonitꎬ2018ꎬ24:5258 ̄5270.[11]㊀Ferriols ̄LisartRꎬAguilarGꎬPérez ̄PitarchAꎬetal.Plasmacon ̄centrationsofcaspofungininacriticallyillpatientwithmorbidobesity[J].CritCareꎬ2017ꎬ21(1):200.[12]㊀PayneKDꎬHallRG.Dosingofantifungalagentsinobesepeople[J].ExpertRevAntiInfectTherꎬ2016ꎬ14(2):257 ̄267. [13]㊀MaximovaNꎬSchillaniGꎬSimeoneRꎬetal.Comparisonofefficacyandsafetyofcaspofunginversusmicafungininpediatricallogeneicstemcelltransplantrecipients:Aretrospectiveanalysis[J].AdvTherꎬ2017ꎬ34(5):1184 ̄1199.[14]㊀LevergerGꎬTimsitJFꎬMilpiedNꎬetal.Useofmicafunginfor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neverydaypediatriccareinFrance:ResultsoftheMYRIADEstudy[J].PediatrInfectDisJꎬ2019ꎬ38(7):716 ̄721.[15]㊀ParkHꎬYoukJꎬShinDYꎬetal.Micafunginprophylaxisforacuteleukemiapatientsundergoinginductionchemotherapy[J].BMCCancerꎬ2019ꎬ19(1):358.[16]㊀KaneLEꎬMuzevichKM.Micafungininthetreatmentofcandiduria:Acaseseries[J].MedMycolCaseRepꎬ2016ꎬ11:5 ̄8.[17]㊀MultaniAꎬSubramanianAKꎬLiuAY.SuccessfuleradicationofchronicsymptomaticCandidakruseiurinarytractinfectionwithincreaseddosemicafungininaliverandkidneytransplantrecipient:Casereportandreviewoftheliterature[J].TransplInfectDisꎬ2019ꎬ21(4):e13118.[18]㊀VekemanFꎬWeissLꎬAramJꎬetal.Retrospectivecohortstudycomparingtheriskofseverehepatotoxicityinhospitalizedpatientstreatedwithechinocandinsforinvasivecandidiasisinthepresenceofconfoundingbyindication[J].BMCInfectDisꎬ2018ꎬ18(1):438. [19]㊀MarrKAꎬSchlammHTꎬHerbrechtRꎬetal.Combinationantifungaltherapyforinvasiveaspergillosis:Arandomizedtrial[J].AnnInternMedꎬ2015ꎬ162(2):81 ̄89.[20]㊀PfallerMAꎬRhombergPRꎬMesserSAꎬetal.Isavuconazoleꎬmicaf ̄unginꎬand8comparatorantifungalagentsᶄsusceptibilityprofilesforcommonanduncommonopportunisticfungicollectedin2013:TemporalanalysisofantifungaldrugresistanceusingCLSIspecies ̄specificclinicalbreakpointsandproposedepidemiologicalcutoffvalues[J].DiagnMicrobiolInfectDisꎬ2015ꎬ82(4):303 ̄313. [21]㊀HuangYSꎬLiuCEꎬLinSPꎬetal.EchinocandinsasalternativetreatmentforHIV ̄infectedpatientswithPneumocystispneumonia[J].AIDSꎬ2019ꎬ33(8):1345 ̄1351.[22]㊀KoshyRꎬChenT.Combinationtherapywithtrimethoprim ̄sulfa ̄methoxazoleandcaspofungininacaseofseverepneumocystispneumonia[J].IDCasesꎬ2019ꎬ15:e00496.[23]㊀FinkMꎬZerlauthUꎬKaulferschCꎬetal.Aseverecaseofhaemo ̄dynamicinstabilityduringanidulafunginadministration[J].JClinPharmTherꎬ2013ꎬ38(3):241 ̄242.[24]㊀LichtensternCꎬWolffMꎬArensCꎬetal.Cardiaceffectsofechino ̄candinpreparations ̄threecasereports[J].JClinPharmTherꎬ2013ꎬ38(5):429 ̄431.[25]㊀PilmisBꎬJullienVꎬSobelJꎬetal.Antifungaldrugsduringpreg ̄nancy:Anupdatedreview[J].JAntimicrobChemotherꎬ2015ꎬ70(1):14 ̄22.[26]㊀PristovKEꎬGhannoumMA.ResistanceofCandidatoazolesandechinocandinsworldwide[J].ClinMicrobiolInfectꎬ2019ꎬ25(7):792 ̄798.[27]㊀ZhaoYꎬNagasakiYꎬKordalewskaMꎬetal.RapiddetectionofFKS ̄associatedechinocandinresistanceinCandidaglabrata[J].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ꎬ2016ꎬ60(11):6573 ̄6577. [28]㊀KatragkouAꎬRoilidesEꎬWalshTJ.Roleofechinocandinsinfungalbiofilm ̄relateddisease:Vascularcatheter ̄relatedinfec ̄tionsꎬimmunomodulationꎬandmucosalsurfaces[J].ClinInfectDisꎬ2015ꎬ61Suppl6:S622 ̄629.[29]㊀CoadBRꎬGriesserHJꎬPelegAYꎬetal.Anti ̄infectivesurfacecoatings:Designandtherapeuticpromiseagainstdevice ̄associatedinfections[J].PLoSPathogꎬ2016ꎬ12(6):e1005598. [30]㊀严妍ꎬ于文君ꎬ李妍.棘白菌素类药物对宿主固有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ꎬ2016ꎬ33(1):115 ̄118. [31]㊀FuchsBBꎬLiYꎬLiDꎬetal.Micafunginelicitsanimmunomodula ̄toryeffectingalleriamellonellaandmice[J].Mycopathologiaꎬ2016ꎬ181(1/2):27.[32]㊀SofjanAKꎬMitchellAꎬShahDNꎬetal.Rezafungin(CD101)ꎬanext ̄generationechinocandin:Asystematicliteraturereviewandassessmentofpossibleplaceintherapy[J].JGlobAntimicrobResistꎬ2018ꎬ14:58 ̄64.[33]㊀WiederholdNP.Theantifungalarsenal:Alternativedrugsandfuturetargets[J].IntJAntimicrobAgentsꎬ2018ꎬ51(3):333 ̄339.收稿日期:2019 ̄05 ̄09㊀修回日期:2019 ̄11 ̄22㊀编辑:辛欣。
四川攀枝花商业块菌种类
四川攀枝花商业块菌种类及印度块菌共生宿主植物范围研究林强,李荣伟,韩灯,柳成益,沙万有,张富春(1.四川省林科院,成都610081;2.攀枝花市林业局,攀枝花617000;3.攀枝花市林科所,攀枝花617065;4.攀枝花市鸿森园林有限公司,盐边县617061)摘要:2005年一2008年问,在攀枝花盐边县和爱乡采用线路踏查和样方调查,共计调查7条样线,52个样方;采集的块菌和菌根样品,在室内对云南松、华山松、板栗等疑似宿主植物进行了接种试验,并采用显微镜检测。
结果表明:攀枝花主要的商业块菌种类是印度菌、假凹陷块茵。
共生宿主植物范围包含云南松、华山松、板栗、滇榛等。
关键词:攀枝花;商业块菌种类;共生宿主植物Researches on the Range of Symbiotic Host Plants of Commercial Truffle Species and Tuber indicum in Panzhihua,Sichuan Lin Qiang Li Rong wei1 Han Deng2 Liu Cheng yi3 Sha Wan you Zhang Fu chun4 (1.Siehuan Academy of Forestry,Chengdu 610081;2.Panzhihua Bureau of Forestry,Pan zhi hua 617000;3.Pan zhi hua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Panzhihua 617061;4.Pan zhi hua Hongsen Garden Company,Yanbian 617061)Abstract:Investigations were made on the commercial trufle species and symbiotic plants in Pan zhi hua from 2005 to 2008.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line an d site survey in field,some of suspected host plants were inoculated and inspected by means of the microscope in laboratory.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re are two species of com ercial tlqlfnes in Panzhihua,Tuber Indicum and Tub er pseudoexcavtum,an d the range of their symbiotic host plan ts includes Pinus yunnanensis Franeh.,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or 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 eh.Key words:Panzhihua,Comercial Trufle Species,Symbiotic Host Plants 块菌(Truffle),分类学地位上隶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块菌目(Tuberales),块菌科(Tuberaceae),块菌属(Tuber Micheli:F.H.Wigg.)。
四川阿坝地区药用植物内生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其防病促生机制研究
四川阿坝地区药用植物内生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其防病促生机制研究植物和内生菌经过漫长的进化,彼此之间早已形成和谐的共生关系。
植物为内生菌提供营养物质;内生菌通过不同方式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发育,增强宿主植物抗胁迫能力。
四川阿坝州具有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着多种多样的药用植物,为发掘植物内生放线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本研究选择10种分离培养基,从36种阿坝地区野生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737株内生放线菌。
结果表明,选用的10种分离培养基中,棉子糖组氨酸培养基分离效果最好,葡萄糖天冬酰胺培养基分离效果最差。
从药用植物的不同部位分离的放线菌数量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根部分布最多,占总数的37%,其次为叶和茎,分别占总数的29%和27%,其余部位如花和果实等,占总数不足10%。
从这737株内生放线菌中,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逐级筛选,得到对稻瘟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
同时对这些菌株进行产铁载体、产纤维素酶、产吲哚乙酸和溶磷等促生指标筛选,最终筛选出3株具有抑制稻瘟病菌活性和促进植物生长双重功能的内生放线菌3-17、4-21、4-70。
通过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和16S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3-17鉴定为Streptomyces exfoliates;菌株4-21鉴定为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菌株4-70鉴定为Streptomyces albus。
选取55株初筛具有抑制稻瘟病菌活性的内生放线菌,包括菌株3-17、4-21、4-70在内,进行Ⅰ型聚酮合酶PKS Ⅰ、Ⅱ型聚酮合酶PKS Ⅱ和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功能基因筛选,发现55株供试菌株中有31株菌含有PKS功能基因片段;有15株菌含有PKS Ⅱ功能基因片段;有18株菌含有NRPS功能基因片段,且几乎全部属于链霉菌属。
结果表明,能抑制稻瘟病菌的内生放线菌具有合成聚酮类化合物及非核糖体肽类抑菌物质的潜力。
菌株4-70与Streptomyces sp.KE1未知代谢产物的PKS I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说明该菌株具有产生聚酮类化合物的能力,可能通过非芳香环聚酮化合物产生抑制稻瘟病菌的效果。
贵州食药用真菌引种名录及其保藏技术
贵州食药用真菌引种名录及其保藏技术张剑刚2,3,龚光禄1,2,桂阳1,1,朱国胜1,2*(1.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2.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6;3.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开发处,贵州贵阳550006)摘要为了推动贵州食药用菌行业的有序发展,解决贵州食药用菌菌种引种混乱的局面,从全国各地引进了一批优良的食药用菌菌种,通过复壮保存,以及野生食用菌资源的收集。
得到包括蘑菇科、锈伞科、侧耳科、多孔菌科、鬼笔科和麦角菌科在内的16个科24个属33个种的151个菌株,现保藏于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
关键词食药用真菌;引种;保藏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6-697-04作者简介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黔科合NY 字(2009)3042];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黔科合院所创能(2010)4002];中央补助地方科技基础条件专项基金项目[黔科条中补地(2010)4002]。
基金项目张剑刚(1966-),男,贵州榕江人,农艺师,从事食用菌驯化栽培研究。
E-mail :zjg8183@sina.com 。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2-06-15食药用菌是世界公认的动物食物和植物食物之外第三类食物———菌物食物,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助改善人体亚健康状态,是广谱型、大众化保健食品。
随着人们对食用菌营养和保健价值认识的深入,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的食用菌产业也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了食用菌生产大国。
贵州省地处高原,植被多样,属于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特别适宜食用菌生长繁殖。
目前,贵州省已发现并鉴定的野生食用菌有241种,隶属2亚门4纲10目30科74属,是国内产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1]。
然而,来自贵州省食用菌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省食用菌产业总产值不足20亿元,与资源条件类似的福建、浙江、云南相比较,产业规模和生产水平差距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