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沥青软化点测定仪
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操作规程
一、仪器原理
按环球法测定粘稠石油沥青软化点。
沥青试样在规定的尺寸的铜环内上放置规定尺寸重量的钢球,试样的规定的加热条件(每分钟升高5℃±0.5℃)下软化点下达到规定距离(25.4毫米)时的温度为该试件的软化点。
二、仪器操作及使用方法:
接通电源,仪器显示当时环境温度,此时可通过↑快,↓慢调节磁力搅拌的速度,一般使搅拌转子在烧杯内自由转动即可,根据试验要求选择5℃或32℃试验。
80℃以下软化点试验,按一下5℃试验键→启动键,此时试验从5℃开始,如加入烧杯内的水温低于5℃,此时开始加热但不计时。
当达到5℃时开始时,进入线性控制升温。
如加入的水温高于5℃时→启动键,仪器进入工作状态但不计时不加热。
当时间和温度计算相等时,开始加热进入线性控制升温。
当第一个试样受热下落至下层板时,按一下试Ⅰ,当时试Ⅰ试样温度和时间都被记存,当第二试样下落时,对应按一下试Ⅱ,时间温度记存,此时能自动计算出两试样的平均值,也可通过试Ⅰ、试Ⅱ翻查试验情况。
如做80℃以上的软化点试验,请在烧杯内注入32℃的甘油,按一下32℃键→启动键,其它操作同5℃试验相同。
astmd3461-18沥青软化点标准
沥青软化点标准(ASTMD3461-18)是围绕着沥青材料的软化性能而制定的技术标准,对于沥青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ASTMD3461-18沥青软化点标准的定义、测试方法、意义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 沥青软化点标准的定义ASTMD3461-18标准是由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发布的一项标准,用于测定沥青的软化点,即沥青在加热条件下软化变形的温度。
这一标准通过实验测定沥青样品软化点的温度,以评估其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2. 沥青软化点测试方法根据ASTMD3461-18标准,沥青软化点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镜球法和环球法两种。
镜球法是通过对沥青样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试验,记录镜球穿透沥青的温度来确定软化点;而环球法则是通过在环状载体上加热试样,在一定条件下记录试样软化并开始下沉的温度。
3. 沥青软化点标准的意义沥青软化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沥青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软化点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沥青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硬度,对于路面材料的选用和性能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软化点测试,可以评估沥青的软化温度范围,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4. 沥青软化点标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在道路施工和沥青路面工程中,ASTMD3461-18沥青软化点标准被广泛应用于沥青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通过测试和评估沥青软化点,可以确保道路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变形性能,为道路使用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软化点测试结果还可用于沥青配方设计和路面材料选择,以满足特定工程要求。
总结回顾ASTMD3461-18沥青软化点标准作为沥青材料质量控制和评估的重要标准,通过测试沥青样品的软化点温度,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软化点测试方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评估沥青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适用性,为道路施工和沥青路面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在工程实践中,沥青软化点标准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道路材料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推动工程质量的提升。
沥青软化点实训报告
一、沥青软化点测试方法1. 环球法:该方法采用环与球软化点仪,将沥青样品放置在环中,球体压在沥青样品上,加热至沥青软化,当球体下陷至一定深度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2. 梅特勒法:该方法采用梅特勒软化点仪,将沥青样品放置在试样杯中,加热至沥青软化,当沥青表面出现微小变形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3. 水银法:该方法采用水银温度计,将沥青样品放置在水银中,加热至沥青软化,当沥青表面出现微小变形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4. 空气中立方体法:该方法采用立方体软化点仪,将沥青样品放置在立方体中,加热至沥青软化,当立方体变形达到一定深度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5. 环棒法:该方法采用环棒软化点仪,将沥青样品放置在环中,加热至沥青软化,当棒体下陷至一定深度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6. 热机械法:该方法采用热机械软化点仪,将沥青样品放置在试样杯中,加热至沥青软化,当沥青表面出现微小变形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在我国,最广泛采用的软化点测定方法是环球法。
二、沥青软化点对路用性能的影响1. 高温稳定性:沥青软化点越高,其高温稳定性越好。
在高温条件下,沥青不易软化,路面不易出现车辙。
2. 低温抗裂性:沥青软化点越低,其低温抗裂性越好。
在低温条件下,沥青不易变脆,路面不易出现裂缝。
3. 抗疲劳性能:沥青软化点与抗疲劳性能关系不大,但沥青软化点越低,抗疲劳性能越好。
4. 抗老化性能:沥青软化点与抗老化性能关系不大,但沥青软化点越高,抗老化性能越好。
5. 粘附性能:沥青软化点与粘附性能关系不大,但沥青软化点越高,粘附性能越好。
6. 耐久性:沥青软化点与耐久性关系不大,但沥青软化点越高,耐久性越好。
7. 水稳定性:沥青软化点与水稳定性关系不大,但沥青软化点越高,水稳定性越好。
8. 抗滑性:沥青软化点与抗滑性关系不大,但沥青软化点越高,抗滑性越好。
综上所述,沥青软化点对路用性能有多重影响,因此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对沥青软化点的测定至关重要。
沥青软化点的详细操作流程看这里(标准版)
沥青软化点的详细操作流程看这里沥青软化点是物质软化的温度。
主要指的是无定形聚合物开始变软时的温度。
它不仅与高聚物的结构有关,而且还与其分子量的大小有关。
测定方法有很多。
测定方法不同,其结果往往不一致。
较常用的有维卡(Vicat)法和环球法等。
采用全电脑控制,电子光电自动测量,5寸触摸屏控制与显示,升温速率任意可调。
蒸馏水和甘油加热参数任意切换,保证液体温度的线性升温。
沥青软化点的测定方法很多,国内外一般采用环球法软化点仪测定。
她把沥青试样装入规定尺寸(直径约16mm,高约6mm)的铜环内,试样上放置一标准钢球(直径9.5mm,重约3.5g),浸入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升温速度(每分钟5℃)加热,使沥青软化下垂,当下垂到规定距离25.4mm时的温度,以摄氏度(℃)为单位表示。
沥青软化点的详细操作过程:1、将盛放沥青的两个环放在玻璃上,涂上甘油。
将熬好的沥青倒在环内,放凉。
2、将环架在支撑盘上,将球环罩上把球放在球罩内,将5℃的蒸馏水倒进烧杯内(750ml左右)然后将环架放在烧杯里,拧上环架螺丝。
3、按启动键,开始试验,时间显示窗开始显示试验时间,温度显示窗显示烧杯里的真实温度,当环架上的钢球有一个落下来,试验继续,当两个钢球全部落下来本次试验结束。
4、当时间显示窗显示"00",温度显示窗显示两个钢球落到25.4mm时的温度平均值。
这时按"结果"键,依次显示第—个和第二个钢球落到25.4mm时的温度。
5、下次试验直接按"启动"键即可。
或按"复位"键使仪器回到初始状态。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沥青软化点
沥青软化点测定器1.试验仪器名称:JSN0201型沥青软化点测定器试验标准:本仪器符合GB/T 4507-2014标准2.该实验方法的使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环球法测定沥青软化点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球法测定沥青材料软化点(测定的软化点范围为30℃~-157℃)。
注:本标准适用的沥青材料包括石油沥青、煤焦油沥青、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改性沥青、在加热及不改变性质的情况下可以融化为流体的天然沥青、特种沥青以及沥青混合料回收得到的沥青材料等。
3.试验原理:在室温条件下,将两个氧弹分别放在对应的氧弹支架上,按标准要求装好式样,连接好气路,系统对氧弹充氧至689-703千帕。
在系统气路没有泄露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发生状态下,将氧弹放入已恒温在98-102℃之间的水浴中,检测氧弹内的压力,直至达到试验的汽油氧化转折点。
4.试验方法:(1)选择下列一种加热介质和适合预计软化点的温度计或测温设备。
A.新煮沸过的蒸馏水适于软化点为30 0C ~-80℃的沥青,起始加热介质温度应为5℃士1℃。
B.甘油适于软化点为80 0C^-157℃的沥青,起始加热介质的温度应为30℃士1℃。
C.为了进行仲裁,所有软化点低于80℃的沥青应在水浴中测定,而软化点在80 0C ~-157℃的沥青材料在甘油浴中测定。
仲裁时采用标准中规定的相应的温度计。
或者上述内容由买卖双方共同决定。
(2)把仪器放在通风橱内并配置两个样品环、钢球定位器,并将温度计插人合适的位置,浴槽装满加热介质,并使各仪器处于适当位置。
用镊子将钢球置于浴槽底部,使其同支架的其他部位达到相同的起始温度。
(3)如果有必要,将浴槽置于冰水中,或小心加热并维持适当的起始浴温达15 min,并使仪器处于适当位置,注意不要站污浴液。
(4)再次用镊子从浴槽底部将钢球夹住并置于定位器中。
(5)从浴槽底部加热使温度以恒定的速率5 0C/min上升。
为防止通风的影响有必要时可用保护装置,试验期间不能取加热速率的平均值,但在3 min后,升温速度应达到5 0C/min士。
沥青软化点实验报告
沥青软化点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测定沥青的软化点,以评价其高温稳定性和施工性能。
二、实验原理沥青软化点是指沥青在规定条件下受热软化,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本实验采用环球法,将沥青试样装入规定尺寸的铜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升温速度加热,当钢球下沉至规定距离时的温度即为沥青的软化点。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实验仪器软化点测定仪:包括带有磁力搅拌器的加热浴槽、金属支架、钢球定位环、温度计等。
铜环:内径 198mm,高 64mm。
钢球:直径 953mm,质量 35g±005g。
玻璃板:用于放置铜环。
刮刀、镊子等。
2、实验材料沥青试样:本次实验选用的是_____品牌的道路石油沥青。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沥青试样加热至流动状态,小心搅拌并排除气泡,然后倒入预先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铜环中,稍高出环面。
将铜环放置在玻璃板上,在室温下冷却 30 分钟,然后用刮刀刮去高出环面的多余沥青,使沥青试样与铜环上表面齐平。
2、安装试样将装有沥青试样的铜环连同玻璃板一起放入盛有水(或甘油)的槽中,保持水温(或油温)为 5℃±05℃,至少 15 分钟。
3、开始实验从水槽中取出铜环,用干净的软布擦干外部水分,将钢球放入定位环中央。
将整套装置放入已加热至起始温度为 5℃的加热浴槽中,启动磁力搅拌器,以 5℃/min 的升温速度加热。
4、观测软化点仔细观察沥青试样的受热变化,当钢球下沉至与下挡板接触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沥青的软化点。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本次实验共进行了三次平行测定,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软化点(℃)||::|::|| 1 |_____ || 2 |_____ || 3 |_____ |经计算,该沥青试样的软化点平均值为_____℃。
六、实验结果分析1、重复性三次测定结果的差值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若差值过大,可能是实验操作不规范或仪器存在误差。
2、与标准值比较将测定的软化点值与该品牌沥青的标准软化点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建筑材料:实验七 石油沥青试验
实验七石油沥青试验一、针入度测定(一)主要仪器设备1.针入度仪针连杆质量为(47.5±0.05)g,针和针连杆组合件的总质量为(50±0.05)g。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54~60,尺寸要求见图试8.1。
3.试样皿为金属圆柱形平底容器:针入度小于200时,内径为55mm,内部深度35mm;针入度在200~350时,内径70mm,内部深度为45mm。
4.恒温水浴容量不小于10L,能保持温度在试验温度的±0.1℃范围内。
水中应备有一个带孔的支架,位于水面下不少于100mm,距浴底不少于50mm处。
5.平底玻璃皿、秒表、温度计、金属皿或瓷柄皿、筛、砂浴或可控制温度的密闭电炉等。
图试8.1 标准钢针的形状及尺寸(二)试样制备1.将预先除去水分的沥青试样在砂浴或密闭电炉上小心加热,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过热,加热温度不得超过试样估计软化点100℃。
加热时间不得超过30min,用筛过滤除去杂质。
加热搅拌过程中避免试样中混入空气。
2.将试样倒入预先选好的试样皿中,试样深度应大于预计穿入深度10mm。
3.试样皿在15~30℃的空气中冷却1~1.5h(小试样皿)或1.5~2h(大试样皿),防止灰尘落入试样皿。
软化将试样皿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
小试验皿恒温1~1.5h,大试验皿恒温1.5~2h。
(三)试验步骤1.调节针入度仪的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他外来物,无明显磨擦。
用甲苯或其他合适的溶剂清洗针,用干净布将其擦干,把针插入针连杆中固定。
按试验条件放好砝码。
2.从恒温水浴中取出试验皿,放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腿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高度应不小于10mm,将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
3.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刚好与试样接触。
必要时用放置在合适位置的光源反射来观察。
拉下活杆,使其与针杆顶端接触,调节针入度仪读数为零。
4.用手紧压按钮,同时启动秒表,使标准针自由下落穿入沥青试样,到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材料科学:沥青考试答案(最新版)_2.doc
材料科学:沥青考试答案(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采用环球法测定沥青软化点,根据软化点的高低可以选择( )作为沥青试样的加热介质。
A 、蒸馏水、盐水 B 、自来水、甘油 C 、甘油、蒸馏水 D 、盐水、自来水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延度试验中,刮模后应将试模连同底板浸入规定的试验温度水槽中保温( )h 。
A 、0.5 B 、1.0 C 、1.5 D 、2.0 本题答案: 3、多项选择题 铝箔面石油沥青防水卷材可分为( )。
A 、30标号 B 、50标号 C 、20标号 D 、40标号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时保温时试件应放在支起的平板玻璃上,试件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A.5mmB.10mmC.15mmD.20mm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延度试验水浴时水浴温度变化应不大于()℃。
A、0B、0.1C、0.2D、0.3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沥青延度试验,当试验结果()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20%,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30%。
A、大于B、小于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时应将试件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保温()或恒温空气浴中()以上。
直至试件内部温度达到要求的试验温度±0.5℃为止。
A.30min.1hB.40min.2hC.45min.3hD.60min.4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时当试件两支点断面的高度(或宽度)之差超过()时,该试件应作废。
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检定规程
沥青软化点仪检定规程(JJG(交通)057-2004)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沥青软化点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引用文献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JTJ052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T0606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概述沥青是一种无定形的非晶体材料,没有明显的熔点温度,低温时凝固,受热后从硬固状态经过高弹性粘塑状态,再变为液化状态呈可流动性,用“软化点”表征沥青处于粘塑状态时的一种条件温度,以评定沥青材料的热敏感性。
通常测定沥青材料的热敏感性的试验方法有“环球法”和“水银法”两种,JTJ052 - T0606中道路用沥青试验普遍采用的方法为“环球法”。
沥青软化点仪是用于(环球法)测定沥青软化点的试验仪器,沥青软化点试验仪由底座、加热器、温度控制装置、玻璃烧杯、肩环、支撑板、钢球、钢球定位架、环支撑架、温度计(或数显温度装置与温度传感器)等组成。
人工读数简易型仪器的基本结构见图(略)数显半自动型仪器见图(略)。
4.计量性能要求4.1 仪器零部件尺寸与质量4.1.1 支撑架上肩环底部与下支撑板的距离应为25.4mm,下支撑板距槽底应为12.7mm—19.0mm。
4.1.2 环肩:上径19.8mm±0.1mm,下径15.9mm±0.1mm,高度6.4mm±0.1mm。
4.1.3 钢球:直径9.5mm,质量3.50g±0.05g。
4.1.4 钢球定位架:定位孔直径9.53-0mm~9.53+0.05mm。
4.2 温度计或数显测温装置4.2.1 仪器的玻璃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范围:0℃-80℃(适用水浴工作段);0℃-180℃(适用甘油介质工作段)。
分度值应优于0.5℃。
4.2.2 数显测温装置的传感器应便于在支架上定位,传感器显示部分连接可靠,测量温度的范围:0℃-200℃,最小显示单位0.1℃。
沥青软化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代替GB/T4507-19841 范围1.1本标准规定用环球法测定沥青软化点的方法。
沥青的软化点是试样在测定条件下,因受热而下坠达25mm时的温度,以表示。
1.2本标准方法适用于环球法测定软化点范围在30℃~157℃的石油沥青和煤焦油沥青试样,对于软化点在30℃~80℃范围内用蒸馏水做介质,软化点在80℃~157℃范围内用甘油做加热介质。
1.3本标准没有规定有关安全方面的问题,如果需要,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制定出适当的人生安全防护措施。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一部分。
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的规定,下述引用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
GB/T514 石油产品试验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GB/T11147 石油沥青取样法3 方法概要3.1 置于肩或锥状黄铜环中两块水平沥青圆片,在加热介质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每块沥青片上置有一支钢球。
所报告的软化点为当试样软化到使两个放在沥青上的钢球下落25mm距离时的温度的平均值。
4 意义和应用4.1 沥青是没有严格熔点的粘性物质。
随着温度的升高,它们逐渐变软,粘度降低。
因为软化点必须严格按照试验方法来规定,才能是结果重复。
4.2 软化点用于沥青分类,是沥青产品标准中的重要技术指标。
5 仪器与材料5.1 仪器5.1.1 环:两只黄铜肩或锥环,其尺寸规格见图5.1.2 支撑板:肩平光滑的黄铜板,5.1.3 球:两只直径为9.5mm的钢球,每只质量为3.50g±0.05g5.1.4 钢球定位器:两只钢球定位器用于使钢球定位于试样中央,5.1.5 浴槽:可以加热的玻璃仪器,其内径不小于85mm,离加热底部的深度不小于120mm.5.1.6 环支撑架和支架:一只铜支撑架用于支撑两个水平位置的。
支撑架上的的肩环的底部距离下支撑板的上表面为25mm,下支撑板的下表面距离浴槽底部为16 mm3mm5.1.7 温度计5.1.7.1 应符合GB/T514中沥青软化点专用温度计的规格技术要求,计测温范围在30℃~180℃,最小分度值为0.5℃的全浸式温度计。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T0606-2000
T 0606-2000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经蒸馏或乳化沥青破乳蒸发后残留物的软化点。
2仪具与材料2.1软化点试验仪:如图1,由下列部件组成:2.1.1钢球:直径9.53mm,质量3 .5g 士0.05g。
2.1.2试样环:黄铜或不锈钢等制成,形状尺寸如图2。
2.1.3钢球定位环:黄铜或不锈钢制成,形状尺寸如图3。
2.1.4金属支架:由两个主杆和三层平行的金属板组成。
上层为一圆盘,直径略大于烧杯直径,中间有一圆孔,用以插放温度计。
中层板形状尺寸如图4,板上有两个孔,各放置金属环,中间有一小孔可支持温度计的测温端部。
一侧立杆距环上面51mm 处刻有水高标记。
25.4mm,而下底板距烧杯底不少于12. 7mm,也不得大于19mm。
三层金属板和两个主杆由两螺母固定在一起。
环下面距下层底板为温的准确度为0.5℃。
与滑石粉的比例为质量比2:1)。
。
9其它:石棉网。
2.1.5耐热玻璃烧杯:容量800mL-1OOOmL,直径不小于86mm,高不小于120mm o2.1.6温度计:O℃-80℃,分度为0.5℃。
2.2环夹:由薄钢条制成,用以夹持金属环,以便刮平表面,形状、尺寸如图5。
2.3装有温度调节器的电炉或其它加热炉具(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
应采用带有振荡搅拌器的加热电炉,振荡子置于烧杯底部。
2.4试样底板:金属板(表面粗糙度应达RaO.8μm)或玻璃板。
2.5恒温水槽:控 2.6平直刮刀。
2.7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2.8新煮沸过的蒸馏水2.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3.1.1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底板上。
按本规程T 0602的规定方法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注人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
如估计试样软化点高于120℃,则试样环和试样底板(不用玻璃板)均应预热至80℃~温冷却30min 后,用环夹夹着试样杯,并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水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min,同时泡。
石油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检测方案
石油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检测方案针入度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针入度范围为(0-500)1/10mm的标准针、试样皿和其他试验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针入度范围为(0-500)1/10mm的固体和半固体沥青材料的针入度。
2.试验目的测定针入度范围为(0-500)1/10mm的固体和半固体沥青材料的针入度。
3.试验依据《沥青针入度测定方法》GB/T 45094.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试验设备针入度仪、标准针、试样皿(应符合标准中表2要求)、恒温水浴、平底玻璃皿、计时器、温度计、6.取样方法粘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4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
7.方法与步骤7.1准备工作7.1.1小心加热样品,不断搅拌以防局部过热,加热到使样品能够易于流动,加热时焦油沥青的加热点不超过软化点的60℃,石油沥青不超过软化点的90℃。
加热时间在保证样品充分流动的基础上尽量少。
加热、搅拌过程中避免试样中进入气泡。
7.1.2将试样倒入预先选好的试样皿中,试样深度应至少是预计锥入深度的120%。
如果试样皿的直径小于65mm,而预期针入度高于200,每个试验条件都要倒三个样品。
如果样品足够,浇注的样品要达到试样皿边缘。
7.1.3将试样皿松松的盖住以防灰尘落入。
在15℃-30℃的室温下,小的试样皿中样品冷却45min-1.5h,中等试样皿中的样品冷却1h-1.5h;较大的试样皿中样品冷却 1.5h-2.0h,冷却结束后将试样皿和平底玻璃皿仪器放入测试温度下的水浴中,水面应没过试样表面10mm以上。
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恒温,小试样皿恒温45min-1.5h,中等试样皿恒温1h-1.5h,更大的试样皿恒温1.5h-2.0h。
7.2试验步骤7.2.1调节针入度仪的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确保上面没有水和其他杂质。
如果预测针入速度超过350应选择长针,否则用标准针。
先用合适的溶剂将针擦干净,再用干净的布擦干,然后将针插入针连杆中固定。
吉林省市政工程试题-单选-沥青及混合料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试题《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1.进行沥青性质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黏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
DA. 1.0kgB. 2.0kgC. 3.0kgD. 4.0kg2.进行沥青性质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液体沥青不少于()。
AA. 1LB. 2LC. 3LD. 4.L3.进行沥青性质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沥青乳液不少于()。
DA. 1LB. 2LC. 3LD. 4.L4.热沥青试样制备,将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带盖放人恒温烘箱中,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烘箱温度()左右.加热至沥青全部熔化后供脱水用。
CA. 60℃B. 70℃C. 80℃D. 90℃5.热沥青试样制备,将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带盖放人恒温烘箱中。
当石油沥青中无水分时,烘箱温度宜为软化点温度以上()。
DA. 60℃B. 70℃C. 80℃D. 90℃6.热沥青试样制备,将盛样器中的沥青通过()的滤筛过滤,不等冷却立即一次灌人各项试验的模具中。
CA. 0.15mmB. 0.3mmC. 0.6mmD. 1.18mm7.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所用比重瓶的容积为(),质量不超过40g。
BA. 10~20mLB. 20~30mLC. 30~40mLD. 40~50mL8.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所用比重瓶的质量不超过()。
BA. 30gB. 40gC. 50gD. 60g9.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结果准确至()位小数。
CA. 1B. 2C. 3D. 410.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平行试验至少()次。
AA. 2B. 3C. 4D. 511.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对黏稠石油沥青及液体沥青的密度,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003g/cm3。
CA. 0.001B. 0.002C. 0.003D. 0.00412.沥青针入度试验,针入度的单位为()。
CA. cmB. mmC. 0.1mmD. 0.01mm13.沥青针入度试验,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荷重100g,贯入时间5s。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4.3 升温速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u( )
升温速度的最大Hale Waihona Puke 许误差为 0.5 ℃/min,假设升温
速度为 5 ℃/min,以正态分布估计,概率 =0.99 的置信
因子 =2.576,则
u(
)=
0.5 2.576
=0.194(℃/min)
以相对不确定度表示为
ur(el
)=
0.194 5
=3.88×10-2
为 60 ℃,以均匀分布估计,则
u( )= 0.5 =0.289(℃) 姨3
以相对不确定度表示为 ur(el
)=
0.289 60
=4.82×10-3
4.2 软化点仪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u( )
4.2.1 钢球直径引入的不确定度 u( )
钢球直径的最大允许误差为 0.02 mm,假设钢球直
径为 9.53 mm,以正态分布估计,概率 =0.99 的置信因
由于 u( )、u( )、u( 1)、u( 2)、u( )各分量之间彼 此独立,则软化点仪引入的相对合成标准相对不确定
度为
姨 ure(l )= ur2e(l )+ur2e(l )+ur2e(l 1)+ur2e(l 2)+ur2e(l )
姨 = (8.14×10-4)2 +(5.54×10-3)2 +(1.96×10-3)2 +(2.44×10-3)2 +(3.06×10-3)2
0.2 mm,假设测量环下距下层底板的距离为25.4 mm,
以正态分布估计,概率 =0.99 的置信因子 =2.576,则
u(
)=
0.2 2.576
=0.077 6(mm)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是一种常用的沥青材料特性测试方法,它可以测定沥青
样品的软化点。
软化点是指沥青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开始变得柔软,渐渐失去自身强度和粘
性的温度。
沥青往往用于路面铺设、防水材料等领域,在这些工程中,沥青的软化点是一
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环球法测定沥青软化点的原理是将样品加热至软化点,然后抬起试验器并测定软化点
温度。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将沥青样品切成类似“小球”的形状,然后将其投入标准试验器。
2. 调整天平:通过滑动天平,使其以接近于水平的姿态,以确保样品处于相对稳定
的状态。
3. 标定试验器:根据试验器的标准,进行标定操作。
4. 开始测试:将样品加热至软化点,然后以约5毫米每分钟的速度抬起试验器,同时记录下试验器移动的高度和相应温度。
当试验器与样品之间发生分离时,表示软化点已到达。
此时的温度就是该沥青样品的软化点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试验器要按标准规定进行周期性的校准和
维护。
同时,在测试中要注意控制加热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加热导致数据偏差。
此外,还需避免空气对样品的影响,比如灰尘、水分等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总的来说,环球法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沥青软化点测定方法,它的优点是测试数
据精度高、操作简单易行,可以得到可靠的软化点温度数据。
因此,在沥青材料特性分析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选材等环节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沥青试验指导
沥青篇—李海军2015年01月23号内蒙古农业大学道桥教研室1、沥青针入度试验(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针人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人度。
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针人度指数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宜在15℃、25℃、30℃等3个或3个以上温度条件下测定,若30℃时的针人度值过大,可采用5℃代替。
当量软化点T800是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
当量脆点T1。
2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二)仪器设备1.针人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使指示针贯人深度准确至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
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50g±0.05g 砝码一只,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0.05g。
当采用其它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仪器设有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
针连杆易于装拆,以便检查其质量。
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
当为自动针人度仪时,各项要求与此项相同,温度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针人度值采用位移计测定,并能自动显示或记录,且应对自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
为提高测试精密度,不同温度的针人度试验宜采用自动针人度仪进行。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60,表面粗糙度Ra0.2~0.3μm,针及针杆总质量2.5g±0.05g,针杆上应打印有号码标志,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筒),以免碰撞针尖,每根针必须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并定期进行检验。
3.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
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 (适用于针人度小于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 (适用于针人度200~350);对针人度大于350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试样体积不少于125mL。
沥青软化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沥青软化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为分析沥青软化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首先介绍了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过程与步骤,主要包括支撑板实验、试样环形状实验、搅拌实验,并提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得出相应的实验数据和资料。
结论证实,与小长方形相比,大椭圆形支撑板导致沥青的软化点偏高1.2℃;与斜环相比,试样环为肩环时测试的沥青软化点偏高0.5℃;搅拌作用对沥青软化点有一定影响,幅度在0.3℃左右。
应遵循实验检测流程,严格按要求操作,校正仪器设备误差,准确记录并认真分析数据,确保沥青软化点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可靠。
关键词:沥青;软化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0 引言沥青软化点指的是沥青达到规定条件黏度时的温度,是人为选定的,沥青由固态到液态转变温度范围中的一个条件黏度。
由于沥青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阶段呈黏滞流动状态,施工与拌和沥青中,为避免沥青由于温度升高而出现流动状态,一般使用软化点表示沥青的温度敏感性。
通常沥青软化点越高,其温度稳定性也越好[1]。
正因为如此,软化点测试也需要在固定、严格的条件下进行,以取得可靠的结果。
具体操作中,对实验过程和操作步骤有严格规定,但一些检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再加上没有严格按要求操作检测仪器设备,可能导致同一沥青样品软化点测试结果存在较大差异[2]。
1 实验材料与方法根据实验目标和要求,准备好各种材料和器材并遵循实验方法,确保结果的准确与可靠。
1.1 沥青实验以50#、70#、90#石油沥青为原料,经检验,不同种类沥青质量均符合要求,实验沥青种类、性质、加工方式、来源等如表1所示。
1.2实验器材运用两种不同的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第一种是全自动的ASP-4测定仪,无搅拌功能,全过程自动升温、自动记录检测结果。
第二种是SYP4202-Ⅱ测定仪,有搅拌功能,半自动操作,手动升温,人工读取检测结果。
1.3 实验方法目前通常采用环球法进行实验,使用ASTMD36-06和JTJ052—2000/T0606两种方法测试,并进行数据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沥青的软化点是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5±0.5)℃/min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25.4mm)时的温度,以℃表示。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等材料的软化点。
2.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软化点试验仪,由下列附件组成:
①钢球:直径9.53mm,质量(3.5土0.05)g。
②试样环:黄铜或不锈钢等制成。
③钢球定位环:黄铜或不锈钢制成。
④金属支架:由两个主杆和三层平行的金属板组成。
上层为一圆盘,直径略大于烧杯直径。
中间有一圆孔,用以插放温度计:中层板板上有两个孔,准备放置金属环,中间有一小孔可支持温度计的测温端部。
一侧立杆距环上面51mm处刻有水高标记。
环下面距下层底板为25.4mm,而下底板距烧杯底不少于12.7mm,也不得大于19mm。
三层金属板和两个主杆由两螺母固定在一起。
⑤耐热玻璃烧杯:容量800-1000mL,直径不少于86mm,高不少于120mm。
⑥温度计:30-180℃,分度0.5℃的全浸式温度计。
(2)环夹:由薄钢条制成,用以夹持金属环,以便刮平表面。
(3)装有温度调节器的电炉或其他加热炉具(液化石油气、天燃气等)。
(4)试样底板:金属板(表面粗糙度应达Ra0.8μm)或玻璃板。
(5)恒温水槽。
(6)平刮刀。
(7)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的比例为质量比2:1)。
(8)新煮沸过的蒸馏水。
(9)其他:石棉网。
3.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
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底板上,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
如估计试样软化点高于120℃,则试样环和试样底板(不用玻璃板)均应预热至80-100℃。
试样在室温冷却30min后,用环夹夹着试样杯,并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应使其与环面齐平。
(2)试验步骤
①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
a.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5土0.5)℃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
b.烧杯内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或纯净水,水面略
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c.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放人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土0.5)℃。
环架上任何部分不得附有气泡。
将0-80℃的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测温头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平。
d.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开启电磁震荡搅拌器,并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土0.5)℃。
注意,在加热过程中,如温度上升速度超出此范围时,则试验应重做。
e.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至0.5℃。
②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上者:
a.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32土1)℃甘油的恒温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甘油中。
b.在烧杯内注入预先加热至32℃的甘油,其液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c.从恒温槽中取出装有试样的试样环按上述(1)的方法进行测定,准确至1℃。
4.报告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软化点试验结果,准确至0.5℃。
5.允许误差
(1)当试样软化点小于80℃时,重复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为1℃,再现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为4℃。
(2)当试样软化点等于或大于80℃时,重复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为2℃,再现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