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课件

合集下载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 02.识别方法
• 根据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识别建设项目的地下水 环境敏感程度。
• 03.识别内容

01)识别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位置、规模、
材质等)及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
染。

02)识别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特征因
子应根据建设项目污废水成分、液体物料成分、固废浸出液成分等
3.总则
• 01.一般性原则
• 0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对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期和服 务期满后对地下水水质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 踪监测计划,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02)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结合《建设项目
• 02.评价基本任务 •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按本标准划分的评价工作等级开展相应
评价工作,基本任务包括:识别地下水环境影响,确定地下水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开展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完成地下水环境现 状监测与评价;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可能造成的直接 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与对策,制定地下水环 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和应急预案。

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地下水环境
的法规及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直接影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04)结论阶段 • 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控措施,
• 16.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潜水含水层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 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 水水源地,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 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地区。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课件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课件
⑩水源地与建设工程的距离、位置关系(上、下游关系)等。
• (2)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
a)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 b)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 c)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 d)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和富水程度;隔 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 e)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f)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 g)泉的成因类型,出露位置、形成条件及泉水流量、水 质、水温,开发利用情况。 h)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况(包括开采层的 成井的密度、水井结构、深度以及开采历史)。 i)地下水现状监测井的深度、结构以及成井历史、使用功 能。 j)地下水背景值(或地下水污染对照值)。(列出调查表, 依表调查。)
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 之间的地下水,其承受压 力大于大气压力。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 天然: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及相邻含水层的补给等 人类活动有关的:灌溉水入渗、水库渗漏及人工回灌
排泄方式: ▪ 1、泉(点状排泄) ▪ 2、向地表水体泄流(河 流—线状) ▪ 3、向相邻含水层的排泄 ▪ 4、蒸发(面状排泄)
• 水文地质基础知识 •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岩土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储存空间,岩土 空隙按其成因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隙 (岩溶溶洞)。
孔隙
松散岩土
溶洞
可溶性岩石, 如灰岩
+ ++ ++ + + 坚硬岩石,如花岗岩
裂隙
• 1、包气带/非饱和带
地表与潜水面之间的地 带。 • 2、潜水
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 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 面 的地下水。 • 承压水
• (1)收集资料 • 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有: ①包气带的岩性结构与厚度; ②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岩性与分布; ③控制含水层分布的地质构造条件; ④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⑤地下的迳流方向; ⑥地下水排泄方式及供水功能; ⑦地下水富水地段的分布; ⑧工程建设前的地下水水质; ⑨建设工程排水下渗与含水层的关系;

地下水污染评价-第四讲ppt课件

地下水污染评价-第四讲ppt课件
13
• 计算公式:
7
Di (W j R j ) j 1
Di 为DRASTIC指数;Wj 为因子j的权重;Rj 为因子评分。
DRASTIC提供了两组权重系列(见表1): 一组适用于一般条件 下的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另一组则是专门为强烈的农业活动区 设计的,也称为农药DRASTIC指数,是一种“特定污染物脆弱性 评价”方法。
松散介质含水层:颗粒大小与渗透性 固结岩石含水层:裂隙与岩溶管道
对于固结岩石含水层,可根据含水层中裂隙和 层面的发育程度进行评分。
如裂隙中等发育的变质岩或火成岩含水层 介质的评分为 3。
但当裂隙非常发育时,为了表示含水层具 有较大污染可能性,应把评分值定为 5。
相反,当变质岩或火成岩中裂隙发育程度 很低,单位给水度很低,评分值可定为 2。
10
“内在污染脆弱性评价” 方法主要包括:
• DRASTIC法 • GOD法 • SEEPAGE法 • AVI评分系统 • SINTACS法 • ISIS法 • EPIK法 • DIVERSITY法等
11
第二节 DRASTIC模型
• 模型简介
DRASTIC模型是1985年由美国水井协会 (NWWA)和美国环境 保护局(EPA) 合作开发的用于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的一种方 法,它综合了40多位水文地质学专家的经验。该方法用于 Columbia、Wyoming等40个县区的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并 被加拿大、南非等国家采用。
• 土壤介质强烈影响地表入渗的补给量,同时也影响污染物 垂直向包气带运移的能力。
– 细粒沉积物,如淤泥和粘土,可大大降低土壤的渗透性,限制污 染物向下运移。
– 而且在土壤层中污染物可发生过滤、生物降解、吸附和挥发等一 系列过程,这些过程大大削减了污染物向下迁移的量。

第四章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PPT课件

第四章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PPT课件
2、鱼塘尾矿库库址方案 该尾矿库址位于选厂东北方向约500m处,与大采坑相邻,地势较为平坦, 为大面积鱼塘,在东南两侧两面围堤,即形成一定容积的尾矿库。该处可作 为临时尾矿库。见附图4。
四、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
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地跨东经114031′33″— 115020′42″、北纬29040′16″—30015′45″。西北与鄂州市为邻,东北 与黄石市相连,西南与武汉市江夏区、咸宁市毗邻,东南与阳新县接壤。大 冶市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位于大冶市城关西南郊约1.5Km处的大冶湖畔,西距 大冶铜录山铜铁矿1.5Km。新建尾矿库位于大冶湖南部垦区,大冶市石头咀矿 区东北角;库区东临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赵保湖垦区,西接个体小选厂尾 矿库,南靠矿区丘陵带私营球团厂,北依大冶湖防洪堤坝,占地面积170.5亩。
3、地形地貌 大冶市地处幕阜山脉北侧的边缘丘陵地带,地形分布是南山北丘东西湖, 南高北低东西平。全市一般海拔高度为120至200米,最高海拔839.9米,最低海 拔11米。地貌为条带状相间的低山丘陵、沉积盆地和火山盆地。拟建场地原始地 貌单元属残丘缓坡与湖积地貌,由于近代人工围湖造田,地形地貌业已改变。库 区为大面积鱼塘及小型尾矿库,除北侧已有的大冶湖河堤地势较高外,其余地段 地形平坦。 4、气候与气象 矿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历年平 均气温为17℃,极端最高气湿43℃,最低气温-11.6℃。历年均降雨量1337.4mm, 最大年降雨量2180mm,最大日降雨量216.1mm,最大月降雨量383.7mm,最长连 续降雨天数为14天,降水量325.9mm。年平均风速为2.2m/s,主导风向为东风。 静风频率为30.1%。 5、水文地质 大冶湖为库区附近最大的地表水体,东西长40Km,南北宽1-3Km,流域面积 约1106Km2。大冶湖历年最高洪水位23.13m(1957.7.25),常年平均洪水位 17.13m。大冶湖中心河河床标高13.0m,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ppt课件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ppt课件

一、对饮用水物理性质的要求

二、对饮用水中普通溶解盐类的评价
水中溶解的普通盐类主要指常见的离子 成分,如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 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铁、 溴、碘等。饮用水标准中规定,水的总矿化 度不应超过1g/L;在一些淡水十分缺乏的地 区,总矿化度为1—2g/L的水,也可用于饮用。
在饮用水评价中5标准,饮用水的总矿化
度(以碳酸钙计不应超过450mg/L) ,以德国度计,
一般不得大于25度;但硬度太小的水对人体也不宜,
规定不得小于8度,最好是10—15度。

硫酸盐(SO42-):水中硫酸盐含量过高时,会
使水味变坏,甚至引起腹泻,使肠道机能失调。水中
水质评价内容
水质现状是否符合标准 能否改善水质使之符合标准 预测地下水开采后水质可能的变化 卫生防护和管理措施
8.2饮用水水质评价

作为饮用水,必须满足人们生理感觉良好,并对人体健 康无害的要求。因此,评价时应考虑水的物理性质、溶解的 普通盐类、特别应注意地下水是否受到细菌和毒物的污染。
硫酸盐的含量应在250mg/L以下,在水中缺钙的地区,
当硫酸盐含量低于10mg/L时,易患大骨节病。

碘(I):人体需要适量的碘,以制造甲状腺激
素,维持碘代谢。碘在淡水中含量一般很低
(0.002—0.01g/L),易为植物,特别是柳树吸收。
人体如缺碘,会发生甲状腺肿大病和克汀病。

锶(Sr)和铍(Be):天然水中锶和铍含量一般


水的质量决定着水的用途和水的利用价值,优
质的淡水可作为人类生活饮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
农业灌溉用水;盐分含量饱和、超饱和的卤水可作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ppt课件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ppt课件
渠道衬砌程度、渠道两岸包气带和含水层岩性、 结构、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含水量、水面蒸发强 度以及渠系水位和过水时间
m值确定方法:
1、可根据渠系有效利用系数η确定 2、根据渠系渗漏补给量计算 3、利用渗流理论计算公式确定
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渗透系数K值主要影响因素
主要是岩性及其结构特征
确定渗透系数K值的方法:
八、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库塘渗漏补给量
1、当位于平原区的水库、湖泊、塘坝等蓄 水体的水位高于岸边地下水水位时,库塘 等蓄水体渗漏补给岸边地下水 2、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1)地下水动力学法 (2)出入库塘水量平衡法
八、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渠系渗漏补给量
1、渠系水位一般均高于其附近的地下水水 位,故渠系水一般均补给地下水 2、计算方法: (1)地下水动力学法(与上述方法相同) (2)渠系渗漏补给系数法
确定α值的方法主要有:
1、地下水水位动态资料计算法 2、地中渗透仪测定法 3、试验区水均衡观测资料分析法
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潜水蒸发系数C值的主要影响因素
水面蒸发量E0、包气带岩性、结构、地下水埋深Z 和植被状况
C值确定方法:
1、可利用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资料通过潜水蒸发 经验公式拟合分析计算 2、根据水均衡试验场地中渗透仪对不同岩性、地 下水埋深、植被条件下潜水蒸发量E的测试资料与 相应水面蒸发量E0计算潜水蒸发系数C
开采条件 补给条件 径流条件 排泄条件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 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主要成果
1、计算分区各项补给量、排泄量、地下水 蓄变量、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可开采量 2、总补给量、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可开 采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文字报告

地下水资源评价ppt课件

地下水资源评价ppt课件
在锅垢总量中含有硬质的垢石(硬垢)及软质 的垢泥(软垢)两部分。软垢容易洗刷而硬垢 附壁牢固,不易清除。故在评价锅垢时常计算 硬垢数量,硬垢主要是由碱土金属的硫酸盐等 构成,通常采用下式测定:
Hh=SiO2+20 γ Mg2++68(γ Cl-+ γ SO42-γNa+- γ K+)
在计算时遇到括弧内出现负值时,可略而不计。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9.3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一、地下水与大气水、地表水综合考虑的原则 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必须“三水”统一考虑。充
分利用均衡单元内部的水量,合理夺取均衡单元外部 的水量。 一方面开采地下水时要尽量使更多的大气降水、地表 水转为地下水,增加地下水资源;另一方面又要考虑 大气降水、地表水转化成地下水后减少当地地表水资 源时,不能使其他企业单位经济受损失,或者超出国 民经济用水规划所允许的范围。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气降水、地表水贫乏,地下水 补给来源少,三水统规划、合理利用就成为采水中一 个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水的腐蚀性可以按腐蚀系数(Kk)进行定量评 价。
对酸性水:Kk=1.008(γ H++ γ Al3++ γ Fe2++ γ Mg2+- γ CO32--γHCO3-)
起泡作用主要是指水煮沸时在水面上产生大量气泡的 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水中易溶的钠盐、 钾盐以及油脂和悬浊物,受炉水的碱度作用发生皂化 的结果。

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环境、生态、法律等因素
地 表 水
| 地 下 水 比 较
地下水资源分类(王大纯)
补给资源——指含水系统经常与外界发生交换 的水量,即天然条件下或人为状态下,通过各 种途径进入含水系统或水源地开采层的可供利 用的地下水数量。从多年平均角度看,就是含 水系统每年可以获得补充和恢复的水量。
储存资源——在地质历史时期中不断累积储存 于含水系统之中的水量。
评价方法: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资料占有情况选定
补给量法
Q 补 Q p ri eo c Q n s i w p a a Q t i ta n l e o f r tQ w c w a Q y ter 排泄量法
Q 排 Q s ' w a te r Q o u tflo w Q p u m p Q y ' Q s p r in g
补排量法:计算补给量、排泄量和储变量,用均衡式 验证和校正
n
Q i Fi hi
i1
水量均衡法的用途
主要评价各种条件下的地下水补给资源量 初步确定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或为确定地下水可
开采资源量提供依据。
适用条件
理论上,可适用于任何地下水系统的水资源评价 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其它方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以丰补歉的原则
充分发挥地下水最为水库的巨大调节作用,枯水季 节和枯水年可动用部分储存量,丰水季节和丰水年 加以补偿。但一般要求可开采资源量不能大于多年 平均补给资源量。
可持续发展和地下水资源永续利用原则
保证地下水资源长期持续和稳定开采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
可开采资源(允许开采量、安全开采量…)
2.地下水资源评价简介
概念: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在一定的天然和人工条 件下,对地下水资源的质和量在使用价值和经济 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和论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⑩水源地与建设工程的距离、位置关系(上、下游关系)等。
• (2)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
a)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 b)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 c)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 d)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和富水程度;隔 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 e)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f)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 g)泉的成因类型,出露位置、形成条件及泉水流量、水 质、水温,开发利用情况。 h)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况(包括开采层的 成井的密度、水井结构、深度以及开采历史)。 i)地下水现状监测井的深度、结构以及成井历史、使用功 能。 j)地下水背景值(或地下水污染对照值)。(列出调查表, 依表调查。)
• (1)收集资料 • 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有: ①包气带的岩性结构与厚度; ②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岩性与分布; ③控制含水层分布的地质构造条件; ④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⑤地下的迳流方向; ⑥地下水排泄方式及供水功能; ⑦地下水富水地段的分布; ⑧工程建设前的地下水水质; ⑨建设工程排水下渗与含水层的关系;
• (3)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a)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天然劣质水分布状况, 以及由此引发的地方性疾病等环境问题。 b)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水质、水量、水位的变化情况,以 及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c)与地下水有关的其它人类活动情况调查,如保护区划 分情况等。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江西金鹏地质矿业有限公司第五届青年研讨会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吴琳伟 2012年10月
• 水文地质基础知识 •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岩土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储存Fra bibliotek间,岩土 空隙按其成因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隙 (岩溶溶洞)。
孔隙
松散岩土
溶洞
+ + + + + + + 坚硬岩石,如花岗岩
可溶性岩石, 如灰岩
裂隙
• 1、包气带/非饱和带 地表与潜水面之间的地 带。 • 2、潜水 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 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 面 的地下水。 • 3、承压水 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 之间的地下水,其承受压 力大于大气压力。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 天然: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及相邻含水层的补给等 人类活动有关的:灌溉水入渗、水库渗漏及人工回灌
排泄方式: 1、泉(点状排泄) 2、向地表水体泄流(河 流—线状) 3、向相邻含水层的排泄 4、蒸发(面状排泄)
• 水文地质基础知识 •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 • • • • • • •
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总论。 2、拟建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地下水污染防治和保护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6、评价结论及建议。 7、附必要的图表和照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