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2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2气压带和风带

2.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1)抓纬线分布特点: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 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 心纬线。
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 分布的 (2)抓相间分布特点所有气压带是高低压 相气压带、风带在不同的变式图中呈现不 同的分布特点,如下所示(箭头表示风带):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必修1)
编辑ppt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编辑ppt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主干梳理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互动探究
编辑ppt
研经析典图考表题 归层纳级技演巧练
J 解读考纲 分析考情
权威解读 预测考向
编辑ppt
编辑ppt
Z 主干梳理 夯基固源
牢抓基础 强化认知
编辑ppt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 1.两大成因 高低纬之间的 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
北纬10°至北 形成的东北季风与气 季风
回归线之间 压带、风带移动形成 气候
的西南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年降水量一 般在1 500 mm—2 000 mm,雨季集中,最热月 出现在雨季前
编辑ppt
2.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编辑ppt
G 高频考点 互动探究
精研细究 通道悟法
编辑ppt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 图解考点
编辑ppt
[信息解读]地球表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其分布特 点如下:
高压低压相间插,形成风带向低压; 热力动力齐上阵,热量水分大搬家。
终年炎
间的大陆内部和西 高气压带或信
热干燥

风带的控制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课件30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课件30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14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2)以北半球为例,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 ①气压带
字母 A C E G
名称 赤__道__低__压__带 _副__热__带__高__压_带 副__极__地__低__压__带 极__地__高__压__带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THANKS
课时14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冬季甲区域出现的超强气旋会给沿岸地区带来何种天气? [提示] 带来暴风雪天气。
课时14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巧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 (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②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 流下沉,则气压高。 ①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 ②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
课时14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影响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2023·温州模拟)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由70多个小岛组成,群岛 植被以苔藓、草甸为主,无高大树木。在群岛附近海域总是不定期地出现白色 浪花,数以亿计的海鸟和成百上千的座头鲸会出现并追逐浪花,随着浪花的消 失,它们也逐渐退去,下图为群岛所处的位置。读图,完成4~5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考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 要求 的影响。
1.识记: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特点,气压 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考纲 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季风 解读 的形成。 3.应用:运用气压带、风带、季风等知识解释气 候的形成、分布及特点。
1. A 2. B 3.B 4.A 1. 风是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引起的。气压梯度力作用越大,风速越快,气球漂移路程越长。 综合各选项,③至④路程最长,因此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 由图乙中气旋为顺时针方向可知,图示地区为南半球。纬度较高,⑧受副极地低气压 带影响,⑦受极地高压带影响,近地面空气由高纬向低纬度移动,即受冷锋影响。由气 球漂移方向可知,⑦、⑧两点之间吹西南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 B项,由图可知,甲地是低压中心,可能会出现强降雨天气。故B项正确。 A项,由图可知,北京的西北方向有一个高压中心,因此北京的风向偏西北。故A项错。 C项,由图可知,极地气压在1020百帕左右,气压值不是最高的。故C项错误。 D项,由图可知,在热带太平洋洋面上没有形成低压中心,不会生成台风。故D项错误。 4. 由图可知,该日北京吹西北风,陆地气压比海洋气压高,在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形成 了高压中心。因此可以判断北半球是冬季,该日最接近冬至日。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夏初,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20°-25°左右, 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 成长达1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
7-8月,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30°, 雨带随之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
9月,副高南退,雨带也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 束。
大气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西风带
E
D
大气环流的形成

高三一轮复习 第4讲 气压带和风带(共130张PPT)

高三一轮复习  第4讲  气压带和风带(共130张PPT)

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分析完成1-2题。
2.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可能在其周围出现 强低气压中心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5题。
5.关于图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与干湿性质的正确叙述 是( D )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判断风带名称、所在半球
判断气压带风带名称、所在半球





判断气压带风带名称、所在半球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C 1.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31-33题。
低纬环流
气压带成因
热力原因
90N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3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动力原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
来自赤道地区的气流源源不断在南北纬 30°上空集 聚迫使气流下沉,导致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较冷的极地东风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南北纬 60°附近
相遇,形成锋面(极锋)。暖而轻的盛行西风爬升到冷而重
高低纬间受热不均 地球自转
单圈环流
地转偏向力【风向偏转】
三圈 环流
三圈环流
2
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又考虑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示意图
高纬环流
10 6
极锋
中纬环流
5 90N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1.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日气压带北移,是北半球的夏季,乙日气 压带南移,是北半球的冬季,所以甲日可能为夏至日,乙日可能为冬至日,故A项正确。O地可能为温带海
洋性气候、N地可能为地中海气候,地球公转是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①地。
2.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pàn dú)。M地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地区。①1月气温低于0℃,

典例剖析
典例 (2016·福州八中质检)Ⅰ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Ⅱ 图为气候(qìhòu)资料图。读图回答1~3题。
2021/12/11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日可能为夏至日,乙日可能为冬至日 B.O、N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C.地球自转是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
D.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②地
较多。
2.具体表现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 其特征。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
成因
南北纬 40°~60°大陆西岸
全年都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南北纬 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全年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南北纬 10°之间
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高压中心 东南
C.低压槽 东北 D.高压脊 西北
2.若以甲图为主的天气系统控制该地区长达一个月以上,则此时所处的月份不可能为 ( )
A.1月
B.10月
C.7月
D.12月
1.D 【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及大气水平运动。根据图中气压分布信息可知,甲图中等压线外
围数值小,中间数值大,b地位于高压脊处,风向为西北。
3.季风环流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PPT课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PPT课件

冬季
夏季
东北风
西南风
亚洲内陆
印度洋
海陆 气压带风带位 热力差异 置的季节移动
温暖干燥 炎热、湿润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季风的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
B
C
D
高低纬间热量差 地转偏向力 异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 海陆热力性质
移动
差异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近地面的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B B.正值1月份左右
D.B地寒冷干燥
(2010·龙岩模拟)读下图完成2~3题。
B 2.上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A.亚洲高压
B.夏威夷高压
C.亚速尔高压
D.印度低压
(2010·龙岩模拟)读下图完成2~3题。
3.当该地气压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我国长江正处于枯水期
高压、低压是对于
同一而个言水;平面
高压在水平方向
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
中心气流 ,不易成云致雨,受其影响

低压在水平方向下沉

中心气流
,容易成云致雨气,流受由其四影周响流向中心 。
上升
降水较少 降水较多
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所含 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所含
较多,较为水汽 。 较少,较为水汽 。
湿润 干燥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
1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3)
题极地。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西北风带
西南风带
西南风带 北半球
极地低气压带 南半球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运动之气压带、风带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运动之气压带、风带
的深厚系统,其高层和低层气流方向和气压性质相似。研究表明,夏季亚洲副热带 西风急流偏南会导致中亚降水增加。下图示意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的局 部环流形势(H表示高压中心,L表示低压中心)。
(1)推测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对印度半岛季风环流的影响。 【提示】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印度半岛的高压势力范围较小。 【答案】 西南季风减弱。 (2)说明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导致中亚降水增加的原因。 【提示】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中亚低压势力强盛,根据低压的相关知识回 答即可。 【答案】 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中亚低压势 力强盛,中心气流上升,西南风势力强盛,使阿 拉伯海的水汽输送量增加,中亚降水增多。
(2)推测“秋老虎”“独爱”重庆的原因。 【提示】“秋老虎”为持续高温、晴朗的天 气,因此“秋老虎”最怕冷空气和降水。
【答案】 受地形影响,冷空气不易进入;距海 较远,受台风影响小。
情境2 卡卡杜国家公园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受气候影响,景观多样,一年中不断更换
着自己的“容颜”。下表示意当地原住居民对一年内季节的划分。
(2)分析“咆哮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 【提示】根据西风带的特征和位置推断海况恶劣的原因。 【答案】 西风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雨雪天气变化频 繁,常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
情境2 副热带急流 副热带急流是对流层上层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副热带天气系统是动力成因下
4. 图示高空西风( A ) A. 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B. 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C. 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 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解题思路】 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随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最远可到30°N附近,A对;全球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影响 的结果,而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是地球公转引起的,B错;高空西风的形成主要受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错;中纬西风南侧是副热带高压带,D错。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课件34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课件34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15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乙地冬、夏季盛行风分别是什么?其主要成因是什么? [提示] 乙地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课时15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15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课时15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命题角度一
结合图文分析,考查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梅雨的影响
命题角度二
结合图文分析,考查天气系统 对梅雨天气的影响
√D.风与地表摩擦力较大
3.A 4.D [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南亚地区夏季等压线比冬季等压线密集, 因此风力较大,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①正确,③错误;南亚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 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②正确; 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④错误。故选A。第4题,根据所 学知识,地转偏向力大小与当地所处纬度相关,与季节无关,排除A;根据上题可知, 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冬季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排除B;气流的湿度大小与风和 等压线夹角关系较小,排除C;陆地摩擦力较大,海面摩擦力较小,冬季风来自陆地, 风与地表摩擦力较大,使其风速减小,与等压线的夹角增大,D正确。故选D。]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6.填表,认识亚洲季风环流。
项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

6
7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气流
属性



极地高气压带(2个) 90°附近 热力
下沉
干冷


副极地低气压带 (2个)60°附近 动力
上升
温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 (2个)30°附近 动力
下沉
干热
雨 高 压

赤道低气压带(1个) 0°附近 热力
上升
湿热


风带
分布
风向
性质
西
6
北半球
南半球

个 风
极地东风带 (2个) 中纬西风带 (2个)
夏季-7月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亚速尔高压


夏威夷高压 夏季,陆地增温快,形成低压中心;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海洋增温慢,形成高压中心。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夏季风) 15
西北季风பைடு நூலகம்
东北季风
(1月份)
澳大利亚北部:1月,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南移,东北 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南亚季风
风向
成因
性质 气候 主要 分布区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东—西—亚北风背和靠南最亚大地东南大区风陆的,季面风东临环北最流风大最显海著洋,海西陆南热风
力海性陆质热最力性明质显差异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66°34´N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3°26´N
1.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作周期性0的°季节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
的是 ( )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解析】3选B,4选D。第3题,根据图中四点的纬度位置 和高度数值,结合图例可以判断出①地7月的风向为西 风,风速为10 m/s;1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介于5 m/s~ 10 m/s。②地7月的风向为东风,风速为5 m/s;1月风向 为西风,风速介于10 m/s~15 m/s。③地7月的风向为 东风,风速为0 m/s~5 m/s;1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 0 m/s。
【图文助记】 1.低压带和高压带对天气的影响:
低压带:空气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
高压带:空气下沉,气温升高,水汽易蒸发,不易形成降 水,多晴天
2.风对降水的影响:
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如西风带;风从海洋吹 向陆地,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规律方法】 “三看”突破气压带、风带的判断
【解析】(1)选A,(2)选C。第(1)题,b处气流上升,应是 赤道低气压带,结合指向标判断,图示为南半球的低纬环 流。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a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 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Q地位于东南信风带。第(2)题, 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结合图中指向标,b气压带是上升 气流,只能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图示为北半球的中纬环 流,b影响下气候湿润,A、D错误。Q地是北半球的盛行 西风带,盛行西南风,B错误。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 下沉气流,C正确。
(1)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 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 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2)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 带是相间分布。
(3)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 同的表现形式,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经典例题导悟】 (2016·黄埔模拟)2014年12月20日某船只因遭遇 暴风雪被困图中海域❶。读图完成(1)、(2)题。
D.受高纬Leabharlann 冷气流影响【解析】1选B,2选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所 处纬度较低,冬夏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 变化较小,因而气温年较差较小。第2题,5~8月太阳直 射北半球,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北移,此时段甲地 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因而降水稀少。
(2014·福建文综)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 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3、4题。
名称 A_赤__道__低__气__压__带__
成因 气流受热膨胀上升(热力因素)
C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流堆积下沉(动力因素)
E_副__极__地__低__气__压__带__
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到 冷气流之上(动力因素)
G极地高气压带 气流受冷收缩下沉(热力因素)
②风带。
名称
成因
B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_赤__道__低__气__压__带__,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
D_盛__行__西__风__带__ 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
F极地东风带 _极__地__高__气__压__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①移动原因:_太__阳__直__射__点__的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_偏__北__, 冬季_偏__南__。
热带雨林气候 控制
多雨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成因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地中海气 候
热带草原 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 压带控制,冬季受 _西__风__带__控制 干季时受_信__风__带__控 制,湿季时受赤道低
气压带控制
特征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多雨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 干湿两季
④地7月的风向为西风,风速介于15 m/s~20 m/s;1 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20 m/s。对比分析可判断出② 地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风 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为:低纬度风向以东风为主,风速 小;中高纬度风向为西风,风速大。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 动力,低纬因受东风影响,海水总体向西流,中纬度受西 风影响,海水总体向东流;风速越大,洋流流动速度越快。
【加固训练】 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D.Q地位于信风带
(2)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 B.Q地盛行东北风 C.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
【高考模拟精练】 (2014·海南地理)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 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2.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1)下图中能正确显示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情况❸ 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导致该船只遭遇暴风雪的直接原因❻是 ( ) A.西风带内的气旋活动所造成 B.极地东南风带强风所致 C.极地高压强烈下沉气流造成 D.东南信风势力强劲所致
【思维流程】 【答案】(1)选D,(2)选A。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核心知识通关】
1.三圈环流的成因:
高低纬受热不均 三圈环流 _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影响
①_低__纬__环__流__圈 ②中纬环流圈 ③_高__纬__环__流__圈
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 (1)分布和成因(以北半球为例)。 ①气压带。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成因及 其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_西__风__带__控制
终年温和 湿润
终年受_副__热__带__高__气__ 热带沙漠气候 _压__带__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 干燥
终年受_赤__道__低__气__压__带__ 终年高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