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1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新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1.2实验课题:研究杠杆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器材和药品:铁架台杠杆尺钩码实验设想: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过程:1.认识器材。

2.组装设置。

3.变换支点位置进行试验。

现象观察:省力的情况有一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

实验结论: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省力。

反之费力。

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和支点到阻力点相等,不省力也不费力。

1.3实验课题:天平的使用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和药品:天平砝码实验设想:天平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实验过程:1.认识天平的组成部分。

2.学习用天平称量。

现象观察:1.天平由底座、托盘架、托盘、标称、平衡螺母、分度盘、游码组成。

2.称物体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实验结论:天平可以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

1.4实验课题:研究轮轴作用实验目标:认识轮轴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实验器材和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实验设想:定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1.组装一个轮轴。

2.在轮上用力,轴上挂重物。

在轴上用力,轮上挂重物。

现象观察:在轴上挂重物测力计读数小,反之则大。

实验结论:轮上用力省力,轴上费力。

1.5实验课题: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实验目标:知道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实验器材和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测力计实验设想: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实验过程:1.组装定滑轮。

在滑轮上挂物体。

在另一端用测力计提起重物,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2.组装动滑轮。

在滑轮上挂物体。

在另一端用测力计提起重物,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3.把两次的读数进行对比。

现象观察:用定滑轮提起重物的读数大。

用动滑轮提起重物的读数小。

实验结论: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案.doc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案.doc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由于原因限制,有一部分学生探究活动很难开展,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多数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要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 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

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

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 、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 、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 桥梁” ,体验科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 、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 、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024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命的奇迹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进化2. 健康生活健康饮食个人卫生3. 物质的奥秘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宇宙的探索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进化过程,培养他们对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的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 教学重点: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进化图谱健康饮食宣传册物质性质实验器材地球仪、天文望远镜2. 学具:生物观察记录表健康饮食计划表实验报告册天文观察记录表五、教学过程1. 生命的奇迹实践情景引入:参观动植物园,观察不同生物的特点。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

随堂练习:填写生物观察记录表。

2. 健康生活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例题讲解:讲解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的知识。

随堂练习:制定个人健康饮食计划。

3. 物质的奥秘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

例题讲解:讲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随堂练习:进行物质性质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4. 地球与宇宙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星空,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例题讲解:讲解地球与宇宙的知识。

随堂练习:使用地球仪和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奇迹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进化2. 健康生活健康饮食个人卫生3. 物质的奥秘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宇宙的探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命的奇迹:生物观察报告健康生活:个人健康饮食计划物质的奥秘:物质性质实验报告地球与宇宙:天文观察记录2. 答案:健康生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定个人健康饮食计划。

物质的奥秘:学生完成实验后,填写物质性质实验报告。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教科版⼩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单元第⼀单元⼯具和机械第1课《使⽤⼯具》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使⽤⼯具》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单元第⼀课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研究⼀些简单的机械和⼯具,让学⽣认识⽣活中运⽤的⼀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开展⽐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课,重在引领学⽣认识了解⽣活中的常⽤⼯具、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引导学⽣联系⽣活实际,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具进⾏多⾓度的评价,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分为两部分。

第⼀部分,我们使⽤过的⼯具;第⼆部分,选⽤什么⼯具好。

这两部分内容由浅⼊深,层层递进。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通过⼏年的科学学习,⼤多数学⽣对科学课产⽣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他们对周围世界产⽣了强烈的好奇⼼和探究欲望,乐于动⼿,善于操作。

但是,学⽣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宝贵的课堂时间。

学⽣发⾔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让学⽣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提升科学素养。

【教学⽬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被⼈们习惯地称为⼯具。

过程与⽅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事情,恰当地选⽤⼯具和机械可以提⾼我们的⼯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不同⼯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常⽤⼯具,剪⼑、螺丝⼑、开瓶器、⽺⾓锤、⼩⼑、镊⼦、⽼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螺丝钉的⽊板⼀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

1、创设情境同学们,很⾼兴和⼤家⼀起进⾏本节课的学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岩石与土壤岩石的认识与分类土壤的形成与特点2. 地球上的水水的分布与循环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3. 天气与气候天气现象的认识气候类型及其特点4. 生物与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岩石、土壤、水、天气、气候、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岩石与土壤的分类、水循环过程、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2. 教学重点:岩石、土壤、水、天气、气候、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岩石标本、土壤样本、地球仪、气象图、生物图片等。

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测量工具、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观察校园内的岩石、土壤,了解当地的水资源,讨论天气变化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1)岩石与土壤:介绍岩石的分类、特点,土壤的形成过程。

(2)地球上的水:讲解水的分布、循环过程,水资源的重要性。

(3)天气与气候:阐述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介绍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4)生物与环境: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析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岩石与土壤:分类、特点、形成过程2. 地球上的水:分布、循环、保护与利用3. 天气与气候:区别、类型、特点4. 生物与环境:生物多样性、环境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岩石类型,并描述其特点。

(2)简述水循环的过程,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3)举例说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描述当地的主要气候类型。

(4)谈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全册完整教案及反思(更新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全册完整教案及反思(更新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教学设计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难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第一章:人体的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基本知识。

3. 学会用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人体运动。

教学内容:1. 人体的运动系统2.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3. 人体的运动原理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的运动视频,引发学生对人体的运动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人体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讲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3. 实践:学生进行简单的运动实验,观察和分析人体的运动原理。

第二章:声音的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学会用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声音现象。

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2. 声音的传播3. 声音的三个特性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声音现象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声音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讲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3. 实践:学生进行简单的声音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现象。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特点和位置。

2. 掌握太阳、月球和行星的基本知识。

3. 学会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地球与宇宙现象。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特点和位置2. 太阳、月球和行星的基本知识3. 地球与宇宙的研究方法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与宇宙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地球与宇宙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地球的特点和位置,讲解太阳、月球和行星的基本知识。

3. 实践:学生进行简单的地球与宇宙观察和研究实验,掌握研究方法。

第四章:光与色彩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

2. 掌握光的折射和色散原理。

3. 学会用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光与色彩现象。

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和反射2. 光的折射和色散原理3. 光与色彩的研究方法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光与色彩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光与色彩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光的传播和反射,讲解光的折射和色散原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使用工具》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工具,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效果,形成良好的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具准备:科学活动记录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图钉铁钉、木螺丝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这些事情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1、做作业时削铅笔怎么办?(用小刀或铅笔刀)2、做饭时把菜截断怎么办?(用菜刀)3、把纸剪成纸花怎么办(用剪刀)……象上面所用的小刀或铅笔刀、菜刀、剪刀……这些物品叫做工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使用工具(板书课题)二、探究新课(一)认识工具1、我们用过什么工具?看书P2页在书中寻找出现的工具,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第二页的表格内。

2、抽学生汇报工具名称和作用: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锤子:可以定钉子、拔钉子等改刀旋转木螺钉剪刀可以纸等裁剪物品钳子:可以剪断电线等物品小刀:可以裁断纸等物品开瓶器:打开啤酒瓶等物品……3、教师小结: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比较熟悉,能结合到现实生活来完成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二)、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一颗铁钉子和一颗木螺钉,你用什么工具可以把铁钉子和木螺钉定人木料中?(学生小组演示,教师在旁边指导)2、小结:①选择锤子把铁钉子定人木料中②选择木螺刀把木螺钉璇入木料中③也可以用锤子把木螺钉定人木料中,但是没有木螺刀方便。

思考:如果要把上面的钉子从木板中取出来,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三、完成教材3页三项任务应该选择的工具1、请大家观察3页下面第一幅图,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2. 动物与生态动物的生存智慧生态系统与食物链3. 植物的力量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形成与构造宇宙探索与航天科技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帮助学生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生存智慧,认识到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态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生态系统与食物链、地球的形成与构造。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动植物的生存智慧、宇宙探索与航天科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学期学习内容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实物模型、实验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列出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

2. 板书布局:左侧列出章节,右侧详细列出每个下的具体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简述生命的起源过程。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动物的生存智慧:分析一个动物适应环境的具体例子。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地球的形成与构造: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

宇宙探索与航天科技:简述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2. 答案: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生命的起源经历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的过程。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种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一、第一章教案:物质与材料1. 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2. 教学内容(1)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2)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2)新课:讲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二、第二章教案:简单机械1. 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2. 教学内容(1)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

(2)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

(2)新课:讲解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介绍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第三章教案:能量与生活1. 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2. 教学内容(1)能量的定义和分类。

(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定义和分类。

(2)新课:讲解能量的定义和分类,介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四、第四章教案:生物与生活1. 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掌握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2. 教学内容(1)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新课:讲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介绍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第一节植物生长的条件,第二节植物的繁殖方式;2. 第二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一节简单机械的原理,第二节太阳能的利用;3.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第一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第二节星座与星空;4. 第四章《环境与保护》:第一节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掌握植物的主要繁殖方式;2. 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认识简单机械和太阳能的利用;3. 认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了解星座与星空;4. 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提高环保意识;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条件与繁殖方式,环境污染与防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观察箱、简单机械模型、太阳能电池板、地球仪、星空图等;2. 学具:放大镜、种子、花盆、剪刀、尺子、纸杯、手电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引入新课,如观察植物生长、制作简单机械等;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教具和学具进行演示;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4.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堂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突出教学重点,简洁明了;2. 板书内容:包括新课知识点、典型例题、解题步骤等;3. 板书布局:合理规划板书空间,体现教学逻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条件和繁殖方式;(2)举例说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3)绘制地球自转与公转示意图,标注重要星体;(4)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提出防治措施。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自然界的水1.1 水的组成和性质1.2 水的循环1.3 水资源与保护2. 第二章:太阳能2.1 太阳能的特点与应用2.2 太阳能的转换与储存2.3 节约能源,倡导绿色生活3.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3.1 生物的遗传现象3.2 生物的变异现象3.3 遗传与变异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水的组成、性质、循环等基本知识,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2. 使学生了解太阳能的特点、应用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节约能源的观念。

3. 让学生认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太阳能转换与储存的原理;生物遗传与变异现象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水资源保护的意义与方法;节约能源的实际应用;遗传与变异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的循环模型;太阳能电池板;遗传与变异实验材料。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课堂练习本;相关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水污染现象、太阳能设备、遗传变异实例,引发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典型题目为例,详细讲解水的循环、太阳能转换、遗传变异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重点、难点。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要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知识点;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2. 板书形式:采用图文并茂、表格等形式,清晰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水的循环过程图示;太阳能应用案例收集;遗传与变异现象观察记录。

2. 答案:水的循环过程图示:按照教材内容绘制;太阳能应用案例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列举实例;遗传与变异现象观察记录:根据实验结果,完成观察记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植物植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植物的生命周期与繁殖方式2. 动物世界动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3. 地球宇宙与空间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宇宙的奥秘与探索4.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掌握植物生命周期及繁殖方式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理解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掌握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知识,了解宇宙的奥秘与探索理解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 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与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分类与生命周期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地球宇宙知识物质性质与变化2. 教学重点:植物与动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地球宇宙的基础知识物质性质与变化的理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地球仪、天体模型等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实验器材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讨论植物的多样性观察身边的动物,探讨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观察夜空,引发对地球宇宙的思考进行简单的物质实验,激发学生对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兴趣2. 例题讲解:以具体的实例,讲解植物的分类、生命周期与繁殖方式以动物为例,解释动物的分类、行为与适应环境结合地球仪、天体模型,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宇宙的奥秘通过实验,解释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植物分类、动物观察、地球宇宙知识问答等练习开展物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2. 动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3. 地球宇宙与空间4.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植物的分类与生命周期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地球自转与公转物质性质与变化2. 答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题目,编写详细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2. 拓展延伸:开展植物种植、动物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博物馆等地,拓宽知识视野推荐相关的科普读物、视频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4.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5. 随堂练习的设计6.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编写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教学难点:针对植物分类与生命周期、动物行为与适应环境、地球宇宙知识、物质性质与变化等难点,教师应深入剖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主要涉及第一章“物质与材料”中的第1节“物质的状态变化”。

具体内容包括: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点,物质的状态变化现象以及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质状态变化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

难点: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如水、冰、蜡烛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质,思考它们分别处于什么状态,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讲解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物质状态变化的实验,如冰熔化、水沸腾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分析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5.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状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导致路面湿滑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状态变化:固态→ 液态→ 气态;液态→ 固态→ 气态;气态→ 液态→ 固态吸热和放热现象: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七、作业设计1. 描述物质的三种状态,并举例说明。

答案:固态:如冰、石头;液态:如水、牛奶;气态:如氧气、二氧化碳。

2. 列出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固态→ 液态→ 气态;液态→ 固态→ 气态;气态→ 液态→ 固态。

原因: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3. 举例说明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答案:吸热现象:冰雪融化、水沸腾;放热现象:冰雪融化、水结冰。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1.1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1.2 力与运动1.3 简单电路2. 第二章生物的奥秘2.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2.2 动物的生存与适应2.3 人体的重要器官3.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3.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3.2 地球的构造与现象3.3 宇宙的探索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简单电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等概念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探究方法的培养,科学知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感和逻辑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有哪些?举例说明。

描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

简述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 答案: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斜面等。

例如,开瓶器、剪刀、自行车等都是利用简单机械原理。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人体的主要器官有心脏、肝脏、肺、胃等。

心脏负责输送血液,肝脏具有解毒、储存营养物质等功能,肺负责呼吸作用,胃负责消化食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1. 章节一:生活与能源详细内容:了解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探讨能源与生活的关系。

2. 章节二:力与运动详细内容:学习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3. 章节三:电与磁详细内容:认识电和磁现象,探究电和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4. 章节四:地球与宇宙详细内容:了解地球的结构,认识宇宙及天体。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能源、力、电和磁、地球与宇宙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电路的连接方法、地球与宇宙的认识。

2. 教学重点:能源的分类与利用、力的作用原理、电和磁的应用、地球的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习手册、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各章节的学习主题。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重点、难点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原理。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生活与能源:讨论生活中如何节约能源,设计节能方案。

(2)力与运动:探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的变化。

(3)电与磁:动手制作简单电路,了解电路的连接方法。

(4)地球与宇宙: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结构和宇宙的组成。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关键词、重要概念、原理公式。

2. 板书布局:左侧为主题内容,右侧为相关实例和拓展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能源利用方式,谈谈如何节约能源。

(2)解释力的作用原理,举例说明。

(3)画出简单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连接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观念和探究精神。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6.提高学生的科学识别和科学解释能力。

7.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科学创造和发现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全册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力、实验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本教案根据《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按照章节顺序制定。

第一章:观察天空1.学习天象的观察方法。

2.了解日、月、星的运动轨迹。

3.观察云的形态和变化。

第二章:观察地球的变化1.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学习了解地球的四季变化。

3.观察地壳的变化和地震现象。

第三章:水的存在与变化1.了解水的存在形态和变化。

2.学习水的凝固、融化、汽化和沸腾。

3.了解水的循环和重要性。

第四章:生物和环境1.学习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探索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了解生物与环境的互相依赖关系。

第五章:光和能量1.学习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

2.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3.了解光的组成和分解。

第六章:声音和能量1.学习声音的传播和振动规律。

2.了解声音的幅度和频率。

3.探索声音的变化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们合作参与实验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探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们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3.问答互动:提问、回答和讨论是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深入讨论。

五、教学资源1.《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

2.彩色示意图和实物模型:用于辅助学生理解和观察。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与反思《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教学反思】:课堂活动:分两大活动阵地进行探究。

其一,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在这活动中我安排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曾经使用过的工具,以调查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然后是统计自己组的同学功用过多少种工具。

课堂氛围很好!学生统计的工具不少,应该说我们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使用工具的经验的。

例举的工具很多,比如:剪刀、菜刀、老虎钳、锤子、镊子、螺丝刀等等,但有同学统计出了:铅笔、文具盒、电饭锅、杯子等等一系列的生活用品。

其二,选用什么工具好。

在这一活动中,安排学生分组动手试一试用什么哪些工具能把钉在木版里的铁钉、图钉和螺丝钉起出来,并做比较:哪种工具用着更省力且方便。

目的为了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认识到:不同工具有不同用途,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

最后对教科书上的几项工作进行探讨,选择使用滑轮、斜面、杠杆,让学生对工具和机械进行再一次的观察,最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简单机械。

整堂课下来学生兴趣高涨,热热闹闹的,可到最后总结以上活动,引出“机械”时,学生还是犯迷糊。

关于机械的定义,书上的定义给我模棱两可的感觉,书上是这样阐述的: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我们都知道这个“省力”是针对力学上的,但是很多孩子对省力的外延无限地扩大化;还有对其另一个中心词“方便”,孩子对其也非常模糊;据我了解,原五上教材对“省力”也没有明确地定义,现在突然提出,孩子自然而然对其的定义会扩大化,于是他们自然会想到“电饭锅”、“铅笔”。

课后想来:假如用力学去解释那肯定能精确,但小学阶段并不要求深入探究力学原理。

小学科学概念的广而浅,有时候真为难到科学教师!《杠杆的科学》【教学内容分析】《杠杆的科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课时。

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是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中的一部分。

它分为两部分:1、认识杠杆;2、研究杠杆的秘密。

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认识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材的安排正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教科书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杠杆的工作规律,而是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展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

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使用工具》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

本课教材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

书中示意图对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很较直观,很清晰。

两个活动安排有梯度。

一是认识杠杆,先由撬棍引入杠杆的概念,然后分析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工作时发挥作用的位置,并标出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而后利用书中的图,对于身边的常用工具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认识能力。

二是研究杠杆的秘密,在有了以上的基础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

学生通过实验,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杠杆工作的规律也就水到渠成。

【设计思想】《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

因此,小学科学课堂应以探究为基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活力,引导他们理解、认识、探索、发现,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本课的教学设计由生活入手,巧设疑问,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接着由学生的发言自然地引出撬棍和杠杆的概念,通过观察、寻找杠杆的三要素,从而初步认识了杠杆,通过辨别变形杠杆和寻找生活中的杠杆,加深对杠杆的认识。

然后通过认识杠杆尺、调试杠杆尺、分组实验、统计数据、分析数据等系列活动,得出杠杆省力与费力的规律。

最后通过“长短不同的两根杠杆撬石头”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杠杆省力与费力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科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目标】1、从知识与技能:(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3)利用杠杆解决身边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具准备】给每组学生准备:杠杆尺、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给全班学生准备:撬棍撬石头的图片、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给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小结与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做到科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从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生活是科学教学取之不竭的资源库,也是一本学生具有亲身经历的活生生的教科书。

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由生活中常见问题“如果碰到大石头挡在路中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移开吗”入手,巧设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再从学生的讨论发言中顺势引出杠杆的科学概念;在认识了杠杆的三要素之后,让学生认识生活用具中的变形杠杆,出示部分生活工具让学生辨别是否属于杠杆,再到生活中找杠杆;在认识了杠杆的省力与费力的原理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资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

二是重视在实验中学科学。

杠杆现象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屡见不鲜的,但孩子很少对其中进行过理性分析。

有些孩子可能在生活对杠杆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这种理解并不清晰,他们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经验而不是科学知识。

本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具准备】:长竹筷、棉线、纸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油漆桶、剥线钳、核桃夹、长夹、小撬棍。

【教学过程】:一、趣味引入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隔着讲台的文具袋;长夹子、小撬棍、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长夹子取隔着讲台的文具袋。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4、请同学们在书上长方形方框内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

(重点分析长夹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

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长夹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

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