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控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控制》PPT课件

《微生物的控制》PPT课件

概念 1 杀菌剂—杀死微生物的化学药品。 2 抑菌剂—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药品。 3 防腐剂—控制微生物生长,防止病原菌污染的
化学药品。
4 消毒剂—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的化学药品。
5 化疗(化学治疗剂)—利用高度选择毒力的化 学物质杀死或抑制宿主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的化 学药品。
消毒剂和防腐剂间无严格界限
4. 消毒剂的浓度、作用时间
酚系数:
石炭酸常被用来作为比较化学消毒剂杀菌能力 的一个标准,将某消毒剂作不同稀释后,在一定 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致死全部供试微生物(一般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高稀释浓度与达到同样 效果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的比值,称为这种消 毒剂对该种微生物的石炭酸系数(酚系数)。酚 系数大,则消毒剂杀菌力强。
完整版课件ppt
33
消毒剂的种类
共十类:
重金属盐类——升汞、红汞、硫柳汞
氧化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过 氧乙酸
酚类——来苏儿、石炭酸
醇类——乙醇(70%)
醛类——甲醛、福尔马林(37-40% 甲醛)、戊二醛
烷化剂——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剂, 易燃、易爆、有毒)
完整版课件ppt
34
卤素类——氯气、漂白粉、碘
72℃/15s,
135-150℃/2-6s。
完整版课件ppt
14
煮沸法和间歇灭菌法
煮沸法 (1)不能在短时间内杀死全部微生物芽胞和病毒 (2)沸水中加入2%NaCO3或2%~5%的石炭酸 可加速细菌芽胞的死亡
(3)电饭煲不打开盖子可使食品保存较长时间
间歇灭菌法 (1)丁达尔灭菌法或分段灭菌法,适用于不耐热的
细胞DNA最大吸收峰在265 nm,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干扰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食品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PPT

食品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PPT

食品加工厂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四、微生物得控制措施
(一)生产用水得安全控制 1、水源:加工用水采用自供水,水源充足,水井深度大于30米, 水源上游无任何污染源,水井口高于地平面并进行了封闭。, 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 公司内部备有完整得供水网络图与污水排放管道分布图, 加工车间水龙头有统一编号, 热水、管道挂牌加以区分,以便 对生产供水系统得管理与维护。 2、1车间内使用得软水管不能落地放置,使用过程中使用专
食品加工厂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5、车间忽冷忽热,容易产生冷凝水得地方,容易遭到微生物侵 害。 6、离墙近得设备、制冷风机容易产生冷凝水,容易产生微生 物。 7、温度相对较低得车间速冻库门,请一直保持关闭状态。如 果这些温度较低车间得门没有关闭得话,那么旁边车间传过 来得热空气涌进行,就形成很高得湿度,从而在空气冷却得时 候形成液化,容易生长微生物。 8、车间得空调系统、净化管道系统等,其自身容易产生微生 物。
食品加工厂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① 低温对微生物生长得影响。低温对微生物生长极为不 利,但由于微生物具有一定得适应性,在5℃左右或更低得温 度(甚至-20℃以下)下仍有少数微生物能生长繁殖,使食品发 生腐败变质,我们称这类微生物为低温微生物。低温微生物 就是引起冷藏、冷冻食品变质得主要微生物。食品在低温 下生长得微生物主要有:假单孢杆菌属、黄色杆菌属、无色 杆菌属等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小球菌属、乳杆菌属、小 杆菌属、芽孢杆菌属与梭状芽孢杆菌属等革兰氏阳性细菌; 假丝酵母属、隐球酵母属、圆酵母属、丝孢酵母属等酵母 菌;青霉属、芽枝霉属、葡萄孢属与毛霉属等霉菌。食品中 不同微生物生长得最低温度见表1。
食品加工厂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二)与食品接触表面得卫生 1、首先要保持生产车间得内部工具得清洁与卫生,注意对一 些卫生死角进行严格得卫生清理与保持(每半月实施一次深 度清洁):如操作案面得背面,天花板、墙壁、制冷风机得卫生 清理,清理卫生后所有得墙壁、天棚、设备、器具、案面表 面要用酒精擦两遍以上,尤其注意清理制冷风机得散热片与 冷气得出风口以及内部电机叶片,这就是一个很容易忽视得 角落。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课件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课件

医疗器械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的目标是预防和控制医疗器 械中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以 提高医疗器械的卫生状况和
使用效果。
医疗器械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需要遵循国家和国际相关法 规和标准,如《医疗器械生 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
ISO 11000等。
环境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环境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是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领 域的重要工作,通过控制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 种类,降低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的发展历程
初期阶段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针对临床实验室的 管理和控制。
发展阶段
随着微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微生物学质量控制逐 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完善和规范。
当前阶段
现代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方法,广泛应用 于各个领域,为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显微镜
分光光度计
观察微生物形态和结构,进行初步鉴 定。
用于检测微生物细胞浓度和生长曲线 。
培养箱
控制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条 件。
微生物学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质量控制
通过绘制质控图、计算质控指标等方式,对实验过程进行监 控和评估,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微生物学样品处理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如稀释、均质化等,以便后续 的检测和分析。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与技术
传统培养法
通过培养基培养微生物,观察菌落形 态、染色等特征,进行微生物鉴定。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基因测序、PCR等分子生物学技 术,对微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和分型。

微生物室内质控ppt课件

微生物室内质控ppt课件

20℃ ±5 ℃,每天观察并记录温度,一旦温度失控,
及时调整。
可编辑课件PPT
7
染液的质量控制
1、质控对象:革兰染液、抗酸染液
2、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卡介苗
3、质控频率:每周一次
4、质控记录染色室内质控记表.xlsx
可编辑课件PPT
8
试剂的质量控制
1、质控对象:每批的鉴定试剂和药
敏试剂
2、质控品: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3、质控频率:每批一次
可编辑课件PPT
9
谢谢!
可编辑课件PPT
1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可编辑课件PPT
5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1、方法:以细菌是否在培养基上生长或能否形成典型的菌落来衡量。 2、常见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 :不仅要求细菌生长,而且必须生长良好,并能表现出 典 型的特征。如典型的菌落特征、溶血特征等。 选择性培养基:必须包含被选择的菌种和被抑制的菌种。 生化反应培养基 :主要观察细菌是否具备某种生化反应能力,结果 通过阴阳性来判定。 3、质控频率: 每批一次 4、质控记录:培养基记录.xlsx
可编辑课件ppt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仪器的质量控制染液的质量控制试剂的质量控制可编辑课件ppt1方法
微生物室内质控
检验科 郭书琴
2015.04.08
可编辑课件PPT
1
概述
• 为什么要做质控? • 常规的质控包括哪些方面? • 具体怎么做室内质控?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课件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课件
加工前微生物数量增长的现象,在一些新鲜的鱼肉类 和果蔬类的食品中可以明显地反映出来。
因而从食品加工前后来看,加工前原料食品中所含 的微生物,无论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总是比加工后要多 得多。
2 加工过程中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 有些条件如清洗、消毒、灭 菌等对微生物的生存不利, 可以使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明显下降, 甚至可以使微生物完全清除。当然, 原料污 染的程度, 会影响到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下降率。如果 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差, 还会出现二次污染现象, 当残 存在食品中的微生物有繁殖机会时, 就会导致微生物数 量骤然上升的现象;但在一般卫生良好的情况下, 只会 少量污染, 因而食品中所含有的微生物的总数不会有明 显的增多。
如雨后的河流中微生物数量上升, 有时达107cfu/ml, 但 隔一段时间后, 微生物数量会明显下降, 这是水的自净作用 造成的(阳光照射及河流的流动使含菌量冲淡, 水中有机物 因细菌的消耗而减少, 浮游生物及噬胞菌的溶解作用等)。
B. 海水中的微生物 海水中生活的微生物均有嗜盐性。靠近陆地的海水
为了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不仅要求食 品的原料中所含的微生物数量降到最少的程度, 而且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和在加工后的贮存、销售 等环节中不再或非常少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要达 到以上的要求,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二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环境卫生的好坏,对食品的卫生质量影
响很大。 环境卫生搞得好,其含菌量会大大下降
二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 2 来自水中的微生物 水是微生物广泛存在的第二个理想的天然环 境, 江、
河、湖、泊中都有微生物的存在, 下水道、温泉中 也存在
有微生物。 ⑴ 水的环境特点
水中含有不同量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 水具 有一定 的温度(如水的温度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但 深层水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共98张PPT)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共98张PPT)
就总体而言,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 已知的微生物在-10~95℃范围内生长。 而对某一具体微生物而言,只能在一定的 温度范围内生长,且此温度范围有宽、有 窄。
生长温度三基点:任何微生物的生长温度 总有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最高 生长温度。
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
即某微生物分裂代 时最短或生长速率最高 时的培养温度。不同微 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是 不一样的。 应该着重 指出:最适生长温度不 一定是一切代谢活动的 最适温度。
膜洗脱(常用)等。
诱导法
诱导因子:不影响微生物生长,可特异性抑制细胞分裂, 消除该抑制后,细胞同时出现分裂。
此法会扰乱细胞的正常代谢
举例: 1、温度调整法; 2、营养条件调整法;
3、抑制DNA合成法(代谢抑制剂:)
(抑制DNA合成法是利用代谢抑制剂阻碍DNA合成相当一
段时间,然后解除其抑制,可达到同步目的。常用的代
(一)微生物细胞数目的测定
--适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或丝状微生物的孢子
直接计数法--总菌计数 1、计数板计数法(常用)
2、比例计数法
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
1、平板菌落计数法
2、液体稀释法
3、厌氧菌菌落计数
其他计数法
1、比浊法
2、膜过滤法
血球计数板
各 种 型 号 的 全 自 动 血 球 计 数 仪
活菌计数的一般步骤
二、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三、微生物的连续培养
四、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
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 营养物质,并按照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代 谢活动,如果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则 细胞质的量不断增加,体积得以加大,于 是表现为生长。简单地说,生长就是有机 体的细胞组分与结构在量方面的增加。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ppt版课件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ppt版课件
16
仙台病毒感染
仙台病毒是大、小鼠群中常见的病毒之一,由副流感 病毒I 型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急性感染多见于断乳 小鼠,成年鼠多数情况下呈隐性感染,在饲养条件恶化, 气温骤变或并发呼吸道细菌感染时,传播快,流行广,造 成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仙台病毒隐性感染会给实验研究带 来严重干扰。 1、 严重影响机体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 2、 影响干扰实验性致瘤作用 3、 影响胚胎的发育,对鼠类生殖繁育造成影响
大鼠 兔
携带微生物 3年前 秒门菌、皮肤病原真菌、鼠痘病毒
近3年

沙门菌、皮肤病原真菌
皮肤病原真菌、体外等生虫
体外寄生虫
猴疱疹病毒、沙门菌、志贺菌 仙台病毒、小鼠肝炎病毒
猴疱疹病毒、皮肤病原真 菌
小鼠肝炎病毒

嗜肺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鞭毛中

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杆 菌
9
1 、病毒感染危害性及其对实验研究 的干扰作用
猴痘病毒 猴狂犬病毒 黄热病毒
中非和扎伊尔的一些物 种
许多种类
非洲和新大陆种
大部分无临床症状,有 时出现发热和丘疹
狂犬病
接触分泌物 伤口接触唾液
在南美猴种从症状不明 蚊子 显到死亡变化
痘病变 狂犬病 黄热
来自非洲猴的检测
11
猴疱疹病毒1型感染 (B 病毒)
由猴B病毒又称疱疹病毒引起的人和猴共患的一种传染病。 猴是B病毒的自然宿主,感染率可达10-60%。多数情况下 呈良性经过,仅在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溃疡,之后病毒可 长期潜伏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器官附近的神经节,也可长 期潜伏在组织器官中,产生抗体。人类接触性感染,主要 表现脑脊髓炎症状,多数病人发生死亡。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 寄生虫学质量控制

《微生物控制》课件

《微生物控制》课件

3
微生物的应用
微生物在日常生活、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制药工业等诸多领域都有 广泛应用,不仅促进经济发展,也推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微生物的控制方法
物理控制方法
常用的物理控制方法包括高 温灭菌、低温法主要包括抗菌 剂的使用以及消毒剂的应用 等。
生物控制方法
微生物控制
微生物控制是指针对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采取不同的控制方 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保障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安全。
微生物的重要性
1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指尺寸极小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是生命演化过程中最最 古老、最基本的形式之一。
2
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
微生物不但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是人类文明和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些微生物感染的化合物。按照其化 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可分为不同的种
抗菌剂使用过多或不当会给人体健
类。
康和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需要
合理选用、正确使用。
3
抗菌剂的滥用带来的问题
过度依赖抗菌剂、乱用抗菌剂会引 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从而严重威 胁人类健康和医疗卫生领域的社会 公共利益。
生物控制方法
益生菌的应用
微生物控制的质量保证
微生物检测方法
对于微生物控制而言,检测微生物的含量和 品种是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环节。
微生物控制的标准和规范
制定合适的微生物质量标准和质量体系,对 质量保证非常关键。
结论
1 微生物控制的必要性
微生物控制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安全的必要手段。
2 微生物控制所面临的困难
微生物控制难度大、操作复杂、花费高,同时还要考虑微生物耐药性等因素。

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共49张PPT)

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共49张PPT)
virus infection)
Lyphocytic choriomenin gitis
virus
狂犬病 (Rabies)
Rhabdo virus
小鼠、仓鼠
类 似 流 行 性 感 冒 的 症 状 ,接 触 感 染 ( 接 触 小 鼠 头痛、肌痛、发热、恶 粪便和尿液);吸入; 心 、 呕 吐 、 喉 痛 、 畏 光 。咬伤,或由节肢动物
如蚊子、蟑螂传播
所有哺乳类
头痛、肌痛、发热、恐 咬伤、皮肤伤口或黏
水、狂妄、抽搐、昏厥、 膜感染含狂犬病毒的
死亡
唾液
细菌性疾病
疾病
病原
媒介动物
人类临床症状
传染途径
全身性感染 (Systemic infections)
布氏杆菌病 (Brucellosis)
犬 Brucdla Canis 、 猪 Brucella suis
正常菌群
a. 正常菌群受内外环境变化发生菌群失调,将产生数量和位置的改变, 由非致病菌变为致病菌。
3. 真菌感染对动物和实验的干扰
病原真菌大多为人兽共患病原,病原性弱,为慢性过程,以慢性增生性炎
症为主。
真菌孢子飞扬,污染环境,威胁动物和实验、饲养人员。
4. 寄生虫感染对动物和实验的干扰
掠夺宿主的营养
(Rabies)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Germfree animal GF
三、微生物、寄生虫潜在感染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1. 实验动物病毒对动物和实验的干扰
鼠痘病毒
a. 实验性结核、X射线、化学毒素、组织移植、肿瘤、运输可使隐性感染病毒激
活。
b. 大量内毒素或切除脾脏可改变吞噬细胞功能,而增加小鼠对病毒的易 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病原。
对微生物携带 状况不明确
6
7
第二节 普通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一、概念(conventional animal CV): 不携带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实验动物。
二、特点: 1、微生物控制要求最低。 2、特征:健康的外貌,正常的饮食 眼角、鼻腔 无分泌物附着 尸检无眼观病灶
8
三、应用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 质量控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第二节 普通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第三节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第四节 无菌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第五节 悉生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第六节 微生物、寄生虫潜在感染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第七节 实验动物微生物及寄生虫监测 第八节 生物安全 第九节 实验动物卫生防疫
障系统中。 3、国际上目前普遍认为清洁级动物仅适合于短期或部分科
研实验。根据国外的实验动物工作发展状况及国内的具体条件, 认为这类动物目前可适用于大多数科研实验,应是国内科研工作 主要的标准级别实验动物,可应用于医学研究各个领域。
11
第三节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一、基本概念: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 SPF)是指动物 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寄生虫存在,但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寄生虫的动物。 主要指不携带潜在感染、条件致病和对实验干扰大的病原。来源于剖腹产动物。
隔离系统
Isolation system
屏障系统
Barrier system
确知已带的微生物,经无 菌条件饲养的动物。
不带有指定的致病性微生 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明确所带的微 生物。
带有非特定的 微生物和寄生 虫
普通动物
Conventional animal
开放系统 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 Open system 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
由于普通级动物是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要求较低的一类动 物,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反应性较差,因而国际上普遍认为 仅可作为生物医学中教学示教之用;或作为某些科学研究为探 索方法而从事的预试验之用,不可供科研、生产和检定之用。 总之,由于普通级动物繁殖力强,生产量大,适宜应用于一般 性的实验。
9
第二节 清洁级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一、基本概念 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
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来源于SPF动物或剖腹产动物。 小鼠病原菌应排除10种,病毒5种;大鼠病原菌应排除
10种,病毒2种。
10
二、特点和应用 1、清洁级动物比普通级动物要求排除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多,
但比SPF动物少。 2、清洁级动物饲养于温湿度恒定的十万级空气净化的半屏
5
国际标准分级法
等级 三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种类
饲养条件
控制程度
备注
无菌动物
Germfree animal
隔离系统
Isolation system
以封闭的无菌技术获得,用 现有方法不能检出任何微 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悉生动物
Gnotobiotics animal
无特定病原体 动物
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小鼠病原菌应排除16种,病毒11种;大鼠病原菌应排除16种,病毒7种。
二、特点:
1、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菌和对科研干扰大的病原。 2、SPF动物来源于无菌动物,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中,实行严格的微生物 控制。 3、笼具、饲料饮水都要经过特殊处理,并有严格的检疫、消毒、隔离制度。
12
目前国际上对SPF动物的要求不尽相同,质量标准也不一样。 部分学者认为某种实验动物没有某种病原体,不影响实验要求就 可以称为SPF动物。另有学者认为必须将常见的病原体全部排除 才算真正的SPF动物。
3
二、实验动物的特点
1. 从遗传角度,必须经人工培育,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人工培育而成的 动物
2.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实验动物科学的涵义应是遗传限定的动物。
3.健康状态实施监控: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控制。
4.应用范围明确,实验动物主要是应用于科学实验。有学者称之为“活的分 析天平”,如同理化实验,需要精密仪器和高纯度试剂一样。生命科学研究及 其相关的试验,要求实验动物对试验因素敏感性强,反应高度一致,使试验研 究结果具有可靠性、精确性、可比性、可重复性和科学性。
2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一、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LA)的概念
1988年国家科委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指出:实 验动物是指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 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 科学实验的动物。
国家科学技术部于2000年组织专家,对《实验动物管理条 例》修订补充,其中将实验动物定义为:经人工培育、遗传背 景清楚、对其质量实行控制、用于科学试验及产品生产的动物。
三、应用 国际上公认SPF动物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是国际标准级别
的实验动物。它的应用价值在于它无人畜共患病,无主要传染病, 无对实验研究可能产生干扰的微生物。各种疫苗生产所采用的动 物应为SPF动物。
13
14
第四节 无菌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一、概念
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 GF):指用现有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 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4
三、实验动物分类
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按微生物 控制标准,或根据微生物净化程度,实验动物在我国分为四类:
1、普通级动物(CV)亦称一级动物饲养于开放系统; 2、清洁级动物(CL)亦称二级动物饲养于半屏障系统; 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亦称三级动物饲养于屏障系统; 4、无菌及悉生动物(GF、GN)亦称四级动物饲养于隔离系统。
无菌动物来源于剖腹产或无菌卵的孵化,饲养于隔离系统内。
无菌动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和检验方法在 一定时期内不能检出病原体而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认为是无菌 的动物或许将来可用大量抗菌素也可以使普通动物暂时无菌,但这种 动物不是无菌动物,因为这种无菌状态是一时性的,某些残留 的细菌在适当的条件下又会在体内增殖即使把体内的细菌全部 杀死,它们给动物造成的影响却是无法消除的。如特殊性抗体 的存在、网状内皮系统的活化、某些组织或器官的病理变化等。 因此,无菌动物必须是生来就是无菌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