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的程序和内容
土壤污染场地调查实施方案

土壤污染场地调查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土壤污染是一种世界性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查明土壤污染程度和污染物类型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因此,进行土壤污染场地调查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二、调查目的1. 了解土壤污染场地的现状和情况。
2. 确定土壤污染程度和污染物类型。
3. 评估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风险。
三、调查内容1. 场地选择:选择目标地点进行调查,考虑历史污染源、用地性质以及周边环境因素。
2. 调查时机:选择适当的季节和天气进行调查,以最大程度获取准确的数据。
3. 样品采集:根据调查要求,在场地内设立样品采集点,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并注意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采样规范。
4. 实验室分析: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送往合格的实验室进行全面分析,测定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和种类。
5. 数据分析和解读:对实验室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计算土壤污染程度指标,评估土壤污染程度和污染物类型。
6. 风险评估:根据调查数据和相关标准,评估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
四、调查方法1.桌面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目标地点的历史情况和环境特征。
2.野外调查:实地勘察,了解目标地点的土壤类型、地质特征等,并进行现场观察和采集样品。
3.实验室分析:选择合适的实验室进行土壤样品的全面分析,包括常规分析和特殊指标分析。
五、调查步骤1. 搜集目标地点的相关资料,了解历史污染源、土壤性质和地下水情况等。
2. 实地勘察,了解目标地点的用地历史、现状和周边环境。
3. 根据调查要求,在场地内设置采样点,确定采样深度和数量。
4. 采集土壤样品,注意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采样规范。
5. 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送实验室进行分析,测定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和种类。
6. 统计和分析实验室数据,计算土壤污染程度指标,并评估污染程度和污染物类型。
7. 根据调查数据和相关标准,评估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风险。
六、调查结果与应对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关措施来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一、引言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重要问题。
随着工业、交通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和迁移,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障碍。
对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对于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内容1. 土壤污染源调查:对周边工厂、化工厂、加油站、垃圾填埋场等潜在污染源进行调查,收集有关排放、运输和储存情况的数据。
分析其对土壤环境的潜在影响。
2. 土壤采样及分析:根据土地利用规划,选择不同区域和土地类型的样点,进行土壤采样分析。
主要分析有机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等指标,评估土壤污染程度。
3. 土壤环境评估:结合土壤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特性,评估土壤环境质量。
确定土壤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
4. 风险评估:对土壤污染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对土壤污染物的潜在迁移途径和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三、调查方法1. 调查方法选择:根据土壤污染的特点和建设用地规划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采用现场调查、采样分析、遥感技术等综合手段进行研究。
2. 样品采集方法: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和污染源位置确定采样点位,采用标准土壤采样器和方法进行采样。
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3. 实验室分析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化学、物理和生物学分析,使用先进的仪器和技术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生物传感器等。
4. 土壤环境评估方法: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土壤环境质量。
四、风险评估方法1. 风险评估原理: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确定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污染风险,保障公共安全和健康。
考虑土壤污染物的类型、浓度、分布和迁移路线,结合人体暴露途径和生态环境的感受性进行评估。
2. 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多种模型和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如多元统计方法、地质信息系统(GIS)技术、土壤表层水模型等。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有害物质超过环境质量基准限值,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潜在风险的现象。
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及风险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和风险防范策略,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一、调查进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
一般而言,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收集相关资料:收集土壤污染源的分布情况、排放情况、使用情况等相关资料,了解土壤污染的可能来源和污染品种。
2. 采集土壤样品:根据调查区域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采样点位,然后采集土壤样品。
采样时应注意土壤层位的选择和采样技术的正确操作,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3. 进行现场测试:现场测试主要是对土壤样品进行PH值、有机质、重金属等污染指标的快速检测,初步了解土壤污染的情况。
4. 实验室分析: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全面分析,鉴别土壤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含量等,确定土壤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根据土壤污染的危害程度和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具体步骤包括:1. 制定评估模型:构建适用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评估模型,根据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确定暴露途径和接触途径,建立合理的风险计算方法。
2. 风险评估参数收集:收集相关暴露参数和毒理学参数,包括土壤浓度、暴露时间、人体暴露途径、毒理学效应指标等。
3. 风险计算和评估:根据收集到的参数,利用评估模型进行计算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土壤污染是否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风险。
4. 制定风险防范策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和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土壤修复、土壤污染防治、监测和管理等措施。
通过调查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状况和风险,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用地的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
然而,建设用地所使用的土地通常因为历史原因,曾经被用于工业、农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可能会导致土壤污染。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也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及风险评估非常必要。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方法可以分为现场调查与实验室分析两个方面。
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是指通过实地考察,收集土壤样品、环境参数和生态系统信息等手段,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进行初步评估的方法。
现场调查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研究区域边界,并绘制详细地图。
2、获取建设用地的历史污染情况,包括地下储罐、废弃物存储区、放射性物质等可能影响土壤的源头。
3、实地考察建设用地,了解建设用地的土壤厚度、存在的地下水、现场环境等情况。
4、采集土壤样品,并对每一样品的位置、深度、采集日期等进行标记。
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是指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物理学分析、生物学分析等手段,得出土壤污染状况评估的方法。
实验室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土壤样品处理,如:混合、干燥、研磨等。
2、进行土壤样品的化学分析,包括痕量元素、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4、进行土壤样品的生物学分析,包括土壤微生物、土地浮游生物、土壤植物等。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是指通过污染源、污染环境、接触途径等方面的影响,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方法。
1、评价污染源。
评估可能的污染源,如历史污染、存在的废弃物、排放源、提取与加工等。
2、确定污染物种类和浓度。
采用采样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确定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确定其对人体、动物和环境健康的潜在影响。
3、评估土壤污染范围。
通过采样的土壤样品测定其的污染程度,进而用模型计算污染程度的分布范围。
4、确定接触途径。
根据人类和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各种接触途径,如管道、饮用水、露天工作、草地、大气、地下水等途径,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与修复工作流程

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与修复工作流程场地污染往往是“看不见的污染”,一旦污染,其修复既费时间又耗费大量资金。
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斗核心依然是污染修复。
我国土壤修复的难点在于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调查和修复技术体系,重点在于场地调查的全面性、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修复技术的可靠性。
一、场地调查场地调查是场地修复成功的基础,不合适的概念模型是导致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场地调查中,较准确地确定污染源、污染扩散途径、污染物分布和受体关系,才能制定更经济有效的修复方案。
现阶段我国场地污染调查阶段投入的人力和资金往往十分不足,存在较为严重的重修复轻调查现象。
场地调查,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两个阶段。
实施步骤一般包括资料搜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初步采样分析等。
搜集场地有关文件、历史档案、照片等资料,有助于了解场地污染的历史情况;现场踏勘目的在于核实已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污染现状,包括周边敏感点等;人员访问是为了进一步考证已有资料。
而后,制定采样计划并现场采样,分析整理监测结果,最后形成初步调查报告和详细调查报告。
如果缺乏细致的场地调查数据,复杂场地的修复效果可能收效甚微。
目前美国场地调查先进技术包括概念模型、土壤采样统计学、地下水采样及监测井优化、三元现场决策法、基于决策的场地调查、高精度技术、环境法医学、场地修复地质学、水文学和环境生物分子诊断等。
传统的调查方式是透过有限的钻孔取样或MIP来推测可能的分布情况,通过点和点之间的结果的关联来推估污染分布的范围、深度等信息;地球物理探勘方法是透过非破坏性的方式,对地底下的填埋物和地层构造做量测,除了不须钻孔的特点之外,还能透过大范围的量测得到连续性的剖面数据。
这些传统的探矿方法用于场地环境调查可以实现:(1)查明工作区地下管线平面位置、走向、埋深等基本情况;(2)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法及感应电磁法可以有效的初步查清土壤污染羽,垂直分布范围及深度等信息,确定可能的高浓度污染物区域;(3)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结果能准确分辨出地表附近地层结构以及潜水面的位置;(4)利用微地震和大地电阻法可以探测深层污染的分布,如石油开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等。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调查及风险评估对于保障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方法与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
1.调查范围确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范围应根据具体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环境特点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调查范围应包括工业用地、变化用地和密集建设区域等污染源密集区域。
2.采样点分布采样点应根据建设用地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和植被覆盖等因素进行选择。
在选取采样点时,应确保覆盖面积广泛、样本分布均匀、代表性强。
3.采样方法采样应使用标准方法和设备,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层次进行采样。
通常采用表层土壤(0-20cm)和深层土壤(20-50cm)两个层次的采样。
4.污染物检测采集的土壤样品应送至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质的含量。
5.数据分析通过采样点的土壤污染物含量数据,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并确定污染程度及分布范围。
二、风险评估方法1.暴露评估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人群的暴露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接触途径、频率和时间等因素。
2.毒理学评估根据土壤污染物的含量和人体接触情况,评估土壤污染对健康的毒理学影响,包括急性和慢性毒性。
3.风险计算根据暴露评估和毒理学评估的结果,进行土壤污染风险的计算,包括慢性和急性风险的计算,以及风险的概率分布分析。
4.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风险治理措施和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土壤修复、封闭和环境管理等措施。
5.风险沟通对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公开和沟通,让相关部门和公众了解土壤污染的风险情况,促进风险管理和治理的实施。
1.保障城市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土壤污染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治理,保障城市环境质量。
2.保障居民健康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可以评估土壤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保障居民的生活健康。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随之而来的土地污染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对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及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1. 调查范围及对象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范围应包括已经被开发或使用的土地,以及拟用于建设的土地。
具体包括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等。
2. 调查内容(1)历史地理资料调查:通过获取历史地理资料,了解调查区域的过去土地使用情况,是否存在工业、农业或其他污染源。
(2)现场调查:对调查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土地的自然特征、污染源情况以及已有的环境保护设施。
(3)土壤采样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和不同污染源,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以确定土壤是否受到了污染。
(4)调查报告编制: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包括土壤污染的类型、程度、分布情况以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1. 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的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三个阶段。
通过对土壤污染的风险进行评估,可以为建设用地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建设用地的安全和环保。
2. 风险识别(1)了解污染源:通过调查和资料搜集,识别土地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包括化工厂、加油站、垃圾填埋场等。
(2)确定敏感受体:确定周围环境和居民是否受到土壤污染的影响,例如是否有饮用地下水的居民、是否有农作物种植等。
(1)污染物排放量估算:根据污染源的类型和规模,估算土壤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扩散情况。
(2)对污染浓度进行评估:通过土壤采样和分析,确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以评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4. 风险管理(1)风险控制策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土壤修复、污染源治理等。
(2)风险通报和管理:向相关部门和公众通报土壤污染风险,并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土地开发和使用的安全和环保。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有效管理和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需要对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以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类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和土壤酸化等。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和废弃物的排放,如铅、镉、汞等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较为常见。
有机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药等。
土壤酸化则主要来源于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
1.野外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对建设用地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和分析,了解土壤污染物的类型、浓度和分布情况。
2.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的土壤污染数据,包括历史记录、地下水和土壤质量监测数据,用于评估土壤污染的程度和影响程度。
3.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情况。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了解土壤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
4.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利用GIS技术建立土壤污染的空间数据库,可以进行土壤污染的空间分析和预测。
1.污染源识别:通过调查和分析,确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口、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农药使用情况等。
2.污染物浓度评估:根据采集的土壤样品数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建设用地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并与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对比,评估土壤污染的程度。
3.潜在风险评估:通过分析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评估土壤污染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4.生态风险评估:评估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对植物生长、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影响等。
五、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理与治理根据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治理措施。
包括工业废水治理、农药使用控制、土壤修复和植被恢复等。
六、结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需要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以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能代表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评 价世界水平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采用的技术流 程 和 涉 及 的 主 要 内 容 ,然 后 归 纳 总 结 其 普 遍 性 特 征 ,最 后结合工作实践,视 土 壤 和 地 下 水 为 相 互 联 系 的 一 个 整体,提出我国现阶 段 场 地 土 壤 和 地 下 水 污 染 调 查 与 风险评价的技术程序和工作内容。
第 38 卷 第 6 期 2011 年 11 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Vol. 38 No. 6 Nov. 2011
论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 风险评价的程序和内容
蔡五田,张 敏,刘雪松,李胜涛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保定 071051)
地修复治理方面,无 论 是 工 作 程 序 还 是 技 术 标 准 都 已 程序化和标准化。
相对而言,我国在 21 世纪初才拉开污染场地调查 与风险评价工 作 的 序 幕。例 如,从 2000 年 开 始,中 国 矿业大学等单位,在 山 东 某 岩 溶 水 源 地 开 展 了 地 下 水 四氯化 碳 污 染 调 查 与 研 究; 从 2005 年 底 以 来,为 评 估 “松花江污染事件”对土壤 和 地 下 水 的 影 响,吉 林 大 学 在吉林石化 双 苯 厂 开 展 的 硝 基 苯 污 染 调 查 与 研 究 工 作; 2006 年以来,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水 文 地 质 环 境 地 质 调查中心在保定地区开展石油类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价 研究等。
中图分类号: X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665( 2011) 06-0125-10
场地土壤和地下 水 污 染 问 题,是 世 界 关 注 的 重 要 环境问题之一。早在 1980 年,美 国 国 会 就 制 定 了《环 境响应、补偿 与 综 合 责 任 法 - CERCLA 》,俗 称 超 级 基 金法。不久,美国环境保护局( EPA) 依据超级基金法, 专 门 设 立 并 开 始 实 施 超 级 基 金 项 目 ( Superfund Program) ,并 在 1984 ~ 1990 年,制 定 了 大 量 指 导 污 染 场地调查的技术指南[1 ~ 6]。其他国家如 英 国、日 本、加 拿大、新西兰、荷兰、德 国 等 也 在 1990 ~ 1999 年 间,根 据本国实际情况,相 继 出 台 了 污 染 场 地 调 查 的 技 术 指 南[7 ~ 10],甚至有的国家如德 国 在 一 些 州 也 制 订 了 相 关 的技术标准。
目 前 ,发 达 国 家 在 污 染 场 地 调 查 、风 险 评 价 乃 至 场
收稿日期: 2011-01-04; 修订日期: 2011-04-05 基金项目: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典型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
调查评价 研 究 ( 1212010634606 ) ; 建 设 用 地 土 壤 与 地下水 污 染 风 险 评 价 示 范 研 究 ( 1212010913014 ) ; 基础和 水 工 环 调 查 标 准 的 制 修 订 ( 总[2010]矿 评 03 -09 -03 ) 作者简介: 蔡五田( 1962-) ,男,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场 地土壤和地下水调查与风险评价。 E-mail: caiwutian@ yahoo. com
我国在场地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建设方面还刚刚起 步,只有为数不多 的 学 者 提 出 了 自 己 的 观 点。 陈 鸿 汉 等[15 ~ 16]在应用美国 EPA 污染场 地 健 康 风 险 评 价 方 法 时,发现现行的评价 方 法 存 在 不 足 之 处,提 出 了“叠 加 风险”和“同种污染物多暴露途径累计健康风险”的 概 念和计算方法。 李 广 贺 等[17] 提 出 了 基 于 人 体 健 康 的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 价 框 架,认 为 污 染 场 地 环 境 风 险 评 价 程 序 主 要 应 包 括 场 地 信 息 调 查 、数 据 初 步 评 价 、健 康 风 险 评 价 、场 地 管 理 规 划 四 大 步 骤 ,并 在 北 方 某 石 油 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中运用了这一评价理念。
我国在规范污染 场 地 调 查 评 价 方 面,尚 未 出 台 具 有法律效应的国家层面或行业层面的技术标准。仅见 2007 年 1 月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实施的《场地环 境 评价导则》[18]和 2009 年环境保护部编写的《场地环 境 调查技术规 范 》[19] 与《污 染 场 地 风 险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 的 征 求 意 见 稿[20] 。
总之,与 国 外 发 达 国 家 相 比,我 国 在 场 地 调 查 实 践 、调 查 技 术 的 综 合 运 用 、风 险 评 价 方 法 的 创 新 方 面 都
·126·
蔡五田,等: 论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的程序和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2011 年尚有较大差距,亟需 在 国 家 和 行 业 层 面 上 进 行 拓 展 和 开 展 深 入 的 研 究 ,出 台 相 应 的 技 术 标 准 ,以 规 范 我 国 污 染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价工作。
摘要: 通过分析、对比发达国家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 技 术 流 程 的 大 量 信 息 ,结 合 工 作 实 践,充 分 考 虑 我 国 的 实 际 情
况,视土壤和地下水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场地尺度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 的 技 术 程 序
和工作内容。
关键词: 场地; 土壤; 地下水; 污染调查; 风险评价; 技术程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