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调查报
告
河北工程大学11—度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的调查报告
姓名:冯龙波
班级:09级工程管理
学院:经管学院
.1.27农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1月12日—— 1月22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县李村镇北许营村
调查对象: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县李村镇北许营村村委会及当地农民
调查目的: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再熟悉不过了,虽然一直远离家乡上学,可是无论经过家人、媒体还是网络我一直关注着农村的变化。近几年来,国家为了扶持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方面在流通环节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另一方面不但取消了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还实行了种粮补贴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对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民种粮积极性一直不高。究竟为什么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提高呢?为了了解真正原因,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在家乡进行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地基本概况、种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严重
该村虽不是重点扶贫村可是基础薄弱,生活水平低,很多人都纷纷出外打工,这使得劳动力大量流失。留在村里的人口大多为老、弱、病、残、幼等,劳动能力不强,受教育程度不高,运用科技知识能力欠缺,只有部分实在是离不开家的劳动力才留下来种地。
2、粮食产量低,品种单一
该村耕地面积少,属于小规模农业,而且纬度较高,属一年一熟区。这里没有先进的农业理念,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采用的是传统的不能再传统耕作方法,这些因素无疑对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这里的作物品种很单一主要是玉米,还有少量的土豆,没有什么经济作物。
二、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㈠、种粮收益低
试想一下农民辛辛苦苦的劳作一年,种粮的收入却不高,不够日常的开销,不够供孩子上大学一年的费用,不够盖房给孩子娶媳妇的费用,还不如出外打工经商挣的多,那么,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能高吗?造成农村种粮效益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种粮成本在不断增高;现今种粮需要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而这些农资价格攀升很快,导致种粮成本增高。还有该村从前大多数人家都有自家的牲畜,种地、收割都不用花钱,现在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牲畜减少,使用农用机械也增加了种粮的开销。二是粮食的价格相对较低。以玉米为例,一斤玉米的价格大约是七毛钱,一亩地好的话也就产600斤,一亩地的玉米收成就是420元。而近几年来商品涨价越来越快,远远超出了种植玉米带来的收益。在该村一户老两口,儿女均已成家,已没什么负担,家里有6亩地,年收入大约是2500元,这些钱又能买什么呢,也就是保证基本生活罢了。
㈡、“打工族”纷纷远走她乡,种粮主力军锐减
据农民自己测算:在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的每月收入至少2500元到3000元,就是在当地搞建筑、装修的一个月下来至少也是元到2500元,哪怕就是一个杂(小)工一个月下来收入最少也在1500元左右,而农民种一亩地的粮食剔除籽种、肥料、农药等必备的生产成本投入一年下来也就是四五百元,远远不及一个杂(小)工一个月的收入,况且
种粮琐事多、花得时间与精力大,仅靠种粮很难改进生活条件,而务工既单纯直接且收入又相当可观。如此悬殊的收入差距,致使广大农村青年毫不犹豫就选择外出创业,造成种粮的主体流失。
㈢、国家补贴政策存在缺陷
从1月1日起取消了农业税赋,还相继出台了农资综合直补、增加良种补贴、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而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政策并没有达到激励农民的目的。
该村粮资直补情况,一户三口的话,种地9亩,每亩地补贴30元,虽然补贴都及时发放到了农户的手里,但它面对农资价格的高速增长和粮价的低增长,很难发挥作用。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方式不尽合理,发放粮食直补资金、良种补贴资金未按实际种粮面积,而是按照农户农税改革的计税面积统计发放,导致未种粮食作物的耕地也得到了补助,造成了“粮补”、“良种补”均变为“地补”,形成了农户只要有耕地,种与不种均能领到补助款,这显然有背政策的初衷。在化肥、农药等必备农资方面,国家对其涉农生产企业进行了政策补贴,但由于经销环节过多,农民并未得到太多的实惠,化肥、农药价格居高不下,农业生产投入成本加大,这些现象的存在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㈣、农业技术水平低,缺乏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