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复习资料汇集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 A )A.博比特《课程》的出版B.博比特《怎样编制课程》的出版C.查特斯《课程编制》的出版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14.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相应的学习观是( C )A.有意义发现学习B.有意义接受学习C.有意义经验学习D.有意义机械学习10.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
这种目标定位方式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A )A.普遍性目标取向B.生成性目标取向C.行为目标取向D.表现性目标取向12.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C )A.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B.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D.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课程著作是( C )A.《儿童与课程》B.《怎样编制课程》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课程》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B )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4.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A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11.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 A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B.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C.智力技能、态度、动作技能D.认知领域、态度、言语信息6.“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 C )A.《老师,再见!》B.《爱的教育》C.《班级生活》D.《隐性课程论》15.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国家是( C )A.法国B.美国C.德国D.英国14.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变成了( C )A.引领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4.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3套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2.(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设计3.“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黑格尔4.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5.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尝试教学论D.发展性教学论6.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A.从做中学B.反省思维C.主动作业D.问题教学7.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8.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9.“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A.一般发展B.自我实现C.全面发展D.情感发展10.(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课程与教学目标D.课时目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的()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
2.()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3.古希腊教育包括斯巴达()教育和雅典的()教育。
4.()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对发现学习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研究、周密论证的教育学家。
5.5.博比特的()问世标志着课程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6.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意义。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试题及答案
----------------------------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 、学习活动、 和其他要素。
2.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学生、 ·3.教学模式的结构应该包括 、功能目标、实现条件、 和评价。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 模式.5.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性语言、论证性语言、 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6.为了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 。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正”或“误’)1.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 )2.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
( )3.板书的艺术特点之一是要具有示范性。
( )4.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
( )5.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对教师的评价.(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教学?2.简述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的内涵。
3:什么是螺旋式课程组织?4.简述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2.试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11一、填空题(共6小题,共l0分)1.课程内容 评价 2.教师 数学内容 3.理论基础 活动程序4.个别化教学 5.叙述 说明 6.终结性评价二、判断题(共5小题,共l0分)三、简答题(共4小题,共40分)1.教学:从广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
【增补版】《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选用教材: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2000年版)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一、本章复习建议: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
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截至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建立起来。
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他们的课程因而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二)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1. 教育的本质: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
2. 课程的本质: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 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三)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极其相似,他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这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
但是,“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范围更宽泛,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四)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贡献: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
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局限:对儿童价值的忽视、背离教育本质而盲目运用“泰罗主义”管理模式。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1949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一、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D )A.杜威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C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C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C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5.( C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7.( A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B.泰勒C.塔巴D.奥利沃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A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C 》)。
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B )A.工作分析B.课程审议C.活动分析D.职业分析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D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尝试教学论D.发展性教学论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C )A.从做中学B.反省思维C.主动作业D.问题教学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B )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14.(C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B.量力性原则C.过程原则D.思想性原则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C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17.“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B )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18.( C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一、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就是( )A、杜威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就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主罗义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就是( )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就是(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5、( )就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与步骤。
A、教学过程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设计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就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 D、黑格尔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B、泰勒C、塔巴D、奥利沃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就是( ) A、克伯屈B、杰克逊C、巴罗 D、杜威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就是(《》)。
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就是( )A、工作分析B、课程审议C、活动分析D、职业分析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就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尝试教学论D、发展性教学论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就是( )A、从做中学B、反省思维C、主动作业D、问题教学13.被瞧作就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就是( )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与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B、量力性原则C、过程原则D、思想性原则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就是( ) A、巴班斯基B、布卢姆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就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17、“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就是使学生( )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18、( )就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考试资料
(Oo467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考试资料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开展第三,学科专家的建议。
因而,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需要对相关资料进行两次我别一哲学的甄别、心理学的甄别。
为准确又清楚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由“行为”和"内容”所构成的“二维图表”.③学习经验: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响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一般原则:第一,为到达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给学生有时机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时机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第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第三,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响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第四,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到达同样的教育目标;第五,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纵向组织:指不同阶段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横向组织: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如五年级地理课与五年级历史课提供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连续性:有效的纵向组织的一个主要因素。
序列性:整合性:指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
⑥泰勒认为评价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方案实际完成教育目标的程度的问题。
.1)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泰勒评价理念的特点. 只是到达目标的手段;2)用评价观替代了传统的测验观,从而通过扩充评1 价概念的内涵而作出了真正的奉献。
(2)过程模式①由斯腾豪斯系统确立起来。
②对目标模式的批判-目标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本质目标模式误解了改善课程实践的过程的本质③过程模式的根本内容D 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2)过程原则的本质含义在于鼓舞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 ⑤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制造作用。
3)斯腾豪斯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④过程模式的价值和特点:把学生主体性、制造性的开展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尊重并鼓舞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把这一目标与课程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进而又将之统一于教师的主体作用上。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附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附答案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D)A.揭示课程论与教学论规律B.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C.现象·问题和规律D.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2、在课程教学方面,总结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之大成,提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教学教育原则的教育专著是:A.《礼记,学记》B.论语C.《礼记,内则》D.《礼记,王制》3、美国学者(C)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A杜威B布鲁纳C博比特D泰勒4、“非指导教学”理论的创立者是(C)A、斯金纳B、赞可夫C、罗杰斯D、布鲁纳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7、19世纪中叶,()发表了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真正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确立了科学在课程中的优势地位。
A.赫尔巴特;B.赞可夫;C.怀特海;D.斯宾塞8、校风属于()。
A.显性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活动课程9、课程评价的功能具体表现在(D)A、导向规范功能B、诊断鉴定功能C、激励改进功能D、以上三者10、施瓦布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是(D)A、个体审议B、集体审议C、讨论D、实践活动11、下列不是课程评价取向(A)A.创生取向B目标取向C.过程取向D.主体取向把意识水平区分为三个领域: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的教学论专家是()。
CA、巴班斯基B、加涅C、布卢姆D、顾泠沅12、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DA、实验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讲授法13、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不包括(D)A、普遍性目标B、行为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D、习惯性目标14、当代小学课程内容应体现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A、基础性B、时代性C、创造性D、综合性15、___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一单选题(共100题,总分值100分)1. 从认识方面来看,教学过程是()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分)A. 教师B. 学生C. 教师和学生D. 社会2. 在常用的方法中,观察法和访谈法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的方法(1分)A. 定性B. 定量C. 主观D. 客观3. 我国新课程结构中从小学到高中新增加一门必修课程叫()(1分)A. 活动课程B. 综合实践活动C. 研究性学习D. 信息技术4. 《诗》就是《诗经》,是由()收集整理的(I分)A. 老子B. 孟了C. 孔子D. 无名氏5.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工作(1分)A. —般B. 重点C. 中心D. 次要6. 在英文文献中,“课程”一词的原意是()(1分)A.教材B. 跑马道C. 道路D. 教学7. ()侧重于课程的改进和不断完善(I分)A. 总结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发展性评价D. 教学评价8. 学科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1分)A. 说明部分B. 本文部分C. 教学进度D. 教学方法9. 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将原来的“教学大纲”称之为()(1分)A. 学校课程方案B. 教学计划C. 学科课程标准D. 教材10. 生物课属于•()(1分)A. 融合课程B. 学科课程C. 广域课程D. 活动课程11. 霍桑试验主要研究的是()的作用(1分)A. 群体气氛B. 安全感C. 生产率D. 课堂气氛12. 教学环境的特点除了规范性、可控性和教育性以外,还具有()(1分)A. 自发性B. 纯化性C. 群体性D. 潜在性13. 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除了演示法以外还有()(1分)A.参观法B. 实验法C. 练习法D. 作业法14.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提出了()(I分)A. 暗示教学法B. 发现法C. 程序教学D. 谈话法15. 6、学生掌握教材时必须以()认识为基础(1分)A. 感性B. 理性C. 形象D. 感觉16. 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1分)A. 个别教学B. 小组教学C. 复式教学D. 集体教学17. 课程计划的核心内容应该是()(1分)A. 课程设置B. 课程开设顺序C. 课时分配D. 编制18. 学科()计划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基础层管理,是教学工作计划的“前沿阵地” (1分)A. 教学进度B. 教学过程C. 课时D. 单元19. 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1分)A. 《教育学》B. 《普通教育学》C. 《教学论新编》D. 《教学论》20.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出自于()(1分)A. 《学记》B. 《论语》C. 《孟子》D. 《大学》21. 教给学生()方法,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先决条件(1分)A. 学习B. 工作C. 生活D. 认知22. 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1分)A. 布鲁纳B. 杜威C. 博比特D. 泰勒23. ()在其1978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重点阐述了接受学习(1分)A. 加涅B. 奥苏贝尔C. 赫尔巴特D. 布卢姆24. 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为指导思想(1分)A. 完整观点B. 启发式C. 灵活性D. 综合性25. 教师最根本的职责是()(1分)A. 教好书B. 育好人C. 教书育人D. 带好班26. 1972年西方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出版了()一书(1分)A. 《教学方法》B. 《教学模式》C. 《教学管理》D. 《教学评价》27.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为主(I分)A.德育B. 智育C. 教学D. 管理28. 西方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是由()提出(I分)A. 泰勒B. 弗莱雷C. 博比特D. 泰勒29. 世界上最早将评价纳入到教学过程中的是()。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复习题在课程论和教学论中,研究哪些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昆体良,写了西方第一本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
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传统教学论”。
杜威教学理论,“现代教学论”。
美国,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学理论。
苏联,凯洛夫,分科教学、班级教学。
美国,博比特,《课程》,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课程论学科发展的里程碑。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关于班级教学制度的设计。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对教育性教学的倡导。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对儿童经验和需要的关注。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的课程编制的四大问题。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对发展性教学的系统研究。
为什么现代学校课程会再17/18世纪正式形成?从社会制度看,17/18世纪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期;从时代状况看,这是一个科学知识大发展的时期;现代学制的确立为课程的完善提供了条件;现代教学制度的确立给现代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课程区别于古代课程的主要特征是: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地位;在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从课程实施来看,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上的活动丰富了,还重视课外拓展活动,教科书的编写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分科课程: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
综合课程: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综合设置为一个学科的课程,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大题复习资料
4、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答: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马斯洛。
70年代后,罗杰斯继承了他的理论,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
他认为:在培养目标上,他主张教学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人真正成为自由独立、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适切性;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强调学生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在课程、教学的评价上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主张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他认为学习是师生之间、班级成员之间交往、影响的过程,因此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学的专业知识、技巧,而在于人际关系、情感态度,因此教学应该以真诚、民主的态度与学生坦诚相见,尊重学生的选择。
5、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答:(1)多种取向的综合;(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
6、简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和评价。
答:特点:过程模式强调知识与活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即知识与活动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无须依赖于外在的什么目标而存在。
因此课程的设计不一定要从确定目标开始,设计课程时必须考虑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并优化学习的背景或环境,使其在与环境的互动及问题解决中提高认知水平。
评价:过程模式是在对目标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图解决目标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
但它对模式的建构不是很成功,尽管提出了很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思想,却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
而且过程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假设教师能够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做很好的调整,这种预想有些脱离现实。
7、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特点是什么?答:(1)在课程发展中,关注学习者的因素,注意发展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现了“生活适应教育”的精神;(2)强调课程发展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可控制性;(3)把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在课程管理中,体现了课程发展的科学性和逻辑性;(4)将课程与教学密切地联系起来,增强了课程理论的实践性;(5)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课程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循环关系。
课程与教学论真题部分答案汇集
课程与教案论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汇集一、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案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被认为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 >A.博比特B.麦克尼尔C.查特斯D.波特2.学术中心课程主张课程的( >A.相关化B.专门化C.融合化D.广域化3.“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A.技术兴趣B.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建构兴趣4.维果茨基在其“文化—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A.“基础教养论”B.“中间语言”C.“最近发展区”D.“居室教育学”5.旨在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经典教育著作是( >A.《教案的艺术》B.《大教案论》C.《实验教案论》D.《教育学讲授纲要》6.在赫尔巴特四个教案“形式阶段”中,“把业已形成的知识系统通过应用于各种情境而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属于( >A.明了阶段B.联合阶段C.系统阶段D.方法阶段7.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案总原则的基础的是( >A.福禄贝尔B.奥苏贝尔C.裴斯泰洛齐D.拉特克8.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的是( >A.赞科夫B.皮亚杰C.瓦根舍因D.布鲁纳9.范例教案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具体性、学术性、范例性C.具体性、精确性、范例性D.基本性、专门性、范例性10.“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这个教案目标的取向属于( >A.生成性目标取向B.普遍性目标取向C.表现性目标取向D.行为目标取向11.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教育为社会生活作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这种观点是( >A.主动适应论B.被动适应论C.相互作用论D.超越论1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案方法对应的学习方式是( >A.探究性学习B.自主性学习C.社会性学习D.接受性学习13.罗杰斯关于学习的分类,是将学习分为( >A.无意义联结的学习、有意义的经验学习B.有意学习、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接受学习D.上位学习、下位学习14.在非指导性教案中,教师的角色变成了( >A.引领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15.教师向学生作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案方法,被称为( >A.呈示B.示范C.展示D.口述16.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标准,即( >A.学术性和逻辑性B.顺序性与重复性C.连续性与顺序性D.逻辑性与一致性17.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使人成为“自然人”B.个体经验和社会整体的持续生长C.使人之个性完全获得自由与独立,使人获得解放,使社会日臻公正D.使人获得全面发展18.“人本主义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是( >A.儿童、自然、知识、社会B.儿童、学科知识、社会C.自我、自然、知识、社会D.学生经验、历史文化、自然19.布拉梅尔德在“未来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 >A.微型课程B.STS课程C.轮形课程D.国际理解教育课程20.最早在中学开设选修课程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21.“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包含着特殊信息的班级社会关系,这些特殊信息使维持资本主义逻辑和合理性的特殊的价值观、社会规则观、权威观和劳动观得以合法化”。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
《课程与教课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第一部分:三本教材的比较三本教材:1、张华《课程与教课论》2000年2、王本陆《课程与教课论》2004年3、钟启泉《课程与教课论》2008年三本教材比较教材内容张华2000年王本陆2004年钟启泉2008年第一章第三节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章第一节课程与教课论的涵义课程与教课论的涵什么是课程与教课论课程与教课论的涵义义第一章第一、二节第一章第二节课程与教课研究的历课程研究的历史发课程与教课研究的历史发展展、教课研究的历史史发展发展第一章第四节第一章第三节课程与教课的关系课程与教课的关系课程与教课的关系第一章第二节学习课程与教课论的学习课程与教课论的意义和方法意义和方法第五章教课的基本理论教课的基本理论第二章课程与教课政策课程与教课政策第七章教课模式教课模式第三章第一节第三章课程目标第三章第一节课程与教课的目标课程与教课的目标第六章课程与教课的目标教课目的第四章第一节第三章第二节第三章第二节课程与教课的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课程与教课的内容第二章第一节第四章第四章第一节课程开发课程开发的基本模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课程开发式第四章第二节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及其取向第二章第二节第十三章第四章第三节教课方案教课方案的基本模教课方案及教课实践教课方案及其模式式课程与教课的组织第五章第十章第五章课程与教课的组织教课组织形式课程与教课的组织第六章第六章课程与教课的实行课程实行与教课过课程与教课的实行程第八章教课方法和教课手段第四章第二节教课方法第六章第四节教课方法的选择第九章教课方法教课手段课程与教课的评论第七章第十一章第八章课程与教课评论教课评论课程与教课评论讲堂教课管理第十二章讲堂教课管理第八章第一节第七章课程与教课的改革课程研究与课程改课程与教课的改革革的发展趋向课程与教课研究的趋第八章第二节第九章今世课程与教教课研究的发展趋势学研究透视势小结:钟启泉的《课程与教课论》基本包含了张华的《课程与教课论》中的所有知识点,并在他的基础上新增了课程与教课政策,更为详尽的论述了课程实行的取向、模式和影响因素,对于课程与教课的改革这一块钟启泉在书中对今世中外的改革分开进行了详尽论述。
课程与教学论真题及部分答案汇集--优秀版
课程与教学论历年真题及大部分答案汇集一、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被认为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 )A.博比特 B.麦克尼尔C.查特斯 D.波特2.学术中心课程主张课程的( )A.相关化 B.专门化C.融合化D.广域化3.“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 C.解放兴趣 D.建构兴趣4.维果茨基在其“文化—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A.“基础教养论”B.“中间语言”C.“最近发展区”D.“居室教育学”5.旨在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经典教育著作是( )A.《教学的艺术》B.《大教学论》C.《实验教学论》D.《教育学讲授纲要》6.在赫尔巴特四个教学“形式阶段”中,“把业已形成的知识系统通过应用于各种情境而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属于( )A.明了阶段 B.联合阶段 C.系统阶段 D.方法阶段7.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 )A.福禄贝尔B.奥苏贝尔C.裴斯泰洛齐D.拉特克8.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的是( )A.赞科夫B.皮亚杰C.瓦根舍因D.布鲁纳9.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具体性、学术性、范例性C.具体性、精确性、范例性D.基本性、专门性、范例性10.“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这个教学目标的取向属于( )A.生成性目标取向B.普遍性目标取向C.表现性目标取向D.行为目标取向11.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教育为社会生活作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这种观点是( )A.主动适应论 B.被动适应论C.相互作用论D.超越论1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对应的学习方式是( )A.探究性学习B.自主性学习C.社会性学习D.接受性学习13.罗杰斯关于学习的分类,是将学习分为( )A.无意义联结的学习、有意义的经验学习B.有意学习、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接受学习D.上位学习、下位学习14.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变成了( )A.引领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15.教师向学生作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呈示B示范C展示D口述16.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标准,即( )A.学术性和逻辑性B.顺序性与重复性C.连续性与顺序性D.逻辑性与一致性17.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使人成为“自然人”B.个体经验和社会整体的持续生长C.使人之个性完全获得自由与独立,使人获得解放,使社会日臻公正D.使人获得全面发展18.“人本主义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是( )A.儿童、自然、知识、社会 B.儿童、学科知识、社会C.自我、自然、知识、社会D.学生经验、历史文化、自然19.布拉梅尔德在“未来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 )A.微型课程B.STS课程C.轮形课程D.国际理解教育课程20.最早在中学开设选修课程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21.“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包含着特殊信息的班级社会关系,这些特殊信息使维持资本主义逻辑和合理性的特殊的价值观、社会规则观、权威观和劳动观得以合法化”。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知识点优秀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知识点优秀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知识点汇集一、各类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918年,美国着名教育学者【C】出版《课程》一书,该书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诞生。
A.施瓦布B.卢梭C.博比特D.查特斯.博比特在他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所提出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是【B】A.任务分析B.活动分析C.工作分析D.课程审议.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A】A.“八年研究”B.教育测验运动C.学科结构运动D.前人的研究成果.泰勒原理的实质是对【A】的追求。
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C。
“实践兴趣”D.“实践理性”.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D】A.实践性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学术中心课程.施瓦布所确立的“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D】A活动分析B任务分析C工作分析D.课程审议.“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A】A“解放兴趣”B.实践兴趣”C.“技术兴趣”D.“技术理性”.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B】A.博比特B.拉特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着的【C】一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A.《课程》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大教学论》D.《普遍教育学》.被瑞士人民誉为“人类的教育家”、“人民的导师”、“孤儿之父”的是【A】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卢梭.【A】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A裴斯泰洛齐B博比特C赫尔巴特D杜威.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中所提出的教学的任务是【B】A.追求善行、德行B.培养多方面兴趣C.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D.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 … .建构主义学习的目的是【D】A.协作B.会话C.情境D.意义建构.随机访问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A.认知弹性理论B.行为主义教学观C.认知教学观D.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根据他的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学习是【D】A初级学习B高级学习C合作学习D辅助学习二、简答题.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教育的本质。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复习资料《课程与教学论》综合试题与答案一、填空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评价和其他要素 2、教学模式的结构应该包括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 3、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和选择作品和反省与评价4、目前,新的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级构成5、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6、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教学模式7、辛德等在 XX年归纳了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它们是忠实观、互动调适观和生成观8、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9、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 10、课程设计,指按照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的规划与安排 11、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12、典型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 13、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它包括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14、课程与教学目标即是我们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16、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包含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等五个要素 1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副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和体态等来表达18、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19、为了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0、按照古德来德的观点,课程可分为: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和经验课程五个不同层面 21、综合课程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 22、泰勒提出课程目标有三个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建议 23、人种学研究又叫实地研究或者定性研究,其基本过程有:确定被研究的现象和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得出结论24、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学者斯坦豪斯 25、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26、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对教师的评价2、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3、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是我国上世纪XX年代以前课程设计上的特点4、文纳特卡制是在改造班级授课制阶段出现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5、“蛋糕模式”是一种地方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6、“互动理论”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境7、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8、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9、除研究法外,讨论法也是一种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10、口语化是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之一 11、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错) 12、杜威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错) 13、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法国(对)14、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错) 15、教学评价不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错) 16、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对) 17、板书的艺术特点之一是要具有示范性(对) 18、重视并直接从事教学手段研究的要首推夸美纽斯(对)19、语词式板书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为简便的板书样式(错) 20、形成性评价往往具有对后续阶段课程的诊断性评价作用(错) 21、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双边活动的过程(错) 22、综合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 (对)23、实用主义强调儿童在工作中学习、掌握知识(错) 24、当代教学模式将更加强调学生知识的发展,把学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错) 25、课堂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组织单位(错)26、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法国(对) 27、教学评价就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错) 三、简答题1、什么是校本课程?答:校本课程: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洗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2、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答: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整合性; 实践性;自主性;开放行;合作性3、简述行为取向课程的目标表述要素答:行为取向课程的目标表述,关键一点是要具体,明确;目标陈述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谁来完成这个行为,即要明确教学对象是谁;二、用来达成目标的实际行为; 三、行为的结果,如一篇论文; 四、完成行为的适当情境或条件; 五、用来评价作品获成绩的标准4、简述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答:课堂教学评价:是以课堂教学作为评价对象,依据一定方法和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及其效果作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5、什么是教学? 答:从广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6、什么是螺旋式课程组织?答:螺旋式课程组织:是指根据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课程发展与设计 7、简述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答: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美国著名课程学者泰勒在其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在规划课程时,必须回答如下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追求那些教育目标?我们要提供那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简述教学过程的原则答:教学过程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 9、什么是隐性课程? 答: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无形课程等,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10、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与内容是什么?答: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1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答:心理准备阶段;感知知识阶段;理解知识阶段;巩固知识阶段;运用知识阶段;检查与评价学习效果阶段 12、简述教学艺术的特征答:教学艺术的创造性教学艺术的形象性教学艺术的情感性教学艺术的审美性13、简述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的内涵答: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情感陶冶的一种教学模式14、什么是班级授课制? 答: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5、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一 )需要评估;(二)确定目标;(三)组织与实施;(四)评价 16、如何评价课程设计中泰勒的目标模式?评价泰勒的目标模式:第一,目标模式是合逻辑的第二,目标模式是合科学的第三,目标模式合乎*的需要第四,目标模式合乎教育的要求第五,目标模式具有组织和连贯的力量但目标模式自身的一些缺陷,也招致了众多的批评如目标模式在本质上含有管理控制的意图,这种模式多指向可预期的目标等等17、简述教学艺术的特征答:①教学艺术的创造性②教学艺术的形象性③教学艺术的情感性④教学艺术的审美性特征18、简述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答: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第一、学生接受的教学信息更加一致;第二、教学活动更加有趣;第三、提供感性材料,加深感知度;第四、提供有效的交互;第五、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第六、有利于个别化教学;第七、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发现和探询活动;第八、促进教师作用发生变化;第九、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第十、扩大教育规模19、什么是课程管理?答:课程管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四、论述题1、试述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答:(一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中最首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作用(二)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是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是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三)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四)课程与教学内容本身的性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与正确性等2、列举课堂教学实例,分析其中所运用的教学原则并说明遵循教学原则的重要意义评分提示:列举课堂教学的实例,可以是自己的亲身实践体会,也可以是阅读过的别人的经验,需要作出适当的描述,如什么教学内容,怎样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处理有何特别之处,收到什么效果等在此基础上,引述学习过的有关教学原则的内容,对照加以分析,说明自己的看法,得出遵循教学原则重要意义的认识涉及的教学原则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分析时应结合所举实例,侧重一、二个原则来充分论述3、试比较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答:(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分析优点第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实行统一的教育标准,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第二,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一种相对的教育平等第三,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有益于保证文化的统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第四,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便于国家对各地区的教育进行管理控制弊端第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上的悬殊差异第二,过分集中不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第三,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不利于教育*化、科学化的进程第四,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要求过度统一性,削弱了教育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二 )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分析优点第一,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充分考虑了地区、经济、文化差异,有力实现了教育的服务功能第二,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发挥地方与学校的创造性第三,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有利于达到局部最优化第四,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体现了教育*化、科学化第五,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能够保证教育实际上的平等弊端第一,由于它采用分权管理,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固而在全国范围内一的最基本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第二,由于是分权管理,管理主体多元化,不利于国家对教育的宏观上的统一管理和控制第三,由于中央很少控制,大多是地方和学校自由自主进行课程实践,容易形成无*状态,进而造成教育上的混乱,不利于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4、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答:当前,在国内外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中,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突出以下几个重点:(1)缩小班级规模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大的班级规模,限制了师生交往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较多的纪律问题,从而间接地影响学习成绩小班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2)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与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传习形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目前发达国家教学组织形式的新特点(3) 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座位编排方式和学生座位位置的不同制约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范围和人际互动,直接影响着教学信息交流的方式和交流的范围(4)探索现代化个别化教学5、试举例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答: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随着人们对课程的深人研究,这个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深入研究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十分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 (1) 改革本身的因素包括:① 地方、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地方、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需要,会影响人们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③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改革的内容越复杂,实施起来会越困难④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2) 学校内部的因素同一个改革方案可能在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成功,而在另一个地区或另一所学校不成功,这与学校内部诸多因素有密切的联系①校长校长在改革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一、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D )A.杜威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C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C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C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5.( C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7.( A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B.泰勒C.塔巴D.奥利沃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A ) A.克伯屈 B.杰克逊C.巴罗 D.杜威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C 》)。
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B )A.工作分析B.课程审议C.活动分析D.职业分析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D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尝试教学论D.发展性教学论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C )A.从做中学B.反省思维C.主动作业D.问题教学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B )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14.(C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B.量力性原则C.过程原则D.思想性原则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C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17.“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B )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18.( C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19.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C ) 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20.( D )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选择21.“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 D )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C.滞后论D.超越论2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A )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2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B ) 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2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A )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2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 A )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26.( A )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27.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 A ) A.利维 B.泰勒 C.布卢姆 D.莱斯28.下列各项中( D )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A.随机访问教学B.情境教学C.支架式教学D.问题教学29.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 A )A.学术中心课程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人格中心课程30.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C )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
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描述。
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目标取向: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过程取向: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主体取向: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含义: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原则:积极反应、小步子、即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
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
答.含义: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价值: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
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解决和探究能力、创造性、交往能力等。
实施条件: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洞察和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对这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利用。
2.世界课程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据此应如何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答.趋势: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把信息技术知识和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重视教师进修;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化水平,建立专家咨询机构。
二、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一.填空题1.(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三大任务2(《礼记》)中的(《学记》)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
3(《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4.古希腊教育包括斯巴达(军事)教育和雅典的(文雅)教育。
5(布鲁纳)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对发现学习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研究、周密论证的教育学家。
6.博比特的(《课程》)问世标志着课程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7.永恒学科大致有三大类:(理智训练的内容)(理智训练的方法)(理智训练的工具)8.教学过程的动力是指(教学过程)和(运行发展)的动力。
9.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对学生课程进行评价)10.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分析主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学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二.选择题(下列选择题中有的是单选题,有的是多选题,请将所选择的答案的序号字母填上空格多选题的答案多于标准答案则扣分。
)1.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C )。
A.全班上课B.班内分组教学C.多媒体教学D.班内个别教学2.教学媒体分为(ABC)。
A.单项教学媒体B.双项教学媒体C.自学媒体D.传递媒体教学3.讲授法的类型(ABCD)。
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4.教学环境的功能有哪些(ABCD)。
A.益智功能B.健体功能C.美育功能D.养德功能5.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有那些(ACD)。
A.均衡性B.双向性C.综合性D.选择性6赫尔巴特的教学主张可以归结为(ACD)。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书本中心D.课堂中心7.下列哪些选项是钟启泉认为的西方迄今为止出现的课程结构(BCD)。
A.整体结构B.中观结构C.宏观结构D.微观结构8.下列那一选项是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层次(A)。
①理想课程②文件课程③理解课程④实施课程⑤经验课程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9.我们一般说的师生关系是指(BDE)。
A.朋友关系B.业务关系C.学习关系D.伦理关系E.情感关系10.列哪些选项是属于发展性评价的功能(ABCD)。
A.导向功能B.评价功能C.激励功能D.调节功能三.判断题1.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轮的基本任务之一。
(v)2.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
(X)(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3.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
(X)(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是的表现)4.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反抗的三种类型。
(v)5.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失败——成功——再探索”的过程。
(X)(探索——失败——纠正——再探索)四.简答题1.简述教学媒体的作用。
①辅助师生的教与学②提供学生训练或实践的机会③有利于发现学习④有利于个性化教学⑤有利于教学互动2.教学环境有哪些功能? ①益智功能②体健功能③美育功能④美德功能3.研究性学习具有哪些主要特征?.①发挥主体性,促进学生相应的发展②通过合作和协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③提供探究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④个性与民主性的统一课程的分类标准是什么?.①以培养目标为标准②以课程内容或范围为标准③以学生在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标准④以管理方式为标准⑤以课程开发为标准五.论述题1.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
答.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要点:(一)目标分解①进行学习需要和兴趣的分析②进行学习任务选择③进行学习任务的组织④单元目标的表述和归类(二)任务分析①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②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③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三)起点确定①分析新知识的学习所需要的先备知识和,技能②目标能力的分析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四)目标表述2.试述综合课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
答:.论述综合课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要点:第一,综合课程建立了教学与学生经验,社区生活的联系,可以给学生提供考察世界的整体观念,使各类知识能够相互支撑,更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上的联系,综合的方式和观念。
第二,综合课程超越了分科课程的学科局限,强调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为课程提供了更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具有更强的吐故纳新的能力,同时,提供了多学科方法和视野,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