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

合集下载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简介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简介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简介膜下滴灌是现代节水灌溉中的一次新的突破,它结合了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单独的灌溉系统,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使之达到灌溉节水、保水、保温、改善土壤性状、光照条件、加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一、膜下滴灌的主要作用玉米种植方法" height="3501606/19152A3E-0.jpg"width="580" />1、保水作用膜下滴灌灌水适度后,保持了土壤毛细管的上下通畅,使土壤中的水可源源不断上升到地表。

覆膜后,土壤与大气隔开,土壤水分不能蒸发散失到空气中,而膜内以“液-气-液”的方式循环往复,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

对于自然降水,其中少量水分从苗孔渗入到土壤中,大部分则流入垄沟,以横向形式渗入覆膜区,由地膜保护起来,进而被作物有效利用。

2、增温作用土壤耕作层的热量主要是通过吸收太阳辐射。

地膜阻隔土壤热能与大气交换,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使地温升高,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使深层的温度逐渐升高并保存在土壤中,灌溉水通过管道及毛管滴头系统缓慢滴入膜下土壤中,起到水流增温、汽化热损失极少、温度下降缓慢的作用。

据农业部门测算,全生育期可提高积温150~200℃。

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衡量土壤耕性和生产能力主要因素包括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和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

地膜覆盖后,地表不会受到降雨冲刷和渗水的压力,滴灌的渗水压力极小,保证了土壤的疏松状态,透气性良好、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同时,地膜覆盖使土壤的含盐量降低,偏盐碱地种植覆膜玉米可提早15d成熟,而且比露地玉米增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滴灌堵塞物理堵塞:物理堵塞是引起滴灌堵塞的主要原因。

灌溉水质差而过滤系统又不完善时,泥沙等杂物被水泵抽取进入管道及滴灌管后,在通过内镶式滴头锯齿状流道时,杂物将流道堵塞导致滴头无法出水。

玉米灌溉及田间节水技术论文

玉米灌溉及田间节水技术论文

玉米灌溉及田间节水技术【摘要】目前我国的灌溉技术还比较落后,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40%,而先进国家灌溉水的利用率达70%~80%。

我国农田灌溉节水潜力很大。

因此,对玉米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发展玉米生产和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玉米灌溉;田间节水;技术分析玉米是需水量较多的作物,合理地灌溉是玉米生长的重要保障。

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水方法和设施,把水适时适量地输送到田间,使玉米受水均匀,减少和避免地面径流、地下渗漏的消耗,并达到节水、高产、高效益的要求。

1.玉米灌溉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玉米的需水量是指在水分适宜、生长正常、产量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棵间土壤蒸发量、植株蒸腾量、组成植株体以及消耗于光合作用等生理代谢过程中需水量的总和。

由于组成植物体和消耗于光合作用所需水量很少(不到1%),故可将此部分忽略。

因此,玉米需水量主要指在适宜土壤水分条件下,棵间土壤蒸发量和植株蒸腾量之和。

其大小常用田间单位面积所需降水量(毫米或立方米)来表示。

我国夏玉米所需降水量为300~450毫米,绝大部分地区在400毫米左右。

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是气象、土壤、栽培措施和品种等,玉米生育期内积温高,相对湿度小,日照强,风力大,需水量就大。

凡生长期长、叶面积大、气孔数目多的品种,蒸腾量较大,因而需水量也大。

随着耕深、栽培密度和施肥量的加大,玉米需水量有增加趋势。

此外土壤质地、水分及地下水位也影响玉米需水量。

春玉米比夏玉米耗水量较多,但各生育时期的需水规律基本一致。

2.玉米各个生长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为获得玉米高产、稳产,在玉米生育过程中应重点在播种期、抽雄开花期和灌浆期浇好3次关键水,适时灌溉拔节水、大喇叭口水。

据研究,玉米各生育时期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土壤含水率指标以黏土为例:出苗至拔节14%~16%;拔节至抽雄16%~18%;抽雄至开花末期18%~20%;灌浆期18%~20%。

当土壤水分降到下限值时应进行灌溉。

玉米水分1

玉米水分1

一、水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一)玉米对水分的要求玉米需水多,除苗期应适当控水外,其后都必须满足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才能获得高产,据资料证明,亩产500千克的玉米耗水量300-370立方米,形成1千克子粒大约大约需水700千克,还证明耗水量随产量提高而增加,玉米各生育时期耗水量的较寺和装差异。

由于春、夏玉米的生育期长短和生育期的气候变化的不同,春夏玉米各生育时期柱水量也不同,总的趋势为:从播种到出苗需水量少,试验证明,播种时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应保持在60%-70%,才能保持全苗;出苗至拨节,需水增加,土壤水分应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玉米苗期促根生长创造条件;拨节至抽雄需水剧增,抽雄至灌浆需水达到高峰,从开花前8—10天开始,30天内的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一半。

该期间对田间水分善对玉米开花,授粉和子粒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要求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为宜,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灌浆到成熟仍耗水较多,乳熟以后逐渐减少。

因此,要求在乳熟以前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乳熟以后则保持60%为宜。

如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部滨河地区,玉米生育期间降水特点是两头少,中间多,即四五月份少,六七八月份较多,9月份又较少,总降水量略高于玉米需水量,但变化不定,分布不均。

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灌水和排水。

通常,播前要浇底墒水;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后20天左右,分别浇穗和攻粒水;当水分不足,叶片卷曲,近期又无雨时,应立即浇水,反之则可不浇。

如果雨水多,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防止根系窒怎死株。

发芽出苗,幼苗期,应注意散墒,防止烂种芽滞。

(二)水分与玉米产量的关系对于需水,需肥量较大的玉米作物来说,在一般降水条件下,整个生长期至少浇水4—5次才能满足玉米对水分的生长需求,才能保证玉米的发育成熟。

但是,不同的气象条件和不同时期的灌水,对玉米的产量有直接的影响,尤其是玉米的关键生育期,如拨节期正是玉米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如适时灌水、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一般能够增产10—15%。

春玉米耗水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研究

春玉米耗水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研究

第12期(总第384期)2021年12月No.12 DEC文章编号:1673-887X(2021)12-0021-05春玉米耗水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研究樊晓康(1.武威市水利综合事务中心,甘肃武威733000;2.武威市中心灌溉试验站,甘肃武威733000)摘要通过玉米膜下滴灌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3种不同灌溉定额处理2700m3/hm2(T1)、3375m3/hm2(T2)、4050m3/hm2(T3)下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耗水强度、耗水模数、产量以及WUE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随着耗水量的增加,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要早于产量达到最大值,灌溉定额为3375m3/hm2的T2处理在保证产量的同时,也达到了较高IWUE和WUE,灌溉制度更为节水高效。

研究结果可为河西地区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效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膜下滴灌;灌溉定额;耗水特性;产量;WUE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1.12.008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of Water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Yield and WUE of Spring MaizeFan Xiaokang(prehensive Affairs Center on Water Conservancy in Wuwei City,Wuwei733000,Gansu,China;2.Key Irrigation Experimental Station in Wuwei City,Wuwei733000,Gansu,China)Abstract:By maize under membrane drip irrigation in the field trials,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quota2700m3/hm2(T1), 3375m3/hm2(T2),4050m3/hm2(T3)on the intensity of water consumption,water consumption,water consumption variation dur‐ing the whole modulus,yield and WUE were studied by random block experiment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maize reach maximum earlier than yield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consumption,T2processing about irrigation quota of3375m3/ hm2has reached the higher IWUE and WUE in ensure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irrigation system was more water-saving and effi‐cient.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under membrane in the northwest region.Key words:under-mulch drip irrigation,irrigation quota,water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yield,WUE玉米是甘肃河西地区栽培的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水资源短缺、水分利用率低是制约当地农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玉米需水规律研究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玉米需水规律研究
2 结 果 与 分 析
供 试 玉米 品种 为本 玉 1 ; 试 仪器 有 水 表 、 分仪 , 2供 水 分
别 用 于测定 测坑 的灌水 量 、 内土壤 含水 量 。 坑
13 试 验 设 计 .
试 验 在 防 雨棚 下 的测 坑 内进 行 . 米 整 个 生 育期 被 划 玉 分 为 5个 生 育 时期 , 苗期 、 节 期 、 穗 期 、 浆 期 、 熟 即 拔 抽 灌 成 期 。 节 期 、 穗期 、 浆 期按 需 水 关键 期 处 理 : 期 、 熟 拔 抽 灌 苗 成 期按 需 水 非 关键 期 处 理 。 关键 期 土 壤水 分 控 制 下 限分 别 设 定 为 田间 持水 量 的 5 %、5 7 %、 5 。 关 键 期 土壤 水 5 6 %、0 7 % 非
农 艺学
现 代 农业 科技
21 年第 2 01 0期
非 充分 灌溉 条件 下 玉米 需水 规律 研 究
于 秀琴 ・ 于 景春 信佰玲 王 婕
(辽 宁 省 建 平 县 灌 溉 试 验 站 , 宁建 平 12 0 ; 建 平 县 水 利 局 ) 辽 2 4 5
摘 要 对 玉米 非充 分 灌溉 需水 规律 的研 究表 明 : 玉米 的需 水敏 感期 为抽 雄 期 至灌 浆期 . 此 时期保 持 较 高 的水 分 可 以提 高 玉米 的 产 在 量; 玉米全 生 育期 需 水量 3 4 14 9 m是 进行 非 充分 灌溉 确 定 经济 灌溉 定额 主要 研 究 区域 ; 9 . 3. - 7m 一般 情 况下 , 着 玉米 产量 水 平 的提 高 , 随 玉 米 需 水 系数 呈现 降低 的趋 势 , 关键期 土壤 水 分控 制下 限设 定为 田 问持 水 量 的 6 %, 关键 期 土壤水 分控 制 下限设 定 为 田 间持水 量 的 6 %。 5 非 0 实施 一定程 度 的水分 胁迫 , 以显 著地提 高其 水 分 生产率 , 其 水分 生产 率达 到最 高 。 可 使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有什么需求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有什么需求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有什么需求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有什么需求来源:北京市农业局玉米各生育时期的需水量是两头小,中间大,降雨是供给玉米水分的主要来源。

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水分需求特点是:(1)出苗到拔节期:这时由于植株矮小,气温较低,需水量较少,仅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5%~18%左右。

出苗后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使玉米苗避免旺长。

(2)拔节到灌浆期:这时玉米迅速生长,叶片增多,气温也升高,故玉米的蒸腾量加大,因而要求较多的水分。

从拔节到灌浆需水约占总需水量的一半左右,特别是抽雄穗前后一个月内,缺水对玉米生长影响极明显,严重缺水时,造成雄穗或雌穗抽不出,称“卡脖旱”。

因此,抽雄前后要有足够的水分,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适宜。

(3)成熟期:对水分要求略有减少,这时期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25%~30%,这时缺水,会使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

玉米的田间需水量2013-06-05 信息来源:河北省行唐县农业局玉米的田间需水量也就是玉米在生长发育期内自身生理消耗和环境消耗(如田间蒸发、地下渗漏等)所需的的降水、灌溉、地下水的总量。

玉米的需水量受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和品种等因素的影响,玉米生育期内积温高,相对湿度小,光照强,日照时数长,风力强,需水量就大。

生长期长,叶面积大,气孔数目多的品种,蒸腾量较大,需水量也大。

随着深耕深度、栽培密度和施肥量的加大,玉米的需水量有增加的趋势。

此外土壤质地、水分及地下水位也影响玉米需水量。

玉米一生总的需水量,一般为亩产500千克玉米,亩需水量为250―300立方米。

绝对需水量较多,掌握玉米需水规律是合理灌溉的基础。

据研究亩产籽粒500kg,需水量在250—300m3.种等,玉米生育期内积温高,相对湿度小,光照强,日照时数长,风力强,需水量就大。

凡生长期长,叶面积大,气孔数目多的品种,蒸腾量较大,因,玉米需水量有增加趋势。

玉米灌溉技术

玉米灌溉技术
现 代农 业科技
21 第 2 0 0年 2期
农 艺学
玉米 灌溉 技 术
朱景 嵩
( 林 省 梨 树 县 梨 树镇 农 业技 术 推 广站 , 林 梨 树 16 0 吉 吉 3 50)
摘要
介 绍 了玉 米 播 种 期 、 苗 期 、 节 孕 穗 期 、 穗 开 花 期 、 浆 成 熟 期 的 需 水 规 律 , 为 玉 米 合 理 灌 溉 、 取 高 产 提 供 参 考 。 幼 拔 抽 灌 以 夺 文章 编 号 10 — 7 9 2 1 2 — 1 1 0 0 7 5 3 (0 0)2 0 0 - 1
关键词 玉 米 ; 溉 ; 律 ; 灌 规 生育 期 中图分 类号 ¥ 1 文 献 标 识 码 B 5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玉 米是 需水 较 多 的作物 , 从种 子 萌发 、 出苗 到 成 熟 的整 个生 育过 程 . 了 苗期应 适 当控 制土 壤水 分进行 蹲 苗外 , 除 自
拔节 至成 熟 。 必 须适 当地 满足 玉米 对 水分 的要 求 , 都 才能 保 证其 正常 的 生长发 育 。 因此 雨量 少或干 旱 无 雨季 节 的 田 降 间持 水 量 不 能满 足 玉 米 生长 发 育 需要 , 必 影 响玉 米 的正 势
的 6 %左 右 最 佳 。 0
3 拔 节 孕 穗 期
时 茎叶 积累 的营 养物 质 主要 通过 水分 作 为媒介 向 籽粒 中输
送. 需要 大量 的水 分 才能保 证营 养 运输 的顺 利进 行 。 时干 此
旱 就 会造 成 籽粒 薄 , 粒 重下 降 , 干 产量 低 , 分对 产 量 的 影 水 响 仅 次 于抽 雄 期 。 期 间 维 持 壤 水 分 在 田 间 持 水 量 的 这

浅议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浅议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是 指玉米在 一生 中土壤棵 间蒸发 和植株 叶面蒸腾所 消耗 的水 分总量 。玉米全生 育期 需水量 受产量 水平 、品种 、栽培条 件 、气候 等众多 因素影 响而产生差异 。因此 ,需水量亦不尽一致 。 1 影响需水 量的因素 1 . 1 品种与需水量 玉米需水量受 品种 影响。品种不同 使生育期 长短 、株体大小 、单株生 产力 、株 型 、吸肥耗 水 能力 、抗 旱性等 均产生差 异 ,使耗 水量亦不 同。早熟 品种 需水 3 0 0 ~ 4 0 0 mm,中熟 品种需 水 5 0 0 ~ 8 0 0 m m,晚熟 品种 需水 8 0 0 m m 以上 ,但 全生育期 内不得少 于 3 5 0 mm。即使 在同一产量水平 , 对水分消耗总量也各异 。 生育期长 的品种 , 相对叶面蒸腾量大 、 棵 问蒸发 和叶面蒸腾 持续期 相对 加长 , 耗水量也 较多 。反 之 ,生育期 短 的品种耗水 量则较少 。抗 旱性强 的 品种 ,叶片蒸腾 速率低 于一般 品种 ,消耗 的水 分 较少 。反之 , 抗 旱性 弱的品种耗水量多 。耐旱的农家品种 , 耗水量要少于高产 的杂交种 。 1 . 2气候 条件与需水量 凡能影响玉米棵 间蒸发 和叶面 蒸腾的气候条件 , 均可使玉米需水量发生变化 。 如光照强度 、 1 3照时数 、温度 、空气 相对湿度 、风力 、降水量 、 气压 等 , 般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 , 玉米生育期 内气温高 、 积温量大 、 空气相对 湿度小 、光照强 度大 、 日照时数长 、风力大 ,这 些气象 因素综合作 用 的结果 均会导致 地面蒸 发和叶 面蒸 腾 作用增强 ,使总耗 水量增 多。降水量 多的年份 常使耗水量 增高 。 2 需水 规 律 2 . 1 田问需水量 玉米 田间需水量 ,指整个生育期 由于 生理活动 、叶面蒸 腾和地 面蒸 发所 消耗 的灌 水 、降水及 地 下水 的总量。它 因品种 、气候 、土壤 、栽 培条件 和产量水 平的不 同而有较 大的变幅 。一 般在正 常的气候 和合理栽 培 技术措施 下 ,玉米的需 水量随着产量提高而提高 。 2 . 2玉米 需 水 规 律 玉 米 生 长 是 ~ 个 动 态 过 程 ,不 同 生 育阶段 ,植 株蒸腾 面积及根 系量都在 发展 ,环境 条也处 在 不断变化 的过程 中 ,所 以其 阶段需水 量存在 较大差异 。① 出苗拔节 :苗 期需水量较少 , 日耗水 1 . 2 8 方 /亩 ,占全生 育期 总量的 1 3%。②拔节抽雄 :需水量显著增 多 ,日耗水 4 . 8 7方 /亩 ,占全生育期 总量 的 3 2 . 6%。③抽雄乳熟 :需水 量达 到高峰 ,日耗水 5 . 4 l 方 /亩 ,占全生育期总量 的 3 5%。 ④ 乳熟成熟 :需水量开始 下降 , 日耗水 3 . 7 4方 /亩 ,占全 生育期 总量的 1 9 . 4%。从玉米生育期需 水规律看 ,需水量 呈单 峰曲线 ,苗期需水较少 ,孕穗 ( 拔节抽雄 ) 增多 ,灌溉 期达 到高 峰 ,以后逐渐减少 。 2 . 3玉米 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状况的反应 实践和研究证 明玉米对 水分状况 的反应 总的趋势是苗 期 比较 耐旱 ,从拔 节以后对 水分 亏缺 越来越敏感 ,抽丝期 最敏感 ,此 后敏感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隔沟突替灌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隔沟突替灌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隔沟突替灌背景在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是一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施农业节水技术已成为当前各地普遍推行的重要措施。

针对玉米这一重要农作物,灌溉方式的改进是关键。

在过去,玉米种植普遍采用的是洋水,即大量浇水的方式,但这种做法的效率很低,且对水资源的浪费更是十分严重。

因此,如何改进玉米的灌溉方式,提高其利用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隔沟突替灌的介绍隔沟突替灌是一种新型的玉米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肥水流失,增加土壤湿度,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并且可以使水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隔沟突替灌的原理是,在沟渠之间挖宽为1-2米,深为30-50厘米的小沟,将小沟纵向分为若干份。

在玉米行上的每隔1-2米处,根据掌握的作物需水量,埋一些塑料或其他材质的灌水管,将灌水管的两端掩埋于小沟两侧,形成一个与主沟道连通的小水道。

灌水管中的水经过降压,从灌水管的孔洞中从管中流出,浸湿土壤,实现对玉米的灌溉。

隔沟突替灌的特点是:1.灌水管的长度随玉米行长度而改变,每行的水管数量随玉米行数而改变,不单独设置水隆。

2.系统中设置了检查井,方便维护处理。

3.每次灌溉量分布均匀,喷水速度适中,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不会导致土壤板结。

隔沟突替灌与之前使用的洋水灌溉相比,有以下优点:1.节水效果明显。

灌溉面积不同,可节水20%~40%。

2.操作顺利。

每行水管数量可调整,通常为3~5个,易操作。

3.增加产量。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产力可提高10%~15%。

4.适合多种土地。

根据耕地地貌的不同,可有选择地加以改良,适合多种类型的土地灌溉。

实施方案1.选址:选择平坦地地,保证土壤稳固,能够及时排出积水。

2.关键技术:预制或购买好灌溉器具(灌溉管、灌溉头等),并配以灌溉系统;研究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和灌溉对土壤水分、温度和肥分等的影响,以实现灌溉定量管理。

3.施工方式:大概采取这种方式是:在当前土地积水被路侧排出后,先在地表挖下一条或几条条沟或沟渠,并于沟渠上游端设点抬高以形成一定的水头,端井位于沟渠水头处,引入灌溉器具,在此进行灌溉作业。

玉米灌溉技术方法有哪些?

玉米灌溉技术方法有哪些?

玉米灌溉技术方法有哪些?不管什么动植物,都离不开水,玉米也是。

玉米种植过程中,为了有效保证玉米生长,在缺水时期都会进行灌溉管理。

那么玉米怎么灌溉?不同时期的灌溉方法有区别吗?下面一起来了解玉米灌溉技术。

玉米灌溉技术方法有哪些?1、沟灌。

先在玉米行间开沟,然后将水引入沟内。

优点是减少了水流与地表的接触面,减轻了土壤团粒受水力破坏的程度,因而玉米根部土壤疏松、通气性好,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

这种方法一般在拔节后采用,拔节后在田间管理上一般随追肥进行培土,使玉米行间自然行成了沟。

为了控制水量以及防止灌后造成倒伏,常采用隔沟灌或半沟灌。

2、畦灌。

比大水漫灌容易控制水量,能减少地表板结和肥料的流失。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依地势的高低,地面的大小,决定畦的大小。

这种灌溉方法一般是在播种前及苗期采用。

3、喷灌。

即通称的人工降雨灌溉,是以压力将水经喷管和喷头喷向空中,使灌溉水象降雨一样均匀的落在玉米和地面上,先靠水浸润土壤供水。

优点是减少了灌溉水对土壤的冲刷,避免土壤板结。

喷灌用水量可以随意控制,比地面灌溉要节省15-30%的用水量。

4、滴灌。

是地下灌溉发展的一种新型灌溉方法。

它是利用低压管导系统,使灌溉水滴缓慢地经常地浅润根系区域。

它是借助于土壤毛细管作用,由地下上升到玉米根系分布层,供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

它可以按玉米需水量供水。

能更好的节约用水量,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产量。

玉米什么时期需要灌水?1、播种前灌水玉米从播种到出苗,主要依靠土壤储存的水份,若土壤含水量不能满足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所需的水份时,就要采取播前灌水,以补充水份。

夏玉米因土壤中的水分被前茬作物吸收利用,同时夏玉米播种时期一般缺雨,如不进行播种前灌水,难以达到适时早播和全苗、壮苗的要求。

各地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巧灌麦黄水”、“渗墒灌”和“原茬畦灌”等灌水方法,掌握适当比例和灌水技术,保证苗全、苗壮,夺取高产。

2、苗期灌水春玉米幼苗期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面积小,蒸腾量不大,耗水量较少。

夏玉米的需水、需肥规律及水肥管理

夏玉米的需水、需肥规律及水肥管理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一、夏玉米的需水、需肥规律(一)需水规律水是构成玉米植株的主要成分,占鲜重的80%~90%。

玉米每生产1公斤干物质消耗的水比其他作物少得多。

玉米的蒸腾系数为200~300,小麦为400~500,水稻为710。

但是玉米植株高大,生长迅速,又生长在高温季节,绝对耗水量则较多。

据资料证明,667m 2产量500千克的夏玉米耗水量300~370立方米,形成1千克籽粒大约需水700千克。

耗水量随产量提高而增加。

夏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从播种到出苗需水量少。

播种时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应保持在60%~70%,才能保持全苗;出苗至拔节,需水增加,土壤水分应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玉米苗期蹲苗、促根生长创造条件;拔节至抽雄需水剧增,抽雄至灌浆需水达到高峰,从开花前8~10天开始,30天内的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一半。

该期间田间水分状况对玉米开花、授粉和籽粒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要求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为宜,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灌浆至成熟仍耗水较多,乳熟以后逐渐减少。

因此,要求在乳熟以前土壤仍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乳熟以后则保持60%为宜。

(二)需肥规律夏玉米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需肥较多,对氮、磷、钾的吸收尤甚。

其吸收量是氮大于钾,钾大于磷,且随产量的提高,需肥量亦明显增加;当产量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需钾量大于需氮、需磷量。

如对667m 2产量300~350千克的玉米进行分析,得到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2.5∶1∶1.5;667m 2产量350~400千克时为2.4∶1∶1.7;667m 2产量720千克时则为3∶1∶4。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总趋势:苗期生长量小,吸收量也少;进入穗期随生长量的增加,吸收量也增多加快,到开花达最高峰;开花至灌浆期有机养分集中向籽粒输送,吸收量仍较多,以后养分的吸收逐渐减少。

可是,春、夏玉米各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总趋势有所不同,到开花、灌浆期春玉米吸收氮仅为所需氮量的1/2,吸收磷为所需量的2/3;而夏玉米此期吸收氮、磷均达所需量的4/5。

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

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

五.常用的灌溉方式—滴灌和喷灌
滴灌具有高效节水的优势,喷灌浪费水比较严重。
二.玉米的需水特性
1.播种~出苗期:种子播下以后需从土壤中吸收相当于种子重量45%~50%的水分,种子才能发 芽,此期耗水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2%~3%,土壤适宜含水量应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 2.出苗~拔节期:此期由于植株较小,叶面积不大,蒸腾量小,需水量较少,此期耗水量约占全 生育期总耗水量的19%~20%,土壤适宜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由于种子根 扎得较深,所以抗旱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不需灌水。但是注意防止土壤过湿。 3.拔节~抽雄期:到拔节期气温高,加之叶面积较大,蒸腾作用旺盛,此期玉米所耗水分约占一 生总需水量的30%左右。这一时期土壤适宜含水量应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到抽雄前10天 ,开始进入一生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此期一株玉米一昼夜耗水量可达24公斤。如果水分不足,不仅 植株营养体小,而且雄穗会产生不孕花粉,雄穗不能及时抽出,也就是农民通常所说的“卡脖旱”。 同时,雌穗小花行数及总花数也会减少,雌穗发育受阻。 4. 抽雄~吐丝期:此期玉米对水分反应更敏感,是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对水分的要求达到了高 峰,经历时间虽然只有几天,可耗水量却占一生所耗总量的10%左右.此期土壤含水量以田间最大持 水量的80%~85%为宜。此期干旱,抽雄开花持续时间缩短,不孕花粉大量产生,雌穗花丝寿命缩短 ,甚至伸不出苞叶,抽雄、吐丝间隔时间延长,影响授粉结实,干旱严重时,可减产20%~50%。 5.子粒灌浆期:雌花受精到其后的20天前后,是玉米一生中对水分需要量大、对水分反应敏感的 时期,通常把此期称为玉米需水临界期,所耗水分约占玉米一生所耗总量的22%~23%,土壤适宜含 水量应占田间最大持水量80%。如果水分不足,既不能使子粒迅速尽可能地膨大,更限制了干物质向 子粒运输积累,导致早期败育粒数增多,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也受影响。子粒灌浆中期水分不足,中 期败育粒增加,穗粒数减少,干粒重下降,对产量影响较大。子粒灌浆中、后期耗水量约占玉米一生 所耗水量的13%~14%,土壤适宜含水量应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左右。此时缺水称为秋吊,对产 量有直接影响。但是,如果在子粒灌浆期间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寿命,根腐病、茎腐病加重,造成 倒伏,对产量有直接影响。因此,洼地要注意排涝。

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技术

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技术

此期土壤水分维持田间最大持水量 的 7 0 % ~8 0 %为

宜。
1 . 5 抽 穗 至 灌 浆 。 此 时 叶面 积 最 大 ,制 造 营 养 物 质 多 ,开 花 、授 粉 、籽 粒形 成 ,需水 较 多 ,如缺 水 干 旱 ,花 粉 、花丝 败 育 ,籽 粒 发育 不 良。此 期春 玉 米 需水 约 占全 生育 期 3 0 %, 夏 玉 米 约 占全 生 育 期











1 玉米 一生需水 变化 规律
壮 ,据 研 究 , 田问 最大 持 水 量 为 4 1 可把 非 生长 季 节 可利 用 的
1 . 1 玉 米 茎 叶 茂 盛 、 植株 高 大 ,一 生 制 造 的有 机
上。
般都 结合 追肥进 行 浇水 。
3 . 4 玉米 抽 穗 开 花 期灌 水 。玉 米 抽 穗 开 花 期 , 需 水 最 多 ,是 玉 米 需水 临 界 期 。天 气 炎 热 , 日照 长 , 气 温高 ,蒸 腾大 ,耗 水 多 ,缺水 不利 ;此外 ,此 时
如空气干燥 ,玉米花粉及柱头易失水而导致生活力
1 . 3 玉 米 出苗 到 拔 节 。 生长 慢 、植 株 小 ,消 耗 水
分较少,此期根系发育较快,水分过多影响根系下 扎伸长 ,故 苗期 水分 消耗 占生育 期水 分 总量 的 1 5 %

耙 耱保 墒 。实在 来 不及 早灌 ,可 在播 种 前灌 水 ,水 量 要 小 ,一 般 每 亩 3 0~4 0 m ,灌 后 要适 时整 地 保 墒 播 种 。夏 玉 米 播 种 时 : f旱 高 温 ,灌 水 有 利 于 全 苗 ,陕 西试 验 证 明 ,播 前 每 亩 灌 水 5 0 m, , 比 不灌

玉米需水规律

玉米需水规律

玉米需水规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整个生育期内,水分的消耗因土壤、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有很大的变动。

玉米需水量多少与播种季节有关,春玉米生育期较长,耗水绝对量比夏玉米要多得多。

不论春、夏玉米,都有相似的需水规律。

1.播种出苗期玉米从播种发芽到出苗,需水量少,占总需水量的3.1%-6.1%。

玉米播种后,需要吸取本身绝对干重的48%-50%的水分,才能膨胀发芽。

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即使勉强膨胀发芽,也往往因顶土出苗力弱而造成严重缺苗;如果土壤水分过多,通气性不良,种子容易霉烂也会造成缺苗,在低温情况下更为严重。

播种时,耕层土壤必须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才能保证良好的出苗。

2.幼幼苗玉米在出苗到拔节的幼苗期间,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面蒸腾量较少,所以耗水量也不大,约占总需水量的17.8%-15.6%。

这时的生长中心是根系,为了使根系发育良好,并向纵深伸展,必须保持表土层疏松干燥和下层土比较湿润的状况,如果上层土壤水分过多,根系分布在耕作层之内,反不利于培育壮苗。

因此,这一阶段应控制土壤水分在田问持水量的60%左右,可以为玉米蹲苗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促进根系发育、茎秆增粗、减轻倒伏和提高产量都起到一定作用。

3.拔节孕穗期玉米植株开始拔节以后,生长进入旺盛阶段。

这个时期茎和叶的增长量很大,雌雄穗不断分化和形成,干物质积累增加。

这一阶段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植株各方面的生理活动机能逐渐加强。

同时,这一时期气温还不断升高,叶面蒸腾强烈。

因此,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约占总需水量的29.6%-23.496。

特别是抽雄前半个月左右,雄穗已经形成,雌穗正加速小穗、小花分化,对水分条件的要求更高。

这一阶段土壤水分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

4.抽穗开花期玉米抽穗开花期,对土壤水分十分敏感,如水分不足,气温升高,空气干燥,抽出的雄穗在2-3天内就会“晒花”,造成有的雄穗不能抽出,或抽出的时间延长,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玉米怎么进行灌溉,玉米的灌溉技术

玉米怎么进行灌溉,玉米的灌溉技术

玉米怎么进行灌溉,玉米的灌溉技术夏季高温天气,玉米很容易发生干旱,所以给玉米及时进行人工灌溉很重要,下面就让专业人士为大家介绍一下玉米的灌溉技术。

1、沟灌和隔沟灌。

玉米种植行距较宽,采用沟灌非常方便。

还可采用隔沟灌的方式,即只在玉米宽行开沟灌水,即省工又省水。

2、管道输水灌溉。

一般采用有地下硬塑管,地上塑料软管,一端接在水泵口上,另一端延伸到玉米田远端,边灌边退。

3、喷灌和滴灌。

喷灌和滴灌具有省水、省工、省地、保土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玉米田要不要浇水,应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天气情况和土壤含水量情况而定。

播种时,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保证。

若壤土含水量低于16%,粘土含水量低于20%,沙土含水量低于12%即需要灌水。

从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时期来看,一般应浇好4次关键水:(1)拔节水。

玉米苗期植株较小,耐旱、怕涝,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之间,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浇水。

但玉米拔节后,植株生长旺盛,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需水量增加。

墒情不足时,浇小水。

(2)大喇叭口水。

该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此期干旱会导致小花大量退化,容易造成雌雄花期不育,遭遇“卡脖旱”。

(3)抽穗开花水。

玉米抽雄开花期前后,叶面积大,温度高,蒸腾蒸发旺盛,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量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此期为需水高峰,应保证充足水分,如地表土手握不成团,应立即浇水。

浇水一定要及时、灌足,不能等天靠雨,若发现叶片萎蔫再灌水就会减产。

(4)灌浆水。

籽粒灌浆期间仍需要较多的水分。

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低于70%就要灌水。

此期保持表土疏松,下部湿润,保证有充足的水分,遇涝注意排水。

北京地区春玉米一般在5月15日前后播种,为的是躲过大喇叭口期的干旱情况。

播种时土壤墒情要好确保出全苗就可以,其它一般情况下很少灌溉,亩产量达到1000斤左右没问题。

如果遇到特别干旱的年份,在拔节期结合施肥要灌一次水,大喇叭口期灌一次,成熟期看情况了。

实验一 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

实验一 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

实验一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一、实验目的正确分析所提供的各种资料,掌握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

二、仪器设备绘图工具、计算器三、实验内容基本资料分析。

1、玉米的地域分布玉米的种植区域遍布全国各省(区、市),而根据适宜种植的程度又较集中分布在从东北三省经冀、鲁、豫、陕走向西南的一个狭长地带,该地带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70%,产量接近玉米总产量的4/5。

根据地理位置、地势、气温、无霜期长短等条件确定玉米的播种期和种植制度,并将玉米大致分为春播和夏播两类。

我国北方北纬40度以北,多为春季播种,为春玉米。

北纬38度以南,气温较高,无霜期多在190天以上,玉米夏季播种,为夏玉米。

冀、晋、陕、鲁及新疆等省区,靠北部种植春玉米,南部复种夏玉米,中部春、夏玉米交叉种植。

长江以南一些地区有一年三熟的秋玉米,而广西、海南等省区,还可以在冬季种植玉米。

2、玉米的需水规律无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北方玉米还是南方玉米,需水模系数(指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均是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各生育阶段需水情况如下:(1)播种~拔节阶段:植株蒸腾量很小,其水分多数消耗在棵间蒸发中,玉米这个生育阶段在全生育期内时间最长,春、夏玉米分别占全生育期天数的32.4%~35.6%和30.3%~31.9%,但需水模系数最低,春玉米占23.9%~24. 2%,而夏玉米仅占16.7%~22.8%。

(2)拔节~抽雄阶段:不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此生育阶段都处于气温较高的季节。

玉米在拔节以后,由于植株蒸腾的速率增加较快,日需水强度不断增大。

该阶段经历时间,春玉米34~40天,北方夏玉米25~32天,南方夏玉米仅18~25天。

该阶段需水模系数普遍较高,春玉米为28.2%~33.5%,在灌溉条件下的夏玉米达28.3%~36.5%。

(3)抽雄~灌浆阶段:是玉米形成产量的关键期。

该阶段时间较短,春玉米1 8~24天,夏玉米16~21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
(一)玉米的需水量
需水量也称耗水量,是指玉米在一生中棵间土壤蒸发和植株叶面蒸腾所消耗的水分(包括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总量。

玉米是用水比较经济的作物之一。

各生育阶段的蒸腾系数在250~500之间。

因为玉米植株比较高大,一生制造的干物质比较多,而且生育期多处于高温季节,所以绝对耗水量很大。

玉米全生育期需水量受产量水平、品种特性、栽培条件、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玉米一生的耗水总量,春玉米2 550—6 000 m/hm,夏玉米1860—4440m/hm。

1.产量水平与需水量试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玉米的需水量随着子粒产量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多。

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耗水量增长的比值逐渐减少。

表现为玉米对水分的利用效率随产量的提高而提高,产量越高用水越经济。

一般每生产1kg子粒约耗水0.6m。

2.品种与需水量玉米需水量受品种影响。

品种不同,其生育期、植株大小、单株生产力、吸肥耗水能力、抗旱性等均有差异,其耗水量也不同。

即使在同一产量水平,对水分消耗也不同。

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一般植株高大、叶数多、叶面积大,因而叶面蒸腾量大、棵间蒸发和叶面蒸腾持续期相对加长,耗水量也较大。

反之,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耗水量则较小。

此外,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蒸腾速率低于一般品种,消耗的水分也比不耐旱的品种要少。

3.栽培措施与需水量施肥、灌水、密度和田间管理等栽培措施都是影响玉米需水量的因素。

在相同生态条件下,增加施肥量可促进植株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生长,不仅增强了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同时也增加了蒸腾面积和植株蒸腾作用,从而使耗水量增加。

灌水次数越多,每次灌水量越大,玉米实际的耗水量越高。

如果灌水方法不科学,更会加大玉米耗水量,降低水分利用效率。

在一定范围内,随密度增加会因群体叶面积和蒸腾量的相应增多,使总耗水量有加大的趋势。

中耕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避免下层土壤水分向空间蒸发。

中耕的除草作用亦减少了水
分的无效消耗。

地面加盖覆盖物,如地膜、秸秆等,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从而降低玉米总耗水量。

4.土壤条件与需水量土壤质地不同,保水能力强弱有差别。

一般砂性或黏性土都会使耗水量增加,而壤土的保肥、保水能力强,在同样条件下比砂土和黏土玉米耗水量少。

另外,土壤水分状况对玉米需水量也有影响。

一般土壤含水率越高,玉米叶片蒸腾和棵间蒸发越大,耗水量也相应增多。

5.气候条件与需水量凡能影响玉米棵间蒸发和叶面蒸腾的气候条件,均可使玉米需水量发生变化。

一般在相同栽培条件下,玉米生育期内气温高、空气相对湿度小、光照强度大、日照时数长、风力大等气象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均会导致地面蒸发和叶面蒸腾作用增强,总耗水量增多。

33232(二)玉米的需水规律
由于玉米各个生育阶段历时长短、植株生长量响,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消耗有一定的差异。

玉米—后期偏多”的变化规律。

1.播种至拔节此期土壤水分状况对出苗及幼苗壮弱有重要作用。

此阶段耗水约占总耗水量的18%,日平均耗水量30mJ/ban2左右。

虽然该阶段耗水少,但春播区早春干旱多风,不易保墒。

夏播区气温高、蒸发量大、易跑墒。

土壤墒情不足会导致出苗困难,苗数不足。

水分过多,则易造成种子霉烂,影响正常发芽出苗。

2.拔节至吐丝此阶段植株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量急剧增加。

此期气温高,叶面蒸腾作用强烈,生理代谢活动旺盛,耗水量加大,约占总耗水量的38%,日平均耗水达45~60mj/hm/。

自大喇叭口期至开花期是决定有效穗数、受精花数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

水分不足会引起小花大量退化和花粉粒发育不健全,从而降低穗粒数。

抽雄开花时干旱易造成授粉不良,影响结实率,有时造成雄穗抽出困难,俗称“卡脖旱”,严重影响产量。

因此,满足玉米大喇叭口至抽穗开花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对增产尤为重要。

3.吐丝至灌浆此阶段水分条件对子粒库容大小、子粒败育数量及子粒饱满程度都有所影响。

此期同化面积仍较大,耗水强度也比较高,日耗水量可达
45—60m3/hm2左右,阶段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32%左右。

在该阶段应保证土壤水分相对充足,为植株制造有机物质并顺利向子粒运输,实现高产创造条件。

4.灌浆至成熟此阶段耗水较少,但玉米叶面积系数仍较高,光合作用也比较旺盛,日耗水强度可达到36m3/hm2,阶段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10%~30%。

生育后期适当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有益于防止植株早衰、延长灌浆持续期,同时也可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三)玉米灌溉指标
1.土壤水分据研究,高产玉米适宜的土壤相对水分含量(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百分率),播种至出苗70%一75%,出苗至拔节60%左右,拔节至抽雄70%~75%,抽雄至吐丝80%一85%,吐丝至乳熟75%~80%,完熟期60%左右。

低于上述指标需考虑灌水。

2.叶片膨压叶片相对膨压是生产上采用较多的测定植株水分盈亏的指标。

植株缺水,叶水势降低,相对膨压相应降低。

研究认为,玉米在水分临界期前后,植株从上向下第5片叶相对膨压为95%时,表示供水适宜;膨压低于85%时,表示轻度缺水,膨压为75%时,表示严重缺水。

3.植株形态当土壤水分充足时,玉米青秆绿叶。

夏季温度高,蒸发量大,若连续10~15d不降透雨,土壤含水量降低,植株叶片在中午前后萎蔫,早晚又恢复(即暂时萎蔫)时,为轻度缺水;以后根据萎蔫叶片恢复程度确定缺水指标和灌溉数量。

4.叶片水势叶水势在供水不足时变小,干旱越重,叶片水势越小。

玉米在需水临界期前后,若叶片水势降至—0.7一—0.8MPa时,应立即进行灌溉。

当叶片水势为—1.0MPa时,叶片出现暂时性萎蔫;叶水势在—1.5MPa时,叶片出现永久性萎蔫,叶水势在—2.41VIPa时,可能造成植株死亡。

该指标一般以晴天上午7~9时所测结果较为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