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生产力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2)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案
第十一课1框1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并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重点难点】1、重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难点: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怎样?学生回答:(1)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是指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导入新课:那么今天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成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一、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的含义社会存在就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其中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辨别: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 BCDF )A .邓小平理论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 .生产关系D .生产力E .“三个代表”的思想F .自然地理环境G . 文学艺术问题情境1: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恩格斯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 ———鲁迅问题探究1:这两则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材料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必然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体 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的社会存在的性 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要“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 会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一观点体 现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 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中的先 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 发展起促进作用。
无车日的诞生说明 了什么?
第二、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 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 的反作用
1、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具体表现为 ( B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2、在下列现象中,属于社会存在的有( D
简答题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 的时代特点,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 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 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请说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是怎样的? (2)请分析说明这一原理在上述材料中 是如何体现的?
社会存在与社会 意识的辩证关系
张 家 港 市
江苏省张家港市, 原来物质基础相 当薄弱。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 三年翻两番1994 年国民生产总值 达到152、5亿元。 取得成绩的重要 原因就是抓好精 神文明建设。
张家港文明进步的实践表明
表明:人们不仅需要物质生活,而 且需要精神生活,这说明人们的生 活既有物质方面内容,又有精神方 面内容,这里包含着社会存在和社 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
人类社会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 反映,意识对客观事物有反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 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我国和俄罗斯《婚姻法》对比
中国的法定婚龄是 男22岁,女20岁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对立
历史唯心主义: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科学的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 促进 作用
B、 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 作用
为什么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够 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 用?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A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 动作用 B、 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再受社会 存在制约 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意识对社 会存在具有 促进作用 D、一种观念的产生、发展和消失,并不完全由社会存在 的状况及其变化发展来说明 4、下列观点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有 B A、“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 C、“时势造英雄” 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 辩证关系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
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
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
预测
④使人们采取正确的措施,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D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
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回答
4~5题。
4.由于我国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近年来经济发展的
B
D.科学理论就是社会意识
3.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和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
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
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科学的社会意
识之所以能够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是因为它
①能够主动给人们设计出未来的行动方案
②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属性和变化规律
(2)历史唯心主义则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它们要 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 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要么认为,是由 “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实质上都把精神 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完全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 会意识的关系。
1.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 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他的这一论 断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C.社会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1.(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 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 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 等。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原理内容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风俗习惯、精神面貌等。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具体表现:第一.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第二.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
社会意识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方法论: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利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哲学派别就是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进行区分的。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论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之一,指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的发生和变化、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是社会实际存在的客观世界。
社会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包括观念、意识、价值观念等。
马克思指出:“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存在,而是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
”这意味着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意识,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方式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
例如,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往往与他所处的社会阶级地位、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等有关。
因此,我们不能抽象地看待人们的思想观念,而是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其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不仅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还具有反作用的作用。
人们的社会意识通过思想观念、理论体系、文化传承等方式,影响和改变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引导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可以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因此,要认识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相互作用,不仅要关注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和改造能力。
总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原理,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辩证地看待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深入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指导我们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启示我们进行社会和建设。
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一,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
社会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第二,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一,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第二,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长短的不同。
一般来说,群众掌握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越多、越普遍,对社会的促进作用越大;反之,对社会的促进作用越小。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
浪费等,这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所以党和国
家开始提倡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这体现的
哲学道理有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价
值观在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凡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 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2)①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正确的价 值观,是对事物的属性、规律和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科学认 识。如果离开了事物的属性特别是它的规律性,只从人的主 观愿望和爱好去评价事物的价值,那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
③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
预测
④使人们采取正确的措施,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D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
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回答
4~5题。
4.由于我国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近年来经济发展的
A
8.下列关于价值和价值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 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B.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 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C.价值观是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 在的反映
D.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生和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 用
C
9.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新 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此次加工贸易限制类 商品政策调整,旨在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严 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减少贸易摩擦, 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进程 C.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现实意义
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现实意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谚语,直接也最为形象地说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一关系对现实近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表明人们是在背景下必不可少的存在。
因此,人们所拥有的社会意识将受到深刻的社会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社会的组织形式和建构,以及它对价值观的鼓励,影响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其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根植于人的复杂心理。
当人的生活发生变化时,他们就面临心理上的变化,从而形成新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由此,人们也可以有效地改变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行为习惯。
最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必须具有自我调节的精神,在为自身更好的发展而去影响他人的同时,也要能够被他们影响,在不改变自身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进行改变与变通,达到合作互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健全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习惯,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比如封建社会具有“三纲五常”的道德,进入现代社会,就有现代社会与之匹配的新兴道德;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个税起征点有所上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都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
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重大的阻碍作用。
这里要注意区分形容词和动词的搭配,如果仅仅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就是错的,必须是“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社会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因为它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之所以要反对网络谣言,就是因为这种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三、社会意识具备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比如马克思生活的年代是资本主义社会,但他的思想却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畅想,是超前于社会存在的;而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却有一些诸如“男尊女卑”“官僚主义”等封建糟粕思想的存在,这些思想就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的。
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水平具备不平衡性。
意思就是说经济水平低的国家,社会意识未必就是一流的,反之,经济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可以就是一流的,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经济上滞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能弹奏第一小提琴”。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意思就是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之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在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对旧的社会意识的全盘否定,而是辩证地否定,克服其陈腐落后的东西,保留其合理的因素。
比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对旧唯物主义的辩证否定,继承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
其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进行阐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
经济基础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它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化、哲学等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指的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上层建筑,即物质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规范、文化形态及其思想观念等。
这一原理揭示了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对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政治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制度。
例如,在封建社会,土地所有权归地主阶级所有,农民受其剥削压迫;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被迫为其劳动。
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该社会的政治制度,政府权力被用于维护经济基础的稳定和利益的维护。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法律规范。
不同的生产方式需要有相应的法律保障来维护社会秩序和权益保护。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法律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是生产方式的基础,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法律上得到保护;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成为主导,法律也着重保障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权益。
因此,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法律规范,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经济状况。
最后,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文化形态及其思想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
不同的经济基础会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形态。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市场经济决定了以金钱为中心的物质追求和竞争意识,形成了以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价值观念;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有制和共同利益意识渗透于文化体系,强调群体的共同利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辩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辩论赛流程正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反方。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正方一辩陈述观点3分钟反方一辩陈述观点3分钟自由人发言1分钟反方先发言盘问环节1分30秒反方二辩向正方3位依次问问题正方二辩向反方3位依次问问题反方二辩盘问小结1分30秒正方二辩盘问小结1分30秒自由人对话环节两人各自累计2分钟每次发言不超过30秒正方自由人先发言自由辩论双方各有4分钟正方3反方1 正方2 反方2 正方1 反方3 正方自由人发言(剩余时间)反方自由人发言(剩余时间)反方三辩总结陈词3分钟正方三辩总结陈词3分钟阐述观点一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它包括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
社会的意识结构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结构基础之上并受社会的政治结构制约。
社会意识具有自身的结构、特点和作用社会存在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包括人、社会组织、社会活动、各种财产、知识等。
1即物质形态的存在,这就是各种社会财产;2运动形态的存在,这就是各种社会组织活动;3思维形态的存在,这就是各种思想理论、知识体系等。
对社会存在进行量化就有了所谓社会存在量。
各种社会存在可以相互转换。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应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是秉承一定客观规律产生与运作的,也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过社会意识体现的主观能动性只能是阻碍或推动社会进步的步伐,无法决定社会存在发展的方向。
可以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影响,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所以男女不平等是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但是,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归根到底要取决于它所反映的社会存在的内容、性质及其需要。
旧的社会思想和理论迟早要归于灭亡。
三重男篇封建社会落后男性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是因为男人是生产力,是由其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高中政治-7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7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基础回顾】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一,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二,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
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最突出地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技能方法】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它不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独立存在。
3. 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映罢了。
【基础达标】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近10年我国消失了90万自然村。
人们望着遗弃的村舍、农田、村落,担心乡土的记忆将会终结。
人们之所以担心,是因为记忆()A.具有相对独立性B.可以预测社会发展的方向C.是一种社会存在D.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答案】D 【解析】题中随着自然村的消失,人们担心乡土的记忆将会终结,记忆属于意识范畴,因此这体现了社会意识会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答案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记忆随着现实存在的消失而消失,而没有体现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因此A不符合题意;B表述错误,排除;记忆属于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存在,C排除。
2.2014年12月19日,2014年度汉字出炉,“法”字在7000多条网友推荐词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年度汉字,“反腐”为年度国内词。
结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新时代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重要性的认识
结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新时代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重要性的
答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一定文化是对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施加重要的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力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方向保证、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智力支持,为不断激励人民克服困难,争取各项事业取得更大胜利提供精神动力。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也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准确把握和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不断在执政实践中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本领和能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小感悟——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考我在看课本的时候,书上有一节提到,马克思在1859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由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看完我就下意识觉得某方面有点矛盾,如果意识是被存在的物质所决定,那么现在的摩登时代是怎么出现的?不正是有了创新的思想才会建造起现在的摩登世界吗?于是我想如果这个原理这么容易就被我指出错误,岂不是太荒谬了?是不是我理解错了?于是我就通过网络和书籍查阅了有关方面的资料。
书上的定义是:“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可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他把社会存在定义为一种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则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它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出自百度百科)。
这样一来,我觉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某些方面有一些不妥之处。
首先,有两个概念我们应该分清。
一种是自然存在,一种是社会存在。
它们的区别在于自然存在是先于、不依赖并决定和制约人们主观意识的存在,如山川、河流、海洋、星体、动植物、等等都属于自然存在的范畴。
而社会存在来源于自然存在,是自然界原本没有的,通过人的活动而产生出来的人类社会特有的事物和现象,如农田、房屋、汽车、公路、法律、政治、经济、斗争、战争、劳动、生产、生产力等等都是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 (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 暂、作用方式、反馈方式的不同。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存在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化,但是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非一定同 步进行,人类意识在思维层面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可以与现实的社会存在相对的分离, 因此社会意识有时候会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候也会超前的对未来的社会形式进行思考和规划。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三、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
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
——鲁迅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②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 生活环境
四、下雪了
秀才:大雪纷纷落地 官员:这是皇家瑞气 财主:下它三年何妨 乞丐:天要亡我啊
社会地位、阶级立场、所受的教育不同(社会存在不同)
当然还有一些不好的例子,比如几年前出现的“我爸是 李刚”的官二代事件,社会上出现了“拼爹”和“坑爹” 等流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可划分为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
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 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原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同时根据人脑部的
结构不同,对社会存在所反应出来的认识程度也是不同的,这是差别的一个原因;
最重要的是社会存在本省就是丰富多彩的,一个人的意识反应这个方面,另一个人的意识反应那个方面,正是多姿多彩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意识啊。
同一时代是个宏观的大背景
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个体的社会存在取决于他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知识水平的不同;他或得的信息资讯的不同
群体的社会存在可以分为不同的阶层社会存在
民族的社会存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社会存在。
以上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
弄清这些,让每个人都尊重文化、观念、思想的差异化和多样化,求同存异
帮助:社会万物的共同点,就只剩“存在”。
包括存在物和观念。
对于自然形成的,存
在的就是合理的,对于人为的,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
合理的存在会使人们产生更多的合理的意识,不合理的存在会使人们产生更多的不合理的意识。
关键是人为乱事。
对于同一存在,有的形而下学地认识,有的形而上学地认识,形成不同的意识。
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才会逐步达到“英雄所见略同”。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两个国家的宪法有什么不同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课程内容: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 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 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 习惯等。
B、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
时势所造英雄,是 个人的巧合,还是 历史的必然?
决 定
社会存在变化决定社会 意识变化
反 作 用
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 存在的发展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性质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 大地推动作用
社会意识
朴素的公有观念、平等观念、 原始宗教、道德观念
宗法等级观念和制度、天命论 等意识 等级制、终身制、世袭制、专 制独裁制观念 钱至上、享乐主义等 主义等意识
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占有制 自由平等博爱、个人主义、金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公有制 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集体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性质决定社会 意识性质 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 存在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章 总纲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第一条
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 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 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 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第六 款 权利。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感悟
——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考
我在看课本的时候,书上有一节提到,马克思在1859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由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
看完我就下意识觉得某方面有点矛盾,如果意识是被存在的物质所决定,那么现在的摩登时代是怎么出现的?不正是有了创新的思想才会建造起现在的摩登世界吗?于是我想如果这个原理这么容易就被我指出错误,岂不是太荒谬了?是不是我理解错了?于是我就通过网络和书籍查阅了有关方面的资料。
书上的定义是:“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可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他把社会存在定义为一种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则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它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出自百度百科)。
这样一来,我觉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某些方面有一些不妥之处。
首先,有两个概念我们应该分清。
一种是自然存在,一种是社会存在。
它们的区别在于自然存在是先于、不依赖并决定和制约人们主观意识的存在,如山川、河流、海洋、星体、动植物、等等都属于自然存在的范畴。
而社会存在来源于自然存在,是自然界原本没有的,通过人的活动而产生出来的人类社会特有的事物和现象,如农田、房屋、汽车、公路、法律、政治、经济、斗争、战争、劳动、生产、生产力等等都是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
这就与上面定义的社会存在是改造世界的生产方式相对应了。
而人的活动又是在人的反应机能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这两点不就论证了社会存在其实是在人类意识支配下活动的形态和产物吗?
哲学界基于世界本原的“物质存在决定精神意识”就推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不是有点仓促呢?如果说自然存在决定人类的反应机能意识,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自然存在是先于人类社会产生,它不依赖甚至反过来制约人类意识活动的。
但是人类的反应机能意识在进化的过程中一旦成立,它就能一定范围内对外界的事物进行决定的作用从而导致产生出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既然是生产方式,它就注定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是在人的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如果这样看的话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就应该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我想引用之前看过的一个例子:原始社会之所以产生,是由于我们的祖先生活的需要。
在衣不蔽体的情况下,人们认识到结成一定的群体,通过分工合作能够有效地抵御猛兽和外族的侵袭,有利于自己的生存时就结成了一定的群体组织。
我想这种群体组织就是最初的社会存在。
之后,我们的祖先为了在物质生活中方面能够过的舒适、安全和富足,产生了想吃熟食,想穿暖和的衣裳的思想,慢慢还想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权,于是就诞生了文明社会。
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无疑是先有思想再有物质,那么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
能够成立吗
我想至今为止之所以给这个命题一个巨大的光环是因为在那个特定时代这个结论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的事物,是马克思那个年代无法预料到的,相信如果他能活到这个时代,他可能会重新审视一下关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活着给它们重新下一个更为确切的定义。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想,如何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才是现在建设社会的一大重点。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希望没有冒犯哲学和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