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北京 (2)
2012年全国各地文综(历史)高考卷及答案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
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19.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2012年高考真题——文综(新课标卷)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2011新课标全国卷(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
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
”“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先生直接民权。
”材料二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
……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异同。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8分)2.2011新课标全国卷(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
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
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
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8分)(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2012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含解析版)
2012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4分)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2.(4分)如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该都城是()A.唐长安B.宋开封C.元大都D.明北京3.(4分)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4.(4分)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5.(4分)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
其中句读错误的是()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⑦6.(4分)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7.(4分)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4分)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大纲版)(答案解析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大纲版)一、选择题1.(3分)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考点】ZA: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主要的书写材料﹣﹣简牍。
【解答】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
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故选: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秦汉时期主要的书写材料的了解。
2.(3分)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考点】2M: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V4:唐太宗的历史功绩.【分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商业经济和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考查唐太宗对工商业的政策。
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联系知识及分析、比较的能力。
【解答】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不能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要维持社会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
A,C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应排除。
题干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故D项不正确。
故选:B。
【点评】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3.(3分)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2012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纲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
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19.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2012年历史高考真题+解析卷:北京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 C.不敬祖宗D.不纳租税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A.唐长安 B.宋开封C.元大都D.明北京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
其中句读错误的是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A.①②⑥B.①③⑥ C.②④⑤D.③④⑦17.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
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材料结论A 罗马法规定,债券人无力还债时,例证有权将他卖为奴隶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B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3万增加到20万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D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
06-12年各省区历史高考真题专题汇编(母题)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
备战2013高考历史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2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2012高考试题】(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工商业者出身的人不可授官,朝贤君子可授官),题中材料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题中材料也没有体现AC两项。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
精编2012年历史高考试题全国及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文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常识。
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强化训练身带着刀和笔,以便强化训练时修改错误。
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答案】A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
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
【答案】B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A.元代文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士大夫对市民文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形式【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的发展规律。
每个时代文创作都有其独创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
元曲于民间通俗文,开始时文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者的承认和重视。
反映王国维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观念。
【答案】B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 项正确。
【高考试题】2012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大纲卷答案及解析
【高考试题】2012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大纲卷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
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答案】A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
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
【答案】B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创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
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反映王国维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观念。
【答案】B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1.(2分)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2.(2分)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3.(2分)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4.(2分)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5.(2分)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6.(2分)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2012年新课标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答案详细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选择题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解析:C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汉代监察制度的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监察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豪强地主的“田宅逾制”现象,即指占田数量和宅第规模超过应得标准的行为。
汉武帝采取的这些措施也就是要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反对其横行乡里。
故选C项。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解析:D 戏剧从元曲发展而来,B项可以排除;僧人只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者之一,并不是特指,故排除A;材料只叙及杭州一处,没有对比不能体现特色;宋代政府放宽对商业限制,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活跃,需要冲破传统束缚,故选择D项。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B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材料意思的解读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领域里所出现的农业和工商业从业人员比例的变化根源问题是当时工商业的发展所致。
故选B项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2012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全国卷)解析版
County serves nearly 30 cars for private purposes, only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cars for private purposes or中华资源库:leaders driving a vehicle accident caused by road accidents, 1, 1 people killed and direct economic losses amounting to more than 100,000 yuan. Third,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of the bus. Surveys show that, the operating costs of taxis for the 8200/... Is a fundamental priority of the reform, 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must be solved in the reform process. Clearly, the post consumption averages three years before as a base and fine-tuned on the basis of this single practices must be improved. Improvements to adhere to three principles: first, under the existing policy provisions approved for public servants ' duty consumption standards, calibration, is not contrary to policy.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local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people's sustainability, public servants ' duty consumption standards approved, both financial reach, and people passing through. Third,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al needs of civil servants responsible for authorized public servants ' duty consumption standards, both high and low positions, but also the nature of the work and the workload. In reform of method Shang, approved civil servants positions consumption standard to "big unified, and small dispersed" suitable, that most positions consumption project should according to policy provides proposed unified standard, consider to ranks, and units and the work task of differences sex, unified of standard should has elastic of and dynamic of, makes regions, and units in implementation unified standard Shi has must of flexible disposal right; but since set of standard must after financial, and audit, sector audit approved Hou to implementation. (C) reform package. Public servants ' duty consumption elasticity of consumption to limit consumption, turning mess into kitchen after dinner, follow the civil servant with a how to use personal title subsidies, or how to manage a personal duty consumption use of subsidies. Therefore, we must establish and perfect with public servants ' duty consumption monetization reform support of the series of governance systems such as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of responsibility, system, low fault investigation system, the report said. While other measures to keep up.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organs, financial, auditing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public servants ' duty consumption monetization reform progress,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 of public servants ' duty consumption monetization system, measures to develop and monit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spection, not consumption as required, even shifting consumer behavior to stop, serious cases to deal with. Three ideas, public servants ' duty consumption monetization reform of politics, the economy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public servants ' duty consumption as somewhere between a reform also demonstrated its importance and urgency. First of all, civil servants especially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ers and public servants ' duty consumption there are big drawbacks. NPC deputies and CPPCCmembers and the broad masses are concerned about. Secondly, the中华资源库: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 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
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13.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该都城是()A.唐长安B.宋开封C.元大都D.明北京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恵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
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⑦17.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
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0.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21.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
2012年高考文综大纲卷历史含答案(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2.秦汉时期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答案】A【解析】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
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文化史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 项。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唐太宗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答案】B【解析】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创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
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反映王国维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观念。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答案】D【解析】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
2012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含解析版)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北京卷)历史一、选择题1.(4分)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2.(4分)如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该都城是()A.唐长安B.宋开封C.元大都D.明北京3.(4分)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4.(4分)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5.(4分)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
其中句读错误的是()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⑦6.(4分)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7.(4分)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4分)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
2012年高考试题解析历史专题02近代中国维权斗争和民主革命(学生版)
(学生版)(答案和解析见教师版)一.近代中国维权斗争(一)选择题(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19)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
上述场景出现在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D.大跃进时期【考点定位】: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中国维权斗争)、求民主的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选修三·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
(2012高考文综重庆卷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
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一必修·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新课标)必修一·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国维权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6)法国学者马扎里海说,“汉人于1661年从那里驱逐了荷兰人,1885年驱逐了法国人,1874年和1944年驱逐了日本人“。
”那里“是指我国的A.山东B.辽宁C.台湾D.广西【考点定位】:必修一·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国维权斗争)·中法战争、抗日战争。
(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7)漫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漫画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A.《呜呼鲁民呜呼圣地》B.《蜿蜒南下》C.《国破山河在》D.《支持的住吗》【考点定位】: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中国维权斗争)求民主的斗争·瓜分狂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012 年高考北京文综(历史部分)试题评析
2012年高考北京文综(历史部分)试题评析北京五中张道林一、选择题注重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方法的考查今年北京卷选择题的显著特点,是突出了对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方法的考查,如第16题: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
其中句读错误的是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⑦材料首先说明,“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
”①③错,错在割裂了“本末”和“体用”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接着列举何谓“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
”最后指出,“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⑥错,批判洋务运动只学西方之“用”而“遗其体”是不可取的做法。
阅读历史材料,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但有些高考题目,单纯考查文言文,脱离了历史学科特点,以至于很多历史教师发出感叹,历史课要变成语文课了。
这道选择题,别开生面,从“句读”的角度,考查考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尤为称道的是,突出了历史学科的特色,通过“句读”,考查考生对近代史中“本末”和“体用”的理解,显示出对教学重点的准确把握和选取史料史料的娴熟,以及巧妙的把二者结合起来命题思路。
我们希望,具有引领教学风向标作用的高考命题,应当从中得到启示,怎样把历史概念和阅读理解相关材料有机结合起来,怎样区分一般的文言文阅读和历史材料阅读的不同要求.再如第20题.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这道题整体上考查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解题思路如下:1、划出关键词句2、分析关键词句和材料的关系A.材料只能说明债主的经济地位而非政治地位;B. 1801—1844年,是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初”表述外延窄了;C. “雇佣工人占61.4%”少了,不能说明“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D.“占全国总产量的98%”,接近100%,足以表明“居于垄断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北京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古代商业,考查学生对商人地位的认识。
在古代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一切不得农业发展的因素都被统治阶级排斥,而商人仅靠商品流通增加财富,商业活动与农业争夺劳动力,所以受到压制。
答案:A。
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该都城是A.唐长安 B.宋开封C.元大都D.明北京解析:本题增长点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图片中的机构有御史台、中书省、枢密院等,这三个机构同时具备的只有元大都,而唐三省六部、宋两府三司、明内阁在图中都未能反映出来,可以排除。
答案:C。
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解析:本题以“同一世纪”这一时间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外若干文化成就的掌握,涉及的考点较多,考的内容也很细。
但由B、C、D三项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生活的年代差距较大,容易排除。
答案:A。
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解析:本题考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国家已经取得“最惠国待遇”,没有必要通过战争获得更多权益,A项错;修约与题干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和言论相符,B项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D 项中总理衙门设立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答案:B。
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
其中句读错误的是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A.①②⑥B.①③⑥ C.②④⑤D.③④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能力。
从材料内容看考点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具体内容是“中体西用”思想。
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分析,其中的①、③、⑥三处断句,使语意失去了完整性,是错误的。
答案:B。
17.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的“预备立宪”。
解题关键作为清朝的重臣端方提出的“新希望”的含义是什么?这个“新希望”的提出是为了“消灭革命党人”的,可见A、B两项与此无关,从史实上看“南北和谈”是南方的军政府与北方的袁世凯势力之间的谈判,与清政府没有实质的关系,也不会引起清朝重臣的兴趣,而且和谈是一种妥协,不会产生消灭“革命党”的成果,因而也就不会被端方当成“新希望”。
答案:C。
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解析:本题考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国共十年对峙。
学生做题时只要注意1933年这一时间就可以作出正确判断了,八一节确定的这个时间的军队只有红军。
答案:B。
19.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
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一外交成就。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非洲各国的关系中中非关系快速了展是亚非会议之后的事情,是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没有发起不结盟运动以,上合组织成员国主要是中俄及中亚地区国家,所以只有A项正确。
答案:A。
概念的错误,不是所有的债主都是高利贷者;B项以一个城市人口增加论证整个英国的城市化,证据单薄,历史研究中讲究孤证不立,事实上这一时间是英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城市化处于起步阶段性;C 项在逻辑上的错误与B 项相同,事实上这时俄国农奴制度仍占主导地位。
D 项中两个联盟钢铁产量占全国问题的98%,结合时间可以判断其结论是正确的。
答案:D 。
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
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A .筹集税款B .干预立法C .招募军队D .任命大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根据“光荣革命”后的《权利法案》,税收权、立法权和招募军队权都属于议会,而首相及其提名的内阁大臣须由国王任命。
答案:D 。
22.巴黎著名的协和广场曾几度更名,见证了法国革命的曲折历史。
1793年时它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改名为“协和广场”,1826年又改名为“路易十六广场”,1830年最终定名为“协和广场”。
将这些名称与下列历史时期相对应,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②七月王朝时期 ③雅各宾派专政时期 ④督政府时期A .①③②④B .③①④②C .③④①②D .④③①②解析:从命题技术看本题回到知识立意的状态,本题考点较多,涉及法国民主制度确立过程中的一系列事件。
学生要牢记相关的知识,把各年代记发生的事件与时期关联起来,可以看出1793年对应③,1795年对应④,1826年对应①,1830年对应②。
答案:C 。
23.图7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部分地区示意图。
下列各项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A .普法战争爆发B .第二国际建立C .两德统一完成D .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几个主要国家分别是俄国、德国、奥匈帝国、法国英国等。
据此分析,A 项与图中的德国不对应,当时统一的德国还没有出现;C 、D 两项中事件发生时奥匈帝国已经不存在了。
答案:B 。
37.(3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材料三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
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20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较轻。
此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功能。
到20世纪20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
其间,南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公共设施。
材料四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图7图11 南通地理位置示意图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
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
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水与人类文明进步”关键词表(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4分)(2)阅读材料三和图11,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
(8分)(3)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
(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4)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10分)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延续了北京市命题的一贯风格,以话题的形式展开,对相关历史问题进行考查,今年的话题是“水与人类文明进步”。
第(1)问学生要从材料中概括出两个学派的主要思想,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大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2)问根据图文材料并结合相关的知识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经济思想、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南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3)问以治理河流责任归属切入,考查美国三权分立原则这一主干知识。
在回答问题时学生一方面要对材料内容进行阶段性分析,之后以“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不同阶段的信息分别进行解读并进行总结。
第(4)问是最能体现北京命题风格的信息归类题,学生只要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分类并阐释就可以了。
按照前例此类题目涉及一个主题、关键词、补充新资料(关键词)、阐释等内容。
答案:(1)材料一体现出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材料二体现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分封制。
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促成了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
(2)南海依托江海,毗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经济发展。
张謇的事业救国思想和实践活动,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使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相对完善,有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3)材料表明,最初由于美国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导致总统两次否决国会提出的议案。
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对宪法相关条例的解释,解决了联邦政府可以治理河流的法律问题,但是仍然没有理顺联邦和地方在治理河流方面的权力关系,所以国会仍陷于长期争论。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客观上要求联邦政府更多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这一切为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创造了条件。
以上内容表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
权力制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
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