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知识点归纳37页PPT

合集下载

赤壁之战- 课件

赤壁之战- 课件

赤壁之战收获与影响
联军胜利
联军成功击败曹操,扭转了战局,巩固了蜀汉与东吴的地位,为分割曹魏势力奠定了基础。
火攻战术
赤壁之战展示了火攻战术的力量,成为后世军事家借鉴和应用的典范。
文化影响
赤壁之战的故事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被广泛应用于文艺作品中。
赤壁之战后续
蜀汉衰落
赤壁之战后,蜀汉逐渐衰落,不久后被曹魏攻灭。
赤壁之战-ppt ppt课件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蜀汉 和东吴联军对抗曹魏的重要战役。
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由蜀汉和东吴联军联合抗击曹魏而发 生。这场战役以火攻战术为特点,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
赤壁之战背景
1 政治背景
三国时期,曹魏、蜀汉和东吴三足鼎立,各自争夺统一天下的机会。
东风吹袭
东吴联军利用东风,在战役前 夜放火烧曹操军船,造成巨大 损失,使曹操大军士气低落。
赤壁之战经过
1
火攻计策
刘备和孙权联军采用火攻计策,引诱曹操大军进入范围,再放飞火箭,曹操大军 船在火海中燃烧。
2
鹿角阵
赵云指挥蜀军采用鹿角阵,成功与曹操大军进行近身搏斗,迫使曹操展开新的战 术。
3
奇袭曹营
陆逊带领东吴水军奇袭曹操大营,曹操被迫退兵。联军趁机追击,取得了决定性 的胜利。
东吴发展
东吴在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其在江东地区的统治 地位,成为三国时期的重要势力。
结论与总结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经典战役,通过巧妙的计策和英勇的战斗取得 了胜利,不仅改变了时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地理背景
赤壁位于长江中游,自古就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位。

火烧赤壁ppt课件

火烧赤壁ppt课件
水战
三国时期,长江、汉水等河流是重要的军事通道 ,水战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战术。
伏击
伏击是通过埋伏的方式,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 达到击败敌人的目的。
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
曹操
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火烧赤壁时的 敌方统帅。
周瑜
东吴名将,火烧赤壁时的主要指挥官,以智谋著称。
诸葛亮
蜀汉名相,火烧赤壁时在吴军中担任谋士,提出了火攻的计策。
人性的复杂性
在火烧赤壁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得到了充分展现。例如, 曹操的奸诈、多疑和果断,刘备的仁慈、智慧和勇气,以及 孙权的英明、果断和野心。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在战争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智谋在战争中的作用
智谋的重要性
火烧赤壁中,智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精心策划和巧妙布局,周瑜成功地 利用火攻战术击败了强大的曹操水军。智谋不仅在战略层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而 且在战术层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争对历史的推动
火烧赤壁战争不仅决定了三国时期的格局,而且对之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这场战争,曹操的势力 受到了重创,孙权和刘备的力量得到了壮大,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同时,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 军事家和政治家,如周瑜、诸葛亮和孙权等,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5
对主要人物的影响
曹操
火烧赤壁使曹操遭受了重大挫折 ,失去了南下的机会,也加速了
曹操的衰老和死亡。
孙权
火烧赤壁巩固了孙权的统治地位, 使他在江东的威望得到了提升。
刘备
火烧赤壁使刘备趁机占领荆州,扩 大了地盘,为日后建立蜀汉奠定了 基础。
对后世的影响
战争史上的经典
火烧赤壁作为战争史上的经典案例, 被后人广泛研究和引用,对战争策略 和战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赤壁之战ppt课件

赤壁之战ppt课件

赤壁之战对三国时期历 史的影响
赤壁之战后的政治格局 和军事态势
04
战争的影响与意义
战争对各方的影响
01
02
03
曹操
赤壁之战后,曹操失去了 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 能性,开始逐渐失去主动 地位。
刘备
通过赤壁之战,刘备获得 了喘息的机会,逐渐壮大 起来,为建立蜀汉奠定了 基础。
孙权
赤壁之战中,孙权得以巩 固自身统治地位,为扩大 东吴疆域、实现其战略目 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曹操的家族背景和早 期经历
第一阶段:曹军进攻与孙刘联盟的抵抗
2. 孙刘联盟的形成 孙权、刘备的背景和势力范围
孙刘联盟的背景和目的
第一阶段:曹军进攻与孙刘联盟的抵抗
3. 曹军进攻和孙刘联盟的抵抗策略 曹军的战术和战略
孙刘联盟的抵抗策略和军事部署
第二阶段:曹军战船被烧毁与撤退
1. 曹军战船被烧毁的经过 曹军的战船储备和分布
刘备方
刘备的目的是利用赤壁之战来巩固 自己的地位,并寻求与孙权结盟的 机会。
孙权方
孙权的目的是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 ,同时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 围。
战争的地理环境
赤壁位置
赤壁位于长江南岸,是一个重要的渡 口,也是南北交通的要冲。
地理环境的影响
赤壁周围的河流和湖泊对战争起到了 关键作用,对作战策略和部队调动产 生了重要影响。
孙刘联军。
刘备的战术
刘备采用了侧翼突袭的战术,试 图通过快速移动和集中优势兵力
打击曹军前锋部队。
战术实施
在战争中,曹军的战术实施较为 顺利,但刘备的战术也起到了关 键作用,通过快速反击和火攻等
方式击败了曹军的前锋部队。
03
战争的经过

赤壁优秀ppt课件

赤壁优秀ppt课件
平机制
02
通过建立和平机制和国际法,规范国家间的行为,减少战争的
可能性。
提高人类文明素质
03
通过教育、文化交流等方式提高人类文明素质,使人们更加珍
视和平、尊重生命,减少战争的冲动。
05
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
关于赤壁的地理知识
总结词:地理位置 总结词:地形地貌 总结词:交通状况
赤壁优秀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赤壁之战的背景与历史 • 赤壁之战的经过 • 赤壁之战的影响 • 赤壁之战的反思与启示 • 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
01
赤壁之战的背景与历史
赤壁之战的背景
三国时期背景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 裂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大 势力争夺天下。赤壁之战发生在 这一时期,是决定天下归属的重
要战役之一。
曹操的扩张
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统一了北方 大部分地区,进而向南扩张,意 图统一中国。赤壁之战就是在这
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刘备与孙权的联盟
面对曹操的南下,刘备和孙权结 成联盟,共同抵抗曹操的侵略。 赤壁之战是这一联盟的首次重大
胜利。
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决定了天下归属
赤壁之战的结果决定了天下的归属,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赤壁之战背景
曹操南下攻打刘备,占领 荆州,进一步威胁东吴, 导致孙权和刘备决定在赤 壁与曹操决战。
战争的过程
曹军渡江
曹操派遣军队渡过长江, 与刘备、孙权的军队在赤 壁对峙。
火攻之计
周瑜采纳黄盖的建议,使 用火攻战术攻击曹操的战 船,大败曹军。
追击曹军
孙权和刘备的军队乘胜追 击,进一步削弱了曹操的 势力。
关于赤壁的文化知识
总结词:历史背景

《赤壁之战》PPT课件

《赤壁之战》PPT课件
复习生字词
巡哨 利刃 弓弦 一簇 倘若 聘用 姓韩 士卒 掌舵 决雌雄 波浪汹涌 天助我也 漫天彻地 程昱 鄱阳湖 帆幔 钧旨 绛红袍 拈弓搭箭 剜出 和甲堕江 三江水战 赤壁鏖兵
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赤壁 之战中,拥有精兵强将的曹操的 神态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把 这样的语句画下来。
交流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
分析人物形象
• 从这封书信可以看出周瑜是 怎样的一个人?
(深谋远虑)
环境描写
• “操在中军遥望隔江, 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 道金蛇,翻波戏浪。”
读了这句话,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 曹操的心情如何?
场面描写
•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 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 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 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 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 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场面描写
•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 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 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 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 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 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朗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
• “火攻”计策的成功实施主要有哪 些关键的步骤?
• 从“火攻”计策的制定与实施,你 对周瑜和黄盖有怎样的印象?
• (1)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 何足为怪?”
• (2)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 观望黄盖船到。
• (3)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 (4)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 • (5)曹省悟,便问:“谁去止之?” • (6)操叫苦连声。
曹操从“大喜、大笑”到 “省悟”再到“叫苦连声”。
PPT论坛:

赤壁之战课件.pptx

赤壁之战课件.pptx

黄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
这一天,东南风…… 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 ……,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
…… 黄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周瑜自 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他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 和粮草投降曹操。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了不得。
……
…… 黄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周瑜自 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他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 和粮草投降曹操。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了不得。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 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帆船,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 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儿已经来到江心,船头的大旗上分明写着一
周瑜手下有一员老将,叫黄盖。他对周瑜说:“曹军八 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 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把船连 在一起,如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
说火攻是个好主意是因为
,所以说火攻是个好主意。 。
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 是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
赤 壁 之 战①
赤 壁 之 战①
本文改写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 是 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成书于元末明 初,是由作家罗贯中 根据民间传说和说唱故事, 吸取《三国志》等历史资料,编写而成的。小 说反映了汉末的社会动乱和 魏、蜀、吴 三国形 成后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小说 用浅近的文言写成。情节曲折复杂,人物众多, 结构宏大。
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了,黄盖叫兵士们把二十船芦苇一齐 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 船队。

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ppt

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ppt

2024/10/9
3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先后为序来记载历史的史书称 为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 史书。
纪传体:以记人为中心来记载史实的史书称为 纪传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司马光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 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有名的历史巨著。此外,著有 《司马文正公集》。
2024/10/9
2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 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由司马光等花 了19年的时间编成。编书 的目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 失”。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 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
战船首尾相接的弱点,使黄盖前去诈降,大败曹军于乌林。
曹操率残部从华容逃回北方。孙刘联军取胜。
2024/10/9
10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课文分析
➢ 第1段,写东吴方面鲁肃分析当时的形势,为孙权献 策,并劝说刘备联吴抗曹——鲁肃献策
2024/10/9
1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 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初进士,宋 神宗时为翰林学士。他在政治上保守,极力反对王安石 变法,不成,一度离开朝廷。后退居洛阳15年,专力主 编《资治通鉴》。宋神宗去世后,哲宗继位,司马光被 召还朝,出任宰相。他大力的起用旧党,废除新法。当 政8个月而死。

《赤壁之战》ppt课件

《赤壁之战》ppt课件

2024/1/19
2024/1/19
作业:
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作战双方 胜负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 法。
2024/1/19
28
返回
辨通假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将军禽操
(禽——擒)
23..五 顷万 之兵,烟难炎卒张合天(炎—(—卒焰—)—猝(张)——涨)
4.雷鼓大震
刘琮(cóng )
枭(xiāo)雄
与操有隙 (xì) 恶(wù)其能
长(zhǎng)史 芟夷(shān yí)
强弩(qiáng nǔ ) 鲁缟(gǎo )
必蹶(jué)上将军 旌麾(jīng huī)
奄(yǎn)有
更(gēng)衣
番(pó)阳
刀斫(zhuó)
以实校(jiào)之 难卒(cù)合
9.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会战的婉曲说 法)
10.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投降)
11.权起更衣 (上厕所) 1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他实际上) 13.地方数千里 (土地方圆)
14.当横行天下 (纵横驰骋) 15.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妻子和儿女)
16.邂逅不如意 (一旦,万一) 17.初一交战 •(初,刚刚;一,开
5、乃: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是, 动词)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甚至、竟, 副词) 骑乃得过 (才 , 副词) 乃罢会 (于是, 连词)
6、于: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在 ,介词)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跟, 介词)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向, 介词)
知句式
六.特殊句式 :
1.刘备, 天下枭雄 2.我, 子瑜友也
2024/1/19
4
返回
史书体例

赤壁之战用学习.pptx

赤壁之战用学习.pptx
第12页/共40页
思考:刘备欲投吴巨,是不是他的真实 意图?鲁肃是怎样取得刘备信任的?
刘备的“投吴巨”之说纯系遁辞,他当时 唯一可依靠的力量只有孙权;鲁肃劝刘备 “自结于东”是为了对付当前的大敌曹操, 符合他的战略策略思想;鲁肃与诸葛亮 “共定交”,表现了他的诚意。
第13页/共40页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 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 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 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 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 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 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 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 “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 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 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 以令诸侯”统一了黄河流域。为了一统天下, 曹操南下击败刘表、刘备,占据了“荆、襄” 之地,又乘胜企图以80万大军渡过长江,夺取 江南东吴的地盘。面对强兵压境,孙权与刘备 联合起来,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决战。当时曹 军号称80万大军,东吴周瑜率军3万,双方兵 力对比悬殊。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 争以曹军大败而告终。“赤壁之战”以后,曹 操一段时间内无力南下,奠定了魏、吴、蜀 “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东吴怎么会以少 胜多,击败曹军的呢?这就是本文要讲述的故 事。
气词,表反问 太—大
第8页/共40页
刘备军 樊城
襄阳
当阳 长阪
新野 赤壁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