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摘要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要点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要点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知识要点一、记叙文的“六要素”和小说“三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小说的三要素则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二、记叙文的线索和作用。
记叙文的线索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
线索的分类包括人线、事线、地线、时线、物线和情线。
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并推动情节发展。
寻找线索的方法包括查看文章标题、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三、记叙的顺序和作用。
记叙文的顺序包括顺叙、倒叙和插叙。
XXX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最的片段提前叙述,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使情节波澜起伏,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原先的叙述,插入一部分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使情节更完整,可以丰富、衬托人物形象,突出中心,内容更充实。
四、记叙的人称及其作用。
记叙文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和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
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不受任何限制,用“他”或“他们”(直接姓名xxx),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起来比较自由开阔。
第二人称以“你或你们”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有亲切感,便于抒发强烈的情感。
五、记叙文主旨的归纳。
记叙文的主旨是蕴涵在所记叙的人、事之中的,所以准确归纳记叙文中心意思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主旨的归纳的具体方法是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抓住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
文章主要讲述了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描写分类及作用。
202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评析解读及复习备考策略
202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评析解读及复习备考策略摘要: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察,已逐步由以往的考察技巧向“因文命题”、“指导教学”方向转化,使得以往的注重题型归纳、强化模板思路及单篇小说解析式阅读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在文学类文本教学及高考复习备考中,教师应充分理解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三者之间的理念内涵关系,以任务群为抓手,以培养文本阅读的鉴赏者、创作者为目标,不断改进并完善自己的教学及备考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变化,教学策略近年来,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丢分率提升及备考低效率化现象逐年凸显,刷题、多轮复习、题型归纳等常规复习手段的有效性迎来最大质疑,教与学双方陷入困境。
笔者借助问卷调查、访谈、试卷分析直面学生学习及备考的困境,以听评课、观摩为调研手段,归纳反思现行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及教材中任务群的落实与教学现状,寻找小说类文本阅读的突破口。
本文从近年来高考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题型变化情况、大单元背景下小说类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及小说类高考备考策略三方面进行阐述及探索,请方家斧正。
一、从“能力考察”向“教学指导”转化的设题变化1.小说考察不离“立德树人”从2023年全国高考卷文学类文本的试题进行梳理来看,文本主题紧扣“立德树人”的内核:皆节选国内优秀文学作品,而有意识的摒弃了国外的作品,有文化自信和阅读指引回归的倾向和需求;截取人物的生活片段,捕捉人物形象特征及人性的光辉;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时代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聚焦民生热点,弘扬真善美,探索人文关怀;注重文章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体现高考的育人功能。
例如2023新高考语文1卷陈村的《给儿子》以情真意切的语言呼喊孩子走向乡村、走向生活,感受乡村的风俗美、纯情美、感受历史、感受成长;2023全国甲卷《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感受机械的创造的力量及工人的能力;2023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农民对土地的坚守与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文学类文本赏析小说的诗意《百合花》《哦,香雪》《荷花淀》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小说的诗意材料一: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
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
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
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
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
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
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
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
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
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
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材料二: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
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
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
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
她丛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
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节选自铁凝《哦,香雪》)材料三: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文学类文本阅读》优秀教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解读】1.主要考查散文或小说的阅读,而以中国现代散文为重点。
都用主观性试题。
4题2021其中有一道探究性试题。
2.考查的能力点有: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力;鉴赏作品的形象、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所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在感悟体验文本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阅读前指导】1.学会以文解文。
问题从文章中产生,答案也一定隐藏文中。
解题时要时刻记住从文章本身去思考,去搜索答案。
切不可先入为主,主观臆断。
2.尽量从原文中抽取词句组织答案。
即使有一些题明确要求用自己话回答,也是对文段中有关词句的组合或转化。
3.重视文段阅读。
文章总是要围绕一个中心,分为几层意思,一层一层表述。
一个文段也是这样,它相对独立完整,许多考题就是针对文段设置的。
要能够抓住文段中心句,尤其是段首、段尾句。
4.读懂题目要求,明确答题角度。
题干本身往往就提示了阅读区间、解题思路、答题角度,所以必须认真阅读题目,确定好思考角度,不能文不对题,答不对问。
5.列出答题要点。
例如理解“表达技巧及其作用”题,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使用了什么方法(修辞或表现手法),二是表达了什么内容,三是收到了什么效果。
6筛选与整合题要抓标志性词句。
这些语句有显性指代语、理性总结语、过渡衔接句等。
整合的方法有有效文句迁移法、关键词句合成法、深层信息提炼法等。
[散文阅读指导]1把握结构,理清思路。
2体会意境,领悟情感。
散文鉴赏的重点在于体会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内情和外景水乳交融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深刻的思想和动人的情感要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景物来表现。
其表现形式有三种。
①托物抒情。
阅读这类散文要思考此物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寄寓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文学类文本汪曾祺《鉴赏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鉴赏家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
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
不是开铺子的,不是摆摊的,也不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
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
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
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
市上还没有见这种果子,他的篮子里已经有了。
第二是都很大,都均匀,很香,很甜,很好看。
他的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有疤的、有虫眼的、挤筐、破皮、变色、过小的全都剔下来,贱价卖给别的果贩。
他的果子都是原装,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的,都是“树熟”,——不是在米糠里闷熟了的。
他经常出外,出去买果子比他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
他也很喜欢到处跑。
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
——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
叶三卖了三十多年果子,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人了。
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
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有一个卖果子的老爹,不好看?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
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
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
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
”叶三还是卖果子。
他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
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他给季陶民送果子,一来就是半天。
季陶民画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
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
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
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
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内容要点概括类题型解析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内容要点概括类题型解析内容要点概括类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认真分析。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是近几年高考中考查的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主要从两个角度考查:主旨概括和特定指向概括。
题型1 主旨概括考点阐释主旨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它是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力。
概括散文主旨,包含两点:一是文本思想意义概括,二是作者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解题方略内容主旨概括“5法”1.标题提示法——从文章标题上直接获取文章的中心主旨这类方法适用于概括议论性、抒情性散文的主旨。
2.首尾归纳法——从文章的首尾段落中归纳出文章的中心主旨好文章大都是蕴含着作者的精心构思,许多散文往往是在开头、结尾,尤其是结尾部分表明中心主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把握了首尾阅读法,就会很快抓住文章的主旨。
3.关键词句归纳法——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来概括中心主旨许多抒情和状物的散文中,常有一些词句表明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观点或态度,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关键词句。
4.段意串联法——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概括不同于归纳,归纳指从不同事物中寻取共同点并抽取出带有共性的论断,概括不一定都寻找共同点,它更要求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一个集中点。
也就是说将每段的中心联系起来,在整体上找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来。
5.因文而异法——借助不同的文体特点,概括文章主旨(1)写人叙事散文。
写人记事,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精神、人格;(2)写景状物散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三篇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三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一)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课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与欣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明确小说阅读常见的考点。
过程与方法 1.实战演练,运用模式解题;2.熟练掌握各考点的答题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欣赏小说的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内容提要】面对现今学生阅读量少、质量差的情况,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学生为阅读主体,有其个体差异,不应强求一律;在师生合作探究中,发掘潜能,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评价应重过程,重视学生阅读态度、方法及习惯的培养。
一.导入新课。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明媚的阳光;享受清新的空气;享受深邃的历练。
阅读是一种情怀——关照自然,渴望倾听,亲近生命,走入心灵。
在各式文学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要算是小说,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乃是小说。
同样,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有出现的趋势,以它为命题材料,用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既然大家如此关注它,那么我们该如何解答小说类阅读分析题呢?今天我们将共同来探讨小说的阅读,从阅读中走进亲近生命,走入作者的心灵,碰撞出生命的火花。
二.复习小说文体知识。
过渡:大家都知道,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
这样,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师:分析小说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人物主人公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环境自然环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三.考纲解读㈠考纲要求1.分析综合C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⑵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⑵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⑶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⑵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后的黄豆》附答案(2)
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后的黄豆》附答案(2)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17分)最后的黄豆爷爷是染布的。
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
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
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
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
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料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
“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
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
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
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扰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
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
青色衬着爸爸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1/ 12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
没过半月,爷爷快乐的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
于是,镇子里又了有大染坊。
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
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几把黄豆,还取了奶奶。
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
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北,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发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
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
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
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
没钱,就赊账。
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计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 平和时代背景等,有助于深入
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02
CHAPTER
文学类文本的分类与特点
小说
总结词
小说是一种虚构的叙事性文学形式,通过叙述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 生活和人物形象。
详细描述
小说通常包括情节、人物、环境、背景等要素,通过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 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文学创作的 重要形式之一。
修辞手法
识别并分析作品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其艺术 效果。
叙事技巧
分析作品的叙事方式、情节安排、人 物塑造等技巧,探究其对主题和思想 的表达作用。
文体风格
关注作品的文体风格,理解不同文体 对作品风格和思想表达的影响。
04
CHAPTER
文学类文本的鉴赏与评价
鉴赏作品的艺术价值
《文学类文本阅读》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文学类文本阅读概述 • 文学类文本的分类与特点 •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理解与分析 • 文学类文本的鉴赏与评价
01
CHAPTER
文学类文本阅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指对文学作品 进行的阅读活动,包括小说、散 文、诗歌、戏剧等。
特点
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形象性、 虚构性和语言艺术性等特点,能 够培养读者的审美意识、情感体 验和语言表达能力。
深入挖掘作品的艺术特色和 表现手法
•·
01
分析作品的文学风格,如语
言、修辞、叙事手法等。
02
03
探讨作品的主题、人物塑造 、情节安排等方面的艺术处
理。
文学毕业论文摘要(9篇)
文学毕业论文摘要(9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较大的作用呢?该页是美丽的小编帮大伙儿分享的文学毕业论文摘要(较新9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文学毕业论文摘要篇一周作人散文既有平淡自然的风格,又有苦中作乐的味道,同时还兼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只有深入阅读他的作品,才能穿过层层包装,去感受多层味道包裹下的与众不同,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周作人散文的特别之处。
如何写毕业论文摘要范文两篇二一、实行毕业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毕业设计强化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
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城乡经济建设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中等教育水平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中等专业人员。
职业技术教育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担负起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第四次科技革命,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周期变短,科技和经济结合得更紧密,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需要体力和简单技能岗位和数量逐渐下降,而需要更高知识、智能的岗位数量将会增加。
以机械专业为例:以往中高级车工才能完成的一些精密加工,现在只要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工人,利用数控车床,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而且能完成得更好。
由于新技术、新设备和不断应用,岗位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要求从业人员能主动适应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已不能仅仅满足于培养技能操作型工人,而应该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的技术型工人。
毕业设计作为一种创新教育,能够教给学生一种方法、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
毕业设计的内容可以是多门学科的综合,学科与技能的综合,技能与生产的综合,将多种内容渗透到一个课题中去,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更加全面、完整的认知结构,形成鼓励创新、倡导创新的良好氛围。
2、毕业设计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职业技术教育应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要积极创造条件,使职业理论教育与现代生产实际相结合。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体裁概述文学类文本高考就三类,小说,散文,传记。
2016年以前是小说传记任选一,2017年开始增加了非连续性文本,取消任选,变成必考小说或散文,传记不考了。
同时小说题取消了探究题型。
当然转记也需要了解下。
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对小说散文转记题材特点有个了解。
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所以高考命题就会围绕情节,环境,人物,主题,手法,语言来出题。
情节:情节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详略,戏剧性等),情节开头,结尾作用,情节的线索(明暗线),情节的推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人物(主次要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作用,心理,如何刻画人物等。
主题:小说的灵魂。
小说就是通过人物形象,社会生活的描绘表达的中心思想。
手法:写作技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语言,巧妙句子等。
阅读效果:巧妙或出乎意料的情节,手法会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效果。
所以小说答题都是围绕通过什么样的手法,什么样的情节,什么样的内容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达到了什么样的阅读效果。
总的思路就是如此,所以小说题目基本分为三块,情节类,人物类,语言类。
16年前还有探究题,17年后没有探究类型题了。
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指散文选取材料广泛,组织材料安排结构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要指散文的立意集中。
所以散文围绕着如何组织材料(行文思路),线索,赏析句子,主题(寓意),表现手法来出题。
传记: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问题。
特征是真实性,文学性,时代性,概括性。
四要素是线:传主的人生经历,人生轨迹事:传主的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经验等理:传主的思想,观点,人格等情: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根据以上,出题人出题集中在如何组织材料(为什么选这些事迹),这些事迹有什么作用,如何评价传主(包括文章中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传主的形象,性格等。
高考语文备考文学文本类阅读(小说)知识梳理,建议收藏!
【导语】愿你插上⼀对有⼒的翅膀。
坚韧地飞吧,不要为风⾬所折服;诚挚地飞吧,不要为⾹甜的蜜汁所陶醉。
朝着明确的⽬标,飞向美好的未来。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考语⽂备考⽂学⽂本类阅读(⼩说)知识梳理,建议收藏!》供您查阅。
复习⽬标 1. 认识⼩说⽂体特征。
2. 了解考场阅读要求,提⾼学⽣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能⼒。
重点、难点 重点: 1. ⼩说三要素、⼩说的分类。
2. 初步把握⼩说的情节、环境、形象、主题。
难点:掌握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法。
关于⾼考 ⾼考⽂学类⽂本⼩说命题总体上会围绕⼩说的情节、⼈物、环境、主题等要素展开,但从不套路化,⾮常讲究命题的具体性和⽂本的针对性,对考⽣⽂本阅读要求⾼,尤其是对⽂本的速读、整读、细读、深读能⼒要求更⾼;对考⽣的思维素养要求⾼,要求思考具有严谨性、全⾯性、清晰性,突出围绕⼈物形象的设题。
鉴于对⽂本阅读的⾼要求,在⼀轮复习过程中⼀定要改变重做题、轻阅读的习惯,要把复习的重⼼放在对⽂本的阅读上。
既要作整体把握阅读训练,如勾画核⼼句,划分层次,提炼要点,概括主旨,感知形象及特点等,⼜要作⽂本局部的精读或深读训练,如局部⽂字的内部层次,关键词语的含义,以及该⽂字与上下⽂的关联等。
复习任务 ⼀、认识⼩说⽂体特征 ⼩说是⽂学的⼀⼤类别,是⼀种与诗歌、散⽂、戏剧并列的叙事性⽂学体裁,它以塑造⼈物形象为中⼼,综合运⽤语⾔艺术的各种表现⼿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泛地、形象⽣动地反映社会⽣活。
1.⼩说三要素 ⽆论什么样的⼩说,都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就是⼈物、情节和环境。
⼩说都是重在写⼈物的,“⽂学即⼈学”,⼩说创作的中⼼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的⼈物形象。
⽽塑造⼈物形象⼀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定的⽣活环境,所以⼈物、情节和环境是⼩说的三要素;塑造⼈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1)⼩说中的⼈物 ⼩说中的⼈物,我们称为典型⼈物;这个⼈物是作者根据现实⽣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个”,通过这样典型的⼈物形象反映⽣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文本摘要与概括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文本摘要与概括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阅读理解是指读者通过阅读文本,能够准确理解其中的信息和意义。
文本摘要和概括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技巧之一。
本文将探讨学生如何通过文本摘要和概括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和重要性。
一、文本摘要的作用1. 文本摘要是对原文信息的精简概括,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2. 文本摘要可以训练学生的提炼和归纳能力,培养其快速获取信息的技巧。
3. 通过摘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有助于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二、文本摘要的方法1. 精读原文:开始阅读前,要确保对原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逐段进行细致阅读,提取每段的主题句或关键词。
2. 理清逻辑关系: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文中各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并将其归纳总结。
3. 简洁明了:摘要应尽量保持简洁明了,用简短的句子概括原文的主旨。
三、文本概括的重要性1. 文本概括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核心观点。
2. 通过概括,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在逻辑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 概括是评价和分析文章的关键步骤,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四、文本概括的方法1. 识别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包括引言、论证和结论等部分,并提取各部分的主要信息。
2. 辨识关键信息:通过强调词语、修辞手法等来辨识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
3. 归纳总结:将文章各部分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整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和主题。
五、实践与训练1. 练习文本摘要和概括的技巧,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新闻报道等各种形式的文章来进行。
2. 引导学生形成摘要和概括的习惯,经常进行相关训练,逐渐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3.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理解和改进自己的文本摘要和概括能力。
六、总结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文本摘要和概括的训练。
专题十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讲解部分)
(2)人物形象的描写角度及作用
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 (直接描写)
语言描写
肖像、神 态、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栏目索引
作用 人物的语言体现着人物的思想 性格,反映着人物的心理活动,直 接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品质,能 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 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及性格特征,揭示主题。 能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 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 兴奋等),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刻画人物性格。
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用其他 人物衬托
用物象衬托 用环境烘托
栏目索引
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能 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 折地表现人物形象;可以节省正 面描写花费的大量笔墨,使得文 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 简洁精练。
栏目索引
2.故事情节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它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 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 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它是现实生 活的提炼,但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小说情节的展开,是有起 伏、有过程的。作品的情节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 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进行,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 也可颠倒或交错。
照应 伏笔 铺垫
栏目索引
又叫呼应,如文章题目与正文的照应、文章开头 与结尾的照应、上下文间内容的前后照应。照 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就是作品中为下文情节内容的出现预设的埋伏 (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 结构严密,情节发展更合理,更具有真实性。 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 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 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 现手法。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突出主要人 物、事件,增加情节张力,使情节更具合理性。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2)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摘要文学类文本阅读是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但很多读者在面对文学作品时常常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阅读、问题、解决策略、理解、欣赏引言文学作品是人们最常接触的文本形式之一,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提高语言能力,拓宽视野,丰富文化修养。
然而,许多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常常遇到一些问题,例如理解困难,情节理解不全面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解决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问题一:理解困难在面对一些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时,读者常常会感到理解困难,因为这类作品常常以复杂难懂的叙事结构和语言形式呈现。
这给读者带来了理解上的难题。
解决策略一:背景知识的扩充理解文学作品,尤其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品,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作为支撑。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文化、哲学背景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同时,也可以参考研究专家和评论家对这类作品的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解决策略二:多角度的阅读和思考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往往有多个叙事视角和解释层面,读者可以通过多次阅读和多角度思考来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可以多次阅读同一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理解作品的含义,同时可以进行互动讨论,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疑惑,借鉴他人的观点,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作品。
问题二:情节理解不全面有时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情节,错过一些重要细节或暗示,导致对整个作品的理解不全面。
这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的遗憾感。
解决策略一:细读和批注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应该采用细读的方法,耐心钻研每一个细节,包括对文字的细致品味和对情节的仔细思考。
同时,可以在书页上做一些批注,标记重要的情节和感受,以便后续的回顾和总结。
解决策略二:参考其他读者的解读当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遇到情节理解不全面的情况,可以参考其他读者对该作品的解读。
文本阅读方法之主旨概括与摘要写作
文本阅读方法之主旨概括与摘要写作文本阅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习、工作和娱乐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进行阅读。
而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篇文章,我们需要善于运用主旨概括与摘要写作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主旨概括与摘要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帮助读者提高文本阅读的能力。
一、主旨概括的定义与重要性主旨概括是指通过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核心主题或中心思想。
主旨概括有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快速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提高阅读效率。
而准确的主旨概括也是进行摘要写作的基础,能够为后续的写作工作提供指导。
二、主旨概括的基本原则1.抓住文章的核心信息。
在进行主旨概括时,读者需要注意筛选出文章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信息,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可以通过重点段落、关键词等方式来辨别。
2.剔除次要与无关信息。
在主旨概括中,读者要注意留下有关核心信息的同时,去除与文章主题无关的细节、例证等次要信息,避免被次要内容所干扰。
3.言简意赅,保持概括精炼。
主旨概括不是对整篇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复述,而是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因此,在进行主旨概括时,应该力求简洁明了,突出文章的关键内容。
三、摘要写作的技巧与要点1.摘要的目的与特点摘要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炼后的简短陈述,它强调对文章主要观点、实验结果、研究方法或理论等核心内容的准确概括。
摘要具有扼要、准确的特点,旨在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整体把握,突出关键信息摘要写作时,需要全面把握文章的结构与内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在摘要中,要突出文章核心信息和重要观点,尽可能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进行概括,让读者一目了然。
3.准确表达,避免歧义摘要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需要避免与原文观点产生偏差或不准确理解。
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准确、精练的语言,避免产生歧义,确保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
四、主旨概括与摘要写作的实践方法1.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结构。
语文笔记——文学类文本阅读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文本阅读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在三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小说情节的结构要素结构依靠情节的力量而构成,也可以通过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构成。
小说情节的结构要素有:(1)线索。
它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也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
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
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明线。
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暗线。
暗线的作用: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2)情节安排的技巧。
基本技巧有照应、伏笔、过渡、铺垫、点题等,常用技巧有悬念法、误会法、对比法、突转法、抑扬法等。
①悬念: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
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关注,引人入胜。
②抑扬: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③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④伏笔: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
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⑤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⑥衬托: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
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部文学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完美计划姜钦峰他站在门外,深呼吸,然后敲门。
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的顶层,夏日宁静的午后,敲门声显得格外清脆。
防盗门打开,探出一个小脑袋,是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
“您好,请问是你们家打电话要修洗衣机吗?”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夹杂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显得彬彬有礼。
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打量眼前的陌生人,小平头,浅蓝色马甲,胸前印着“专业维修”四个字,右手提着黑色的工具箱,看上去训练有素。
她疑惑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得问我的爸爸妈妈才行。
”“请问你家还有大人在家吗?”他脸带微笑,语气更加柔和了。
“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6点钟下班,要不你明天再来吧?”小女孩如实回答,口齿伶俐,条理清晰。
“哎呀,真是不凑巧。
”他喃喃自语,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顺手把工具箱放在地上,右手插进了裤兜,开始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处理。
“呀!叔叔,你手上在流血!”小女孩忽然尖叫一声,把他吓了一大跳,刚插进裤兜的右手像触电般猛地弹了回来。
他下意识地伸出右手,仔细看了看,没事,再看左手,果然手背上有一块殷红的血迹。
肯定是刚才上楼时太匆忙,不小心在扶梯上擦破了,自己居然浑然不知。
“真该死!”他在心里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
“叔叔,你一定很疼吧,我家里有创可贴。
”小女孩说完,不等他有所回应,就转身跑回了房间。
他站在门外,不知道该不该进屋,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
小女孩从房间里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张创可贴,还有一根蘸了紫药水的棉签。
他接过棉签,低头仔细擦拭手上的伤口,觉得很凉爽。
“咱们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帮助我?”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好笑,干吗跟一个孩子说这些。
小女孩骄傲地笑了,嘴角上扬,露出一对甜甜的小酒窝,“妈妈告诉我,每个人都应该互相帮助,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
”说话间,伤口已经处理完毕,他看了看手背上的创可贴,很舒服。
他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脸蛋,“小朋友,你真乖!叔叔明天再来。
”说完,他拎起工具箱,转身下楼。
刚走出几步,马上又折了回来,“小朋友,以后你一个人在家时,千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记住了吗?”交代清楚,他心里卸下一块石头,步履轻松地下楼。
走到一个垃圾筒旁,他忽然收住脚步,看看四处无人,迅速脱下浅蓝色马甲,又从右边裤兜掏出一把尖刀,塞进垃圾筒。
他是个心狠手辣的流窜犯,精心选择顶层住户作为目标。
为了实施今天的计划,他在院内连续蹲守了两天,摸清了小女孩父母的作息时间,然后伺机动手。
一旦作案成功,对凡是看清他相貌的人,绝不留活口。
即使小女孩不开门,那普通的防盗门也挡不住他。
这是个完美的计划,简直无懈可击,没想到最后还是落空了。
两手空空,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他有点沮丧。
天色渐晚,他必须找个安全的地方过夜,经验告诉他,住旅馆危险。
抬腕看表,忽然看到手背上的创可贴,他乐了,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半年后,他落网了,主动交代了这个失败的计划。
警察觉得意外,如此穷凶极恶的人,怎么可能自动放弃?他说:“我在外逃了三年,捡过垃圾,睡过桥洞,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一句关心的话。
”警察沉默了。
“知道吗?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
”他用手指了指心窝。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1.小说标题为“完美计划”,“完美”在文中有什么样的含义?请作简要分析。
2.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说两次写歹徒的微笑.,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②“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他“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他为什么会“忽然觉得有点疼”?请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处“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有引人深思之效,请从意蕴和艺术手法的层面进行探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杭州路10号于德北今年的夏天对我来说很重要。
随着待业天数的不断增加,我愈发相信百无聊赖也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
我母亲给我讲的故事无法诉诸数字,我依旧一天到晚吊儿郎当。
所以,我说改变一个人不容易。
那个中午,我从一场棋战中挣脱出来,不免有些乏味。
吃饭的时候,我忽然想出这样一种游戏:闭上眼睛在心里描绘自己所要寻找的女孩的模样,然后,把她当做自己的上帝,向她诉说自己的苦闷。
这一定很有趣。
我激动。
名字怎么办?信怎么寄?潇洒地耸耸肩,洋腔洋味地说:“都随便。
”万岁,这游戏!我找了——张白纸,在上边一本正经地写了“雪雪,我的上帝”几个字。
这是发向天国的一封信。
我颇为动情地向她诉说我的一切,其中包括所谓的爱情经历(实际上是对邻家女儿的单相思),包括待业始末,包括失去双腿双手的痛苦(这是撒谎!)。
杭州路10号袁小雪收。
有没有杭州路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
我说过,这是游戏,是一封类似乡下爷爷收的信。
信寄出去了。
我很快便把它忘却。
生活中竟有这么巧的事,巧得让人害怕。
几天之后,我正躺在床上看书,突然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把我惊起。
我打开门,邮递员的手正好触到我的鼻子上。
“我的信?”我不想念是因为从来没有人给我写信。
“杭州路10号?”我惊坐在沙发上。
仿佛有无数只小手在信封里捣鬼,我好半天才把它拆开,字很清丽,一看就是女孩子。
信很短:谢谢您信任,向我诉说您的痛苦。
我不是上帝,但我理解您,别放弃信念,给生活以时间。
您的朋友雪雪。
人都有良心。
从这封信可以知道袁小雪是个善良的女孩子,欺骗善良无疑是犯罪。
我不回信不能回信不敢回信。
这里边有一种崇敬。
我认为这件事会过去,只要我再闭口不言。
但是,从那封信开始,我每个月初都能收到一封袁小雪的信。
信都很短,执著、感人。
她还寄两本书给我:《张海迪的故事》、《生活的诗篇》。
我渐渐自醒。
袁小雪,你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呀?我渐渐不安。
四个月过去了,我无法忍受这种折磨。
我决定去看看袁小雪,也算负荆请罪。
告诉她我是个小混蛋,不值她这样为我牵肠挂肚。
我想知道袁小雪是大姐姐小妹妹还是阿姨老大娘。
我必须亲自去,不然的话我不可能再平静地生活。
秋天了,窄窄的小街上黄叶飘零。
杭州路10号。
我轻轻地叩打这个小院,心中充满少有的神圣和庄严。
门开了,老奶奶的一头花发映入我的眼帘。
我想:如果可以确定她就是袁小雪,我一定会跪下去叫一声奶奶。
“我,我找袁小雪。
“袁?……噢,您就是那个……写信的人?”“是,是他的朋友。
”我随着她走过红砖铺的小道直进一间整洁明亮的屋子里,不难看出是书房。
“她不在么?”“……”她转过身去,从书柜里拿出一沓信封款式相同的信,声音蓦然喃喃:“人,死了,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这些信,让我每个月寄一封……”我的血液开始变凉。
这是死的征兆。
“她?”“骨癌。
”她指了指桌子让我看。
在一个黑色的木框里镶嵌着一张三寸黑白照片。
照片是新的。
照片上的人的微笑很健康很慈祥。
照片上的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他叫骆瀚沙。
他是著名的病残心理学教授。
就在这间屋子里,我被杀死了。
从那里出来,我就是另外一个了。
1.请用简练的语言将我的心迹变化历程概括完整。
2.文章结尾说“我被杀死了。
从那里出来,我就是另外一个了”具体含义是什么?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塑造教授形象?请简要分析。
4.有人说小说的结尾“很有几分欧·亨利的味道”,结合原文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白发上津城梅洁小时候,就隐约听父亲说过湖北郧西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可少小离家,光阴荏苒,岁月沧桑,再没问津。
长大后才知人们已经把这个“古成语”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词。
接郧西邹龙权电话时,我就问,郧西是不是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邹龙权说:有呀,上津就是。
我说,我去上津看看好吗?邹龙权说当然可以,我老家就是上津的。
没去上津时,只知“朝秦暮楚”是个成语,去了上津,才发现这是一个秦楚千年相依的古地!这不,我们去上津的车子停在了秦人聚集的陕南古漫川,漫川镇的执政者们把我们领到一片开阔场地,那里并排矗立着二百多年前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
秦人的戏楼简约、雄浑,楚人的戏楼精巧、华丽。
真有点像一对秦楚相好,在这里牵手百年。
苍莽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的揖别地。
我们在漫川古镇穿街走巷。
我问郧西朋友,为什么在陕西地界停下?朋友说,这里离上津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
来上津参观的人,必领到漫川,去漫川参观的人必领来上津,这已成惯例。
啊,秦楚不再战争!啊,鄂陕息息相依!走进上津,才知上津这个有着1800岁的古城是多么的老,老得白发千丈!老得只想让人跪地揖手仰凝。
走进上津,才知道蜗居在秦岭深处的楚塞秦关在中国历史上是怎样地举足轻重!如果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丕在这里建平阳县算起,1800年里,上津曾14次设县、6次设郡、2次设州,历史太垂顾汉江边这块弹丸之地了!上津北枕秦岭,南临汉水,金钱河穿城飘逸而过。
这里自古就是兵来将去、战马鸣嘶的军事重镇,也同时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商贸荣城。
三国时,曹操部将就在此扼守中原关口,南宋年间,岳飞和金兀术部将在这里杀声震天,元初忽必烈把这里设为囤粮基地。
六千里迢迢的金元蒙古人,居然占领上津前后达80年之久!以至于后来的李自成、王聪儿、新四军……上津饱经战争创伤。
唐代杜牧有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上津人知道,当年给杨贵妃送荔枝的船就是在他们那里起岸,然后由骑士打马飞奔,送入长安宫的。
也由此,唐玄宗派八品令官把守上津驿站。
上津人还说,长安是13朝古都,历朝历代从江南选送美女进皇宫的船队,经长江、汉水数月的水上劳顿到达上津之后,已人困马乏,纷纷上岸休息,之后转陆路穿秦岭到长安。
而无数江南女子上岸后乘机进入上津、郧西民间,千年的美女逃遁,使郧西一代一代女子都天生丽质。
鄂西北自古至今都流传着一句谚语:“要吃米到竹溪,要娶媳妇到郧西。
”应该是对这一历史事象的注释。
上津古城长宽仅二三百米,周长也仅1.2千余米,不足诞生我的郧阳古城的三分之一,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上的鎏金大字“连郧”“通汉”“达楚”“接秦”,已足以显示它通连四海的属性。
走在似乎有些固若金汤的城墙上面,凝望城下黑瓦土墙、飞檐斗角的老街,心中倏忽一颤:这是鄂西北最后一座古城了,也是中国最后四座保留完好的古城之一了!千年的郧阳府城、铁打的均州古城都已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沉没了。
保护好上津古城吧,权当是为中国千年的文化留下一瞥最后的回眸。
前些时,收到上津26岁的镇长陈林的电子信件,他在信中写道:“……还记得我吗?郧西县上津镇的那个小陈镇长,在你眼里或许我还是一个‘伢’。
你们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作家,温文尔雅、学识广博,敬意油然而生。
我必须得感谢你们来上津,这是上津人民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他告诉我他又有了作家梦,说这梦是见到我们之后才有的。
我立即给“伢”回信:“……我和我们一行真的不能忘记上津,不能忘记很年轻的小陈镇长——请恕我不称呼你‘陈镇长’,我怕把你叫老了!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