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PPT)7污染场地风险评价(4学时)

合集下载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ppt课件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ppt课件

污 染
生影响。

因此,原
土壤 水

皮肤接触
体 器

则上估计
人体污染
食入途径
物摄取量 应以内部
食物链
剂量或吸
收剂量为
依据
污染物暴露途径
17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数 据收 集和分析
收 集 和 分析 相 关 场 地 数据 识 别 潜 在污 染 物
暴露评 估
分 析目 标 污 染 物运 移 情 况 识 别暴 露 人 群 分 析暴 露 途 径 估 算不 同 暴 露 途径 的 暴 露 浓 度 估 算不 同 暴 露 途径 的 人 群 摄 取量
K1-5 60
K1-6 80
K1-7 120
K2-1
2
K2-2 10
K2-3 20
K2 K2-4 40
K2-5 60
K2-6 80
K2-7 120
土壤剖面取样分析成果表
分析项目(mg/kg)
二氯 甲烷
三氯 甲烷
四氯 化碳
二氯 乙烯
三氯 乙烯
四氯 乙烯
二氯 乙烷
二氯 丙烷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Cp—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kg/m3);
FP—可吸入颗粒物中污染物含量浓度(mg/kg),对于致癌物质, 为人群
平均寿命,对非致癌物质,为暴露期。
23
毒性评估
毒性评估是指利用场地目标污染物对暴露人群产生负面效应的 可能证据,估计人群对污染物的暴露程度和产生负面效应的可 能性之间的关系。

污染场地风险调查与风险评估

污染场地风险调查与风险评估

污染场地风险调查与风险评估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一、场地环境评价的内容、程序场地环境评价包含三个不同但又逐级递进的阶段。

场地环境评价是否需要从一个阶段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主要取决于场地污染状况和以及相关方的要求。

场地环境评价的三个阶段为:-第一阶段——场地环境的污染识别;-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的确认--采样与分析;-第三阶段——场地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与治理措施。

场地环境评价第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识别场地环境污染的潜在可能。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评价主要通过会谈、场地访问,对过去和现在场地使用情况、特别是污染活动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来识别和判断场地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如果第一阶段评价结果显示该场地可能已受污染,那么在第二阶段评价中将在疑似污染的地块进行采样分析,以确认场地是否存在污染。

一旦确定场地已经受到污染,则将在第三阶段全面、详细评价污染程度及污染范围,并提出治理目标和推荐治理方案,场地环境评价编制程序见图1-1。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图1-1场地环境评价编制流程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9年)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5〕27号)《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1.12.2相关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2009)(修订)(征求意见稿第四版) 《场地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别标准》(GB5085-200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场地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别标准》(GB5085-2007)1.22.3相关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4)《污染场地术语》(HJ682-2014)《场地环境评价导则》(京环发〔2007〕8号)1.32.4相关技术规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挥发性与有机物《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1994)《场地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别技术规范》(HJ/T29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ASTM E1903-97:Guide for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s:Phase Ⅱ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 Process.ASTM D1452-00:Practice for Soil Investigation and Sampling by Auger Borings.ASTM E1527-00:Practice for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s:Phase三、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风险评价教学课件.ppt

环境风险评价教学课件.ppt

料,统计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及概率。
四、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内容
模 块
• 1.风险识别
九 • 1.3风险识别工作内容

环 • (2)对所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风险识别,筛选环境

风险评价因子。




四、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内容
模 块
• 1.风险识别
九 • 1.3风险识别工作内容

环 • (3)计算各功能单元中环境风险评价因子贮(积)存量,
境 对各功能单元进行风险识别。




四、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内容
模 块
• 1.风险识别
九 • 1.3风险识别工作内容

环 • (4)分析潜在事故的类型、可能的危害及向环境转移的

途径。




四、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内容
模 块
• 2.源项分析

: • 源项分析包括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发生概率和估算危险化学
环 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三、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程序
模 块 九 : 环 境 风 险 评 价
四、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内容

块 • 1.风险识别

: • 2.源项分析
环 境
风 • 3.后果计算

评 • 4.风险计算和评价

• 5.风险管理
四、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内容
模 块


四、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内容
模 块
• 1.风险识别

: • 1.2风险识别范围

环境风险评价ppt课件

环境风险评价ppt课件
• 最大可信事故: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 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
• 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 的化学、物理或毒性,使其具有导致火灾、爆炸或 中毒的危险。
• 功能单元:指一个(套)危险物质的主要生产装置、 设施(贮存容器、管道等)及环保处理设施,或同 属一个工厂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 产装置、设施。每一个功能单元要有边界和特定的 功能,在泄漏事故中能有与其它单元分割的地方。
•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着火罐的 消防冷却水供水强度为0.8L/s·m,供水范围按罐 周全长计;邻近罐的消防冷却水供水强度为 0.2L/s·m,供水范围按罐周全长计。
• 围堰可利用的储水容积=围堰容积-最大储罐容 积
•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厂房、仓库以体积 计消防用水量,液体储罐以罐周长、罐壁表面积 计消防用水量,不同场所规定不同火灾延续时间。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专题讲座
1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 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 预测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 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 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 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 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 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 施。
于生产设备集中布置、厂房 建筑相互贯通,导致火灾发生后,火势向立体性 火灾方向发展,增加扑灭的难度。
• (4)爆炸导致燃烧,燃烧中引发爆炸。
12
化学品爆炸特点
• (1)爆炸的突发性强。 • (2)爆炸发生后的连续性大,由于生产设备
密集布置,相互贯通,发生火灾或爆炸后极 易引发连续性爆炸事故。 • (3)系统性爆炸危险性大,由于工艺过程中 各种设备或装置相互关联,某一设备或装置 爆炸,会迅速波及到相邻设备乃至整个生产 系统。

污染场地风险评价PPT参考幻灯片

污染场地风险评价PPT参考幻灯片
第七章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案例
•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 • 典型案例:台州某镇土壤等多介质中多氯联苯与镉的
风险评价(邓绍坡等, 2014) • 典型案例:基于用地规划的大型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
估(张丽娜等, 2015;北京环科院、中科鼎实等) •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概要
2020/4/5
7
7.1 技术导则
7.1.3 工作程序
• 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的计算。在风险表征的基础上, 判断计算得到的风险值是否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
• 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未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则结 束风险评估工作。
• 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则计算 土壤、地下水中关注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如调查结果 表明,土壤中关注污染物可迁移进入地下水,则计算保 护地下水的土壤风险控制值;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关注 污染物的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
• 根据环境调查和监测结果,将对人群等敏感受体具有潜 在风险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污染物,确定为关注污染物。
2020/4/5Βιβλιοθήκη 107.1 技术导则
7.1.5 暴露评估
• 分析暴露情景:场地污染物经由不同暴露路径迁移和到 达受体人群的情况。典型的包括以住宅用地为代表的敏 感用地和以工业用地为代表的非敏感用地的暴露情景。
• 场地:某一地块范围内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 块内所有构筑物、设施和生物的总和;
• 潜在污染场地:因从事生产、经营、处理、贮存有毒有 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潜在危险废物,以及从事矿山 开采等活动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构成潜 在风险的场地。
• 污染场地:对潜在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后,确
2020/4/5

环境风险评价教材PPT76页

环境风险评价教材PPT76页
工程项目投产后正常运行产生的长期(慢性)危害。
核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加工业、有害物质运输、水 库、大坝等建设项目
25.01.2024
13
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所考虑的影响是建设项目引 起的相对确定的事件,而且其影响程度也 相对比较容易测量和预测;
环境风险评价是考虑建设项目引起的不确 定性的危害事件,或者说考虑潜在的危险 事件,这类事件的发生具有概率特征,危 害后果发生的时间、范围、强度等,事先 都难以准确预测。
25.01.2024
11
环境风险评价程序
环境风险识别 环境风险估计 环境风险决策和管理
25.01.2024
12
环境风险评价类型
化学物品的环境风险评价
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
工程项目在建设和正常运行阶段所产生的各种事故及 其引发的短期急性和长期慢性危害;
人为事故、自然灾害等外界因素对工程项目的破坏而 引发的各种事故及其短期、长期的危害;
17
特尔裴法
将问题分头送予专家,并将专家意见统计 后再返回专家、经多次反复后得到最终识 别结果的方法。
较智力激励法好。
25.01.2024
18
幕景分析法
研究重点:
当某种能够引起环境风险的因素发生变化时,会有什 么危险发生?对整个工程项目又会发生什么作用?
适用情况:
提醒决策者注意某种措施可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的风险或危害性后 果。
25.01.2024
42
有害物质泄漏量的计算
有害气体泄漏——在假设为理想气体的绝热可 逆膨胀过程的条件下进行的。根据Crane (1998 年)提供的公式计算排放率:
25.01.2024
43

污染场地风险评价(4学时)

污染场地风险评价(4学时)
谢谢
污染场地法律法规与政策
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污染场地的管理责任和义务,规范修复和治理活 动。
政策引导
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开展污染场地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同时 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污染场地风险管理实践
风险评估
对污染场地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健康影响,
积极参与国际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领域的合 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
总结国内成功案例
总结国内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的成功案例, 提炼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3
促进技术推广和应用
推动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我国污染场地管 理和治理水平。
THANKS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土壤污染
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无 机物等污染物含量,以及土壤
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等。
水体污染
地表水、地下水中的污染物种 类、浓度、分布和扩散情况等 。
大气污染
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和扩散 情况等。
生态影响
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要 素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系统的
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 如挖掘、热解吸、生物堆肥等,
旨在去除或减少土壤中的污染物。
水质净化技术
包括吸附、沉淀、过滤、氧化还原 等手段,用于改善水体的物理、化 学和生物特性,达到水质净化和恢 复的目的。
生态恢复技术
利用生态学原理,通过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和水资源调控等手段,恢 复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影响等。
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数学模型
风险评估软件
利用数学公式和算法,模拟污染物的 迁移转化过程,预测其对环境和生态 的影响。

环境风险评价ppt课件

环境风险评价ppt课件
23/36
故障树分析(FTA)
故障树是一种演绎分析,用以 描述能导致一个过程达到“顶事件” 的一种特定危险状态的所有可能故 障关系。
“顶事件”也是风险评价的目标
事件;它可以是一个事故序列,也 可以是风险评价中认为重要的任一 事故状态。通过故障树分析还能估 算事件的发生概率。
24/36
故障树分析的程序 a. 调查原始资料,以满足系统分析
环境风险评价
1/36
主要内容:
1、环境风险系统 2、环境风险评价 3、环境风险评价的过程
2/36
1 环境风险系统
1.1 风险 “风险” (R)是由不幸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及其发生后将要造成的损害所 组成的概念。这里,“不幸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称为“风险概率”(P,也称风险 度);不幸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 称为“风险后果”(D)。风险(R)就是 两者的积。
q1
力超过设 计限值
E2
放空阀 S2
控制系统 失灵
安全水池
无水 q5
(接下张幻灯片) 图 挥发性有毒物质泄入大气的故障树
27/36
贮存罐的温度 上升到设计限值
E4
安全阀
不能开启 q4
S1
冷冻自
动控制失效
手动制冷失效 E5
安全水管 阻塞
q2
操作者 失误
q3
图 挥发性有毒物质泄入大气的故障树
28/36
技术 选择
基础 顶事 暴露
事件

剂量
结果
发展
比较
个人 社会
接受
核 冷却塔 毒物 风 失效 泄露
呼吸 反应
选择
皮肤
反馈过程
标准 心理

22/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特定用地方式下的主要暴露途径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 定,模型参数应尽可能根据现场调查获得。地下水受到 污染时,应在风险评估时考虑地下水相关暴露途径。
• 暴露评估:在危害识别的基础上,分析场地内关注污染 物迁移和危害敏感受体的可能性,确定场地土壤和地下 水污染物的主要暴露途径和暴露评估模型,确定评估模 型参数取值,计算敏感人群对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 暴露量。
6
7.1 技术导则
7.1.3 工作程序 • 毒性评估:在危害识别的基础上,分析关注污染物对人
• 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本标准规定的用地方式、暴 露情景和可接受风险水平,采用本标准规定的风险评估 方法和场地调查获得相关数据,计算获得的土壤中污染 物的含量限值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5
7.1 技术导则
7.1.3 工作程序
• 危害识别:收集场地环境调查阶段获得的相关资料和数 据,掌握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关注污染物的浓度分布, 明确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分析可能的敏感受体,如儿童、 成人、地下水体等。
8
9
7.1 技术导则
7.1.4 风险识别 • 按《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和《场地环境监测技
术导则》HJ25.2进行环境调查及污染识别,获得:
✓ 较为详尽的场地相关资料及历史信息 ✓ 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等样品中污染物的浓度数据 ✓ 场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数据 ✓ 场地所在地气候、水文、地质特征信息和数据 ✓ 场地及周边地块土地利用方式、敏感人群及建筑物
• 潜在污染场地:因从事生产、经营、处理、贮存有毒有 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潜在危险废物,以及从事矿山 开采等活动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构成潜 在风险的场地。
• 污染场地:对潜在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后,确 认污染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的 场地,又称污染地块。
3
7.1 技术导则
7.1.2 相关术语
• 关注污染物:根据场地污染特征和场地利益相关方意见, 确定需要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的污染物。
• 暴露路径:污染物从污染源经各种途径到达受体的路线。 • 暴露途径:场地土壤和浅层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到达和
暴露于人体的方式,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吸入等。 •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在场地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
第七章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案例
•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 • 典型案例:台州某镇土壤等多介质中多氯联苯与镉的
风险评价(邓绍坡等, 2014) • 典型案例:基于用地规划的大型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
估(张丽娜等, 2015;北京环科院、中科鼎实等) •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概要
11
7.1 技术导则
7.1.5 暴露评估
• 非敏感用地包括城市用设施用地U等。
• 非敏感用地方式下,成人的暴露期长、暴露频率高,一 般根据成人期的暴露来评估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 效应。
• 其它城市建设用地,应分析特定场地人群暴露的可能性、 暴露频率和暴露周期等情况,参照敏感用地或非敏感用 地情景进行评估或构建适合于特定场地的暴露情景进行 风险评估。
7
7.1 技术导则
7.1.3 工作程序
• 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的计算。在风险表征的基础上, 判断计算得到的风险值是否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
• 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未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则结 束风险评估工作。
• 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则计算 土壤、地下水中关注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如调查结果 表明,土壤中关注污染物可迁移进入地下水,则计算保 护地下水的土壤风险控制值;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关注 污染物的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
析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群的主要暴露途 径,评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或危害水平(风 险商)。
4
7.1 技术导则
7.1.2 相关术语
• 危害指数:人群经多种途径暴露于单一污染物的危害商 之和,表征人体暴露于非致癌污染物受到危害的水平。
• 可接受风险水平:对暴露人群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健康效 应的风险水平,本标准中单一污染物的可接受致癌风险 水平为10-6,单一污染物的可接受危害商为1。
• 根据环境调查和监测结果,将对人群等敏感受体具有潜 在风险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污染物,确定为关注污染物。
10
7.1 技术导则
7.1.5 暴露评估
• 分析暴露情景:场地污染物经由不同暴露路径迁移和到 达受体人群的情况。典型的包括以住宅用地为代表的敏 感用地和以工业用地为代表的非敏感用地的暴露情景。
• 敏感用地包括GB50137规定的居住用地R、文化设施用地 A2、中小学用地A33、社会福利设施用地A6中的孤儿院 等。此情形下,对于致癌效应,考虑人群的终生暴露危 害,一般根据儿童期和成人期的暴露来评估污染物的终 生致癌风险;对于非致癌效应,儿童体重较轻、暴露量 较高,一般根据儿童期暴露来评估污染物的非致癌危害 效应。
1
7.1 技术导则
7.1.1 概述 • 污染场地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原则、内容、程序、方法
和技术要求。 • 适用于污染场地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污染场地土壤和地
下水风险控制值的确定。 • 不适用于铅、放射性物质、致病性生物污染以及农用地
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
2
7.1 技术导则
7.1.2 相关术语
• 场地:某一地块范围内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 块内所有构筑物、设施和生物的总和;
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包括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确定 与关注污染物相关的参数,包括参考剂量、参考浓度、 致癌斜率因子和呼吸吸入单位致癌因子等。 • 风险表征:在暴露评估和毒性评估的基础上,采用风险 评估模型计算土壤和地下水中单一污染物经单一途径的 致癌风险和危害商,计算单一污染物的总致癌风险和危 害指数,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12
7.1 技术导则
7.1.5 暴露评估
• 确定暴露途径:包括经口摄入土壤、皮肤接触土壤、吸 入土壤颗粒物、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 染物、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吸 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共6种土壤污染 物暴露途径和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 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饮用地下水 共3种地下水污染物暴露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