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玉米的抗旱播种与节水灌溉分析
玉米的抗旱播种与节水灌溉分析蒲城县抗旱服务队陕西渭南 715500摘要: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全国范围内种植面积较大,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在玉米生产中,采取干旱播种、节水灌溉等措施,对玉米种子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稳定生长。
抗旱播种与节水灌溉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农业技术,可以维持玉米的良好长势,提高玉米的总体产量,提高单产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玉米;抗旱播种;节水灌溉;应用实践引言在干旱少雨的内陆地区,土壤水分状况对玉米的正常生长及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抗旱播种和蓄水保墒是我国很多区域玉米生产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必须合理调控降雨强度,促进玉米高效用水,以适应全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
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广泛分布着以干旱气候为主导的玉米种植区。
因此,每个地区都要根据玉米生产活动的实际需要,在降水不足的条件下,将玉米的播种工作做好,采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措施,可以大幅度地增加玉米的产量。
1玉米的抗旱性分析要想在干旱或半干旱区实现玉米的高产,就必须充分认识其抗旱特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播种和节水灌溉。
目前,玉米具有耐旱、避旱和抗旱等特性。
其中,抗旱性能指的是当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遇到干旱时,能够自身的调节机制存活下去。
比如玉米可以收缩叶片,防止水分流失过多。
躲避干旱多见于玉米出苗期,玉米籽粒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玉米中间茎长度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所以,在种植玉米时,应选用较深的土层。
在这样的条件下,土壤表层的干旱对玉米发芽的影响不大,玉米秧苗仍然能够继续生长。
对干旱的抗性主要是通过对体内水分的调控来提高对干旱的抗性。
玉米根系较长,这对其吸收地下水起到了关键的支持作用,同时,玉米的叶片也可以随着土壤湿度的变化而调整气孔的大小。
所以,在短期的干旱环境中,玉米仍有一定的存活能力。
总之,在对玉米进行抗旱播种时,应根据实际降雨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各种抗旱技术。
2抗旱播种2.1比空坐水播种比空坐水播是把玉米种在第二垄上,种两行,空一垄,既能保持较好的透光、通风,又能增加产量。
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要点与优势分析
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要点与优势分析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是一种在玉米种植中广泛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以滴灌为基础,通过在土壤表层埋放滴灌管线,将水分和养分直接送到植株根系区域,实现了精准供水,提高了灌溉的效果。
下面将从要点和优势两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分析。
一、要点分析1. 浅埋滴灌管线:该技术中,滴灌管线一般被埋在土壤表层5-10厘米的位置,与种植行相对应,便于水分和养分的输送。
而且,浅埋滴灌管线避免了管线过深而导致的滴头堵塞和水分分布不均的问题。
2. 定量供水:滴灌技术可以准确控制每株植株的供水量,使水分和养分能够按需供应,适当的水肥比例有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3. 高强度滴头:无膜滴灌技术一般选用高强度滴头,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耐压性和抗堵塞性能,能够在长时间使用中保持滴水出量的稳定。
4. 定期维护:滴灌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线堵塞、滴头破损等问题,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土壤改良:在应用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的还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如加入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提高灌溉效果。
二、优势分析1. 节水效果显著:相比传统的灌溉方式,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使水分能够有效利用,节水效果显著,可节约水资源。
2. 精准供水:滴灌技术能够实现精准供水,水分和养分直接送到植株根系区域,避免了水分和养分的浪费和损失,提高了灌溉的效果。
3. 灌溉均匀性好:滴灌技术能够保持水分供应的均匀性,避免了传统灌溉中的面积不均匀和水分浪费的问题。
4. 产品质量提高: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供给有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提高了玉米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5. 减少病虫害发生:滴灌技术能够减少因水分过多导致的病虫害发生,提高了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
6. 自动化程度高: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可以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自动定量供水,并能够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如何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节水灌溉?
如何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节水灌溉?
(1)改变传统的玉米灌水方法mdash;mdash;地面灌溉。
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广了一些新的灌水方法,如水平畦(沟)灌、波涌灌、长畦分段灌等,节水效果有很大提高。
(2)喷灌和滴灌。
喷灌技术具有输水效率高、地形适应性强和改善田间小气候的特点,且能够和喷药、除草等农业技术措施相配合,节水、增产效果良好。
对水资源不足、透水性强的地区尤为适用。
滴灌是利用滴头或其他微水器将水源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灌水均匀度高,且能够和施肥、施药相结合,是目前节水效率*的灌溉技术。
(3)应用其他节水灌溉技术。
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膜上灌溉。
和一般灌水方法不同的是,膜上灌是由地膜输水,并通过放苗孔入渗到玉米根系。
由于地膜水流阻力小,灌水速度快,深层渗漏少。
而且地膜能够减少棵间蒸发,节水效果显著。
在新疆和山东、江苏等没有灌溉条件的坡地可采用皿灌。
皿灌是利用没有上釉的陶土罐贮水,罐埋在土中,罐口低于田面,通常用带孔的盖子或塑料膜扎住,以防止罐中水分蒸发。
可以向罐中加水,也可以收集降雨。
1。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和优点
灌溉量的确定
要点一
总结词
合理确定灌溉量,可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土壤盐碱化风险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确定灌溉量时,应根据玉米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水分状况 进行合理配置。一般来说,玉米的需水量与气候、土壤类 型、作物生长阶段等因素有关。因此,通过监测土壤水分 状况,结合。
VS
详细描述
平原和盆地地区的土地平坦,气候条件适 宜,是玉米生长的理想环境。然而,在平 原和盆地地区同样存在着水分蒸发和渗漏 等问题,导致水分利用效率低下。采用玉 米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通过精确控制灌溉 水量和频率,实现水分的均匀分布,提高 水分利用效率,实现玉米的高产和稳产。
04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方式
灌溉频率的确定
总结词
合理设置灌溉频率,可保持土壤水分稳定,促进玉米稳 产高产。
详细描述
在确定灌溉频率时,应考虑玉米的生长特性和土壤的水 分保持能力。一般来说,较高的灌溉频率可以保持土壤 水分的稳定,有利于玉米的生长。但是,过高的灌溉频 率可能会导致水分过多,增加病害发生的风险。因此, 应根据玉米的生长特性和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合理设 置灌溉频率,以促进玉米稳产高产。
灌溉时间的确定
总结词
合理选择灌溉时间,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促进玉米生长。
详细描述
在确定灌溉时间时,应考虑玉米的需水规律 和当地的气候条件。一般来说,玉米在苗期 、拔节期和抽穗期对水分需求较大,而在其 他时期对水分需求相对较小。因此,合理安 排灌溉时间,可以避免过度灌溉和水分流失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省时省力
自动化管理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管 理,节省人力和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灌溉时间和劳 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一、地面节水灌溉方式地面灌溉应用面广,技术简单,多年来一直是节水灌溉的重点研究和推广内容之一。
改进地面灌溉技术较传统地面灌溉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
(一)沟灌灌溉水在玉米行间的灌水沟内流动,灌水后表土疏松,可避免板结及减少棵间蒸发量。
(二)隔沟交替灌溉灌水时隔一沟灌一沟;在一下次灌水时,只灌上一次没有灌过的沟,实行交替灌溉。
每沟的灌水量比正常多30%左右,每次灌溉可比原来用水量减少25%—35%。
二、隔沟交替灌溉技术(一)开沟起垄地块应做到土绵、无杂草,种植前划线,沿线开沟,化肥均匀混和撒入垄中间,开沟起垄,沟深约30—40厘米,沟宽60厘米,垄顶宽40厘米。
采用垄植沟灌的方式种植玉米。
(二)足墒播种为保证全苗种植前应灌足底墒水,一般为50立方米/667平方米左右,水干后,沿水面线刮去干土,整好垄沟,及时播种。
(三)地膜覆盖玉米在播种后即用120厘米在膜将垄覆盖,在沟底紧膜压实,出苗后及时放苗,放苗密度5500株/亩,视情况揭膜除草。
(四)分区交替进行灌水玉米全生育期灌水5—7次,每次灌溉时,每隔一行进行灌溉,保持土壤垂直剖面或水平面的某一个区域保持干燥,而另一部分区域灌水润湿,每次灌溉面积只相当于传统灌溉面积的50%—70%,沟尾封堵以减少水分侧向渗透。
按设计灌溉制度进行灌溉。
该技术适宜于有灌溉条件的内陆河流域的绿洲农业区和引黄灌溉农业区的玉米种植。
三、垄膜沟灌技术此技术有两种应用模式,即半膜垄作沟灌、全膜沟播沟灌。
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玉米垄膜沟灌技术是通过起垄,增加土壤表面积,改变土壤光、热、水条件和微生物的活动环境,协调作物赖以生存的小气候,通过改变田间微地形、种植方式与灌水方式,克服传统平作栽培的不利灌溉方式。
玉米种植在垄上或沟里,灌水在两垄之间的沟里,沟为V形或U形,垄上或地面覆膜。
(一)半膜垄作沟灌技术1.起垄及播种一般在3月上中旬耕作层解冻后就可以起垄,玉米垄宽60厘米,垄高15—20厘米,沟宽30厘米。
高产玉米应如何节水灌溉
高产玉米应如何节水灌溉玉米植株根深叶茂,而且其生长期多处在高温条件下,属需水较多的作物。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一下高产玉米的节水灌溉方法。
玉米不同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不同,必须依据玉米的需水规律,结合当地气候情况,进行科学灌溉,以满足玉米各个生育对水分的需求,保证高产稳产,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
高产玉米的灌溉时间根据玉米需水规律进行灌溉,可以节约用水,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目前主要是依据玉米生长状况的形态指标、土壤含水量及玉米生理指标来确定。
(1)玉米生长形态指标玉米叶片在中午出现萎蔫现象,黄昏前又恢复,即为轻度缺水,可以开始灌溉。
(2)土壤含水量指标从播种到出苗要求土壤田间持水量60%~80%;苗期55%~60%;拔节期70%;抽雄、抽丝期80%;乳熟至蜡熟期75%,低于上述指标就应灌溉。
高产玉米的灌溉方式目前新疆玉米灌溉方式主要有细流沟灌、自压软管灌和滴灌等方式。
(1) 细流沟灌:是目前新疆玉米灌溉使用最多的方法,操作简便,对土地要求不严,较大田漫灌和畦灌省工,省水。
(2)自压软管灌:是近年兵团推广的一项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投入不大,节水效果良好。
但要求土地平整,坡降均匀,坡度在1‰~3‰。
(3)滴灌:对土地要求不严,节水效果好,但成本略高。
高产玉米的灌溉次数及灌溉量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新疆中晚熟春玉米一般灌水4~5次。
第一水后根据玉米生长及气候情况每间隔12~15天灌一次水,总灌量320~400方。
早熟玉米一般灌3~4水。
(1)中晚熟玉米展开10~12叶时(大喇叭口期),就应开沟灌第一水,亩灌量90~100方,要求渗透均匀,不淹不漏。
(2)第一水后,玉米迅速生长,田间蒸腾不断加大,抗旱能力下降,应及时赶浇第二水,间隔以不超过15天为宜,亩灌量80方左右。
如第二水时间无保证,宁可推迟第一水。
(3)第三水间隔12~15天,正是玉米抽雄前后的需水高峰,应及时补给,亩灌量70~80方。
(4)第四水在玉米抽丝后,籽粒形成灌浆初期,要适时适量满足用水要求,以保证穗大粒多。
刍议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
N o n g t i a n s h u i l i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使玉米产量增加,农户逐渐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在膜下两垄之间设置管道进行节水灌溉,形成了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
然而,目前玉米种植技术尚不成熟,还需要根据玉米品种和种植条件,不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与效率。
一、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在传统的种植过程中,玉米是由人工灌溉而成。
现如今,农户通过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优势:首先,将农机与人机结合使用,进行机械化种植,其中包括施入口肥、铺膜、滴灌、测深施缓释肥、喷洒除草药剂等,可以减少大量的人工操作,提高玉米种植的播种和灌溉效率,以及大规模的喷洒除草剂,从而有效转移玉米种植的劳动力。
其次,可以缩短玉米成熟的时间,有利于玉米的保水保肥工作,在春季可以确保幼苗的健康生长,而在冬季可以防止幼苗被冻死,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再次,可以减少玉米的灌溉水量,因为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覆盖了地膜,所以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运用管道供水可以防止在种植过程中出现漏水的情况,确保科学合理地使用水资源。
根据研究表明,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使用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40%的用水量,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垄沟播种技术,收集自然的水资源,有效减少灌溉的用水量。
最后,不仅可以节约玉米的灌水量,还可以提高浇地面积,由于此技术对地形的要求较低,因此,大部分地块都可以进行玉米种植,扩大了玉米的种植面积。
由于采用管道输水的方式,因此,不需要在土壤附近修筑水渠,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率。
二、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要点1、准备工作农户在使用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后续的灌溉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玉米种植的特点,农户需要选择通透性较强与地势平坦的土壤,有利于日后进行保水保肥,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同时,农户需要及时清理土壤中的有害药剂,尤其是严重影响玉米生长的药剂。
由于马铃薯等农作物中的有机物质可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因此,若是土壤之前种植过马铃薯等农作物,只需要简单清理就可以满足玉米生长的条件,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与产量。
玉米栽培节水灌溉技术
玉米栽培节水灌溉技术核心提示:在气候条件较差,风大沙多,十年九旱,尤其是春旱伏旱严重的地区,节水灌溉对玉米夺高产影响极大。
如何在降水偏少和水资源不足的条件下,适在气候条件较差,风大沙多,十年九旱,尤其是春旱伏旱严重的地区,节水灌溉对玉米夺高产影响极大。
如何在降水偏少和水资源不足的条件下,适应玉米的生育特点,合理用水,科学浇水,充分发挥有限水的利用率,稳定提高玉米产量,需推广节水栽培和节水灌溉技术。
一、地膜覆盖、合理中耕节水栽培技术地膜覆盖可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
温度低,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露地玉米往往因底墒不足出苗迟,生长缓慢。
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地温增高,促进玉米苗发育生长。
地膜覆盖较露地种植,一般株高增加20厘米以上,抽雄较露地早15天左右。
合理中耕能有效地抑制地面蒸发,把水分保蓄在耕作层。
一般中耕2~3次,第一次在苗期,第二次在拔节期,第三次在大喇叭口期。
通过中耕可提高土壤含水量10%~15%,增强抗旱能力。
二、改进灌溉方式为了确保玉米的节水、保水、用水,在灌溉方式上,采取喷灌、防渗灌、小畦灌、隔沟灌和适时适量灌溉等几种方式。
1.喷灌。
喷灌是一项先进的灌溉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省地等优点,一般每亩需水50立方米,较土渠灌溉节水70立方米,较防渗渠灌溉节水30立方米,节约土地2%,而且土壤不板结,避免了因大水漫灌造成的水分、养分流失,增产效果明显。
2.防渗灌溉。
包括防渗渠输水灌溉和管道输水灌溉,是节水灌溉的主要形式,约占节水灌溉的80%以上。
每亩需水80立方米,较土渠输水灌溉节水40立方米,节地1%,省时省工,每浇1亩地较土渠省工0.5个。
此外还具有建设投资少、取材方便、管理费用低等优点。
3.小畦灌溉。
即园田化灌溉。
在同样用防渗渠输水灌溉的情况下,小畦灌溉每亩需水60立方米,较大水漫灌节水20立方米,且避免了因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冲淤和肥效损失等弊端。
4.隔沟灌溉。
在地膜覆盖玉米田,地膜与地膜之间形成宽40厘米、深10厘米的灌水沟。
浅议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浅议玉米节水灌溉技术【摘要】研究节水灌溉技术,就是用较少的水,获得最大的玉米产量。
【关键词】玉米;节水灌溉;技术根据玉米全生育期的需水规律,一般的灌水时期分为播前、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等。
而具体什么时间灌水,则要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土壤墒情、降雨情况等来决定。
不容置疑,水多水少都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
从发展趋势来看,缺水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研究节水灌溉技术,就是用较少的水,获得最大的玉米产量。
1.玉米需水规律一般地,从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时期来看,一般应浇好5次关键水。
1.1造墒水播种时,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保证。
若土壤墒情不足或不匀进行播种,势必造成缺苗断垄,或苗子大小参差不齐,弱小株多,空秆率高,这样的群体要想获得高产是不可能的。
玉米播种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5%—75%之间。
夏玉米也可播后浇“蒙头水”,夏播或套种玉米可结合浇麦黄水一并进行。
灌水量一般每亩50—60立方米。
如果浇“蒙头”水,一般每亩浇水40-50立方米。
1.2幼苗水玉米在出苗到拔节的幼苗期间,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面蒸腾量较少,所以耗水量也不大,约占总需水量的17.8%—15.6%。
这时的生长中心是根系,为了使根系发育良好,并向纵深伸展,必须保持表土层疏松干燥和下层土比较湿润的状况,如果上层土壤水分过多,根系分布在耕作层之内,反不利于培育壮苗。
因此,这一阶段应控制土壤水分在田问持水量的60%左右,可以为玉米蹲苗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促进根系发育、茎秆增粗、减轻倒伏和提高产量都起到一定作用。
1.3拔节孕穗水玉米植株开始拔节以后,生长进入旺盛阶段。
这个时期茎和叶的增长量很大,雌雄穗不断分化和形成,干物质积累增加。
这一阶段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植株各方面的生理活动机能逐渐加强。
同时,这一时期气温还不断升高,叶面蒸腾强烈。
因此,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约占总需水量的29.6%—23.496。
探讨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探讨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生产受到水分不足和干旱的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非常重要。
下面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1. 风干预栽培:风干预栽培是一种利用干旱时期的土壤水分和降水进行玉米栽培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提前将玉米种植在干旱地区,并选择抗旱性强的品种,利用干旱期间的土壤水分和降水,使玉米生长期间能得到足够的水分。
还可以通过在种植区域周围建立风帘或种植绿化带,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地面的风力侵袭,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2.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灌溉管道将水滴滴入玉米根部的方法,可以减少水分的损失和浪费,提高玉米根系的有效水分利用率。
滴灌技术可以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和需水量进行精确的灌溉,确保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获得适量的水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抗旱能力。
3. 覆膜栽培:覆膜栽培是在种植地表覆盖塑料薄膜,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淋失的一种方式。
通过覆盖薄膜,可以抑制玉米生长期间土壤水分流失,减少虫害和杂草的生长,提高土壤温度,并有助于玉米的根系生长。
覆膜栽培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减少对灌溉水的需求,节约水资源。
4. 断水栽培:断水栽培是一种在播种后早期断水的栽培方式。
通过断水栽培,可以促使玉米根系深入土壤,增加土壤水分的吸收范围和能力。
断水栽培还可以降低土壤湿度和气温,减少土壤表面蒸发量,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增加玉米的抗旱能力。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包括风干预栽培、滴灌技术、覆膜栽培和断水栽培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水分的损失和浪费,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增加玉米的产量和抗旱能力,对于玉米的生产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浅谈玉米节水灌溉技术玉米是需水量较多的作物,合理地灌溉是玉米生长的重要保障。
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水方法和设施,把水适时适量地输送到田间,使玉米受水均匀,减少和避免地面径流、地下渗漏的消耗,并达到节水、高产、高效益的要求。
一、玉米灌溉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玉米的需水量是指在水分适宜、生长正常、产量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棵间土壤蒸发量、植株蒸腾量、组成植株体以及消耗于光合作用等生理代谢过程中需水量的总和。
由于组成植物体和消耗于光合作用所需水量很少(不到1%),故可将此部分忽略。
因此,玉米需水量主要指在适宜土壤水分条件下,棵间土壤蒸发量和植株蒸腾量之和。
其大小常用田间单位面积所需降水量(毫米或立方米)来表示。
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是气象、土壤、栽培措施和品种等,玉米生育期内积温高,相对湿度小,日照强,风力大,需水量就大。
凡生长期长、叶面积大、气孔数目多的品种,蒸腾量较大,因而需水量也大。
随着耕深、栽培密度和施肥量的加大,玉米需水量有增加趋势。
此外土壤质地、水分及地下水位也影响玉米需水量。
春玉米比夏玉米耗水量较多,但各生育时期的需水规律基本一致。
二、玉米各个生长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为获得玉米高产、稳产,在玉米生育过程中应重点在播种期、抽雄开花期和灌浆期浇好3次关键水,适时灌溉拔节水、大喇叭口水。
1、播种期灌水播种期灌水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获得高产的基础,是保证玉米高产的关键水。
播种期灌水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用播前灌水或播后灌“蒙头水”。
春玉米采用冬灌或早春灌,冬灌不仅可防止播种时降低土壤温度,又可避免各种作物春季争水矛盾。
麦田套种玉米结合浇麦黄水,做到一水两用。
夏直播玉米麦收后墒情差时应立即浇水造墒,待机播种。
也可先播种后灌水,这是抢时早播的一种有效方法。
2、拔节期灌水玉米拔节后,在营养体迅速生长过程中,穗的分化也已开始,水分需求量大。
所以,在降水不足时,结合追肥适量灌水,使0~80mm土层土壤含水率达16%~18%。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和优点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和优点玉米传统的灌溉方法是沟灌和畦灌,这种灌溉方法用水量较大,不利节约用水。
因此,我国很多地区已开始实行节水灌溉,目前节水灌溉的方法主要有喷灌、滴灌和地下浸润灌溉。
(l)喷灌喷灌是用一定的压力将水经过田间的管道和喷头喷向空中,使水经拔打后散成细小的水珠,象降雨一样均匀地喷洒在植株和地面上的灌溉方法。
它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灌溉技术,其优点,首先是节约用水,喷灌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而且灌水比较均匀。
一般可节水30%~50%。
在透水性强、保水力差的沙质土壤地区,可节水70%~80%。
其次,喷灌可以改善玉米生长发育的条件。
喷灌每次灌水量较小,不易破坏土壤的结构,使玉米根系生长有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喷灌可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能有效防止“晒花”现象的发生。
另外,在水温低于气温时,喷灌还可将水在空气中加温,从而增加地温。
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
每次喷水量30~40毫米为宜,低产田喷的次数可少些,高产田可多些。
喷灌的不足之处是设备投资高,风速大于3级时会影响灌溉质量。
(2)滴灌滴灌是利用一种低压管道系统,将灌溉水经过分布在田间地面上的每一个滴头,以点滴状态缓慢地、经常不断地浸润玉米根部的灌溉过程。
它的主要优点是能湿润玉米根部耕层土壤,避免因渗漏、棵间蒸发、地面径流等损失,比一般喷灌节水30%以上。
滴灌的水滴对土壤的冲击力小,不易破坏土壤结构,能使根系一直处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有利于生长发育。
滴灌也存在投资大、管道和滴头易堵塞等缺点。
(3)地下浸润灌溉这种方法是利用人工铺设地下暗管或开凿“鼠道”,使灌溉水借助于土壤的毛细管作用,由地下上升到玉米根系分布层的灌溉方式。
管道式是利用竹管或粘土烧制成的玩管、瓦片埋在地下40~60厘米处,管径5~15厘米,管道间的距离因土壤性质而变动。
有压力时,壤上一般1.5米左右,宽者可达3~3.5米。
沙性大,要适当窄些。
粘性大,要宽些。
道长一般在100米长为宜。
玉米的抗旱播种与节水灌溉分析
玉米的抗旱播种与节水灌溉分析【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消费量。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频发,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抗旱播种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本文分析了抗旱播种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提高玉米的抗旱性,分析了玉米对水资源需求的情况,并总结了节水灌溉在玉米种植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研究发现,抗旱播种和节水灌溉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着显著影响,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些技术,为玉米种植和农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玉米、抗旱播种、节水灌溉、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抗旱性、种植技术、农业策略、玉米种植、未来发展、农业技术、灌溉方法、水资源利用、农业生产。
1. 引言1.1 玉米的重要性玉米,又称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食物之一。
玉米是一种高产、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的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玉米具有广泛的用途,除了作为主食之外,玉米还可以用于制作食用油、酒精、饲料等,而且还可以用于工业原料和生物燃料的生产。
玉米在农业和工业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玉米还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经济作物,对于农民的生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的种植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村地区的扶贫和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
1.2 抗旱播种的意义抗旱播种是指在干旱条件下进行种子播种的一种技术手段,其意义重大。
抗旱播种能够有效提高玉米作物的生长适应干旱的能力,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科学合理的抗旱播种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减少作物在遭受干旱胁迫时的损失,确保农民的收入。
抗旱播种还可以减少用水量,降低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依赖,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通过合理调控土壤水分,有效减少作物的蒸发量,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灌溉水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玉米高产的节水灌溉技术
投资成本高
节水灌溉技术所需的设备和材 料成本较高,使得一些农户难 以承受。
缺乏统一标准
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对节水灌 溉技术的要求不同,缺乏统一
的标准和规范。
技术改进与创新
研发新型节水灌溉设备
通过技术研发,降低节水灌溉设备的成本, 提高其可靠性和易用性。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培训,提高他 们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通过合理调控灌溉水量和次数,满足 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促进 作物生长。
节水灌溉的效益
01
02
03
04
提高作物产量
通过精准供水,满足作物生长 的水分需求,提高作物的产量
和品质。
节约水资源
降低水分的无效损失,实现水 资源的节约利用,缓解水资源
短缺的压力。
增加经济效益
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 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节约水 资源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滴灌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精确控制水量和灌溉时间,节水效 果显著。同时,滴灌技术还可以减少土壤的冲刷和盐碱化, 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玉米的产量。
渗灌技术
渗灌技术是通过埋设在土壤中的渗水管将灌溉水输送到灌 溉地块,水分通过土壤的自然渗透作用均匀地湿润土壤。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同时避免了对土壤 的冲刷和破坏。
技术推广项目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节水 灌溉技术的研发、推广
和应用。
合作推广
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与 农户合作,共同推进节 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和应
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节水灌溉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 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通过合理的灌溉制度,可以提高玉米 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
玉米怎么进行灌溉,玉米的灌溉技术
玉米怎么进行灌溉,玉米的灌溉技术夏季高温天气,玉米很容易发生干旱,所以给玉米及时进行人工灌溉很重要,下面就让专业人士为大家介绍一下玉米的灌溉技术。
1、沟灌和隔沟灌。
玉米种植行距较宽,采用沟灌非常方便。
还可采用隔沟灌的方式,即只在玉米宽行开沟灌水,即省工又省水。
2、管道输水灌溉。
一般采用有地下硬塑管,地上塑料软管,一端接在水泵口上,另一端延伸到玉米田远端,边灌边退。
3、喷灌和滴灌。
喷灌和滴灌具有省水、省工、省地、保土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玉米田要不要浇水,应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天气情况和土壤含水量情况而定。
播种时,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保证。
若壤土含水量低于16%,粘土含水量低于20%,沙土含水量低于12%即需要灌水。
从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时期来看,一般应浇好4次关键水:(1)拔节水。
玉米苗期植株较小,耐旱、怕涝,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之间,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浇水。
但玉米拔节后,植株生长旺盛,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需水量增加。
墒情不足时,浇小水。
(2)大喇叭口水。
该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此期干旱会导致小花大量退化,容易造成雌雄花期不育,遭遇“卡脖旱”。
(3)抽穗开花水。
玉米抽雄开花期前后,叶面积大,温度高,蒸腾蒸发旺盛,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量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此期为需水高峰,应保证充足水分,如地表土手握不成团,应立即浇水。
浇水一定要及时、灌足,不能等天靠雨,若发现叶片萎蔫再灌水就会减产。
(4)灌浆水。
籽粒灌浆期间仍需要较多的水分。
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低于70%就要灌水。
此期保持表土疏松,下部湿润,保证有充足的水分,遇涝注意排水。
北京地区春玉米一般在5月15日前后播种,为的是躲过大喇叭口期的干旱情况。
播种时土壤墒情要好确保出全苗就可以,其它一般情况下很少灌溉,亩产量达到1000斤左右没问题。
如果遇到特别干旱的年份,在拔节期结合施肥要灌一次水,大喇叭口期灌一次,成熟期看情况了。
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要点与优势分析
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要点与优势分析玉米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而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玉米种植中。
本文将对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的要点与优势进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1、滴灌系统设计玉米无膜浅埋滴灌系统是一种将水、养分和肥料直接输送到玉米作物根系下的系统。
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植被覆盖、水源条件等因素,以满足玉米作物生长的需求。
2、水肥一体化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将水、肥料和养分一起输送到根系下,实现了水肥一体化。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水肥流失,提高施肥利用率,节约用水,同时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3、滴灌管道铺设滴灌管道的铺设需要考虑作物栽培行距、地形地势、土壤条件等因素。
合理的管道布局可以保证水肥均匀输送到植物根系下,提高灌溉效果。
4、灌溉管理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需要进行科学的灌溉管理,包括灌溉频率、灌溉量、灌水时间等。
通过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使玉米作物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5、土壤保护在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中,由于水肥直接输送到根系下,可以减少泥沙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质量,改善土壤环境。
1、节水高效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灌溉利用率,节约用水。
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该技术能够节水40%以上,显著降低水资源浪费。
2、提高产量通过合理的灌溉管理,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可以满足玉米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4、节约人力资源相比于传统的灌溉方式,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施肥的工作量,节约人力资源。
5、环保节能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能够减少土壤侵蚀和非农化,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减少水泥浆效的漏损,也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节能环保。
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的要点和优势分析表明,该技术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保护土壤资源,优化生态环境。
加强对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探析
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探析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是指利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合理管理和利用水资源,达到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在玉米生产中,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
1.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给植物根系直接供水的灌溉方式。
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滴灌技术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在玉米生产中,采用滴灌技术可以降低水分的浪费,减少土壤蒸发和渗漏损失,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 种植技术: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安排灌溉时机和量,根据土壤含水量和作物需水量进行调控。
通过精确测定土壤含水量,结合气象条件和玉米生长需要,合理制定灌溉计划,准确掌握玉米的生长需水量,避免过量灌溉和不足灌溉。
3. 土壤管理:合理施肥和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
通过科学调配肥料种类和用量,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施肥,提高施肥效果和肥料利用率。
合理进行翻耕和整地,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增加土壤保水能力。
4. 病虫害防治:通过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降低药物使用量,减少水资源消耗。
采用生物防治和植物抗病虫害的品种,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1. 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玉米生长的需水量,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2. 降低水资源消耗:在传统灌溉方式下,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和过度使用。
采用高效节水农业技术,能够减少灌溉的用水量,降低水资源消耗。
3. 保护土壤和环境:高效节水农业技术能够减少农药和肥料的使用量,降低农药和肥料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4. 减少气候变化影响:采用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可以减少农田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降低水资源消耗,保护土壤和环境,减少气候变化影响。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咱今天唠唠玉米节水灌溉这事儿。
这玉米啊,就像咱的孩子一样,想让它茁壮成长,浇水可是个大学问,尤其是节水灌溉。
咱先说为啥要节水灌溉玉米呢?这就好比咱过日子,钱得花在刀刃上。
水也是一样,水资源越来越宝贵了,要是一股脑儿地给玉米大水漫灌,那不是跟个败家子似的嘛。
再说了,玉米它也不是喝得越多就长得越好呀。
你想啊,如果人吃饭吃太多了,还会撑着难受呢,玉米也是这个理儿。
那咋个节水灌溉法呢?有一种滴灌的方法可好了。
滴灌就像是给玉米在打点滴一样,一滴一滴的水准确地送到玉米根部。
这就好比咱们饿了的时候,有人把食物直接送到嘴边,不浪费一点。
这样水就不会在地里到处乱跑,大部分都被玉米根给吸收了。
不像大水漫灌,水在地里横冲直撞的,好多都白白流走了,多可惜呀。
还有一种叫喷灌的方式。
喷灌呢,就像是天上下小雨一样,均匀地洒在玉米地里。
你看,老天降雨的时候,不会一下子把水都倒下来,而是慢慢地下。
喷灌也是这个道理,水从喷头里喷出来,像毛毛雨似的落在玉米叶子和土地上。
玉米就像在雨中欢快跳舞的孩子,开开心心地吸收着水分。
不过喷灌的时候也要注意,喷头得调整好,可不能有的地方水多,有的地方水少,那就像给一群孩子分糖,有的孩子分了一大把,有的孩子一颗都没有,这可不行。
在进行节水灌溉的时候啊,咱们还得看天气情况。
要是最近老是下雨,那就得少浇点水,别让玉米给泡在水里了。
这就好比咱们下雨天出门,不会还带着一大壶水到处走一样。
如果天气干旱呢,那就得多关注玉米的状态,及时给它补充水分。
这就跟咱们渴了就喝水是一个道理。
再讲讲土壤的情况。
不同的土壤保水能力不一样。
就像有的容器能装很多水,有的容器只能装一点点水。
如果是那种沙质土壤,水就容易渗下去,那浇水就得更勤一点,但是每次浇的量可以少一些。
要是黏土呢,保水能力强,浇水的间隔就可以长一点。
这就好比对待不同性格的孩子,有的孩子调皮,就得时刻盯着,有的孩子比较听话,就不用那么操心。
咱给玉米节水灌溉,还得注意灌溉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8 d ,一般 籽 粒 减产 可达 3 0 %左 右 。 3 灌溉方式 玉米灌溉方式 主要有 自压软管灌 和滴灌等方式 。
3 . 1自压软管灌 是近年兵团推广 的一项新 的节水灌溉 技术 , 投 入不大 , 节水效果 良好 。 但要求土地平整 , 坡 降均匀 ,
坡度在 1 %~ 3% 。 3 . 2 滴灌 对土地要求不严 ,节水效果好 ,但成本略高 。 4 灌 溉 时 间 根据 玉米需水 规律进行灌 溉 ,可 以节 约用水 ,提 高水 分 的利用 率。 目前 主要是依据 玉米生长状 况 的形 态指 标 、 土壤含水量及玉米生理指标来确定。 4 . 1 玉米 生长形态指标 玉米叶片在中午出现萎蔫现象 , 黄 昏前又恢复 ,即为轻度缺水 ,可以开始灌溉 。
4 . 2土壤含水量指标从播种到出苗要求土壤 田间持水量 6 0% ~ 8 0% ;苗期 5 5% ~ 6 0%;拔节期 7 0% ;抽雄 、抽 丝期 8 0%;乳熟 至蜡熟期 7 5% , 低于上述指标就应灌溉。
浅议玉米节水灌 溉技术
刘 东梅
( 黑龙 江省 漠 河县兴 安镇政 府 1 6 5 3 0 4)
摘 要 :本文介 绍 了依据 玉米 的蓄水规 律 ,结 合本地 气候情 况 ,采取科 学灌 溉措 施 ,实现玉 米高产稳 产、 高效 节水灌溉
的 目的 。
关 键 词 : 玉米 ; 需 水规 律 ; 灌溉 技 术
一
性下 降。 出苗 至展开 5叶期 ,因植株 生长缓 慢 ,个体少 , 耗水 少 ,一般 土壤水 分就 可维持 根系 的正常生 长。展开 5 叶至 拔节 ,雄穗 正在发育 ,雌 穗开始 生长 ,这一 阶段末期 开始 对水分敏 感 ,但正常情 况仍不需 要灌水 。拔 节至抽雄 这~ 阶段是茎 叶生长最快 , 营养生 长向生殖生长过渡 阶段 , 也是 玉米对水 分较敏感 时期 。大喇 叭 口期是雌穗 小花分化 发育 的关键时期 ,进入玉米需 水临 界期 ,开始灌 水。抽雄 散粉 至抽丝是 玉米对水分 最敏感 时期。如水分供 应不足 , 会抑制 花丝伸长 ,推迟抽丝 ,使 雌穗不 能正常受精 结实 ; 若此期植 株连续萎 蔫 8 d ,减产可 达 4 0%;抽丝 至籽粒形 成期 ,对 水分 的敏 感仅次 于抽 丝期 ,这个 时期如植 株萎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