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寄生虫PPT】 蜱
蜱虫病教学演示课件

介绍了针对不同蜱虫病的治疗方法, 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以及预防 蜱虫叮咬的措施,如穿长袖衣服、使 用驱虫剂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蜱虫病疫苗的研发和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研发出针对蜱虫病的疫苗,通过 接种疫苗来预防蜱虫病的发生。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
针对目前治疗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未来可能会探索出更加有效 的新型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
治疗原则及目标设定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01
对于疑似蜱虫病患者,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降低并发症
的风险。
个体化治疗方案
02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
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03
采用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并发症处理等综合措施,提高治疗
效果。
药物选择及使用方法
抗生素
针对蜱虫病病原体,选用敏感的 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多西环素、
蜱虫病
汇报人:XXX 2024-01-22
contents
目录
• 蜱虫病概述 • 蜱虫生活史与传播途径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蜱虫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蜱虫病,又称无形体病,是由蜱 虫叮咬人体后传播的一种自然疫 源性疾病。
间接传播
通过接触被蜱虫污染的环 境或物品,如草地、树木 、动物皮毛等,再触摸自 己的皮肤或黏膜而感染。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蜱虫病后,病原 体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
预防措施及建议
避免进入蜱虫活动区域
尽量避免进入草地、树林等蜱虫活动频繁的区域 ,减少暴露于蜱虫环境中的机会。
【医学课件】蜱

软蜱科包括多种不同种类的软蜱,如血蜱、人皮蜱等。与硬 蜱相比,软蜱的叮咬对人体的危害较小。
生活史与生命周期
卵期
卵期是蜱虫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通常在宿主体表或附近度过。卵孵化后成 为幼虫,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蜕皮,最终变成成虫。
成虫期
成虫期是蜱虫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成虫叮咬宿主并吸取血液为生。成虫在 宿主体表或附近产卵,完成生命周期的循环。
森林脑炎治疗与预防
症状治疗
森林脑炎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和肌肉疼痛等,可使用解热镇痛 药和抗炎药缓解症状。
特异性治疗
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同时根据病情使用脱水剂、糖 皮质激素等。
预防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森林脑炎的重要措施,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森林 脑炎疫苗。
其他疾病治疗与预防
流行性出血热
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同时对症治疗 如补充血容量和纠正电解质失衡等。
01
蜱最早于17世纪末被发现,当时法国的一位医生在人体上发现 了这种小虫。
02
在18世纪,英国医生通过研究这种小虫的形态和习性,将其归
为昆虫类。
蜱的命名源于希腊语,意为“猪虱子”,因为最初人们认为它
03
们是猪身上的寄生虫。
分布与宿主
01
蜱广泛分布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从北欧到南非,从亚洲到美洲都有它们的身 影。
脑膜脑炎、偏瘫、失语、肌张力障 碍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恢复期
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不等,恢复不 完全,留下后遗症。
其他疾病临床表现及诊断
发热
皮肤损害
发热是许多感染性疾病的共同表现,需要通 过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确定病因。
蜱咬伤后可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 反应,严重时可引起休克。
蜱的防治 PPT课件

垫 状爪间突1个。生殖孔位于腹面的前半,常在第Ⅱ、Ⅲ对足
基节的水平线上。肛门位于躯体的后部,常有肛沟。气门一对,
位于足Ⅳ基节的后外侧,气门板宽阔。雄蜱腹面有几丁质板, 基数目因蜱的属种而不同。
硬蜱
软蜱形态
2.软蜱 颚体在躯体腹面,从背面看不见。颚基背面无孔区。
躯体背面无盾板,体表多呈颗粒状小疣,或具皱纹、 盘状凹陷。气门板小,位于基节Ⅳ的前上方。生殖孔 位于腹面的前部,两性特征不显著。肛门位于体中部 或稍后,有些软蜱尚有肛前沟和肛后中沟及肛后横沟, 分别位于肛门的前后方。各基节都无距刺,跗节虽有 爪,但无爪垫。成虫及若虫足基节Ⅰ~Ⅱ之间有基节 腺的开口。基节腺液的分泌,有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及 血淋巴成分的作用。在吸血时,病原体也随基节腺液 的分泌污染宿主伤口而造成感染,例如钝缘蜱属的一 些种类。
③三宿主蜱:幼虫、若虫、成虫分别在3个宿 主体上寄生。如全沟硬蜱、草原革蜱。90%以
4周蜕皮为若虫。硬蜱若虫只一期,软蜱
上的硬蜱为三宿主蜱,蜱媒疾病的重要媒介大
若虫经过1~6期不等。若虫有足4对,
多是三宿主蜱。
无生殖孔。再到宿主身上吸血,落地后
④多宿主蜱:幼虫、各龄若虫和成虫以及雌蜱
再经1~4周蜕皮而为成虫。硬蜱完成一 代生活史所需时间由2个月至3年不等;
3.亚东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
山区蜱的防治
动医094 李 恒 王桂婷 郭馨阳
蜱
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 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
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 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
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
蜱虫叮咬的处理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尽量避免在草地和树林长时间 坐卧,尤其是在清晨和黄昏时 段,这是蜱虫最活跃的时候。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减少在低 矮的灌木丛和草丛中行走或停 留。
在必须经过草地和树林时,可 以事先用驱避剂喷洒身体,减 少被蜱虫叮咬的可能性。
定期检查身体
在户外活动后,要养成定期检查 身体的习惯,尤其是在容易藏匿 蜱虫的部位,如头皮、腋下、腹
蜱虫叮咬的处理ppt课件
• 蜱虫叮咬的基本知识 • 蜱虫叮咬的预防措施 • 蜱虫叮咬的处理方法 • 蜱虫叮咬的注意事项 • 蜱虫叮咬的预防与控制
01
蜱虫叮咬的基本知识
蜱虫的习性与分布
蜱虫的习性
蜱虫是一种吸血寄生虫,通过叮 咬宿主来获取血液。它们通常隐 藏在草丛、灌木丛、森林等环境 中,等待宿主靠近。
衣物防护
01
02
03
穿长袖长裤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 袖长裤,减少暴露的皮肤 面积,降低被蜱虫叮咬的 风险。
选择紧身衣物
紧身的衣物可以减少皮肤 与植物的接触,从而减少 蜱虫附着的机会。
穿戴防护服
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时,如 野外探险或科学研究,穿 戴专业的防护服可以更好 地保护身体。
避免在草地和树林长时间坐卧
预防疾病传播
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 予预防性药物和疫苗注射,以降低 传播疾病的风险。
后续护理
定期复查
在接受治疗后,应按照医 生的建议定期回诊复查, 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澡、勤换衣,避免再 次被蜱虫叮咬。
增强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等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 提高抵抗力,预防蜱虫叮 咬引起的疾病。
动物寄生虫课件:节肢动物-蜱-牛皮蝇

Ticks as agents of blood loss and tissue damage
Myiasis secondary to tick bite wound
(2) 间接危害 • 机械性传播:传播炭疽,伊氏锥虫等 •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有发
• 外骨骼exoskeleton: 体外壁由几丁质及其它无机盐沉着变硬而成 的表皮,其内壁是肌肉的附着部位,功能与 脊椎动物的内骨骼相似。
– 保护内部器官及防止水分蒸发 – 与肌肉一起完成各种活动和支持躯体
• 蜕皮现象 molting: 虫体发育长大时必须蜕去旧表皮。
3)循环系统: 是开放式 心→血腔(混合体腔) 管状心脏,位于消化管的背侧。
• 硬蜱科的蜱全部营寄生生活,是家畜体表 的一种吸血性的外寄生虫。
Erythema cronicum migrans lesion: Lyme borreliosis. Borrelia burgdorferi 莱姆病
6. 节肢动物分类
Arachnida 蛛形纲
Acarina :蜱螨目
Ixodides: 蜱亚目 - 硬蜱科、软蜱科
Sarcoptiformes: 疥螨亚目(无气门亚目)
6)神经系统:主干位于腹侧, 感官发达 触、味、嗅、听觉及平衡器官 复眼:小眼 – 感觉运动中的舞台 单眼: 感光
7)排泄系统 :马氏管 中、后肠交界处的肠管管壁向血腔突出的 一些盲管。 收集血液中的废物 吸收水分 排出尿酸
8)生殖系统 : 雌雄异体 • 睾 丸 testes→ 输 精 管 vas deferens→ 贮 精 管
3). 地理与地质 草原、森林、丘陵与平原、经纬度etc
032蜱ppt

tick概述一、形态二、生活史活史三、生态四与疾病的关系五、防制四、与疾病的关系概述蜱(tick)俗称草爬子、草虱子、八脚子、牛蹩子、狗豆子、壁虱。
属寄螨目,蜱总科。
属于寄螨目(Parasitiformes),后气门亚目(Metastigmata),蜱总科(Ixodoidea),包括硬蜱科(Ixodidae)、软蜱科(Argasidae)和)包括硬蜱科()软蜱科(纳蜱科(Nuttalliellidae)科,世界已知约870余种。
我国记录硬蜱科有100余种(亚种),软蜱科10种。
患儿,男,8岁。
因发音不清、吞咽困难、下肢瘫痪而入院。
患儿平素体健,发病前一天随家长到林区游玩。
发病初,患儿易激怒,下肢疼痛,步态蹒跚,随后出现发音不清、吞咽困难及下肢瘫痪。
查体患儿发育、营养良好,神志尚清楚,各种反射消失。
在颈后发际处发现硬蜱1只,细心摘除后,经鉴定为安氏革蜱,雌性。
常规化验检查均正常。
病程明确诊断后,经及时治疗,两天后全部症状消失,患儿痊愈出院。
硬蜱虫体呈圆形或长圆形,体长2~10mm ,雌蜱饱食后胀大可至20~30 mm 。
颚体位于躯体前端,向前突出,从硬蜱成虫颚体位躯体前端,向前突,从背面可见,由颚基、螯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
4雄蜱背面的盾板几乎覆盖整个躯体,雌蜱盾板小。
雌蜱盾板小硬蜱颚体软蜱•软蜱颚体较小,位于躯体腹面的前部,从背面不可见。
颚基背面无孔区须肢长杆状各节均•颚基背面无孔区,须肢长杆状,各节均可活动。
软蜱•躯体体壁柔韧,体型似扁囊;•躯体背面无盾板。
硬蜱软蜱假头背腹面均能看见口下板逆齿发达仅腹面可见口下板逆齿不发达躯体背面有背板躯体背面无背板硬蜱生活史图生活史特点2414141. 卵→ 幼虫→ 若虫→ 成虫;2. 蜱生活史中有更换宿主现象;2~4w 1~4w 1~4w3. 幼虫、若虫及雌雄成虫均可吸血;4. 硬蜱寿命1~数十个月:软蜱寿命5~数十年。
81.产卵:蜱在受精吸血后产卵。
2.产卵地:硬蜱:开阔的牧场、森林、灌木从、山地的泥土。
蜱虫和恙虫PPT课件

如何预防感染蜱虫?
• 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 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 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 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 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 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
• 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 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 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2019/10/22
12
恙虫对人的危害
• 关于恙虫病的危害,如果延误治疗,由于恙虫病发展迅速,可能 很快出现发热并引发发心肌炎、胸膜炎、脑炎以及多脏器功能衰 竭,甚至导致死亡。
• 不过,并非每个被恙螨咬者都会得恙虫病,患病得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叮咬人体的恙螨体内有恙虫立克次体(一种微生物);二是 被叮咬者抵抗力较弱。如果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经过4~21天的 潜伏期后,被咬者会出现发烧,体温持续在39~季需要防范的昆虫
蜱虫
• 蜱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俗称,如 壁虱、草扒子、草别子、狗 豆子等,不同地区种类有很 大差别。它叮咬人的习性和 蚊不同,蜱吸血产生的刺激 小,不容易让人觉察,吸血 需要在身体上附着一段时间, 多数会超过36或48个小时。 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 表。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 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 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
人畜被蜱虫叮咬后如何治疗?
•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 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 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或用烟头、 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 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最新外寄生虫蜱及蜱病ppt课件

生活史类型:一宿主蜱。生活史周期为50天,每年4~5 代。
分布:除东北、西北几个省区外的全国各地农区。 危害:除对宿主自身造成直接损伤外,还能够传播双芽
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Q热立克次氏体。
2、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小型蜱。 宿主:成蜱可侵袭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幼
27
雌扇头蜱背面
16 8 17 10 1183
19
雌扇头蜱腹面
26
假头背面
硬蜱的构造(四) 8.生殖孔 16.生殖前板 17.中央板 18.侧板
19.肛前沟 26.假头基部 27.口下板
硬蜱的假头(矩头蜱的腹面)
1.螫肢鞘 2.口下板 3.内指 4.外指 5~8.脚须第 四、三、二、 一节 9.假头基部 10.螫肢干
3、呼吸系统:
若虫和成虫有发达的气管系统,通过气门交 换气体和调节体内的水分平衡。
4、循环系统:初步的血液循环系统,包括 心脏、动脉等循环器官。
• 5、神经系统:有较完整的神经系统;并有 发达的感受器:如感毛、较大。 属的简易分类方法: 1)观察肛沟。无肛沟又无缘垛则为牛蜱属; 2)观察肛沟的位置。肛沟围绕肛门前方为硬蜱属; 3)观察假头基形状。假头基呈六角形且有缘垛则为扇头蜱; 4)观察须肢的长短和形状。须肢宽短,第2节外缘显著地向外侧突出形
幼虫、若虫和成虫均需要吸血。 • 雌、雄虫在动物体上交配,雄蜱一生交配2~3次,雌
蜱交配后饱血落地,4~9天在土壤中产卵。 • 产卵高峰在产卵后第2~7天,产完卵后死亡。 • 1个蜱一生可产数千至数万枚卵。 • 幼虫孵出,到畜体饱血后蜕化为若虫,若虫饱血后蜕
化为成虫。
[课件]蜱虫kunklePPT
![[课件]蜱虫kunkle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0d07f133d4b14e852468ac.png)
【危害】
• 病毒未现人际传播
2010年5月,卫生部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及临床等有关专家,编写印发了《发热伴血 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方案(试行)》。根据方案 要求,卫生厅进一步组织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综合征监测。重点发现并证实可能同样引起临床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状的一种布尼亚病毒。 病毒的监测、诊断、鉴别、治疗等内容,这 一病毒仍然需要按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进行监测,并且这一病毒通过蜱传播,目前未发 现人传染人的病例。 这种蜱传疾病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而且感染 多在3—11月份,在治疗上,只要对症治疗,如 果出现了细菌感染的情况,使用相应的抗生素, 都能达到不错的效果,所以公众没有必要因此恐 慌。
蜱虫
蜱虫是什么生物?
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 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 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 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 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 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 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 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蜱虫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 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 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份。
1.硬蜱 颚体也称假头,位于躯体前端,从背面可见到,由颚基、螯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 颚基与躯体的前端相连接,是一个界限分明的骨化区,呈六角形、矩形或方 形;雌蜱 的颚基背面有1对孔区,有感觉及分泌体液帮助产卵的功能。螯肢1对,从颚基背面中 央伸出,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1块,位于螯肢腹面,与螯肢合拢 时形成口腔。口 下板腹面有倒齿,为吸血时固定于宿主皮肤内的附着器官。螯肢的两侧为须肢,由4节 组成,第4节短小,嵌出于第3节端部腹面小凹陷内。 • 躯体呈袋状,大多褐色,两侧对称。雄蜱背面的盾板几乎覆盖着整个背面雌蜱的 盾板仅占体 背前部的一部分,有的蜱在盾板后缘形成不同花饰称为缘垛(festoon)。 腹面有足4对,每 足6节,即基节、转节、股节、胫节、后跗节和跗节。基节上通常有 距。足Ⅰ跗节背缘近端部具哈氏器(Haller‘s organ), 有嗅觉功能,末端有爪1对及垫 状爪间突1个。生殖孔位于腹面的前半,常在第Ⅱ、Ⅲ对足基节的水平线上。肛门位于 躯体的后部,常有肛沟。气门一对,位于足Ⅳ基节的后外侧,气门板宽阔。雄 蜱腹面 有几丁质板,基数目因蜱的属种而不同。 2.软蜱 • 颚体在躯体腹面,从背面看不见。颚基背 面无孔区。躯体背面无盾板,
(医学课件)兽医寄生虫学PPT演示课件

球虫病
1.7种艾美尔球虫寄生部位寄生于鸡的小肠或盲肠。 2.直接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发育经过3个阶段,裂殖 生殖、配子生殖、孢子生殖。 3.感染途径 :吃到外界环境孢子化卵囊。
4.盲肠球虫病:柔嫩艾美耳球虫,红色血粪。盲肠出血肿 大。
5.小肠球虫病:其他6种,大的幼鸡或成年鸡轻微拉稀。 小肠肿胀,有出血斑点。 6.诊断:临床症状、剖检镜检。
.
住白细胞虫病(白冠病)
1.病原:沙氏住白细胞原虫(蚋)与卡氏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细胞 原虫(蠓)。寄生于鸡的血细胞(配子体)和一 些内脏器官(裂殖体)。
2.症状:特征性症状是死前口流鲜血贫血,鸡冠和 肉垂苍白。肌肉及某些内脏器官出现白色小结节, 全身性出血。
3.诊断:血液涂片镜检,9-11月份高发。
4.治疗:磺胺类。
.
禽的寄生虫病
组织滴虫病、住白细胞虫病、球虫病、 绦虫病、线虫病、虱病
.
组织滴虫病
1.本病的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具有特征性的坏死灶, 部分病鸡鸡冠发紫,也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
2.症状:淡黄色或淡绿色的恶臭粪便,急性严重的病例,排出的粪 便带血或完全是血液。部分病鸡的面部皮肤变成紫蓝色或黑色。 盲肠:一侧或两侧肿胀,肠壁肥厚,形成干酪状的盲肠肠芯。 肝脏:肿大,表面出现大小不等黄绿色圆形、下陷的坏死灶, 单独存在或融合成片状。 3.治疗:甲硝唑。
兽医寄生虫学
常见寄生虫病:球虫、附红细胞体、弓形虫、 住白细胞虫病、线虫(蛔虫)、绦虫、组织滴虫病、 脑包虫、螨、蜱、虱、棘球蚴、焦虫、肝片吸虫、 血吸虫等。
.
名词
1.完全变态: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经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阶段。其幼虫期与成虫期在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均 有显著不同,两期之间必须经过蛹期。 2.不完全变态:昆虫的生长发育中,经卵、幼虫(若虫或稚 虫)、成虫三个阶段。各发育阶段虫体形态和生活习性 相似,只是发育程度不同。 3.带虫免疫:寄生虫在宿主体内保持一定的数量时,宿主 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即 为带虫免疫,这种现象就是带虫免疫现象。一旦宿主体 内虫体完全消失,这种免疫力也随之结束。 4.宿主:
宠物常见的疾病主题讲座PPT培训课件

疥螨感染显微镜图片
★ 犬皮肤真菌病
• 本病俗称癣,是犬最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病原 是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本病为接触性 感染,人畜共患,幼龄、衰老、瘦弱和免疫缺陷 者易感。最典型症状为脱毛,圆形鳞斑;也有不 脱毛、无皮屑但局部有丘疹、脓疱或呈起的红斑 性脱毛斑或结节。由于其病变的多样性,极易与 其他皮肤病混淆。诊断主要靠显微镜检查是否有 真菌孢子,伍德氏灯检查或进行真菌培养。皮肤 真菌病治疗主要是局部涂药和全身性用药。
外寄生虫:跳蚤、虱、蜱感染
这三种寄生虫是狗体表常见的外寄生虫,它 们叮咬犬皮肤,吸食血液,引起犬皮肤瘙痒,被 毛粗乱,严重时犬全身脱毛,体弱贫血,同时其 口器唾液及排泄物还会引起犬过敏性皮炎。诊断 主要依据在犬体表发现活的虫体,毛根处有跳蚤 粪便和虱卵,犬突然性瘙痒、舔咬及叫唤等。治 疗包括外用杀虫药液驱虫,口服杜蚤药,皮下注 射伊维菌素,同时 还应作抗过敏和消炎处理。平 时注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杀虫,并用真空 吸尘器吸去地板缝隙、角落的虫卵。
CDV对紫外线和碱性溶液敏感,可见光容易将病
毒灭活,临床上可用3%氢氧化钠(火碱)、漂白粉
作为消毒剂。
★ 流行病学
• CDV遍布世界各地,自然宿主为犬科动物(犬、 狼、豺、狐等),鼬科动物(貂、臭鼬、黄鼠狼等), 浣熊科动物(浣熊、小熊猫等)。本病一年四季均 可发生,以寒冷季节多发。不同年龄、性别、品 种的犬均可感染,幼犬、纯种犬易感性高,病情 严重,死亡率高。本病呈高度接触性传染,患犬 为主要传染源,患犬的鼻液、唾液、泪液、呼吸 道飞沫、组织器官、血液中有大量病毒存在并能 通过尿液长期排毒。有些病犬临床恢复后,可长 时间向外排毒,成为带毒犬,也是不为人们注意 的传染源。试验表明: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 其次是消化道。
蜱虫ppt课件

.
4)经蜱传播的疾病较多,已知蜱是83种病毒、15种细菌、17种螺 旋体、32种原虫以及衣原体、霉菌样支原体、立克次氏体、鼠 丝虫、棘唇丝虫的媒介或贮存宿主,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 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莱姆病、出血热、Q热、 蜱传斑疹伤寒、鼠疫、野兔热、布氏杆菌病等。
蜱虫
.
2010年9月初,河南省信阳市境内集 中发生蜱虫叮咬人致病病例。河南省自 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首例疑似无形体病 例以来,通过全省监测,截至2010年9月 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 557例,死亡18例。
.
重点集中在信阳市商城县、浉河区、 光山县和平桥区。据中国之声消息,山 东省蓬莱市新港街道湾子口村也出现一 位村民疑似被蜱虫叮咬而死亡的病例
.
.
.
更换宿主
蜱在生活史中有更换宿主的现象,根据其更换 宿主的次数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单宿主蜱 ②二宿主蜱 ③三宿主蜱
.
概念
1、单宿主蜱:发育各期都在一个宿主体上,雌 虫饱血后落地产卵。如微小牛蜱
2、二宿主蜱:幼虫发育为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 而成虫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寄生。如残缘璃眼蜱 (Hyaloma detritum )
.
动物蜱病
蜱又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 是一类危害较大的吸血外寄生虫。
.
.
蜱虫标本
.
.
蜱虫标本
.
蜱虫标本
.
蜱虫标本
.
蜱虫标本
.
蜱虫标本
.蜱虫标本.蜱虫的形态蜱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 蜱总科。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俗称,如壁虱、草 扒子、草别子、狗豆子等,不同地区种类有很 大差别。
动物寄生虫课件:节肢动物-蜱-牛皮蝇

兽医昆虫学的内容
(一) 概念:是专门研究寄生在家畜体表或体内 的一些节肢动物及其所引起的疾病的科学。
• 节肢动物: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等 • 疾病:病原学、病理、危害及防制 • 节肢动物与疾病的关系
• (二) 与兽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 • 蜘蛛纲 蜱螨目:硬蜱、软蜱、疥痒螨 • 昆虫纲 双翅目
不同虫种各部分构造的形态和大小有一定差异
2 节肢动物的生活史
• 1) 卵生 • 表面卵裂:节肢动物的卵含有很多卵黄,
原生质分布在卵的表面成为很薄的一层, 这种卵称为中黄卵,因此卵裂仅限于卵 表面的原生质部分,这种不完全方式的 卵裂称为表面卵裂。
2. 变态 • a. 完全变态:形态和生活习性不同
发育模式为:卵→幼虫→蛹→成虫 大多数昆虫属于此类 eg mosquito 、fly etc • b. 不完全变态(半变态):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 发育模式为:卵→幼虫→若(雅)虫→成虫 eg:蜱、螨及虱类etc • c. 无变态类 该类与兽医学无关。
• 硬蜱科的蜱全部营寄生生活,是家畜体表 的一种吸血性的外寄生虫。
1、硬蜱的结构
• 1) 形态与构造 • A、外部形态 无头、胸、腹之分、躯体扁平 • a 假头 假头基 不同形态
须肢:分4节、感觉与固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B 躯体
口器 螯肢:内动趾、切割皮肤 外不动趾
口下板:逆齿、穿刺和附着 a. 背面:盾板、缘垛、眼、沟等 b. 腹面:生殖板、肛板、肛沟等
虱目 蚤目 • 甲壳纲 eg:剑水蚤etc • 蠕形螨纲:五口虫纲,锯齿舌虫etc
节肢动物的形态和生 活史
1 节肢动物形态
身体左右对称,由环节组成,每节都有1-2 对附肢,附肢亦分节。
犬猫的寄生虫病(蜱致麻痹)-宠物医生课件

感谢观看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一般认为,引起蜱致麻痹是一种神经毒素。关于这种毒素的性质 有几种假说,有人认为是一种蜱代谢产物或是蟀唾液和宿主组织 相互作用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也有人认为是某种微生物或某种共 生生物的一种代谢产物。
毒性作用主要与雌性硬蜱有关。雌蜱吸血时所分泌的毒素进入宿 主体内循环,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影响运 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的功能,导致宿主发生麻痹。麻痹 时的功能障碍也波及支配呼吸肌的传入神经纤维,导致血液中二 氧化碳含量增加,氧分压和血液pH值下降。呼吸性酸中毒还会损 伤调节血液动力学的功能器官。
一个成熟雌蜱即可导致犬死亡,但不是所有的虫株都能致病,感 染的犬也不是全都发病。本病的发生流行与宿主对毒素的敏感性、 年龄、免疫力、行为方式、反应性和群居的密度等因素有关,也与 蜱诱导麻痹的能力强弱和动力学、交配活力、侵染的机会和吸血 期有关。蜱致麻痹的发病高峰与雌蜱的活动季节有关,常发季节 为春季和早夏。
蜱致麻痹
蜱致麻痹是由某些寄生性蜱所分泌 的毒素引起的一种四肢肌肉对称性 松弛麻痹症,其特征为无热、麻痹 呈上行性发展,同时伴有四肢和腹 壁肌腱反射机能障碍。本病呈世界 性分布,蜱寄生的各种脊椎动物都 可能发生,犬的感染最常见。
【病原】
蜱又称壁虱或扁虱,为不全变态节肢动物,其种类很多,全世界 有3科、28属、600余种。已经证明有54种蜱具有引起动物麻痹的 能力,在我国发现能引起异革蜱、血色硬蜱、角硬蜱、苏格兰硬蜱、 walkerae锐缘蜱和辐射锐缘蜱。
【症状】
临床症状取决于感染蜱的种类及释放毒素的强弱和宿主对毒素的 敏感性。一般在被致病蜱叮咬后的5~7日发病,病初表现为不安、 轻度震颤、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软弱无力直至后肢麻痹。症状 很快加重,麻痹的范围逐渐扩大呈上行性发展,患病犬前肢或后 肢不能活动,或不能站立或不能坐下,麻痹的部位对刺激仍有反 应。还可见到眼球震颤,呼吸、咀嚼和吞咽困难,但体温正常。 出现呼吸麻痹后几小时犬即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蜱
硬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
硬蜱科 Ixodidae
1、硬蜱属 Ixodes
与 2、血蜱属(盲蜱属) Haemaphysalis 兽 3、革蜱属(矩头蜱属) Dermacentor 医 4、璃眼蜱属 Hyalomma 有 5、扇头蜱属 Rhipicephalus 关 6、牛蜱属(方头蜱属) Boophilus
四、防 制
畜体灭蜱
畜舍灭蜱
环境灭蜱
蜱瘫痪:1%葡萄糖酸钙和10%葡萄糖混合静 脉滴注,肌注强力解毒敏、维生素B1、维生 素B12。也可用康复犬血清按每千克体重 0.5ml静脉注射。 在蜱活动季节避免犬到荒野草丛中去打猎。给 犬佩戴法国维克药厂生产的“爱犬F项圈”一周, 可有效地杀灭和驱蜱达4个月。
假头
由假头基和口器组成;
口器由1对须肢、1
1.螫肢鞘
对螯肢和1个口下板 2.口下板
组成。
3.内指
4.外指
5~8. 须肢第四、三、
躯体
虫体背面最明显的构造为盾板,雄蜱盾板 几乎覆盖整个背面,雌蜱仅覆盖背部前的 1/2~2/3处。在盾板上有各种花斑或点状小 窝,后缘常有方块形的缘垛,通常有11个。
依发育过程中吸血、蜕皮所需宿主数及其所 处的部位分:
一宿主蜱 二宿主蜱 三宿主蜱
一宿主蜱
幼、若、成虫在同一宿主体上完成二次蜕皮
及三个吸血活跃期,只成虫饱血后才落地离开宿 主。如微小牛蜱、有距方头蜱、环节方头蜱等。
二宿主蜱
发育在二个宿主体完成,即幼虫寻得宿主、吸血、
蜕皮变为若虫;若虫饱血后落地,蜕皮变为成虫,成 虫再爬到同种或不同种的另一宿主体吸血、交配后落 地产卵。如残缘璃眼蜱、白纹璃眼蜱、囊形扇头蜱。
三宿主蜱
二次蜕皮均在地面上完成,而幼、若、成蜱三个吸血活跃 期发育阶段需依次更换三个宿主。幼虫多侵袭啮齿类动物,若虫 多侵袭野生哺乳类或小型兽类,成虫侵袭家畜。如全沟硬蜱、草 原草蜱、长角血蜱、小亚璃眼蜱、血红扇头蜱等。
三、危 害
直接危害 吸血 分泌毒素(蜱瘫痪)
间接危害 传播疾病:寄生病、病毒病、细菌病等。已知 蜱可以传播83种病毒、15种细菌、17种螺旋 体、32种原虫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 体等
生殖孔
气门 肛门 肛侧板
蜱腹面观
(二)内部结构
消化系统: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口孔→咽→食
道→中肠→后肠→直肠→肛门。马氏管及唾液腺。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雌虫: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雌性生殖孔;金氏腺。雄虫:睾丸→输精管→贮精囊 →雄性生殖孔。副性腺。
呼吸系统:由沿躯体侧部分布的气管构成,经气门(孔)
与外界相通,进行气体交换和调节体内的水分平衡。
神经系统:蜱类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感毛,眼,哈氏器和
须肢器等。
二、硬蜱生活史
几天~1个月
2~7天
9~30天 4~8天
虫卵 幼虫 若虫 成虫 成虫
适温、湿、氧 蜕皮
蜕皮
落地
需时1~12个月或1~2年
➢ 繁殖:一生产卵一次,数千至数万个 ➢ 寻找宿主吸血:多在白天 ➢ 发育阶段:三次吸血二次蜕皮,一个若虫期
软蜱
➢ 1.形态特征: 软蜱雌雄异形不 明显,扁平,卵圆形或长卵圆形, 体前端较窄。
➢ 2.假头:从背面看不到,隐于腹 面的头窝内.须肢为圆柱状,游 离而不紧贴于螯肢和口下板两 侧,口下板不发达.
➢ 3.躯体:革质表皮,有皱襞;背腹 面均无盾板和腹板.表皮结构 随种属不同而异,有皱纹状、 颗粒状、乳突状的小结节。
某些种的雌蜱可分泌一种神经毒素,它能抑制肌神经 乙酰胆碱的释放,造成运动神经传导障碍,引起急性 上行性的肌萎缩性麻痹,称为“蜱瘫痪”。通常带毒 的蜱叮咬畜体5~7天后,开始出现不安、轻度震颤、 步态不稳、共济失调、无力和跛行。症状很快加重, 麻痹的范围逐渐扩大呈上行性发展,患病畜前肢或后 肢不能活动,或不能站立,但麻痹部位对刺激仍有反 应。体温正常。听诊心音弱而心律不齐,呼吸浅表, 呼气时出现异常音质,逐渐衰竭死亡 。能引起本病的 蜱,我国发现的有二棘血蜱,国外已报道的有全环硬 蜱、安氏硬蜱、血色硬蜱、苏格兰硬蜱、角硬蜱、辐 射锐缘蜱等。
萨氏钝缘蜱
软蜱生活史
➢ 卵 幼蜱 若蜱 成蜱。
➢ 完整生活史:一般需要1~2个月左右。 饱食后体重可增加6~13倍( ♀ ); 2~3倍( ♂ )。软蜱寿命可长达5~7 年,甚至15~25年。
➢ 繁殖:一生多次产卵,几个至几十个/次
➢ 寻找HO吸血:白天隐伏,多在夜间吸血
➢ 发育阶段:多次吸血,蜕皮,2~7个若 虫期。吸血时间较短,只是需要时才爬 到宿主体吸血。
硬蜱各发育阶段特征
➢ 虫卵:小,卵圆,黄褐。卵内含很多 卵黄,表面是一层很薄的原生质(中 黄卵)。
➢ 幼虫:三对足。小,仅0.5mm。无生 殖孔,气门和孔区。靠体表呼吸。
➢ 若虫:形似成虫。4对足。 有气门,但无生殖孔和孔区。
➢ 成虫:2~13mm,4对足,有气门, 生殖孔和孔区。
硬蜱的发育史类型
7、花蜱属 Amblyomma
一、病原 (一)外部形态
1、红褐或灰褐色。
2、饥饿时呈前窄后宽,背腹扁平的长卵圆形, 芝麻大到大米粒大(2~13mm)。
3、饱血后呈椭圆或圆形,身体可增大几倍到几 十倍,♀可增大100~200倍达蓖麻粒大。
4、头胸腹融为一体,仅按其外部器官的功能和 位置区分为假头与躯体。
口下板 螯肢 须肢 假头基 眼
缘垛
蜱背面观
躯体
躯体腹面最明显的是生殖孔、肛门和 足。前部正中有一横裂的生殖孔,在其 两侧有1对向后伸展的生殖沟。肛门位于 后部正中,通常有肛沟围绕肛门的前方 或后方。
足由6节组成,分为基节、转节、股 节、胫节、前跗节和跗节。基节固定于 腹面,在跗节上有1对爪及1个爪垫。